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疲惫,但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睡了以后多梦易醒,醒来后难以入睡,醒来感觉不解乏。长时间如此引起白天感觉乏力、心慌、头晕、没有食欲、口淡无味,导致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
九味镇心颗粒 由人参、酸枣仁、五味子、茯苓、远志、天冬、熟地黄、延胡索、肉桂组成,方中人参、酸枣仁为君药,气血双补,心脾两调;五味子、茯苓、远志、延胡索为臣药,健脾益肾,镇心安神;天冬、熟地黄为佐药,滋阴养血,清心除烦;肉桂为使药,沟通阴阳,引火归元,诸药合用,共奏缓解焦虑、养心补脾、益气安神功效,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紧张、失眠、抑郁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九味镇心颗粒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激素水平的变化,降低血清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并减轻中枢神经兴奋,使失眠患者恢复正常睡眠时间。
主要用于广泛性焦虑症心脾两虚证,症见善思多虑不解、失眠或多梦、心悸、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头晕、易汗出、善太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心功能、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减少者慎用,偶见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增多、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
人参归脾丸 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去心甘草炙)、龙眼肉、酸枣仁(炒)组成。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炙黄芪健脾补中,二者共为君药,重在健脾益气,以气生血,气旺统血的功用特点。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之圣药;龙眼肉能补脾益气养血以安神,共为臣药。君臣相合,补益心脾,化生气血,切中病机。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助生血之源;远志能上开心气,下通肾气,交通心肾,安神益智;酸枣仁养心益肝,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防滋补太过,可使全方补而不滞,以上共为佐药。炙甘草能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效。
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热邪内伏、阴虚脉数以及痰湿壅盛者慎用,偶见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临床用于
1.心悸:系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心失所养所致,症见心悸、怔忡,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脉细弱;心律失常、心肌炎见上述证候者。
2.不寐:由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化源不足,阴血暗耗以致气血两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所致,症见多梦易醒,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神疲纳呆,舌淡,脉细弱;神经衰弱、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3.健忘:因久病体弱,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耗损,脑失所养而致,症见遇事善忘,心悸,气短,神倦,纳呆,舌淡,脉细弱;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4.血证:因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溢脉外所致,症见衄血,便血,皮下紫斑,崩漏,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舌淡苔薄,脉细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上述证候者。
5.带下:由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之气下陷,带脉失约所致,症见带下色白,量多无臭,面色萎黄或白,纳少,便溏,乏力,舌淡苔白,脉缓弱;慢性 *** 炎、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总结,以上两药用于心脾两虚证失眠,表现为:不易入睡,睡而不实,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复寐,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外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饮浓茶咖啡,并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做到喜怒有节,作息有序,劳逸结合。#健康2022##健康明星计划#
比肾虚更可怕的是脾虚?分享4个健脾补脾中成药,不再受脾虚困扰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你知道吗?有一种脏腑虚了,可是要比肾虚还可怕的。那它是哪个脏腑虚?它就是脾虚,为什么这么讲?你要知道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当脾虚了,那气血生化无源,以至于就不能濡养其他脏腑了,那时间一长,其他脏腑是不是也就出现问题,所以你看脾虚是不是比肾虚还可怕。
那如果说你脾虚了,那怎么办呢?今天李医生就给大家分享4个可以健脾补脾的中成药,看看哪个适合你吧。
首先之一个就是启脾丸,它可以健脾和胃,如果说你这段时间经常食欲不振,常常吃不下东西,甚至有时候吃一点东西就腹胀、胃胀的,同时还伴有面色萎黄、身体倦怠乏力、大便溏稀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就多见是脾胃虚弱,水谷不运,饮食不消导致的,而这种情况要想改善,就需要健脾和胃。
第二个就是参苓白术丸,它可以补脾胃,益肺气,如果说你不仅伴有体倦乏力、大便溏稀、面色萎黄,同时还出现了咳嗽气短、痰多量白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脾肺气虚,夹湿生痰所导致的,而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补脾益肺的参苓白术丸。
第三个就是四君子丸,它可以益气健脾,如果说你的舌头伸出来舌质很淡,舌苔薄白,舌边还有齿痕,而且还伴有身体乏力、没精神,平常总是少气懒言这种,而这种情况通常就是因为脾气虚所导致的,那这时候就可以参考益气健脾的四君子丸。
第四个就是平胃丸,可以燥湿健脾,宽胸消胀。如果你说我伸出舌头并不是舌淡苔白,而是我的舌头很红,舌苔看起来也很是黄腻,而且经常感觉脘腹胀满、常常吃点就恶心呕吐的,食欲也不是很好,而这种情况多见是因为脾胃湿热导致的,那这时候我们想要改善,就需要燥湿健脾,宽胸消胀的平胃丸。
以上就是4个可以健脾补脾的中成药,大家学会了吗?好了,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拿不准的,可以给我评论或留言,辨证一下,喜欢的话请长按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一下,我是中医李梦阳。
郁郁寡欢也是病?一剂逍遥丸,解郁,健脾,养血,不妨来了解下大约两千多年前,庄子有一篇文章,叫《逍遥游》。
文章正如其名,倡导的是一种无所拘束,自由自在,享乐逍遥的人生状态。
二十多年前,美剧《成长的烦恼》风靡一时;十多年前,S.H.E.有首歌,叫《不想长大》,它们诉说的是长大后的烦恼,
的确,越长大越烦恼,学生时代只要考虑如何把书读好了就行,
长大以后,渐渐发现,学业,工作,家庭,生活都需要兼顾,烦恼也随之而来。
妄想要做到庄子《逍遥游》里的状态,在现在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没有绝对的逍遥,却有相对的逍遥。
健康,就是我们所说的相对的逍遥的一种。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首先气机一定是顺畅的,气机逍遥了,身心才可以逍遥。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今天要讲的正是逍遥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丸是现在的中成药,在古代,古人热衷于将之制成散剂,即逍遥散,这样更节省药材,而且效果也不错。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逍遥丸主治的是情志病,肝火旺盛,郁郁寡欢都属于情志疾病。
在讨论用哪味药材来舒缓情志之前,不妨先要搞明白,五脏之中,到底是谁主管情志的?
中医讲,肝主疏泄,主情志,藏魂。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大家试想一下,肝失疏泄,身体内气机就会紊乱不畅,
因此,肝气亢奋的人,多有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头晕目眩等症状;
而肝气郁结的人呢,多伴有胸胁胀满,郁郁寡欢,多愁善感,唉声叹气等症状。
这些都是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调所致。
所以,我们常说,暴怒伤肝。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柴胡辛行苦泄,是一味善于疏肝理气的良药,
柴胡可以把郁结在体内的气机打开,并利用其升举之力,把郁结的陈旧之气散发出去。
大家可以去看,凡是疏解肝郁相关的方子,大都能看到柴胡的影子。
柴胡
薄荷这味药材,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吧,凉凉的,辣辣的,还有股特殊的清香。
清凉可以让人醒脑,心旷神怡,仿佛暂时能令人忘却眼前的烦恼。
《本草新编》对薄荷的评价甚高,说其“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
相较于柴胡,薄荷的药性来得更轻灵些,一点一点地把浊气清扫出去。
薄荷
健脾益气:白术、茯苓、生姜、炙甘草
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疏肝的方子为何要健脾?
中医认为,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因此,肝木会克制脾土。
人体一旦肝气郁结,肝脏又无法疏泄,势必就会将一部分的压力转嫁给脾脏。
所以啊,常常会看到一些人气得吃不下饭,或者心情差没胃口,都是这么个原因。
那既然要健脾,当然首推白术。
白术是一味甘温的药材,入脾、胃经,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之一要药”。
不论是脾气虚弱所致的运化失职、完谷不化、痰饮水肿;
还是脾虚有湿所致的食少便溏或泄泻;
抑或是脾虚中阳不振所致的痰饮内停人群,都可以用白术来调理。
白术
茯苓是一味较为甘淡的药材,入心、肺、脾、肾经。
茯苓既能补,还能泄,
补什么?补脾胃之气;泄什么?写脾胃湿浊。
茯苓
生姜、炙甘草其性较温,此处是温补我们的脾胃,起保护作用。
生姜
炙甘草
养血和血:当归、白芍
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同时,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不论是肝郁,抑或是脾虚,都会造成我们的气血亏虚。
因此,方中加入了当归、白芍,它们都具有和血养血之效。
此外啊,中医还认为,肝气久郁必会化火,肝火会灼伤肝阴,而这里我们说的肝阴就是肝血的意思,肝藏血嘛。
因此,这里加一点补血药,把人体损耗的肝血补回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归
白芍
总的来讲,逍遥散疏肝、健脾,还补血。只要符合这三个关键点,不论男女都可以吃上一点。
此外啊,还有一个中成药叫加味逍遥丸,顾名思义,就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药味。
加了哪几味药呢?丹皮、栀子,这两味药都有清热的作用,比较时候肝气郁结、肝火又特别旺的人群使用。
丹皮
栀子
生活中的确会有很多烦心的事,但也要笑着面对每一天呀!
文章的最后祝愿大家都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逍遥游一回。
归脾丸在临床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12味中药组成,适合心脾气血两虚、气血不足、脾虚不能统血的人群。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作用:
一心脾气血两虚证:心脾气血两虚的人,往往容易出现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容易出汗、不思饮食、大便溏稀、人也没有精神、整天总感觉没什么力气等等这些症状。归脾丸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
二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导致血不循经,血液就容易溢出脉外。所以脾气一旦亏虚、运化失常,脾脏的摄血功能就会出现问题,一方面经常会感觉到腹胀,人没有什么力气,懒得动,面色也比较萎黄,另一方面表现为出血的症状,比如月经过多、淋漓不尽、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等症状,归脾丸能够统摄血液,用于脾不统血证。
虽然归脾丸有很多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味中成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辨证使用,千万不要擅自服用。服用期间应当清淡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和辛辣 *** 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脾虚,肚子胀,大便溏,齿痕舌,怎么办?教你七个常用中成药如果你很容易出现胃、肚子胀,不消化,腹泻,大便不成形,沾马桶,舌头伸出来一看呀,都是齿痕,那这种情况多见就是脾虚湿气大了。脾虚湿气大有没有什么好 *** 呢?市面上健脾祛湿的中成药琳琅满目,那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下七个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看看你该如何参考。
1——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主要是来补益气的,补益的是脾胃之气。
有升提的作用,气虚之后容易中气下陷,从而出现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的问题。
主要适合那种平时浑身没力气,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等情况。
2——四君子颗粒
四君子颗粒的说明书,明确写了四个字,益气健脾。写得很清楚主要就是针对脾气虚的,脾气虚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脾的主要功能是转运食物与水液,脾气虚,就会影响脾运化功能,出现比如口淡、口甜;大便溏稀,舌胖大,人总感觉没有精神,没力气,特别容易疲乏,不愿意动弹,如果你出现了这些表现,就可以参考一下它。
3——六君子颗粒
六君子丸就是在四君子的药方里面,又加上了半夏和陈皮。
半夏可以燥湿化痰,陈皮用来行气化痰,因此六君子丸除了益气健脾之外,还能燥湿化痰,祛湿气。湿气大的人一般会有哪些表现呢?看舌苔,舌苔特别厚腻,嗓子总有痰,总要吐痰。
4——香砂六君颗粒
香砂六君颗粒是在六君子颗粒的方子上,又加入了木香和砂仁,这两味药行气作用非常好。
上面讲了脾胃不合,不爱吃饭,大便溏稀,属于脾虚。嗓子有痰,总要吐痰,这是痰湿内盛。
这种情况还需要加上一个理气的,因为很多人除了上面的表现之外,还容易一吃完饭就胃胀打嗝,胸部和腹部特别容易胀满,这时候就可以用木香和砂仁理顺一下气了。
因此香砂六君颗粒的主要作用写的是行气健脾,和胃祛湿。
5——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一个很好的回阳救逆的药物,比如著名的附子汤,就是以附子为主药。
调理的大部分都是寒证,例如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肚子特别凉,一吃凉的就胃痛、拉肚子,冬天手脚凉等问题。
因此附子理中丸的功能主治是温中健脾,主要适合于脾胃虚寒。
6——归脾丸
归脾丸大多数适用于平时不仅有脾虚,脾胃不良,且还兼有晚上睡眠不好,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形。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之后,就会出现失眠的表现,所以归脾丸多对于心脾两虚的情形效果好。
7——保和丸
保和丸主要用来帮助消化食物的,里面的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焦三仙,主要作用就是消食。像是这个山楂可以消肉食,麦芽更善长于消面食。
如果平时消化功能很差,脾虚得厉害,经常肚子胀,而且舌苔特别的厚,口中酸腐味,大便总有不消化食物,容易积食,就可以参考一下保和丸。
这下,这七种你能分辨得清楚了吗?看看你是哪一种呢?
不做“黄脸婆”,养脾养气血!分享一个中成药,让你脸色更红润为什么有些女性,看起来比同年人都要“显老”,脸色暗沉、发黄,俗称“黄脸婆”。并且晚上的睡眠质量不好,有时总感觉心神不宁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有气血不足的情况,在中医上讲,气血是人体活动的根本,如果没有气血的濡养,那么身体各个脏腑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
比方说气虚的人常常会表现出少言懒语、容易疲倦、怕冷、吃东西容易腹胀、大便不成形等。血虚的人常常会出现记忆力不好、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手脚发麻等情况。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气血不足所表现出的症状都比较明显。中医上讲女子以肝血为先天,若气血不足那么很容易引起长“肝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褐斑。
另外,还会引起月经不调的问题。比方说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闭经等。对于气血不足的调理,中医上讲气血不足先养脾。
气血不足为什么要先养脾呢?
中医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盛,运化功能良好,那么气血生化也会充足,这样人体才会健康。反之,如果脾胃出现问题,运化失常,不能很好地运化水谷、水湿,那么气血生化也就会不足,最终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气血不足要先养脾,今天刘医生就分享一个中成药“归脾丸”,单单从名字上可以理解,归脾丸就是把脾原来的功能(运化)还给它。
那么,归脾丸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服用呢?
归脾丸适合调理心脾两虚的问题。它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四君子汤呢是健脾之一方,也是补气之一方,其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既能改善气虚的问题,也能改善脾虚的问题,并且它还加入了黄芪,用来补气改善气虚的问题。而归脾丸在这个基础上,另外还加入了远志、酸枣仁、龙眼肉这三味药。从功效来看,远志是负责交通心肾的,而酸枣仁是补心血、安心神的,龙眼肉是补益心脾之血的。可以说,这三味药就是全力帮助你解决心虚导致的失眠问题的。除了以上这些药材外,归脾丸还加入了当归、大枣等补血良药。另外,它还加入了木香来行气、顺气。因为若是补气太过的话,也会容易引起气滞的问题,所以加入木香行气、顺气的功效来调理。
整体来说,归脾丸对于心脾两虚、气血双虚所导致的一些问题,比方说心悸、睡眠质量不好、晚上多梦、食欲不好、容易长斑、浑身没劲、女性月经淋漓不尽,伸出舌头看舌苔白厚且有齿痕等,有着不错的改善作用。具体还是需要线下医生辨证施治。在调理的过程中,日常调理也很重要。
脾最怕5个字
1、思
中医上讲“脾主思”,心里所想的事情,在脾这里缓冲、考虑,然后再行动。如果思虑过度,给脾胃造成负担,那么就会消耗脾气,造成脾胃虚弱的问题。
2、饱
暴饮暴食、吃得太饱,对于脾胃来说就是负担,每天吃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它们一天消化的量,长久如此,那么就会造成脾胃损伤,从而引起脾胃运化失常的问题。
3、懒
脾主肌肉,脾胃运化如常,那么我们的肌肉就会有力量。反之,若是长期不运动、懒得动,那么也会容易造成脾虚。
4、辣
辛辣的食物往往具备着热性,长期吃得太过辛辣,那么就会耗损脾胃阴液,从而引起炽盛的情况,最后造成脾胃运化失常的问题。
5、凉
脾喜燥而恶湿,喜温而不喜凉,对于寒凉的食物,还是尽量要少吃。过度的摄入寒凉食物,那么很容易耗损脾阳,从而引起脾失健运的问题。
以上5点,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脾胃的健康,应该要少做。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健康问题不迷路。
脾胃虚弱该用归脾丸还是逍遥丸?中医教你从舌象辨病因,合理用药脾胃疾病现在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有食欲减少、不欲饮食、胃脘胀满、食后腹胀加重、大便溏稀、腹泻、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面色苍白、形体消瘦、浮肿等症状。一些喜欢中医知识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脾胃虚弱,脾气不足,以致运化失健所引发的病症表现。在治疗上,中成药因为服用方便,是很多患者朋友调理身体的首选药。
那一提到调理脾胃的中成药,可少不了大名鼎鼎的归脾丸和逍遥丸,它们都是老百姓们调理脾胃的常用药。但我也发现很多患者朋友常常搞不清楚这两者的区别,所以常在没有辨证论治的情况下胡乱用药,结果反而加重了身体的不适症状。
先说归脾丸的适宜人群。归脾丸属于健脾安神,益气养血的中成药。方中黄芪党参补脾益气,生化气血;当归、龙眼养血补心;白术、灸甘草补脾益气;酸枣仁、茯苓、远志养血宁心;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生化。此药属于补益剂里面的补血药,适合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引发的失眠多梦,消化不良等症。这类患者因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心主血脉开窍在舌,故这类患者舌质淡白、苔薄白、无血色,其脸色也比较暗淡无光并且发黄,同时还伴有神疲乏力、心悸心慌、头晕等症。这种类型的脾虚人群则更适宜选用归脾丸加减治疗。
而逍遥丸是治疗肝气郁结,调肝养血的名方。方中柴胡、薄荷疏肝理气;白术、茯苓、生姜、健脾胃;白芍、当归养血补血;灸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全方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共奏疏肝健脾养血之功效。更适合由肝郁造成脾胃虚弱的人群加减治疗。肝郁气结的人群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爱生气、爱叹气、胸胁及 *** 有胀闷窜痛肝、失眠、月经紊乱等症。而五行中肝郁会进而横犯脾土,使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引发食欲减退,稍一进食则引发腹胀等症。当进食减少,则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会使患者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这类肝郁引发脾胃虚弱的舌象通常舌体胖大,舌质淡白,其舌头两侧的肝胆区会有臌胀,边有齿痕。故选用逍遥丸加减治疗则更适宜。
在这里提醒各位患者朋友们,中成药也是药物,乱用之下对身体的伤害只多不少。只有在辨证论治,加减用药的情况下治疗,才能药对其症,效如桴鼓。
中气不足,小病不断?参考一个中成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中气不足怎么办?今天李医生给大家参考一个中成药,帮你把中气补足。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经常觉得身体疲惫,很是乏力,不爱动弹,哪怕是下楼走一圈都会有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每天的饭量也越来越小,看到好吃的没有胃口,说话声音也特别小,少气懒言的,还面色暗黄,没有光泽,大便也容易溏稀不成形,伸出舌头一看,舌头颜色很淡,舌头正中央有个明显的凹陷,甚至有的人啊,会出现小肚子下坠、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在中医看来,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脾气虚,也就是中气不足引起的,中医常讲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人体生命活动和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依赖气的作用。但如果体内脾气不足,则气的推动、温煦、防御以及气化等功能就会减退,致使身体五脏六腑无法得到气血的濡养,从而导致机体防御功能变差、免疫力降低,也就出现精神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畏寒怕冷等现象,另外气虚不能固摄了,还会导致气陷,所谓气陷指的就是像腹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情况,那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补益中气了。
《脾胃论》中有这样一张方子,名叫补中益气汤,现在也有中成药叫补中益气丸。
该方是由黄芪、人参、 白术、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炙甘草组成,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方子 。
这个方中,黄芪可谓是大家的老朋友了,都知道它可以补气,并且量大,补气固摄的作用才好;而人参也是大补元气的良药,两个药合在一起,能够加强补肺脾之气的效果;
陈皮舒展气机,理气又能化湿。当归能够养血,因为血虚、气虚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不足,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那陈皮、当归的应用使整个方剂补而不滞。
升麻和柴胡,它们体现出肝脾气机的升举,保证在益气基础上有这种升举作用,而且用量小,能够升发清阳,就是升发肝的清阳、脾的清阳,这两个药单用升举作用不明显,但是合起来以后,升举作用就比较明显,持续时间也长。
整个方子只有八味药,是益气举陷相结合,照顾比较全面,就成为一个名方,以上就是补中益气丸的作用。
强调下,此方虽好,但是必须在中医医师的辨证下指导才能用药,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了,谢谢观看,我是中医李梦阳。
面色晦暗,皮肤粗糙干燥,中医建议您辩证选择这三种中成药正常人的面色特点是明润含蓄的。中医上来讲,面色红黄隐隐,光泽荣润是精气充足,气血平和,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在《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初见殷素素时,见她明媚清丽,难描难言,为此容光所逼,登觉自惭。 这从侧面体现了美丽女性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神韵。而南唐后主李煜在经历了亡国之痛后,在《虞美人》中写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个反面的例子,也反映出在巨大的心理落差面前,出现的容颜凋敝,面色憔悴枯萎的身体败象。
所以,如果面色晦暗,就会给人一种蒙尘的感觉,面部再伴有少量细碎糠状鳞屑,或者是说色斑沉着,就整体上破坏了外观形象。
下面教您辩证使用三种治疗面黑的中成药。
之一,人参归脾丸。
这种药适合脾气虚弱的人群使用。中医我们常说脾主运化,脾脏发挥它的功能特性,可以化生水谷精微,使气血充盈,这样肌肤才会得到营养的润泽,展现出光莹美丽。
若脾气亏虚则气血亏虚,肌肤失养。另外,脾虚不运,痰湿也会内生,过多的痰湿水饮上泛头面,更会导致面色不泽。
这类面黑脾虚的人群,平时常伴有四肢乏力,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体胖大有齿痕等特点。出现了这些临床表现的话,适合服用人参归脾丸来调理。
第二,柴胡疏肝散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由于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不协调,常常心急烦躁,两肋胀痛,口干口苦,便秘。这类人群如果再出现有面色发黑的情况,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的。
从发病机制上讲,长期情志不舒,肝经气机郁滞,同样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不畅,面部皮肤失于润泽。
这类面黑人群适合使用柴胡疏肝散来调理。
第三,六味地黄丸
过度疲劳或过食辛辣温燥的食物,人体的肾经阴液就会受到损伤。
长期熬夜,不仅会熬出黑眼圈,也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月经不调等肾虚的症候。
这类饮食生活起居上出现问题的人群若面色黧黑,治疗上应当滋阴补肾,适合使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
总结一下,面黑带给了我们生活上更多的烦恼和困扰,特别是爱美的女士除了注意防晒,平时生活上还应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C,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过度熬夜,辅助药物的调理,这样才能使面色白静,焕发出神采。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关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也可访问#快问中医超能团# 搜索黄金医生。
血瘀气虚怎么办?先逍遥丸,再桂枝茯苓丸,通一身气血中医里常说,血瘀是百病之源。相对来说,血瘀体质常见于女性,自古以来,女子都是以血为本,人体一身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滋养;所以出现血瘀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大家好,我是侯医生,今天分享给大家一个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小搭配,主要是由两味中成药组成,分别是逍遥丸和桂枝茯苓丸,主要对标的是那些肝郁日久、气滞血瘀的人群。
首先,先用逍遥丸来疏肝解郁、补益脾气
在中医里,肝主疏泄,负责着我们全身的气机;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当肝气运行不通畅的时候,就会导致血液运行失调,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血瘀堵塞在血管里;其次脾统血,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所以当脾气虚弱时,气不摄血则可能会出现月经失调、皮下出血等问题。
其次,用桂枝茯苓丸来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我们常说“不通则痛”,当瘀血堵住筋脉气血运行,身体就会出现疼痛感 ;再来有诸形必有诸外,当气血淤堵时,这时候嘴唇的颜色就容易出现暗紫色,并且舌下的两条青筋也会呈现出青紫色;最后当血瘀化火时,还会影响人的情绪,导致人的心神失养,脾气也会随之变得暴躁。
那此时参考这个桂枝茯苓丸,可以把这些淤堵都冲散,能缓解身体各个部位的疼痛感,当血瘀被化散时,不仅可以改善急躁发火的问题,而且还能调节血瘀引起的失眠问题。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我是侯医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