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夏日炎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也分外火热。在该县中港镇红托竹荪种植示范基地里,树林下一个个竹荪蛋密密麻麻的呈现出来,一朵朵红托竹荪在阳光的照射下,从菌蛋里破壳而出。这是江西易生智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做种自主试验栽培的林下仿野生红托竹荪。
种植户在生产基地调试喷灌设施。地方供图
据介绍,红托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是竹荪中品质更好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经济价值很高。公司致力于通过“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规范化模式,带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人工种植红托竹荪对生态环境和技术要求比较高。该基地的红托竹荪种植从品种选择、菌棒支撑,再到技术培训,都得到了科技特派员的倾力帮扶,并通过研发试验,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新的技术和栽培模式。
种植户在采摘整理红托竹荪。地方供图
该公司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扩种植了220亩,目前迎来大丰收,预计亩产干品130斤,每斤单价400元,探索出一条林下经济绿色惠民路径,这也让当地村民们对红托竹荪产业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种植户采摘收获红托竹荪蛋。地方供图
近年来,宜黄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自然生态优势,种植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农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铺就林下“掘金”绿色发展路子。当地林下仿野生栽培竹荪的成功,为宜黄县食用菌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全县发展林下经济、做强做大林下经济文章,增强林下经济发展后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营养比鸡蛋好的"竹姑娘"怎么栽培产量高质量好?温度比施肥更重要关于竹荪菌的生物学特征:
过去竹荪菌人工代料栽培少的时候,在市场上销售的多为野生。价格有些小贵,不是一般的市民能够消费得起,再加上竹荪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竹荪菌便有了"竹参""菌中皇后"的美誉。
竹荪又叫竹笙,或竹姑娘。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性珍稀食用菌。根据其外观特点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获及刺托竹荪等品种。
图片:人工代料栽培竹荪菌
竹荪是典型的中温型菌类。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太适宜竹荪菌的生长。而且喜偏酸性的环境。人工代料栽培从种到收约8~9个月时间,利用土地作畦栽培需要近10个月到1年时间,而且温度较高的夏季更好把时间迈开,以规避种植风险。
从人工代料栽培竹荪菌需要的材料配制上看,肥量的多少不是决定竹荪菌产量的关键因素。
一般情况下人工代料栽培竹荪菌需要的材料主要有:碎竹片或竹屑65~75%(如果用杂屑约为75~80%),麸皮15~20%,质地致密的木屑10~15%,石膏粉,过磷酸钙,糖(淀粉)各约占1%,饼粉可占1%~3%。发酵料含水量为60~65%。
图片:竹荪培养基中的菌丝培养
经堆放处理(6天一次翻堆,约3~4次)发酵后的栽培料呈咖啡色,略有氨气味,无霉变,用手握发酵料有松软感。
从竹荪菌人工代料配制上看,肥料的多少不是影响竹荪菌产量的关键因素。
温湿度才是决定竹荪菌产量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竹荪菌是中温型的食用菌品种。它的菌丝生长温度在4℃~28℃间。最适生长发育温度在20℃~23℃间。当日常平均气温低于16℃或者高于36℃时,菌丝培育时生长缓慢。
而且人工代料培养基质含水量在60%~70%间。当培养基质含水量低于50%时,竹荪菌的菌丝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当培养基质含水量低于30%,菌丝基本上停止生长发育而逐渐衰老死 亡。
图片:林中人工种植的竹荪
此外,当竹荪菌开始出菇后,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温湿度的高低对竹荪菌的产量影响也是极大的。
一般情况下,竹荪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在17℃~29℃,最适的生长发育温度在20℃~24℃间。
当温度低于15℃时,竹荪菌的子实体就会生长缓慢,出畸形菇等现象。当温度高于28℃时,竹荪菌生长发育减慢,出现生长不良。当温度高于35℃时,竹荪菌基本上停止生长,甚至于死棵不出菇。
与温度相对应的湿度要求是:空气湿度为85%~90%(子实体形成阶段),在菌蕾撑破开始长裙阶段,相对湿度还要达到90%~9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或土壤(在土壤上作畦栽培人工竹荪)相对湿度低于20%时,竹菇质量变差,出菇少或不出菇,严重影响竹荪的产量与质量。
综上所述:影响竹荪种植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温湿度而非施肥。在人工栽培竹荪的过程中,如何根据竹荪生长发育规律,精准掌握培养基或代培料的温湿度,不仅可以提高竹荪的产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竹荪的质量。
图片:人工种植的竹荪菌
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竹荪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肺、胃经。
【功效与作用】
1、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等病症。
2、补脑宁神:竹荪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3、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4、提高抵抗力:竹荪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5、抑制肿瘤的发生: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食用禁忌
1.竹荪性凉,脾胃虚寒者、腹泻者不宜多食。
2.在众多的竹荪品种中,有一种黄裙竹荪,也叫杂色荪,菌裙的颜色为橘黄色或柠檬黄色,这种黄裙竹荪有毒,不可食用。
想了解更多有关云南的野生菌的信息,就赶紧关注小编吧!
竹荪,从宫廷宴席到餐桌常菜
我们日常煲汤都讲究“鲜美养生”,说到鲜美,就不得不提有“菌中皇后”之称的竹荪!
跟常吃的平菇、香菇、杏鲍菇等相比,很多人对竹荪不太了解。
其实,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形状略似网状干蛇皮,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菌柄,菌柄顶端有一围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因此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名字好听也名副其实。
“丑小鸭”变身“白天鹅”
破壳而出
每年 6-9 月为竹荪的集中生长期,竹荪一般在雨后 2-3 天内大量生长,会在一天当中的早上 5-7 点破土而出。
竹荪刚刚长出地面的时候是一个圆球形状,球状物是竹荪胚体,被叫做“竹荪蛋”。
在阳光充足、气温高的情况下,只需 10 分钟左右,它就“破壳而出”,最后长成一根圆柱的形状,然后打开菌裙。
名副其实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堪比昙花一现。
争分夺秒
竹荪的采摘需要把握时间,2-3 天内必须立即采收,否则就会腐烂。
采收回来的新鲜竹荪,需立刻除去菌盖菌托,避免黑色的孢子胶质污染竹荪整体。
烘、冻、泡、烹
烘:新鲜采摘回来的竹荪,用蒸汽锅炉产生的热风进行烘烤。
冻:烘干后直接 0 度冷库储存,锁住竹荪最纯天然的鲜味。
泡:竹荪的泡发是关键,可以用淡盐水泡发 20 分钟左右,中间换 2 至 3 遍水,用盐水将竹荪上的杂质去除。
烹:泡好后的竹荪可清蒸、凉拌、爆炒、煲汤、涮火锅。它的包容性非常强,不管和什么食材搭,都能锦上添花。
另外,竹荪的根部小圆圈和菌盖部分会残留比较多菌液,气味较大,所以在烹煮前,要把这两个地方去掉。
竹荪的营养价值
竹荪营养丰富,滋味鲜美,自古就名列“四珍”之首,她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
今日推荐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限时优惠:满69减20
活动时间:6.12-6.28
据测定干竹荪中含蛋白质19.4%、脂肪 2.6%,碳水化合物总量 60.4%,其中菌糖 4.2%、粗纤维 8.4%,灰分 9.3%。
竹荪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另外,竹荪富含氨基酸,还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食疗佳品,可以镇痛、补气、降血压。
长期食用还能调整中老年人血脂,可治痢疾、牙痛、支气管炎、白血病、风湿病、妇科病等。
竹荪怎么吃
为大家推荐两种做法:
1. 竹荪排骨汤
香菇以水泡软,洗净捏干水分,去蒂切半;干贝以水浸泡约 30 分钟;冬笋剥除外壳,切除老皮,切片;竹荪以水泡软,洗净后切斜段。排骨洗净,以热水汆烫后捞起。
锅中另烧约 6 杯水,烧沸后加入排骨及干贝以小火炖煮约 40 分钟。再加入香菇、冬笋及竹荪,继续煮约 20 分钟,加入蛤蜊,待蛤蜊张开后加盐调味即可。
2. 竹荪冬瓜汤
香葱切段,老姜切片,和干贝一同放入碗中,加入绍兴黄酒和少许水。大火煮开蒸锅中的水,放入干贝大火蒸 30 分钟,取出后晾凉并撕碎。
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至回软,洗净后,切成寸段。冬瓜去皮切成 1cm 厚,3cm 见方的块。
汤锅中注入高汤,放入撕碎的干贝和竹荪段煮 10 分钟,加冬瓜煮至呈半透明状,调入盐即可。
另外,百搭食材竹荪也可以用来涮火锅。
慧眼识竹荪
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我们该如何挑选出品质姣好的竹荪呢?
1. 看颜色。颜色偏黄的竹荪是自然烘烤而成的;颜色过白的可能是用硫磺熏过的劣质竹荪。
2. 闻气味。正常的竹荪干品闻起来有股特有的芳香气味,而熏硫的竹荪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酸味。
3. 看外形。选购时尽量挑选形状完整、朵大肉厚、菌裙摆较长且色泽金黄的品种。
我们这次推荐的竹荪,来自于福建古田,这里又被喻为“食用菌之乡”。
古田位于福建的东北部,处于古田溪的中下游,依山傍水,地理条件极佳。
这里的气候,冬短夏长,冬天不太冷,夏天不会热,全年气候温和。
古田的降水量也很丰富,整体潮湿温暖的生态环境,最适合各种真菌的生长。
早在1300多年前,古田就开始进行真菌栽培了,目前,古田的食用菌产量稳居世界之一。这里出产的竹荪,品质绝对是上乘的。
小贴士:
竹荪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可以常食。
*竹荪性凉,脾胃虚寒者、腹泻者不宜多食。
今日推荐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限时优惠:满69减20
活动时间:6.12-6.28
618年中大促点我参加↓↓↓
扫描下方健康助理二维码,
回复“健康”进群,
享受多重健康生活家粉丝权益!
1.粉丝进群专享礼包
2.每日养生小妙招
3.健康助理在线答疑
4.不定期红包,福利活动,特价健康好物
菌中皇后 美味山珍 竹荪的功效与吃法,你知道多少?嗨喽!友友们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美味山珍 竹荪的一些功效与吃法。竹荪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具有“菌中皇后”的美名,这不仅是因为它漂亮的外型,更是由于它有其他菌类所不能及的丰富营养及鲜美滋味。
竹荪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猴头菇、香菇、银耳)之首。竹荪以其身形俊美动人而闻名,其鲜品形态犹如一个穿纱裙的姑娘,堪称“雪裙仙子”。它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不腐不馊的奇特功能,一向被帝王列为御膳,现在则是国宴中不可缺少的一味山珍。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竹荪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竹荪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贵州织金、四川长宁县最为闻名。
竹荪不仅形态独异,在烹调上,其色、香、味也堪称一绝。它色泽洁白,味道鲜美,清香诱人,口感软脆,是珍贵的烹饪原料之一。而且竹荪在烹饪中还具有防腐的特殊作用,用竹荪做的菜或在吃剩下的菜中放进一点竹荪,可以放两三天而不会变质。所以竹荪又被誉为“菌中珍品”、“山珍之王”、“素菜之王”。
竹荪的功效与作用
1、滋补。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
2、保护肝脏。竹荪有俗称“刮油”的作用,能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利于肝脏健康,也可以用于辅助减肥。
3、抗癌。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4、保护皮肤。竹荪对于改善皮肤的衰老状态卓有良效。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对皮肤有很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不仅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使血液中氧和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供给组织细胞。同时,还可使细胞组织(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活性增强,活力增大,处于健康状态,从而使我们的皮肤、毛发显得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
5、其它作用。祖国医学认为,竹荪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对于脾胃消化功能有很大的裨益。用竹荪 *** 的菜肴,如竹荪汽锅鸡、竹荪银耳等,对人体可起到滋补强壮的作用。而竹荪莼菜汤则可降低血压和血脂。
竹荪的营养价值很高,既符合天然、绿色、健康的未来全球饮食发展趋势,又有排毒、养颜、养生的现实意义,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
竹荪烹饪要点:
竹荪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炒着吃,可以炖汤吃,或者与其它的菜肴一起烹制食用。一般常见的吃法,是用竹荪搭配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一起烹制食用。比如和鸡、鸭、排骨、银耳等食材搭配。
干品烹制前应先用淡盐水泡发10分钟,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同时要去除竹荪的花朵部分(网状部分,花朵是竹荪香味比较集中的地方),只保留茎部,否则会有怪味。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介绍竹荪菜品的几种做法供参考:
(1)竹荪萝卜汤
竹荪、香菇、萝卜、瘦肉、姜各适量。所有材料洗净,竹荪用水浸软后切段;香菇浸软后去蒂;萝卜切块;瘦肉汆烫后再洗净。煲滚适量水,下所有材料,煲滚后改小火煲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2)竹荪红枣银耳汤
竹荪、红枣、银耳、水、蜂蜜各适量。红枣洗净,竹荪、银耳洗净泡发,竹荪更好用淡盐水泡发,可以去除怪味。 将竹荪的菌盖头,也就是封闭的一端剪去也可以有效去除一部分怪味。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竹荪,红枣和银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温凉后淋入适量蜂蜜即可。
(3)竹荪煲鸡汤
竹荪、柴鸡半只、大葱、老姜、小菜心、胡萝卜各适量。将柴鸡半只,洗净斩成块。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只要竹荪回软发脆即可。将鸡块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用清水冲净鸡块表面上的浮末。将鸡块放入砂锅中,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放入大葱,姜片,待汤沸腾后,转小火煲1小时。
趁着煲汤的时间,将浸泡回软的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去除竹荪的生涩味。捞出后,用冷水洗净,放入汤锅中,继续煲30分钟。最后,可以放一点小菜心和胡萝卜片在汤中,煮2分钟后即可关火,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调味即可。
(4)竹荪排骨汤
排骨、干贝、香菇、冬笋、竹荪、蛤蜊各适量。香菇用水泡软,洗净捏干水分,去蒂切半;干贝水浸泡约30分钟;冬笋剥除外壳,切除老皮,切片。竹荪以用水泡软,洗净后切斜段。
排骨洗净,以热水汆烫后捞起,锅中另烧约6杯水,烧沸后加入排骨及干贝以小火炖煮约40分钟。再加入香菇、冬笋及竹荪,继续煮约20分钟,加入蛤蜊,待蛤蜊张开后加盐调味即可。
竹荪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可以常食。#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野味山珍#?#云南野生竹荪#
(图片: *** )?
我本人喜欢分享美食和美景,后期还会继续为大家分享其它品种的美味佳肴,还有美丽风光,敬请期待哟!感谢友友们的关注支持!<作揖>每一次当我看到你用自己发财的小手<赞> 給我一个小可爱<心>时,我都会默默的开心很久。。。。<比心><耶>
修文县广城村70亩林下红托竹荪喜获丰收 一季可采收两年
??夏秋之交,修文县六广镇70亩林下红托竹荪试种成功、喜获丰收。每天,十几名产业工人穿梭在林间采摘新鲜竹荪,忙得不亦乐乎。
??广城村遮天蔽日的杉树林里,一垄垄红托竹荪长势良好,清香宜人。密密麻麻的竹荪蛋潜藏于谷草底下,静悄悄孕育成长、蓄势待发。每天都有不少竹荪蛋“爆”成一朵朵竹荪,顶着“小红帽”,探出雪白的腰身,在阳光中崭露头角。
??“从栽种到出菇的时间,大约是90多天。我们的红托竹荪四月底开始种植,八月下旬开始采收,每天鲜菇采摘量在80斤左右,再过几天即将步入盛产期。”贵州博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毅说,“看目前的长势和出产的竹荪蛋,初步评估,每亩产量能达到800至1000斤。我们这个产品主要销往云南、四川和广东沿海一带,每斤批发价平均在40元左右,零售价在50元至70元之间。”
??据了解,红托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贵州特色食用菌,具有较高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今年,为进一步做好“产业文章”,助推乡村振兴,修文县六广镇广城村引进企业,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在退耕还林的林地里,建成红托竹荪试验基地70亩。目前,广城村首季红托竹荪已试种成功,预计可以采收两茬菇,今年之一茬可以采收至十一月份;明年第二茬可以从四月份采收至十一月份。
??产业“铺路”,群众致富。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红托竹荪,既可以充分用好沉睡的闲置资源,降低土地流转费用;又可以依托林地长年湿润的环境优势,节省建设露天育菇棚的成本。林下红托竹荪试种成功,标志着广城村又为当地群众闯出了一条可靠的绿色“致富路”。
??六广镇广城村党支部书记陈尹瑞柔说:“目前,我们通过这个产业,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在这里就近务工,带动脱贫户2户6人解决就业问题。我们的产业从开始到现在,产生的劳务用工费超13万元。”
??“我一直在基地务工,工资每天是120元。在家门口工作,大家随时能够照顾到老人和小孩,非常不错!”在红托竹荪基地当管理员的李家兴说。
??据悉,广城村现有退耕还林的林地500余亩,随着红托竹荪试种成功,下一步,村里将进一步做大产业“蛋糕”,夯实林下“绿色银行”,带动村集体增收,带动更多村民“钱袋子”进一步鼓起来。
??“接下来,我们准备再种植一至两百亩红托竹荪,同时拓展深加工产业链,将红托竹荪的菌帽和包被变废为宝,烘干、磨成粉末,研发成红托竹荪面条、粉条等深加工产品。”看着树林中一朵朵“小红帽”,贵州博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毅满怀憧憬。??
云南文山:竹林中的雪裙仙子——红托竹荪竹荪,又名竹参、竹笙,是生于枯竹根部的一种隐形菌类,被人们称之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每逢夏季,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新街乡湾子寨村的苦竹林里,竹荪胚体星罗棋布,红托竹荪年年生长。其从竹子根部冒出,外形像禽蛋,也叫竹荪蛋或竹荪胚体。当它长到一定大小,如圆柱形时,才打开如同蕾丝般的菌裙。红托竹荪味道鲜美,质地脆嫩,营养价值丰富,煲汤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图为竹荪蛋或竹荪胚体。
竹荪长成圆柱形时。
竹荪长成圆柱形时。
竹荪长出菌裙时。
竹荪长出菌裙时。
竹荪长出菌裙时。
竹荪长出菌裙时。
竹荪煲汤香味浓郁,味道鲜美。
作者:何源梅 卢雪梅 赵敏 王建平
织金红托竹荪的介绍红托竹荪产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是一种植物,属于食用菌类,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品种之一,其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系古代南方官吏对皇帝的贡品,官商士绅的重大筵宴上亦鲜有可见。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19种氨基酸,织金竹荪置于沸汤时膨大如鲜品,久煮不烂,尤其是菌柄能够饱吸解汤汁,具有清鲜脆嫩的口感。气息清香,绝无异杂臭味,无论何种烹饪均极为鲜美。
-小仙菌
春霖接岁寒,鲑菜已久索。 谁持玉轮菌,侑我金凿落。
安知老瓦盆,平昔滋味薄。得此径陶然,朱颜忽如昨。
《得白菌引酒径醉》 宋-程俱
几场秋雨,一山仙灵。七月雨季的开始,在一场秋雨过后,云南贵州漫山遍野中"菇凉们"争先冒出,宣告云贵"吃菌季"的到来。俗语云:"吃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就是云贵山中的仙菇们了,小仙菌纷纷担起了餐饮主角,一场鲜香美味的"饕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竹荪是菌中上上珍品,先不说其滋味如何,只是见其外形也免不得一番赞叹。其秋季多生长在潮湿竹林地,成熟体的竹荪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色彩艳丽,故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小仙菌""山珍之花";红托竹荪先"生蛋",亦被爱菌人士美誉为"仙蛋蛋"。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一向被帝王列为御膳,自古就是满汉全席中的"草八珍"之臻品。其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世人皆可常食之。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就用的是"竹荪芙蓉汤"招待贵宾,受到尼克松、基辛格等贵宾的盛赞。
竹荪入馔,始见载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等均有记载。清代《素食说略》"竹松"条记载较详:小仙菌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百合色白之菜同煨,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藏器》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鸡子。"李时珍曰:"此即竹荪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据现代科学分析,竹荪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元素如铁、磷、钙、钾等,含有18种氨基酸和20%的蛋白质,2.6%的粗脂肪,60.4%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1、B12、C、D等,对人体十分有益,常食可增强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改善神经功能;对癌症、乙肝、糖尿病等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前言
导读:寄生竹子根部,曾被认为有毒不能吃,如今实现人工种植,1斤150元
在南方地区竹子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许多人还喜欢把它栽种在房前屋后。毕竟自古以来竹子就是很受欢迎的植物,民间更是流传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农谚。
而竹子不光全身是宝,在竹林里也隐藏了许多的宝贝。如果你家有竹林,可要注意了,别只盯着藏在地下的竹笋,它的根部附近还有一个“宝物”。在过去很多人都以为它有毒不能吃,殊不知它是“菌中皇后”,营养不输人参。如今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一斤也要卖到150元以上。
“菌中皇后”的竹荪
南方的朋友们,对于竹荪还是比较了解的,有很多人见过,但是吃过的却并不多。竹荪也叫竹笙、竹参、长裙竹荪、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僧笠蕈、雪裙仙子等,从这些名字也可以看得出来它的一些特性,并且是和竹子有关的一种植物。
竹荪是一种寄生菌,它是寄生在枯死竹子的根部的隐花菌类,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有四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这些竹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普遍长得不高,并且它们的形状非常的怪异。
如果你见过蛇脱皮以后的蛇皮,就知道竹荪的形状了。竹荪长得很像网状的干的白蛇皮,在顶部还有一个深绿色的菌帽,而这些网状物包裹的则是一根雪白的圆柱形的菌柄,非常的粗壮。有些人也把它形容成为“雪裙仙子”、“真菌之花”,这样的赞誉确实很贴切,因为确实很像。
正是由于竹荪的这种奇特形状,和我们平时所吃的野生菌都不同,所以很多人见到它了,都会把它当成是有毒,不敢食用。可是知道的人却把它当成了宝贝,称它为“菌中皇后”。
竹荪的生长习性和分布
竹荪在我国的分布还是很广的,南方大部分的竹林中都能见到。这种寄生菌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它们主要是寄生在竹鞭和枯死主根部,通过吸收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一般多见于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特别是在黄泥土、黑色土壤中比较多见,只因竹荪是营腐生生活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野生的为主,而在最近几十年已经实现了对竹荪的人工种植。但是因为竹荪种植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温度、湿度都是比较苛刻,还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所以人工种植的 竹荪价格依然比较昂贵,干品都要卖到150元以上一斤,在早些年种植的人少,更是要三百元左右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
在过去竹林里面野生的竹荪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夏季更是大量上市,但是在之前很多人都不认识它,还认为它有毒,见到了也不敢采摘来食用。记得在小时候,自家竹林里就每年能见到竹荪,但是我家乡这边出来没人说它能吃,想想实在是可惜。而现在想吃了,竹林里已经难以见到了。
不过这种野生菌非常的娇贵,一旦冒出来以后,如果温度高,或者是雨水多,生长也很快,不及时采摘很快就会腐烂掉了,可以说是一种昙花一现的美味。也是因为竹荪很娇嫩,不耐存储。一般都是采摘以后就要把它及时烘干,然后才能拿到集市售卖,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所见到的竹荪都是干品,很难买到鲜货的原因。
竹荪的价值参考
有些人可能会说,竹荪被称为“菌中皇后”,不会是因为长得奇特吧?其实并不是这样,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它自古以来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并且在古代的时候还是皇室专供的,普通老百姓是吃不起的。
竹荪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尤其是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它不光是香味浓郁、口感极佳,而且还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也是由于竹荪的食用价值极高,在过去的产量又很低,所以非常的珍贵。而在最近十几年,竹荪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它也从曾经的宫廷贡品,走上了寻常老百姓家的餐桌上,并且也变得越来越有烟火气息了。
结束语
竹荪的食用 *** 也很多样,把干品的竹荪用水泡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和普通的野生菌一样来烹饪了,其中比较常见的菜肴有竹荪排骨、竹荪魔芋鸡汤、炸竹荪肉卷、家常肉汁炖竹荪蛋这些食材随处可见,虽然它曾经名气很大,还多次上了国宴,可是竹荪的烹饪工序并不复杂。
夏季的时候,正是竹荪大量生产上市的季节。如果你家也有竹林,不妨去看一看吧,说不定就能找到呢。但是大家需要注意,寻找竹荪尽量选择在上午去,因为它很娇嫩,当温度一升高,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就会“自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并且快速腐烂掉了。
各位朋友们,你们可有见到过,吃过竹荪呢?早期的时候竹荪上了国宴,还受到了基辛格的满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