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d8b01e0000bre3fgqg3upahn95mit0","duration":109.807,"width":640,"height":360,"file_size":682,"thumb":{"web_uri":"tos-cn-p-0000/4de7b896bd364582b5f1cf99a231c8fd","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09.807,"file_size":8454483,"w":640,"h":360},"normal":{"duration":109.807,"file_size":8453576,"w":640,"h":360}},"is_encrypted":null,"md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阿宽红油面皮吃出了老鼠,阿宽食品正在联系当事人处理15日晚,网友准备吃面皮时发现异物,异物呈黑色且已发霉,当事人怀疑异物为死老鼠。目前阿宽面皮正在联系网友处理。
666粉丝节丨阿宽红油面皮开奖啦!四川观察原创话题活动,#四川观察666粉丝节今天开奖啦!
获奖者为:12月29日~1月1日上午10点,在四川观察客户端话题互动板块,上传图文、视频并附带相关话题通过审核和抽奖的观观粉丝们。
快来看看获奖名单有没有你!
稍后我们将致电获奖观粉并完善收件信息,请保持通信畅通哦!
(24小时内无法取得联系的用户将视为自动放弃领奖资格)
本次活动没有中奖的粉丝朋友们不要气馁哦,666粉丝节活动还在火热进行中,明天我们将开出井研柑橘、vivo手表和耳机的中奖用户,快来客户端互动板块添加话题#四川观察666粉丝节参与吧,说不定下次中奖的幸运儿就是你哦!
2022年12月29日:四川观察6周年 *** 版文创(已开奖)
2022年12月30日:卡塔尔世界杯官方授权纪念品(已开奖)
2022年12月31日:阿宽红油面皮(已开奖)
?2023年1月1日:井研柑橘、vivo手表和耳机
2023年1月2日:迪桑特与CORKCICLE联名保温杯
2023年1月3日:廖记棒棒鸡新年礼盒
来源:四川观察 吴林昊
“红油面皮王”阿宽食品冲击上市记者 | 马越
编辑 | 昝慧昉
疫情助长方便速食消费,更细分品类的产品走向大众,也让背后的食品企业站上了风口。
靠红油面皮、方便粉丝等产品走红的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近期正式递交了招股书,冲击深交所主板上市,拟募资6.65亿元,用于健康食品产业园一期项目、研发中心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就是曾经的“白家食品”。由于跟另一家知名方便食品生产商白象食品存在注册商标纠纷,2021年“四川白家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名称变更为“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变为“阿宽食品”。
从业绩看,阿宽食品在近3年半时间里进入快速增长期。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2亿元、6.31亿元、11.10亿元和5.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48万元、2364.85万元、7626.49万元、2192.94万元。2018年至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2%。
报告期内,阿宽食品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51%、36.22%、36.3%和34.53%,略有下滑。
不难发现,阿宽食品业绩“井喷”的2020年恰是国内疫情爆发的一年。在宅家消费的影响下,方便速食产品迅速扩大了消费市场。
疫情也推动了阿宽食品电商业务的爆发。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4亿元、3.08亿元、6.61亿元和3.68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53%、50.46%、61.34%和63.58%。线上渠道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眼下其线上销售的贡献已经超过六成。
随后阿宽食品也获得了资本青睐。天眼查APP显示,仅在2020年,该公司便获得了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创伟业、高瓴创投、众源资本等。
阿宽食品最早成立于2001年,以生产方便粉丝起家,可以说是国内快消粉面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阿宽食品只能算是国内方便食品市场的二线品牌。
受制于方便粉丝市场的小众化,阿宽食品之前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变化始于2015年,阿宽食品开始战略转型,在产品结构上进行变革,并在2017年提出了“新型方便食品”的概念,产品线扩充到了主打地方特色的红油面皮、甜水面、自热烧烤、自热火锅、螺蛳粉等新型方便食品,分别属于旗下“阿宽”和“白家陈记”两大品牌。
如同很多公司一样,阿宽食品也是寻找到一个成功的“大单品”作为突破口,然后进行横向的品类扩展。
而大单品产生的机会,往往来自于快速扩容的市场——中商产业研究院就曾预估,2020年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将达4812亿。比如海底捞、小龙坎、自嗨锅带动了自热火锅,而好欢螺等品牌带动了螺蛳粉。
招股书显示,2018年起,阿宽食品不断升级“红油面皮”系列产品形态、包装及营销方式,成功将其打造为“爆款”产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方便面品类。2020 年,该产品系列年销售额约为4亿元,累计销售超过1亿份,仅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线上订单量便达到约1600万份。
从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划分的情况看,以红油面皮为主的方便面品类,也成为营收的更大贡献者。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40.6%、45.12%、50.03%、65.28%,公司对方便面品类的依赖度逐年提高。
事实上,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红油面皮,可能都来自于这家公司。
与行业内不少新消费方便食品采用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相比,阿宽食品主要实行自主生产模式,拥有包括成都龙泉驿、北京顺义、杭州富阳、宜宾高县、德阳罗江在内的五大生产基地。
由此,它也在供应链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能供应及质量控制均更有保障。同时,也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网易严选等客户提供贴牌代工服务。
隐藏在不少知名品牌背后做“隐形冠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阿宽食品在品牌力上的不足。
食品分析师林岳曾在采访中告诉界面新闻,阿宽食品现阶段的品牌张力不够,与它一直以来“隐形冠军”的形象分不开,按本分做产品、做代工,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和成本在营销上。但如果想要有更大的增长,品牌营销一定是需要补齐的短板。
走红的红油面皮,能撑起“方便食品之一股”吗?伯虎点睛:红油面皮,能撑多久?
文 | 唐伯虎
2020年,今麦郎宣布冲刺上市,此后再无相关动态。彼时,今麦郎年营收240.43亿元。
年前,同赛道的阿宽食品也传出IPO。2020年,阿宽食品的营收是11亿元。
体量相差之大,阿宽食品争夺“方便食品之一股”,有望吗?
小赛道里的大黑马
创始人陈朝晖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当过公务员,在百事可乐四川公司做过销售,后来成立了雅士广告公司,做广告的同时还 *** 食品,逐渐成了可口可乐、旭日升、洽洽瓜子等企业的合作对象。
2000年,一位外地朋友到成都出差,因为飞机晚点,陈朝晖只能带朋友吃了路边摊上的肥肠粉,不料朋友竟对肥肠粉赞不绝口,并感慨要是把肥肠粉做成方便面那样的速食就好了。
朋友无意中的感慨,却让陈朝晖嗅到了商机,找到了转型的方向。
2001年,看中方便粉丝的风口,陈朝晖成立了四川白家食品公司,也就是“阿宽食品”的前身。这一年,白家方便粉丝正式投放成都市场。
在陈朝晖营销、食品行业经验的加持下,2003年,白家方便粉丝销售额达到1.2亿元,并出口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同行业中名副其实的NO.1。
不过白家方便粉丝的发展逐渐触及市场天花板。2003~2013年,方便面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期,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速度。而方便粉丝销售规模长期徘徊在亿元上下,不温不火。
2013年起方便面行业经历了下行期,直到2016年,市场开始回暖。也是这一年,陈朝晖搭上顺风车,成立了阿宽食品,主营以红油面皮为主的方便面,而原来的白家陈记则主营方便粉丝。
(图源: *** )
阿宽食品的发展路径十分清晰。避开与头部企业竞争大众市场,瞄准地域性、受众分散但规模并不小的细分市场;通过复原地方特色风味、独特的酸和辣等成瘾性口味,不断强化消费者的复购意愿,从而树立起新的品类认知。
尤其是2018年,阿宽食品就试图把红油面皮打造成爆款,对产品的形态、包装等进行了几次升级,也得到了不错的反馈。招股书显示,阿宽食品2018年营收4.2亿元,其中有1.7亿元是以红油面皮为主的方便面品类贡献的,占比40.6%。
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速食产品备受关注,阿宽食品的红油面皮“多年媳妇熬成婆”,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单一爆款产品红油面皮支撑了阿宽食品的营收增长。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下称“报告期内”)阿宽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2亿元、6.31亿元、11.10亿元。报告期内,方便面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0.60%、45.12%、53.03%,成为公司营收的主力军。
重营销,轻研发
红油面皮的走红,离不开阿宽食品在营销上做的功夫。
一方面,在品牌合作上与年轻人走到一起,如与王者荣耀进行联名推广。另一方面,阿宽食品的带货矩阵遍布达人与社群,2021年仅在抖音平台就合作了上千位达人。
从期间费用来看,占营收比例更大的正是销售费用,其次为管理费用。
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阿宽食品的销售费用率为13.91%,管理费用率为8.46%。在销售费用中,广告宣传费占了2.74%,而推广服务费的占比则上升至62.45%。
推广服务费中最主要的是电商渠道服务费,即阿宽食品支付给电商平台、达人主播的推广服务费。
报告期内,阿宽食品的电商渠道服务费分别为1460.33万、2342.90万、5646.39万。也就是说,在2020年2.3亿的电商自营收入中,有近四分之一作为推广费用支付给电商平台和主播。
(图源: *** )
这种营销策略,也带来电商渠道份额的显著增长。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渠道分别为其贡献了47.53%、50.46%、61.34%的营收; *** 、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是其最主要的销售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阿宽食品现有超过200个单品,主营业务包括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自热食品以及其它产品等。然而,这200多个单品中,仅有红油面皮是已经出圈的超级单品,其他产品似乎还在孵化中,尚且没有能扛起下一个大旗的。
超级单品主导营收结构,品牌增长持续乏力,这种情况跟阿宽食品的“轻研发”有很大的关系。
报告期内,阿宽食品的销售费用率为25.31%、22.12%、13.02%,而研发费用率为0.41%、0.59%、0.44%。
足以见得,研发投入还有待提高。
毕竟,仅有一个红油面皮,显然不够应对市场的“波涛汹涌”,这一点从销量和毛利率的下滑也可窥见一二。
报告期内,阿宽食品的毛利率分别是37.51%、36.22%、29.31%,毛利率在2020年开始下滑,且较大幅度低于康师傅、统一。
久谦中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阿宽天猫旗舰店的销量同比下降了53%,销售额同比下降10%。
强敌环伺,赛道内卷
阿宽食品进入方便面这一战,可以说打得很险。
品牌力不足,体量仍然太小,是阿宽食品的现状。招股书中,阿宽食品也提到自己的竞争劣势,市场占有率有限、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
的确,和同行相比,阿宽食品的体量太小了。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康师傅的方便面业务收益为127.22亿元,占据方便面市场四成的份额;统一企业中国的方便面业务收入为43.98亿元,占据近两成的份额。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正在谋划上市的今麦郎2020年营收达到218.49亿元。
而阿宽食品2020年的营收是11亿。与方便面行业的巨头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还将渗透到之后的比拼中,红油面皮的品类劣势也将凸显。
阿宽食品的取胜在于,走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主打红油面皮,定位高端方便食品。而随着康师傅、统一等老牌方便面企业的转型,高端赛道势必越来越拥挤,留给阿宽食品“红油面皮”的空间也将遭到压缩。
一方面,红油面皮的品类不具优势。疫情前,阿宽食品2018年营收4.2亿元,红油面皮为主的方便面品类贡献了1.7亿,相对疫情期间的“突飞猛进”,这或许才是阿宽食品真实的业绩表现。2021年,销量和毛利率的下滑,也进一步证实了市场对红油面皮的新鲜感正在褪去。
何时触及天花板,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方面,康师傅统一等头部企业正在向高端区域进军。此前,康师傅旗下推出了“速达面馆”等高端线品牌,用原有平台背书,扩展用户。而统一则推出“汤达人”、“满汉大餐”、“开小灶”等高端系列品牌,并单独开设官方旗舰店。
(图源: *** )
此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贴牌代工生意,能走多远,也是一个问题。
阿宽食品除了经营自有品牌,还给三只松鼠、李子柒、网易严选等网红品牌代工。报告期内,贴牌代工的营收贡献分别为4.85%、11.18%、13.92%。
问题是,作为客户,这些网红品牌同时也是阿宽食品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行业均有着一定的消费群体。而阿宽食品和网红客户的消费群体或有重合,在品牌力不足的情况下,阿宽食品显然不具备优势。
在疫情中兴起的,除了速食,还有预制菜。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2888亿元,2021年预计达3459亿元。未来3-5年,预制菜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预制菜已经获得年轻人的追捧,95后消费者买预制菜的比例是65后的两倍。而预制菜能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迎来“高光时刻”,跟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健康意识改变密不可分。
一直脱离不开“垃圾食品”标签的方便面,在这一点上便占了下风。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预制菜肯定会抢方便速食的市场,但最终两者会形成互补。比如,预制菜更契合家庭消费,速食则更多地出现在年轻独居人群的餐桌上。
可以确定的是,速食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根据智研咨询,2019年中国方便食品的市场规模达4500亿元,若按照年均复合增速6%计算,2025年方便食品的市场规模将达6300亿元。
阿宽食品能否在这千亿市场中“急流涌进”?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1、市界:给李子柒们代工,一门难赚钱的生意
2、观潮新消费:一年卖了11亿,年轻人又吃出一个IPO
3、不二研究:红油面皮撑起10亿营收,阿宽冲刺A股"方便食品之一股"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山寨“阿宽红油面皮”“李鬼”公司赔了30万元食品行业山寨“傍大款”的事常有,最近,一家食品企业因山寨白家阿宽红油面皮,被诉诸法院,除停止侵权,还赔了30万元。
2015年,“阿宽红油面皮”率先推出上市,并迅速成长为销售额破亿的“明星单品”。成爆品后,该款产品成为多家食品企业山寨模仿的对象,白家阿宽利益受损。
今年618电商购物节前夕,白家阿宽公司连夜紧急发函启动 *** ,一方面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销毁相关涉嫌仿冒侵权产品;另一方面,也请求天猫、拼多多等在内的电商平台及线下相关销售渠道协助打假。
今年8月11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四川白家阿宽诉另一家署类食品公司关于“阿宽”红油面皮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一案。最近,该案有了结果,两家企业在法院组织调解下已达成和解。
民事调解书显示,被诉侵权的这家薯类食品公司,属于与白家阿宽公司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同业竞争者,其生产、销售的红油面皮的装潢与白家阿宽公司红油面皮的装潢高度相似,构成对白家阿宽公司的不正当竞争。
根据双方和解内容,该食品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与原告白家阿宽公司“阿宽”红油面皮近似包装装潢的产品,赔偿白家阿宽公司30万元,刊登道歉声明。今后若再出现此类情况,需要按本次和解金额的五倍进行赔偿。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阿宽面皮疑吃出老鼠”续:如皋市监局确认黑色异物系发霉面皮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阿宽红油面皮疑似吃出老鼠”一事有了调查结果。
2月22日,澎湃新闻从江苏省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获悉,经现场确认,问题面皮包装内黑色异物不是老鼠,也不是任何异物,而是面皮受潮后发霉变黑。因包装打开较久,无法确定受潮原因和具体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阿宽”为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家阿宽”)旗下品牌。该公司总部位于成都,此次被质疑的“红油面皮”系其主力产品。
2月22日中午,“白家阿宽”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已和消费者达成和解。此外,“白家阿宽”称,因个别自媒体和个人利用此次投诉事件“恶意炒作”,该公司已于2月18日上午正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被受理。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月16日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帖称,其购买的阿宽红油面皮里“吃出死老鼠”。该网友贴出的图片显示,红油面皮塑封膜内,除了面皮外,还有一块黑色块状异物。此事很快引发热议,登上微博热搜。
2月17日凌晨,“阿宽”品牌官方微博“白家阿宽食品”回应称,“已在之一时间与消费者取得联系”,“会赶往消费所在地取得问题产品后之一时间交由第三方权威检测部门或当地 *** 市场监管部门对进行检测认定”。
2月17日晚,“白家阿宽食品”官方微博公布此事进展称,公司质检和技术人员对该问题面饼初步判断原因是因水分进入面饼,导致非油炸面饼受到污染发霉变质,不存在异物问题。第三方权威机构表示无法进行样品检测。
随后,消费者将情况投诉到购买红油面皮的店铺注册地江苏如皋市12315,并被受理。2月22日,澎湃新闻从江苏省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2月20日,在“白家阿宽”一方及消费者见证下, *** 工作人员对“问题面皮”现场开封,最终确认面饼的黑色异物并非死老鼠,而是受潮后发霉变黑的面皮。但因开封时间较长,缺乏更多证据,无法确认受潮具体环节。
对此,“白家阿宽”相关工作人员称,据了解消费者是1月9号购买的红油面皮四连包产品,购买后即拆封食用了三袋,最后一袋是在2月中旬准备食用时发现产品的面饼有异常。该产品在外包装上标注有“开封后请低温保存,并在十日内食用完毕”的要求。
目前,“白家阿宽”已和消费者达成和解。澎湃新闻注意到,涉事消费者也在相关 *** 平台上发表了声明,称其和“白家阿宽”一方均认可“面饼中黑色部分并非老鼠而是面皮发霉所致”的结论,自己只是普通消费者,“做的事情也是为了寻求真相合法 *** ”。“(我方)向阿宽厂家提出了面皮包装建议,即在小包装上加印更多醒目易辨识的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和开袋后的储存提示和食用建议。”该消费者称。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栾梦
阿宽食品IPO:红油面皮发霉陷食安风波 曾因卫生问题屡遭投诉中国网财经2月23日讯(记者叶浅 邢楠)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日前披露了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此次IPO,阿宽食品计划募集资金6.65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健康食品产业园(之一期)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过,日前阿宽食品陷入了食品安全风波。
食品安全风波
阿宽食品成立于2016年,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方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自热食品等。
财务数据方面,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阿宽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6.31亿元、11.10亿元和5.93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08.48万元、2364.85万元、7607.83万元和1981.04万元。
可以看到,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的居家需求增加,2018-2020年阿宽食品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除业绩增长受到关注,作为食品行业,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阿宽食品销量更高的产品“红油面皮”却频频陷入食品安全风波。
2月16日,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布“阿宽红油面皮里疑似吃出老鼠”的相关图文,该消费者表示,“在食用阿宽面皮的时候发现塑封膜内包着黑色的异物,上面还有毛发和发霉的地方,很像老鼠肉”。
图片来源:当事人社交平台(现双方和解,消费者自行删除原贴)
次日,白家阿宽官方微博发布上述消费者投诉事件调查处理进度说明,并表示公司已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公司质检和技术人员对问题面饼初步判断是因水分进入,导致面饼受污染发霉变质所致。阿宽食品与消费者共同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面饼进行检测鉴定,初步判断认为产品外包装缺失、无生产批次号、不符合样品检测标准,消费者将该情况上报12315。
2月20日,该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经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阿宽方确认,购买产品的经营者其销售的产品采购自阿宽授权经销商”。
2月22日,白家阿宽官方微博发布该投诉事件声明,“20日上午,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该消费者阿姨与阿宽方授权代表共同对问题面饼进行鉴定,三方一致确认面饼内没有异物,更没有老鼠。消费者是1月7日购买的红油面皮四连包产品,拆封后正常食用三袋,均无任何质量问题。2月中旬,准备食用最后一袋时发现产品面饼出现异常。由于消费者拆封时间太久,且储存中丢弃了外面两层外包装(该产品有三层包装),因此双方均无法对导致面饼发霉变质的原因进行查证”。
图片来源:白家阿宽官方微博
目前,双方已对此事达成和解并签署和解协议,消费者也已自行删除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原贴,并发表澄清说明。
针对此事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正常来说,一个食品企业,同时也是准上市企业,公司对食品安全的管控一定要比原来严格很多”。
曾因食品卫生问题屡遭投诉
此前,阿宽食品因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等问题屡遭消费者投诉。
中国网财经记者查阅黑猫投诉发现,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共有相关投诉133条,其中多数投诉涉及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包括消费者在红油面皮中吃出“虫子”、“白毛”和头发等异物。
2021年12月21日,有消费者发布相关投诉表示,其购买的红油面皮未拆封就发现其内含有虫子。该消费者表示,“若自己没有注意,就直接食用了含有虫子的红油面皮”。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对于上述消费者的投诉,阿宽食品回复,“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虫害有三道防护措施,做到生产车间、仓库基本无虫”。同时,阿宽食品表示将按照该消费者购买产品价格的三倍赔付。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中国网财经记者就食品安全问题致函阿宽食品,阿宽食品表示,“针对消费者的反馈,公司均会进行客观详尽的分析,并按照《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截至目前,对于黑猫投诉的反馈,公司已100%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问题后,公司给予消费者相应的赔偿金额似乎不够严谨。
阿宽食品相关负责人在联系到上述消费者后表示将给予200元的补偿,但消费者表示,“在黑猫投诉上公司表示会按购买产品价格的三倍金额赔付,现在又称要补偿200元”。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研发投入亟待提高
世界方便面协会(WIN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消费方便面约1165.6亿份,其中,中国的方便面消费量为463.5亿元,是全球方便面之一消费大国。
阿宽食品招股书显示,目前,推动新型方便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有三类公司,具体可分为传统品牌、新锐品牌和跨界品牌。
具体来看,传统品牌如康师傅、统一中国、今麦郎等,依托品牌效应、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和成熟的生产工艺,近年来逐步加快产品创新研发节奏,布局中高端方便面市场;新锐品牌如如阿宽、拉面说、自嗨锅等,成立时间较短,自有产能和线下渠道布局难以与传统品牌抗衡,但新锐品牌更擅长线上品牌营销、流量运营及IP打造等新型营销手段;跨界品牌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海底捞等,以自身品牌的客户群体为基础,布局方便食品市场以更大化客户价值。
可以看到,上述三类公司都在推动新型方便食品的发展。对于方便食品多元化、健康化的发展,朱丹蓬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大健康是非常好的赛道,也是个风口。目前,颜值管理、体重管理、大健康管理已经上升为中国消费者日常最重要的三个管理。不难看出,在消费思维、消费行为发生转变的时候,企业也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和产品布局,为了更好地满足、匹配新生代的核心需求”。
在行业布局新型方便食品的发展的状况下,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阿宽食品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情况不容乐观。报告期内,阿宽食品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13%,然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却均不及0.6%。
数据来源:阿宽食品招股书
此外,中国网财经记者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情况,发现报告期内阿宽食品的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业公司。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中国网财经整理
但从此次IPO的募投项目来看,阿宽食品逐渐意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公司计划投入5.35亿元和1.3亿元分别用于健康食品产业园(之一期)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对于阿宽食品IPO进展,中国网财经记者将保持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褚染汐)
阿宽红油面皮“吃出老鼠肉”事件迎来调查结果 黑色部分系面皮发霉并非老鼠肉中国网财经2月22日讯(记者 郭帅)“阿宽红油面皮吃出老鼠肉”事件迎来调查结果。20日晚间,当事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经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拆包检查,三方一致认可,面饼中黑色部分并非老鼠,而是面皮发霉所致。消费者同时表示,因为缺少更多证据,市场监管部门、阿宽面皮方和消费者均无法认定发霉受潮出自哪一环节。
图源:当事人社交平台
消费者在声明中澄清:“我们只是普通消费者,并非某些留言所说的恶意投诉人、竞争对手,阿宽方面也将澄清,且我方郑重承诺,从未收过任何烂钱。关于‘购买之后床底储存1个月’,我方并没有这样的言论,纯属以讹传讹。”
图源:白家阿宽官方微博
22日上午,阿宽食品也通过官方微博对此事进行了回应。阿宽食品表示“消费者是1月7日购买的红油面皮四连包产品,拆封后正常食用三袋,均无任何质量问题。2月中旬,准备食用最后一袋时发现产品面饼出现异常。由于消费者拆封时间太久,且储存中丢弃了外面两层外包装(该产品有三层包装),因此双方均无法对导致面饼发霉变质的原因进行查证。”
阿宽食品表示,双方已对此事达成和解并签署了和解协议,消费者也已自行删除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原贴。阿宽食品同时也认可了当事人“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并称“虽然消费者关于面皮的错误判断言乱给公司造成了严重影响,但表示谅解。”
此前于2月16日晚间,上述消费者在某社交平台爆料称,在阿宽红油面皮中吃出“一坨黑色的东西”,“上面有毛还有一块发霉的地方”,进而质疑异物为“老鼠肉”。相关爆料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榜,截至17日下午,相关话题在微博平台阅读量已达1289.8万次,评论数过两千。
17日凌晨,阿宽食品通过白家阿宽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公司已在之一时间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因对方未保留和提 *** 品外包装、生产批次及购买记录,尚无法判断该面饼为公司产品。同时,已要求对方将问题产品保管好,我们会赶往消费者驻地取得问题产品后之一时间交由第三方权威检测部门或当地 *** 市场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检测认定!”
随后,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阿宽食品官方 *** *** 了解事情进展,接线人员向记者表示:“这种有老鼠的,确实是之一次是看到这种(投诉)信息。公司高度重视这个事情,马上就组织了我们的质量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来进行调查。同时我们也安排人员去消费者驻地,把产品送去市场监管部门等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肯定要向社会公布。”
天眼查显示,四川白家食品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特色方便食品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的专业食品企业。目前公司拥有方便粉丝、方便米线、非油炸方便面、全料挂面、方便自热火锅、方便自热米饭、川味复合调味料等七大产品系列,分别隶属于“白家陈记”、“阿宽”和“川香厨房”三大品牌。
此前于2021年12月28日,阿宽食品向 *** 递交了IPO资料,拟发行3194.07万股股票赴深交所主板上市,所募资金将投向健康食品产业园(之一期)建设、研发中心建设两个项目。根据招股材料,阿宽食品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4.22亿元、6.31亿元和11.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24亿元和0.76亿元。
(责任编辑:贾玉静)
?“阿宽红油面皮”母公司完成2亿元B轮融资 拟明年冲刺IPO中国网财经6月16日讯(记者 郭帅)在2月份获得1.1亿元A轮融资之后不到半年,网红食品“阿宽红油面皮”母公司白家食品近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茅台建信(贵州)投资基金、壹叁资本跟投,老股东同创伟业、彬复基金再次加码。白家食品同时宣布,公司计划明年冲刺IPO,目标是成为之一家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新型方便食品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前后,陈朝晖开办了四川白家食品公司,开始进入方便粉丝行业,短短两三年时间,公司就做到了上亿销售规模。但此后数年,公司遭遇业务天花板,销售规模也开始止步不前。直至2015年前后,依托互联网发展的红利,公司业务才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此后,公司致力于特色方便食品的产销,旗下“白家陈记”、“阿宽”两大方便食品品牌迅速崛起,成为最早进入直播带货领域的“网红产品”,目前,公司产品已涵盖方便粉丝、方便米线、非油炸方便面、全料挂面、方便自热火锅、方便自热米饭、川味复合调味料等七大系列。
事实上,这并非是白家食品之一次扬言要冲刺IPO。在公司增长势头最强劲的2017年,陈朝晖就表示拟启动IPO战略,并把2018年定为三年上市期的之一年。而在年初完成1.1亿元A轮融资后,白家食品今年给自己定下了1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据媒体报道,白家食品近三年平均业绩增速达45%,2019年营收超7亿元。陈朝晖预测,今年公司收入有望突破12亿元,净增长超过5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白家食品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它在方便食品领域只是二线品牌。公司在整个全国化运营方面并不是太强,整个渠道的覆盖也不是很完善。而随着资本加持,或许会对它在渠道、产品创新数字化、品牌营销,以及电商新零售的短板方面有所补充。”
( 作者:郭帅编辑:贾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