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爱美食 爱分享,跟着二师兄做家常菜!喜欢的 动动发财手指 关注我头条号 点个赞 再分享出去!谢谢
这是两斤食用盐 里面放八角 桂皮香叶 放在锅里一起炒热. 1000克盐腌制的食材是32斤左右.
种类有:五花肉 鸭 鸡 猪脚 蹄花 ,累计32斤左右 1000克盐 八角桂皮香叶适量 点
逐步抹盐在那些食材上 叠加装好进盆器,注意千万别用不锈钢盆器装 会氧化的
用保鲜膜密封,腌制一周 七天或者 10天 变可
嘀嗒 嘀嗒 嘀嗒...一周过去了算好本周艳阳高照 晴空万里啊 开始晒了.用温开水洗一遍再晒
逐条串绳子挂在阳台上晒晒....晒个5天左右就可以开吃了...原始的腌制 *** , 打打牙馋.腌制品不可
还是过年的时候老公回老家一趟搜罗回来了一堆腊货,所以这几个月都很少去市场买新鲜肉,主要就消耗这些了。
那些香肠,猪血丸子只需洗干净后蒸熟就可以吃,简单方便。有时候即使有亲朋好友临时到访需要加菜,也是拿它们顶上,所以这些基本上已经消耗完了。
一个硕大的大猪头,我实在是拿它没法下手,只割下两只耳朵,剩下的就让老公拿到公司食堂给同事们加菜了。
两大块肋条肉,五花肉,我切成了一个个小块,用保鲜袋分装好,放进冰箱冻着。
要吃的时候拿一包出来,肉下锅先炒出油,把油盛出来,腊猪油留着平时炒菜很香;腊肉或炒青椒,或和泡发好的干豆角或梅干菜一起蒸,都美味的很。
长沙人更经典的吃法是腊味合蒸:腊肉,腊鱼,腊鸡或香肠,放点辣椒粉和豆豉,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放,一起蒸至入口软糯。每次做这道菜只看着或闻着香味就满口生津了。
那两块肋条肉上切下来的腊排骨,因为实在不多,我到现在还舍不得拿出来吃,老弟说下周末会来家里,所以准备等他来了炖来吃。
因为我们从小爱吃腊肉,所以老公现在吃成了三高,我也有点儿,但比他强很多,所以他现在不敢吃了,但我还敢!现在我常常做了腊肉馋他!
我还觊觎那腊猪脚很久了,但一直嫌收拾起来太麻烦,所以迟迟没动手,昨天终于下决心拿了出来,拿到菜市场卖活鸡的摊子上,让老板烧干净猪脚上的毛,回来我就自己完成剩下的活儿了。
烧好的猪脚拿回来用热水泡一泡,拿刀刮洗干净,找出专用的小钢锯,一顿操作,满头大汗,两只大猪脚就被我化整为零,只差下锅就可享受美味啦。
开始炖猪脚了。先加水煮开焯水,洗干净肉上的浮沫,再重新入锅加温水炖。炖腊猪脚只需一样东西:温水。任何调料都不需要加,腊肉腌制的时候就有盐,所以盐也不用加了。
用高压锅炖十五六分钟就可以关火了,放凉一会儿打开盖,浓浓的肉香馋得人流口水!
吃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喜欢加配菜,粉条,白菜,干笋等等,我发现更好吃的是炖干鹿茸菇。
妈呀,腊猪蹄的浓香搭配鹿茸菇脆脆的口感,一个字:绝。
在炖腊猪蹄的菜色里,我特别喜欢莲藕。因为在我的思想意识中,那个“因荷而得藕”的存在本身就带着诗情画意。当腊猪蹄邂逅了莲藕,就像下里巴人遇到了阳春白雪,意想不到中透着浓浓的搭配。
主料:奉节腊猪蹄两个,莲藕两节
配料:花生米/黄豆两把,生姜一块
调料:干辣椒、食盐、鸡精
做法:
1、奉节腊猪脚都是已经一块一块切好的,但是因为腌制过程中有盐,所以先清洗后,开水煮滚一下。
2、生姜切片、干辣椒切段备用。
3、煮过一水的奉节腊猪脚放入锅中加入清水,以没过猪脚即可,加入干辣椒、姜片大火煮40分钟左右。
4、莲藕洗净,随意切快切片均可放在煮腊猪脚的锅里。(注意:莲藕尽量切的厚薄一致,否则有的煮烂了有的还不熟)
5、莲藕和腊猪脚一起在锅中继续煮40分钟,筷子很容易穿透猪脚、莲藕即可。
白椒炒腊猪蹄
*** :腊猪蹄烧毛刮净砍开过水煮透在泡水二小时去盐味待用
将泡好的猪蹄入蒸笼蒸一小时后切片分成份待用
农家白辣椒切碎过水后在过油待用
炒锅放油下入腊猪脚翻炒下入小米椒姜未,干椒粉少许酱油上色丶烹料酒加白辣椒调味丶下入大蒜叶出锅即可
白辣椒,又称白椒、盐辣椒,源自湖南浏阳人自制的扑白椒。它不是一种辣椒品种,而是经过人工处理后的青辣椒。湖南人把辣椒放到太阳下晒,再用特殊的调料腌制,把青色和红色都褪尽,辣椒便成了白色,俗称白椒。
如果大家还不趁着现在赶紧腌制腊肉的话,那么到时候可就赶不上吃了,趁着现在天气比较冷,腊肉腌制出来不容易损坏,赶紧制做一些腊猪脚、腊猪头、腊肉、腊香肠等,真的是特别的合适,如果趁着现在多做一些,真的是吃到明年今日都是可以的,那叫一个香啊!
腊肉这玩意是个好东西,喜欢吃的人那也是一点不少,但他却又并不是人人都会做,今天我们要说的主题就是与腊肉有关的,大家可要记着了,在腌制腊肉的时候,你千万别只知道放盐啊!一定要牢记这样的三个窍门,只有这样,你腌制出来的腊肉才能够肉香味美,而且存放许久都不会损坏。
1、猪肉:其实腊肉一般都是用肋条来 *** 的,而且要注意肉千万不能用水洗,直接腌制就可以了,最多就是用布稍微的抹一下,因为猪肉一旦是用水浸泡过,这样之后的腌制过程,盐分的吸收就很容易不到位,这也就意味着肉很容易就会损坏掉。
2、炒盐:盐是不能直接抹在肉上面的,要提前进行炒制,而且还需要配上一些其他的配料,这样腌制出来的腊肉才能足够的香。一般的话都会选用食用盐、八角、花椒、胡椒、桂皮,一同使用小火翻炒,然后把这些香料都弄碎并放凉,然后均匀的涂在肉块的表层,这样的话,大概是100斤肉,三斤半到四斤盐的比例,摸好之后放到缸里面去腌十天。
3、熏制:如果自家吃,量比较少的话,那么就放在自己厨房炒菜火上面,慢慢的熏就可以了,如果分量比较多的话,就可以另外准备,用碳或者是松树枝进行熏制。
本文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属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
冬宝准备去丈母娘家拜年了,提前把四只腊猪脚洗好,看着都诱人!
寒风嗖嗖地吹过窗外,厚实的积雪覆盖着大地,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冬季到来。而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冬宝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要完成——拜年。
这一次,冬宝特别兴奋,因为她要去丈母娘家拜年。虽然结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每到春节,冬宝都会带着满满的诚意去丈母娘家,向家人们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祝福。这是一个传统,也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每每想到这一刻,她都会满怀期待。
然而,拜年不仅仅是一场感情的表达,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要遵循。冬宝心里明白,这次去丈母娘家,她要准备一些特别的礼物。于是,她决定炖制一道传统的年节美味——腊猪脚。
在市场上,冬宝挑选了四只新鲜的猪蹄,这是炖制美味腊猪脚的首要条件。她注意到这些蹄子非常肥美,色泽红润,就像春节的灯笼一样。回到家里,她提前开始了准备工作。
首先,冬宝决定先将这四只蹄子清洗干净。她用温水细细冲洗,然后用刀小心翼翼地去掉表面的杂质。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到了一种幸福的满足,就好像在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场美味的盛宴。
洗净的蹄子被放入大碗中,冬宝开始为它们腌制。她准备了大蒜、生姜、八角、香叶等香料,将它们捣碎后均匀地撒在蹄子上。然后,她撒上一些盐,轻轻地 *** 着蹄子,使得香料能够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但冬宝享受其中。
接下来,冬宝将腌制好的蹄子放入一个大的炖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然后将火慢慢地炖开。这一步骤需要耐心,她不能让蹄子沸腾得太快,否则肉质会变得粗糙。于是,她盯着火候,时不时地撇去表面的浮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让整个厨房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冬宝在旁边翻开一本食谱,看到了婆婆传下来的秘制腊猪脚的炖制 *** ,这不禁让她感到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家庭。
炖制蹄子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冬宝用这段时间做了很多事情,她打扫了家里,准备了一些年货,还给家人们写了一封感恩的信。每一样小事都充满了她对这个家庭的感情。
终于,在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冬宝合上了炖盅的盖子,转小火慢慢地炖煮。她闻到了一股肉香扑鼻而来,这是腊猪脚即将完成的标志。她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再过了一段时间,炖盅中的腊猪脚终于完成了。她打开盅盖,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蹄子已经变得软嫩,汤汁浓郁,看上去非常美味。
冬宝将这四只腊猪脚小心翼翼地装入装饰精美的礼盒中,每一只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她感到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整洁有序,仿佛这一次的拜年已经预示着幸福的一年。
礼物准备好了,冬宝穿上一身新衣服,整理了一下发型,然后携带着满满的祝福离开了家门。走在雪地上,她感到了一种清新的寒冷,这让她更加珍惜家人和温暖的家。
在丈母娘
家,冬宝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家人们都拥抱着她,祝福着她。冬宝将礼盒递给丈母娘,谦虚地说道:“这是我炖制的腊猪脚,希望您喜欢。”
丈母娘打开礼盒,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赞美道:“这腊猪脚看起来太美味了!冬宝,你真是太贤惠了。”
这句赞美让冬宝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礼物不仅是美味的腊猪脚,更是对丈母娘家人的感情的表达,是对这个家庭的承诺。
拜年的时光很快过去,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年夜饭。冬宝感到家人的笑声和祝福充满了整个屋子,这是一个温馨的场景,也是一种幸福的满足。
在这个特别的冬日,冬宝不仅带去了美味的腊猪脚,更带去了自己的心意和祝福。她明白,家人的团聚和温暖才是春节最重要的元素,而她的努力和感情都融入了这个特殊的季节中。
这个冬天,冬宝和丈母娘家人一起分享了美味的年夜饭,一起欢笑,一起祝福。这是一次特别的拜年,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将伴随着她走向新的一年。而腊猪脚,将成为这个回忆中最美味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她的心中。
湘西正宗腊猪脚 *** :
1、主要是将猪脚抹上炒熟的盐,花椒粉腌制。
2、再放进坛子里或木桶中腌五至七天(让盐、花椒粉渗透到肉的各个部位)
3、再将猪脚取出,挂在通风处(将水滴干,使肉收缩)
4、在湘西农家很多在堂屋里挖一火坑或有一个火铺,下面烧柴取暖做饭,上面熏肉,一举两得,方便。
湘西正宗腊猪脚做饭很多种:
1、清炖 2、腊猪脚炖海带汤 3、腊猪脚炖炖黄豆等
清炖(图1)
图2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千百年来对美食的追求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吃文化。不管什么时候,吃什么好?怎么吃健康?吃哪些好吃又不长胖?哪些是营养丰富味道又好吃的?这些总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吃在中国,早成为一种风情,一种文化,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在为家人准备饭菜的过程中,都是对家人满满的爱意。
前段时间回家乡带的腊猪蹄,爸爸已经帮忙切成了小块,在做饭的时候方便多了。猪蹄肉本身很香了,腊肉本身比较咸,主要是去咸味了。要多清洗几次,我用了煮熟后凉拌,味道很不错。
材料:腊猪蹄肉,煮的时候放的料(草果,香叶,八角,桂皮,茴香,桔皮)。
猪蹄肉用清水浸泡,多冲洗几遍。锅内放多水,加入清洗干净的猪蹄肉淖水捞起。
另起锅加多些水,水开后加入卤味料,加入肉块煮熟。
煮熟后捞起晾凉备用。
拌料:姜葱蒜末,生抽蚝油料酒,烧烤料,白糖,孜然粉,麻油,搅拌均匀。
煮熟的肉块改刀切小片。拌料倒入肉片中拌均匀。
拌好后的肉看起来好有食欲哦。
腊味本身比较咸,一定要多清洗几遍,去除一部分咸味。煮时不能煮太熟,那样吃起来就没有口感了。
这样做出来的腊猪蹄肉吃起来比较清新,口感不腻,咸香下饭,你肯定没吃过吧。
美食领域原创作者,一直致力于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更好的味道,让一日三餐更加美味。适合你的,就是幸福!
本文由白菜粗盐糙米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让你垂涎三尺的炖腊猪蹄腊猪蹄似乎万物皆可一起炖!通过大火猛攻、小火慢炖的方式,让腊猪蹄浸出油,让骨慢慢流出髓,让肉逐渐脱离骨。让肉香浸透配菜,让配菜的味沾染到猪蹄,互相影响,互相融入。
没有经过腌制、没有经过腊制的猪蹄如果炖起来,因为炖出来的油太多,难免稍显肥腻,让人感觉吃不了几块就饱了。而奉节经过腌制、经过熏染、经过风干后的腊猪蹄,于岁月中慢慢风干、于微风吹佛中逐渐精劲、于烟火缭绕中多余的油脂滴落,口感更好。在炖煮的过程中,在汤水的煮制中逐渐重新变得丰满起来,但那是胶原蛋白裹着水,而不是油脂。
奉节腊肉的出了名的香而不腻、瘦而不柴,煮好的腊猪蹄的汤是乳白色的,泛着浓浓的香味,再加上不管是土豆、萝卜、还是莲藕、干豆角,甚至是一把黄豆,浓郁的香味都可以让所有的菜品都变得异常美味。
八十年代中后期,日子越来越好,杀年猪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每年杀年猪那一天,母亲会用新鲜的肉菜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帮忙的邻居们。晚上也会让我和弟弟给送点肉到各家各户表示感谢。偶尔也会有那年没杀年猪的人家,上我家来买些肉回家过年用。妈妈会留下一些新鲜的肉在腊月和过年用,剩下的就分类腌制或者做卤菜。
猪的全身都是宝啊。猪头和猪肠清理干净,加上各种卤料卤制出来,香气扑鼻,是很好的下酒菜。猪血凝固后,划成一块一块的,泡在水中,做饭前取一块出来,红萝卜炖猪血豆腐那可是一道美味。
腊肉,腊排骨,腊猪蹄,腊香肠也要趁天气好腌制晾干;当然,到了腊月,村子门口两口塘就会抽水放干,家家户户就可以分到一些鲜活的鱼,留几条鲜鱼过年祭祖,大部分都做成腊鱼。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着鸡鸭,过年时,杀鸡宰鸭是必不可少的,腊鸡腊鸭要腌制,卤鸡卤鸭也是必要的。
讲到卤鸡卤鸭,还想起了一件趣事。应该是哥哥上初中的时候,腊月间,妈妈卤了一盆子的鸡和鸭。哥哥回来的时候呢鸡鸭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哥哥立马扯上一只鸡腿就开吃。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完他过又来扯另外一个鸡腿,停不下嘴,扯着扯着就大半只鸡吃完了。刚开始是热乎的,因为是腊月嘛,鸡慢慢地凉了,结果哥哥吃得肚子不舒服(我们那里成为“吃隔到了”),几天都吃不下饭。这个事情后来反复被我们提起,成为笑谈。
临近过年,人人都很忙碌。我和弟弟就多了一个任务,照看院子里晾着的腊货,以免猫雀来偷食。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麻雀真多呀!成群结队,到处找吃的,让大家很是头疼。田间地头人们都扎着稻草人驱赶鸟雀,院里晾晒的东西它们也会趁人不备来揩油。
我会拿着一支竹竿,竿子头上系上一块红布,来回挥舞着驱赶麻雀。弟弟会拿出他的弹弓,用一颗小石子对着麻雀射击,把它们吓走。但是还是经常被它们得逞,晚上收腊货时候,有几块鱼或者肉上面就有被鸟啄过的痕迹。
寒假这段时间哥哥姐姐们也很忙碌。姐姐们洗衣、做饭、挑水、侍弄菜园、大扫除,还要随时听妈妈调遣帮忙;哥哥主要的活儿就是为大家免费写对联儿。哥哥的笔和墨汁是爸爸为他准备的。村子里的人们川流不息地拿着红纸到我家,告诉哥哥需要贴对联的地方,大门口、二门口、牛圈、鸡埘等地儿。哥哥会根据他们的需要用裁纸刀把纸裁好,大门口的对联又宽又长,很大气,其它地方的对联就会短小一些。
我家有本对联书,和来人确定好内容后,哥哥就开始一丝不苟地写对联了。偶尔哥哥会喊我帮忙打下手,裁纸、压纸、把写好的对联轻轻摊到堂屋上方等待墨迹干。我就很开心且自豪。有段时间我和哥哥说,过年前我们俩到镇上摆摊卖对联,他写我卖,可是他不答应,现在想起来真是错过了发财好时机<呲牙>。
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村里就很安静。我们那里的习俗是,年三十那天孩子大人不出门。大家要把大门关着,一家子一起准备着年饭。年饭大都是用的自己家里的食材,田里地里的新鲜蔬菜加上精心准备的硬菜。
年夜饭通常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鸡鸭鱼肉,煎的腌的卤的炖的一大桌好吃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那个时候我们还有一个规矩,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不论是谁,都不能中途下桌离席的,要等到吃完之后,长辈出门放了鞭炮,孩子们才能离开饭桌。
除夕的晚上,依照规矩是要守岁。我和弟弟每年都是雄心万丈地说要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守岁。但是一到午夜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睡着了。
但是睡得不是特别安稳,因为平常总是很安静的村子,
整个除夕的晚上,鞭炮都是此起彼伏。除夕十二点后,家家户户要出门放鞭炮,我们那里叫做“出行”,意味着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孩子们总是起得特别早,急着穿上新衣新鞋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