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有什么特产零食,黑龙江有什么特产顺口溜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4 0
哈尔滨最有名的6种小吃,每种都是冰城人的心头爱,你吃过几种?

本期导读:哈尔滨最有名的6种小吃,每种都是冰城人的心头爱,你吃过几种?

哈尔滨简称“哈”,别称冰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金朝和清朝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热门的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哈尔滨的饮食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哈尔滨风味。哈尔滨的美食小吃让很多外地游客们尝过之后都忍不住地竖起了大拇指,这些特色小吃也正在推动着哈尔滨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那么,哈尔滨到底有哪些名小吃呢?经过对比,有6种小吃最出名,每种都是哈尔滨人的心头爱,看看你吃过哪几种?

一:大列巴

大列巴是哈尔滨的特产名小吃,也叫大面包。一个大列巴差不多有五斤重,如果是一个人吃的话要吃上好几餐。大列巴面包在 *** 过程中要经过三次发酵,然后再加上啤酒花和特有的木材烘烤出来,这样做出来的大面包才香气逼人,每一位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二: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市的特色冷饮,百年来一直沿用了最传统的工艺,坚决不加任何添加剂,为了不影响口感连外包装都不用,吃起来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冰中带香。如果到了哈尔滨不去品尝一下马迭尔冰棍,那就相当于到了北京没有爬长城,没有去故宫一样,真的是白去了。

三:哈尔滨风干口条

口条是指猪的舌头,哈尔滨的风干口条是当地的特色名小吃,是将猪口条清理干净后用食盐和花椒腌制,然后用石块压几个小时,压扁后晾几个小时,然后再腌再压,经过好几天的压制后再放入锅中和多种调料一起煮,捞出来后自然风干,吃的时候可以和鸡汤一起煮着吃。是不是听着这 *** 过程就看出来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这风干口条吃起来的口感和口味也是无与伦比的。

四:沙一克

沙一克是哈尔滨的特色小吃,是由俄罗斯传过来的特殊口味的面包。沙一克是椭圆形的白面包,是用面粉、酒花和食盐为原料一起 *** 而成的,吃起来外酥里软,嚼几口之后还带着独特的草木的芳香。

五:哈尔滨风干肠

哈尔滨的风干肠是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是将灌好的肠子经过自然风干制成的,吃起来很有嚼劲,而且越嚼越香。在哈尔滨很多人都是把风干肠当作零食来吃的。

六:三鲜锅烙

三鲜锅烙是哈尔滨的特色小吃,锅烙的做法和包子差不多,就是把调好的三鲜馅料包入擀好的面皮里,然后放进油锅里炸着吃。我们平时吃包子基本都是蒸着吃,或者煎着吃,油炸之后皮薄酥软,馅鲜香浓,别有一番风味。

以上就是哈尔滨最有名的6种名小吃。很遗憾小编到现在还没去过哈尔滨,所以也没吃过这几种小吃,都是听粉丝朋友们评选出来的,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哈尔滨时一定要一一去品尝一番。你们还知道哈尔滨有哪些名小吃吗?欢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黑龙江的8种小吃,你都吃过吗?千万不要错过!

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下黑龙江的小吃,不知道你们都知道不?

如有有机会去那边,想着吃这些小吃!


1、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也将红肠工艺带到了哈尔滨。

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更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更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


黑龙江有什么特产零食,黑龙江有什么特产顺口溜-第1张图片-

2、大列巴(面包)

大面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

大列巴是哈尔滨特产。大列巴之名,体现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罗斯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秋林大列巴面包。它的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净重有2公斤,它的膨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所以一般从哈尔滨带这特产礼物送人可是礼重情义更重的。


3、老鼎丰糕点

老鼎丰糕点是哈尔滨有名的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它的月饼最为著名。

老鼎丰糕点,是哈尔滨有名的老字号,距今己有60多年的历史。尤以月饼最为著名,具有酥松利口、细腻酥软、多味融合、香味独特、久放不干等特点。


3、哈尔滨熏肘花

哈尔滨熏肘花,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特产,属于熏制类菜肴。主要是将煮熟的猪肘花单行摆入熏屉内,装入熏锅或熏炉熏制。


4、大庆坑烤

大庆坑烤,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因其 *** 工艺源自过去东北农村用灶坑或在田间地头就地挖坑熏烤食物的 *** ,故称坑烤。 据了解,在大庆石油会战年代,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在那时,能吃上一口热饭,也是一种奢望。智慧的石油会战人,将坑烤这一吃法运用到了工作间歇,在荒原上挖坑烧砖,烤制土豆等随手可得的廉价食材,既保证了不耽误工作时间,又为艰苦的工作提供了身体必须的营养。


5、松仁小肚

是哈尔滨正阳楼名产,属于同哈尔滨红肠同等级风味产品。


6、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冷饮。是马迭尔品牌(Modern)食品之一。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

马迭尔冷饮是我国最早的冷饮企业之一,马迭尔冰棍的特点:"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且无膨化剂,其固化物(牛奶、鸡蛋等)投放比例远高于冰激凌。


7、秋林“格瓦斯”

9世纪末,格瓦斯传入中国。俄国没落贵族将“квас”酿制工艺首次带入中亚各国及中国黑龙江、新疆的伊犁河谷,阿勒泰,塔城等地区。此后的150多年间,这些地区尤其是伊犁的俄罗斯, *** 尔,哈萨克,回,汉等民族群众均以各自的 *** 酿制着“квас”,彼此间保持着工艺交流,最终将“квас”演绎发展成为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民族文化饮品,在伊犁,“квас”有着众多的名字,格瓦奇、卡瓦斯、格瓦斯,土啤酒等等。
1900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商人伊·雅·秋林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跨国商业企业之一—秋林洋行,并将家乡的传统饮料格瓦斯及格瓦斯的酿造工艺带入哈尔滨,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秋林格瓦斯。


8、草帽饼

草帽饼是东北地区汉族特色小吃,因为层次分明、柔软筋道、香酥可口、形如草帽而著称。较葱油饼来说口感更香酥,而且还可以一层层撕下来拿在手上吃,所以草帽饼也叫手抓饼、吊炉饼、千层饼。

哈尔滨十大特产

哈尔滨由于受俄罗斯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影响,哈尔滨的饮食文化比较多元,但主要有两大特色:俄式风味和东北菜。

1、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产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五常大米无任何杂质、灰粉、杂色米、霉病米,米粒整齐、均匀、晶莹剔透。五常大米是长粒的,米粒细长,长度6-7mm,五常大米白垩粒比较多,这个是五常大米的特点;闻无任何怪味、异味。稻花香属于外香型大米,大米有清香味。捻摸大米质地坚韧、细腻滑润。两手搓米,会散发出米香。

2、尚志黑木耳

尚志黑木耳产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尚志黑木耳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正,营养丰富;泡开有弹性,复水性好,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口感极佳,在全国黑木耳产品中属精品。耳片胶质厚,富弹性、半透明,耳片背面略呈灰黑色,水发性好,泡发率高,朵大适度、均匀,耳瓣舒展少卷曲,无腐烂耳和流失耳,无异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纤维、钾、镁、钠等。

3、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始于1900年,由俄罗斯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创建,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经过百年的发展,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第五大啤酒酿造企业。作为东北啤酒市场的佼佼者,它在我市占有66%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占有5%的市场份额。2002年,该公司成为首家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称号的黑龙江企业,并于三年后再度当选,成为全省首家连续两度勇夺这一殊荣的企业。


4、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也将红肠工艺带到了哈尔滨。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更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更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

5、大列巴

大列巴,哈尔滨传统名吃,是哈尔滨特产小吃,又叫大面包,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香味浓郁,口味微酸,比较适宜储存。尤其以秋林大列巴比较著名,在哈尔滨没有哪种食品像秋林的“大列巴”一样名扬中外,也没有哪种食品像“大列巴”一样能够历经百年仍旧满城飘香。

6、哈尔滨风干肠

哈尔滨的干肠也是久负盛名,哈尔滨特色小吃之一,风干肠的一种,风干肠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比较多的一大类产品。哈尔滨风干肠,肠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个儿要比红肠纤细,样子和制法都和粤式的“腊肠“有异曲同工之处。干肠的味道也和腊肠有点像,不过可能由于是北方的菜系,所以更偏向咸一点。又硬又韧,很有嚼头,建议可作零食吃。

7、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冷饮。是马迭尔品牌(Modern)食品之一。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马迭尔冷饮是我国比较早的冷饮企业之一,马迭尔冰棍家喻户晓,马迭尔冰棍的特点:“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且无膨化剂,其固化物(牛奶、鸡蛋等)投放比例远高于冰激凌。

8、亚沟粘豆包

亚沟粘豆包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街道办事处全店村、亚站村、岳吉村、吉祥村、南平村、高升村、新光村现辖区域。亚沟黏豆包,亦为满族先人女真人的传统食品,是用黍子(黄米)做皮、用芸豆做馅,经过发酵等工艺蒸制而成,应该是中国历史比较早的方便食品。它即可冻着吃(啃豆包),也可热着吃(蘸豆包),因此女真人当年在灭辽伐宋的战争中,冬天的主食大概就是这小小的黏豆包了。

9、老鼎丰糕点

老鼎丰糕点,哈尔滨小吃之一,老鼎丰糕点的 *** 工艺源于宫廷,流传百年秘制配方,是家喻户晓的中式名点。被人们称为糕点之花,是中式糕点的鼻祖,曾为宫廷贡品,属南味正宗名点。老鼎丰糕点主料、辅料均精挑细选,极其精良。传统手工 *** ,且完全不含色素和添加剂,口感香甜酥松,清淡爽口,回味绵长,柔软细腻,富有弹性。尤以月饼较为著名,具有酥松利口、细腻酥软、多味融合、香味独特、久放不干等特点。

10、玉泉酒

玉泉酒产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2010年,玉泉放瓶酒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11年,“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被黑龙江省人民 *** 、黑龙江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玉泉”牌中国玉泉酒、玉泉方瓶酒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项项殊荣,顶顶桂冠,使玉泉酒家喻户晓,这是玉泉酒文化的奇迹,同时也是玉酒人艰苦创业的结果。

黑龙江省绥化十大特产有哪些

黑龙江省绥化十大特产是兰西 *** 、黑玉米、榛鸡、庆安大米、海伦甜菜、沙棘果、海伦大豆、兰西亚麻、菇茑、兰西香瓜。其中“兰西 *** ”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兰西 *** :

兰西 ***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特产。兰西县是“中国东北 *** 之乡”。“兰西 *** ”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背腰较平、单嵴, *** 7对以上。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8月龄,公猪体重79.5公斤,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公斤,体长112厘米。“兰西 *** ”养殖历史悠久, *** 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在世界地方猪种排行榜中名列第四位,是中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兰西 ***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黑玉米:

黑龙江省绥化黑玉米是玉米大家族中的成员之一,也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品种。黑玉米营养价值大,微量元素含量高,是其它谷物的2-8倍,赖氨酸含量高达0。45%,为高赖作物。据专家分析其属于改变了玉米胚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的变种,赖氨酸含量显着增加,使其蛋白质营养质量大幅度提高。黑甜玉米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其八种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与含量完全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故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蛋白质相媲美,是素食者的理想食品。而且黑玉米含铁高,是补血食品。铁是人体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参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及某些酶的合成,而且还与能量代谢有关,摄入量不足将引起生理功能及代谢过程的紊乱,引起缺铁性贫血。

榛鸡:

榛鸡俗称“飞龙”(东北又有“树鸡”、“树榛鸡”之称),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在全世界共就有3种,即花尾榛鸡、斑尾榛鸡和披肩鸡。产于东北的大兴安岭(黑龙江、内蒙古)和小兴安岭(黑龙江)。飞龙鸟体形很像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像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林中鸳鸯”的美称。古时是着名菜肴,被誉为八珍之一。因为它的肉味芳香、鲜美,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狩猎鸟类,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还把它作为岁贡鸟,进贡给皇帝作美味佳肴。

庆安大米:

庆安大米,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特产。庆安县是中国优质稻米示范基地,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之美誉,先后被国家评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绿色食品A级水稻生产基地"以及"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还被授予"中国绿色食品之乡"的称号。庆安大米由于蛋白含量较高,直链淀粉适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所以饭粒完整,洁白、油光发亮,软而有弹性,不黏结,微甜、清香适口,冷后不硬、不回生,是"中国大米十大公用区域品牌"、"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成为京西宾馆和中国航天员中心唯一指定用米。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庆安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海伦甜菜:

海伦甜菜是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特产,有着悠久的甜菜种植历史,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种植甜菜,至今已有70年历史。2007年甜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成为我国更大的甜菜种植基地。海伦市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甜菜生长的自然条件。海伦甜菜具有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高糖高产、效益卓着以及机械化、产业化、集群化、现代化的特点。甜菜根中还含有碘的成分,对预防甲状腺肿以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都有一定疗效。甜菜根的块根及叶子含有一种甜菜碱成分,是其它蔬菜所未有的,它具有和胆碱、卵磷脂生化药理功能,是新陈代谢的有效调节剂,能加速人体对蛋白的吸收改善肝的功能。

沙棘果:

沙棘果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根系发达,并有着生固氮根瘤的特性。极具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因此被作为防风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已在全国许多地区推广种植。凡经沙棘覆盖的土地,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流失减少75%,风蚀减少85%。栽植沙棘,会取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而且还沙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药大字典》记载,沙棘具有活血散淤、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热止泻之效,同时对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海伦大豆:

海伦大豆,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特产。海伦大豆植株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强,单株结荚好,三、四粒荚多,综合抗逆性强。所产大豆色泽金黄明亮,粒大饱满,表面光滑有光泽,种脐为浅黄色,子叶黄色。海伦辖区内的黑土地几乎全部是富硒土壤,营养元素丰富,海伦大豆的蛋白含量也远高于进口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优势突出。海伦市是黑龙江省粮豆主产区,海伦市自开垦以来就大面积种植大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素有"全国大豆看龙江,龙江大豆看海伦"之说。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海伦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兰西亚麻:

兰西亚麻,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兰西地处松嫩平原东部与唿兰河下游,该地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适宜,昼夜温差大,便于亚麻生长过程中的木质分解,是着名的"亚麻之乡"。兰西亚麻是纤维中木质素含量低,纤维柔软度好、光泽好,特别适合生产优质高支数亚麻纱。据史料记载,亚麻种植与利用是从非洲古埃及开始的。10世纪初,亚麻纤维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1810年,法国人发明的湿纺细扩机,人类纺织史上出现了之一次亚麻纺织业的兴盛时期。1996年,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授予兰西"中国亚麻之乡"。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亚麻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兰西县"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等称号。

菇茑:

菇茑,又叫菠萝果、姑娘,学名酸浆,是黑龙江省绥化特产,多野生分布于东北地区。外有灯笼状外皮包裹,果实分红黄二色,多籽。主枝上的果实呈多角灯笼形,内有圆形果球,如樱桃大小,秋天成熟后可食用,味甘甜。它还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强心、抑菌等功能。主治热咳、咽痛、音哑、急性扁桃体炎、小便不利和水肿等病。酸浆果实成熟后呈红色,酸甜可口,特别是霜后采收,更是口味宜人,已在一些地区作为水果上市销售。酸浆果实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是西红柿的73.1倍、胡萝卜的13.8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6.4倍、胡萝卜的5.4倍。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是加工饮料、果酒等饮品的好原料。

兰西香瓜:

兰西香瓜,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特产。兰西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9℃,年≥10℃活动积温为2711℃,适宜种植瓜果。兰西香瓜已有150年种植历史。兰西香瓜,瓜多为卵圆形,表面光滑,果肉厚约2厘米,质脆味甜,清香味好。果实折光含糖量高,口感好,品质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物质。2005年,兰西县康荣乡出产的香瓜获得无公害标志。2009年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兰西香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当地人引以为傲的6大黑龙江特产,旅游必带,三天两头想吃

土特产,代表了各自地区的饮食文化,口味多种多样,具有品尝的价值,那么黑龙江有哪些特产呢,一起来看看吧。

1.傻柱子冷面

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榆树皮面的)加淀粉加水拌匀。

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以冷水,再去冷水伴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以前汉族人看到压制冷面的器具是木合子,便称为“盒勒面”。

2.北林酸菜汤

北林酸菜汤是绥化当地特色菜之一。盐分两次分别加到排骨和酸菜里,最后混合后尝咸淡,咸要加热水,淡就加盐。

因为主要喝酸菜汤,汤正好就成,排骨淡可以蘸蒜泥酱油吃。

3.安达焖茄盒

安达焖茄盒是当地热门家常菜系之一。肉馅放小钵中,加葱、姜末、鸡蛋、食用油、花椒粉、大料粉、胡椒粉、老抽、香油、鸡精,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待用。

4.砂锅焖狗肉

砂锅焖狗肉,是东北许多地方的风味名菜。此菜色泽金红,香味扑鼻,汁浓味醇,酥烂醇鲜。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蛋白质质量极佳

食用狗肉可增强人的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

5.香甜玉米饼

香甜玉米饼,趁热吃外焦里嫩,满口都是玉米的清香,做起来也很容易,既不用花大力气揉面,也不必花时间等它发酵。

玉米面中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益肺宁心,健脾开胃,防癌,降胆固醇,健脑之功效。

6.蒜泥五花肉

蒜泥五花肉是绥化当地特色热门小吃之一。捣蒜的时候,加少许盐,蒜汁不蹦,捣的时候一鼓作气不停歇,大人们会告诉你中间停了会有很怪异的味道。

调制蒜泥的时候,加入的是味极鲜或海鲜酱油,这类酱油味道没那么咸,还微甜,很鲜,不用再加入味精或鸡精。

好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大家还想了解哪个地区的特产呢?欢迎评论交流!

黑龙江人更爱的三道小吃,隔着屏幕让人馋,在外游子表示:想家了

今天大暑,不少地方天气那叫一个热,每年夏天都有中暑出事的,要是非要说有啥好事,那就是一些纬度高的地方来了不少游客,其中相当部分来了黑龙江,来都来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总要尝尝吧,!什么小鸡炖蘑菇,锅包肉安排上,正菜要吃当地的特色小吃也不能放过,今天推荐当地人更爱的三种小吃,外地也许也有,但在黑龙江才是最正宗的。

之一个烤冷面

肯定有人说这不是那都有吗?有啥稀奇的,这可不一定,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烤冷面起源于黑龙江,能这么快火遍全国,当地人自己都惊讶,把油烧开,贴上一整片冷面,煎一下再翻个个摊上鸡蛋加跟火腿肠再撒上葱花香菜,浇上醋和糖,在根据自身口味是否放辣,酸甜可口,一份五元钱左右胃口小的基本不用再吃饭了。

第二个黄米切糕

某地切糕大名相信许多人有所而闻,以至于不少人看了切糕二字让人退步,但在黑龙江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当地黄米配上红豆,再根据自身口味加入大枣坚果等等,配上白糖简直绝了。

第三个哈尔滨红肠

要非说黑龙江有啥比辽宁和吉林强的东西,估计首选就是红肠了,猪肉配上淀粉经过熏制呈现一种鲜红色,口味咸香口感有嚼劲,无论凉着吃还是做菜都是极品。

不知道上面三个你喜欢哪个呢?

听说,他们都是“黑龙江特产”

来源:央广网

本届冬奥会

中国短道速滑队已斩获两枚金牌

夺冠运动员

任子威、武大靖、范可新

曲春雨、张雨婷

全都来自黑龙江

不仅如此

杨扬、王濛等短道速滑世界冠军

也都来自黑龙江

黑龙江为何能成为“冠军摇篮”?

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颁奖典礼

冰雪项目是黑龙江人的“必修课”

多位世界冠军在这里诞生

1953年

之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在哈尔滨举办

此后一股冰雪运动热潮在黑龙江掀起

中国速滑名将王淑媛回忆

1960年

黑龙江担负着为国家建立省队的重任

之一支速滑队在此诞生

经过各地选拔和培养

至今黑龙江一共涌现出

30余位冬季项目世界冠军

10余位冬奥冠军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获得我国冬奥首金的杨扬

2006年都灵冬奥会

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的王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获得中国花样滑冰项目

冬奥首金的申雪、赵宏博

2014年索契冬奥会

获得中国速滑项目冬奥首金的张虹

2018年平昌冬奥会

获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的武大靖

几十年前

黑龙江就让有条件的学校浇冰场

开展冰上运动

自2013年起,陆续有学校

将冰雪项目纳入义务教育必修课

黑龙江还鼓励各校开设

冰球冰壶等体育项目

今年起,牡丹江市

启动体育中考冰上项目考试

包括抽冰尜(gá)、冰壶、100米速滑等

如今,黑龙江省已连续开展40余年

“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

为中国冰雪运动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

七台河:“冬奥冠军之乡”

多处露天冰场向市民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在历届冬奥会

获得的16枚金牌中

近一半出自于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

这座总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

曾是一座煤炭之城

如今却有一个享誉全国的名字

“冬奥冠军之乡”

黑龙江七台河冠军楼

1974年

七台河市创立了之一支业余滑冰队

1991年

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

来自七台河的张杰夺得首金后

七台河开启了短道速滑项目快速发展期

最近,凭借解说短道速滑比赛

“火出圈”的王濛就是七台河人

现在,七台河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

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七台河还有多处露天冰场

向市民开放

七台河市的小朋友参加冰雪运动训练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

到处都有黑龙江人的身影

不仅是竞技人才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

裁判员、国家队科研人员

场馆的制冰师、“雪童”

都有黑龙江人的身影

目前,黑龙江省已累计选派

国内技术官员、科研人员

队医、制冰师等500余人

服务北京冬奥会

2022北京冬奥会,“雪童”清理冰面

黑龙江还将每年的12月20日

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

鼓励国有冰雪体育场馆、设施

向市民免费开放

推动“三亿人上冰雪”

网友纷纷表示

“速滑圈通用语言

是东北话的原因找到了”

“这算不算黑龙江特产?”

北京冬奥会正在进行

一起为冬奥健儿加油!

黑龙江特产有“三宝”,黑龙江人都不一定知道的,你知道吗?

图片来源于 ***

黑龙江,简称“黑”,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份。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区域,是中国通过陆路方式通往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黑龙江作为中国林业数量最多的省份,自然也孕育了各式各样的动物和植物,是动植物生存的天然氧吧,为中国野生资源提供了适合生存的重要环境,黑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受到国家及省 *** 的保护,一直没有受到大范围破坏,使得动植物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国各省份前列,因而也造就了众多的特产宝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黑龙江的三个特产“宝贝”:五常大米、海林猴头菇、黑龙江大豆,如果你有其他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五常大米

图片来源于 ***

五常大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特产。据史料记载,五常大米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正因唐朝就有很多农民在种植水稻,所以到了清朝,皇帝听说五常的水稻种植历史,故特地派出了很多人专门来到这里进行水稻种植,种植收获的大米也被当做是贡米直接送往皇宫,皇室族人吃过后,都对此米好评不断,五常也因为稻米被皇帝以“三纲五常”中“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名,故此地被称为五常,所生产的大米也就被称之为五常大米,五常大米“千年水稻,百年贡米”的美誉也是就此而来,现如今五常市种植水稻的面积已经占黑龙江的十分之一了,已经成为了中国水稻生产之一县。

图片来源于 ***

五常大米的颗粒非常饱满,质地比较坚硬,色泽清白透明,只要水分控制的得当,煮出来的米饭饭粒会比较分明,不易粘连在一起,吃起来非常爽口,五常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合五优稻、松粳等系列的稻种,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革,目前的产量也十分惊人,五常大米已经成为了五常市的支柱产业,仅五常市目前就已经有近500家企业进行大米生产,所以五常市被称为是“水稻王国”一点也不为过。

海林猴头菇

海林猴头菇,黑龙江省海林市特产。黑龙江海林市地处长白山脉,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昼夜温差等气候特点,使这里非常适合猴头菇生存,也正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海林市已经把猴头菇产业进行了规模化整合,让这一野生菌类可以大棚养殖,让很多当地人都可以进行猴头菇生产,目前猴头菇产业已经成为了海林市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目前海林市猴头菇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之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猴头菇之乡”。

图片来源于 ***

海林猴头菇较其他地区猴头菇不仅个体大,且肉质鲜嫩、适口,干品为杏黄色或金黄色,单体鲜品重量可达半斤,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有着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在健康饮食潮流影响的当下,一系列围绕健康的饮食层出不穷,猴头菇在这一顺风车上也走的更快,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猴头菇在整个食用菌产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人们的大众化食品。

黑龙江大豆

图片来源于 ***

黑龙江大豆,黑龙江省著名特产。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作为中国有史以来很重要的粮食作物,已经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但无一例外的都会说道这个小家伙的故乡在中国,大豆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最有名且质量更好的大豆就是黑龙江大豆,黑龙江大豆之所以优秀,与黑龙江的黑土地脱不了干系,据说黑土地是最肥沃的土地,且没有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黑龙江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是更优质大豆的生产地。

图片来源于 ***

黑龙江大豆黄、圆、大的特点,使得它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不仅在我国享有盛名,在世界也是有很重要的地位,世界很多地方栽培的大豆,都是来源于黑龙江大豆,这样是为什么黑龙江大豆也可以被称为是中国之宝了,黑龙江大豆不仅可以直接打汤食用,经研磨加工后的各式豆制品,也是众多食客的更爱。

黑龙江特产,“拔头子”就数哈尔滨红肠,它的说道还挺多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中国最北的边疆省份,素有白山黑水之称,与俄罗斯接壤,有着2900多公里的边境线。黑龙江的特产很多,山上的有蘑菇、木耳、蓝莓、蜂蜜等等,水里的有鲟鳇鱼、大白鱼、三花五罗十八子等等,人工的有黑陶、桦树皮画、靺鞨绣等等。但最知名的、外地人买得最多的特产,还是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实际上是个“舶来”的肉灌制品,在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当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有一个俄罗斯商人创建了著名的秋林洋行,他手工的一名立陶宛员工建立了秋林灌肠庄,生产立陶宛风味的香肠,俗称“里道斯”香肠。因香肠呈枣红色,故又称红肠,更因产地在哈尔滨,更多人叫它哈尔滨红肠。100多年来,哈尔滨红肠不仅赢得了本地人的喜爱,也获得了外地人的青睐,如今已是各地游客离哈携带的更佳馈赠礼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哈尔滨红肠已经成为了一个食品类别的代表,下面有各式各样的分支和品牌。但无论哪个分支和品牌,都源自俄式红肠的基本工艺,都带有俄式红肠的影子。为什么哈尔滨红肠能成为黑龙江“拔头子”的特产,与其俄罗斯的风味和相关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当一种食品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它自然最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当游客把红肠拿回家,说这就是俄罗斯红肠的味道,再说上一段红肠和中东铁路的历史,那多有面子!


哈尔滨红肠怎么做的呢?主要原料有猪肉、肠衣、猪油、淀粉、食盐、味精、五香粉等等。做法是将原料肉用盐腌制、冷藏、绞拌,将肉馅灌入肠衣内,每隔15-20厘米用细绳扎成段,放进烘箱内烘烤,再将红肠水煮后晾干。至于味道,就取决于各种配方和原料的比例,现在有些红肠还加入了一些中草药的成分,味道更加独特、食用更加健康,至于配方就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了。


买红肠的队伍一大早就排得很长

目前,哈尔滨红肠最著名的有五六个品牌。秋林红肠,历史悠久,销量也大;哈肉联红肠,国营背景,灌肠技术领先;商委红肠,在哈尔滨本地人中卖的最火,更大特点是前店后厂,买红肠的队伍一大早就有几百人一点不夸张;裕昌红肠,创始人出自中药世家,红肠中有中草药配伍,风格独特;农大红肠,基于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研究技术而推出,近几年内在哈尔滨也很火……哈尔滨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红肠品牌,往少了说,上百家肯定是有的。


作为外地人,对这些红肠的味道不会像哈尔滨人那么敏感,区分起来也不会很大。所以,外地人买哈尔滨红肠拿回家,只要选择正规商店购买即可,稍微大一点的品牌选哪种都行,我上面说的这些品牌更好。因为,哈尔滨红肠就一个特点,就是好吃

哈尔滨红肠比较容易保存,塑封的红肠放在冰箱里,一两个月都没问题。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吃味道更好,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


之一种吃法就是直接吃,用手掰着吃,用刀切开吃,怎么都行。直接吃是最能够保持哈尔滨红肠风味的,不仅能够当作是零食还能当作是一种配菜,味道十分美味,可以说是所有吃法中最原始也是最美味的吃法!

第二种吃法就是炒着吃,辣椒、花菜,什么都行,只要别有太多汤水。有点辣味更好,能够 *** 出其他味道。

第三种吃法就是烤着吃,把红肠用花刀切好再经烤制,放上你们想要的调味料。但不要再加盐了,红肠本身就比较咸。

第四种吃法就是披萨化,与各种水果蔬菜搭配,红肠的味道会让原来的披萨变成其他的风味。

东北方言土语大全续篇之四:东北农村70-80年代的小吃和零食

小时候属于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候的农村真的很穷,挣工分是靠劳动力,口粮是公家分的,有些人还在挨着阶级斗争的批斗。穿着还是大棉袄二棉裤,住的都是土坯房,照明用柴油灯或者嘎斯灯(因为电不够用)。那时候记得最响亮的口号是“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因为我家就住过从城市里来的“知识青年”。那时候除了田野里的吃食儿,零食就是真就是零。

后来国家改革开放了,农村实行“大包干”。时间进入80年代后,村子里逐渐有了机械农具,有的人家养起了牛马,也有了家猪,有了二八大杠,有了手扶拖拉机。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开始渐渐地好了起来。

1、70-80年代自产自摘的山野小吃和零食。

毛嗑

向日葵

毛嗑:瓜子儿(guāziěr),葵花子,向日葵。这个不多说,别人家院里种的,几个人合伙去别人家把成熟的葵花头掰下来,然后跑,再然后捧着生吃就行。逢年过节的时候要炒着吃才行。

棒米哑巴

棒米哑巴:农闲时节,家里没啥事,赶上地主家有余粮,用大铁锅炒把干苞米粒(要用小粒儿苞米,大粒儿的不好吃)炒熟,可以再炒制的过程中放点糖精。技术高超的人能把苞米炒开花,开花的苞米哑巴叫“棒米花”。每天出去溜达的时候兜里揣点,边走边吃,还能送给小伙伴。炒苞米哑巴、炒黄豆和炒瓜子是黑龙江农民农闲时节三大零食。炒瓜子也用来待客,瓜子配五颜六色的糖球,再加上一壶猴王茶水,礼仪基本上就圆满了。

崩棒米花

崩棒米花: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了,很久没见到过了。用“老式手摇大炮崩爆米花机”装入大米、高粱、黄豆、棒米茬子等,放在配套的火炉上加热,看好压强,火候到了以后,把袋子套在机头上,用加力管儿大力迅速向上掰机器的小弯头,砰的一声米花伴着香甜气息向外喷溅。还有一种“脆香酥”也叫棒米花,一般都是手扶拖拉机带动机器旋转,将小茬子(苞米茬子)粉碎,兑水形成面糊,配糖精,再高温高压喷出。

甜杆儿

甜杆儿:玉米杆、甜高粱杆。秋收的时候掰完苞米,将玉米杆一掰两段,或者用镰刀割开、扒皮(剥皮),寻找其中吃起来甘甜的玉米杆。后来有了甜高粱,一般都是家里菜园子种一、二垄,成熟以后割下来放在凉爽的下屋里,馋的时候嚼巴点。

烧黄豆:秋收以后的黄豆,带着干秧点火,配上调味儿的整颗 *** 籽或者蓖麻。如果不嫌埋汰,烧好后的黄豆可以带草木灰一起吃。想一想这样烧黄豆的人,年龄都已经50岁往上了。

蒸毛豆:最美味的 *** 是带秧蒸,用从地里割回来的新鲜毛豆,整颗放入大铁锅里蒸熟,不用任何调料,至多放一点点食盐,原汁原味,豆香浓郁。

烧土豆:一年四季皆可吃。一般都在冬天,土豆不过水,带皮放入做完饭的灶坑或者烧完火炕的攮灶子(用于给大炕烧火取暖的炕洞)里边,埋入已经燃烧干净的余火火堆,待土豆慢慢烤捂至熟。也可以用取暖的红砖炉子,把土豆放在炉盖子上,再倒扣一个铁盆把土豆覆盖包裹在内,烤制期间需要翻整,注意炉盖子不要烧红了。烤熟的土豆可以蘸点已经在酱缸里腌制一年的大酱或白糖,这样烤制的土豆或面或甜,香甜可口。

烧蛤蟆:田野里抓回来的青蛙,剥干洗净,加入调料,放入干净的瓦罐、铁皮罐子中,或者用黄泥包裹,放入火堆或者灶坑里边烧烤。更好吃的是绿色带黑色斑点的大青乖子(黑斑蛙),还有灰褐色的泽哇和哈什蚂。

杨拉罐儿(yánglaguànr)

杨拉罐儿:独行菜。东北田间野生杨拉罐儿,颗小,不开花,味儿辛、辣,有时微苦。根部生吃,叶子可以做菜。小时候“杨拉罐儿”是可以直接入口的山野菜,拔出杨拉罐,用手将根部捋巴捋巴,去掉泥土,直接食用即可。还有一种动物也叫“杨拉罐儿”,是扑棱蛾子的茧蛹。一般都生长在柳树趟子里,可以食用,这个在我家乡这里没有人吃,是用来玩的。抠出壳子里边的茧,外壳可以吹哨子。

榆树钱儿

榆树钱儿:榆树的种子。每年4-6月正是采摘的时候,那时候天空还没有污染,也没有尾气,蹭蹭蹭爬上树边摘边吃。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还会不会爬树去摘。榆树钱可以入菜,是东北比较常见的山野菜之一。

蛤蜊(gǎla)

蛤蜊:俗语叫“蛤蜊瓢(gǎlapiáo)”。村子周围的河流还有稻田地里都有,水库和大河套里更多。小时候这玩意在我们家那里没有多少人吃,晾干捣碎喂鸡。

大蛤蜊(dagǎla)

大蛤蜊(dagǎla):黑龙江河蚌,俗语叫做“蛤蜊瓢”。一个蚌有好几斤,更大的能有7-8斤重。小时候到水库边上捞回河蚌直接下锅煮,那时候也不讲究太多吃法,除了煮就是切片辣炒。再就是喂猪,哈哈,想不到吧,捞出来喂猪

呣酶(mūmei)

呣酶(mūmei):一种蒲草的种子,似乎是香蒲。嫩的时候籽穗可以生吃,成熟以后就是玩具了,捏一把就跟鸟混套子(niáohuntàozi)似的(sìde),像蒲公英一样随风四处飞散。根茎剥皮后可以生吃。冬季可以用于生火,一点就着。蘸上柴油可以在正月十五放灯的时候玩耍。

乌酶(wūmei)

乌酶;玉米穗上长出的瘤状灰包,是一种玉米病变后产生的真菌。呈白色、黄绿色或褐色,随着生长慢慢会变成灰色、灰白色,把他弄破以后里边会出现黑色粉末。将处在鲜嫩时期的“乌酶”采摘下来可直接生吃,味微甜,咬合的感觉像烤熟的口蘑。也可以和(huó)上鸡蛋和白面蒸熟,或炒制。

悠悠(黑星星

悠悠:龙葵。别名“黑星星”。在我这个没去过多少地方的人的感觉里,黑龙江的龙葵别称貌似以松花江为分界线,松花江往北叫悠悠,松花江往南叫黑星星;平原地区叫悠悠,山区叫黑星星。龙葵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植物之一,果实为浆果,浆果内含籽粒,采摘后可以直接吃,全株可以入药。有黑、黄两种。黑色味甜,黄色味甘甜。

菇娘(gū niǎo)

菇娘:也叫黄菇娘。果实为黄色,味儿甘甜。可以入药,清热解毒,镇咳利尿。别的不知道镇咳还是可以的,夏秋季节将黄菇娘采摘后,带皮晾干,然后去掉外部草纸皮,洗净晾干,放入冰箱冷冻,冬季咳嗽时直接食用,可缓解咳嗽症状。

大紫菇娘(dàzǐgūniǎo)

大紫菇娘:也叫红菇娘。广泛分布于农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可以玩也可以吃,玩的 *** 就是吹哨子。吃就是去皮以后将里边的果实直接吃掉,味儿微苦且涩。还可煮水饮用。可入药,利咽润喉,清肺治肝,安咳止痛。一般都是秋冬交替时节采摘,采摘后用针线穿串挂起存放。

灯笼果

灯笼果:有的地方叫“酸溜溜”。口味儿酸涩,嘎嘎酸那种酸,想起来口里都流酸水。小时候很少吃到成熟的灯笼果,因为家乡那里植株稀少,还没有等到果实成熟,基本上就被大家玩没了。

东北野草莓

东北野草莓:这个田间地头没有,需要种植在菜园子里。大多家庭菜园子里都有那么几颗,这玩意趴啦(pǎla)秧,种一株就路送(lǔsong)一大片,有时候也爬秧(爬到别的蔬菜上去)。味儿甜,口感不输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人工种植的草莓。

东北野樱桃

东北野樱桃:园子里种的,成熟后一把一把地抓进嘴里嗦喽着吃,姆个姆个以后,浆汁咽肚,吐出果核。酸甜爽口。

东北红灯笼

东北红灯笼:鸡心果。因为果实长得像灯笼,所以叫红灯笼。完全成熟的灯笼果内外皆红,咬一口脆爽香甜,个人认为是更好吃的沙果类果品之一,为什么,因为我家园子里就有一棵。

山丁子

山丁子:山荆子。不咋好吃,主要是木料好,用处大,一般都用于稿把、锹把等,也用来嫁接其它果树。

山里红

山里红:山楂的变种。东北糖葫芦的主要原料。酸爽。

胡萝卜、水萝卜:这两个为什么列在小吃和零食里边?当年的农村实在是太穷了,在我的记忆里,农民即使是有胡萝卜和水萝卜也是舍不得吃的,家里种的基本上都留给自家的孩子当做水果吃。如果家里没有种,甚至是要拿鸡蛋、大米换水萝卜。好在社会主义好,国家进步快,这两种“水果”已经成为蔬菜几十年。

除此之外还有烀菱甲子(菱角)、炒瓜子、炒黄豆、炒田螺。

菱角

炒黄豆

2、需要购买才能吃到的零食和水果。

排在首位的当然是国光苹果,其次是鸭梨,那时候农村没有别的苹果品种,不多说不上图。

然后是东北三大冻货,流传了百十年,小时候要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到。

花红(huāhong)

花红(huāhong):海棠果冬夏皆可吃,夏天叫海棠,酸甜清脆。冬天叫花红。小时候的冬天最常见也更便宜的春节水果,一买一袋子。

冻梨

冻梨:一般都是东北地产大花盖、秋白梨和少见的苹果梨。自然化冻(解冻)或者泡在水中解冻均可。比较好吃的 *** 是将冻梨轻微解冻,切片入口,冰爽甘甜,凉透脑尖。

冻柿子

冻柿子:东方柿。柿子树东北没有,柿子都产在关(山海关)里。由于不易运输和储存,所以低温冷冻成冰冻柿子。自然化冻或者泡在水中解冻均可。冻柿子略微有些涩口,柿子甜、绵,牙齿不好的不要吃皮。

豆包

主食类零食:冻豆包。这是粮食,但是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们可以当成面包来吃。寒冷的通天,到自家下屋(xiàwú)偷两个豆包,边跑边啃,还要防范跟着进来的大黄狗,因为它也要偷吃。

冰棍、雪糕、糖葫芦:老冰棍。一个字“那是由冰棍杆加冰做成的”,微乎其微的糖精味道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很好吃,那已经是儿时记忆当中相当美得食物了。但是我对于冰棍的印象不深了,那时候生活在农村,记忆当中都是拿鸡蛋或者黄豆换冰棍,后来大米多了就改用大米换,为什么是黄豆,因为穷,一个是黄豆不能当做主食,另外一个就是没人舍得拿大米换冰棍。初中毕业后,同学的父亲开了家冰棍厂,自此几乎没事就到他家吃冰棍,每次去他家,同学父亲都直接用 *** 冰棍的槽子端上一槽给我们吃,这是我至今还保留着的味道。雪糕小时候没吃过。糖葫芦我老爹自己会做,野生山里红配上老爹亲自熬制的糖浆,酸甜脆爽凉。

糖球

糖球:在冬天糖球是跟冻货摆在一起售卖的。印象当中小时候除了糖球之外没吃过别的糖块,市场上也好像只有这一种。糖球现在花色更多,口味更多。


3、还有走亲串邻才能吃到的零食和水果,有都柿(蓝莓)、树莓、蛇莓、沙果、123等。

4、饮料:自制汽水。实际上就是苏打水。配料:刚压出来冰冰凉的纯天然井水、糖精、面起子(苏打),加在一起搅拌(不要摇晃),待水里边没有气泡产生后即可以饮用(有气泡时也能喝,就是担心呛出鼻涕泡来)。长大后市场上有了广谱大众饮料:大白梨、水蜜桃,从城市到乡村都是这玩意。


文中所述为作者本人记忆当中的农村采摘食物的点点滴滴,各个城市、乡村地域之间的蔬果生长和别称应该有很大不同,有同龄的朋友们可以互相探讨。对于那个年代城市当中的零食和小吃,我没经历过,所以略过!

标签: 黑龙江 特产 什么 顺口溜 零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