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菌炖鸡汤做法,黄丝菌煲鸡汤的做法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0 0
富在田间 享在舌尖 暖在心间

扶贫村产品一头连着贫困群众,一头连着广大市场。南郑区通过做实消费扶贫工作,不仅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而且以销促产,推动产业升级和农产品质量提升。越来越多扶贫产品从“田间”来到消费者“舌尖”,从“舌尖”走进更多人“心间”——

2020年的最后一天,整理着手里的发货单,汉中市南郑区牟家坝镇牟家坝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党勇脸上满是笑意。从土特产直接卖了换钱,到加工出售;从在朋友圈推销、向熟人圈推荐,到与单位企业工会、超市、电商合作;从人工对接到订单认购、平台销售,牟家坝社区扶贫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广阔。

近年来,南郑区越来越多的扶贫产品“飞”出大山,从“田间”来到“舌尖”,丰富着人们的餐桌。截至2020年底,南郑区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99亿元,销售总额稳居全省之一方阵,带动2.15万贫困群众受益。

展销有“窗口”

提升产品“出镜率”

走进南郑区汉辉超市,位于中心位置的“南郑区消费扶贫专区”整齐摆放着30多个货架,黑木耳、黄丝菌、土蜂蜜、手工粉条等农产品不一而足——这些都是经过认证的扶贫产品。货架旁暖心地写着“您的消费就是扶贫”。

超市负责人介绍,超市与贫困户、合作社和扶贫企业签订购销协议,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可进入消费专区销售。开业6个月来,该超市累计销售扶贫产品1300多万元,直接带动3200余户贫困户增收。

这样的消费扶贫专区,在南郑区共有13处,分布在南郑区的各大超市、商场中。

除了专区,南郑区先后在大河坎、汉山文化广场等繁华地段及人流密集区培育了8家消费扶贫直营店。

泓渟农业消费扶贫直营店启动当天,在繁华的蜀汉大都会商业街举办了农产品展销推介会,上百种扶贫产品亮相,吸引市民、企业纷纷参观选购。13家企业单位签订了约120万元的合作协议。

建在旅游景区的汉山广场消费扶贫直营店,古风建筑别具特色。店内有汉中市11个县区365家带贫益贫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470余种扶贫产品参与展销。

据统计,自去年6月消费扶贫直营店陆续建立至今,该区8家消费扶贫直营店累计销售额达4000万元。

不只在南郑当地,去年7月,该区还在江苏省南通市建成“苏陕协作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重点推介扶贫产品。腊肉、藤编、黄酒等土特产深受南通市民喜爱。

推介有“平台”

帮助产品“走出去”

“发车!”

去年12月11日上午,随着指令响起,几辆满载南郑区扶贫产品的专车从南郑区电商产业园出发,将上海浦发银行为员工订购的最后一批3000份“爱心大礼包”送往客户手中。

6个月前,浦发银行工会负责人在“汉山美农”消费扶贫小程序上了解到该区的扶贫产品种类丰富、价格合理,便签订了一年的购销协议。去年8月,浦发银行在“汉山美农”首单下单3万份大礼包。

“汉山美农”“良生优品”是南郑区为了方便外地客户选购扶贫产品自主开发的小程序。运营半年来,线上效益达到1300余万元。

为了将扶贫产品推介出去,南郑区不仅积极搭建当地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与扶贫农产品供需对接的桥梁,还进一步通过入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全国参展等方式帮助扶贫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以大河坎电商产业园为龙头,南郑区成立了消费扶贫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先后引进京东、美菜网等电商平台9家,电商销售企业95家,上线企业近300家。南郑茶叶、土蜂蜜、藤编等40多个类别100余种特色农产品上线营销。2020年,南郑区实现电子商务零售额近11亿元,其中销售本地农特产品近6亿元。

此外,南郑区培育了20个镇级消费扶贫暨电商服务中心、286个村级服务站,搭建起了区镇村三级销售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插上“翅膀”飞出深山。

品质有“把控”

助推产品“赢市场”

南郑是全国重点产茶区,茶叶是当地主要农产品之一。

陕西新美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3个村107户贫困户签订协议,由公司统一提供茶树苗,统一管理方式,统一收购、加工。该公司特请炒茶大师示范,记录下他们炒茶过程中的杀青温度、时长等。现代化的炒茶设备根据这些数据自动控温,对茶叶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加工,确保每一盒茶叶出厂有标准、品质有保障。

该公司的客户遍及北京、上海、兰州、西安等地,销量连连上扬,确保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南郑区精心培育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全程质量把控机制和优质产品遴选机制,将贫困户组织起来,下好产业扶贫“一盘棋”,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做大做强产品,让“深山”里的产品不仅能“走出来”,而且能成为叫得响的大品牌。

“说到底,消费扶贫是一种消费行为,只有‘买有所需’‘卖有所值’,符合市场规律,才能让消费行为良性运转。”南郑区脱贫攻坚督查专员胡丽平说。

为了把好扶贫产品认定关口,南郑区组织开展带贫企业和产品清底摸排,先后组织认定扶贫产品216种,确定扶贫产品供应商78家,并完善了市场反馈和监督机制;先后培育省级著名商标19个、“陕西名牌”茶叶产品5个、省级名优农产品13个、“三品”认定农产品33个,“红庙山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农村山里有一种野菜,很多人都爱吃,如今已非常稀少了

农村山里自然资源丰富,各种野菜野果类非常的多。其中,有一种野菜,叫做鸡油菌,让人记忆深刻。在多年以前的农村,物质还比较缺伐,人们都会上山去采摘它,鸡油菌也多得遍地都是。而现在,这种野菜特别稀少了。

鸡油菌,是食用菌类的一个品种,又叫做杏黄菌,黄丝菌,杏菌等,是全球比较有名的四大名菌之一。其喜于生长在山林里,或树林灌木丛中。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省份地区,如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都有。

鸡油菌为实体肉质,形状呈喇叭形,菌盖宽4至10厘米左右,前部扁平,后面会往下凹。表面颜色为淡黄色或杏黄色,看上去非常鲜艳。鸡油菌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磷,钙,铁,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元素。除营养丰富外,还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益肠胃,清目,利肺等。

鸡油菌吃法也很多,可以烧烤,爆炒,炖汤,还可以作为一种其他菜品的配菜。例如,鸡油菌炖鸡在某某省份是一道有名的菜品,当地很多人都爱吃。因此,鸡油菌也是一种天然绿色的高档菜品,在市场上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在南方某省份地区,鸡油菌的价格高达80元一斤。

鸡油菌,你品尝过吗?小编提醒建议,在乡下农村采摘野果野菜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认清是否能食用的种类,以免误食。

拾菌记:这种野生菌好吃无毒难得寻找价格不菲,它的生长很有规律

拾菌记

作者:简宜贵

蘑菇好吃菌难找。这是我拾菌子的感受。

看朋友圈那么多人在晒菌子,从图片和视频来看,他们遇见的菌子是那么多,那么显眼,仿佛只要带一个桶子,俯下身便可以拾得一大桶。有的已然满载而归,桶里的菌子新鲜养眼,金黄金黄的,仿佛刚从土里冒出来就被他们发现了。连圆圆的扣子那么大的菌子他们都采到了。

我们喜欢将那种盖面圆圆的,菌体金黄金黄的菌子叫黄丝菌,也有人称为茅草菌或松树菌。其实它的书名叫枞树菌。说是生长在灌木腐叶上的菌子。我们这地方常常长在松树底下,因为从松毛上生长起来,所以大都叫松树菌。这种野生菌最是美味,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没有毒性。

一场透雨,再出一两天太阳,热气一“焖”,菌子就长起来了。朋友圈到处都在晒菌子,公路两旁也有人摆了刚拾到的菌子在卖。大多的30元到40元一斤,小朵的可以卖到60到70元一斤。有人喜欢“小时候的味道”,购买了保鲜包装,快运到北上广等大城市。

心里痒痒的,手也痒痒的,邀了几个朋友,一大早,带上胶桶,去野外松树林子里拾菌子去。

路上遇见一个骑摩托车的中年妇女,踏板前有一个红色的塑料桶。大家说那肯定是拾菌子的高手,便异口同声地要开车的师傅跟着她,说她肯定知道哪些林子里有菌子。

跟着人家来到乌江边的一坡松树林边,妇女停下,我们也下了车。可是,我们和那骑摩托车的妇女都来晚了。早已经有一个小伙寻遍了乌江边这片松树林,拾得了还带着清晨露珠的半桶菌子。

这片林子肯定没多少了,我们驱车向更远的山坡奔去。可一连寻了几片松树林,都没看见枞树菌的影子。看来,不是所有的松树林都长这种菌子的。

一个朋友拨通了朋友的 *** ,请人家带我们去长枞树菌的山头寻找。于是车子又几弯几拐,来到了另一个山头。这个山头远离人家,高高的山顶上,顶着一片松树林。到了林边,车子停下,大家随带路的朋友一头钻进松树林。一个朋友惊呼:找到了!又有一个朋友惊呼:找到了!他们之一个找到宝贝一样地高兴。我眼睛有些近视,迟迟找不到,用长把的弯刀百无聊赖地勾着松树下的松毛。那些松毛一小堆一小堆地随意摆放着,不知道被拾菌子的人们勾来勾去勾了多少回。那个带路的朋友耐心地说:菌子就在这些松毛下面,得有耐心。另一个同伴说:“鱼过千重网,网网都有鱼。”这句话很有哲理。

勾着勾着,终于,一朵金黄的枞树菌被我勾到了,刀口从菌子中间滑过,将菌子勾成了几块。虽然可惜,但还是小心地请进了自己的桶里。发现了一朵,旁边肯定还有,于是又扒开松毛,翻找起来,终于在旁边又发现了几朵。

找了两个多小时,寻了好远的林子,遇见了几个“搜山”一样拾菌子的村民,他们左手提桶,右手执一根长长的“耙子”,一下一下地扒开地上的松针,发现有菌子,就弯下腰请进桶里。他们桶里的菌子比我的多了几倍,问找了多久,人说:天亮就进林子了,寻了几匹山。

我喝光了自带的水,累得不行,于是来到车边,有两个同伴已经在那里休息了。都说好久没有这样“巡山”了,累得厉害。

我们各自在路边买了几斤刚被村民们采来的枞树菌,打道回府。一路上大家都在感慨。现在人们很少烧柴,松树林子长得太茂盛了,好多地方人都去不了。枞树菌隐藏得很深,没有经验没有体力的人很难找得到。

我却在思考:今早找了那么多松树林,为什么只有两座山的松树林长这种菌子呢?仔细分析,我恍然大悟:长菌子的两坡松树林,都在乌江边上呢!莫不是,这是乌江和松树林共同送给大家的珍贵礼物?

我懂了,我终于懂了。现在的林子越来越茂盛。雨从高处下下来,大部分被叶子遮挡了,树下的土地,其实没能被雨水淋湿多少。而江边的这两片林子,得到了乌江雾气从下而上的长期濡染,被打湿了的腐叶,才能生长这种菌子呀。

下次找菌子,我们就去江边的树林子吧,我自言自语。

东北农村山上野生蘑菇及营养价值盘点,你那都叫什么,吃过几种?

东北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森林广阔,特别适合食用菌的生长。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也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重要产区之一。下面为大家盘点下东北地区的野生食用菌及营养价值。这么多野生蘑菇你吃过几种呢?你们那又怎么叫呢?

榛蘑

说它是东北最出名的蘑菇也不为过,相对来讲产量也比较高。鲜品和干品都可食用,东北人更爱吃的菜肴之一“小鸡炖蘑菇”用的蘑菇就是榛蘑。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一类食品。有人也称它为“东北的第四宝”。多生于灌木之中,或柞树林中。

榛蘑

大腿蘑

学名美味牛肝菌,因肉质肥厚,形似牛肝而得名牛肝菌。是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也被称为“四大菌王之一”。主要有白、黄、 黑牛肝菌几种,因根部粗大,也被称作大腿蘑。生长在海拔600m—1500m的山区,属高温型菌,菌丝生长适温为23—28℃,一般7—9月生长于高海拔的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混交林,菌丝生长要求有散射光,即七阴三阳的地方,在前期干旱7、8月份晴雨相间的年份出菇多、生长量大。

牛肝菌

猴头菇

又名猴头菌,因外观酷似猴头而得名。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柔嫩、味鲜美味可口。有“山珍猴头、海味 鱼翅 ”之称。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有抗癌、健胃、补需的功效。一般成对生长于树上。

猴头菇

鸡油蘑

学名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成熟的鸡油菌有点 喇叭花的样子,颜色很鲜艳,比一般的蘑菇要韧,有点弹性, 闻起来有明显的杏香味。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杏黄菌或黄丝菌。秋天生长于森林内。

鸡油菌

趟子蘑

学名红菇蜡伞,一般成趟或圈生长,又被称为趟子蘑。可食用,其个体大、肉厚、味较好。是树木外生菌根菌,可与栎、赤松形成菌根。未查阅到相关营养价值的文献。秋季在混交林地上,群生或近似蘑菇圈。

趟子蘑

花脸蘑

学名紫丁香蘑、又称裸口蘑,紫晶蘑、紫蘑菇,因为蕈柄呈紫丁香色,很漂亮,因此叫紫丁香蘑,且菇体生长的环境温度很低,产量稀少,但其伞肉鲜嫩甜美、口感具弹性,吃起来有非常浓郁的独特菇香,因此在 欧洲 受欢迎程度与松露及牛肝菌齐名,在法国被视为上等的食材,需要在很高档的餐厅才吃得到的食物。该蘑菇含有维生素 B1,能调节机体糖代谢,促进神经传导。经常食用有预防脚气病的作用。另外,有与松、榛、山杨形成外生菌根的记载。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有时近丛生或单生。

花脸蘑

羊肚蘑

学名羊肚菌,因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含蛋白质,多糖,甲壳质,脂,磷酸盐,饮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有时也生长在路旁或林缘空地上。通常在春季5月份中旬到6月初大量出现。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生长于阔叶树林地上或草地上。

羊肚蘑

松茸蘑

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菌、松蕈、合菌、台菌。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 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 松茸在日本被奉为“神菌”。日本人习惯于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 以形补形”食之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和抗癌等作用。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

松茸

小黄磨

生在长白山落叶松林内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类。号称“白山之一鲜”,多生于秋季,它颜色鲜黄,外形小巧,长白山野生小黄蘑营养丰富,细腻柔软,味道鲜美,有清香气味,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糖类及钙、镁、锰、锌、钾等矿物质,为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多散落于松林内,非常不好采摘。

小黄磨

黄蘑

学名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黄金菇、菌盖鲜黄、油亮,优美喜人。榆黄蘑既具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肌萎、痢疾、肥胖症患者食用。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 具有滋补强壮功效;治虚弱萎症(肌萎)、痢疾等;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不但被中国人所喜爱,而且在国际市场较为抢手,生产和经营效益均较一般农产品高得多。榆黄蘑菌丝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很适合代料栽培。多生长于腐树上。

榆黄蘑

冻蘑

学名亚侧耳,又名冬蘑,为侧耳食用菌。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 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冻蘑,无任何污染,纯属天然绿色珍品,其肉质细腻,质地滑嫩,柔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可食用,秋季生于桦树等阔叶树腐木上,呈覆瓦状丛生。

冻蘑

以上就是为大家盘点的东北野生食用菌及营养价值和生长环境了,有哪几种是你认识,吃过哪些呢,如有遗漏欢迎评论区补充。

德国人更爱吃的菌子,云南也有的,保准吃一次流连忘返.

鸡油菌为真菌界鸡油菌目的子实体,也叫杏菌、杏黄菌或黄丝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

鸡油菌在德国非常有名,它和著名的德国香肠一样受人喜爱,但价格要贵很多。鸡油菌的味道特别之处在于那种典型的杏香味,这种味道是任何种类的食物所没有的。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

今天小编介绍一下口感不一样的鸡油菌。


?

营养价值

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粗纤维和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营养成分。

功效与作用

1、明目

鸡油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大家都知道,维生素A对于眼镜的好处。维生素A是合成视网膜视杆细胞的必备感光物质,能够提高眼睛的抗病能力和预防夜盲。

2、清肺润肺

鸡油菌滋阴润肺,去除肺燥肺热,对于经常咳嗽、痰多,气管炎的人群非要有疗效。

3、润肠通便

鸡油菌富含丰富的粗纤维,可以润滑肠道, *** 排便。对于经常便秘的中老年人十分有益。

4、抗癌

鸡油菌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原森林中,富含的天然营养元素对癌细胞的生成有一定的抑 *** 用。

生长环境

鸡油菌生长在海拔1000—3000米的高原混叶森林中,在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均有分布。其中,云南玉溪、腾冲、丽江产的鸡油菌品质更佳。

价格

既然是在高海拔森林中野生生长的菌子,肯定比平时吃到的人工菌贵些。在世界四大名菌中,鸡油菌的价格比较亲民,适合老百姓们消费。其中,新鲜鸡油菌价格在70-300元一斤;干货鸡油菌在200-600一斤。


食用 ***

1. 鸡油菌炖土鸡

做法:

(1)将土鸡褪毛,掏出内脏,洗净,斩成块;

(2)鸡油菌用温水泡发,去杂洗净,用手撕开,洗净;

(3)锅内放少量猪油,油热后爆葱、姜、蒜;锅放入鸡块煸炒半熟,加入鸡汤;

(4)加入盐、生抽等调味;放入洗好的鸡油菌,武火炖15-20分钟;后转文火慢炖20分钟

2. 鸡油菌奶油浓汤

此种做法在欧洲国家比较常见,厨艺好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做法:

(1)鸡油菌洗净;洋葱,火腿切末;土豆胡萝卜切丁

(2)冷锅,热油;放入洋葱、火腿爆香

(3)锅中入冷水,放入鸡油菌、土豆、萝卜丁,大火煮沸

(4)加入奶油,转小火

3. 素炒鸡油菌

做法:

(1)鸡油菌去杂洗净切厚片;

(2)冷锅热猪油,葱花煸香,投入鸡油菌煸炒;

(3)加入精盐烧至入味,起锅装盘即成。

探访贵阳这家藏得很深的山珍菌汤,究竟什么神秘配方

菌子,是上天赐予贵州山里人家的一道美味

每年的5至8月

经过雨水的洗礼

就到了我们贵州吃菌更好的季节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贵州“全境有青山绿水,处处有山珍”,漫山遍野的野生菌,是老天馈赠的“厚礼”。贵州的山上生长着紫花菌、珊瑚菌(刷把菌)、木耳、香菇、茶树菇、鸡枞菌、黄丝菌(鸡油菌)、奶浆菌、松菌、青甫菌等品种。天然无污染,纯净自然的贵州深山,一年一季,野生菌期仅3个月,而山里的拾菌人每天会在凌晨5点至11点,荆棘间往返数十公里,只为这口来自不易野味。

贵州的山山水水之间尽是隐藏的山珍美味。山珍,并非都是昂贵的食材。贵州省可食用野生菌资源十分丰富,贵州山里的野生菌在应季的时节总是被人们欢天喜地地从山林间采摘。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的大型真菌有789种,隶属202属,44科,其中可食用菌243种,药用菌186种。

只有到雨季,贵州山林里的野生菌才会“探出头来”,因为野生菌难以保存,只产于雨季,故吃货为了能吃到最鲜美的野生菌,总是亲自来到乡村路旁或是亲自进山采摘、收集这种美味。通常野生菌有一种比较直白的识别办法,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菌环),脚上穿靴子(有菌托),同时具有这三个特征的菌类就不能吃。

野生菌子一般在地面腐植质较厚的树林中出现,贵阳市内的森林公园、黔灵山公园、小车河湿地公园等公园植被茂密,地面常被厚厚的落叶覆盖,且环境潮湿,是菌类生长的绝佳环境。此外,贵阳周边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菌,如乌当偏坡乡,花溪黔陶乡,龙里谷脚镇,惠水的摆金等地。

在贵阳有一家名叫“菌师傅”的菌汤捞饭的餐馆。门面很新,却是一家开了14年的老字号店。在不少贵阳人的眼里,想要吃到鲜美菌汤饭,非去这家不可。

在2005年,贵阳喜欢野生菌火锅的朋友,一定知道他家,早在乌当区东风镇,吸引了一大批浓汤爱好者得,菌师傅火锅店,他家不仅仅是菌菇火锅深得人心,那一口菌汤泡饭,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菌师傅的老板安哥跟野生菌已经打了15年交道,羊肚菌,鸡纵菌,松茸菌,牛肝菌.....这是菌汤里比较重要的几种野生菌,松茸素有“野菌王”之称,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珍贵食材,一碗菌汤捞饭最重要的就是汤底,用到了十多种长自贵州深山的可食用的野生菌,不仅汤鲜味美还营养满分。

菌师傅老板安哥会从贵阳周边的龙里、惠水那边的布依村寨淘回来的,配以少量的云南可食用野生菌,经过清洗处理加工程序,混搭出特有的鲜美口感。据说有想偷师学艺的人来吃到自己都快变成一朵“磨菇”了,都没参透出到底怎么 *** 出这一锅精华!

而菌汤的吃法源于贵州的布依族和苗族村寨,每年5月份,村民们会去深山里采摘野生菌,一开始是炒来吃,后面又发展为煮汤喝,住在山里的农家,家家户户的冰柜里都冷藏着各种野生菌,据说从上一年野生菌大量上市时开始贮存,要卖到来年“接鲜”。

菌汤的滋味鲜美,鲜嫩的菌子在炖煮中不断释放出鲜味氨基酸,无需过多调味,就能让味蕾感受到那份鲜掉眉毛的滋味。

如今的菌师傅新店,清新的环境,透明的厨房,受到追捧,在菌师傅家都可以看到带着小孩子的年轻父母,也可以看到年迈的老人,或许这就是菌师傅更大的魅力吧,暖暖的一碗菌汤捞饭,让美味和健康都可以得到。

很多人的肠胃都处于油腻饱和状态。此时最合适的养生饮食就是来一碗菌师傅菌汤。不但对忙碌上班族有帮助,同时也非常适合小朋友,让肠胃在减负的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助力身体阳气在春天的生发。

民间常说:“ 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若要身体瘦,多吃菌子少吃肉。”菌师傅的菌汤饭几乎是每个客人都会点的招牌,菌汤饭顾名思义最重要的就是菌和汤,汤底由筒子骨、鸡鹅等共同炖制,不光是营养还鲜美!如果你吃的时候加了骨头我只能说,会玩!~

野生菌以鲜著称,口感独特,还具有丰富营养,含多糖、B族复合维生素、核苷酸、核黄素等。可惜新鲜的山菌很难保存,一年一季,鲜菌期仅3个个月。菌汤的滋味鲜美,鲜嫩的菌子在炖煮中不断释放出鲜味氨基酸,无需过多调味,就能让味蕾感受到那份鲜掉眉毛的滋味。“鲜”与“温”便是一锅好汤的魂。

特别是生活在贵州这种湿寒地方的人容易寒气入侵,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野生菌汤下肚,整个身体都是暖暖的。菌子里满满的营养还能达到温补的功效。10多种菌菇熬出的菌菇汤底,菌菇的嘌呤能提高T细胞的活力,可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菌汤饭那就是“惊艳”,毕竟对于一个以前吃菌类都觉得一个味道的人来说,这碗菌汤饭鲜,又不是鸡汤一样的油腻,但是却能吃到其中浓浓的丰富感,这感觉就跟外面的妖艳假货不一样呢~

一锅菌汤是这样熬成的

想要炖出一锅营养美味的菌汤,光靠野生菌是不够的,菌师傅的老板安哥还在里面加了贵州本地的鸡、鹅、筒子骨和贵州威宁的火腿一起来炖,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贵州人的美食。

一锅菌汤,要用小火炖4个小时,往菌汤里一捞,就能捞得到真材实料,菌师傅的老板安哥说:“我也是一个父亲,上有老下有小,现在谁出来吃饭都想吃个健康,所以我都没用任何添加剂,做美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多次被《舌尖》提及“野菌王”松茸、素有“四大名菌”之称的鸡油菌、“菌种皇后”竹荪以及“山中珍品”虫草花等众多名菌,这高品质的虫草菇菌师傅也是毫不吝啬。

用野山菌煲汤时,感觉都能闻到一股山里面那种独有的清新之气,筒子骨捞起来都还看得到里面的骨髓。

菌汤四部曲之洗菌

做一锅菌汤的过程之一步就是要把近十多种菌经过浸泡、洗去杂质。

菌汤四部曲之压菌

师傅提前称重好的净水,将洗净的十多种菌全部倒进去,然后用过滤网盖压进桶内,浸泡两小时。这一步为的是让菌类进行充分的吸收,帮助干菌更快的吸收水分。

菌汤四部曲之倒菌水

泡好的菌汁全部倒进事先慢火熬制的老鸡+老鹅+火腿+大筒骨汤里,继续熬制两小时,闻着这时锅里的香味就咽口水了!

菌汤四部曲之准备出锅

经过接近五个小时熬制的菌汤终于接近熬好的尾声了!这时候菌类和鸡汤的香味已经基本融合在一起了,满满的菌汤香!

一碗菌汤饭,暖的不止是胃

刚蒸好的稻花香温水长粒米浇上热腾腾的野生菌汤,还要盖上一大勺用菌汤炖的猪肉,光是闻着香味,感觉口水都要流下来。安哥的厨房都是透明开放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到菌汤饭的 *** ,吃起来安全、放心

捞饭捞饭,菌汤已经这么的优秀,而这粒粒分明颗粒饱满的饭粒,居然也是深得人心,不坨不粘吸饱了汤汁,细细一问才知道用的可是优质稻种东北五常大米,重点是有点免费添加

每一粒米都吸满汤汁,满满一勺都能感受到菌汤的鲜味道。鲜味是我们舌尖能分辨的第五种味道,我们能吃到的鲜味,会来自于海鲜中,蔬果当中,而菌类中蕴含了更为丰富的鲜味。

还有一句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喝菌汤”

要是能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菌汤,那便是无上美味

要有一碗合格的菌汤捞饭,不仅需要浓郁的鲜汤,还要加入各种菌类和鹅肉、鸡块、鸡腿、鸡翅、排骨、鸡肉饼,具有不同类型的搭配。



菌师傅菌汤捞饭


人均消费:18元

营业时间:10:00~21:00

地址:贵阳市中山西路地铁站负一楼

这些“蘑菇”藏在深山,太稀罕了,摘到了你舍得吃吗?

野菌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植物,外形多种多样,味道鲜美,是农民朋友餐桌上常有的美味佳肴,今天小编再为你介绍的几种口感好、营养丰富的野菌,不知你有没有见过,吃过。


大脚菇

之所以叫“大脚菇”,是因为它比其它的菌类长得粗壮,但头冠却比身子小得多,头盖长得也很厚实,外形比较可爱。

这种菌类喜欢阳光和雨水充足的森林,但不是所有的森林都能生长。同时,它对土壤要求也较高,喜欢酸性且干燥的土壤,只长在土壤肥沃的青冈树(一种硬质的常绿乔木)下。


其更佳采摘时间为每年7月的雨季,一般是雨过天晴的第二天早晨,是该菌生长最旺盛、最鲜嫩,也是质量更好的时候。刚从山上采回来的新鲜“大脚菇”,不可在空气中存放过长时间,一般最多存放一天,因为存放时间过长的话,易生虫和腐烂。

“大脚菇”是农民朋友上山必采的野菌之一,他们一般将吃不完的“大脚菇”放在太阳下晾晒成干菌,因为这样易于保存。另外可在炖猪蹄汤时放上一些,味道相当美味。

刷把菌

该野菌长得像刷把(一种劈篾成细丝然后扎成一束的竹刷把,像现在的“筅帚”),有着参差不齐的枝丫,外形特别像市场上卖的金针菇,但其肉质比金针菇更硬更脆。光看其外形就让人感到很美味,特别是把它和腊肉爆炒后,那香味可以说是十里飘香。


这种菌喜欢生长在由落叶腐烂成泥的酸性土壤中,在采摘此种菌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在长该种菌的周围易生长与“刷把菌”外形相似的一种有毒野菌,如果采摘错误,食用后容易中毒,所以在采摘时要特别留意。那怎么区分它们呢?主要通过观察颜色的不同,这种有毒野菌是紫色的,而“刷把菌”是淡黄色的。

红菌

这种野菌的学名叫做“红椎菌”,因其头顶为红色,脚为白色,所以又被称为“红菌”,也是农民朋友很喜欢采摘的一种野菌。

它喜欢长在原始硬木阔叶森林中,其营养价值特别高,主产于四川、陕西南部、广西、福建、云南等大山深处,农民朋友更爱用它炖土鸡、炖排骨、炖猪蹄等。


黄丝菌

黄丝菌也叫鸡油菌、杏菌,它浑身通黄,是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食用菌之一。该菌香气浓郁、鲜美可口,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黄丝菌通常在秋天生长于北温带深林内,主要把它用来煲汤或者作为配菜炒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黄丝菌炒火腿了,无论是新鲜的还是干的,黄丝菌的香气都很浓郁。另外,黄丝菌性寒,吃鲜菌时更好用开水焯两三分钟,放凉再食用较好。

奶浆菌

奶浆菌更大的特点就是弄断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它有非常好的通肠道功能,但不可一次过量食用,另外它还具有抗癌、祛压降脂、护心、止咳平喘、祛痰等食疗效果。


奶浆菌主要生长在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上,分布在海拔1600—2800米的温带,常与松树形成菌根。炒、炸、炝、炖、拌、煸、爆等烹饪 *** 皆可食用,一般炒食会加点大蒜,能使其鲜味倍鲜、香气更浓,常见的有干锅奶浆菌、奶浆菌炖鸡等美味菜品。


鸡枞菌

鸡枞菌又叫做伞把菇、鸡肉丝菇、白蚁菰、白蚁伞。其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菌常见于针阔叶林、荒地和包谷地中,与白蚁共同生活。夏季高温高湿,白蚁窝上先长出小白球菌,之后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颜色为灰褐色或褐色至浅土黄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


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这几种野菌

你都见过、吃过吗?

分享给家人和朋友看看吧~

这是一条有味道的微信推文……

黄水清凉避暑、千野滑翔赛

太阳湖铁人三项、原始森林漫步......

康养之城——石柱正大步走来

游康养小城怎可少了土家特色美食相伴?

带着一颗吃货的心

跟着小编的这条美(zhǎng)味(pàng)的微信

开启石(tè)柱(sè)之(měi)旅(shí)吧

阴米茶

阴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清代曾将阴米茶载入《石柱厅乡土志》,成为土家山寨约定俗成的“茶经”。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猪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再加上几个荷包蛋,起锅即成“阴米茶”。

当你进入石柱任何一个土家山寨,好客的主人必用"阴米茶"款待,给您的旅途带来无穷妙趣。阴米茶是土家山寨待客风俗中正式吃饭前的"过午"小吃,口碑相传,这种习俗从清代沿袭至今。

如今很受青睐的阴米茶

已成为具有石柱土家特色的旅游美食

走进土家山寨,一碗阴米茶

你就能体会到他们的热情了

腊蹄子

腊蹄子是土家特色菜之一。每年冬季,土家人把自家的年猪“肢解”后趁着余热,洒上佐料淹上3~4天,让其味完全渗入猪肉中。然后将其悬挂于火坑,用松柏枝、桔树枝、橘皮等点火慢熏成一块块微黑或者腊黄色的腊肉。

熏好的腊肉挂在屋外,一个冬季都不会坏掉。想吃的时候,就割一块下来,洗净,剁块,用开水焯过备用。放少许油在锅中加热,然后把花椒、辣椒、大蒜、姜放入锅中爆出香味后放入焯好的腊蹄子,大火翻炒。待油被收得差不多的时候,往锅中倒入开水,沸腾后转入砂锅中文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好了!

吃起来腊味浓郁,经嚼耐品,猪肉的原香亦浓,咬开来看那肉纤维,如油松木质般红润,腊汁丰富诱人,让人欲罢不能!

看起来颜色鲜美

吃起来味香且油而不腻

尤其是最后的汤

独特的肉香混合着一种熏肉味道

真是百喝不厌

鲊海椒炒腊肉

辣椒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红油辣子”更是常用的调料。鲊辣椒是以石柱红辣椒和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将鲊海椒在锅中焙熟后与土家腊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是一道下饭神菜。

洋芋饭

高山多产玉米、豆类,所以土家人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也吃豆饭,将绿豆、豌豆掺在饭中,或蒸或煮。

洋芋饭就是用洗净切片的洋芋放油盐炒香,面上盖上已经半熟的米饭,水适量,用木柴大火烘干,小火至香,有的上面放少许酸鲊肉,香味更浓。

吃的时候再放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微泛油光的土豆吃入口中却不会觉得油腻,土豆的香味与佐料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真是松软香甜。

带着香味的米饭

和着微微焦黄的锅巴

一半松软一半酥脆

那口感简直了

再来一口洋芋

吃出满满的幸福感~

倒流水豆腐干

倒流水”本是地名,也叫“流水”,位于古时巴盐古道上,是石柱县城进山达江的重要驿站,因乡场上、下街雨水形成倒流而得名。

倒流水豆腐干具有“人文独特、历史悠久、甘甜清纯、 *** 精细、绿色营养”五大特征。多少年来,南来北往赶集的人把它当作小礼品,东进西出的力夫将它当成干粮,天长日久,倒流水豆腐干在巴蜀地区有了一定名气。

和着“倒流水豆腐干”和土家腊肉

喝上2两“包谷烧”白酒

躺在凉椅上听听“啰儿调”

起身和土家男女跳跳摆手舞

完全是一种难忘的享受~

石柱咂酒

到了石柱,就一定要喝石柱的咂酒。所谓咂酒,其实就是米酒的一种,古人常说的“甘醴”就是它了。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歌咏:“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

咂酒酿造程序简单而又独特:将已发酵的高粱或大麦,储藏在一个陶制坛子里,用泥土将坛口密封。8天左右,坛子里的高粱或大麦糟就开始浸出洁莹透明的液体来,这就是咂酒。

饮用咂酒时,往坛子中注冷开水,从坛口插人小竹管,随饮随取,非常方便。每遇重大节日或喜庆日子,土家人都要备上咂酒,或自饮,或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饮酒时几人围住咂酒坛,用小竹管插人酒坛,边畅饮边摆龙门阵,边饮边加水,谈笑风生,其情闲适,其乐融融。

石达开还曾赋诗赞之:

万颗明珠供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

五龙捧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

土家野生菌宴

在黄水郁郁葱葱的森林里,生长着各类野生菌15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有60多个种类,被食客称作“深山奇宝”。野生菌肉质结实,香气浓郁,其营养价值更是人工菇无法比拟,还有十分珍贵的药理保健作用。近年更成为健康饮食的一大热点,不论中外游客都经常以菇菌入馔。

石柱土家人向来有吃野生菌的传统,对各种菌类的辨认更有其独到的经验和技巧,吃法多样,可烧、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炖,近年又推出了独特的野生菌宴。

野生菌宴和连茶、莼菜羹一样,是土家特色新饮食文化的代表。它由牛肝菌、大脚菌、千夫头、九月香、鸡脚菌,黄丝菌等20余种天然菌组成,配以土家特色佐料,以“火锅”形式品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养颜美容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卫生食品”、“保健食品”。

到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休闲度假

品野生菌宴

赏土家风情

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石柱莼菜

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书》记载“莼菜鲈脍、王爵慕之”。莼菜属多年生睡莲城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鲈鱼、莼菜),含蛋白质、糖、铁和天门冬、亮氨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有消肿、解毒、美容、减肥之功效,日本、美国、韩国、中国的医学专家确认莼菜可治疗胃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国石柱黄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宝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石柱莼菜叶表绿色,叶背淡暗红色,漂浮于水面;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新芽、新叶、花蕾;果胶厚实、口感细嫩、清香爽口。

随着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莼菜已被加工成各式包装的旅游商品,畅销东南亚、日、韩、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吃山珍,喝连茶,品莼羹”已成为独具土家特色的新饮食文化代表。莼菜田畴也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一道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景观。

都巴粉

“老深山”纯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 *** 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

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顾名思义,是从蕨的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

在土家族山寨,人们食用都巴粉,一般用温水将其调和成面团,切成小块,置人沸水中煮至都巴块全部浮上水面后捞出,或拌腊肉、炒腊肉;或加糖、芝麻花生末,炒成香甜都巴块;或做成拔丝都巴块、都巴卷……无论哪一种方式做成的都巴块,都酥软缠绵、满嘴留香。

绿豆面

绿豆面以绿豆、大米、绿叶蔬菜以及淀粉、菜油为原料。 *** 时,筛去豆类中的泥砂杂物后磨碎,磨时将磨的进孔填满,使其磨得稍碎,再放容器中加清水浸泡。浸泡时间随季节而定:冬天1昼夜,夏天半日。

滗去水时拣去豆皮。大米用清水浸至用手捻压呈粉状无硬心,滗去水后备用。将绿叶菜洗净、切碎,同浸泡好的豆瓣、大米拌均匀,然后加适量清水磨成浆,再在磨好的浆中加入淀粉调匀。柴火更好,待平锅三成热时,用兑水的菜油刷一遍锅,然后舀一勺绿豆浆,摊在铁锅中,待绿豆面皮八成熟后,翻一面再烤一会儿取出,放在筲箕上,一张张重叠摊晾,再切成均匀一致的面条。

吃的时候,先在碗里放好作料,再把切好的绿豆面条装入漏勺,放沸水中稍烫几秒钟,捞出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绿豆面柔中有韧,色泽嫩绿,有豆类和菜汁的清香,营养丰富,物美价廉。

薯片

麻辣回甘,酥脆鲜香,高山有机,无污染、无添加, 石柱一绝。

石柱好吃的可多着呢

土家罐罐饭、桐子叶包谷粑

……

多得数不过来

每一样都巴适得很

精彩推荐

奶奶教我的下饭菜,只有3月才能吃到,每次做一盘,全家都哄抢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奶奶教我的下饭菜,只有3月才能吃到,每次做一盘,全家都哄抢。奶奶教我的这道下饭菜有些特殊,它严格意义上应该属于山珍,每年开春到了3月才会出土里冒出来,而且长得非常的隐蔽,如果不是有经验的人,想要吃到它,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还有经历。

三月菌,是我们农村乡下的特产,因为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所以它的营养价值相当的高,三月菌是菌子的一种统称,我一般会把黄丝菌还有黑皮溜菌统称为三月菌,这两种菌子生长的环境有些特殊,它需要在松针比较多的地方,而且地里沙石比较多的那种山坡上,大山里面却很少有。



我去过云南,也吃过云南不少的菌子,有名贵的鸡枞、牛肝菌、大红菌,也有比较普通的一些菌子,但是要说口感,这种三月菌,绝对也能排得上名号,三月菌的口感比较爽滑,吃的时候味道特别的鲜,适合炒食或者是煮面吃。



接下来我就有三月菌给大家做一道下饭菜,香葱炒野菌, 这道菜我吃了30年,但识货的人少,吃它不仅要运气好,还要眼力好。三月菌很多地方的人不吃,一则是因为不认识,二则很难寻找得到,所以说认识它的人还是比较少的,而想要吃到三月菌,上面已经提到过,这种菌子有一种保护色,和干松针的颜色一模一样,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寻找,哪怕就在你面前你也看不见,所以吃它不仅要凭运气,更要凭你的眼力。



【香葱炒野菌】


黄丝菌炖鸡汤做法,黄丝菌煲鸡汤的做法大全-第1张图片-

食材准备:三月野菌子你260克、香葱1大把80克


辅料:植物油、盐、生抽、辣椒面1勺、蒜瓣2个切成末


*** 过程:

1、把三月的野菌子冲洗干净,洗的时候可以用它萝卜缨,这样冲洗的时候接触面积比较的粗糙,会洗得更干净,香葱切成段。



2、锅中放入植物油,烧至7成热的时候,放入我们准备好的白葱段,加入切好的蒜末,大火把它爆香。



3、倒入洗干净沥干水分的野菌子开始大火翻炒,炒的时候尽量的多炒一会,这样能够更大程度的保证食用的安全。



4、大火继续翻炒,炒至变软过后,放入切成段的香葱一起翻炒,把香葱炒至变软颜色变深,则可以开始进行调味。



5、放入盐,少许的生抽,再加入辣椒面,把它翻炒至入味, 这道菜盐一定要最后放,不然的话会出比较多的水分,很难入味。



6、炒至微微干的时候,找一个盘子,把炒好的菌子盛出来,一道美味的山珍,香葱炒野菌就 *** 完成了。



食刻tip:

1、三月菌炒之前需要放入水中仔细的清洗,因为菌子生长在野外,而且保护色和周边环境相似,难免会沾上一些。

2、炒菌子的时候,需要配合着大蒜一起炒,一则是为了增香,二则,也是为了能让它起到解毒的作用。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图片均由本人拍摄。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武陵山珍」鲜香美味的鸡油菌煲鸡


鸡油菌:又名黄丝菌、黄菌、黄花蘑、黄食菌、杏菌、鸡蛋黄、蛋黄菌、伏菌子等。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故此得名。成熟的鸡油菌有点喇叭花的样子,颜色很鲜艳,比一般的蘑菇要韧,有点弹性,鸡油菌的味道特别之处在于那种典型的杏香味,这种味道是任何种类的食物所没有的。

准备食材:老母鸡一只、党参、红枣、桂圆、北芪、枸杞、山药、姜片

1.鸡油菌温水泡发30分钟清洗沥干备用、老母鸡剁成小块

2.鸡肉冷水下锅焯水捞出洗尽备用

3..把所有材料除鸡肉放入砂锅中、放入清水、加盖煮20分钟

4.放入鸡肉再中小火煲15分钟、再放入枸杞煮5分钟

5.最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武陵山珍专注蘑菇养生25年 ,中国养生专家毕麦提醒您,每天养生五个一工程,一荤一素一菇一奶一笑,是合理膳食搭配的之一步。

(声明:本文中图片均来源于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黄丝 鸡汤 做法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