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知母图片,野生知母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0 0
9月22日中药材市场快讯:麦冬、蒺藜、栀子、知母、地龙、肉桂等

成都市场快讯

麦冬:麦冬(产地绵阳)近期商家的关注度不减,市场货源走动正常,行情保持平稳运行状态,市场特级货商户要价75-80元/公斤,一级货要价65-68元/公斤左右。

栀子:荷花池市场经营量不多,走动较慢,行情波动不大,市场江西统货栀子价格在18-20元/公斤不等,该品种近年来波动不大。行情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亳州市场快讯

知母:近期市场货源走销显缓,多以小批量走销为主,行情暂无明显波动,目前亳州统货要价22元/公斤左右,好货要价25元/公斤左右;河北货要价32元/公斤左右。

蒺藜:正值产新,今年新货产量缩减明显,行情呈稳步上升趋势,目前色青货要价35元/公斤左右,色黄货31-32元/公斤左右。

猫爪草:近日因产新出货量少,行情保持坚挺运行,目前家种货在80元/公斤左右,水洗货在90-95元/公斤,野生货因质量不等价格在150-200元/公斤。

安国市场快讯

红花:安国市场红花新疆产净货价格在165元/公斤左右,市场价格比较前期相对稳定,市场货源走动一般。

薏苡仁:临近产新,安国市场薏苡仁贵州大粒货在11.5元/公斤左右,市场价格比较前期相对疲软,市场货源走动一般。

苍耳子:产新中,市场货量不多,价格稍有波动,现市场统货10-11.5元/公斤,好统货报价13-15元/公斤。

牛蒡子:市场货源充足,咨询商不多,货源走动平稳,行情保持稳定,现市场统货报价19-20元/公斤,净货价格21元/公斤。

草豆蔻:前期受关口影响,价格上扬,近期来货增加,价格小幅下滑,现带籽草豆蔻价格39元/公斤,过筛货42元/公斤。

香叶:有客商批量购货,行情平稳,现市场进口香叶统货售价22元/公斤,色青售价24-28元/公斤。

威灵仙:近期行情价格暂时保持平稳.水洗货售价58-60元/公斤,滚筒货价格在63-65元/公斤。

淫羊藿:甘肃货今年新货产出量不大,市场统货价格在145-155元/公斤,挑去杂草的净货价格在185-195元/公斤。

玉林市场快讯

香附:统货10-10.5元/公斤,市场行情平淡,因临近产新,价格没有太 *** 动,市场走动不快。

地龙:统货260-270元/公斤,近期关注度较高,受国内政策和国外不能正常回货影响,价格快速上升,经营户惜售心理增强,后市预计还有上升空间。

肉桂:统货14元/公斤,水洗肉桂(中)15-16元/公斤,货源充足,市场销量一般。

红豆蔻:统货58-60元/公斤,价格比前期有所下滑,市场货源走动缓慢,商家按需求购。

「 产地快讯 」骨碎补、黄连、陈皮、党参、知母、防己 3月12日


湖南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东安县骨碎补行情稳定

湖南东安县骨碎补近期受疫情影响产地商贩零散收货加工,货源流通走动少,当地野生货源不多,近期购货商少价格行情稳定,现产地一般统个要价26-27元,去毛统个大小质量不一要价在30元左右。

湖北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恩施市利川市建南镇黄连价格小幅上涨

湖北恩施利川建南黄连集市尚未集中交易,受疫影响当地商贩零散收货交易,当地黄连以进入花期,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现在以当地商贩收货零散交易为主,行情价格小幅上涨,现在当地黄连农户新统货要价在105-110元不等,干度质量较好要价格在110-115元不等,质量稍差的要价在98-100元不等。

  • 随州陈皮行情稳坚

湖北随州陈皮货源充足,近期受疫情影响,目前主要为当地商贩购货,货源零散走动,行情稳坚,陈皮丝的价格在7元/千克左右。

甘肃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甘肃渭源市场党参价格平稳

甘肃渭源市场昨日逢集,当日党参上货量大,价格基本稳定,外地采购商活跃,收购中压价且犹豫,部分卖家惜售。目前九成干的党参大条成交价在60元/公斤左右。(本条快讯来自康美中药城APP药材经纪人朱顺安的播报)

安徽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亳州十九里知母走动缓慢

安徽亳州地产知母正值上货高峰,货源走动缓慢,行情有所回落,统片价格由8.5元落回8元以下。

  • 宣城市古泉镇防己产新价稳

古泉镇防已年前产新,价格坚挺,目前货源不多,价格与年前持平,新货带皮统个130元左右,货源走动较快。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进入康美中药网官网,查询中药材价格涨跌、行情趋势、市场分析等。如果您对以上文章观点有疑问,欢迎留言。

中药材知母种植技术探讨

大家好,我从事中药材种植已有十余年时间,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中药材知母的种植技术,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知母介绍?

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地下?根茎?,干燥后?入药?。有?清热?、滋阴?等?功效?。

知母目前以山西、河北种植者居多。以易县产的“西陵知母”最为著名。野生分布在内蒙古,陕西,辽宁等省较多。山东亦有少量分布,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引种栽培。


知母?行情?


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价格没有大幅度的波动,但由于疫情影响,价格持续走高,由于是多年生品种,库存消耗殆尽,后期会持续缓慢上涨。

知母?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种植知母要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腐残质壤土和砂质壤土。由于知母属于浅根系植物,因此土壤深翻20到25厘米即可。仿野生栽培可利用荒坡、梯田、河滩等地栽培。

?2播种

知母的繁殖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

春播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按行距30厘米,深两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播后保持土壤湿润,10到15天便可出苗。

夏播于六月中旬至七月下旬播种, *** 同春播。

秋播与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翌年三到四月出苗。

?3施肥追肥

苗期,每亩追施尿素15KG,旺盛生长期,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KG,2到3年生知母,在春季萌发时,每亩施磷酸二铵20KG。7到8月生长旺盛期,每亩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15天再喷一次。

?4排灌

干旱时及时浇水,封冻前灌一次越冬水,仿冬旱。雨后及时疏沟排水。

?5采收

种子繁殖的知母种子繁殖一般3到4年采收,采收时期宜在秋后植株枯萎后至来年春季发芽前进行。秋冬采收不宜过早,在土壤封冻前采挖即可。知母最适宜采收期在春季,春季采收解冻即可采挖。

采挖得到的知母根茎,去掉地上芦头和地下须根,晒干或烘干即可。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讨论!

每日一味抗癌中药——黄连,最为世人熟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

多年生草本植物,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的根茎。产于四川、湖北等地。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去须根。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王连,支连。

性味】苦,寒。

归经】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肿瘤治疗

本品适用于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肝癌、胆囊癌、舌癌、唇癌等热毒较盛的证型。还常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呃逆、肝损。

本品治疗食管癌与急性子、威灵仙、石见穿、生半夏、生南星、壁虎等配伍

治疗乳腺肿瘤与蜂房、鳖甲、郁金、蛇六谷等配伍

治疗子宫内膜癌与土茯苓、王不留行、乌药、白花蛇舌草配伍

治疗消化道肿瘤与猫爪草、野葡萄藤、半枝连、铁树叶等配伍

治疗肝胆肿瘤常与茵陈蒿、栀子、三棱、莪术、牡丹皮等配伍

治疗舌癌和唇癌常与生地黄、木通、竹叶、赤芍等配伍

2.其他应用

(1)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常配伍黄芩、大黄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热毒疮疡: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

(3)消渴:本品可用于中消,常配伍天花粉、知母、生地黄等同用。

(4)口舌生疮:可单用黄连煎剂涂口。

注意事项其性苦寒,凡阴虚烦热或脾胃虚实而无湿热实火者,均不宜应用。

文献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恶冷水。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亳知母春产,行情将反弹上涨?

摘要:祁知母秋产居多,亳知母偏春产。2018年河北知母秋季产出量增加,受严查环保等政策影响,新年过后的上货量有所缩减,但因陈货库存较丰,商家有出货意愿,行情小幅反弹。现正值亳州知母春产,各产地陆续进行采挖,后市行情是否会继续反弹上涨?还得看后市货源消化情况和产新量的多少。

了解知母

知母,又称毛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知母采挖时间从当年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清明发芽之前,跨度时间较长。商品分家种和野生两种,野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辽宁铁岭、阜新等地亦有分布,但采挖成本过高、产量已经不大;家种毛知母主产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称为祁知母、亳知母,其中祁知母的质量更优。安国货个头较大,以切饮片为主;亳州货细长,以统货个子销售为主。市场销售主要以饮片为主,多是药农采挖后直接加工而成,全国年需求量3000吨左右。

亳知母:从安国引种过来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十九里、谯东、大寺等乡镇,多和白芍、牡丹皮套种,也有套种其它农作物,容易出现含量不达标的情况,多以加工知母片外销,产新集中在春节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常规种植规模已经超过安国主产区,每年产量占全国的50%。

祁知母:产于河北,质润气和,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深受制药企业青睐。多在秋天采挖,比亳州提前2个月。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国市、博野县,以及其周边定州、深泽、蠡县、安平等县城,其中河北博野的杜各庄、徐营、屯庄三个自然村最为集中。在质量要求严格的背景下,大多数投资商家看重质量较好的河北知母。

知母价格走势回顾

从历史价格走势图可知,知母低价周期长,高价周期短,且震荡频繁。这是因为知母种植简单,易管理,一旦行情上涨,会激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八十年代前:在八十年代前,国内知母货源以野生为主。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人口增加,用量增加,知母由野生变为家种。其中价格几起几落,特别是1997-1999年,知母进入高价期。

2005-2010年期间:在这几年内,知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多年的调整,2005年的库存薄弱,产新量也少,价格开始攀升;2006年市场行情继续看好,种植开始有所恢复,但由于种源不足,致使种植面积并不是太大;2007-2008年价格在持续震荡中上涨;2009-2011年是知母迎来大面积扩种,产量大增,使得2011年11月产前后价格直线回落,由年初的15元震荡区间,回调到年末时的11元左右,行情逐渐萎靡。

2012-2015年期间:行情下滑,知母种植面积逐渐缩减,但行情未见明显好转的迹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产过剩,以及前几年积累的库存所致,2015年,行情步入谷底,更低价格降至6元左右,低价维持半年左右。

2016年至今:历经5年的低价长跑,知母从年初的6.5元涨至2017年底的17.8元,价格上涨明显。

因2018年知母秋产增加,行情迅速回落;随着后期环保督查趋严,秋季产新量加大,行情跌势加快;临近年底至春节前,采挖量减少,上货量减缓,但因库存较丰,商家准备停业过年,出货回款意愿强烈,产地鲜货收购价稍有上涨,市场行情也随之小幅反弹。

现正值知母春产,亳州十九里、谯东、大寺等产地继续采挖,后市行情是否会继续上涨?就需要看后续的产新情况了!

各大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黄精、石菖蒲、知母、白芷、黄芪3.6


湖北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长阳县黄精货少价坚

湖北宜昌长阳县黄精产新采挖已结束,但产地商贩加工干货少,近期寻货商家不多,受疫情影响,暂无外地商寻货,价格暂无变动,目前当地黄精统货由于大小不一,价格在60-65元/公斤,选货大小不一,价格在70-80元/公斤不等。

  • 长阳县石菖蒲货少价涨

湖北宜昌长阳县石菖蒲由于是野生资源,近几年货源持续减少,新货产出量不多,近期有商家询货,当地货源难组织,价格呈上涨趋势,现当地石菖蒲一般统货价格在46-48元/公斤,中大条选货价格在48-52元/公斤左右。

安徽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安徽亳州十九里知母价格上涨

今日亳州十九里集市开集,也是鼠年的之一个集市,前来卖货的药农较多,上货品种较齐全,其中知母倍受关注,几乎销售一空,价格坚挺,统片价格为8.5元/千克。

  • 安徽亳州十九里白芷价格下滑

今日十九里逢集,白芷上货量不多,价格较年前下滑,统装货价格8元多点,小统货7-7.5元,药厂用货源走动较快。

甘肃地产药材价格行情报道

  • 甘肃渭源药材市场黄芪价格坚挺

甘肃渭源药材市场近日黄芪上货量大,价格略有上涨,卖家要价坚挺。受疫情影响,外地客商不多,多为本地商贩,买家压价,流通不快。目前中条价格在35元/千克。(本条快讯来自康美中药城APP药材经纪人朱顺安的播报)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进入康美中药网官网,查询中药材价格涨跌、行情趋势、市场分析等。如果您对以上文章观点有疑问,欢迎留言。

农村一种长得像大蒜的野草,现在被大面积种植,才知是名贵的地参

我们在农村里见到的植物众多,其实这些植物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很多人觉得野生植物长相普通,也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不少的植物长相很特别,像刺老芽就是如此。刺老芽以前也是农民们砍来烧柴的植物,后来才知道这种植物其实嫩叶是上好的保健蔬菜,并且根部的价值珍贵。

这次介绍给你们的植物,其实它的长相似大蒜,虽然是野生植物,但是现在被大面积种植,也是农村里知名的野生植物,在城里被称为“地参”。

其实在农村里很多的野生植物都能为我们所用,不少的野草在以前是牲畜的饲料,其实在更久之前,还是不少穷苦人民的救命菜,就算是味道不好,但是也能起到饱腹和补充营养的作用。今天介绍的植物,它的学名叫做“知母”,植株长相似大蒜,但是并不像大蒜一般能食用,根部也不会长出蒜头来,但依旧被大量种植。

这种植物以前都是生长在荒地里,后来被大面积种植,其实它的植株长相很普通,和大蒜相似,也像韭菜,但是植株都没有它们两者浓烈的气味,并且开花时观赏价值高。这种植物现在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因为它的植株价值珍贵,是有名的经济作物,并且植株还能够改善当地的水土环境,价值珍贵。

知母在城里也被称为“地参”,根部的价值珍贵,能入药使用,现在不仅在农村田地里种植,荒漠边上也能见到。

1种地黄珍贵,儿时吸食它的花朵,特别甜,如今不好找了,要珍惜

我和喜欢能够开花的野生植物,所以有时候在农地里看到紫花地丁、鸭拓草、美兰菊、马兰菊、鸡冠花等野生植物,就想着挖几棵种植到花盆里观赏,这样等到它们开花后就很美了,主要是这些野生的植物比月季、绣球花、栀子花、桔梗花、米兰,菊花、牡丹等观花植物好看,若是养护好了,也是很不错的珍贵盆栽,所以花友们要珍惜这些野生植物。

另外,还有一种植物叫做地黄,它同样会在野外生长,比如在干旱的农地里生长,有时候也会在农村路边生长,其实它也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如今也不好找了,记得儿时就经常去采摘地黄的花朵,吸食它下端,这时候发现特别甜,但现在的地黄也有了很多价值,花友们再次看到地黄的时候,记得要珍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野生的地黄普遍会在河边、山坡下繁殖和生长,它所喜欢的生长环境有很多种,不过基本会比较喜欢潮湿,若土壤里养分充足,植株生长速度自然会很快,这点和柴胡、白术、知母、积雪草、天麻等药草一样,在腐叶土里营养成分就比较高了,这时候它们的长势会更好。

不过地黄的形态特征比较特别,植株的高度一般在19厘米左右,一些地黄可以有30厘米高,在4-7月份花果期的时候,株型一般会高一点,若将它的根茎挖出来,会发现地黄和宝塔菜一样,还有肉质根茎,它的地下块根为黄白色,因此得名“地黄”,一些人工栽培的地黄茎干一般是紫红色,非常特别。

地黄的叶片形状一般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卵形和长椭圆形,它的生长周期基本超过一年了,所以就成了一种多年生的植物,也是典型的草本植物。早在《别录》里就说到地黄∶“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同上以上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地黄在2月份和8月份都可以采收,那采收来的地黄有什么用?

这就要说到地黄的价值了,如今的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关于地黄的记载,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地黄的根部也是传统的中药之一,如今的价值不言而喻,非常高,也是珍贵的植物,所以已经有人工大规模栽培地黄了,花友们若是在野外看到地黄,那也要珍惜它。

我们在《中华本草》里可以查询到地黄的价值,里面提到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记得儿时吸食它的花朵,特别甜,但如今花友们可别去尝试,以免有危险,它一般是能作为观赏植物或者制成“中药材”,新鲜的地黄不能直接使用,一般新鲜的药草也有微毒。

地黄可以开花,不过花朵得到夏季才有,这些花朵在10朵以下,但花朵比较大,我觉得淡红紫色的花朵就很美了,极具观赏性,所以我们可以种植几盆地黄在家里养护,比家里的月季、文竹、橡皮树、君子兰等花卉盆栽还好养护。

关于地黄这种珍贵的植物就介绍到这里了,如今这种植物也不好找了,花友们都在哪里见过它呢?

中药材川贝母

?

川贝母

拼音Chuān Bèi Mǔ

别名虻(《诗经》),黄虻(《管子》),苘(《尔稚》),贝母、空草(《本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棱砂贝母等的鳞茎

原形态①卷叶贝母

多年生草本,高15~55厘米。鳞茎圆锥形或近球形,直径5~12毫米。茎直立,绿色或微带褐紫色,具细小灰色斑点。叶片着生在茎上部1/3或1/5的部分,通常下端对生,上端3叶轮生,少为互生;叶片线形,长5~12厘米,宽2~10毫米,先端卷曲呈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顶,少有2朵,下垂,钟状;花被6片,菱状椭圆形,长2.5~3厘米,外轮3片较挟,先端钝圆或梢尖,黄绿色,具紫色方块纹及脉纹:雄蕊6,长1~1.5厘米;子房3室,花柱较粗,柱头3歧而外反。蒴果六角矩形,长7~20毫米,径达12毫米。种子薄而扁平,半圆形,黄色。花期6月。果熟期8月。

生于高山草地或湿润的灌木丛中。分布四川、 *** 、云南、甘肃、青海等地。

形态与卷叶贝母相似,惟本种鳞茎圆锥形,直径6~8毫米。叶下部的常对生,上部的互生或近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6.5匣米,宽3~5毫米,先端不卷曲。花被片长2~2.5厘米,外轮长椭圆形,内轮矩状倒卵形,外面浓紫色,内面黄绿色并带不规则的紫色斑点及脉纹;花丝密被短毛。

生高山阳光充足的草坡上。分布四川和青海交界处。

③棱砂贝母,又名:雪山贝。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鳞茎圆锥形,径1.5~2厘米,鳞叶6~10片。茎绿褐色.叶互生,少有对生,无柄,基部稍抱茎,绿褐色或紫褐色:叶片长卵圆形,长4厘米左右,宽5~20毫米,先端不卷曲,上方叶窄小,顶生叶披针形。花单生于茎顶;花被长卵形,长3~4厘米,黄绿色,并有深色的平行脉纹及紫褐色的标点,基部中央具长6毫米,宽2毫米的腺穴;雄蕊6,花丝无毛。蒴果长16毫米。种子椭圆形,具翅,大小约2~3毫米;花期5月。果期7月。

生于高寒地带。分布云南、四川、 *** 等地。

性状川贝母的商品主要有松贝、青贝、炉贝3类。松贝、青贝的原植物为卷叶贝母、乌花贝母;炉贝的原植物为棱砂贝母。

①松贝

干燥鳞茎,全体呈圆锥形,顶端尖或微尖,直径4~12毫米,颗粒最小者称"珍珠贝"。表面白色诚淡黄色,外围为2瓣鳞叶,1瓣大,略呈马蹄形,1瓣小,略呈披针形,相对抱合,其内包有小鳞叶数枚。底部中央,有一细小而坚硬的鳞茎盘,其下残留少数须根痕。不论颗粒大小,均能端正起立,顶端均不开裂。质硬而脆,富粉性,断面白色,呈颗粒状。气微弱,味微苦。以质坚实,颗粒均匀整齐、顶端不开裂、色洁白、粉性足者为佳。

主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为川贝中之更优品。

②青贝

干燥鳞茎,呈扁球形或略呈圆锥形,颗粒多歪曲,高5~10毫米,直径1~1.6厘米。外表色白微黄,顶端开裂,平或略尖,外层2鳞叶大小几乎相等,墓部常残留须根。断面粉白色,颗粒性,富粉性而坚实。气无,味淡。以粒小均匀、色洁白、粉性足者为佳。

主产青海、四川和云南交界处,品质亦优。

③炉贝

干燥鳞茎,呈长圆锥形如马齿,顶端尖,高1~2厘米,直径约1~1.5厘米。外表白色或黄白色而有深黄色斑点,形成虎纹,习称"虎皮贝"。外层2鳞叶大小相等,顶端开裂,基部较尖或圆。断面均显粉白色,粉质而较坚。气微弱,味淡。以质坚实、色白者为佳。

主产四川(昌都)、云南(德钦、大理),品质次于松贝、青贝。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稍泡,捞出,闷润,剥去心,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贝母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米于磝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

②《本草述钩元》:"姜汁泡,去心。"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⑧《唐本草》:"味甘苦,不辛。"

归经入肺经。

①王好古:"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①《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②《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③《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

⑤《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⑥《本草会缠):"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⑦《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

⑧《本草述》:"疗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①《本草经集庄》:"厚朴、白薇为之使。恶槐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②《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我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复方①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见母(去心)一两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圣济总录》贝母丸)

②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贝母汤)

③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圣惠力》贝母丸)

④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贝母散)

⑤治百日咳:川贝母五钱,黄郁金、葶苈子、桑白皮、白前、马兜铃各五分。共轧为极细末,备用。1.5~3岁,每次二分;4~7岁,每次五分;8~10岁,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调冲,小儿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苏中医》(2):36,1965)

⑥治久嗽咽嗌妨闷,咽痛咯血:贝母不以多少,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日可三服。(《鸡峰普济方》贝母丸)

⑦治肺痈肺萎:川贝一两,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医级》贝母括痰丸)

⑧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藏积热所致:贝母一两(炮令黄)。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二钱。(《圣惠方》)

⑨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⑩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卫生杂兴》)

⑾下乳: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汤液本草》三母散)

⑿治瘰疬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为细末,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药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昔济方》贝母丸)

⒀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煎汤服。(《本草切要》)

⒁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斋直指加)

⒂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儒门事亲》)

⒃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半钱,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缴净抹之,日四、五度。(《圣惠方》)

备注此外,尚有下列几种,亦作川贝母使用:

①岷贝,为植物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

鳞茎圆锥形。叶生于下部的对生,披针形至线形,长5~9厘米,宽5~10毫米,先端钝;上部的叶互生,对生,或3叶轮生,多成线形,先端不弯曲。花钟形,下垂,花被片长3~4.5厘米,黄色,有淡紫小斑点,花丝具 *** 状突起。

主产甘肃。

药材性状似青贝,但色泽较白。

②平贝,为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鳞茎圆而扁平。下部叶轮生,上部叶对生或互生,线形,长9~12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呈卷须状。花单生叶腋,狭钟形,下垂,花被片长2~3厘米,紫黄色,具多数黄色斑痕。

药材圆而扁平,高5~8毫米,直径1~2厘米。表面类白色或微棕黄色,外层2鳞片较厚,大小相似,互相合抱,顶端常开裂。断面颗粒性,粉质,坚实。气微酸,味苦。

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③生贝,为植物伊贝母(又名:西贝母)的干燥鳞茎。

伊贝母鳞茎卵圆形。叶互生或对生,无柄,下部叶广披针形至椭圆形,长4~11厘米,宽22~30毫米,顶叶轮生,线形至披针形,先端不呈卷须状。花单生或2~6朵成束状,顶生,钟形,长3~4.5厘米,宽2~2.5厘米,花被片黄色或白绿色,内面有不明显的暗色斑点。

药材扁圆球形或类扁圆锥形,大小及形态极不整齐,高1~2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深黄色斑点,顶端尖或平,开裂或不开裂,基部扁平而凹入,外层鳞片有的似浙贝母而较薄,内表面棕黄色。质轻而疏松,折断面颗粒性,微带灰质。气微弱,味微苦或带咸。以坚实而有粉性、不带咸味者为佳。

主产新疆。

④北贝,为植物一轮贝母的干燥鳞茎。

一轮贝母鳞茎扁球形,直径在1厘米以下。叶4~5片轮生于茎上部(仅1轮,偶有2轮),其余的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先端不卷曲。花单生,暗紫色,上有黄色斑点。产华北、东北。

摘录《中药大辞典》


?

这个医圣张仲景更爱的“小枣子”,安神助眠有奇效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 朱莎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得好是健康的基础,睡不好则会诱发疾病或本身就是某些疾病的征象。当今社会在快节奏,强竞争的情况下,失眠的发病率急剧增长。据统计,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38.2%,还有很多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时长不足、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失眠,中医又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多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睡而不酣,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或伴有多梦。其主要病机最常见的为阴阳失调、脏腑失调、营卫失调、邪气致病等。


现代社会,因熬夜、过度用眼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出现“虚劳虚烦不得眠”的睡眠障碍患者十分常见,多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


在中药里,酸枣仁被中医列为治疗失眠的首选安神良药,是历代医家养心补肝,宁心安神之要药。酸枣仁药用历史悠久,属于卫生部颁布的之一批药食同源两用品,有“东方睡果”的美誉。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载:

“酸枣仁有坚筋骨,补中益肝,助阴气之功效。”

---《本草图经》载:

“酸枣仁,主心烦不得眠。”

---《本草经疏》载:

“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

---《本草纲目》载:

“熟食枣仁,可治疗烦渴虚汗、胆虚不得眠之症,可替之药。”



功效主治


酸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丘陵地带,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果树资源。


酸枣经过干燥提取等工序后所得的成熟种子即为酸枣仁,又称为枣仁、酸枣核。秋末初冬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不破壳,种仁色白、无虫蛀、无核壳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等省,其中以河北产为更优。


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功能,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



临床应用


野生知母图片,野生知母图片-第1张图片-

1、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等症

酸枣仁养阴血、益心肝、安定心神,主要用于血虚不能养心或虚火上炎出现的心悸失眠等症。

酸枣仁可单用,也可与知母、茯苓、川芎等配伍,治疗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酸枣仁汤;与当归、黄芪、党参等配伍,治疗心脾气虚之心悸失眠,如归脾汤。


2、用于体虚多汗

本品味酸,可收敛止汗,用治体虚自汗、盗汗,每与五味子、山茱萸、黄芪、牡蛎、浮小麦等同用。



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酸枣仁中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三萜类、脂肪酸类、多糖、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还包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抗炎、抗惊厥、保护心肌细胞、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血压等现代药理学作用。


1、镇静催眠

酸枣仁水煎液及其皂苷、黄酮化合物、酸枣仁油等, 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主要是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 使深睡的平均时间延长, 发作频率增加。


2、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

酸枣仁总黄酮有较好的抗焦虑、抗抑郁作用。酸枣仁主要通过改变神经营养因子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生物活性的方式来发挥抗抑郁功效。酸枣仁还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酸枣仁皂苷可显著降低戊四氮引起的惊厥率。


3、增强学习记忆力

大量学者研究表明,酸枣仁黄酮具有明显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


4、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研究表明酸枣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保护脑神经等多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5、增强免疫力

研究发现, 酸枣仁多糖能 *** 固有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6、其他

酸枣仁还具有保肝、抗老年痴呆、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开发利用


1、生态价值

酸枣多生在北方干旱山坡、丘陵地带,对恢复植被覆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2、药用价值

以酸枣仁的水煎液和醇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经过现代科技术的加工、提炼、精制等,已制成不同剂型药物,如枣仁安神颗粒、酸枣仁胶囊、天王补心丸、参芪五味子片等运用于临床,以治疗失眠、室性早搏、增强免疫等。


3、食用价值

据测定,酸枣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出其他果蔬几倍甚至几十倍,并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目前已开发的酸枣加工食品有酸枣汁、酸枣茶、酸枣糕、酸枣果酱、酸枣酒、酸枣醋、酸枣面等。




药膳食疗


1、枣仁桂圆粥

原料:酸枣仁30克,桂圆肉15克,糯米50克,红糖6克。

做法:将酸枣仁洗净,捣碎,用双层纱布包好;桂圆肉切成小粒。糯米洗干净,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调入红糖即成。每日1次,睡前1小时食用。

功效:健脾补血、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牌两虚引起的失眠健忘者。


2、枣仁蜂蜜饮

原料:炒酸枣仁20克,蜂蜜适量。

做法:炒酸枣仁研磨成细粉,蜂蜜加温开水适量,然后把炒酸枣仁细末放入蜂蜜水中。每晚睡前服用1次。

功效:补阴血、安神魂。适用于肝血阴虚不足的心悸失眠症。


3、酸枣仁猪心汤

原料: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猪心1个,大葱、生姜、料酒、精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葱切成段、姜切成片;猪心洗去血水,除去脂肪,将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择洗干净塞入猪心,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撒入葱、姜,加入料酒、精盐、酱油,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浮沫,改为文火煮至猪心熟烂,拣去葱、姜,调入味精即成。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饮酒太过、灼伤心阴而致失眠、心悸,多梦、健忘、面色苍白、眩晕等,可见于贫血、神经衰弱等。


4、枣仁助眠蛋糕

原料:酸枣仁15克,鸡蛋450克,白糖240克,面粉240克,植物油适量。

做法:

① 将酸枣仁洗净,晾干,磨粉备用;

② 将鸡蛋打碎入较大的碗中,搅拌,加入白糖,顺时针方向拌至蛋液发泡,倒入酸枣仁末和面粉,即成蛋糕生坯;在蛋糕的模具盒中抹上适量植物油,倒入鸡蛋生坯,将泡沫刮去,放入烤箱,180℃烤15min左右即可。

功效:宁心安神。适合烦躁不安、难以入眠的人群食用。



温馨提示

1、内有实邪郁火及肾虚滑泄梦遗者慎服。

2、若失眠较为顽固,严重了影响日间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就医,文中药膳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 叶颖霞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 *** 药盾公益(公众号:P *** 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标签: 知母 野生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