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的干燥粪便,又名寒号虫粪、寒雀粪。多产于广西、河北、山西、云南、福建、广东等地。性微温,味苦甘,入心、肝、脾三经。
01
本品首见于《开宝本草》,记载了它的主要功用:“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嗣后《本草纲目》在功效上有所补充,在理论上有所阐发,颇多启迪。
五灵脂善入血分以行营气,能降浊气而和阴阳,它的多种效能,均可据此引伸。
故凡一切心腹胁肋血气凝滞作痛,妇女经闭实证,产后瘀血腹痛,痛经,滞下腹痛,痰瘀兼夹,小儿五疳,重舌喉痹,骨折肿痛诸症均可用之。
多种慢性杂病,只要见到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塞,而致腹痛撑胀者,悉可参用。
炒用则有止血固崩之功,适用于妇女血崩,月经过多,赤带不绝,肠风血痢。
研末外敷,善治火风疮癞,蛇、蝎、蜈蚣咬伤等症。
由于本品长于活血化瘀,善于通利血脉,故今人用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亦获佳效。
又以其具有化痰散瘀之功,引伸之而用于肺气肿,亦甚切当。
本品畏人参,但张石顽说,“人参与五灵脂并用,最能浚血,为血蛊之的方也。”
又在《本经逢原》中指出:“治月闭用四物加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
02
先师章次公曩日亦经常选用五灵脂,如胃溃疡与理气和胃之品同用;痢疾或消化不良之腹胀痛者,与黑丑组成“灵丑散”,颇具佳效;肠痉挛、肠狭窄与行气药同用;
经闭或月经愆期而腹痛者,与活血通经药同用;痛经与行瘀理气之品同用;产后腹有硬块者选用失笑散等;又治胃痛大吐血后,与朝鲜参等同用,是则张、章二公可谓善用五灵脂者,值得学习。
《本事方》以本品配合乳、没组成“铁弹圆”,伍以草乌组“黑神圆”,治一切瘫痪风;
《济生方》以此配合元胡、莪术、良姜、当归组成“愈痛散”,治急心痛、胃痛;
《重订广温热论》“宽膨散”,以五灵脂、砂仁填入活蟾蜍腹中,泥裹煅研内服,专治气胀气鼓、小儿疳积腹大、妇人胸痞脘痛等症,均有较好之疗效。
尤其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本品与蒲黄组成的失笑散,更是一张治疗血瘀内阻,脘腹疼痛的著名成方。
它有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功,凡心气痛、胃气痛、月经不调、小腹急痛、产后腹痛、恶露不行均可用之。
验方“五香丸”系由五灵脂、香附子(去净毛,水浸一日)各一斤,黑丑、白丑各二两组成,共研细末,以一半微火炒熟,一半生用,和匀,醋糊丸,如萝卜子,生姜汤送下,临卧服一次。
凡痰、食、水、湿积聚,气郁血瘀以及痰迷心窍诸症,均可用之,能奏化痰散瘀、利水消胀、行滞止痛之功,使诸症消弥于无形,可广泛应用于新恙宿疾,是一种具有佳效的通治方。
曩年曾制备施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肝胃气痛、水肿、脚气、痢疾、痛经、月经不调等症,颇多应手。
03
五灵脂含有多量的树脂、尿素、尿酸及维生素A类物质。
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疗效,其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多种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 *** 用。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及增加白细胞的作用。
本品入药时,需拣净杂质,筛去灰屑,作止血用时,喷醋炒之,称为“醋灵脂”;作行血用时,喷酒炒之,称为“酒灵脂”,既制腥味,又可提高疗效。
凡孕妇及无瘀滞者,均应慎用。
04
其临床应用为:
一、儿枕痛
产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腹痛,名为儿枕痛,亦称宫缩痛,也就是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一般3~5日即可恢复,如恢复缓慢,或腹痛剧烈者,则需施治。
在辨证上如为寒邪侵袭,与血相博,或产后瘀血留于胞宫而致腹痛者,多伴见四肢欠温,腹痛拒按,得温则减,苔白滑,脉沉迟或细涩。
则需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常选生化汤加失笑散,奏效较速。
或迳用五灵脂炒热,加米醋拌匀再炒,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细末,黄酒送下,一日三次,1~2日可以痊愈。
病案举例:施XX,女,28岁,工人。
产后三曰,腹痛,少腹可触到硬块,此寒凝血滞而致之儿枕痛也,苔白脉细,可于五灵脂细末,日三次,翌日即瘥。
二、痛经
痛经为妇女常见的一种病症,以行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为特征,有寒、热、虚、实之分,寒者宜温经散寒;气血虚弱者应调补气血;惟气滞血瘀者,必须活血行气,祛瘀止痛,失笑散为应手得效之方。
湖北中医学院附院拟订之“痛经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即由失笑散加当归、川芎、丹参、香附、白芍、桃仁、九香虫组成,奏效更佳。
病案举例:钱XX,女,25岁,工人。
每届经期必腹痛三、四日,俟经后始渐缓,甚以为苦,恒需服止痛片或针灸始稍缓,经色紫黯有块。舌苔薄质衬紫,脉沉弦。
此气滞血瘀之痛经也,治宜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疏痛经汤四剂,嘱在经行前四日开始服用。药后腹痛未剧作,嘱下次经行前续服四剂,即获根治。
三、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相似于真心痛、胸痹心痛,多表现为气滞血瘀,故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疗法则。但恙情缠绵,反复发作,常呈气虚血瘀或本虚标实之证,故又应参入益气之品,始奏完善。
山西医学院一附院用“失笑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取得显效,总有效率达88.6%。我在临床上常于上方中加入生黄芪、太子参,收效更好。
病案举例:秦xx,男,58岁,干部。
患冠心病心绞痛已历五载,经常发作,辛劳、怫逆均易引发。舌苔薄衬紫,脉细涩。心电图:ST-T异常,显示供血不足。
此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痛也,可予失笑散加味消息之。
五灵脂、生蒲黄、川芎、桃仁、红花、郁金、赤芍,生黄芪、太子参。每日一剂,连服一月。
经心电图复查,已趋正常,心绞痛未剧作,基本稳定。乃间日服一剂,连服二月,而获临床痊愈。
四、肺胀(肺气肿)
肺气肿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由于肺脏膨胀,古代虽无X线胸透,但先贤根据症状推理而定名为“肺胀”,是十分确切的,同时在治疗上有“皱肺丸”,创订“皱肺丸”治疗本病,亦具良效。
《百一选方》、《圣济总录》、《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均载有皱肺丸,治久嗽、喘咳、痰红,其中《普济方》之皱肺丸,明确指出:“治咳嗽肺胀,动则短气”,是完全符合肺气肿的证治的。
该丸由五灵脂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组成,共研成膏,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甘草汤送下,一日二次。有和瘀化痰,皱肺纳肾之功,对肺气肿之轻者有较好的疗效。
病案举例:方XX,女,61岁,农民。
宿有慢性支气管炎,冬春为甚,近年来发作较频,咳逆气短,活动后更甚,胸闷欠畅。
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强,舌苔薄腻质衬紫,脉细。此肺肾两虚,痰瘀阻滞之肺胀也,于皱肺纳肾法。
皱肺丸两料,一日二次,服药二周后,咳呛显减,胸闷、短气改善,每晨继服该丸,晚服河车大造丸,逐步痊愈。
五、宫外孕
宫外孕,属于少腹血瘀之实证,除休克型因阴血暴脱而导致阳气欲竭的危重证候,需中西医结合,积极抢救外,其余不论未破损类型或已破损类型中之不稳型或包块型,均可采用活血化瘀之品,如失笑散合活络效灵丹,或用失笑散合胶艾汤去甘草。
据报道,以失笑散合胶艾汤去甘草为主,治疗宫外孕18例,其中陈旧性16例,亚急性2例,经服药10~20剂后,均获治愈。
病案举例:赵XX,女,30岁,农民。
停经两月余,突然左侧少腹疼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 *** 流出少量暗红色血液,尿TT试验阳性,诊为宫外孕。舌苔薄,脉弦细。
此血溢脉外,内蓄少腹而致之少腹血瘀实证也。治当活血破瘀,消癥定痛,可予失笑散合活络效灵丹。四剂。药后腹痛已定,包块亦略缩小,继服五剂而愈。
肝气郁结危害大!医生介绍这7种疏肝理气中成药,对照吃,准没错中医上讲,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恶抑郁。但是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中,每个阶层的压力都很大,再则由于工作压力大,基本没有时间运动,就这样来气机就容易郁结。
由于以上的原因,肝气郁结也成为现在大多数社会人一种普遍现象,现在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肝气郁结比较好用的中成药。
1、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适用人群:此类药物适用于平时容易生闷气,唉声叹气,且常常伴有胁肋部或者胸部有明显的胀痛感。
茯苓 当归 薄荷 芍药 生姜 中医
2、左金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适用人群:此类药物适用于平时生气会引起反酸或者呕吐口苦,舌像一般都是红色,舌苔黄。
3、四磨汤口服液
组成:木香、枳壳、槟榔、乌药
功效:顺气降逆、消积止痛
适用人群:此类药物适用于生气而引起腹胀,饮食不消化,腹痛,该药物有促进胃肠功能蠕动。
茯苓 当归 薄荷 芍药 生姜 中医
4、解郁安神颗粒
组成:柴胡,大枣,石菖蒲,姜半夏,炒白术,浮小麦,制远志,炙甘草,炒栀子,百合,胆南星,郁金,龙齿,炒酸枣仁,茯苓,当归。
功效: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适用人群:此类药物适用于平时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所致的失眠,心烦,焦虑,健忘。
5、当归龙荟丸
组成:当归 龙胆草、大栀子、黄连、黄柏、黄芩 大黄、芦荟、青黛,木香,麝香
功效:泻肝胆火,润肠通便
适用人群:此类药物适用人平素个人体质比较好,一生气就容易引起大便便秘,小便黄。
茯苓 当归 薄荷 芍药 生姜 中医
6、逍遥散
组成:炙甘草,当归、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适用:人群适用于更年期妇女出现经前期综合征或者月经不调的患者
7、丹栀逍遥丸
组成: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薄荷、炙甘草。
功效:舒肝解郁,清热调经
适用:人群适用于更年期或者经前期综合证患者容易生气的患者
茯苓 当归 薄荷 芍药 生姜 中医
以上药物均为临床常用药,希望以上的论述能给您提供到帮助,另外吃完不适,请立即停药,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如果您还有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我们常说香附是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很适合用于经辨证为肝郁气滞的人群,但是大家知道吗?香附的的作用远比想象中的强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香附搭配巧妙的话,还可以消气郁、痰郁、火郁、血郁这4种郁症,那怎么搭配呢?下面我来告诉你。
那首先之一个就是搭配木香,木香有行气止痛的作用,那么由此我们就能在调理肝疏泄功能的同时还能把聚在一起的气给打散了,可以用于经辨证为气郁的人群,那气郁的人都会有什么表现呢?一般来讲会表现出烦躁易怒,总是感觉胸口处有一股气憋着出不来,另外还伴有胸肋胁痛、腹部胀满疼痛、咽部有异物感这些,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那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香附搭配木香。
第二个就是搭配陈皮,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由此两味药合用很适合用于经辨证为痰郁的人群,那痰郁有哪些表现呢?通常来讲会出现体内有湿气,头面部爱油,并且这样的人还会出现四肢乏力、不想动的,嗓子痰多,舌苔厚腻这些,如果你有这种情况,那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香附搭配陈皮。
第三个就是搭配栀子,栀子可以清三焦火邪,很适合用于经辨证为火郁的人群了,那火郁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讲会出现上火的情况,比如说口腔溃疡、脸上长痘、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看舌象的话,舌质红,苔黄这些,那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香附搭配栀子了。
第四个就是搭配川芎,川芎可以活血行气,这两味药合用既可以梳理气机,又可以把瘀血给化开,很适合用于经辨证为血郁的人群,那血郁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讲会出现身体淤青或者刺痛的情况,尤其是晚上的时候症状更加严重,另外像这样的人还伴有嘴唇和甲床颜色发紫,脸上长斑,伸出舌头一看,舌质暗紫,舌下经脉怒张的情况,那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香附搭配川芎。
以上就是有关于香附的搭配 *** ,大家学会了吗?好了,那今天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身体不适请线下找专业医生指导用药,喜欢的话请长按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一下,我是中医李小娟。
香附:女人的得力助手,胃病的克星说到香附,这是书面的叫法,也许你并不知道,或许你吃过的中药,里面就有它,再或许你拿到医生精心为你配的方,拿回家去,会偷偷打开看看,有些药能认识过大概,却道不出名来。作为女人,这味药也许你看到,也许并不认识已经被加工成饮片的它,但应该也有那么些印象。诸多的猜想,当你看完这篇文章,谜底揭开,你会恍然大悟,心中暗叹:原来是它。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搜索了一些资料,其实大多数人还是见过香附这味药的,只是原来认为它路边的杂草,甚至让人讨厌,没什么可吸引你的地方,突然觉得吃过它,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我说出它的别名,可能你心中就会闪现出它的样子。香附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 *** 、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猪通草茹、香头草、回头香。看完这些别名,你一定对它不陌生吧。
把记忆翻回到儿时,那时候,上山放牛割草,我们看到香附,也叫不上名来,甚至到如今,我都不知道老家到底称其为啥,上班工作后,回家也很少去山上,现在也很少见到了,只知道它叫香附。那时,几个小伙伴常常在山上,用镰刀割下香附的杆径,去掉像伞一样的顶端,然后两个人一个从一边将其划成两半,如果说两个划到接头处刚好没有交叉处,就说以后生儿子,如果两端划到接头处,有交叉,成四边形,以后就生姑娘。当然这只是儿时娱乐的一种方式,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现在回想起来,儿时这种娱乐方式,是多么的可笑。
香附原植物
香附属于莎草科植物,药用部位为根据小块状的部分,也有说它形状为纺锤体状,每年的9-10月份从土壤中挖出来后,晒干或者烘干,燎去附着的根须即可,可以生用,但大多数还是经过醋制的,醋制可增强香附止痛作用,而中药炮制认为,醋制法可引药入肝,使药物更好的到达肝经。制成饮片的香附,外观看起来就像放大版的老鼠屎。曾经在称取香附时,就有位萌萌大姐说,怎么会放耗子屎在里面?她这么一说,令人有些尴尬。香附入药剂量,据我观察发现,一般大概也就在20-30粒左右,香附有大有小,更好还是用称称量下,建议用量在6-10g,香附的饮片较硬,也有些资料应该捣碎,个人也比较认同捣碎这一观点,但是我看我们平时用的去并没有捣碎。
香附饮片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将香附成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可见它在理气方面的作用及对女性的帮助是多么的不可小视,才得到大家们如此之高的评价。
从开始接触到中药学,总觉得这是一味不错的药,当初学中药时,都会在想,如果遇到有女性行经腹痛,一定要告诉她用用这个药,以此来彰显自己,也算是“英雄救美”,但一直缺乏这样的机会,就算遇到有这样的情况,也不可信手捏来,一时也想不起这味药,英雄救美的想法也只能落空。
工作之后,大多数女性有月经或胃的问题,看到医生开的处方,这味药时常都在其中,似乎也很受中医师们的青睐。
香附,在中药学里,将其归为理气药。中医认为,肝郁则气滞。比如,你不争气的老公经常惹你生气,长此以往,慢慢的就会感觉胸口堵着一股气,总是感觉呼吸不畅,郁郁不欢,也许你会仰天长叹,上天怎么会让你遇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人,这个症状的人,或许香附就可以帮你排忧解难,帮你理顺胸中那口怨气。再加之经期腹痛, *** 胀痛等,这个时候如果你去找中医看病,我想,香附这味药一定会波涛汹涌般的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救你于“火海”。
开方
究其原因,因为香附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它的性能是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中医讲的归经,其实就是说药物能够到达的脏腑,如果归属哪一经,就有治疗该脏腑疾病或该脏腑引起的疾病的作用,如香附归肝经,则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香附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要药。它在使用的时候常常根据不同症状配伍不同的药物,治疗肝气郁结的胸口胀痛,常配伍活血化瘀、行气药,如《景岳全书》中的柴胡疏肝散,就是用香附、柴胡、川芎、枳壳等通用配伍而得,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川芎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再加上其他药物,真可堪称完美。再如,治疗寒凝气滞、肝气犯胃的胃脘疼痛,则可配伍高良姜来治疗,著名的《良方集腋》中的良附丸。高良姜是一味 *** 性很强的药物,我亲有体会,每次称药时,称到它,总想打喷嚏,就想看到太阳光一样,确实有些难受,而高良姜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所以说二药合用,也堪称绝配。
香附饮片
虽然现在一些中医大家是反对用现代技术手段来研究中药成分来治病的,他们认为这是西医化的体现,但是在这里也还是要提一下,现代对香附的研究,现在研究认为,香附能够增加胆汁流量,俗话说得好,肝胆相照,增加胆汁的流量从而保护肝脏,如用来治疗急慢性肝炎属于湿热毒蕴的复方益肝丸,其组成就为茵陈蒿、垂盆草、龙胆等。
垂盆草
以香附为药配伍的经典方数不胜数,在众多经典方中,可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药物的配伍。人们认为,醋制的香附善于止痛,止痛能力增强,香附在治疗胃部疾病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和剂局方》中的快气汤,将香附与砂仁、甘草同用,或再加上乌药、苏叶的缩砂香附汤用来治疗脘腹胀痛、纳呆。现代还研究证实了香附具有降低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和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这和西药的药理作用不谋而合,如西药中治疗胃肠绞痛的药物阿托品等,也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治疗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属肝郁气滞者,可配伍柴胡、枳壳、延胡索等,如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障碍等属食积气滞者,可配伍木香、槟榔、神曲等,如越鞠保和丸。
除以上陈述之外,香附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方面也不甘落后,它可单独来使用,也可配伍其他药物来使用,如在《沈氏尊生书》中的香附归芎汤,就是用香附配伍川芎、当归等。治疗 *** 胀痛,常常用香附与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月经不调属于虚寒者,可配伍艾叶、吴茱萸等,如艾附暖宫丸。
胃痛
以上内容就是对香附的介绍,中医中药讲究辩证,用药一定要对症,方可发挥更好的疗效,以上内容介绍了很多经典方,不可盲目照搬,喜欢的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及转发,更多药物知识继续呈现。
肝气一通 百病无踪 千古疏肝之一方,上治头痛,中治胃炎,下治便秘大家好,我是刘医生。肝气一通,百病无踪,今天刘医生给大家推荐一个千古名方,柴胡舒肝丸,上可以治头痛,中可以治胃炎,下可以治便秘。
为什么说:“肝气一通,百病无踪”在中医上讲“肝主疏泄”,掌管全身气机的运行,如果肝气不通了,就会导致很多问题。
如果肝气瘀堵在我们的头上,就会导致头痛,就像我们平时只要一生气就会感觉头疼。
中医上讲,肝属木,脾属土,如果肝气瘀堵在脾,就会影响到脾胃,导致肝胃不和。从而引起胃炎,胃痛等病症。
如果肝气瘀堵在肠道,气机郁积在一起,郁而化火,就会灼伤我们肠道的津液,导致大便干燥,而气无力推动就会导致便秘。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不仅能疏肝理气,还能解决因肝郁引起的头痛、胃痛、便秘等一系列问题。这个药就是柴胡舒肝丸它主要由:陈皮 柴胡 川芎 枳壳 芍药 甘草 香附一共7味药物组成。
里面柴胡、香附和川芎这三味药都是入肝经的。其中柴胡味道较苦辛,药性微寒,苦可以泻肝,辛可以行肝气。香附可以疏肝气止痛,而川芎可以行气活血,解郁,这两个药加强了柴胡疏肝解郁的功效,主要针对由肝郁所引起的头疼脑胀,胸闷,两胁胀痛等情况。
陈皮和枳壳,归脾胃两经,可以理气和胃,疏理脾气。对肝郁导致的脾虚湿盛因为得胃胀胃痛,食欲不振、排便困难等脾胃所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而芍药可以养血柔肝,甘草可以调和药性。两者一起用也有止痛的功效。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具体用药以及用量,需要一人一方 ,需要在正规医生的辩证指导下使用。不建议盲目使用。
带你识别香附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莎草植物
【性状】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香附药材
香附药材
香附饮片
香附性状鉴别
伪品香附:粗根茎莎草
粗根茎莎草:为莎草科植物粗根茎莎草的干燥根茎。呈椭圆形至卵形,不规则状,表面黑褐色,有粗纵皱纹,具明显隆起环节10个以上,较密而似“蚯蚓头”。残留根状茎及较粗须根。木质而坚硬。断面浅棕色至红棕色,常具裂隙。
粗根茎莎草
香附非药典品
伪品香附:竹节香附
又名两头尖,为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 Anemone raddeana Begel.的干燥根茎。根茎呈长纺锤形或纺锤形,较细长,有的具短分枝,略弯曲。长1~3cm,直径2~7mm。表面棕色、棕褐色或棕黑色。具微细纵皱纹,环节不明显,两头尖细,其中一端较膨大,膨大部位常有1~3个支根痕,呈鱼鳍状突起,无须毛,表面较光滑。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边缘棕黑色,中部黄白色、浅棕色或灰褐色,有粉性,角质状。气微,味先淡后微苦而麻。有大毒。
竹节香附
【炮制】 香附 除去毛须及杂质,切厚片或碾碎。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微苦。
香附片
醋香附 取香附片(粒),照醋炙法(通则0213)炒干。
【性状】 本品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醋香附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约1%,油中含有多种倍半萜及其氧化物,还含有少量单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另含α-香附酮、β-蒎烯、丁香烯、桉叶素、香附子烯、香附醇、胡萝卜苷、β-谷固醇、大黄素甲醚等成分。
【药理作用】
1、对平滑肌作用:香附挥发油可松弛兔肠平滑肌,丙酮提取物可对抗乙酰胆碱、钾离子所致肠肌收缩。对组胺喷雾所致的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也有保护作用。
2、利胆:香附水煎液给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及胆汁中固体物含量。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的胆汁分泌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抑制子宫及雌激素样作用:香附流浸膏对犬、猫、兔、豚鼠离体子宫,不论有孕及未孕均有抑 *** 用,使子宫平滑肌松弛,肌张力下降,收缩力减弱。另外,香附挥发油皮下注射或 *** 给药可促进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皮细胞完全角质化,其中香附烯I作用最强,香附酮则无作用。
4、镇痛、抗炎:香附醇提物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抑制角叉菜胶和甲醛引起大鼠足肿胀。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 *** 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用法与用量】 6~10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胡博士说中药|理气药——香附的传说故事,你了解多少?香附是重要的理气药。味辛,性平。临床上它不但能理气调中,还能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胁痛、腹痛、月经不通等证。因此,一直被称作“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01
香附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姑娘叫索索,长得美丽善良。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寸草不生。索索迫于生计,嫁到了黄河边的茅村。刚好这里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索索嫁来之后,她的丈夫安然无事。问她为何,却又不知,只是会闻到她身上有淡淡的香味。
于是,她就轮着上村里的家里去住,真的把瘟疫都治好了,丈夫却听信了谗言,毒死了索索。索索死了以后,坟头长出了小草,会招蜂引蝶,后来人们还发现,这种草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尽管后来这草的药名叫“香附”,当地人还是叫“索索草”!
02
香附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产地:分布于华北、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辛,微苦,温;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用法用量: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03
香附的服用
《本草纲目》:“ 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因此,香附可以治疗:
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2、月经不调,痛经, *** 胀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3、气滞腹痛。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 *** ,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理气药 6、香附6. 香附
香附解郁又调经,
行气调中止疼痛。
月经不调兼乳胀,
妇科疾患此方中。
【注释】香附解郁调经,行气调中止痛,可用于月经不调, *** 胀痛,是妇科常用的药物。
【按语】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的功效。临床用于:
1. 肝郁气滞胁痛、腹痛。本品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故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多与柴胡、川芎、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用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姜用,如良附丸 ;若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等同用;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所致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饮食不化等,可配川芎、苍术、栀子等同用,如越鞠丸 。
2. 月经不调,痛经, *** 胀痛。本品辛行苦泄,善于疏理肝气,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治月经不调、痛经,可单用,或与柴胡、川芎、当归等同用,如香附归芎汤 ;
若治 *** 胀痛,多与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
3. 脾胃气滞腹痛。本品味辛能行而长于止痛,除善疏肝解郁之外,还能入脾经,而有宽中、消食下气等作用,故临床上也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治疗脘腹胀痛、胸膈噎塞、噫气吞酸、纳呆,可配砂仁、甘草同用,如快气汤 ,或上方再加乌药、苏叶同用,如缩砂香附汤 。
药理研究:5%香附浸膏对实验动物离体子宫均有抑 *** 用,能降低其收缩力和张力;其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香附水煎剂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并对肝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其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减慢心律及降低血压的作用;香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 *** 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 *** 用。
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用药歌诀》之一版 2011年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一种不惹眼的野草,名叫“香附子”,价值高用处多很多人爱家养一种不惹眼的野草,名叫“香附子”,价值高用处多很多人爱家养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常常生长在野外都市里不常见的植物,名字叫香附子,大家可以看一看香附子的样子,整株植物的样子其实是没有很大的特点的,唯一的一个特点就是长得很多了,生命力特别的强,一般在一些植物多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我们常常会以为香附子就是一种普通的没用的野草,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有时候当有些朋友从香附子身边经过的时候,还会顺手把它给扯下来,破坏它。
香附子确实长得太普通了,就算是到了成熟以后也没有什么特点,唯一值得记住的就是它成熟了以后长得跟稻穗一样。当你用手去触摸它的顶尖的时候,会感到微微的有一些扎手,其他的地方就没有什么特点了。
其实大家不能小看了香附子这种植物,虽然香附子长的特别的普通,但是它的实际作用却非常的大,一些常见的疾病的治疗方案里面,都含有香附子这种药材,把香附子经过一定的处理以后,是可以拿去治很多的病的,所以大家不能小看了香附子。
有些卖草药的专家还会专门去香附子生长的地方,然后去采一些香附子回来备用,有些专家还会在家里专门养一些香附子。虽然说长在外面的香附子看起来都特别的杂乱,因为它的生长能力强,所以会长出很多出来,但是因为又没有经过人为的修理修剪,所以看起来就很杂乱,当它在一个地方生长出来以后,看起来就像是一堆野草一样,是吸引不到我们的注意的。
一般我们的注意力都会放在长得比较特殊的,或者是外表特别好看的植物上面,香附子这种普通的植物,普遍都吸引不了注意,只有一些对相互特别了解的专家们,或者是一些医生,对这种植物比较感兴趣,才会注意到它。
其实总的来说,如果把香附子养在家里面的话,也是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植物,因为香附子是生长在外面,所以看起来才比较的杂乱,如果我们把它养在家里的话,好好的养护着,稍微的处理一下,香附子的颜值就会上升了,而且趁着这个时间段养香附子,它的生长能力也比较的好。
大家以前有没有见过香附子这种植物呢?可能大家见过,但是都不记得了,毕竟不是很特殊,但是大家下次要是见到了香附子,就一定认识这种植物了。
舒郁和肝、养血调经的七制香附丸(每天一药)处方来源:清《集验良方》。
组成:香附、当归、白芍、熟地黄、砂仁、陈皮、白术、黄芩、川芎。
剂型:小水丸,每袋重要18克。
服法服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禁忌:气恼忧思。
功能:舒郁和肝,养血调经。
适应症:阴虚肝热、气血凝滞引起:胸胁胀满、腹痛、倦怠食少、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等症。
方解:本方以香附为主,配合四物汤加味而成。香附舒肝解郁,理气调经为主药;当归、熟地黄、白芍养血柔肝为辅药;佐以砂仁、陈皮理气;白术、黄芩燥湿,清热以止带,川芎活血以止痛。此方为舒肝解郁调经之良药。
注:七制香附丸,依古法香附需要七制,醋、酒、盐、姜、米泔、牛乳、童便故名。现已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