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红酒的好处和坏处,减肥喝红酒的好处和坏处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7 0
红酒一次最多能喝多少?再多就伤身了!4件事助你喝酒不伤身

一个很基本得问题,但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件事情。红酒是现代社会大家比较钟爱的一种酒水,很多人把红酒称之为保健酒品,有人说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可以预防心脏病;有的人喝红酒可以美白抗癌(当然这些理论并不靠谱);正因为这些养生理论的存在,才把红酒推到了养生领域的巅峰。当然,值得注意的,红酒也是酒,既然是酒就会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物质。也就是说,喝红酒,您可以尝食,但是也要关注健康。


红酒当中含有多少酒精?

一般情况下,红酒的酒精含量在8%—16%左右,标准红酒的净含量在750毫升左右,相对而言,您喝一瓶红酒摄入的酒精剂量在60克—120克左右,其实您会发现,喝红酒摄入的酒精物质并不少,比您想象的要多很多。

对于红酒,各位应该持有一个怎样的态度?

首先,红酒也是酒,是酒就会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物质,而酒精是世界公认的一类致癌物质,对于身体百害而无一利,能不喝尽量不喝。

其次,江湖中流传的各种关于红酒的功效理论并不靠谱。无论是软化血管还是抗癌,再或是美容,和酒精对于身体带来的危害相比,全都不值一提。您喝的量太少,营养物质摄入的量更少;假设当您喝到一定剂量时,对于身体的 *** 和伤害会远大于功效。

最后,红酒,更好可以不喝,如果要喝,请您务必 *** +健康饮酒。

如何饮用红酒更健康?

红酒是一种比较诱人的酒品,颜 *** 人且味道酸甜,如果碰到一些原因不得不饮酒,请您各位务必健康对待。


  • 红酒,饮用务必 *** :

毋容置疑,红酒也是酒,虽然其中所含的酒精物质没有白酒多,但是酒精对于身体的伤害也很大,想要更大程度的降低伤害,请您各位务必 ***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男性朋友单日摄入酒精的剂量不得大于25克,女性朋友则不应该大于15克。对于于10度的红酒来说,建议男性朋友每日摄入不得多于半斤,对于女性朋友而言不得超过3两,不同酒精含量不同对待。

  • 喝红酒,应该用食物垫底:

红酒,也是一种酒品,其中含有酒精物质,进入身体后会 *** 食道和胃肠粘膜,所以饮酒之前一定要适当进食一些食物,对身体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具体说来,建议您可以在喝红酒前喝点杂粮粥,吃点玉米杂粮馒头,品尝点蔬菜沙拉。另外,酸奶、豆类食品、菌菇类食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 喝红酒的同时,别忘了多喝点水:

为了可以更快速的代谢,为了能够更速度的将酒精物质排出体外,请您在喝红酒的时候多喝水,促进肠道代谢,减少酒精对于身体的 *** 时间。

  • 喝红酒,请你不要掺着碳酸饮料和其他酒水一起喝:

很多人为了刻意追求爽爆的口感,总是喜欢“掺着喝酒”,无论是掺着啤酒还是碳酸饮料,虽然口感不错的,但是对于身体的 *** 和伤害会更大,当二氧化碳遇到酒精之后,只会加重 *** ,另外甜饮料当中的糖类物质也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等问题的风险,请您稍加注意。


除了这些以外,如果您非要喝红酒,如果您很喜欢喝红酒,请您到正规超市购买靠谱的红酒,市面上的红酒鱼龙混杂,不乏有一些勾兑红酒出现在生活中,靠谱购买,不给身体找麻烦。

红酒,一种酒精度数没有那么高的酒水。您可以喝,但是一定要健康饮用。为了您的健康,请靠谱作为。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期喝药酒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喝酒有害是假的?告诉你真相

一杯药酒下肚,15人进医院,5人死亡。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璧山的任先生因办酒席请客,从家中特意带了药酒到饭店,没想到,酒席中15人饮用药酒过后出现了呕吐的研究现象,随后被紧急送到医院,很遗憾,最终5人离世。

任先生带来的药酒呈黑色,里面浸泡着多种药材,最终经专家鉴定里面含有剧毒的中药——雪山一支蒿,此药适合外用,并不能内服。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觉得药酒是一种保健食物,喝了有病治病,无病则强身,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一、药酒是药,健康人不宜喝药酒

中国药酒按给药途径主要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

外用类药酒主要作用于皮肤、穴道、黏膜,或敷、揉患处产生治疗作用,不可内服。内服类药酒是指口服后起全身保健或治疗作用的药酒。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李宾副主任表示,药酒随着药物不同具有不同性能,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药酒相当于治疗用药,身体健康的人没必要喝。

李宾副主任介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虚者宜补,血瘀者宜通;有寒者宜温,有热者宜清。药酒的使用,应针对自己的具体病情及身体情况炮制,更好在咨询过专业的中医医生后,再对症泡酒,便于对症饮用。

二、这几类中药,切忌拿来泡酒

中药材与酒结合,既可用于治疗疾病,又可用于病后辅助治疗。但有些中药材看似功效奇特,但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让“药酒”变成“毒酒”。

1、川乌、草乌

生的川乌、草乌毒性极大,不可作为中药片直接泡酒。即使经过炮制和煎煮后,也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

2、马钱子

生的马钱子毒性很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但超量或长期服用,同样可引起毒性反应,如强直性痉挛、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3、苍耳子

苍耳子可抑制心脏跳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超量或长期服用亦可导致中毒,患者可表现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

4、水蛭

水蛭一般被用于破血逐瘀、通经,但若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

三、药酒也是酒,同样有致癌性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创始人刘松山教授在“松山医学讲坛”公益讲座上提出忠告:药酒多是用市面上销售的白酒配制,归类于白酒,长期服用药酒的危害与白酒无异,若是使用劣质白酒危害更大,因此不能因药酒的功效而忽略安全性。

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便把酒精类饮料列为一级致癌物,无论是什么酒,都是致癌物,发表在《自然》的一篇论文,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动物模型发现,酒精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显著影响。

不论是白酒、啤酒、还是葡萄酒,只要含有酒精,都有一样的代谢过程。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醇,可直接破坏造血干细胞DNA结构,诱导细胞基因突变,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此研究深入分析,尤其是存在乙醇脱氧酶基因缺陷的老鼠,摄入酒精后导致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更为显著。这也警示了,有约50%的乙醛脱氢酶缺陷或活性不足的中国人群,对于这部分人,一旦饮酒后,乙醛无法及时代谢为乙酸,容易积蓄在体内,增加癌症发生风险。

四、怎样健康喝药酒?

某些中药材虽然有滋补或治病的功效,但若是凭自己喜恶乱泡一通,很可能会引发中毒或肝损伤。那么怎样服用药酒,才能起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呢。

1、在有资质的中医师指导下炮制、或者购买

自制药酒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带来中毒等副作用。

2、酒精度数不是越高越好

用来泡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一般而言,更好用40度~50度的酒来浸泡。

3、药酒不是泡得越久越好

药酒不是越陈越好,开封后,若出现浑浊、有絮状物、颜色变暗等问题,更好不喝。

4、控制用量,不要当酒喝

服药酒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服用同样对身体有害。每日服药酒更好控制在15—20ml左右,分 1~2 次服。

5、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饮用药酒期间,一旦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胸闷、口唇或四肢发麻等不适,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最后要提醒的是,无论治病还是养生,药酒的功效发挥都非常缓慢。如果某种药酒宣称:在短期内有奇效,很可能是里面加入了其他成分,切不可听信而购买服用。

参考资料:

<1>《自泡药酒保健养生?泡不对会喝出大事!》.中国经济网.2019-01-21

<2>《“喝酒致癌”是危言耸听吗?》.健康报.2018-01-17

<3>《药酒不是你想喝,想喝就能喝》.央广健康. 2018-04-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天气变冷,聊聊喝葡萄酒的好处和坏处

introduction导读

随着养生文化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喜欢在家中或宴会上饮用葡萄酒,因为他们都知道饮用葡萄酒有好处,那么喝葡萄酒有没有坏处呢?

1喝葡萄酒的好处

The benefits of drinking red wine好处

1、促进心血管健康

葡萄酒能提高人体血液中高密度的脂蛋白浓度,还能防止胆固醇堆积,这对血管内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喝葡萄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防止动脉硬化,促进男性心血管健康。

2、改善睡眠质量

每天睡前适当的喝点葡萄酒能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有轻度睡眠障碍的人来说,葡萄酒中含有可以辅助睡眠的褪黑素,能调节睡眠周期,预防和缓解失眠的发生。

3、预防感冒

葡萄酒中含有多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酚是一种抗氧化剂,对人体有多重保健作用,能有效对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每天睡前喝少量葡萄酒,既能改善睡眠,又能预防感冒。

4、美容养颜

睡前喝适量的葡萄酒能够帮助女性朋友有效美容养颜。葡萄酒中含有的少量的酒精能够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让体内的毒素、废物能够更快的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从而养颜。

5、舒缓紧张情绪

睡前喝适量的葡萄酒能够帮助舒缓紧张情绪。特别是对于压力较大,身体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来说,睡前喝葡萄酒能够帮助缓解身体的疲劳,舒缓紧张的情绪,让身体能够劳逸结合也能有效改善睡眠。

6、防止蛀牙

睡前喝适量的葡萄酒能够帮助防止蛀牙。尽管葡萄酒带有甜味,但是因为其中含有的一种链球菌能够帮助防止蛀牙。特别是这种链球菌很容易与唾液结合更好的帮助保护牙齿。

7、减低胆固醇

红葡萄酒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剂,白藜醇、类黄酮、儿茶素和五羟黄酮等物质,都有阻止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的作用,从而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堆积。

2喝葡萄酒的坏处

The disadvantages of drinking red wine坏处

喝葡萄酒的坏处主要是因为长期过量的饮用造成。

1、过量喝葡萄酒容易伤肝

2、过量喝葡萄酒会使人长胖

3、过量喝葡萄酒容易影响肠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乱喝红酒容易伤身!健康饮酒请知道“四个必须”

一个很基本得问题,但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件事情。红酒是现代社会大家比较钟爱的一种酒水,很多人把红酒称之为保健酒品,有人说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可以预防心脏病;有的人喝红酒可以美白抗癌(当然这些理论并不靠谱);正因为这些养生理论的存在,才把红酒推到了养生领域的巅峰。当然,值得注意的,红酒也是酒,既然是酒就会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物质。也就是说,喝红酒,您可以尝食,但是也要关注健康。


红酒当中含有多少酒精?

一般情况下,红酒的酒精含量在8%—16%左右,标准红酒的净含量在750毫升左右,相对而言,您喝一瓶红酒摄入的酒精剂量在60克—120克左右,其实您会发现,喝红酒摄入的酒精物质并不少,比您想象的要多很多。

对于红酒,各位应该持有一个怎样的态度?

首先,红酒也是酒,是酒就会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物质,而酒精是世界公认的一类致癌物质,对于身体百害而无一利,能不喝尽量不喝。

其次,江湖中流传的各种关于红酒的功效理论并不靠谱。无论是软化血管还是抗癌,再或是美容,和酒精对于身体带来的危害相比,全都不值一提。您喝的量太少,营养物质摄入的量更少;假设当您喝到一定剂量时,对于身体的 *** 和伤害会远大于功效。

最后,红酒,更好可以不喝,如果要喝,请您务必 *** +健康饮酒。

如何饮用红酒更健康?

红酒是一种比较诱人的酒品,颜 *** 人且味道酸甜,如果碰到一些原因不得不饮酒,请您各位务必健康对待。


  • 红酒,饮用务必 *** :

毋容置疑,红酒也是酒,虽然其中所含的酒精物质没有白酒多,但是酒精对于身体的伤害也很大,想要更大程度的降低伤害,请您各位务必 ***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男性朋友单日摄入酒精的剂量不得大于25克,女性朋友则不应该大于15克。对于于10度的红酒来说,建议男性朋友每日摄入不得多于半斤,对于女性朋友而言不得超过3两,不同酒精含量不同对待。

  • 喝红酒,应该用食物垫底:

红酒,也是一种酒品,其中含有酒精物质,进入身体后会 *** 食道和胃肠粘膜,所以饮酒之前一定要适当进食一些食物,对身体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具体说来,建议您可以在喝红酒前喝点杂粮粥,吃点玉米杂粮馒头,品尝点蔬菜沙拉。另外,酸奶、豆类食品、菌菇类食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 喝红酒的同时,别忘了多喝点水:

为了可以更快速的代谢,为了能够更速度的将酒精物质排出体外,请您在喝红酒的时候多喝水,促进肠道代谢,减少酒精对于身体的 *** 时间。

  • 喝红酒,请你不要掺着碳酸饮料和其他酒水一起喝:

很多人为了刻意追求爽爆的口感,总是喜欢“掺着喝酒”,无论是掺着啤酒还是碳酸饮料,虽然口感不错的,但是对于身体的 *** 和伤害会更大,当二氧化碳遇到酒精之后,只会加重 *** ,另外甜饮料当中的糖类物质也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等问题的风险,请您稍加注意。


除了这些以外,如果您非要喝红酒,如果您很喜欢喝红酒,请您到正规超市购买靠谱的红酒,市面上的红酒鱼龙混杂,不乏有一些勾兑红酒出现在生活中,靠谱购买,不给身体找麻烦。

红酒,一种酒精度数没有那么高的酒水。您可以喝,但是一定要健康饮用。为了您的健康,请靠谱作为。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喝红酒到底可以软化血管,还是致癌物?爱喝红酒的人,要注意了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觉得适量喝些红酒对身体有好处,甚至有人会每天喝一杯红酒来养生。因为他们觉得红酒的度数不高,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红酒能软化血管,对心脏有益。

但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告诉大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网上盛传红酒里含有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物质,能起到抗氧化、抗动脉硬化的作用。但还是那句老话,抛开剂量去谈功效,是非常不科学的。数据显示,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非常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且所有关于白藜芦醇的研究,大部分的试验对象都是小白鼠、小白兔等动物,在人体内的效果究竟怎样,还没有定论。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这种物质可能会削弱人体通过自身锻炼给心脏带来的益处,那样说不定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就算红酒里含有一定量的白藜芦醇,能软化血管,对心脏有益,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依然不推荐大家喝红酒来养生。毕竟红酒里还含有一种物质,那就是酒精。市面上的红酒,酒精含量一般在12%~15%,其实也并不低。

而酒精对人体的危害,说起来就非常可怕了。不仅可以增加高血压、肝脏损伤和肥胖的风险,酒精作为一种1类致癌物,还是明确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与食道癌、肝癌、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很多人为了心脏的健康去选择喝红酒,是因为本身自己的心脏功能就不太好。而心脏不好的人,本身就应该拒绝摄入酒精,一些心衰病人服用的药物,也不能和酒一起服用。

此外,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在家自制红酒,而这可能又会增加一个风险因素。因为我们很难控制发酵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的“坏霉菌”,一旦我们操作的不够专业,很可能就会自制出“不健康”的红酒。

所以总的来说,并不推荐大家靠喝红酒养生,根本无法软化血管,对心脏起不到什么好处。不过对于不得不饮酒,不想改掉自己饮酒习惯的人来说,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确实更推荐大家喝红酒,而不是喝白酒。

一般来说,红酒的度数比白酒要低不少,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就会小很多。

各位朋友,你喜欢喝红酒吗?你觉得红酒有养生的效果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红酒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吗?清明话酒量

马上就到春天的第5个节气——清明了,偶尔飘落的细雨让人不禁想起那朗朗上口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只是这“与尔同消万古愁”的美酒,并不是想喝就喝,更不能“会须一饮三百杯”,因为借酒消愁愁更愁,不仅忧愁的思绪无法得到缓解,而且还会伤害人体,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至今为止,多种研究证实,酒精摄入过多和肝损伤、痛风、心脑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息息相关。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魏帼

魏帼说,饮酒的人群发生痛风的几率是不饮酒人群的1-3倍,只要饮酒,就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而饮酒量越多,酒精摄入量越大,则发生痛风的几率就越高。

酒精摄入过多还会导致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升高,其中肝癌的发病风险可增加2-4倍,而饮酒时间大于30年的人群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93%,酒精摄入较多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124%。

孕妇在妊娠期间喝酒会增加新生儿早产、死亡、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新生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孩子的脑部发育。

因为酒精对于人体有这么多的危害,所以在是否要饮酒的问题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南中,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大多建议尽量避免饮酒,如果要饮酒,也应适量。而在地中海国家,考虑到红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他们的膳食指南中提出适量饮酒是有益的。但是这种推荐也是建立在他们当地特色的平衡膳食结构的基础上而提出的。

红酒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吗?

有研究指出,只有当每日酒精摄入量在7g时,这种保护作用更大。魏帼表示,一旦过量饮酒,这种保护作用就会消失。甚至大量、持续的饮酒还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反倒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所以对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人群,膳食结构仍以谷类为主,畜禽肉较多,坚果类、鱼类食物较少的模式为主,关于是否饮酒的问题,仍应以我国膳食指南为主,即:限制饮酒,避免过量饮酒,同时对于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是不应该饮酒的。

魏帼建议,健康人群如果要饮酒,也应该 *** ,男性每天控制在25g酒精摄入量以下,而25g的酒精大概相当于750ml的啤酒或250ml的葡萄酒或75ml的低度白酒或50ml的高度白酒。女性则应将酒精摄入量控制在15g以下,相当于450ml的啤酒或150ml的葡萄酒或50ml的低度白酒或30ml的高度白酒。

而对于特殊职业人群,如:驾车、操纵机械等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人群不应在工作时间喝酒。另外酒精过敏、肝病、心脑血管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及血尿酸过高等特殊人群也应尽量避免饮酒。

最后,魏帼建议大家不要在餐桌上或日常生活中为了烘托气氛或体现亲密感情,而过分劝酒,饮不饮酒是个人的选择,而饮酒更应适量。

聚焦

北京:加强人员进京管控

4月1日上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之一〇六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五十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继续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严格落实远端筛查、口岸防控、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继续做好入境进京人员监测预警和健康管理。密切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疫情走势,加强人员进京管控,从严从快做好密接人员协查工作。

聚焦

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不得用于长期处方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的《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明确长期处方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需长期药物治疗等慢性病患者, *** 品、 *** 、生物制剂、抗菌药物,以及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不得用于长期处方。

聚焦

建议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

4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2021年3月31日更新)》,明确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疫苗对60岁及以上人群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来源:央视新闻)

聚焦

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15%

4月1日,据国家卫健委消息,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历年更大。此外,本次监测结果还呈现出男女差别不大;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等特点。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45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姬薇

来源: 工人日报

每天一款红酒知识#长期喝红酒的益处#遇见懂你的好酒

长期饮用红酒是否真的有益美容呢?答案是肯定的。红酒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消除自由基,使皮肤更加细腻光滑。除了美容养颜,适量饮用红酒还有很多好处,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等。然而,专家建议每天饮用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0毫升,以避免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应该理性饮酒,不要贪杯。

每天一杯红酒,有益心血管健康?

你听过「每天一杯红酒能预防心脏病」的说法吗?

大约 23 年前,一项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尽管很多法国人的膳食中含较高脂肪,但他们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普遍较低。

针对这个结果,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法国人有饮用红酒的习惯,这是他们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的原因」。

红酒真的对心脏健康有益处吗?它比白葡萄酒、啤酒、白酒健康吗?有没有什么危害?

一、适量饮酒有益心脏健康?

有一些研究表明,适量饮酒有益心脏健康。这里的「酒」是泛指酒精,而非特指红酒。

这些研究认为,酒精有如下好处:

  1. 提高「好的胆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水平;

  2. 酒精能减少血块的形成;

  3. 防止「不好的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对血管造成损伤;

  4. 改变血压。

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红酒比其他酒更益于心脏健康。

二、红酒真的对心脏有利吗?

一些研究认为,可能是红酒中的白藜芦醇起了预防血管损伤、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血液凝结的作用。

但是,大部分关于白藜芦醇的研究都是基于动物的,在人身上是否也有相同作用还没有定论。

大鼠身上的实验表明,白藜芦醇或许可以预防肥胖和糖尿病,这两者恰恰是引起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然而,如果要达到和实验中大鼠摄入的白藜芦醇相当的量,一个人每天要喝 1 000 升的红酒。

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甚至提出,白藜芦醇和心血管健康没有直接关系。

他们在 9 年的跟踪调查中,通过记录志愿者尿液中的白藜芦醇估算了他们的白藜芦醇摄入量,发现和他们的死亡、心脏疾病及癌症风险不具有太大相关性。

还有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我们对白藜芦醇或许不应该太乐观。

有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能会削弱老年人通过自身锻炼给心脏带来的益处。而且,白藜芦醇只在饮用红酒后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长远看来,这种效用或许并不持久。

三、喝酒预防心脏病,划算吗?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都从未推荐过人们通过每天饮酒来预防心脏病。

所谓「适量饮酒」,是指:

  • 健康的女性和 65 岁以上的男性,每天饮酒不要超过 1 份;

  • 65 岁以下的男性,每天饮酒不要超过 2 份。

1 份的饮酒量相当于 355 mL 的啤酒或 148 mL 的葡萄酒或 44 mL 的烈酒。

但是,喝酒容易上瘾,稍不注意就会过量。如果纵酒或酗酒,带来的确定风险远远大于不确定的益处。

过量饮酒有风险:

  1. 增加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肝脏损伤和肥胖的风险;

  2. 酒精与食道癌、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3. 经常过量饮酒会引起心肌病。

有心衰或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及孕妇,更不能饮酒。不要期待通过饮酒来治疗心血管疾病。

还有些老百姓还喜欢自己在家酿酒,这也是一个风险因素。

虽然自己酿酒好像更健康,但酿酒过程非常复杂,条件控制不当,可能产生有害的甲醛,造成食物中毒。正规厂家生产酒类时,有专门的仪器测试有害物质,但家里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

四、不饮酒,直接摄入白藜芦醇可以吗?

红酒中的白藜芦醇来源于葡萄皮。红酒的发酵时间比白葡萄酒长,所以含有更高的白藜芦醇。

吃葡萄或喝葡萄汁是补充白藜芦醇的一种方式;花生、蓝莓和蔓越莓也含有白藜芦醇。

不过,目前没有研究比较过吃含白藜芦醇的食物和喝红酒哪个更有益于心脏健康。

市面上还有白藜芦醇的补充剂。研究者虽未发现食用白藜芦醇补充剂对身体有害,但是,补充剂中的白藜芦醇很难被人体吸收,何必花那个冤枉钱呢?

长期喝点白酒,不喝多,身体会怎么样呢?医生告诉您答案

“我喝酒喝了这么多年了,身体不也好好的吗?您们医生就知道小题大做,忽悠我们这个不懂的病人!”

刘大爷今年64岁了,他平时身体还不错。然而,最近体检的时候,他被查出了脂肪肝和腔隙性脑梗死。随后,医生就告诉刘大爷,注意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刘大爷听了医生的说辞以后,心里就比较疑惑,自己喝酒喝了几十年,身体不也好好的吗?因此,他就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医生听到刘大爷的提问后,就解释道:您现在体检查出来的脂肪肝和颈动脉斑块,和长期饮酒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戒酒,疾病会进展的比较快。刘大爷听了医生的解释后,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但是他回家后压根没有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依然过着之前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和刘大爷持有一样观点的人真的不少!那长期每天喝点酒,但是不喝多,身体会怎么样呢?为了让大家对酒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都说喝酒对身体不好,但是为何有不少人长期喝酒,但是身体还倍儿棒呢?

客观来说,那些长期大量喝酒者之中身体倍儿棒的只是比较少的一部分人。这就好比,人家开公司一年能挣几百万,那是不是就能得出结论每个人年收入都是几百万呢?

很显然,这个推论是错误的。用个例推出普遍的规律,这个推理的 *** 本身就是错误的。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长期大量喝酒者,他们的身体普遍都不怎么好。

与此同时,有一些人可能基因本身就比较好,暴露在同样的致病因素之下,有的人会得病,而有的人短期内不会得病。

另外,不同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人可能喝一斤酒也不会醉,而有的人可能喝一杯酒就醉了。那些酒精代谢能力比较强的人,相对来说,酒精对他们的损害就比一般人小得多。

2.长期喝点白酒,但是不喝多,身体会怎么样呢?

客观来说,长期喝酒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如果每天只喝一点酒,那酒对人体的危害就比较小,甚至没有危害呢?如果每天喝酒喝得少,那酒对身体的伤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小的。但是,长期喝酒肯定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之前,权威医学杂志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就指出:对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是零。换句话说,无论你喝多少酒,它对身体都是有害的,适量喝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也是错误的。虽然说短期少量喝酒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喝酒的量也是逐渐增加的,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会逐步展现出来。

在很早的时候,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就把酒列为了一级致癌物。也就是说,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喝酒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虽然说喝一点酒并不会明显增加患癌风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得癌症的风险也是随之增加的。

说到这里,估计会有一些朋友认为喝红酒能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其实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比较早的时候,研究人员发现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并不算健康,但是他们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并不高。于是就有一些人认为适量喝红酒对血管有好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个研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相对来说葡萄酒是比较贵的,能经常喝葡萄酒的人,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而且他们还拥有比较好的医疗条件。所以,适量喝红酒能软化血管的观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当然了,要说喝酒一点用都没有,那也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当地居民为了抵御严寒,可能就会每天喝点酒。与此同时,喝酒也能够起到提神的作用。

综合以上,即便长期每天喝酒喝得很少,也可能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只不过,每个长期喝酒者出现健康问题的时间不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喝酒,身体也没有大问题,而有些人即便不喝酒可能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为了自身健康,应该尽快戒酒。#健康科普大赛#

3.如果真的无法做到彻底戒酒,那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酒的危害:

其实,戒酒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不少朋友喝酒喝了几十年,想让他们彻底戒酒,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真的无法做到彻底戒酒,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具体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减少饮酒的量、喝低度酒:

虽然说酒精的安全量是零,但是在无法做到彻底戒酒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减少饮酒的量来降低喝酒的危害。#健康明星计划#

与此同时,在喝酒的时候,尽量选择度数比较低的酒,比如红酒、啤酒等。

?不要空腹喝酒:

不少朋友在喝酒的时候,喜欢空腹喝酒,殊不知这样对胃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健康2022#

我们在喝酒之前,可以适当吃一些食物,这样就可以降低对胃粘膜的损害。与此同时,在喝酒以后,可以适当多喝点开水,以此促进酒精的排泄。

?对于特殊情况的人来说,更好不要喝酒:

对于长期吃阿司匹林、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特殊人群来说,更好不要喝酒。

就拿脑梗死来说吧,不少人认为只要得过一次脑梗死,后面就不会再得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如果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注意一些生活细节,那就会再次出现脑梗死。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您身边的健康助手!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

葡萄酒对健康有益?自酿葡萄酒小心喝“出事儿”

秋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开始自酿葡萄酒。很多人认为自己酿的葡萄酒不仅美味,也能避免喝到假酒,而且还听传言称:经常喝葡萄酒对身体有益。

需要注意的是:自酿葡萄酒虽然成本低,但是否安全?都说饮酒有害健康,喝葡萄酒就没危害了吗?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关于自酿葡萄酒的事。

自酿葡萄酒是怎么做的?

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部分或全部发酵酿造而成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古老的葡萄酒证据出自伊朗西部,在那里挖掘出了一尊公元前 6000 年的酒瓮,底部留有葡萄酒的残迹。约公元前 700 年,葡萄酒成为了希腊的标准饮料,那时候的葡萄酒很烈,需要用水稀释后才能饮用。公元前 200 年,意大利开始了葡萄酒文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我国民间自酿葡萄酒也已经有 3000 多年的历史了,葡萄能大量保存酒石酸,这种成分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代谢,但却很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所以,葡萄很适合酿酒。

首先要选择和处理葡萄,挑选成熟、发软、皮薄、有弹性的葡萄果实,用水清洗干净,但不要太用力,避免弄破果实,清洗后要控干水分。

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果是玻璃器皿,可以用沸水消毒,晾干水分。

将晾干的葡萄揉搓压碎,碾压出葡萄汁,因为葡萄中的很多成分的分布并不均匀,比如酚类物质主要存在果皮中,经过碾压后能均匀分布,让葡萄酒品质更好。但因为葡萄梗含有苦味树脂,葡萄籽含有单宁酸,这些成分会带来不愉快的味道,增加苦涩味,所以在处理的时候不要压破,并且更好去除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将压好的葡萄汁和果皮果肉装进容器中,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后密封,在 25℃ 的环境中进行 5~7 天的前期发酵。这是自酿葡萄酒中的关键一步,葡萄成熟后含有大量糖分,果皮表面存在天然葡萄糖酵母(所以清洗葡萄的时候,不要把白霜洗掉),也可以人工添加酿酒酵母。酵母会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体,所以这期间要注意排气。

前期发酵结束后会停止产气,这时候用纱布将葡萄皮和果渣过滤干净,密封 10~15 天,然后再倒缸去除底部沉淀物,再次密封。最后就是葡萄酒在容器内陈酿(熟成)的过程,可进一步改善风味和口感。完成从淡雅到浓香,从清爽到醇厚的转变。

葡萄酒为啥好喝?

葡萄酒之所以让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它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葡萄酒的香味,有些是葡萄本身的味道,有些则是经过了发酵后产生的芳香成分。

在葡萄酒发酵的过程中,酿酒酵母可代谢产生多种香气活性化合物,比如醇类、酯类和挥发性硫化物,它们是葡萄酒风味中较为重要的 3 类呈香物质。能为葡萄酒提供水果味香气,比如苹果味、凤梨味、西柚味、百香果味与黄杨木味。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酒精发酵结束后还会经历苹果酸-乳酸发酵的过程,能减轻葡萄酒中原有的酸味,并产生好几种独特的香气化合物,比如带有奶油味道的双乙酸酰,使葡萄酒的口感更为柔和。

后期在葡萄酒熟成的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等,从而使成熟葡萄酒的风味更完整、口感更柔和。

而葡萄酒中的单宁酸和一些酚类化合物,会让人感觉到涩。其实涩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触觉。因为单宁酸会和唾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细小的聚合体,增加摩擦力,所以舌头会感觉不光滑;酚类化合物则有微苦的口感。另外,酵母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可增加葡萄酒的鲜味。甜味则是因为葡萄中本身含有的果糖和葡萄糖,以及后添加的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自酿葡萄酒存在哪些问题?

虽然葡萄酒味道香醇,但自酿葡萄酒可能会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在以往事件中,因为饮用自酿葡萄酒而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

2014 年,湖南张先生喝过自酿的葡萄酒后突然感觉心跳加快、胸闷、视力模糊。医生称是因为张先生喝的葡萄酒中甲醇超标而导致了中毒。

2022 年 7 月份,重庆的潘女士在网上通过自学酿造了葡萄酒,她的丈夫品尝后出现了头晕头痛等中毒现象,于是被送往了医院,经分析后并不是醉酒而可能是甲醇中毒。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长期喝红酒的好处和坏处,减肥喝红酒的好处和坏处-第1张图片-

所以,和正规厂家生产的葡萄酒相比,自酿葡萄酒还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主要为以下 4 个方面:

1

甲醇含量问题

甲醇含量超标是自酿葡萄酒中最常见的问题,酿酒的过程中会产生甲醇,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葡萄中含有果胶,主要存在于葡萄皮中,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会分解出甲醇。甲醇是一种神经毒素,摄入过量会导致中毒,出现视力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葡萄的品种、清洁条件、发酵温度、酵母菌种的使用等都会影响甲醇的含量。特别是葡萄品种影响更大,一般情况下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

国家标准《GB/T 15037—2006葡萄酒》中明确规定了红葡萄酒的甲醇含量要 ≤400mg/L,白、桃红葡萄酒含量则要求 ≤250mg/L。正规厂家在葡萄酒出厂之前都会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但家庭自酿葡萄酒不具备检测的条件,甲醇含量可能超标。

2015 年有研究人员收集了 6 种自酿葡萄酒,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甲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6 种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均有超标,含量更高的超标了 1.6 倍。

2

农药残留

在选择葡萄的时候,可能会选到农药残留较多的果实作为酿造原料。葡萄在碾碎的时候,农药会直接污染到果汁,虽然部分农药在经过发酵、澄清、过滤等步骤后残留量会降低,但也有一部分农药会代谢生成毒性更大的有害成分。

残留的农药会影响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代谢,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口感和色泽,还可能会让葡萄酒产生不良气味。

3

卫生问题

自酿葡萄酒环境卫生不好控制,存在卫生条件差、杂菌较多的问题,容器消毒和葡萄的清洗还可能不彻底。这都会增加酿酒过程中杂菌污染的风险,特别是用塑料桶自制葡萄酒,还会产生有害成分,危害身体健康。

自酿葡萄酒存在很大风险,不建议大家尝试。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用塑料桶装含有酒精的液体,会让邻苯二甲酸酯渗入液体中,这是一种塑化剂,属于有毒化合物,国家规定其不可在食品中出现。但邻苯二甲酸酯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如果用塑料容器装含有酒精的液体,很容易导致邻苯二甲酸酯渗入酒中,酒精度越高含量就越高。可污染食品,危害健康。

4

存在爆炸风险

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需要中途做放气处理。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如果中途打开放气很容易污染杂菌,如果不放气则可能会存在瓶子爆炸的风险。

另外,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温度也不好控制,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更好不要尝试自酿葡萄酒。除了自酿葡萄酒,其他自家酿制、自家腌制食物也要警惕食品安全问题!

常喝葡萄酒对身体好?

无论是自酿葡萄酒还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葡萄酒,绝大多数人在喝葡萄酒的时候,都会默默地安慰自己:“多喝点葡萄酒没关系,对血管好、对心脏也好!”

真的是这样吗?

传言说喝葡萄酒对血管好是因为有研究称:适当喝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可是“好胆固醇”,对血管的健康有益,有利于降低血管中的“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和《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中明确提到:虽然中等量饮酒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葡萄酒也是酒,喝了对心血管也有威胁。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中说的中等量饮酒为:男性每天 20~30 克乙醇,女性每天 10~20 克乙醇。以 13% VOL 的葡萄酒为例,这个乙醇含量相当于男性饮用 153~230ml、女性饮用 76~153ml 的量。很多人都远远超过这个量了!

还有人说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属于多酚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性。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预防糖尿病、降低癌症风险、保护心脏等作用。关于白藜芦醇的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动物实验,在人体实验中的数据较少,白藜芦醇的更佳剂量尚未在人体研究中得到确定。

某些研究中提到根据白藜芦醇对动物的有效剂量推算到人类,对于人体的有效剂量为 1 克/天。

在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 值等因素。有数据显示:红葡萄酒的白藜芦醇浓度为 0.361~1.972 毫克/升。从这个数据来看,要想通过喝红酒满足每天摄入 1 克白藜芦醇,那需要喝掉几百瓶红葡萄酒。

可以很明确地说:这个量非常不健康,也喝不下!再说了白藜芦醇在葡萄、苹果、蓝莓、李子、花生中都有,没必要非得喝葡萄酒。

另外,2018 年《柳叶刀》上一项全球酒精健康负担评估表明:喝酒没有安全剂量,一滴酒也不喝健康风险是更低的。

总结:

葡萄酒的确美味,但自酿葡萄酒可能会存在健康风险,需谨慎。对健康而言,控制饮酒量很重要,更好不喝,别为了所谓的“有益健康”因小失大。

参考资料

<1> 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面食·酱料·甜点·饮料.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 黄胜君.家庭自酿红葡萄酒 *** 及工艺.甘肃农业,2006(01):208.DOI:10.15979/j.cnki.cn62-1104/f.2006.01.213.

<3> 赵珊珊,李敏敏,陈捷胤,田健,孔志强,戴小枫.农药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残留变化及干扰风味品质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22,43(01):223-231.

<4> 王育红,李镁娟,孙瑞林,杨会会,郑其良.家庭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含量的研究.保鲜与加工,2018,18(05):107-111.

<5> 张广芳,曾桂凤,曾令文.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和杂油醇检测分析.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05):141-146.

<6> 刘秀峰,陈东宛,吕金昌,高彭,李永进,杨大进.北京部分市售白酒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的

来源:科普中国

标签: 坏处 红酒 好处 长期 减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