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的做法大全视频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1 0
擀豆面



王尚军


豆面,对于绝大多数塞外人而言,再平常不过了,压豆面、抿豆面、豆面扒股儿等等豆面美食你随便找一家大小饭馆,保证能满足您的口福。但是,擀豆面就很少见了,因为它的做法工艺城市人很少有人会或者说失传也不为过。再加上擀豆面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蒿籽面儿和一米多长的硬木擀面杖,一般人家很难有,所以擀豆面就成了人们一种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重新想起擀豆面,还是一年前的事儿。记得是去年回县城送一个同学父亲百年后的最后一程。多年不见老同学麻二斗专门找了一家特色饭店,请我吃了一顿擀豆面,那个香甜劲儿就甭提了。一打听,这擀豆面也不是饭店自己做的,而是有人专门配送的。要了联系方式专门又买了几坨回家吃。老娘下着吃了以后,提出来了好多诸如:面和得软了不够劲道、蒿籽面加得不足不够精、擀面是机器擀的太厚了等等不足之处。“要是有蒿籽面和大擀仗,我给你擀一顿吃”,老娘喃喃自语着,我也没有当回事。


直到今天早上,吃上了八十六岁老娘给我亲手擀的豆面,让我回味多多、幸福满满,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年初日早晨或者破五才能吃上擀豆面的幸福时刻,此时此刻仿佛就站在老娘身边,看着她擀豆面。


擀豆面之一步是和面,主材料当然是雁同地区盛产的豌豆面了。但是,没有添加剂蒿籽面是绝对不行的,在城里老娘几次想擀苦于没有蒿籽而作罢。今年回来村子后,大妹妹奉老娘旨意,特意从山上千辛万苦搞到了蒿籽面,因为它是野生的,城里或者平川人也很难弄到的。究竟豆面和蒿籽面的比例是多少我不置可否,只有老娘知道。和面的过程是一个极其需要耐性的活儿,开始不能多倒水,要和成硬面,然后不断蘸着水较面,在大瓷盆里反反复复地揉,直到盆光面光为止。


擀豆面的第二步是醒面,和好的面上苫上笼布,盆上盖上木锅盖放在炕头上醒面。豆面醒一两个小时后,就可以擀了。擀面的准备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先将大餐桌布铺在大炕上,四周围再铺些报纸之类的东西,防止薄面四溅。而后,将常年不用的大案板和大中小擀面杖清理干净放在随手可得处。这里,大擀仗必须说一说,我家的是榆木做的,也许是我奶奶传下来的,也许是奶奶从她的婆婆手里接过来的,起码有一百年了,也算古董了。


第三步才是擀面,先将醒好的面团用手压平,再用小擀面仗擀开,重复这样动作的同时,加的是玉米面薄面,防止粘在一起。等面饼够大时,就上中号擀面杖,当面饼有一尺半大小时就上大擀面杖。


随着嗵嗵嗵有节奏的响声,向前滚两下向后拉一下,均匀用力。擀一会儿,停下来,将面展开,撒上薄面,折叠好,继续擀。直到豆面像纸一样的薄,才算擀成。而后,反向动一动,退出来大擀面杖。这样豆面就像小时候记得的供销社栏柜上的布匹一样,层层叠叠。


第四步接下来就是切面。可以是柳叶的,可以是条的,可宽的、可细的,可因不同人的喜好而各异,还有精细人家有宝葫芦刀就更好了。切完后,抖顺了,撒上薄面,摆成坨儿,放在高粱秸秆做的拍子上。就可以随时下锅了。


吃着八十六岁老娘亲手擀的豆面,想起来老人家擀豆面的场景,真有美妙无比的艺术享受,更有无限的幸福感,更有一个美好的的想法:让这擀豆面随时随地永远吃着。

2022.8.11

早饭不知道吃什么 为大家介绍几款焖面 做好了你就是大厨

一、豆角焖面

原料:豆角250克、面条150克、五花肉50克、油、料酒15毫升、生抽30毫升、老抽5毫升、泡红椒2个、小葱

做法:

1. 五花肉片用料酒腌制10分钟;豆角洗净后掰成等大的段,放入盘中,入微波炉内高火加热4分钟,取出后用筷子拌一下再继续高火4分钟。

2. 锅中倒入适量油,加入泡椒、葱花和五花肉炒至肉片变色,放入微波过的豆角,放入生抽、老抽炒匀。

3. 放入热水炒至调料与食材融合,把锅中的汤倒出,只留少部分汤在锅内。

4. 把鲜面放在豆角上,盖上锅盖,中小火焖约15分钟,用热气把面焖熟,最后翻炒,把面和豆角炒匀即可。

二、鸡丝焖面

原料:鸡胸肉1块、豆角250克、鲜面条400克、蒜1头、胡萝卜1根、葱2根、干辣椒、八角1个、盐1茶匙、老抽1汤匙半、料酒1汤匙、白糖半茶匙、五香粉半茶匙、鸡精三分之一茶匙、香油1茶匙

做法:

1. 鸡胸肉切丝用用和淀粉腌渍10分钟;葱切段;姜干辣椒切丝;八角掰开;豆角切段;胡萝卜切丝;蒜拍碎斩蓉;鸡肉用油滑炒出来。

2. 锅里炒鸡丝的油小火炒葱姜干辣椒,放入豆角、胡萝卜、八角、五香粉炒均匀。

3. 放入老抽,白糖,料酒,炒均匀,放入鸡丝,兑水和食材齐平,调入盐大火烧开。

4. 放入面条,注意不要翻动,让豆角垫底,以防粘锅,关小火,焖5分钟,用筷子把上面没沾汤汁的翻到下面,继续焖5分钟,放入蒜末大火收汁,出锅放香油和鸡精提味即可。

三、五彩焖面

原料:面条1碗、土豆1个、胡萝卜1根、木耳、香菇3朵、豌豆、玉米粒、圆葱1个、牛肉酱、蚝油、糖、盐

做法:

1. 将圆葱、胡萝卜、土豆、香菇切丁,木耳切成细丝;面条煮到八分熟捞出。

2. 锅中放入适量油,待油热后放入圆葱丁炒香,放入土豆丁、胡萝卜丁,加入两大勺香辣牛肉酱,翻炒。

3. 将剩下的配料一起倒入锅中,均匀翻炒,让食材与牛肉酱充分混合,加入少许水、盐、耗油、白糖,稍稍煮一会。

4. 放入煮过的面进行焖制,等到汤汁收的差不多即可出锅。

四、蒜香红薯焖面

原料:湿面条200克、红薯150克、青椒、蒜瓣、油1茶匙、盐、郫县豆瓣酱2茶匙、蒸鱼酱油

做法:

1. 青椒、红薯洗净切小块;蒜拍破。

2. 锅中油热,爆香蒜瓣;倒入青椒、红薯,炒匀,加入郫县豆瓣酱,炒匀。

3. 淋入适量冷水,煮5分钟,将湿面条均匀码在红薯上,利用煮红薯的水蒸气焖面。

4. 锅中汤汁减少,将面条翻动一下,淋入蒸鱼酱油,炒匀即可。

五、豆芽焖面

原料:面条、黄豆芽、木耳、洋葱、葱、生姜、花椒、八角、十三香、老抽、盐

做法:

1. 木耳用温水泡发后摘根洗净切小片;火腿切小片;洋葱、葱、生姜分别切片。

2. 炒锅倒油,油量是平常炒菜的1.5到2倍,放入花椒和八角小火煸出香味,加入葱和生姜炒香,加木耳和黄豆芽翻炒半分钟。

3. 加入洋葱和火腿片翻炒,加入两勺半十三香、一汤匙老抽炒匀,加入水,至淹住所有菜。

4. 抖散的面条摊开铺在加过水的菜上,加锅盖,小小火焖约5分钟,加适量食盐调味,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六、锅仔焖面

原料:鲜蛋面300克、豆角丝200克、五花肉丝100克、葱丝15克、姜丝10克、蒜末25克、绍酒10克、鲜酱油20克、精盐2克、味精2克、胡椒粉0.3克、香油5克、香醋10克、烹调油15克

做法:

1. 锅中放底油煸炒五花肉丝,把五花肉丝煸出油后放入葱姜丝炒香。

2. 倒入豆角丝煸炒均匀烹入绍酒,把略炒半熟的豆角丝倒入锅仔里铺平,把鲜面条平铺码放在豆角丝上,沿锅边注入热水。

3. 把锅仔放在电磁炉上烧开改为中小火焖至10分钟。

4. 碗中放入少许蒜末、盐和胡椒粉、味精、香油、鲜酱油、香醋和适量清水搅匀,勾成碗汁儿。

5. 把面条焖熟后打开锅盖倒入味汁炒匀,待炒至汤汁收净再撒上剩余的蒜末即可关火。

七、蘑菇焖肉面

原料:鲜面条200克、五花肉200克、双孢菇120克、葱段30克、姜片15克、八角2枚、酱油20克、绍酒20克、盐2克、白糖20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烹调油15克

做法:

1. 锅中放少许油,下入八角和白糖煸炒糖色,把糖煸至微黄下入五花肉煸炒出油,表面呈金黄色后烹入绍酒炒匀。

2. 再倒入酱油炒匀,注入适量开水,放入葱段和姜片,用小火把肉炖30分钟。

3. 肉炖30分钟后放入蘑菇块,盖好锅盖再继续炖10分钟。

4. 把肉炖烂后用少许味精和盐调味,撒入少许胡椒粉炒匀即可出锅。

八、五花肉青菜焖面

原料:面条、五花肉、青菜、油、盐、糖、料酒、姜、蒜、葱、甜面酱、鸡精、

做法:

1. 五花肉洗净切薄片;青菜洗净切段。

2. 锅里水开,放点盐,下面条煮至8分熟,捞出,用油搅拌一下。

3. 锅里油热,放下姜丝,五花肉煸炒,待肉转色,放糖、料酒、甜面酱煸匀

4. 加点水,小火焖15分钟左右,放入面条,中火焖3分钟(焖至汁稠),放入青菜,加盐、蒜末、葱花,中火煸炒至青菜熟即可装盘。

做法九、

焖面的做法

食材

原料:农家梅柳肉250克、豆角500克、面条3把

配料:蒜5粒、红烧酱油2汤匙、盐2茶匙、芝麻油几滴

做法

1、材料备好。

2、豆角洗净去筋掰成段,蒜去皮,瘦肉切片加入盐、生抽和香油腌10分钟。

3、将日式拉面打散,放入蒸锅里蒸10分钟。

4、锅下油,放入腌好的瘦肉用筷子滑炒变色盛出。

5、另锅下油爆香蒜粒。

6、放入豆角翻炒片刻。

7、加入没过豆角的清水,然后放入红烧酱油和盐。

8、汤汁烧开,调小火微煮一会,用勺将汤汁盛出一碗备用。

9、将面条均匀蓬松地铺在豆角上。

10、加上锅盖慢慢焖。

11、直到锅中水分快要收干时,用勺子将盛出的汤汁慢慢浇到面条上,盖上锅盖继续焖,一次不要加入太多,加入一次后加盖焖3-5分钟,分三次加入,总计焖15分钟左右。

12、淋上几滴芝麻油,盖上盖子焖1分钟,用筷子把面条同锅底的豆角拌均匀即可。

焖面更好吃的五个小技巧:

1、焖面更好买新鲜手擀面,挑选中等的手擀,容易入味,口感有劲道。如果象我选择这种日本拉面,一定要先蒸才焖,要不然根本焖不熟。喜欢劲道的蒸十分钟,喜欢软口蒸十五分钟。

2、用五花肉来做焖面味道更香,我个人觉得略为油腻,喜欢用瘦肉来焖。如果用猪排、牛排、牛腩来焖的话,先要用水汆烫,然后将肉炖到七八成熟再加豆角,然后再焖面。

3、焖面的时候,汤汁淋入的多少决定最终面条的软硬程度,喜欢柔软的焖面加入的水量可以多点。焖面是利用锅里循环的蒸气将面条、豆角焖熟,所以一定要用保持小火,焖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剩余的汤汁,别焖干了。

4、浇汤汁到面条上,一次不要加入太多,加入一次后加盖焖3-5分钟,分三次加入,总计焖15分钟左右面条就熟了。

5、起锅前滴几滴芝麻油,焖面的味道会更香。也可以放花椒油、香醋等增加焖面的风味。

戏说川南边城叙永之豆汤面

四川泸州市叙永县距离贵州界九十七公里,有川南边城之称。

叙永有一道名小吃叫豆汤面。

相传,清朝年间,叙永是盐马古道“川盐永岸”的起运地,自贡五通桥盐经沱江,长江,永宁河运至叙永东外盐店街,再由人背马驮运至贵州大定(大方)。

豆汤面发源于川盐永岸鼎盛时期,具体做法是取本地特产大白豌豆在大骨,鸡骨架汤里熬至粑糯出汁,猪前夹肉煮熟切成小拇指大小丁,经特殊烹饪成红亮鲜香的哨子。面舀在碗里,加高汤,大白豌豆,肉哨子,再加一匙红油辣椒,一碗香气扑鼻的豆汤面就成了。

会吃面的吃家一般是面端上桌,先不忙拌开,拈一颗哨子放嘴里,上下牙一碰,糍糯鲜香,妙不可言。

早上,背盐佬,马哥头吃一大海碗豆汤饭,全身通泰,背盐上路足下生风。

豆汤面风靡全城。

头些年,中央台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据说郎酒花重金聘请摄制组拍了郎酒,顺带拍了“麻辣鸡”还移花接木把豆汤面列为古蔺名小吃。

也许是兄弟县抹不下脸面,也许是当官的忙于亊务或略了品牌效应,豆汤面便不伦不类苟延残喘。

现在全川都有豆汤面,家家面馆都说他的最正宗。

去年回老家,专门在叙永下高速,找了家面馆点了二两豆汤面,面端上桌,但见哨子是肉沫加酱炒成了炸酱,喝一口汤,全然没有了大白豌豆的豆香味,我给老板说了以前哨子的做法。面馆老板说,将就吃吧,大白豌豆种都断了,找回豆汤面的味道,难!




照片前三张摄于叙永赤水镇雪山关

寻味儿丨陇上这四碗面,足以慰藉寂寞旅途

对于甘肃人来说,

面食最能体现生活的幸福感,

其中蕴含的乡情

最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素不相识、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从一个地域的面食聊起,

无须高深见解也能聊得

眉飞色舞,生动鲜活。

有人说更好不要带你更爱的人,

吃你更爱吃的东西,

因为一旦不爱了,

美食就变成了隐痛。

而小编推荐的这四碗面,

东奔西走,

在陇原大地漫行时,

足以慰藉寂寞的长途。

徽县 江洛棒棒面

江洛,是陇南徽县西北部的一个繁华大镇,在国道316线与省道205线江武公路交会处。江洛镇,有一碗充满乡情的棒棒面,它萦绕的香气正在脑海中撩拨着味蕾的记忆。

来到“老店棒棒面馆”,找空座落定,静等面上桌。老板李富强径自奔厨房去了,从取饭的窗口观察,他将一长条面团,在案板上“啪啪”摔得脆响,然后双臂在胸前反复做着拉伸的动作,瞬间,酷似牛肉面“二细”的面条便像一窝银蛇般颤动,他手一抖,这些面条在空中完成整体飘移,被投于鼎沸的汤锅里了。

大铁锅里不像牛肉面翻滚的是清汤,而是又浓又稠的面汤,他拿长筷卷起面条摆了几摆,便捞在一个大瓷碗里。

后面的工序转由他的妻子文旭萍接手,她用铁勺在一个盛满豆腐丁的大竹箩里舀了一下,黄澄澄的豆腐丁便铺满在面条上。然后便是调味的精妙环节,她的手指捻动小勺,在碗碟之上灵巧拣取,只见绿的葱叶、白的蒜蓉、褐色的汤汁、红的油泼辣子、黑的香醋和如雪的精盐,一一飞落碗中,那碗面条立刻变得五光十色,丰美起来……

她笑盈盈地将这碗“棒棒面”端到记者跟前。看一看,闻一闻,定定神。所谓面食之美在于超强的可塑性,在于千变万化,或蒸或煮或炒,或搓或抻或削,充满了各种神奇的体验,而棒棒面入口,体验到的是面条千折百回、绵延温润的形态,洋溢充盈于口齿间,有高山小麦粉的饱满麦香气息,加之用浆水点制的炸金皮豆腐丁,焦香层层堆砌渲染,这碗面不香也难!

棒棒面在老李家已经传承了五代人,有上百年的时光了。

看来,要吃地道的棒棒面,还得向陇南走起!

白银 大肉面

到白银,当地朋友请吃“大肉面”。

在“祥蓉面馆”,从取饭窗口看见师傅根据顾客“细的”“三细”“二细”的面型要求拉面,这能看出白银的大肉面借鉴了兰州牛肉拉面的做法,而不是像其他省份的大肉面是用手工切出来的。

春寒中,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正当其时……值得夸奖的是大肉面的臊子,筷子夹起仔细品咂,有嚼劲,它应是手工切出来的,大小不一,肥三瘦七,完美。

肉臊子咸香,让味蕾锁定,此处应有豆瓣,不是那种红油的,应是原味的,还有拌面神器——榨菜丁。

大肉面不放蒜苗,放的是葱花,可以很好祛除猪肉里的腥味,还可以提汤的鲜。

当地朋友说,白银大肉面的起源,最早应该归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白银公司等本地大型企业单位的职工食堂或白银区属国营食堂,食堂的师傅们借鉴兰州牛肉拉面的 *** *** ,创造性地发明了白银大肉面,他们采用牛肉面拉面的 *** 制面,采用大锅熬制鸡汤和猪骨,就手取材,用包包子、饺子剩下的碎猪肉馅炒制臊子,再配以葱花和香菜等辅料,加上鲜亮的红油辣子,一碗香扑扑、热腾腾的鸡汤大肉面就这样出锅了……

这个美食的灵感星火迸散,最终在白银街头陆续出现了一些深受本地百姓喜爱的大肉面馆。朋友翻阅儿时的记忆说,他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有大市场南口的面馆,店老板听闻神秘一笑:“那是八几年吧,那家店就是我们家开的啊!”

秦安 陇城镇清汤面

秦安陇城镇,哪里有好吃的清汤面,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你只需知道古战场街亭遗址就在陇城镇和相邻的张家川 *** 自治县龙山镇之间,只要去那儿旅游,你一定会与那碗清汤面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它太好吃了。

在陇城镇的明清街,找寻清汤面。

“下在锅里团团颤,筷子挑起一根线;捞在碗里莲几花转,吃在嘴里吸不断。”这是陇城镇人形容清汤面的话,既形象又生动,寥寥数语将面的形神诠释殆尽。因为切好的面细长如丝,所以,陇城人经常管清汤面叫“长面”,以区别于面片片、碎面。

清汤面因配汤不同而分两种,一是浆水清汤面,二是臊子清汤面。

我有幸吃到的是臊子面,由黄豆面、玉米面、豌豆面混合而成的豆杂面。陇城镇的清汤面臊子配比是这样的:

先将肉丁、胡萝卜、豆腐等切成0.5厘米大小的方颗粒。待食油入锅烧沸后,用细干辣椒丝炝一下油,然后将切好的“方颗粒”依次入锅,再加上姜粉、花椒、大香、料酒等调料。煎至半熟,倒入些许酱油、糖汁,加三四成水煎煮,再添加适量炝好的香醋,熟后放入葱花、香菜。

如此,臊子就成了。

为强调豆杂面的田园本味,这次厨师果断地舍弃了肉丁。碗中的豆杂面,色嫩黄,形如韭菜叶儿,细细长长。把杂面裹在筷子头上,成一个车轱辘状,美美吃上一口,那香味不可复制。

浇头五色搭配很讲究,汤隐隐透着酸香,陇城镇出产好醋,这里的香醋远近闻名。各色食材的原味在香醋的激发下,多而不乱,繁而不杂,酸爽香醇淹没了舌尖,包裹了身体。

一小碗清汤面顷刻见底,却不见人来添面。原来它多则一筷头,少则一大口,面吃完,“只吃面,不喝汤”,汤是最后才喝的,不然主家会认为客人已经吃饱了。

原来如此。

漳县 大草滩刀削面

从兰州出发,从212国道往定西去,有许多沿途的秘密,在定西市漳县212国道与G75兰海高速交叉口北150米的大草滩镇,有好吃的牛肉刀削面,在过往司机中口口相传。

到了大草滩时已是中午时分,公路两边有多家面馆,都是专营牛肉刀削面,哪一家才是正宗的老字号呢?有吃家指点了其中的一家,店里宽敞明亮,桌椅都抹得明溜溜的,看着都干净。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他们家的刀削面已经成为“陇上一绝”,致富的故事还上了2008年的《中国妇女·英文周刊》,周边的几家面馆都是他家带动起来的,味道几乎一样,各有拥趸。

我们一行两人要了半斤凉拌牛肉,两碗刀削面,过一会上桌,让我品鉴一下。

牛肉是用粗辣椒面炸的辣椒油拌过的,兰州人说的“辣椒渣渣”细微可见,有种焦香。且慢!还有弥漫于口腔的麻香,香得有点极致啊,老板放了多少武都的花椒呀!滚油爆香,手段高明。

碗中的削面现点现切,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符合刀削面所有的审美要求,汤很清,是下面的面汤和牛肉汤掺出来的,很鲜,舀一勺辣椒进去,泛起阵阵涟漪。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刘小雷

重庆豌豆面哒哒面,老式风味小面,已经被遗忘的美食你还记得吗

豌豆哒哒面

俗话说:“饮食、饮食,要引才食。”在重庆多数小吃是现做现卖,一方面是让食客看着新鲜、实在,吃得明白、热闹。另一方面是让食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欣赏厨师极富表演性的 *** 过程。疏豆哒哒面的摊子最抢人眼球:面案师傅头戴白帽,腰系白围腰,变戏法似地在面粉中加盐、掺水、和面、揉面,然后把揉好的面团拉扯成面片,面坯在手中灵巧地上下飞舞,舞动的面坏在面案上打出“哒,哒,哒”有节奏的悦耳声音。不一会儿面片就扯好了,只见师傅手一扬,面片飞进了开水锅,面片先在水面打个旋,很快就沉下去。接下来师傅左手一次端着4个碗,右手拿着的调料在十几个作料钟中飞舞,等作料打好,锅里的面片也浮上来了。师傅放下面碗,左手持竹蔑条编的面第,右手拿长竹筷,在锅里一搅,面片就进了面施,提起来往碗里一放,面条刚好是一碗,接着又在面片里加上一飘地疏豆面膜。一连串的动作,环环相扣,令人眼花缭乱,碗里的面片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

用料

面粉500克,白豌豆500克,精盐10克,苏打5克,酱油25克,芝麻酱25克,红油辣椒

15克,白糖5克,大蒜25克,老姜25克,小葱50克,猪油50克,味精10克,鸡精10克,猪筒子骨1000克,菜油适量

*** ***

1.面粉加水和转,放入精盐、苏打反复揉转搓成条,扯成剂子抹上菜油汤15分钟,用小擦拼掉成长形面皮,然后用手扯成1厘米宽的面条。

2.豌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放在猪筒骨汤中煮至地软翻沙。老姜制成姜水。大蒜制成蒜泥。小葱切成葱花。

3.取碗5个,把酱油、姜水、蒜泥、芝麻酱、红油辣椒白糖、味精、猪油、鸡精、葱花放入。

4.锅置旺火上,掺入清水烧开,把面条放入煮熟,挑在作料碗内,加上豌豆沫子即可。

重庆小面十强 还好吗?


你还记得重庆小面五十强吗?十几年前,重庆本地媒体曾对全城小面商家从口味、人气等方面进行过数次大排名,获评小面50强也成为当年值得炫耀的荣誉,并由此带来极高的人气。

多年以后,随着重庆城市旅游的发展,小面作为美食名片之一继续获得游客及市民的喜爱和关注,那么当年的小面前十的商家,如今的情况如何,老店是否还在原位置?相信大多数人已经说不全、道不明。近两日,上游新闻记者根据重庆晚报2010年12月23日刊登的2010版小面榜单,逐一寻找了解了前十名,这十家老店全都仍在经营,且状况良好(注,本次找寻的均为当年老店)。


高胖妹小面(胖妹面庄)

上世纪90年代被抢注商标,去年才换了新店名

地址:两路口宋庆龄故居旁,紧邻希尔顿酒店

胖妹面庄是很多渝中区人喜爱的面店,其中小面、牛肉面、混合面都独具特色,口味重,但吃着过瘾。记者中午来到店面时,前来吃面的食客一直络绎不绝。

据店内负责人高女士介绍,她是老板也就是“高胖妹”的妹妹,这个面庄在这里已开了30多年,从未“挪过窝”。她说,“胖妹”面庄的商标大约在1996年时被人抢注,他们曾尝试想拿到商标,但未能成功。所以市面上有很多叫胖妹的面庄,他们也没办法 *** 。直到去年,店名加了自家姓氏才正式改为“高胖妹小面”。

高女士表示,目前他们只有一家直营的总店,还有一家合作的店面,名字都叫做“高胖妹小面”。之前有传闻说两路口总店会搬迁,但高女士给予了否定的答案,表示总店会一直做下去。

开半天猪耳朵面

1997年就注册了商标,感谢当年的食客提醒

地址:长江二路马家堡天桥附近

开半天猪耳朵面,从店名就能知道以猪耳朵为特色,当家招牌红油猪耳朵纯手工切制,薄如纸张、片片透亮。前来吃面的顾客都会点一份特色猪耳朵。据食客介绍,早年间这家店确实是只开半天,但后来也许是生意太好了,也没有继续半天营业。

店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家店已经开了40年左右,曾经也开过分店,但目前直营的只有这家老店。她说,早在1997年,有顾客就提醒他们赶紧去注册一个商标,避免被人抢注,他们便赶紧注册了商标,这让他们少了不少麻烦。后来附近也出现了一些卖猪耳朵面的商家,但都没人敢冒用“开半天”名头。

铜豌豆面

经营20多年,没有分店只此一家

地址:杨家坪步行街,工商银行斜对面

杨家坪步行街最著名的面馆之一便是铜豌豆。从炝锅系列到干拌刀削系列都有大批食客喜欢。有食客评价,从做法上,铜豌豆在重庆小面中有一些另类和创新,例如炝锅面,在重庆算不上常见。

记者在杨家坪步行街找到了这家店面,中午时分生意非常不错,在和店家的交谈过程中,数次被打断。店家表示,目前铜豌豆直营店只此一家,没有开分店,也没有加盟店。20多年在这里经营,只进行过一次装修,其他都没有变化。

花市豌杂面

围绕解放碑开了3家店

地址:民生路85号

手工剁的肥瘦不一的肉沫大小刚好,豌杂饱满绵软,很多食客认为,花市豌杂面是重庆小面豌杂的代表之一。记者看到,不少食客的评价是,面偏软,麻辣得宜,豌豆非常软烂,凉拌均匀后每一根面条上都有肉酱和豌豆糊裹着。

记者在民生路找到了豌杂面的老店,服务员介绍说,花市豌杂面已经开了25年,三家直营店面都在解放碑附近,小什字和来福士广场分别各有一家。最出名的还是豌杂面。每天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8点半。

秦云老太婆摊摊面

万象城店面是总店, 老店将继续经营服务老街坊

地址:杨家坪横街12号

秦云老太婆摊摊面在重庆小面中的名气不小,曾经夺得过小面五十强的之一名。目前老店周围正在施工,位置比较难找。

店面负责人表示,自己是秦婆婆的外孙女。她介绍说,秦云老太婆摊摊面已开了28年了,万象城、观音桥均有直营的店面。不过,这里是老店,万象城的店面才是他们的总店。因为已经成立了公司,所以万象城的店面是雇佣的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

不过,虽然周边在施工,但老店并不会拆除,会继续经营下去。

彩电面

“广电”搬迁 对生意影响不小

地址:科园三路35号1-1,彩电中心附近

彩电面在重庆小面中有着很高的名气,因为在彩电中心附近,故取名彩电面。其特色的豌杂面和牛筋面曾一度吸引很多食客专门驾车到这里来大快朵颐。

这家老店已开了25年。在新牌坊有一家加盟店,但目前直营的店面只有这一家。老板说,电视台(广电集团)部分搬到冉家坝,对生意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早年间这里20个座位12个都是电视台的员工,但如今这批客源离开了,周边上班的人流下降了,的确对生意有所影响。不过,她也表示,这里的房子是自己的,没有租金压力,问题不大。

朱儿面

近两年慕名来吃的游客较多

地址:龙溪镇金龙路87号,李米线旁

朱儿面也是目前比较出名的小面之一,它的位置在另一家网红餐厅“李米线”的旁边,似乎两家店面有相辅相成的意思。据介绍,朱儿面目前自营的只有这一家总店,但有许多加盟店存在。近两年,除了本地人,外地慕名来吃的游客比较多。特别是长假时段,有很多通过 *** 找到这里的游客,甚至会出现排长队的情况。

聚园面庄

2010年左右排队是常态,如今难见当年“盛况”

地址:江北区五红路金科丽苑32号

聚园面庄是很多老重庆必吃的面庄之一。采访中,一位食客方先生告诉记者,十几年来,自己只要路过附近,都会来吃一碗炸酱面或者抄手面。特别是抄手加面混合的抄手面,在其他地方吃不到这种独特的味道。

店面中一男一女两位老板给记者介绍说,这家老店已开了34年了。目前还有一家直营店在新牌坊星光天地商场负一楼。但总的来说还是老店的生意更好。女老板回忆说,2010年是生意更好的时候,几乎每天中午店里都要排队。但今天,或许是大家选择更多了,这种排队的盛况很难看到了。老板说,店面没有做过什么宣传,主要是以老顾客、回头客为主。他们相信,只要味道好,就不会缺老顾客的光顾。

蒋六十八梯眼镜面

原住民减少影响生意,但会坚持下去

地址:解放西路171号,储奇门中药材市场附近

说起眼镜面,老重庆几乎无人不知。2016年,老板“大眼镜”蒋明国因病去世后,“小眼镜”蒋树林继续经营着店面。

老板娘赵女士说,眼镜面1987年开业,至今已35年。蒋树林在江北区狮子坪也开了一家分店。赵女士坦言,老店的生意的确不如以前,早几年眼镜面随时都处于排队的状态,现在只有中午餐点人流才比较大。主要是原住民的减少,让他们损失了不少老顾客。不过,她表示老店肯定不会关,还会一直做下去,未来期望十八梯景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对生意有帮助和带动。

董小面

沙区资格最老,辣度是特点

地址:沙坪坝三峡广场正升自由康都地下通道5号门面

这是当年榜单前十中唯一位于沙坪坝区的店面,也是沙坪坝区资格最老、最出名的店面之一。董小面的特点是豌豆软、香味很足,杂酱也很地道。不止一名食客在吃过后提醒,这家的干馏一定要“豁转”,不然吃不出味道。而它的另一个特点是辣,据说辣度是高于重庆人吃辣平均线的。

老板告诉记者,沙坪坝这家老店是直营店,已开了十几年时间,还有一些加盟店。此外,老板特别提到,他们现在可以送“生包”,远的、不方便的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品尝。

文章来源:重庆晚报

玉米白萝卜豌豆面

1、玉米豌豆放水里煮开放在一边。2、鸡肉和白萝卜切块(可以把煮鸡肉的汤保留下来)玉米豌豆一起打成泥。3、水煮开下面条,面条煮软后捞出来,把鸡汤盛入面条中放入打好的菜泥给宝宝吃。

面条根根筋斗,味道麻辣浓郁,这做法,再热都要吃这1碗面

欢迎您的阅读,请【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更优质的美食内容,谢谢!

“重庆小面”的名气,可谓是火遍全国、名满天下了。其实并不完全是某节目捧红了重庆小面,重庆人的小面情怀,恐怕只有重庆人自己能够体会得到。重庆人爱吃面,会做面,更是把一碗面条,硬是活生生的做成了一种文化和情怀。重庆的小面馆遍布大街小巷甚至路边小摊,不管是早餐还是中午,一家家生意火爆的面馆里,有坐着吃的、蹲着吃的、站着吃的、排队等着吃的,各种吃面姿势,足以证明重庆人与小面的不解之缘。在重庆要吃碗面也是挺方便的,哪怕在高端知名商圈中,怎么能少得了小面的角色呢?大多数重庆人更会做面,今天就给朋友们分享一道,在重庆点击率非常高的一道面——重庆豌杂面。面条根根筋斗,味道麻辣浓郁,这做法,再热都要吃这1碗面。

豌杂面是干拌类面食的典型代表,其点击率颇高,在重庆小面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一碗重庆豌杂面,又怎么少得了红油辣椒呢?这道面的亮点就是红油辣椒,豌豆和杂酱就是其精髓与灵魂。其口感辣而不燥,豌豆粉糯清香,杂酱香浓,浇头和面条干拌结合,利用浇头的味道来包裹住面条的筋斗,达到最理想的用餐体验。夏季的藤藤菜(空心菜)或者冬季的豌豆尖和重庆小面更是绝配,这样晕素搭配,再加上独特的烹饪 *** ,怎能不做出一道美味佳肴。话不多说,下面开始 *** 。

【重庆豌杂面】

所需食材

猪前腿瘦肉50克,豌豆50克,面条100克,空心菜200克,葱花适量。

所需调料

植物油50克,老姜大蒜各3克,料酒1克,白方豆腐乳2克,藤椒油1克,辣椒面适量,花椒粉适量,生抽酱油3克,老抽酱油3克,芽菜或榨菜粒5克,食盐和鸡精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即可。

操作步骤

1.豌豆提前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左右,在放入高压锅内,添加适量清水,起压后煮15分钟左右关火,尽量煮得粉糯软烂一些。我个人偏爱稍硬一点带清香味的豌豆,所以今天就选用了青豌豆,而且煮得也不够软烂,这个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烹煮时间。

2.把瘦肉切成肉末,越细越好。尽量选用稍带点肥的前腿瘦肉,炒制杂酱时可以爆点猪油出来,使面条可以更加爽口。

3.空心菜清洗干净,摘去老根,然后掐成长段备用。姜蒜一般 *** 成姜蒜水,自己家里煮面切成很细的姜蒜末就可以了。

4.把辣椒面和姜蒜末放入碗内,锅内倒入植物油约15克,小火烧至6成油温,然后关火起锅浇在辣椒面上面,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使其受热均匀,简易的红油辣椒 *** 完成。

5.锅内倒入植物油约35克,油温5成热下肉末翻炒,烹入料酒去腥。炒至变色断生时,添加老抽酱油和白方豆腐乳上色提味。快速翻炒均匀再添加清水50克左右,小火熬制2分钟左右,水分熬干即可出锅备用。

6.面碗内加入红油辣椒、生抽酱油、葱花、花椒粉、藤椒油、芽菜、适量的食盐和鸡精。另起一锅烧水,水开放入空心菜,变色断生捞起出锅放入面碗内垫底。锅内放入面条,煮熟时浇入少量冷水,使面条更筋斗滑爽。把面条挑入碗内,浇上杂酱和豌豆,一碗正宗地道的重庆麻辣杂酱面,就可以开心地享用啦。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点评!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内容,请【关注】我,主页有更多家常菜分享,我也会持续更新更优质的美食内容,谢谢!

年龄大了,建议:少吃米和面,多吃4种"黄金豆",营养均衡更健康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人的主食都是大米、面条、馒头“精粮”,却忽视了“粗粮”的摄入。单一的饮食结构并不健康,粗细搭配更适合现在的中老年人。

粗粮中的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要懂得“粗细搭配”。建议中老年人,少吃米和面,多吃这4样“黄金豆”,营养均衡更健康。

一、红豆

红豆含钾元素,多吃红豆可以补血强心、抗氧化、养护血管;另外在中医学中认为它有祛湿利尿通便。

推荐做法:【红豆花卷】

1.准备小麦面粉200克、放入酵母3克、白糖10克,促进酵母发酵。用清水和面,多次少量的添加,把面絮揉在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用盘子盖住,常温发酵1个小时。

2.准备红豆半碗,已经提前泡软了,倒在蒸笼里面,上汽以后开始计时蒸15分钟,红豆蒸熟以后取出来,倒入盆中晾凉,晾凉以后放入一勺白糖,搅拌均匀备用。

3.把面团搓成长条,分成6-8个面剂子,把面剂子揉圆,用细布盖住以免表面受风变干,把圆面坯摁扁,擀成圆形的面片,在面片上挖入适量的红豆馅,像包包子那样把开口收紧。

放在案板上擀成牛舌状,翻过来刷上一点清水增加黏性,再从一头卷起来,红豆卷的生坯就做好了,全部做好以后用细布盖住,再次发酵10分钟,蒸出来更加蓬松暄软。

4.锅内烧水,水烧开以后,把发酵好的红豆卷放入蒸锅里面,盖上锅盖蒸15分钟。

15分钟以后关火再焖2分钟,散一散热气以免花卷突然遇冷塌陷,一道简单又好吃的红豆花卷就做好了。

二、豌豆

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具有清洁肠道的作用,如果有便秘的朋友,不妨吃些豌豆。

推荐做法:【虾仁炒豌豆】

1.准备鲜虾仁200克放入盆中,加入少许食盐给虾仁入底味,打入半个蛋清继续抓匀,再放入一小撮淀粉拌匀锁住虾仁中的水分。

2.准备一个小碗,加入食盐2克,味精1克,再淋入一点水淀粉摇匀。再准备豌豆200克备用。

3.锅内烧水,水烧开以后放入豌豆,淋入一点植物油锁住里面的营养,汆煮1分钟左右,豌豆断生以后放入虾仁继续煮20秒钟,虾仁变红以后倒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控水备用。虾仁不能久煮鲜味容易流失,吃着不够嫩。

4.锅内加入适量的葱油,油温5成热时,把控过水分的虾仁、豌豆,和刚刚准备好的料汁一起倒入锅中,开大火颠锅翻炒,食材入味以后即可出锅。

三、黄豆

黄豆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豆类,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的是它被称为“长寿之一豆”。且做法多样、豆浆、豆花、豆腐、豆皮,吃法也很多。

1.黄豆提前一晚泡发,倒在案板上面用刀背压碎。压碎以后捡一下豆皮,把黄豆切碎放在盆中。

准备大葱白两段剁碎末;芹菜叶一把切碎;加入食盐2克、五香粉1克、倒入玉米面粉50克、高粱面粉50克、普通小麦面粉100克、加入酵母3克;把三种面粉和青菜搅匀

2.加入35度左右的温水,水要分次添加,揉成面团,发酵2个小时。然后,取一个盘子,用小刷子均匀地刷上薄薄的一层植物油,刷上植物油是避免窝头粘住盘子

3.发酵好后,用手挖起面团,放在手心中团成一个圆球,再用大拇指从中间戳个孔。在中间戳个孔主要是怕窝头中间不好熟,把窝头全部团好以后都放在盘子上面。

4.凉水放上窝头,摆放窝头的时候,留有足够的空隙。防止相互粘连,盖上锅盖水开上气以后计时,蒸25分钟窝头就熟了。

25分钟以后先关掉火,不要马上就掀锅盖,避免窝头突然遇冷收缩,停上两三分钟掀开锅盖再取出窝头即可。一道营养丰富的粗粮窝窝头就做好了。

四、黑豆

黑豆适合冬季养肾,它被称为“植物蛋白肉”,具有高蛋白的特性;另外它还对皮肤有很好的养肤作用。大家经常会看到家里老人会吃醋泡黑豆,主要是因为黑豆还能够保护视力。

豌豆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的做法大全视频-第1张图片-

推荐做法:【黑豆山药糕】

1.铁棍山药1根去皮,切成均匀长段放入清水中浸泡。黑豆50克,红豆50克提前一天放在清水中浸泡。

2.锅中烧水把浸泡好的黑豆、红豆放入锅中,水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将黑豆、红豆煮熟煮软,时间到后关火捞出备用。

3.锅内再烧水,山药放入篦子中,大火把水烧开转小火蒸15分钟,蒸熟后取出。山药放在盆中用勺子摁压成山药泥,加入少许植物油拌匀;再加入煮好的红豆、黑豆抓拌均匀;准备一个盘子,铺一层保鲜膜备用。

4.在案板上涂一层植物油防粘,取出适量山药泥压扁,用模具切出不同的造型摆放在盘中。

老话说“秋吃豆,胜过肉”,豆类的营养价值不言而喻。建议大家,再忙也别忘吃4种“黄金豆”,补充能量身体棒。

(开心)

一天一碗面,河南人到底能吃出多少种花样

一天一碗面

面条,对河南吃货的影响,那是其它主食不能比拟的。一日三餐一周七天,21顿饭,竟有人至少得有15顿得用面条来解决。不管是炒面、手擀面还是烩面,都是铁打的胃口流水的面条,哪怕是晚上和朋友聚会喝点小酒撸点串,最后还得来份汤面收尾,可见吃货们对面条的喜爱有多真。这次小编呕心沥血整理出这份吃面攻略,让你一周吃面,天天不重样!

01.

碗碗不重样

江南地区的面食,和北方面食简直处于两个世界。北方吃面讲究豪迈,一口蒜一碗面快乐似神仙,但是面条到了江南,风格上就变得秀气起来,而且面的浇头则成为了征服食客的关键。就拿东明路上的这家面馆,主打浙江嘉兴面食。从腰花、牛肉、虾仁、大排到猪肝、猪肚、鳝鱼等大概有几十种浇头,不仅种类丰富,重点是还能自由组合。面条入口弹滑,突出的就是一个鲜。

雄大面馆:郑州市东明路和金水路交叉口向南300米路东(点击导航)


02.

刀削面

有人说,吃山西刀削面,是一场集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的四重体验。仔细揣摩这句话,是有几分道理藏在里面,不信就跟着我们去长江路上的这家山西面馆看看。滋啦一声响,油香味裹着热气蒸腾而起,飘出的辣椒香钻进了鼻孔里,拿起筷子一搅,筋道的面条上就裹满了红彤彤的辣子。一筷子入口,筋香爽滑,搭配着配菜里的花生碎、芝麻和小葱的香气,这碗面的滋味,真是香到家了。

晋麦王山西面道:郑州市长江东路和岗东路交叉口向南50米路东(点击导航)




03.

豌杂面

虽然与吃面史悠久的陕西、山西等省份相比,重庆吃面史的确“还是个弟弟”,但是只要你尝过当地的豌杂面、烧肉面等,就会义无反顾地爱上它。别说没时间去当地?郑州祥盛街上就有一家主打重庆面食的馆子。豌杂面,别看模样普通,却因为打碎豌豆散发出的奇香,让这碗面条吃起来回味醇厚;熊猫笋烧肉面,韧韧的嫩笋经过冻干技术后和炒香的肉丁混在一起,在红油的加持下,一口下肚,意犹未尽。

巴味仙面庄:郑州市祥盛街和民生路交叉口向东150米路南(点击导航)


04.

手擀面

哪怕街头面馆花样再多,想必每个河南吃货更爱的还是那碗——手擀面。城北路上这家馆子,可是把手擀面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从砂锅到炝锅再到手擀捞面,有荤素十几种吃法,用的都是纯手工的手擀面。砂锅手擀面,面条薄厚适中,入口筋道爽滑,面香味浓郁,裹着小酥肉、粉条、千张等一起送进嘴里,滚烫鲜美。如果觉得单吃面条不过瘾,店内还有特色卤猪肚,可以搭配手擀面一起尝尝。

程记手擀面:郑州市城北路和凌云路交叉口向东60米路南(点击导航)


05.

生煸炒面

街头卖炒面的馆子有很多,但是这些炒面统统都不是老饕记忆里炒面的真正模样,直到看见了这一碗——生煸炒面。生面条半煎半炸至两面金黄,从对火候的把控到面条的翻转,所有操作都藏在一招一式间。炒香肉丝和黄豆芽加汤,再放入煎好的面条焖上十几分钟,这碗炒面就可以出锅了。临出锅时加入的一把韭菜段,又让这碗面滋味丰富了许多。吃上一口,筋中透香,再咬一口蒜,圆满!

传统生煸炒面:郑州市中原西路和织机路交叉口向北300米路东(点击导航)


06.

担担面

潜意识里认为,只要去吃担担面,一定得去四川小馆才够正宗。但在红砖路上的这家担担面馆,却以“不正宗”得到了吃货的认可。23年前老板去四川学了3年 *** 担担面的手艺,回到郑州后又根据本地人口味进行了改良,和四川当地担担面比起来,这碗担担面面条要粗一些,红油和麻辣度也都降低了一些。当面条裹满了酱料后送进嘴里,吃起来圆润筋弹有嚼劲,微麻微辣的口感,让人更为上头。

华丹担担面总店:郑州市红专路和东明路交叉口西北角(点击导航)


07.

炝锅烩面

说了这么多年,怎么能少得了河南吃货都爱的那一碗——烩面。南阳方城炝锅烩面在吃货眼里,就是烩面界的一股清流。生羊肉炒出香味加入纯羊骨熬制的底汤,烩面宽而薄,还要加入小白菜才够正宗。炝锅的做法,让这碗烩面多了一股油香。虽说郑州能吃炝锅烩面的地方不在少数,但吃货们都爱来这一家解解馋。他们讲,这家馆子在老家方城当地很有名,现在开到了郑州,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解思念之情,实在是太好了。

甄方城炝锅烩面:郑州市国基路和普庆路交叉口向南200米路西(点击导航)


吃面大合集

怎么样,今天这一拨面条合集是否让你中意?如果刚刚好有一碗戳在了你的心尖尖上,刚刚好距离又不远的话,那就抽个时间去安排一碗。如果距离有点远,又非常想吃这一碗,就先收藏起来,没准哪天路过了刚好能解馋哟?!

标签: 豌豆 面的 做法 大全 视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