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了,很多城市街道都有大规模的银杏树种植,这是一种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在秋季的时候,整个银杏树叶都会变黄,这个时候也是最美的时刻。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的引入,银杏树在美洲等地也有分布了,大多数都是作为景观作物种植。
而在银杏树生长的过程之中,也会与常规的水果植物一样,会结一种名叫“银杏果”的果子,这个果子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很多人将其炖肉,在市场上也有卖。不过,由于银杏树的数量增加,不少人也直接在野外的银杏树捡食,很多人也在质疑这个问题,那就是银杏果到底能不能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银杏果能吃不,为何还大规模种植?
这里可以明确说,肯定是可以吃的,银杏树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分布,主要是将其作为景观植物,所以有大规模的种植。而它结的果子很多人肯定都吃过。
一般来说,银杏果或者说白果的成熟季节在9月前后,所以9月也是高发时段,成熟的果子最多,需要警惕。银杏果呈金黄色,类似金橘外形,表面上有白色小点分布。这个季节,大家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也会偶尔遇到。很多果子落在地上之后,还有一种“臭臭”的气味。
不过,虽然臭,但是不少人都吃过,因为银杏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根据研究指出,银杏果除了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有帮助。同时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银杏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等功能。
机上不少的医著和流传在民间的食疗方剂,所以银杏果的食用在全球都是普遍存在,在我国肯定也是如此,很多老人都喜欢用银杏果来炖肉。
除了炖菜之外,还有人将其带壳炒着吃、做白果粥等等,反正银杏果就像是我们常规的食物一样,可以充饥,还可以补充身体元素,所以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但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有毒!这又是什么情况?
白果竟含有致命毒素,还能吃吗?
白果就是我们说的“银杏果”,我们也称之为“公孙果”,确实看到上面说的那么多营养,那么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白果竟然有剧毒,这怎么敢吃?完全是不敢啊,的确有毒。所以在吃白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量,因为在白果之中含有“氢氰酸”的存在,一般以绿色的胚部毒性最强,有人利用白果的毒性问题,用来“清毒杀虫”,这就是它的作用。
在现代科学研究之中,科学家们也在白果中发现了有一种类似鹰碱的物质,并且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结论,当动物摄入之后,动物会出现抽搐,最后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所以对生命具有致命性的影响,所以是一种致命毒素。
根据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生吃7颗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后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过多。熟食每人一般15颗为宜,同时儿童吃白果,年龄越小越容易中毒,且中毒越严重。同时吃银杏果中毒的“潜伏期”较长,可能在进食的1-12小时后,才会表现出相关性的状况,例如:恶心、呕吐、头疼等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就可能致命。
所以,大家不要食用白果太多,虽然有营养,但是也有剧毒,吃多就会致命。一般情况,少吃更好,更好不要长期服用,这可能不是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致命性影响。同时,白果还有可能出现致癌的风险,有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直肠癌患病风险,这个需要警惕。所以尽量避免服用白果,如需服用一定要慎重,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
银杏树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分布,所以与银杏果相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说了,银杏果有“利弊”之分,也是含有剧毒的,吃太多就可能中毒。
这个就跟我们说的农村常见的蓖麻,是一样的,很多人可能小的时候也吃过蓖麻,没有中毒也算是运气好,在蓖麻之中含有剧毒,吃了没有中毒,可能是破坏了毒性元素,才安全的。
而白果也是如此,不能够吃太多了,里面也有剧毒,适量就行,特别是在无法进行彻底清理白果毒素的时候,如果吃太多可能引发中毒致命的情况,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最后来个小插曲,银杏树分为雌雄株,雄株不结果,雌株一般要在生长到20年以后才结,所以大家看到结果的银杏树一般都是年龄比较老的树。
白果虽小,好处多!但别随便吃,尤其是这5类人这时候,正是银杏树最美的时候,也是长辈们开始捡银杏果的时候。白果因其价值高,又常见,甚至已成为大家炖汤、配菜的“首选”,但万一吃不对,反而伤了身体。
1
小小白果似“补药”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记录了有关白果的药用价值——“能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而现代医学证实,它所含有的银杏酸和多糖等成分也的确对人体有多种好处。
1美容、抗衰老
白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因此可以抗氧化,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延缓衰老;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料,又能使皮肤光泽、有弹性。
2去痰止咳
白果中的维生素D2有镇咳效果,因其是脂溶性的,所以连油脂一起食用,较容易被吸收。
治疗咳嗽以砂糖调味的水煮白果为佳,气喘则用熬煎的。
3抗菌杀菌
白果中含有的白果酸、白果酚,经实验证明有抑菌、杀菌作用。
4保护心血管
白果含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其含有的黄酮甙则能扩张血管,消除自由基,预防动脉硬化。
白果的好处虽多,却不是随便都能吃的“好果子”。
2
白果“毒”从何来?
案例:40岁的李先生发现工地附近的几颗白果树因几场大雨都掉落了,便顺手捡了一些回去准备炖鸡汤吃。连续吃了两天后,突然出现抽搐症状,随之晕倒。工友连忙将他送往医院,经诊断是白果中毒。
好端端的白果怎么就让人中毒了呢?
1芽有毒
胚芽中可提取出一种含量较高的中性脂溶性物质,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轻则引起过敏、抽搐,重则致死。
成熟度越高的白果,毒性越大。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掉白果芯。
2种皮有毒
白果外种皮中含有有机酸,能剌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发疱,甚至还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
专家提示:在捡白果和清洗白果的过程中,可以戴上手套;已经过敏的人,千万不要随便涂抹药膏,更不要乱抓乱挠,及时就医防止过敏症状加重。
3忌生食
白果中含有少量的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醇等有毒物质,生食白果很容易引起中毒。
4忌多食
白果内含有少量氰苷,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毒性很强的氢氰酸,加热后毒性会减小,但也不宜食用过多。
提示:成人一般一次食用不超过10粒,孩子不超过5粒,更好不吃。
5禁忌人群
孕妇、经期妇女、术后及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宜吃白果;另外服用抗凝剂、止痛药的人也不宜食用。
白果要吃对才能发挥出它的好处,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道美食,一起学着做吧!
白果烧鸡
食材:白果、半只鸡、仔姜。
烹饪方式:
①鸡肉切块下锅焯煮5分钟,撇去浮沫;
②炒锅中倒油,煸香八角、葱、姜、蒜,再下入切好的泡仔姜,中火煸炒2分钟;
③焯煮好的鸡块下入炒锅中一同煸炒,加入黄酒、酱油炒香;
④鸡块炒至表面微微焦黄,加入焯鸡块的汤水,调入蚝油、海鲜酱、盐、糖、胡椒粉炒匀;
⑤锅中下入提前去壳去皮并浸泡一小时的白果10粒左右,一同烧15分钟,即可出锅食用。
3
银杏叶泡水好处多?
不仅是白果,很多人还专门捡银杏叶回去泡水喝,说是能帮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银杏叶制品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使用较多的天然药物。
其含有的内脂及黄酮类物质,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好处。
但是,银杏叶中所含有的大量有益物质都是不溶于水的,所以银杏叶泡水并不能达到所期望的好处。
更加糟糕的是,银杏叶也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而这些毒性物质恰好是水溶性的,所以日常我们冲泡出来的银杏叶茶含有的有毒物质,很可能要远远高于有益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
再者,路边采摘的银杏叶很多都是属于景观、绿化植物,这些植物都会定期喷洒一些农药,更不宜随意泡水。
(我是大医生官微)
又到一年银杏黄,树下白果要慎吃来源:陕西疾控
银杏又名白果树,是我国珍贵树种,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如今作为常见的观赏植物,遍布于各大公园、景点以及城市的行道树中。
孩子们这样描述秋天的景色:
金色的秋天为银杏树披上了金色的新装。风一吹。黄叶便以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个个玛瑙似的银杏也早已换上了金色的外衣,全身散发出了成熟的香气。大家拿来竹竿喜气洋洋地打银杏果,小孩子也乐呵呵地拾果子。大家看着收获的一堆堆的银杏果,开心地笑着、跳着,这难道不是一副美丽的金秋收获画卷吗?
然而,必须提醒读者朋友,除了美景,还要小心美景下的风险!银杏的果实俗称白果,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在宋代,人们认为白果可以养生延年,故将其列为皇家贡品。但是,如果不遵循科学的食用 *** ,养生延年的功效反而会适得其反。
1 银杏果
银杏树一般在3-4月开始萌动展叶,4-5月开花,并在9-10月份种子成熟,10月下旬以后开始落叶、落果。《中国药典2020版》记载:“银杏果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功效。注意:生食有毒。”
根据《实用急性中毒全书(第2版)》记载,种仁含有毒成分,多因过量食用引起中毒。外种皮及绿色胚有毒,以绿色胚为最毒。肉质外种皮还有有毒成分:银杏酚、白果酚、白果酸及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等;种仁含有微量氰苷;叶含有多种黄酮山柰酚、槲皮素异鼠李素,并含有多种苦味素白果苦内酯甲、莽草酸、白果酚等。
2 毒性
有文献记载最小中毒量为20粒果实。然而,幼儿中毒剂量会更低!因此不建议幼儿在没有医生许可下食用。儿童食用白果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导致中毒,即便食用的白果是自家炒制或用微波炉烘烤,也极有可能只有七八分熟。
轻症可出现精神呆滞、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口干、头晕、乏力等。
严重者则有头痛、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可高达 41℃ )、极度恐惧、反复抽搐或惊厥等,轻微的声音或 *** 即能引起抽搐,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对光反应消失。
常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水肿等而危及生命;少数患儿可有末梢神经受损表现,如触痛、痛觉消失,双下肢弛缓性瘫痪,膝腱反射迟钝或消失。
新鲜银杏果外皮有很强的致敏性,能够 *** 皮肤粘膜引起局部炎症。人们采收时,如果皮肤接触到白果的汁液,汁液通过皮肤渗入体内,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轻者引起红斑、肿胀、水疱、大疱、糜烂等,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困难、肺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
3 预防
儿童应避免食用。
食用时应充分加热并控制食用量。
需要采摘加工或者参与道路清洁的人员,在近距离接触时建议佩戴护目镜和塑胶手套,以避免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人不要采摘、清洗和食用,以防过敏。
景观绿化用的银杏树,因长期吸收汽车尾气及其他污染物,又可能接受农药以避免虫害,栽培的环境与为食用白果而种植的银杏都大不相同。也不建议食用或泡茶汤。
4 治疗
食用银杏果后如有任何不适应尽快就医!
催吐:活性炭或洗胃及导泻(洗胃后可从胃管注入适量 *** 镁)。
为加速毒物排泄及稀释,防止因吐泻而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给予补液支持。
需将病人置于安静室内,避免因外界 *** 而致惊厥发作,若已有惊厥发作不止,可镇静治疗。
别捡!别生吃!有人被送进ICU……杭州的秋天已渐行渐远,但在街道两侧、公园里、小区内挂满“黄金甲”的银杏树依旧美得令人如痴如醉。
伴随银杏树叶掉落的银杏果(又称白果)同样受到市民的青睐。但殊不知,白果如果食用不当,反倒会遭罪。
就在前些天,余杭区二院就有这么一位“急性白果中毒”的市民余阿姨(化名)。
一口气吃下近一斤白果
当晚被送进ICU
原来,每到这个季节,余阿姨都喜欢吃上几颗白果。恰巧这几天,她收到了自己的《健康体检报告》。结果提示,血脂偏高了。
不知从哪里听说,白果可以降血脂,余阿姨便一口气吃下近一斤的白果。当天晚上,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和抽搐的情况。
这可把家人吓坏了,立即呼叫120将余阿姨送到了余杭区二院的急诊科。刚踏入急诊科,余阿姨再次出现抽搐。家人看到牙关紧闭,呼之不应的余阿姨,更揪心了。
急诊科当班医生在了解病史中,得知患者有食用大量白果的情况后,立即按照食物中毒的流程给予洗胃、补液等对症处理。
考虑到白果中毒的严重性,收治到了重症监护室(ICU病房),经过两次的“血液灌流”处理后余阿姨的病情趋于稳定,各项指标也逐渐好转,在警报解除后转到了普通病房,几日后便康复出院了。
心有余悸的余阿姨懊悔地和护士说:“白果再好吃,也不敢随便去碰它了!”
ICU主任鲁海燕解释道,余阿姨食用白果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白果中所含的氰甙和4-甲氧基吡啶(MPN)等有毒物质。其一般情况下,中毒表现在1-2小时内出现,潜伏期最长16小时,早期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轻度中毒1-2天内可以恢复,较重的患者继而出现发烧和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抽风和口唇发紫,严重可威胁生命。
欣赏秋意浓时
应如何正确食用白果?
白果在我国应用于药食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记载:白果“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说明白果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市民在欣赏秋意浓时,也时常会想尝尝这些白果,甚至一些人还会捡一袋回家。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正确食用白果呢?专家提醒,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充分加热,熟食!
其实,烹调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白果的毒性,但并不能做到完全“消毒”。新鲜的白果在食用前,应先将种皮以及毒性较大的白果芯除去,浸泡半天以上,煮熟后才可食用。平时使用微波炉或者烤箱并不能使白果完全熟透,只能达到七八分熟。所以,白果更好用来煲汤。
02
控制量,不可多吃!
市民更好购买经过加工炮制、熟透的果实,但也不宜食用过量。食用过量的白果,轻则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则抽搐昏迷,甚至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建议成人每日食用不宜超过15粒,儿童则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03
戴手套,防过敏!
新鲜的银杏果果皮中含有大量的银杏酸,有很强的致敏性,剥果皮时容易导致皮肤红肿、瘙痒引起皮疹,甚至引起 *** 性和过敏性皮炎,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去果皮时更好能戴上手套。
转自 | 健康杭州
来源: 温州商报
市园林部门提醒:路旁银杏果可能含有毒性,勿食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8日讯(记者 张苹 通迅员 王伟)秋风渐起,银杏微黄,南大街、观海路等路两旁的银杏树硕果累累,金黄的树叶和一串串银杏果挂满枝头,给城市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就在大家沉浸在这如画美景之际,竟有人对这些银杏树下起“黑手”,大肆采摘银杏果实,更有甚者大白天爬上枝头采摘未成银杏果,将折下的枝桠随手扔在树下的绿化带当中,路边银杏树被蹂躏的惨不忍睹,让人非常气愤。
园林部门加强监管但是收效甚微
自从进入秋季以来,很多市民看着树上的银杏果都很眼馋,尤其是在只楚路、南大街和观海路等路段,很多市民旁若无人的用竹竿子和其他自制器具采摘银杏果实,而被折下的树枝就扔在银杏树底下的绿化带,非常的不雅观。市园林中心工作人员看到有市民在偷摘银杏果实的时候都会加以阻止,但是很多市民都不把劝阻当回事,更不理会工作人员的劝阻,而且市园林中心管理的银杏树区域较多,并且很多市民选择在夜间打果,记者从市园林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人力有限无法实行全面和全天候监管,一线养护工人经常能够捡拾到打果后留下的树枝树叶。为了保证银杏的正常生长,减少树木自身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避免因为采摘果实导致树木不能正常生长,市园林中心养护人员集中将观海路等两侧银杏树多余的果实打落,减少其挂果量。
路边的观赏性银杏果可以食用吗?
城市里的银杏树主要是作为绿化景观树和行道树,与大家平常见到的果园中的银杏树不同。
喷洒农药和吸收汽车尾气,可能含有毒性。为了杀死影响树木生长的病虫,绿化用的银杏树都会定期被喷洒农药,在路边常有车辆通过,树木大量吸收汽车为期,银杏果实有农药和汽车尾气等残留,大家不要随意食用。
银杏果含有有毒物质,食用不当恐会中毒或引起不适。银杏种仁特别是胚和子叶中含少量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醇等有毒物质,生食或熟食过量可能会引起中毒。中毒轻者卧床休息可康复,重者可能会致命。
银杏果皮含果酸,易发皮肤病。银杏果的果皮中含有有机酸,在剥皮时有机酸容易入侵皮肤,导致皮肤红疹,所以过敏体质接触银杏果时要格外小心!
所以,道路两侧银杏树上的银杏果不宜食用,而且这种在大街上“暴力采摘”银杏果的行为实在不文明,对烟台市的城市形象造成极大的影响,还对树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此,呼吁广大市民自觉爱护绿化树木,放过我们的银杏树。
责任编辑:王蕾
金秋时节银杏多 果实有毒莫生食本报讯(记者 王薇)北京金秋时节,大街小巷银杏叶黄。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一些市民在赏银杏美景的同时,对其果实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药剂质控中心主任,北京中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主任中药师郭桂明昨天提醒,银杏果没有滋补功效,生食或食用不当会造成中毒,建议市民不要盲目食用。
郭桂明告诉北青报记者,银杏干燥后的成熟种子叫做白果,白果中的有毒成分主要为银杏酸和氰苷等,生食或食用不当会造成人体中毒。中毒往往发生在食用后一小时至十几小时之内,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发热、紫绀等症状,还会伴随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如头痛、眩晕,甚至引起抽搐、意识丧失或昏迷,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麻痹,危及生命。
郭桂明说,中医上,经过专业炮制而成的白果仁、炒白果仁可作为中药饮片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能,常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的治疗。作为药用,需要医生进行处方的配伍来治疗疾病,所以,建议市民不要盲目食用。摄像/本报记者 王薇
生吃20颗就可致死!银杏果毒性这么强,为啥在我国随处可见?每个城市中都会种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树”净化空气,不管是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城市,最常见的一种城市树就是“银杏树”。
每年到了银杏果满枝头的季节时,都会成为一座城市的靓丽风景线,在银杏白果大量上市后,伴随着接踵而来的却是关于银杏果中毒事件,据悉吃掉20左右粒银杏果,就能让人口吐白沫,陷入中毒昏迷中。
那么,银杏果毒性如此之强,为何我国会在路边广泛种植,随处可见呢?
因食银杏果中毒的案例大量上演
2016年,王女士三岁的儿子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情急之下,王女士一家人慌忙将孩子送到医院救治。经过医生详细诊断,孩子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属于食物中毒。在回顾孩子当天都吃了哪些食物时,孩子的奶奶说从老家带来了一些白杏果,当天孩子吃了20多颗吧。这种白杏果,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银杏果。
在医生的判断下,王女士的儿子中毒原因跟白杏果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在西北地区的一名5岁女孩,在吃了白杏果后,直接倒地抽搐,一家人火速送往医院,可惜在途中,孩子却一命归天中毒身亡。每年在银杏果成熟后,关于食用它出现中毒的案例比比皆是,不仅有小孩中毒,就连大人也出现了中毒的情况。家住杭州的孙女士,将白果做成了水果捞吃,可在食用之后也出现了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的情况,最终被送进了当地的ICU中接受治疗。
银杏果也称白果,除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外,这种果实的胚部毒性是最强的。银杏果中毒的情况是不分食用者年龄大小的,它的中毒情况跟摄入量和食用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幼童是中毒率更高的,出现中毒的症状越早,说明它中毒程度就越重,尤其是在食用量的问题上,更好控制在10个以下,一旦超过20个就会出现中毒,危及生命的现象,为此在这里也建议大家不要长期食用银杏果。
银杏果食用后为何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同为树上的果子,为何银杏果会容易让人出现中毒的情况呢?其实银杏果的毒性成分是白果中性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白果酸、白果酚,包括少量的氰苷,这些有毒成分是隐藏于银杏果的外皮中,而且我们前面说到了绿色胚芽的毒性是比较强的。
银杏果中毒会引起恶心、呕吐等情况,毒性成分作用于神经系统后,会出现头痛,浑身抽搐等。
值得一提的是,徒手采摘银杏果也会引发中毒的情况。在很多人眼中,银杏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在还没有成熟的季节中,就有很多人等不及, 看见掉落的银杏果会徒手捡回去准备食用。
在捡银杏果过程中,如果没有戴手套,皮肤直接接触到银杏果的汁液,那么这种有毒汁液就会通过皮肤渗透到人体中,导致全身器官或者组织出现坏死等情况,中毒轻的,会出现皮肤红肿、起水泡,糜烂;中毒深的会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在2019年中,赣州的郝女士去郊游时,无意中看到了银杏树结满了很多银杏果,她听闻银杏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后,便徒手去采摘了很多银杏果。回家后没多久,她就感觉双手奇痒无比,刚开始郝女士并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双手长满了很多红斑,而且肿胀剧痛,无法活动。
经过医生详细询问后,郝女士才原原本本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医生表示银杏果未经加工的具有毒性,而她这种情况是属于接触性皮炎,由此可见,在采摘银杏果的时候必须要做好保护措施,戴上手套,避免出现皮肤接触,以防出现过敏中毒的风险。
银杏树毒性之强,为何还广泛种植随处可见?
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两旁,银杏树似乎是随处可见,殊不知这种常见的城市树,如今却成为了濒危的物种。银杏树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是非常早的,这种野生植物大约在2.7亿年前就出现了,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洲。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如今只有一少部分经过人工栽培的银杏树在东亚大陆存活,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银杏树会成为我国各个城市中更具代表性的城市树,主要是因为它的观赏价值高,生长稳定,养护成本低。大街小巷中的银杏树大多都是一母同胞姊妹繁育成的,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是孙悟空的分身术变成的。此外,古人将银杏树视为神,甚至还造祠立庙供奉,中国人对银杏树有着特殊的情怀,认为它是吉祥之照,所以会广泛种植。
如何避免银杏中毒呢?
要知道银杏树是一种观赏性植物,被广泛种植于城市道路两旁,主要是用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作为观赏性的植物,自然我们也要避免食用银杏果。尤其是不要生吃银杏果,更不能吃那些发育不良的银杏果。
此外,一定要记住食用银杏果必须要去皮,因为它果肉中的绿色胚芽具有很高的毒性,不管是蒸煮还是炒着吃,都必须要做熟了,不可半生不熟食用。另外,像银杏树这种有毒食物,不建议大家多食用,尽量少食或者是慎食避免出现中毒的危险。那么,一旦出现银杏中毒的现象应该怎么办呢?此时大家不要慌,立刻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说清中毒情况,以便医生进一步诊治。
总体而言,作为城市中的观赏树木,在家在观赏之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易触碰银杏果,另外对于家中有低龄儿童者,在这里再三提醒大家,不要给低龄儿童食用银杏果。
广安市民注意了!银杏果不能随便捡,生吃会中毒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
11月8日,记者在市民广场看见,许多银杏树上的银杏果已经成熟,一些市民正在落叶下翻找银杏果,准备带回家食用。
“银杏果又叫白果,是中药材,据说可以降血脂缓解老年人晕眩,洗干净后用来炖汤或者泡水喝。”正在捡拾银杏果的市民吴某全告诉记者,最近很多市民都会到公园的银杏树下寻找掉落的银杏果,有时来得晚了,银杏果就被捡光了。
银杏果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但也含毒素,食用不当会引发中毒。每年秋季,我市医院急诊科都会收治不少因食用银杏果中毒的患者。
据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银杏果的外皮含银杏酚、白果酚等有机毒素,直接接触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生吃则会引发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表现,还有烦躁不安、惊厥、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而且以观景绿化为目的栽种的银杏树,因长期吸收汽车尾气以及农药的污染,栽培的环境与为食用白果而种植的银杏树都大不相同,不建议食用或泡茶。尤其要避免儿童在没有医生许可下食用该果,儿童食用白果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导致中毒。
“银杏果有补肺气、定喘咳的作用,能改善血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是一种食药同源的补肺佳品。”市营养学会理事、营养师张霞玲说,食用银杏果一定要充分加热,且个人每次的食用量不能超过10克。
此外,记者了解到,还有部分市民会收集掉落的银杏叶,将其放在洗浴盆里浸泡沐浴,用来消毒杀菌;或把收集到的银杏叶晒干,用来装枕头、坐垫。
张霞玲介绍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银杏叶枕头。银杏叶甘、苦、涩、平,对身体虚弱的人是有害的,而且银杏叶易碎,容易扬起颗粒,吸入肺部容易引发疾病。街道边或是公园内的银杏树时常会打药驱虫,残余药物也会附着在银杏叶和银杏果上,市民用银杏叶做枕头前,一定要将叶片高温消毒,然后在太阳下彻底晾晒干以免发霉,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枕套要勤洗,枕芯遇天气晴好时要适当晾晒。 (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力文)
本文来自【广安日报-广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这样的蔬菜有毒!吃了会有生命危险丝瓜滑嫩爽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无论是凉拌还是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最近有网友表示:听说苦味的丝瓜有毒,甚至比砒霜还毒!这是真的吗?
苦味丝瓜中毒是因为碱糖甙生物碱,它是一类有毒的物质,漂洗、加盐无法去除,在高温下也很难分解。
同时,苦味丝瓜毒过砒霜的说法也不太确切。砒霜是三氧化二砷,而碱糖甙生物碱是一类物质,不同的生物碱毒性不一样,因此不可简单地进行比较。
不同人对碱糖甙生物碱的耐受性不一样,耐受度低的人服用后,轻则出现口干、头昏、恶心等症状,重则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等症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一般发病于食用后 30 分钟~7 小时,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刻就医。
01 有苦味的丝瓜都有毒吗?
丝瓜发苦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瓜授粉时产生串粉导致的发苦,这种丝瓜是有毒的;另一种是在气候异常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味道发苦,这种丝瓜是无毒的。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苦味丝瓜都是有毒的。
小贴士:丝瓜属于葫芦科植物,人们常吃的其他葫芦科果蔬还有葫芦瓜、西葫芦、南瓜、黄瓜、香瓜等。如果这些果蔬中积累了碱糖甙生物碱,同样会发苦,并且也是有毒的。
02 如何鉴别丝瓜是否有毒?
苦味丝瓜和正常的丝瓜在外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肉眼上无法区分。但是发苦的丝瓜无论是生吃还是炒熟了吃,都会有明显苦味。
由于我们仅凭口尝无法区分苦味丝瓜是否有毒,所以如果吃到发苦的丝瓜,一定要赶快吐掉,然后把没吃下去的苦味丝瓜也赶紧扔了,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如果不小心吃到苦味丝瓜,但没咽下去,也不用太担心。
03 为什么苦瓜很苦却不会让人中毒?
苦瓜的苦味来源于一种叫做苦瓜苷的物质,这种物质是无毒的。
并不是所有蔬菜有苦味都有毒,一个简单的评判 *** :
只要蔬菜的味道是原本的味道,没有出现异常,这种情况下通常就是无毒的,譬如苦瓜;而一些不正常的发苦,极有可能就是有毒的,譬如丝瓜、黄瓜等发苦。
04 还有哪些蔬果有中毒风险?
变绿或发芽土豆:土豆在潮湿,微热环境下易发芽,一旦发芽或变青就会大量积累龙葵碱这种毒素,非发芽区毒素含量同样较高。所以只要看到土豆发芽了就必须扔掉,切不可把芽削掉之后吃!
此外,建议土豆低温、避光保存,且不要长期贮存。
长时间浸泡的木耳:木耳长时间浸泡后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细菌毒素,易引起食物中毒。木耳泡发快,一般半小时即可,切不可长时间浸泡。
青番茄:未成熟的青番茄也含有龙葵碱,和发青发芽的土豆的有毒成分相同。
注意,有一些品种的番茄成熟之后就是青色的,这是可以吃的;普通番茄未成熟发青则不要吃!
不熟的四季豆: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球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食用可强烈 *** 消化道,但是高温可破坏这些物质的结构,因此四季豆一定要完全炒熟了再吃。
发霉的坚果类:坚果类易受黄曲霉菌的污染而发生霉变,极易产生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肝毒性,且为一级致癌物,因此霉变的坚果类一定不要食用。
野生的蘑菇: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其中很多都是毒蘑菇,每年都会有大量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报道,因而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一定不要轻易尝试。
鲜黄花菜: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是进入人体后容易氧化生成剧毒的二秋水仙碱。好在秋水仙碱易溶于水,且高温易破坏,因此,只要适当烹调便可放心食用。
银杏果:银杏果内含有银杏酸等毒素,毒性较强,一般中毒剂量为10颗~50颗,中毒症状发生在进食白果后1小时~12小时,会出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食物中毒。
银杏果遇热后毒性减小,故银杏果生食更易中毒,为预防白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
食用指南
1.吃苦味丝瓜中毒是因为碱糖甙生物碱,漂洗、加盐无法去除,在高温下也很难分解。
2.如果吃到发苦的丝瓜,要赶快吐掉,然后把没吃下去的苦味丝瓜扔了。
3.这些蔬果也有中毒风险:变绿或发芽土豆;青番茄;不熟的四季豆;发霉的坚果类;野生的蘑菇;鲜黄花菜;银杏果。
把银杏果当保健品吃?专家提醒:吃多了可能中毒秋末冬初,银杏叶黄,银杏果也纷纷成熟落地,最近不少人纷纷走上街头捡拾银杏果回家煲汤、煮粥。11月10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药剂质控中心主任、北京中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郭桂明提醒市民,银杏果并非保健品,也没有滋补、强壮的保健功效,吃多了反而可能引发中毒。
经过炮制的白果仁
银杏果也称白果,是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它不仅颜值高而且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叶子和果实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一些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白果时常会出现在儿童的中药饮片处方中。事实上,白果确实含有一些营养元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以及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
路边被人们捡拾剩下的银杏果外皮
不少公众从各类渠道了解到白果的功效之后,纷纷前去采食。来自上海的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听说银杏果有一定药用价值,就捡了一些回家吃。没想到刚剥完皮,双手就开始瘙痒,还长出了大块红斑、丘疹。医生诊断为接触银杏果产生的接触性皮炎。
“白果虽然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品种,但在药用和食用方面却有很大不同。”郭桂明称,药用时,白果仁或炒白果仁需经过炮制加工、医生辩证和处方配伍等一系列环节,才能作为中药饮片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白果仁或炒白果主要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能,常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尽管如此,白果并非保健品,并没有滋补、强壮等保健功效,生食或食用不当还可能引发中毒。”郭桂明介绍,白果中含有银杏酸、氰苷等有毒成分,生食或食用不当会造成白果中毒。中毒反应通常会发生在食用白果后1小时至十几小时之内。轻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发热和呕吐等症状,中毒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他提醒公众,一定不要自行上街捡拾白果,盲目加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