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豆腐汁图片,酱豆腐老东北美食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6 0
5块钱搞定一大盘!这酱汁一浇香绝了,蓬松酥脆分分钟秒杀小吃店

又到了疯狂想出去吃吃吃的周末,大家最想吃的小吃有哪些?

特别想念天津的名小吃——脆皮金砖,外壳蓬松酥脆,肉质细嫩弹牙,咔呲咬上一口,裹着芝麻香的酱汁流了满嘴,一口一个好不过瘾!

做法很简单,豆腐表面只要裹上面粉和鸡蛋下锅炸透就好。灵魂酱汁的做法也有些许不同,加了腐乳,柔顺浓郁。

今天就来尝试一下这个名小吃,悠闲的午后赶紧试试吧~

RECIPE

脆皮金砖


材料
老豆腐 1块 / 鸡蛋 1个 / 面粉 适量

香菜 适量


调料

醋 2瓷勺 / 生抽 1瓷勺 / 糖 1瓷勺

腐乳 半块 / 雪碧 适量 / 芝麻酱 适量


1.处理食材:将豆腐切成块状,蒜切末,鸡蛋打散。

将豆腐先裹一层面粉,再裹一层蛋液,最后再裹一层面粉备用。

2.炸豆腐:起锅热油,将豆腐中小火炸至金黄。

3.调制酱汁:碗中倒入适量麻酱、半块腐乳和1小勺腐乳汁,加入1瓷勺糖、2瓷勺醋和1瓷勺生抽,加入适量蒜末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雪碧搅拌成浆状。

4.装盘享用:把酱汁浇在豆腐上再撒一把葱花即可。

方方正正的豆腐炸的金黄焦香,浇上芝麻香特别浓郁的酱汁,油滋滋的特别诱人。

炸透了的豆腐外表鼓鼓的,咬一口特别酥脆,咬开后表皮和内里的豆腐馅没有粘合在一起,蘸一点酱料味道更香。


内里的豆腐嚼一口就有绵密、沙沙软软的口感,和调好的酱汁融合在一起,特别适合当小零食!

豆腐乳汁的故事

腐乳汁的故事

那是二000年后的事了,据今已过近二十年了。

凤凰山下有三个小庄,因芙榕河相隔,有桥相连,桥唤芙榕桥,三庄合名芙榕村。桥东是村委大院,门前是一片空旷地,若有花草树木绿化,那就要称广场了,混凝土地面。还有商店小饭铺。每日下午这里便是热闹的小集市了。烤火烧的卖凉皮豆腐脑糕点的,猪头肉坛子鸡熟食应有尽有。当然小百货蔬菜水果也齐全。三里五村的人都来赶下午集。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开开胃调剂一下,就想吃点小咸菜腐乳辣椒酱之类的东西。所以卖这种货的摊子前人最旺,要排队挨号才行。

年近八旬的七爷拄着拐棍也来凑热闹。大家因他年长,让他先买。初他不好意思,后就随人愿了。七爷半寸长的白发,太阳一照闪着银光,面色红润,特别是他那口雪白的牙齿让人羡慕的不得了。据他说,从不刷牙,只是饭后用淡盐水漱漱口。这把年纪了,只掉了后面一颗牙。但腰还是驮了点。

“大爷,买点什么?”商贩老板是个中年男子,长得壮实,客气地问。

“一块腐乳。”

商贩老板似乎没听清七爷的话,因为买一块腐乳的人极少就又问了一遍:“大爷,您要点什么?”

“一块腐乳。”

这次老板听清楚了,拿起塑料袋,用竹夹子从坛子里夹了块腐乳,然后又换勺子舀了点汁。

“再舀点汁。”汁是不要钱的,七爷想多要点汁。老板又舀上了点汁。

“再舀点汁。”七爷还是嫌汁少。

“大爷,您就要一块腐乳,还要多少汁啊!”老板有些不耐烦,顺手系好了塑料袋,递给七爷。

七爷有点小脾气,未达目的,没接手,转身走了。那老板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和气生财,还是从他那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大爷,我不要钱了,您拿去吃吧。”

“哼,啥态度,我不差五毛钱,不吃了!”拐棍猛一戳地,发出铛的一声响,头也不回地走了。

因为一点汁,买卖散了。

七爷的家境在村里是中上等户,儿女孝顺,手头不缺钱,只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有钱舍不得花。

哎,这些老人啊!

茅台和瑞幸推出的酱香拿铁被评价像玫瑰腐乳汁:“白酒+咖啡”,能否让消费者“一杯再一杯”?

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酱香拿铁”今日正式上架开卖,瑞幸咖啡小程序显示,酱香拿铁使用白酒风味厚奶,含53度贵州茅台酒,酒精度低于0.5%,零售价卖38元,优惠后一杯19元。据报道称,有些门店购买都是要排长队的,看来想尝鲜的人还不少。

这种“白酒+咖啡”,确实很新奇。味道方面,有人觉得还不错,也有人觉得口感奇怪,甚至像玫瑰腐乳汁,又像宿醉后第二天早晨喝了咖啡的感觉。在酒精含量方面,有的网友表示已“微醺”, 有的则表示,酒加得太少……

茅台近年来开始拓展边界,先后推出了茅台冰激凌、茅台果茶、茅台奶茶和茅台文创等系列产品。有研究机构过粗略估算,茅台冰激凌用一年时间,实现了近1000万杯的销量,给茅台带来了6亿元的收入。

都说年轻人现在不爱和白酒,茅台现在开始迎合年轻人了,不爱和白酒,但总爱吃冰淇淋喝咖啡吧。把它们掺到一起,让年轻人尝尝鲜,或许年轻人会爱上茅台也说不准。只不过未来销量如何,还需要观察,不知道能不能让消费者“一杯在一杯”?

歌坛天后邓丽君有一首经典歌曲叫《美酒加咖啡》,茅台的创意是不是来自于此?白酒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明知道爱情像流水,管他去爱谁我要白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我并没有醉,我只是心儿碎……

一遍听着邓丽君的歌,一遍喝着酱香咖啡,别有一番风味……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

天津人的仪式感:打卤仨小时,“秃噜”五分钟

打卤仨小时“秃噜”五分钟

天津人吃面就这么不嫌麻烦


在大伙儿眼里,天津人的“配方”可能是这样的:70克机灵幽默,30克仗义热情,再加上两吨“乐呵乐呵得了”。随性、敞亮、自在,好像生活里最值得较真的事,无非是煎饼馃子里到底能不能放生菜。


但是,只有跟他们一块儿吃顿捞(láo)面,你才知道他们能有多认真。(“捞”字一定得按天津口音读二声,不然吃着都觉得味儿不对)


天津的捞面能成席,其丰盛是全国独一份的。正经吃起来,要四凉四热八个菜打头阵,用虾仁、紫蟹、鲜贝、肉片、香菇、口蘑……打成鲜香晶亮的卤子,配上专门的四个炒菜,外加十几样爽脆的鲜蔬当菜码,挑头再来一抹点睛的红粉皮,群英荟萃,才烘托出一碗面来。


刚做得的捞面,来一口? 摄影 / 三三公主


每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都离不开捞面:过年、过生日、婚嫁、乔迁、升学、今儿个高兴想吃顿好的……好吧,要吃捞面,也不拘什么日子。平平淡淡的一天,就不值得有滋有味儿地过啦?


有事没事,吃顿捞面,这就是独属于天津人的仪式感


捞面碗里,有个宇宙


捞面,很多地方都有——水煮面条,“捞”起来就吃,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食物。天津捞面的日常吃法,也很省事。


天儿热了懒得做饭?打发孩子出门买二斤切面(机器压制、切割的面条)。面条煮熟了再过凉水,倒点花椒油澥点芝麻酱(把浓稠的芝麻酱调稀),黄瓜丝切得细细的拌在面里,再剥两瓣蒜,吸溜一口,就是夏天的味道。到了冬天,羊肉片炒白菜丝,添点红亮的辣椒油,点两滴醋,配上炒香的熟黄豆,再大的寒流也压不住从心里透上来的暖和。


天儿太热的时候,天津人的命就是芝麻酱捞面给的。 摄影 / lifetruth


天津捞面,也有它极其讲究的一面——天津人的“仪式感”一上来,捞面顿时就变得极致奢华。一顿认真的面,包括卤子、炒菜、菜码、面条四个部分,样样不能含糊。


卤子 | 包罗万象


卤子,也就是配面吃的羹汁、浇头,是天津捞面的核心,花样也特别多。西红柿鸡蛋、茄子肉丁、鸡蛋豆角、肉沫醋卤……只有你想不到的,绝没有不能用来打卤的。


在众多的卤子里,不能不提三鲜卤。遵循京津冀地区的惯例,卤子里必备的是猪肉、木耳、黄花菜,三样同炒,加上香菇或者口蘑切丁吊出来的汤底,“咸香”的底色就有了。天津不缺河鲜海鲜,卤子里还要放上虾仁鲜贝,“飞”进去两个鸡蛋,勾上浓浓的芡汁,一定要把沁入心脾的“鲜”味勾出来。花椒油要现炒,卤子快出锅时,趁热往上一浇,刺啦一声,满屋飘香。


春天,就得拿整只的皮皮虾打卤! 摄影 / Tian.upup


滨海部分地区,讲究吃“全卤”,那就更丰盛了。什么瑶柱、海参、银鱼、紫蟹、鱿鱼须、香干丝、二姑包子、 *** 花……反正什么好吃就往里面加什么,千万不能亏待了嘴。


滨海地区各种奇特卤子。 摄影 / Tian.upup


不能吃肉怎么办呢?天津也有“素卤”,又叫“馃子卤”。没错,就是煎饼馃子里夹的那个馃子。先用香油搅匀了酱豆腐,连同葱花儿香菜一起,浇在切成段的馃子上(用手揪成段也行),再舀一勺刚煮得的热面汤。雪白的面汤遇上酱豆腐汁,霎时间激得豆香四溢,馃子卤就算完成。吃的时候,还得用花椒油澥芝麻酱,和馃子卤一起拌面。酱汁丰富,碳水充沛,吃上一口能精神一整天。


炒菜 | 独具特色


吃捞面,得配上“四个碟儿”的炒菜,所以天津捞面的别名也叫“四碟捞面”


四样炒菜,一般就是香干肉丝摊黄菜(炒鸡蛋)炒虾仁糖醋面筋丝。每样都得有点讲究。


家常版四碟捞面。 摄影 / 耿超


香干肉丝是道“口儿重”的菜,里面要放韭菜段或者青椒丝。要是怕跟卤子一起吃太咸呢,可以不放盐,但更好来点酱油。肉丝、豆腐丝染上浓厚的酱香,才最诱人。


炒鸡蛋,关键是得热油下锅,拿铲子翻个两下,把鸡蛋划碎,赶紧盛出来。此时的鸡蛋还没熟透,但余温足以把半生不熟的部分热熟,最能带出滑嫩的口感。


“吃鱼吃虾,天津是家”,虾仁是天津一绝。深秋时节,河里的青虾正肥,肉质也最紧密细嫩。这样的活虾,不必太多处理,剥皮去肠,下锅清炒,出锅时还是晶莹透亮的。虾仁入口,饱满弹牙,清新鲜甜,唇齿留香。

炒虾仁,先过油再清炒。 图/摇滚大厨


若是春节前后吃,一定要把青虾换成天津特产的晃虾。晃虾上市的时间很短,就初春的那几天。它皮薄、鲜嫩,肉质洁白细腻,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粉色,天津人也管它叫“娃娃脸儿”。炒晃虾,要用爆火,绝不能放太多佐料掩盖了它的本味。再讲究一点,可以油炸,香酥的外皮之下沁出来丝丝缕缕的甜味,是一抹出人意料的惊喜。


糖醋面筋丝是天津捞面的灵魂。先把油面筋里的“瓤”撕了,只留下最有韧性的那层皮,切丝,炸到焦脆。炒好了糖醋汁,趁热往上一浇,给面筋丝挂上焦糖的颜色,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子诱人。面筋丝和面条一同入口,依然酥脆,嚼起来还能听到细小的“喀呲”声,酸甜的滋味逗引着食欲,叫人胃口大开。


酱豆腐汁图片,酱豆腐老东北美食-第1张图片-

糖醋面筋丝,是所有天津孩子的心头好。 摄影 / VVs笨宝宝


菜码 | 点睛之笔


卤子和炒菜里少不了大鱼大肉,这时候必须来点清新的菜码做平衡,不然过犹不及,这捞面吃着就不香了。


黄瓜、萝卜、豆角、白菜、土豆、菠菜、红菜头、绿豆芽……不拘什么蔬菜,只要新鲜就好,该焯的焯,该切的切,拾掇好了整整齐齐的码在盘里,再准备点煮青豆、炒黄豆,就可以由着食客自由搭配了。


天津用甜面酱做炸酱面,配上菜码,是和北京不一样的风情。 摄影 / 小红书我是肉包


捞面席上,有一样菜码绝不能缺,那就是红粉皮。粉皮不稀罕,稀罕的是那一抹亮眼的红,鲜艳又喜庆。结婚或者摆寿宴,没了它就好像没了精气神。


配菜都这样精致,面条本身倒成了陪衬,但也不能太马虎。随便买点切面是不成了,至少得换成手擀面。这是考验厨师手艺的时候:面要醒发个小半天,揉得不软不硬、又光又圆,拿三尺长的大擀面杖推压拉滚,直到碾成面片,再折起来快刀切条,很见功夫。天气冷了,顶好是吃点“一窝丝”的抻面,更筋道,也经煮,适合趁热吃。


老师傅做的手擀面,筋道又匀溜。 摄影 / VVs笨宝宝



捞面碗里的老天津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年轻的时候常在南市一带吃捞面。那时候他还没有发迹,手头儿紧,急着赶场子“撂地”去演出,就为图省事,在小摊上吃顿最简单的捞面。稀里呼噜吞进去两碗,不够,再来两碗。还饿,又得加上一碗。捞面里没什么花样的配菜,但毕竟是白面的,在当时已经是难得的美味。


这样的捞面,和咱们之前所说的“四碟捞面”当然大不相同,而是完全回归了它的本色——扎根于旧天津卫百姓之间的“平民快餐”


街头的捞面小摊,最能抚慰劳累一天的心灵。 摄影 / 夏夏夏天


天津是漕运大城,早在近代开埠之前就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来“闯码头”。船工、脚夫吃饭,又要快,又要解饱、吃了长力气,碳水丰富的小吃就成了不二选择。天津的煎饼馃子、锅巴菜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捞面也不例外。


让捞面从一众小吃里脱颖而出的,是天津的商行。商行有规矩,要管员工的午饭。管顿捞面,做着不麻烦,吃着也方便,不耽误下午干活。商行又另有一个特点:需要招待主顾。老主顾来谈生意,总不能到了饭点就送客吧?那就得留下张罗一顿午饭。捞面配上几个时新的炒菜,用来招待客人也不寒酸,渐渐流行起来。


浇好了卤子和炒菜的四碟捞面,诱人不? 摄影 / VVs笨宝宝


清末民初,天津“八大成”十分出名,那是八家名字里带“成”字的饭庄,代表了当时津菜的巅峰。相传,“八大成”中的聚庆成、义和成两家的东家又合开了一家“先得月饭庄”,正式推出了全国独一份的“捞面席”。那捞面席又与如今的“四碟捞面”不同,菜品奢华,四时轮换,真正成了宴会佳品。


如今饭馆里还有捞面席,二三十样配菜、卤子不算稀罕。 摄影 / VVs笨宝宝


奢华的捞面席离老百姓太远,“炒菜面”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共同回忆。这种平民色彩极浓的便席,如今只能在刘宝瑞的相声里听一听了,但对在大杂院里参加过婚礼的天津人来说,并不陌生。


天津市区的婚礼是在下午办,中午则要众亲友一起先吃一顿捞面。旧时候不成文的规矩,办喜事要搭平顶的天棚,可是搭天棚的“棚行”已经找不到了,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换成了绿帆布的棚子。桌椅板凳,是向街坊邻居借来的;掌勺的也并非哪个酒店的专业“坐厨”,而是专门“跑大棚”的业余厨师。菜品算不上很精细,但四凉四热八个酒菜、四碟面菜、十几样菜码外加红粉皮、两样卤子都会置办齐全,而且用料实在,好吃管够。棚子不大,自家亲戚朋友就能坐得满满当当,主人家还要拿着大海碗,一家家给帮过忙、随过份子的街坊送过去,顺路捎上一袋喜糖,绝不会厚此薄彼。


看着丰富的捞面配菜,只恨“眼大肚子小”。 摄影 / 三三公主


近些年来,楼房越来越多,大杂院、胡同口的婚礼也渐渐成了儿时的回忆。中午吃喜面的习俗倒还是没变,只是地点更换到了饭店、酒楼里。捞面一上桌,那种亲热和喜庆,依然能触动天津人念旧的基因。


捞面,就这样从草根中萌发,经历过花团锦簇,也经历过返璞归真,最终化作深入每个天津人内心的“仪式感”符号。


今儿个吃嘛?捞面!



在天津人的心里,与捞面有关的回忆数也数不清。


过年,得吃面。“初一饺子,初二面”,为了能按时吃上这碗捞面,初二的时候可得起个大早——家家户户都出门买切面,起晚了就抢不着了。当然,年三十晚上的那顿饺子才是新春的主角,但初二自有其特殊的意义:那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也是经历了除夕的忙碌、一家人真正开始安安心心享受新年的安逸日子,一顿丰盛的捞面才能烘托团圆的气氛、寄托新春的期望。


一碗捞面“条条顺”,是天津人对新年的美好展望。 摄影 / VVs笨宝宝


老人做寿,得吃面。寿宴上的菜品琳琅满目,但谁也压不过那碗“一根面”的风头。小孩子嘻嘻哈哈地跑过来给老寿星祝寿,又总在大人眼错不见的功夫,偷偷捏一根糖醋面筋吃。


伏天儿到了,得吃面。夏日的黄昏,夕阳的余晖还没洒下来,家家户户已经飘出了面香。吃的时候也不用摆桌子,一人一碗,或蹲或坐,端起来就吃。有邻居下班了经过门口还得往里招呼:“捞面,家里吃点儿?”


坐路边吃捞面,小风儿一吹,浑身舒坦。 摄影 / 宋面条

最牵动人情肠的,莫过于远行的游子归家时那碗捞面。天津的习俗是“长接短送”,用长长的面条寄托长长的思念,希望能把亲人长久地留在家里。也正因如此,无论游子回家时是深冬还是盛夏,是清晨还是深夜,进门之一口,总要吃上热乎的捞面。捞面的味道,也就成了家的味道。


都说天津孩子恋家,焉知他们眷恋不已的,不是那碗离了家就再不是那个味儿的捞面呢?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懂得认真对待每一碗面,把每一个或隆重或琐碎的日子过出仪式感。


蛋糕配捞面,过生日也得与时俱进呐。 摄影 / 梅大宸的梅


捞面普通,但绝不能凑合;正如生活平淡,也绝不能将就。这是天津人的追求。


有事吃面,没事也得吃面,要抓住一切机会,创造欢乐的瞬间。这是天津人的乐观。


饭点来趟捞面馆,看着长长的队伍就知道大伙儿多爱吃面了。 摄影 / 三三公主


他们平凡的坚持与热爱,就凝聚在这样的对话里:


“今儿个吃嘛?”

“捞面!”


捞面里永远有家的味道。 摄影 / 夏夏夏天


文 | 猫骑士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文章首图 | 三三公主

封图摄影 | 耿超


参考资料

何玉新.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白中阳.美味与习俗:论近代天津民众喜食河海两鲜的风俗

王兆祥.天津民俗文化刍议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茅台咖啡酱香拿铁火爆朋友圈,喝了还真有点“玫瑰腐乳汁”的感觉

在茅台冰淇淋引起轰动后,茅台咖啡悄然登场,酱香拿铁成了新宠。朋友圈里,人们纷纷晒单,让这杯茅台酱香拿铁成了热门话题。

茅台与瑞幸合作:咖啡与酒的奇妙融合

令人意外的是,茅台与门店遍布城市的瑞幸咖啡展开了合作。在瑞幸APP上,酱香茅台毫不掩饰地占据了产品列表的首位。这款奖项拿铁的宣传词称,每杯都含有贵州茅台酒,但酒精含量低于0.5%度。这款咖啡使用了风味浓郁的白酒奶,其中53%度来自贵州茅台酒,而且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温度、糖度以及是否加奶油。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孕妇、驾驶员和酒精过敏者不建议饮用。

网友的评价:口感各异,有点“微醺”

对于这杯酱香拿铁,网友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觉得味道还不错,而有人则觉得口感奇特,甚至形容它像是“玫瑰腐乳汁”,或者像宿醉后第二天早晨喝咖啡的感觉。是否带有浓烈的酒味也存在分歧,一些网友表示已经“微醺”,而其他人则认为酒的量太少。那么,到底这杯酱香拿铁的味道如何?是否值得一尝?你怎么看?

结论

茅台咖啡的登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它的独特口感和茅台酱香的加入让人们纷纷尝试,让这杯咖啡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无论你对它的评价如何,这个合作无疑为咖啡与白酒的奇妙融合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也让人们对咖啡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如果你还没有尝试,不妨一试,或许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味觉体验。

川菜趣话:川菜调味的冷面魔方-豆腐乳

一颗黄豆,不仅颜值高,更是魔幻般善变。在巴蜀大地,由自古就尚滋味、好辛香,尚生活、好烹调的天府子民,神奇演绎出的不仅是豆腐脑、豆花和豆腐,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的豆腐乳、豆腐帘子、豆腐皮、千张、豆筋、豆腐干等。

其中由豆腐直接演变出来的豆腐乳,于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食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清代李化楠的《醒园录》中也详细地记述了豆腐乳的做法。

以前大凡豆瓣、豆腐乳、豆豉等大多家庭都要自家做。每年母亲也都要做豆腐乳。通常是买一板新鲜老豆腐,划成四方小块,放在通风处,盖上南瓜叶自己发酵,等豆腐开始霉变长满了浓密的百绒毛,便开始加盐、醪糟汁、五香粉、辣椒面、花椒面拌和,然后放在大缸钵里腌渍,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吃了。于今还清晰的记得五六十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周日离家,总要带上一缸豆腐乳或香油豆瓣,为了省钱养家糊口,那就是他一周的下饭菜,如今想来,难免让人心泪涟涟,伤感得很。

豆腐乳成了绝佳的下饭小菜

说来,中国各地都产豆腐乳,以腐乳成品的颜色分为白腐乳、红腐乳和青腐乳。

白腐乳,又叫白方,以桂林腐乳为代表。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远在宋代就很出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腐乳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整套流程,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一日三餐的佳好拌食,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1937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手工艺产品展览会上,桂林腐乳因其形、色、香、味超群出众而受到特别推崇,并从而畅销国内外。

白豆腐乳

红腐乳,又叫红方。红腐乳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三十道工艺,十分考究。腐乳装坛后还要加入优质白酒继续沁润,数月后才能开坛享用,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腐乳。红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红色,切面为黄白色,口感醇厚,风味独特,除佐餐外常用于烹饪调味品。制造红腐乳的原料除黄豆外还有芋类。其成分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以色正、形状整齐、质地细腻、无异味者为佳品。

红豆腐乳

青腐乳,也叫青方,就是臭豆腐乳,是真正的“闻着臭、吃着香”的美食,不少人就好这一口。臭豆腐乳以王致和百年老店所产的为代表。发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这里还有个故事:王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名落孙山的他在京租了几间房子,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渍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准备再考,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到秋天,王致和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一尝,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鲜美香醇,不由一阵欣喜,送给邻家品尝,都称赞不已。其后,王致和便专心制造臭豆腐乳,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臭豆腐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亲赐名“御青方”。

腐乳三方

南味豆腐乳

再说,巴蜀的豆腐乳,同样用豆腐块做胚料,经发霉、盐渍、加汁、密封发酵制成。虽然豆腐乳品类很多,风味各异,其中有一款风味味道很是奇特的豆腐乳,这就是南味豆腐乳,闻起来也是臭烘烘的,吃着却是很香,咸鲜回甜,多滋多味,很是开胃爽口。尤其是夏季大热天,一大碗温温热的绿豆稀饭或荷叶稀饭,配上馒头、煎饼啥的,拌着臭豆腐乳吃,那真是舒爽得很,说起来口水都直冒。

四川的豆腐乳按大类也分为白豆腐乳、红豆腐乳、南味豆腐乳(即臭豆腐乳)、南糟豆腐乳等,以及派生出来的金钩豆腐乳、五香豆腐乳、麻辣豆腐乳、白菜豆腐乳等。四川各地都有豆腐乳,名品较多,如成都海会寺白菜豆腐乳、夹江豆腐乳、五通桥桥牌豆腐乳、唐场豆腐乳、石宝豆腐乳等。而四川彭山的南味豆腐乳,俗称臭豆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咸鲜香浓,特别的发酵所长生的特殊“臭味”而风味独特,广受喜爱。大邑唐场豆腐乳则川味浓郁,以麻辣、香酥、细嫩无渣见长;成都海会寺的白菜豆腐乳也很有特色,每块腐乳用白菜叶包裹,味道鲜辣适口。

白菜豆腐乳

彭山南味豆腐乳,历史也算久远了。清朝嘉庆年间,陕西渭南人李仲云随大批移民入蜀,并于嘉庆十四年(1810)举家迁至四川彭山县。李仲云刚来彭山时靠做大饼为生,后开办手工酿造作坊,创造性地研制出具有北方臭豆腐乳香味特点,又适合南方人口感,细腻润滑,味道悠长的“南味豆腐乳”。李仲云死后,其子 *** 接替父业,潜心研究,改进工艺,并努力发展佐餐佐料品种。清咸丰七年(1857),又将作坊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长春园号”酱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长春园号逐渐发展壮大,扩大了盐渍制品的生产规模,改进了手工 *** 技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

南味豆腐乳的 *** ,坚持选用彭山与仁寿的上等优质黄豆,经过筛选、浸泡等二十几道工序,选用三十几种香料与上等曲酒,用五通桥精盐,配料后装坛一年后方可食用。

1882年,“长春园号”南味豆腐乳被清朝翰林学士李应根带到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获得优质食品奖;解放前参加历届四川省劝业会亦获得优等食品奖。抗战初期,美国人来彭山修机场,省女师校迁来彭山。这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工程技术人员、军人、师生都喜爱“长春园号”南味豆腐乳,并带回老家赠送乡亲。至此“长春园号”南味豆腐乳名声远扬。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长春园号”公私合营,更名为彭山县酿造厂,仍然坚持传统工艺,人工 *** 。

南味豆腐乳

一、工艺流程:黄豆浸泡→磨浆→离心去渣→煮浆→过滤→埋花→压榨去水→切分成型→排乳→自然发酵→搓毛→腌制→装瓶→加酒水、辣椒→后发酵成熟→贴标→成品。

二、技术要点:

1、划块,将新鲜豆腐用利刀将豆腐切成长、宽为2.40厘米,厚1.25-1.40厘米的小块。

2、排乳、自然发酵。切分成型的小块均匀排到发酵筛,然后放入发酵房自然发酵。也可人工接种毛霉,控制好接种量及库房的温度28-32℃,湿度88-95%,34小时左右菌丝浓厚。

3、搓毛、腌制。经发酵,将浓厚的菌丝搓掉,用食盐腌制,使其含盐量为12个盐度左右。

4、装瓶、加酒水。盐坯装瓶,加酒水,辣椒,麻辣油封住液面,打紧盖,放入库中。

5、后发酵成熟。库温28-30℃放置一个月左右即可发酵成熟。

2009年7月,“长春号”南味豆腐乳手工 *** 技艺被四川省人民 *** 公布为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腐乳胚料(毛豆腐)

豆腐乳不仅美味可口,开胃助餐,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老少尤喜。豆腐乳汁水还是川菜烹调的独特调味料,用以增鲜、突出风味的特殊调味料,被称为川菜调味中的高冷杀手。豆腐乳较多用在烧菜,蒸菜、炒菜和调味蘸碟,红烧菜肴或家常烧,多用红豆腐乳或麻辣豆腐乳,白烧菜肴则多用白豆腐乳或南味豆腐乳。像腐乳红烧肉、腐乳扒猪脸、腐乳烧甲鱼、腐乳烧肥肠、腐乳烧蹄花、腐乳烧猪尾、腐乳烧肚条、粉蒸肉系列、羊肉汤锅、火锅蘸碟等。

腐乳扒猪脸

《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江湖饕客 向东 2019.09.13 成都

让你停不下筷子的自制腐乳

菜坛子洗净消毒、晒干;早上到菜市场买来腐乳生胚,放太阳下晒三个小时收干点水份、杀菌。(以前做的,1一一3过程图没拍下)生姜、蒜瓣剁碎哂好的腐乳生胚用盐腌一下,加入白酒、生姜末、蒜末、五香粉、辣椒粉、红曲粉拌匀装坛码齐。(红曲粉也可不放)坛口用保鲜膜封口,盖上盖子,坛腺上水。二十天后就可开坛装盘食用了。佐汁蘸料,腌

这道腐乳汁排骨比大厨做的还好吃

准备材料,排骨下到油锅里炸到表皮变色,冰糖下到热锅中热化。调味料和腐乳混合到一起,成腐乳汁。锅炉加水,没过排骨,水开后,放入腐乳汁,八角,葱和蒜。焖1个小时左右,大火收汁。

一学就会的万能酱料配方,有了它们不怕味蕾枯燥无味

你要问一个吃货,这段时间宅在家里,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想必十个有九个吃货会说,那当然是嘴巴无法承受的寂(乏)寞(味)之苦!不是说自己做饭不好吃,只是日复一日的三餐,总会有让味蕾疲乏的时候。

为此,我们整理出了一些万能酱料配方——拥有它们,每道菜仿佛打通了经脉,瞬间就拥有了灵魂。最关键的是,这些酱料做起来超级简单,而且吃起来真的很开胃,保准你这段时间沉寂的味蕾能够被唤醒。


万能辣椒油

| 配料 |

鸡翅根............6-8个

燕麦皮............适量

料酒............适量

姜、葱段............2-3片

辣椒粉............适量

蒜末、小米椒、洋葱............适量

香料、盐、陈醋............适量

白芝麻............1小把

| 步骤 |

■ 处理食材。砂锅里倒入适量的凉水,把准备好的鸡翅根、姜片和料酒放进去,大火煮熟。翅根放凉后,用手撕成小块,方便咀嚼。这时候可以泡一些燕麦皮垫在盘子最下面,可以吸收料汁儿多余的油脂,让这道菜更爽口。

■ 炸辣椒油。把辣椒粉、大料粉混合,再在里面撒上食盐和白芝麻,搅拌均匀备用。锅里倒入适量的油(建议使用菜籽油),不用烧热,直接放入葱段、姜片、洋葱和香菜杆,小火炸出香味。趁油温还不高的时候,可以先舀出两勺浇在拌好的辣椒粉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辣椒在油炸的过程糊锅。

■ 灵魂酱汁儿。锅里的食材炸成金黄后捞出,继续升高油温,直到油面冒烟。关火,心里默念70个数,分三次泼在辣椒表面。这里还有一个窍门,拌好的辣椒油可以再倒入一勺陈醋,进一步激发出辣椒油里的香气。

■ 万能辣椒油 *** 口水鸡。单独盛出一小碗辣椒油,根据个人口味切点儿姜片、蒜末、辣椒圈,适量的盐、醋、生抽、蚝油、香油、糖调味,拌匀之后淋在鸡肉表面,简单又下饭的快手菜就做好啦。


甜汁大虾

| 配料 |

鲜虾............适量

白砂糖............2-3勺

胡椒粉............适量

料酒............适量

盐............适量

食用油............适量

生粉............少许

大红浙醋............1大勺

| 步骤 |

■ 处理食材。选择活的鲜虾,剪掉虾枪,挑出虾线,撒上少许盐、胡椒粉和料酒腌制。

■ 调制料汁。趁着腌虾的功夫,可以调配一下料汁。这个料汁要偏甜口一些,容器里放少许水,加入一大勺红醋(如果没有红醋,可以用米醋代替,但是不要用香醋或者陈醋)、两勺半白糖、少许盐,搅拌均匀既可。

■ 拍粉、油炸。腌好的虾中倒入少许生粉,然后晃动容器,使虾身裹上薄薄一层;锅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烧热(有青烟冒出时就可以下锅炸)后倒入大虾。之一遍炸制定型,捞出后进行第二遍复炸,这样大虾外壳更酥脆,颜色也好看。

■ 装盘。锅中留少许底油,倒入提前配好的甜汁,快速翻炒。炒到白色水泡渐渐消失时,再倒入炸好的大虾翻炒,这时的料汁不仅色泽红亮,能均匀地裹到虾身上,也不会有多余的料汁留在锅底。


藤椒油

| 配料 |

鸡腿肉............1份

青红线椒............2-3个

青花椒............1小把

葱段、姜片、洋葱............适量

八角、桂皮............2-3个

辣椒粉、白芝麻............适量

生抽、胡椒粉............少许

食盐............少许

食用油............少许

| 步骤 |

■ 处理食材。青红线椒切碎,放入容器中,撒入少许盐,用手抓匀后腌制;鸡腿洗净,冷水下锅,放入葱段、姜片去腥,大火煮熟(用筷子扎一下,如果可以扎透就代表鸡腿已经熟了)后捞出,立即放入冰水中快速冷却(煮鸡腿的汤留一碗备用)。

■ 调制辣椒油。热油爆香八角、桂皮、洋葱片,待稍稍爆出香味后就可以把这些食材取出,然后让油烧热,冒烟后再倒入准备好的辣椒面和芝麻里。

■ *** 藤椒油。鲜青花椒(如果实在买不到鲜青花椒,干青花椒也可以)放入油中小火浸炸,时间不宜过长,待青花椒表皮稍稍发黑,有炸壳的现象时就可以关火了。

■ 调味装盘。鸡腿冷却后,切成条状码在一个比较大的容器里。另外准备一个容器,放入腌好的青红线椒圈、少许盐、一勺现炸辣椒油、两勺生抽,再把放凉的藤椒油和鸡汤倒进去拌匀,这个料汁(料汁的量更好要没过食材,这样鸡肉才能充分入味儿)就算做好了,最后淋在鸡肉上就可以了。


东北酱大骨料

| 配料 |

猪脊骨............2-3斤

白糖...........5勺

黄豆酱............6勺

葱段、姜片............适量

蚝油............4勺

十三香............3勺

生抽............2勺

白酒............1勺

香叶、花椒、八角............适量

辣椒、桂皮、陈皮............少许

| 步骤 |

■ 处理食材。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脊骨(猪脊骨不用焯水,洗净即可), 锅烧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把葱段和姜片倒进去煸炒出香味,随后放入六勺黄豆酱炒香。 随后倒入猪脊骨翻炒,待酱料均匀裹满猪脊骨时,就可以调味了。

■ 调制酱料。把白糖、蚝油、十三香(五香粉也可以)、生抽、白酒按照5:4:3:2:1的比例依次加入锅中翻炒,炒的差不多时就可以加入一些清水(温水)炖煮。

■ 装盘。加水炖煮的时候,再把剩余的大料倒进锅里,不喜欢吃辣椒的可以去掉辣椒。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上二十分钟,待汤汁基本收干时就可以出锅装盘。


腐乳鸡翅

| 配料 |

鸡翅中............500克

大蒜...........2瓣

料酒............适量

生抽............10克

白糖............10克

黄酒............10克

老抽............5克

腐乳汁............30克

食用油............适量

| 步骤 |

■ 处理食材。选择肉多有弹性的三黄鸡鸡翅,从背面划上两刀(正面不改刀),这样既能保证鸡翅的完整性,也方便入味儿。改好刀的鸡翅放入容器里,然后把大蒜拍成蒜泥,和鸡翅拌匀腌制。

■ 调制腐乳汁。鸡翅500克、腐乳汁30克、白糖10克、黄酒10克、生抽10克、老抽5克,按照这个比例调配料汁拌匀,然后倒入鸡翅里抓匀腌制30分钟入味儿;

■ 装盘。中火热锅凉油,油温烧至5成热后,下入腌好的鸡翅慢煎,一面定型后再翻面。待两面煎至金黄,鸡翅胖嘟嘟时,就可以出锅装盘。


酱汁茄盒

| 配料 |

紫皮长条茄子............1个

肉馅...........1-2斤

葱花...........适量

鸡蛋............1个

生抽............少许

料酒............适量

蚝油............适量

淀粉............少许

盐............少许

番茄酱............适量

| 步骤 |

■ 处理食材。选用紫皮长条茄子,先切成厚片,再从中间片开,不要切断(就像切莲夹一样)。切好后放在淡盐水中浸泡,避免发黑。

■ 调制肉馅。把肉馅和葱花剁在一起拌匀,倒入少许料酒去腥,再加入一点生抽和盐提味,最后放入鸡蛋清,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使肉馅儿上劲儿。把拌好的肉馅放入切好的茄子片里备用,肉馅的量不要太多;

■ 装盘。夹好肉馅的茄子,放在盘子里冷水上锅,上气后蒸上十分钟。另起一口锅,烧热后不放油,先放上一些番茄酱,再加入一些蚝油和两勺生抽翻炒,待番茄酱冒泡时,把之前调好的水淀粉倒进去继续翻炒。等酱汁变得浓稠时就可以关火了,然后浇在蒸好的茄盒上就可以了。

一边提神一边醉酒?酱香咖啡来了,被评价竟像玫瑰腐乳汁?

继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在部分城市的门店推出了咖啡饮品后,这次,茅台咖啡真的大规模来了!刷一刷朋友圈,一半的人都在晒单。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茅台牵手的居然是门店遍布大街小巷的瑞幸咖啡。今天,打开瑞幸APP就可以看见产品列表中,酱香茅台已经处在之一位。 宣传词上写着“每杯都含贵州茅台酒,酒精含量低于0.5%度”。 原来,这款奖项拿铁使用的白酒风味厚奶,含53%度贵州茅台酒,可选温度、糖度和是否需要奶油。 同时,未成年人、孕妇、驾驶人员、酒精过敏者不建议饮用。

对于酱香咖啡,许多网友果然来了兴趣:有的问好不好喝,有的已经喝上了。 到底好喝吗?大家的说法也不一样。 有人觉得还不错。 也有人觉得口感奇怪,甚至像玫瑰腐乳汁,又像宿醉后第二天早晨喝了咖啡的感觉。 酒味浓吗?有的网友表示已“微醺”, 有的则表示,酒加得太少…… 到底这杯酱香拿铁味道怎么样?到底要不要买来尝试一下呢?你怎么看?

来源: 新闻晨报

标签: 酱豆腐 东北 美食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