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食之都,广州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在广州,有这么一个品牌,凭借着平、靓、正成为了人气王,那就是传承了27年的香港品牌——谭仔米线。
谭仔米线是香港人非常喜爱的米线品牌,几乎成为每位香港人心中默认的饭堂。来到广州,谭仔米线也受到了老广的热情欢迎。目前,谭仔米线在广州共有5家门店。在前不久的广州国际美食节,谭仔米线也有参与。
63万种搭配,一起来DIY
提到吃,老广总是很来劲儿。在广式饮食里,米线是广东人经常吃的美食之一,爽口筋道的米线一吃就上瘾,连汤带粉呼噜噜往肚里嗦,在寒冷的天气更是暖心又暖胃。
据谭仔米线内地总经理胡家辉介绍,谭仔米线在香港已有27年的历史,集团旗下的谭仔米线及三哥米线在全球拥有200多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中国、新加坡及日本,谭仔的宏愿是希望将独特的“谭仔味”带到全球给各地食客品尝。
谭仔米线内地总经理胡家辉。
谭仔米线非常讲究品质,一方面,谭仔严谨监控其独特的汤底质量,确保色白透彻、味道鲜香,另一方面谭仔煮米线的时间也拿捏得很准确,所以米线不仅爽滑弹牙,口感也很筋道,这两点是谭仔出品的关键。
来到谭仔吃米线,要遵循其特有的吃米线法则——1碗米线+6款汤底+10级辣度+24款配菜的搭配,这也是谭仔的特色,许多人为此专门来打卡。
特色的港式风格也吸引了许多人来打卡。
更先选择的是汤底,谭仔的汤底从温和的清汤到香浓的酸辣汤,味道都非常鲜香,是米线的灵魂。目前,谭仔米线共有6款汤底,每款汤底都各有风味。如果是喜欢重口味的食客可以尝试重庆酸辣汤底、麻辣汤底、湖南酸辣汤或者是泡椒酸菜鱼汤底,麻辣而不油腻的汤底确实是独一无二,不吃辣的可以选择鲜番茄汤底或者是清汤底。
选好了汤底后,就可以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辣度,谭仔独有的10级辣度,也是广东人的辣度标准,食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从10级辛辣程度中做出选择。不太吃辣的食客可以先尝试10小辣,不够辣再提升辣度,喜欢吃辣的食客可以直接挑战大辣或者特辣。
无论你喜欢吃辣还是不辣,谭仔米线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确定了喜欢的汤底和辣度,就可以来选择配菜了。谭仔的一大特色就是配菜自由选择,配菜多达24种,分分钟可以DIY一碗专属的“ME线”(米线)。
24种配菜,随心选择。
如果你有选择困难症,那也不必纠结,谭仔专门推出了招牌过桥米线,多达十几种的配菜可以满足各种口味。
能够满足两人需求的超值过桥米线。
从汤底到辣度,再到食材搭配,谭仔给了食客无穷无尽的选择,每一份米线都是原创食谱。
食过返寻味
在广州,鲜番茄汤底非常受欢迎,不仅酸甜味中和地恰到好处,而且口味清新还开胃。刚入口便是浓番茄原有的甜鲜味,而后是浓甜微酸茄香,最后加上鲜茄粒,丰富的口感层层涌来,清新又醒胃,别有一番港式滋味。其中,牛肉与番茄汤底更是绝佳搭配:嫩滑鲜美的牛肉加上浓郁的番茄汤底,用广东话来形容就是“食过返寻味”。
很受老广欢迎的番茄牛肉面。
清汤米线也是人气很高的汤底,鸡卷炸酱清汤米线是谭仔的新品,一上线便成为人气王。鸡卷是谭仔的独创配菜,鸡肉透过工艺上的调节,再手工卷成圆形定型,特制后的鸡卷肉质细嫩,咬入口啖啖肉,肉汁非常丰富,有着浓厚的鸡肉鲜味,而且性价比十分高。
鸡卷炸酱清汤米线
值得一提的是,谭仔特制的炸酱色泽金黄亮润,味道微甜浓郁,口感绵密,风味在内地市场独一无二。胡家辉介绍:“谭仔的炸酱是使用超小孔的绞肉机,绞成绵泥状,然后油爆翻炒,再加上谭仔秘料特制而成。”谭仔的炸酱带有微甜、酸辣、鲜香的味道,还可以解辣,很多人都爱吃。
试想一下,热腾腾的米线上浇满了色泽金黄亮润的炸酱,点缀着鸡肉清汤的鲜味,一大口热米线就着落肚,胃瞬间精神抖擞。
一些食客喜欢将炸酱浇在米线上搅拌拌匀再吃,也有食客喜欢将米线放在勺子里再加上一点炸酱点缀,嗦一口米线和炸酱,这也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吃腻了清淡口味,那也可以尝试一些新口味,比如麻辣汤底或者是酸辣汤底,最近谭仔也新推出了一款猪软骨金针菇花椒重庆酸辣汤米线。
鲜香辛辣的米线搭配爽口的小吃和饮品。
胡家辉说:“这款是升级版的重庆酸辣汤,在原来的汤底基础上加入了花椒,从整体上提升了酸辣汤的口味层次,更香更麻。”
麻辣十足的浓汤入口辣而不呛、麻而不齁,猪软骨精选排骨前端部位,加入谭仔秘制酱料后,肉质软糯香甜、口感饱满。这碗米线具有香、麻、辛、辣、鲜的特点,一碗精粹,吃到嘴里汁纯味浓,鲜辣在前辛麻其后,直接启动所有味蕾,吃完浑身发热,非常过瘾。
除了米线,谭仔米线的各类小食也是深得人心,简直是——一试难忘谭仔味!
一试难忘谭仔味。
小食的NO.1是土匪鸡翅,几乎是每桌必点,据说吃过的食客都是一次上瘾。所谓“土匪”,源自湖南饮食文化,烤制过后的土匪鸡翅金黄中带有焦香,外皮酥脆不油腻,肉质鲜嫩多汁,是米线的绝佳搭档。
土匪鸡翅
另一个诱人的小食便是麻辣金钱耳,不仅有用心设计的金钱造型,滋味也是极为爽口弹牙,酸辣又劲道。谭仔精选无窝猪耳片,在 *** 中会将猪耳圈成圆形定型,做成金钱耳的模样,不仅好看,还能保持猪耳的口感爽脆度。
在汁酱方面,由于猪耳富含蛋白质,配上麻辣酱汁和豆瓣酱会让味道层次分明,猪耳的口感也更为突出。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类似的产品,这个小食无论在味道上还是观感上,都是谭仔独有的。
麻辣金钱耳
为了让消费者能一次性感受到多款不同口味,谭仔米线还推出大型特式拼盘,包括麻辣金钱耳、土匪鸡翅、串烧黑椒肥牛卷、串烧辣蒜茄子、巴蜀爽脆鱼肚、红油青瓜及木耳。
其中,谭仔的串烧也是极有特色,颇有种街头小食风味的感觉,黑椒肥牛卷和沙姜腩肉卷都是搭配三色椒,嫩肉金黄焦香,配上港式风味黑椒汁及沙姜酱汁,吃起来肉香浓郁、鲜香爆汁。
小吃拼盘
除此之外,谭仔米线还有一系列正宗港式风味的饮品,港式奶茶和港式冻柠茶都是香港地道的饮品,谭仔港式奶茶入口茶味重,甜中带苦,顺滑而且香醇浓厚;港式冻柠茶口感清爽,酸甜适中,会带点茶味的涩。这两款都是经典款,很多人都喜欢点上一杯,冰镇解辣,最适合搭配麻辣汤底米线。还有小孩大人都爱喝的阿华田和好立克,也很畅销。
最后
导报君来为大家指路啦
品鉴指引
谭仔米线(天河城店)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8号
天河城购物中心第七层717号商铺
(资讯)
文 | 西音
图 | 受访者提供
编辑&排版 | 西音
911.34万,暴增389.45%!昆明,火了!春节假期过完了
昆明到底有多火爆?
有的店米线都卖完了!
云南各景区“爆棚”,
究竟来了多少人???
1月27日
记者从昆明市文旅局获悉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
昆明市共接待游客911.34万人次
同比增长389.45%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5亿元
同比增长156.68%
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67.78万人次,同比增长181.41%,过夜游收入30.38亿元,同比增长83.72%;接待一日游游客743.56万人次,同比增长487.45%,一日游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311.46%。
门票订单量同比增164%
跨省游订单占比77%
主要景区游客接待情况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昆明市主要景区(33个)共接待游客162.64万人次,同比增长115.34%。门票总收入为5871.82万元,同比增长48.53%。其中:
西山龙门景区游客接待量为7.90万人次,同比增长169.11%,实现门票收入131.78万元,同比降低10.12%;
云南民族村游客接待量为7.86万人次,同比增长425.31%,实现门票收入360.91万元,同比增长224.87%;
世博园景区游客接待量3.98万人次,同比降低62.79%;
石林风景区游客接待量为14.23万人次,同比增长437.32%;
大观公园游客接待量为12.20万人次,同比降低5.82%;
七彩古滇文化名城接待游客10.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48%,实现门票收入2027.50万元,同比增长30.20%;
云南野生动物园接待5.39万人次,同比增长48.05%;
九乡风景名胜区游客接待量为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04.87%,实现门票收入234.01万元,同比增长74.96%。
凤龙湾景区接待游客量为5.27万人次,同比增长46.43%,实现门票收入146.76万元,同比降低56.01%。
轿子山景区实现门票收入767.89万元,同比降低16.56%。
旅游团队接待情况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据昆明“数字旅游”平台动态统计,昆明市旅行社共接待旅游团队2670个,同比增长2395.33%;人数63353人,同比增长4695.84%。其中,接待出境团3个,国内团146个,省内团1953个,一日游568个团。
旅游住宿接待情况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市宾馆饭店接待人数为110.58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3%。
民航铁路情况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昆明机场进出港5529架次,同比增长58.55%,运送旅客69.06万人次,同比增长97.03%。
昆明铁路局共开行列车1231.5对,同比增长17.22%;运送旅客138.26万人次,同比增长89.68%。
“可以预计我市一季度旅游开局将呈现‘稳开高走,加速回暖’的态势,一季度旅游指标可顺利实现开门红,季度增速有望环比走高。”市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
昆明入围
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
节日期间,昆明各旅游特色街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的昆明老街——南强街区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昆明著名的“网红夜市”,节气期间夜经济持续升温,特色小吃、主题表演、精品店铺等吸引众多游客,成为游客体验春城饮食文化和夜生活的首选之一。
其他旅游特色街区和商城张灯结彩,夜间消费热情高涨,各式活动纷呈。同德广场举办“新春民俗大赏”活动,《山海经》巨型木偶戏2023年云南首演,各项舞狮舞龙表演、知名乐队演出、欢乐小丑巡游、大型木偶巡游、传统杂技表演等精彩不断。恒隆广场推出各式花式礼品以及零售餐饮新春团购活动。新迎新城推出商城套餐优惠券、舞狮表演、捏面人、圈宝游戏等活动成为假日夜经济的消费亮点。昆明旅游 *** 搜索量持续增长,昆明上榜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城市。
4支国有文艺院团在2023年1月22日至27日春节期间,在卧龙古渔村、翠湖公园、世博园、大观楼、西山聂耳墓、南屏步行街、金殿、黑龙潭、云南陆军讲武堂等著名景区公园开展了39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内容涵盖大型文艺演出、快闪、交响乐、歌舞表演、戏曲展演等,惠及5万余人次。通过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热情洋溢的交响乐,别开生面的戏曲妆造,生动的红色经典讲解为新年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
卧龙古渔村、安宁市牧羊村等
民居村落再次成网红地
今年春节期间,天气状况普遍晴好,适合到乡村踏青旅游,昆明周边的民居村落再次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卧龙古渔村,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发展思路,以文创产业为主导,卧龙古渔村重构滇池渔耕文化,不仅可欣赏田园风光,还可参与 *** 文化工艺品,感受文化魅力。
安宁市牧羊村则是“网红”村落的后起之秀,被游客誉为“童话小镇”“昆明的小槟城”。乐居村古朴的民居、特色民宿和咖啡店,非常适合拍照。随着昆明市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探索新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红店入驻乡村。民宿、客栈、酒庄、茶庄、饭庄、画室、烘焙坊等20多种业态在乡村“扎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掌上春城记者:刘莹
部分转自:昆明文旅
来源: 掌上春城
深受市民喜爱的肥汁米线,就在普陀→米线劲道、肉酱十足、响铃美味,配上醒目的红色包装,这便是深受市民喜欢的满小饱肥汁米线。品牌经营方上海满小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满小饱)及其母公司上海元星集团顺势而为,在行业内研发出的独具特色的美食品类,去年实现天猫平台方便米线/米粉类目销售金额之一名、抖音平台方便粉丝类目品牌自播榜之一名。现在,品牌经营方满小饱已全面入驻普陀区石泉路街道,设立集团总部,深耕食品和连锁餐饮品牌的经营,谋求更快的品牌发展。
满小饱位于普陀的办公室
走入普陀区岚皋路597号,品尊国际十八英尺的满小饱办公室,宽敞明亮,摆满了企业食品和奖杯的装饰墙映入眼帘,办公室内设有管理、研发、培训、直播等多元化开放式功能。“目前公司主力经营品牌为方便速食品满小饱系列产品。丰富的配料、十几分钟就让市民在家中自己DIY美味米线。” 上海元星创始人殷良介绍道,2022年公司整体收入规模近10亿元人民币,管理团队多为80、90后,员工有约1500名,是一支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
殷良介绍产品
谈及普陀区的营商环境,殷良感受颇深,他回忆道,由于速食类产品行业属于相对小众,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纳税额相比高新企业较少,但是街道方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企业的各方面发展,“办理各类营业证件的效率高效迅速,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石泉招商干部们作风务实,主动介绍了许多企业可能忽略的市、区级扶持政策。”
满小饱直播带货(平台截图)
满小饱是今年之一家在区重大项目上与石泉路街道签约的企业代表,是街道营商办重点服务对象。聊起与企业的关系如今变得更紧密,街道营商办工作人员感慨说,“母公司上海元星集团一直以来是街道在地统计企业,营商办此前与企业财务、人事方面工作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在上海保卫战期间,街道物资短缺之时,企业本着一份赤忱的家国情怀,向街道捐赠了市值150万元人民币的速食产品,极大的缓解了当时的困境。通过这场一场保卫战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促就了现在的上海满小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落地。”
此后,街道与企业的关系变得更紧密,接触互动也更加频繁了。去年复工复产阶段,街道多次走访企业,全方位多维度了解发展情况,并邀请区相关部门解答企业困惑,向满小饱提出调整现有企业构架,盘整企业资源,由点状布局到集约型设立品牌总部的建议。
满小饱获奖及产品墙
“其实我们也有过类似想法,也保持着有关接触。企业的发展设想与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对我们的调研方向一拍即合。经过考察营商环境、区位优势,同时街道领导立足我们企业发展和我们共谋未来,让我们感受到了 *** 对我们的关爱,找到了家的温暖、可靠的感觉,最后我们选择石泉作为满小饱的大本营。”殷良坦言,对正在谋求更快发展,做强品牌影响力的快消类企业来说,设立一个合适的总部,对企业未来发展颇有益处。
助企纾困,企业入驻后,街道一方面强化对企业的分析监测、协调服务、要素保障,另一方面,街道方面也十分重视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申请有关补贴、扩大产销需求等迫切诉求的政策宣传。“街道方面会安排专班上门服务企业,为企业量身讲解政策。”石泉路街道营商办工作人员介绍,专班成员不仅包括街道领导,还包括真如投促中心及区 *** 各级委办局,街道方面希望通过满小饱品牌龙头项目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助力深度融入石泉发展。
满小饱产品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企服务让殷良对今年满小饱的发展充满信心,“企业在普陀区发展成长感到非常安心、放心,这也促使集团下定决心、明确集团战略规划,将外省市和外区资源和业务持续导入到普陀区,我们预估今年企业纳税额也将突破一千万元人民币。”
美食冷知识|小小一根米线 成就人间至味过桥米线起源于云南蒙自,有100多年历史,其特殊之处在于肉汤有一层厚厚的鸡油用于保温。吃的时候,得先把切得极薄的猪瘦肉片和打开的生鹌鹑蛋放入滚烫的肉汤,用筷子稍微搅拌使生食充分烫熟。现在,过桥米线的味道也变得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三鲜、酸菜、花甲、火锅等口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天冷就爱这一口!都江堰这些不得不吃的特色米线,一碗下肚超满足!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
天气越来越冷
这个时候来碗热乎乎的米线
暖胃暖身又暖心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打探打探
那些深藏都江堰小巷的米线店店儿
将鲜香味美一网打尽!
北街上的米线店,门面几经翻新
老五米线不仅口感好
而且营养丰富
使用的是粗米线
更加有嚼劲
味道好所以生意也超好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
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线
鲜嫩的羊肉加上雪白的米线
配合上鲜淳的汤汁
再来一把增添色香味的香菜
哇,光是说起来就忍不住要吞口水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
图据大众点评-S
可以去吃一哈~
汤汁清澈,油光见底
米粉泡在汤中
再加以耙豌豆或竹笋、海带
青菜、香菜、葱花等辅料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那就是“丰富”!
无论哪种臊子都很巴适!
图①据大众点评-哈哈过、图②据大众点评-朴实无华的李四娘子
值班编辑:陈艾琳
12月26日,全长915公里的新成昆铁路将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旅行时间将大幅压缩,最快分别3小时、5小时、7.5小时可达。从成都南站出发,直达西昌西站,全程仅需2小时55分钟,不停靠其他站台。
据了解,新成昆铁路成都至西昌西站一等座票价239元,二等座票价149元。首发车c57次列车的终点站仅到西昌西站,想要到攀枝花站及昆明的旅客,可以选择其他班次。
记者了解到,全线贯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安排开行成都至西昌旅客列车4对、成都至攀枝花旅客列车4对、成都至昆明旅客列车5对,开行成都至攀枝花、西昌地区的货物列车30对,后续将根据运营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
记者:昌思荣
来源: 央广网
过桥米线出滇正当时过桥米线要紧紧围绕云南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大做强,更要用好云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信勇敢地走向海外。
过桥米线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最近,“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说起云南的生活,自然绕不开美食,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云南物产的丰富性、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成为无数人的美食天堂。“过桥米线”是云南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吃法独特,食之鲜美无比,受到无数人追捧。
3月9日,据媒体报道,一批产自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过桥米线通过海运出口至北美,这成为蒙自过桥米线首次实现出口。此次,蒙自过桥米线出口海外,对于米线文化推广、产业经济发展来说更具突破意义,特别是蒙自作为过桥米线发源地,被誉为“过桥米线之乡”,随着米线的出口,蒙自过桥米线的品牌也进一步打响。
近些年,云南一直在谋划米线产业的大文章,寻找米线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去年5月,云南发布了《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过桥米线餐饮加工卫生规范》云南米线之一次有了自己的标准。今年1月,云南省商务厅等7部门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详细明确了4个方面12项主要任务,提出了,到2025年,培育云南“专精特新”米线生产企业3家、过桥米线连锁企业3家,力争在全国开设500家以上过桥米线连锁门店,实现云南米线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从发布食品加工标准到出台具体的行动计划,可以看到云南米线产业发展已经“蓄谋已久”,更透露出从上到下助推米线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过桥米线作为云南米线中的明星产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要想把路走得更远更宽,还需要在升级食材、产品创新、文化宣传、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不断提升,寻找更多亮点、爆点。
首先,过桥米线要在保证“正宗”“老字号”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尝试。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对于餐饮美食而言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各地的消费者的口味,过桥米线做好口味的改良,找个消费者味蕾认可的更大公约数;其次,过桥米线要积极创新营销方式,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多元需求。通过各种线上App增加曝光度,从食材、工艺、文化故事等方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勇敢“破圈”,积极与文旅产业融合,讲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过桥米线的故事。再者,云南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深化政校、校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院校建设米线产业学院,围绕“技能云南”行动等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培养过桥米线 *** 技艺非遗传承人,为云南米线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过桥米线是云南的一张名片,讲好云南故事,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都可以从一碗过桥米线开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过桥米线要紧紧围绕云南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大做强,更要用好云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信勇敢地走向海外。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楚雄美食 | 每天起床动力全在这口美味~来源:【云南日报】
新的一天
从美味的早餐开始
一顿抚慰身心的早餐
让整个人充满活力与干劲
这碗风味独特的姚安臭豆腐砂锅米线
是小楚的冬日新宠
美味又暖心
臭豆腐砂锅米线是姚安一道家喻户晓的特色小吃,在楚雄各地均十分普及,因风味独特、味美鲜香,被很多人喜爱。
几乎每家煮臭豆腐砂锅米线的店里,都会放有几个煤气灶,吃砂锅米线的人多的时候,灶上都是放满了砂锅,店家麻利地在砂锅里放各种配料。
先在砂锅里加入底汤,待汤稍沸即放入臭豆腐、肉末、杂酱、油辣子、韭菜等辅料,然后加入米线,等汤沸腾之后再加入腌菜、香菜末、葱花、酱油、味精、盐等调料,搅拌后煮3分钟左右即可起锅。
一碗寻常的臭豆腐砂锅米线,所用的材料却是讲究。锅必须得用砂锅,米线要用水嫩的姚安粗米线,臭豆腐状似用于腌制腐乳的发酵豆腐,但实际上比这类臭豆腐要软一点,味道也相对淡一些,而且口感十分滑嫩。煮米线的汤是用骨头熬制出来的高汤,味道鲜甜、香味浓郁。
从口感上,姚安臭豆腐砂锅米线讲究的是“爽、滑、软、香”四个字;从烹饪方式上,要先煮香豆腐,后晕染米线;从形式上,一点香菜叶铺上,不仅点缀了“形”,更点睛了“味”。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金汤银线 | “南湖芯子·六角亭缘”——过桥米线传说“走!甩米线去!”
这是蒙自人开始一天的
正确打开方式
过桥米线
蒙自人心中
当之无愧的“白月光”
蒙自
过桥米线的发源地
作为中国美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的
蒙自过桥米线
可谓“味贯古今、名满天下”
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发展
已经从“一个人的盛宴”
成为“一座城的盛宴”
为了让更多朋友体会到
蒙自人“甩”米线的快乐
蒙自融媒
推出“金汤银线”系列策划
为您解读蒙自故里舌尖上家的味道
过桥米线的雏形,相传是由明代正德年间移民屯守新安所的江南汉族移民 *** ,后来逐渐演变成过桥米线。作为文化与美食的结合,过桥米线的传说远比史书的记载更为脍炙人口。
一碗表面“朴素”的汤
内里却藏着小小乾坤
散发出万般炙热
蒙自过桥米线饮食文化背后
有一个温馨的爱情故事
相传明末清初,蒙自城内有一书生,天资聪颖,但生性好玩,整日不务正业,所幸其妻美貌贤惠,其子虽年幼却乖巧懂事,因而琴瑟和鸣,家庭美满。
但妻子对书生玩心不改、不思上进深感忧虑,一日劝告书生:“你终日只知游乐,不知发愤读书,日后不想为妻儿争气吗?”书生未料娇妻如此明理,心内羞愧,暗自下决心苦读成才。
为管住自己,专心读书,书生在南湖边筑一书斋,独居苦读,让其妻每日送饭维生。其妻又喜又忧,喜的是书生果然非比寻常,用功如斯;忧的是如此下去,身体日渐瘦弱。无法,只好尽自己所能为书生进补。
一日,其妻杀鸡炖汤,准备肉片、米线,想为书生送“营养餐”。儿子在游戏时把肉片误扔入汤中,其妻心急,一边批评儿子顽皮,一边捞起肉片,不料肉片似已烫熟。其妻一尝,顿觉滋味鲜美、非同一般,心中大喜,立即携罐提篮送往书斋,谁料因操劳过度,晕倒在南湖桥上。
书生闻讯赶来,其妻已转醒,犹记得赶紧为书生备食。开罐检视鸡汤,无一丝热气,以手捂罐,却又灼热烫手。惊奇之余再试验烫肉,滋味依然鲜美。书生大奇,问其故,其妻具述之。良久,书生动容地说道:“此膳便叫‘过桥米线’吧!”
经此一事后,书生读书更加用心,果然不负期望高中举人。其妻送膳的故事很快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而“过桥米线”竟成为一方名膳。
蒙自过桥米线源远流长,随着其动人传说和独特滋味被世人熟知和认可,蒙自过桥米线也逐渐成为著名的云南特色美食,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2009年,蒙自市被命名为“中国过桥米线之乡”。在2009年和2010年举办的首届及第二届中国·蒙自过桥米线美食文化旅游节上,长达2567.8米的米线和直径2.228米、高90厘米的锡碗——“天下一碗”先后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最长的米线”“更大的锡碗”世界纪录。此外,在2014年,蒙自过桥米线 *** 技艺还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百年过桥誉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
无论对于蒙自或是云南而言
过桥米线已不仅仅是饮食文化那么简单
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是一种历史的牵引
是一份对历史的追忆
怎么样
各位“小馋猫”流口水了吗?
大碗热腾腾的蒙自过桥米线
已经准备好啦
欢迎大家来品尝小蒙的家乡味道
部分图片来自往期
资料来源:《金汤银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过桥米线》一书
统筹:杨红伟、唐丽娜、郭蕴秋、张玉琴
策划:冯 梅、王丽萍、邓丽君、和 晓
文案:杨 青
制图:李 立
配音:陈 霞
编辑:唐怡娜
蒙自过桥米线又出新品,这次的口味是……菊花过桥米线
鸡蓉蛋花过桥米线
汽锅过桥米线
牛肉过桥米线
羊肉过桥米线
……
蒙自过桥米线的品种
真是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最近
蒙自过桥米线的“菜单”
又上新了一个品种
——石斛养生过桥米线
惊艳了食客们的味蕾
11月11日,天膳源蒙自过桥米线·2022新品发布会在蒙自维笙天源大酒店举行。来自各有关单位、部门、企业的领导和嘉宾,以及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品牌授权店负责人参加发布会。
石斛是药用范围较广的中药,被民间誉为“救命仙草”。此次天膳源品牌最新推出的石斛养生过桥米线 ,从石斛汁中获得灵感,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巧妙的将石斛原汁与过桥米线汤相结合,既保留了过桥米线的味觉优点,又融入了石斛的营养价值,从而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
与会嘉宾 张忠:
在去年鸡蓉蛋花过桥米线的基础上,天膳源过桥米线发布了今年新的产品——石斛养生过桥米线。我品尝以后,感觉色泽浓厚,口感润滑,相信广大的消费者一定会特别喜欢。
石斛过桥米线的汤底与传统过桥米线的不同,除用老鸡、新鲜猪大骨和火腿等食材熬制鲜汤之外,还加上了精选的铁皮石斛作为主食材,一起炖煮4小时以上。
红河天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红河州餐饮与美食协会常务副会长薛翔:
这次我们创新了石斛养生过桥米线,作为主要食材的石斛种类就达到几十种,为了选择更佳种类的石斛用于过桥米线当中,我们的厨师研发团队先后做了上百次的尝试和选材,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达到产品的技术要求。
据了解,2021年5月,天膳源餐饮品牌荣获中国名特优商品认证,成为过桥米线行业唯一通过认证的名特优商品。去年,天膳源蒙自过桥米线推出的鸡蓉蛋花过桥米线荣获“全国米线PK大赛金奖”。
我们将通过过桥米线引领新中式餐饮新潮流,以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精髓,展现美食独特烹饪 *** 为宗旨。今后,我们也将以市场需求为产品开发创新的方向,以培养更多的过桥米线技术人才为目标。打造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多元化的品牌发展愿景。
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蒙自市过桥米线创意孵化示范工坊”“校企共建红河学院云南米线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红河学院商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蒙自人对过桥米线的情怀
跨越了三百多年
过桥米线也从儿时街边的小吃
升华为如今一个人的盛宴
蒙自过桥米线 *** 技艺
已成功申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被列入中华名小吃
秉承“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发展理念
蒙自过桥米线
不断推陈出新
让广大市民常吃常鲜
市民 张文漪: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蒙自人,我对于过桥米线的情怀比较深刻。今天品尝完铁皮石斛过桥米线后,觉得过桥米线发展得越来越好。有时间我也会带我的家人一起来品尝一下创新的过桥米线。
一碗米线,浮油鲜汤
色彩斑斓,过桥而食
寓意着天下间的一切美好
它是生活的色彩
更是人间的盛宴
犹如碗中的那朵石斛花
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作者:胡 文、张立嵩、莫丽莎(见习)
编辑:唐怡娜、严益章(见习)
审核:邓丽君
法律顾问:云南牵明律师事务所
许毅辉律师 13529467308
杨玥律师 1820683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