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吃蚕豆的好时节,到菜市场就能看到都在卖蚕豆。清炒蚕豆、蚕豆炒肉、蚕豆饭等等都是很好吃的。但对于“没口福”的孩子来说,吃一口蚕豆的后果,很严重!
乐乐今年6岁,晚上被家人急忙送进医院,到医院的时候,乐乐面色发黄、呼吸急促、无精打采。孩子妈妈说,乐乐晚饭后肚子就不舒服,浑身无力,还一直想呕,尿液是深黄色。医生询问得知,孩子的姐姐出生就有蚕豆病,但由于定期复查,也没什么大问题。乐乐白天吃了一包蚕豆。随后医生发现乐乐的双眼巩膜已经泛黄,皮肤发白,而且开始坐不稳了,尿液的颜色越来越深,像酱油一样。
医生赶紧给他上心电监护!上指脉氧监测!予低流量吸氧!很快,血检报告也出来了:乐乐确实是G-6-PD缺乏症患者。也就是蚕豆病,由于吃了不少蚕豆,乐乐的溶血性贫血较为严重,血红蛋白指数偏低,一度病情危重。好在,经过连夜抢救后,孩子保住了。又经过一周的对症治疗,他的病症逐渐减轻,现已康复出院。
什么是蚕豆病?
相信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吃了蚕豆就这么严重呢?这在《中国医药报》中有过报道,蚕豆病就是吃了蚕豆后最常见的是引起溶血性贫血,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上把蚕豆病叫做G-6-PD缺乏症,这是一种性染色体遗传病(遗传方式为在X染色体上的不完全显性遗传),而且这个病比较“重男轻女”,男孩患病的概率要比女孩高,妈妈如果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儿子患病的概率达50%。
因为缺乏G-6-PD,患者的红细胞容易受一些氧化因素的影响,而蚕豆中就含有氧化性成分,食用消化后进入血液会使红细胞膜变硬,使其在通过肝脏、脾脏的血窦(毛细血管的一种)时无法灵活“变形”而破裂,就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或者黄疸,经过肾脏排泄,出现酱油色的血红蛋白,也就是酱油尿,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出人命。
小护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在目前的新生儿筛查计划中,会有专门的项目来检测孩子体内是否存在G-6-PD,一定要注意看。如果有这种酶,那就可以放心地吃蚕豆了,若是孩子体内缺少这种酶,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预防措施了,不仅不要吃蚕豆,也不要接触新鲜的蚕豆或蚕豆花。
蚕豆病的孩子,除了不能接触蚕豆之外,下面的也不行,家长一定要注意:
薄荷制品:口香糖、曼秀雷敦、绿油精、白花油、肌乐或是漱口水内都可能含有薄荷,要多小心注意。
樟脑制品:樟脑丸、冬青油,天然的樟树制品不会引起溶血,须注意的是合成的樟脑制品。
中药:黄莲、金银花、牡丹皮、冰片、龙胆、珍珠粉、大黄、柴胡。
孩子吃蚕豆也有可能会得病,家长一定要注意!有些孩子在食用蚕豆,特别是新鲜的蚕豆后不久便出现严重的红细胞破坏,表现为脸色苍黄,同时尿液呈可乐或是酱油颜色。这种与蚕豆相关的急症被称为“蚕豆病”。蚕豆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南豆、胡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坚豆、大豆等。
蚕豆病发生的原因
蚕豆病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患者的红细胞会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使得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生缺陷。但目前蚕豆引起溶血的机制不明,患者对氧化性药物敏感,可导致急性溶血。由于这种酶的缺乏是通过X染色体进行遗传的,所以患者以男孩为主。
蚕豆病在我国的流行特征
蚕豆病在我国的分布呈“南高北低”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北方各省则较为少见。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9岁以前小儿多见,轻者仅有轻度溶血,不伴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一般几日后会逐渐好转;严重者发生溶血,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没有血色,可乐或是酱油样小便,甚至出现抽搐、昏迷、急性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或无尿等),如不及时救治,有出现生命危险的可能。
如何防治蚕豆病
蚕豆病的根本原因是G6PD这个基因先天性缺陷,患者不发生蚕豆病之类的溶血性贫血时与其他正常人没有区别,而一旦发生溶血性贫血,日后一定要通过化验确定是否存在G6PD基因缺陷。一旦确诊G6PD基因缺陷,应进行蚕豆病发作的预防。
由于蚕豆病绝大多数发病是有诱发因素的,所以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作。蚕豆病患者平时除了注意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如粉丝、豆瓣酱)外,亦须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
凡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呋喃唑酮、磺胺类等,均可诱发G6PD基因缺陷者发生急性溶血。新生儿期应用水溶性维生素K、樟脑丸(萘)等亦可引起溶血。
蚕豆病暂无特殊的治疗 *** ,无溶血的情况无须治疗,一旦有溶血发生,无论轻重缓急,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和使用可疑药物,立即赴医院急诊。
误区
蚕豆病患儿食入新鲜蚕豆就会发生溶血,程度与食入量有关。
其实,蚕豆病溶血的严重程度与蚕豆的食入量无关,食用蚕豆也不是一定就会发生溶血。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科学守护,健康成长》
组织编写: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危险的胡豆黄!吃了七八颗胡豆 1岁男童竟引发急性溶血性贫血4月19日,1岁多的佑佑(化名)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出院了。让佑佑住进医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颗新鲜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贫血。这是一种儿童血液科常见的遗传性基因缺陷疾病。蚕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说的胡豆,是导致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蚕豆病也俗称“胡豆黄”。
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黄”的全国发生率为4%到15%,个别地区甚至高达40%。而四川是“胡豆黄”高发的地区。
1岁男童急性溶血性贫血 竟是因为吃了胡豆?
4月13日,佑佑家长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唇色发白,尿液颜色也不对,随后孩子被送到郫都区的医院。4月14日,佑佑转院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接诊佑佑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蕙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佑佑刚送到医院时面色苍黄,精神不振,尿液呈葡萄酒色,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佑佑的血红蛋白只有40多g/L(正常儿童为>110g/L),“我们详细询问家属,得知孩子在发病前吃过蚕豆,综合患儿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蚕豆病。”李蕙介绍说,严重溶血可导致患儿缺血缺氧、肾衰竭、脑病、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万幸的是,在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碱化尿液,稳定红细胞膜等系列抢救后,佑佑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并于4月19日顺利出院。
让佑佑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正是因为误吃了胡豆。佑佑爸爸告诉记者,4月10日左右,新鲜胡豆刚刚上市,家人疏忽,给佑佑吃了大约七八颗。难道是因为佑佑对胡豆过敏?其实并不是,这是一种儿童血液科常见的遗传性基因缺陷疾病,而胡豆正是导致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所以叫做“蚕豆病”,俗称“胡豆黄”。
“胡豆黄”四五月高发
专挑这些地方的孩子下手
每年四五月是胡豆的成熟季节,也是“胡豆黄”的高发季节。今年4月,截至22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已经收治10例患儿,其中8例是男孩。“(高发期)每个月平均会收治10例左右。”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金晟娴介绍说。
金晟娴解释说,患儿因为胡豆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是因为这部分人体内的红细胞缺乏一种叫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物质,当进食蚕豆后,蚕豆嘧啶等一些氧化剂导致红细胞膜的不稳定,极容易被破坏,发生血管内溶血,导致血红蛋白的降低。“一般在食用后一周内发病。”
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黄”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到15%,个别地区高达40%,而北方少见。发病患儿以男孩为主,女孩多为基因携带者,“但是有报道1/3的女性基因携带者也会发病。”金晟娴说,在四川,龙泉洛带等地的客家人发病率较高。
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为血红蛋白下降、黄疸,患儿的面色表现为苍黄,而血红蛋白随着尿液排出,症状稍轻时尿液呈浓茶色,稍严重一点是葡萄酒颜色,更为严重时是酱油色,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发烧、呕吐和肚子痛等其他症状。“这些是家长容易察觉的症状,特别需要注意。”金晟娴说。
不吃胡豆就不会发病?
还有这些食物药物也别沾
既然“胡豆黄”是因为胡豆引起的,那不吃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金晟娴解释说,不仅仅是新鲜胡豆,包括四川人爱吃的豆瓣酱、怪味胡豆等含有蚕豆的制品都不能吃。在胡豆开花和收获季节,也要避免患儿接触蚕豆花粉。甚至哺乳期的妈妈食用了胡豆,再给“G-6-PD缺乏”的孩子喂奶,也可能导致发病的情况。
同时,“G-6-PD缺乏”的孩子还需要注意,禁服解热镇痛药、抗疟疾药、磺胺类、砜类,含有金银花、薄荷、黄连、番泻叶、珍珠粉、腊梅花、牛黄等成分,如茵栀黄、保婴丹等常用中成药。特别容易忽略的一点是,家庭常用驱虫的樟脑丸,也含有会导致孩子发病的成分,要避免接触。“看医生的时候也要告知有‘G-6-PD缺乏’或者蚕豆病。”
因为四川是“胡豆黄”的高发地区,金晟娴介绍说,“G-6-PD缺乏”已经于2015年1月纳入成都市新生儿筛查项目,孩子出生后就应该接受遗传性疾病筛查,只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G-6-PD缺乏”是终身性的,一旦确诊,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缓解。也就是说,只要明确孩子是“G-6-PD缺乏”,就绝对不能食用蚕豆制品和相关药品。“目前的患儿发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觉得小时候不能吃,长大些抵抗力好些也许就能吃。”(记者 于遵素)
蚕豆能吃出病?吓到还敢吃吗?其实是蚕豆病惹的祸还记得广东惠州一名六岁男孩,因为嘴馋吃了一包蚕豆。结果第二天尿尿时出现了像酱油一样的尿,家人看到后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医院检查后发现男童患有蚕豆病,幸好家人及时送医。如果再晚一两天,男童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吃蚕豆竟然会有致命的危险,以后还能吃蚕豆吗?
其实正常的人群吃了是没有问题的,包括我自己也吃过不少。这是因为出现了蚕豆病,才会这样的,蚕豆病学术名叫G6PD缺陷症,也就是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常叫它蚕豆病是因为经常是食用蚕豆类而发病的。
WHO将G6PD缺陷症分成了五种类型
之一种类型: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它的酶活性接近于零,那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病。
第二种类型:它的酶活性是不到正常活性的10%。在一些外界因素,比如说药物、感染或者特殊食物的诱发下会引起这个发病。
第三种类型:就相对轻一些,那酶活性是正常的10%-60%,在药物的一些作用下,可能会引发一些急性的溶血。
第四种类型:这种类型是比较轻的,它的酶活性是正常的60%,甚至超过正常活性的150%,那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没有什么临床症状的。
第五种类型:是比较少见的,这种类型它的酶活性是正常的150%,临床上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从之一种到第三种是临床上常见的亚型。全世界大概有4亿人,每年就约有3.3万人死亡。
蚕豆病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G6PD这个酶出现了缺陷,而酶出现了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发生变异了。尤其是这种致病性的变异。
那这个基因,也叫G6PD基因,它是位于x侧体上,所以说这个病,它属于x连锁的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因此呢,男性的发明率是比较高的。
G6PD它是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全长是有15.6kb。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G6PD基因上致病性变异类型是超过了214种,其实是非常多的。
这时食用了蚕豆,就会导致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人体造血的速度。从而引发溶血性贫血。同时大量破坏的红细胞超出身体的代谢能力,就会出现血红蛋白尿,也就是尿液看着像酱油一样,除了酱油尿之外,还表现为皮肤发黄,眼睛骨膜发黄以及全身乏力,胃寒、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全身衰竭、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急性循环衰竭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就会致死,因此蚕豆病人群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症状的发生。
蚕豆病属于遗传性疾病。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一旦家族中有人出现了蚕豆病,其他家属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患如此病。
蚕豆病人群不能禁食蚕豆及其制品,例如蚕豆做的粉丝,豆瓣酱等;也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比如抗疟疾药物,退热药,磺胺类药物等。另外,樟脑丸的成分也可能引起溶血,因此不要在家里放樟脑丸。
除了零食蚕豆类,春夏之交也是蚕豆大量上市的季节,家里有此类的蚕豆病人群就要注意了。如果是家里小孩患有蚕豆病的,一定要看好孩子,别让小孩子食用到与发病有关的东西,还有一个重要的,凡是有蚕豆病的人群使用药物,一定要去医院,请勿擅自用药。
一顿蚕豆饭诱发肠梗阻,专家建议:这类人不宜多吃膨气类食品长江日报4月1日讯吃了一顿蚕豆饭后,一位老人突然腹痛难忍。原本以为是食材不卫生引发了食物中毒,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才发现是豆类膨气诱发了肠道梗阻。
75岁的曾奶奶住在养老院。最近,新鲜蚕豆上市,养老院做了蚕豆饭给老人们作为晚饭。因为感觉颇合胃口,曾奶奶吃完一碗后,又多吃了半碗。
当天晚上,曾奶奶突然感觉腹中疼痛,并伴有恶心和呕吐。折腾了大半夜,非但不见好转,疼痛还越来越剧烈,并出现了全身畏寒和冒冷汗的情况。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赶紧通知曾奶奶家属,并迅速将老人送往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在询问病史时,该院古田院区综合科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姜红峰得知老人患有便秘,并曾在腹痛期间排结便一次。同时,虽然心跳和血压都属正常,但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问诊时,家属曾向医生提出,可能是因为老人吃的蚕豆不卫生或不新鲜,导致了急性肠炎,但姜红峰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进餐过程,并从交流中得知,一同用餐的养老院其他老人并未出现类似的症状。再结合老人的体征和症状,在姜红峰的坚持下,老人又接受了立位腹部X光片的检查。
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老人所患的并非急性肠炎,而是机械性肠梗阻。在明确诊断后,老人被转入胃肠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姜红峰解释说,机械性肠梗阻主要是指肠道的内容物在某处受到肠壁压迫和阻塞,导致通透性下降,通过困难。其中,食用蚕豆是诱因,主因则是长期的便秘。机械性肠梗阻可以通过胃肠减压来缓解,并辅以抗感染治疗和静脉营养治疗等。如果情况严重,还需要接受手术。
医生表示,蚕豆是膨气类食物,食用后会在消化道内产生大量气体,导致食物过快推进到结肠,阻塞消化道。同时,肠梗阻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容易出现畏寒和冷汗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不建议有便秘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大量食用豆类和薯类等膨气类食物。(长江日报记者李丽 通讯员姜红峰 杨京)
【编辑:余丽娜】
春夏正是吃蚕豆的季节,关于蚕豆的好处和禁忌,你了解多少呢?在农村田野间长大的孩子,对于四季物语的记忆都是流淌在记忆里的,无论身处何方、何地,都会应时应季的被唤醒。人间五月,草长莺飞,谷雨已过,万物生灵似乎牟足了劲,疯狂的生长着。就像此刻,故乡的蚕豆也迫不及待的成熟了,它能唤醒你多少童年的记忆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小时候农耕生活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但是所幸的是,那些潜藏在记忆中的物语在帮我们感知四季轮转、日月悠长~
阳春三月,那些被春季焐热的大地丰润郎畅,回荡出湿泥与青草延绵不断的香气。蚕豆也已梦醒,隐藏在记忆的拐角处,悄然的开了花,白紫相间的蚕豆花明媚迷离,花瓣旁边醒目的墨点,灵动得像大地的眼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遥遥望去,仿佛一群随风蹁跹的蝴蝶。
伴随着花儿的凋谢,那新鲜的、毛茸茸的豆荚悄悄地长大了,在阳光的沐浴下,豆荚也日渐饱满。剥开豆荚,滚出粒粒玉石般鲜嫩的蚕豆,小时候我们管它叫“兰花豆”,这么雅致的名字也不知谁取的,不过长大以后才知道它的学名叫“蚕豆”。
五月的蚕豆是最美味的,它气味清新、口感软糯,不过吃不了几日,就已迟暮。所以在每年蚕豆长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赶着品尝那一口鲜嫩,田间地头,一眼望去,随处可见采摘新鲜蚕豆的人们,小时候的我也常常加入到采摘的队伍中来。轻轻的剥开豆荚,一颗颗如玉般的蚕豆粒映入眼帘,它们鲜嫩的可以掐出水来,绿油油的蚕豆也趁机风光一番。
新鲜采摘的蚕豆清香怡人,带着田野间特有的清新,想要品尝最原始的味道,莫过于“白灼”,也就是水煮,这也是最简单的 *** 。白灼蚕豆,清香鲜嫩,绵软可口,舌头裹着粉糯的质感,一吃起来就不能停,跟嗑瓜子似的,必得一气呵成,才觉得过瘾。未加任何调味的蚕豆,味清而隽,软糯可口,细细的品味,清甜的味道在舌根部弥散开来~~~
蚕豆的春天是短暂的,而且费工费力,所以在饭店的餐桌上,几乎是见不到新鲜蚕豆的,想吃那一口鲜嫩,可当真是不容易呀!俗话说“嫩三天,老三天”,刚开始吃蚕豆的时候,皮色翠绿,鲜嫩可口,连续吃两三天之后,便感觉到蚕豆老了,尤其是蚕豆皮,又老又厚,简直难以下咽。所以,蚕豆易老,尝鲜趁早,错过还要再等一年。
蚕豆过了新鲜采摘的时令,就会在被风吹日晒下而变得干硬,脆嫩色的外皮也已通体泛红,嫩蚕豆变成了老蚕豆。这些老蚕豆虽然少了一些鲜嫩的香气,但是却多了一种“成熟的韵味”,也萌生出了新的食用 *** ,那就是“油炸”。干硬的老蚕豆经过油炸之后,散发着浓郁的焦香味儿,咬一口嘎嘣脆,连同外皮一起咀嚼,满口生香,酥脆鲜美。那味道至今我都无法忘怀,想念的紧了,便会去超市买一些回来“解馋”!
蚕豆的营养成分也是很高的,但是,如此美味的食物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它也有一些禁忌哟,了解清楚,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蚕豆优点
1,蚕豆中含有大量的钙。大家都知道钙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它对人体的骨骼发育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增强骨质。
2,蚕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也是我们身体所必需的物质,而蚕豆中的蛋白质仅次于黄豆,拥有很高的营养,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还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促进肠道蠕动。
3,蚕豆含有丰富的胆石碱。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和健脑的作用,所以脑力劳动者和将要考试的人应当多食。
4,蚕豆是低热量的食物。对三高人群来说,是优质的绿色食品。
蚕豆的缺点
1,蚕豆一定要熟吃。蚕豆含有巢菜碱苷,烹饪不当,会使人发生中毒的现象,所以蚕豆切不可以生食,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2,蚕豆不宜与牡蛎同食。牡蛎中的锌元素含量比较高,而蚕豆中的膳食纤维会影响锌的吸收,降低它的营养价值,有可能还会引起腹泻。
3,脾胃不好的人群不宜多食蚕豆。蚕豆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更加伤害脾胃,故不建议多食。
4,蚕豆属于过敏性物质。有一些易过敏体质的人们可能会对蚕豆过敏,过敏还可能会中毒,有“蚕豆病”的人也不可以食用蚕豆。
就在前几天,杭州四岁的小男孩因此蚕豆头晕呕吐,被送往医院救治。经查实,小男孩患有“蚕豆病”,经过输液和输血的治疗,一周后男孩才痊愈出院。
图片来源于微博
了解完蚕豆的食用禁忌,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吃蚕豆了,蚕豆的食用 *** 有很多,可煮、可炸、可煎、可炒,也可做羹汤。总之,世间好物不等人,吃蚕豆也要及时哟!
先说一下新鲜的蚕豆吧,我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煮粥了,每次煮粥的时候奶奶都会说:“把兰花豆洗干净后放在面粉里滚一下,让它粘满一身的面粉,这样煮好的兰花豆粥才会更加软糯,嚼在嘴里丝毫感觉不到皮带存在”。虽说现在很难再喝到奶奶煮的粥了,也吃不到新鲜的蚕豆了,可是奶奶叮嘱我却意犹在耳。
新鲜的蚕豆还有一种美味的吃法,那就是清炒蚕豆了。
它用到的食材很简单:蚕豆、小葱、淀粉水、清水、油、盐、味精和糖
*** *** :
1,新鲜的蚕豆淘洗干净,水开后放入锅中焯水,再放入少量的盐,焯煮1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2,起锅烧油,放入小葱段,味精和糖,翻炒出香味后,再放入蚕豆,顺便倒入一大碗清水,焖煮。
3,再放入少量的淀粉水,继续熬煮至水份被吸收。
4,再顺着锅边淋入少量的油,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喜欢辣口味的可以放入辣椒圈提味。
再说一下老了的蚕豆吧,老了的蚕豆已经失去了水分,却少了绵软性,这时候最合适的吃法就是油炸了,但是油炸蚕豆很多人都做不好,炸出来的不酥脆,反而会有点硬,那么,如何才能炸出酥脆的蚕豆呢?接下来我们分享一下做法吧~
食材:干的蚕豆,油
*** *** :
1,挑选干硬的蚕豆,越干的蚕豆,越酥脆。将蚕豆清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一般要浸泡24小时。
2,蚕豆从水中捞出后,用刀在蚕豆的一头切一刀,再放到冰箱内冷冻,冷冻是酥脆的关键。
3,起锅烧油,油温100左右就可以放入蚕豆了,小火慢慢的炸,炸到金黄色为止。
4,捞出沥油,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撒点盐拌匀,咸口味的蚕豆可是很美味的呢,即使什么也不放,原味的蚕豆也很是酥香可口。
结语
小时候,跟着妈妈去摘蚕豆的时候,妈妈总说:“蚕豆之所以叫蚕豆,是因为蚕豆成熟的时节,刚好赶上蚕吐丝”。小小的一颗蚕豆,它带来是清新的味道,煮熟的蚕豆在舌尖利刃之下,把深藏在骨子里的鲜香一层层地传递到口中;它也完美的诠释了乡愁,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父母的爱,父母给的一包蚕豆,不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父母满满的爱!!
我是@悦食萌点,定时分享美食,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见或者是建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以示鼓励谢谢!
科普 | 减重首选-高营养低卡食物科普 | 减重首选-高营养低卡食物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今天
在限能量饮食原则下,减肥食品应该是高优质蛋白,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限制脂肪的食物。
减肥者应主要选择蔬菜类、水果类、豆制品类,适量选择蛋类、奶类、粮食类,少用油脂类。
减肥者每餐的食物份量:主食类、蛋白质和肉类各占餐盘的25%,而蔬菜和水果则占到全部餐食的50%。
优质蛋白质:从食物中摄取优质蛋白质,肉类可以按照鱼虾、鸡肉、牛羊肉、猪肉的顺序选择,脱脂奶、大豆制品等食品也富含蛋白质。另外,兔肉含有的脂肪极低,能量也低,可以作为减肥者选用的减肥肉类。
粮食类:可以粗细搭配,每天选用一些玉米面、燕麦、荞麦、小米,既能饱腹又能量低,可以适量选用。
现代营养研究表明,土豆和白薯具有减肥功效,是健美轻身的良好食品,食用时要将它代替部分主食,也是不错的选择。
蔬菜类:多数蔬菜含水量高,而脂肪、蛋白质很低,糖的含量不高,产生能量较低。比如:黄瓜、冬瓜、角瓜、海带、萝卜、菠菜、油菜等含水多的蔬菜,大多有利于减肥。
但是,毛豆、黄豆、蚕豆、胡萝卜、蒜苗等都属于能量较高的蔬菜,食用时应当注意不要太多。
还有,土豆、山药、粉条、芋头等含淀粉高的蔬菜,食用时要注意减少主食的摄入。
水果类:水果相当于蔬菜含糖量和能量较高,但是比主食、肉类所含的能量就低得多。可选用柚子、柠檬、草莓、苹果、西瓜、桃子、橙子等水果。
但是,对于柿子、香蕉、红枣、荔枝、榴莲等含糖量多的水果就要限制摄入了。
烹调用油:应尽量选择,少用或不用动物油。
食盐量:也要进行限制,以减少心脏、肾脏的负担。
不管你明年希望减掉多少斤,真正的改变都是从每天的细节开始,吃更健康的食物,减少糖、油、盐的摄入,才能有真正的改变,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目标自然会达成、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吃蚕豆引发“蚕豆病”!已有多人险丧命且无法根治!蚕豆病的病因是什么?
我们俗称的蚕豆病,其实有一个官方名称——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内先天缺乏G-6-PD这种酶而引发的遗传性疾病。
G-6-PD是人体参与磷酸戊糖途径的一种关键酶,在它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NADPH的物质。
NADPH这种物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维持人体内的还原物质来保护细胞及细胞膜免受氧化剂的损害,红细胞当然也需要保护。
而蚕豆中含有多种呈现氧化剂功能的物质,如多巴、多巴胺、蚕豆嘧啶类、异脲咪等。吃了蚕豆之后,上述成分就会进行氧化作用。
正常红细胞因为拥有G-6-PD,就有足够的还原剂来抵抗这些氧化物质的侵害。
一旦红细胞缺乏G-6-PD,就会减少NADPH的生成量,体内缺乏还原物质,红细胞膜完整性以及血红蛋白的稳定性本就难以维持。
红细胞过于僵化、脆弱,短期内大量破裂,引起急性溶血性黄疸和溶血性贫血,产生一系列症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蚕豆病有哪些症状?
蚕豆病的发生,有些是因为食用了蚕豆或者蚕豆制品,而有些甚至只是无意间吸入路边蚕豆花的花粉。 蚕豆病发病急骤、病情轻重并不相同,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贫血以及酱油色尿,一旦发病应及时就医诊治。
大多患儿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 天内发生溶血,因吸入花粉而发病者,症状会在数分钟内出现。
病情轻者,经过 1-2 天或1周左右,症状会逐渐减轻而痊愈;病情危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昏迷、少尿,最后无尿而死亡。
幼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5岁以下儿童占大多数,也会因母亲进食蚕豆,通过哺乳使婴儿发病;同时男性多于女性。 蚕豆病就是G-6-PD缺乏症吗? 蚕豆病只是对“G-6-PD缺乏症”的简称,与真正意义的G-6-PD缺乏症仍有区别。
G-6-PD缺乏症是“蚕豆病”发生的遗传基础,只有拥有这种遗传背景的人才可以患上“蚕豆病”。
准确地说,蚕豆病是G-6-PD缺乏者在食用蚕豆或者蚕豆制品之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而G-6-PD缺乏症患者除了吃蚕豆,也会因为摄入其他的氧化物质,患上其他溶血疾病。 如因摄入磺胺类、呋喃唑酮、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而患药物溶血。
蚕豆病“重男轻女”?
蚕豆病其实是基因决定的,而且往往表现出“重男轻女”的现象。
这是因为蚕豆病具有遗传倾向,导致蚕豆病的基因在决定性别的X染色体上。 如果只有母亲是蚕豆病患者,那么生下来的男孩子就很有可能患病。而一位小女孩患病则要求父母都是蚕豆病患者。
因此,男孩子发病率高于女孩子。
蚕豆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疾病,目前并无治愈措施,在平时生活中也只能注重预防。
蚕豆病患者不能吃蚕豆及蚕豆制品,也要远离蚕豆花,同时也要避免服用氧化类药物。
由于蚕豆病具有遗传倾向,做到及时诊断也十分重要。
现在G-6-PD缺乏症已成为新生儿筛查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家族中已出现病例,必须引起重视,新生儿更应尽早做筛查。
3岁以内的孩子,初次吃新鲜蚕豆一定要慎重。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食用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尽快送医院治疗。(科普中国)
来源: 新闻晨报
爱吃蚕豆的朋友注意:夏日蚕豆虽香,但四类人群要少吃或不吃夏天来了,民间历来就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青蚕豆就是其中之一。
蚕豆上市的四五月份,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夏之交,而当下青蚕豆绿意盎然,入口软酥,满嘴清香,正所谓十里春风蚕豆香。
王祯在《农书》一文中如此描述蚕豆:“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饭充饥”…蚕豆又叫胡豆、兰花豆,既可以当小菜,也可当零食,像奶油五香豆、四川怪味豆、三北盐炒豆等等,都是我们童年百吃不厌的零食。
五香蚕豆
蚕豆饭
每年五月份正是蚕豆成熟季节,伴随着夏天气温的逐渐上升,豆子的个头一天比一天大。初夏时节老百姓尝鲜吃青蚕豆早已成为一个传统习俗,而每年尝新鲜蚕豆更佳的时间就是立夏以后十多天的时间,正所谓“嫩3天老3天不老不嫩又3天”。
青蚕豆不仅新鲜,而且营养丰富,它是食用豆类中仅次于大豆的高蛋白作物,据测定,每100克鲜蚕豆里含蛋白质8.8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9.5克,另外还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胆碱以及多种维生素等。
立夏吃蚕豆已成传统习俗,不过夏天蚕豆虽香,但吃蚕豆有讲究,4类人群要少吃或不吃。
一、患有蚕豆病的儿童不要多吃
蚕豆病是指进食蚕豆及其制品之后,容易发生急性溶血的一种病,起初头晕,乏力,继而可能会出现黄疸、尿色加深等症状。所以患有蚕豆病的儿童记得别给他们吃蚕豆了。
二、胃肠不好容易腹胀的朋友不宜多吃
蚕豆吃多了不太容易消化,尤其是蚕豆皮,纤维素含量较多,胃肠不好容易腹胀的朋友不要多吃蚕豆。
蚕豆里含有很多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身体不容易完全消化,会在肠道产气菌的作用下产生气体,容易出现腹部胀气或者产生腹泻等不适。
三、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患者不建议多吃蚕豆
蚕豆属于含钾量较高的食物,100克去皮儿的干蚕豆中含钾量高达801毫克,而100克鲜蚕豆含钾量也高达391毫克。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患者以及尿毒症患者往往容易并发高钾血症,因此不建议多吃蚕豆,以免带来不适。
四、正在减肥的朋友少吃蚕豆
蚕豆含淀粉量较高,其产生的热能不低,肥胖人群吃多了易产生热量过剩,尤其是干蚕豆,一不小心容易吃多,转化成为脂肪堆积容易增加肥胖的风险,所以想减肥的朋友更好是少吃蚕豆。
最后提醒大家,五月里,青蚕豆老得快,是季节性很强的一种时令蔬菜,爱吃鲜蚕豆的朋友们,这个时节要抓紧了,错过了很可能就要等到下一年才能吃到新鲜蚕豆!
<心>感谢你的点赞转发和收藏<心>
这种豆类正当季,高蛋白低脂肪,健脑又营养常吃豆类好处多,而今天要给大家一种正当季的豆类——蚕豆。蚕豆中的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健脑功效还特别突出。
滋养神经:蚕豆中含有钙锌锰等元素,这些物质对滋养神经和脑部细胞,调节新陈代谢等都有帮助。
增进记忆力: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能够增强人体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提升注意力:多巴胺是大脑里一种重要的化学信息素,它与激励、记忆、注意力甚至调节身体动作有关。每100克蚕豆中含有90毫克的左旋多巴胺。
蚕豆可以和有开胃消食作用的茴香菜搭配,增添香气的同时,还能起到保养胃部的作用。
素材来源据重庆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