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
除了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腹泻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便中带黏液、脓血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的或持续性腹泻,还可出现头晕、心慌、口干、尿少、乏力等脱水表现,甚至出现电解质失衡、心律失常、休克等。
导致腹泻的原因有多种
按照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小于3周,超过3周则为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常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可以是散发的,也常有暴发的。腹泻患者出现大便带血,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检查有红细胞、白细胞,常提示感染性腹泻。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非感染性腹泻,一是由于受凉,胃肠道受寒冷 *** 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和食物来不及消化吸收;二是由于进食过多,胃肠难以消化所导致。通常情况下,非感染性腹泻经数次排便后一般可自愈。
某些非感染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症状相似,可伴有腹痛及血便等,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者,需考虑炎症性肠病、憩室炎、缺血性肠炎等病因。
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相关腹泻,如抗生素、二甲双胍等药物所致。
慢性腹泻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可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腹泻治疗别盲目使用抗生素
腹泻轻症患者,可在家中治疗,继续清淡饮食,最重要是防止脱水。如果口干、尿量比平日减少即存在脱水,轻者可口服米汤加盐、糖盐水、口服补液盐。
如果上吐下泻、坐起或站起时头晕、眼前发黑、明显口干及尿少、皮肤发花、四肢冷等,赶紧去医院。在家治疗3天以上症状无缓解者,也应及时就诊。
除了及时就诊,患者要做到避免滥用抗生素。很多患者一腹泻就自行服用“氟哌酸”等抗生素,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氟哌酸”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不推荐18岁以下孩子使用。另外,“黄连素”具有一定抑菌效果,但不能用于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盲目使用抗生素,可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增加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5种腹泻存重大隐患应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的是,以下5种腹泻,必须尽快看医生。
1.急性腹泻,伴有频繁呕吐、发热、剧烈腹痛,或伴有头晕、心慌、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者。
2.急性腹泻,48小时内未见缓解者。
3.腹泻伴有黏液血便者或黑便者。
4.慢性腹泻,但同时具有结直肠息肉或胆囊切除术病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警惕。
5.既往长期便秘患者,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出现腹泻。
预防腹泻重在把好“入口”
预防腹泻,首先要保持双手卫生。饭前便后、从公共场所活动或购物回家后,一定要先认真清洗双手。
注重厨房用具和餐具的清洁,冰箱定期清洗和消毒。加工食物的刀具和餐具要生熟分开,不能混用。
冰箱食物尤其需要生熟分开,避免被一些“嗜冷怕热”的细菌污染。冰箱冷藏室内的肉类更好不要超过2天,蔬菜更好不要超过5天。食物要煮熟煮透。
不要食用不新鲜、不洁净的瓜果、变质或过期的水和食物。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水产品及海产品极易导致细菌或寄生虫感染,一定要多加小心。
避免滥用“排毒”“养颜”等含有中药泻剂成分的药物和保健品。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治疗潜在疾病。
(吴小琴,据生命时报)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肠道是人体更大的免疫器官,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大脑”。人体肠道每天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粪便的生成,干脏活累活任劳任怨,但我们对肠道健康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器官。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显示,肠癌已经成为城市地区发病率前五的癌症种类,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夏季为何容易拉肚子?
炎夏已至,“西瓜控”王阿姨每天都会在冰箱冰好一个西瓜,无论外面怎么炎热,回家就能吃上几口冰西瓜,让身体降降温。谁知最近,王阿姨吃完西瓜后就开始腹泻,一天跑了四五次厕所,苦不堪言。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腹泻时,排便次数会明显增多,通常超过每天3次,粪便水分增加、不成形,有时还伴随排便急迫感、腹痛、 *** 不适等感觉。
正常人每天大约有9升水进入胃肠道,其中2升来自饮食,其余来自消化系统分泌的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经肠道吸收后,留在粪便中的水分仅剩100~200毫升。而肠道感染、菌群失调、食物中毒、精神紧张、肠道炎症等会影响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粪便中水分增加,导致腹泻。
急性腹泻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约80%由感染所致,大多数能自愈。但当腹泻持续存在或伴随发热、脓血便、剧烈腹痛、严重脱水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腹泻在夏季高发,一方面是因为不洁食物“病从口入”。夏天闷热潮湿,有利于细菌滋生,剩饭剩菜或熟食储存不当很容易被细菌污染。不少人喜欢生吃果蔬,烧烤、海鲜更受欢迎,这些食物受到污染或未加工成熟会引发腹泻;同时苍蝇、蟑螂在夏季最活跃,病菌更容易扩散。
另一方面,夏季的生活习惯改变也容易导致腹泻。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给肠道致病菌可乘之机;天气炎热时,许多人喜欢贪凉,空调设定较低温度,室内外温差大,加上贪吃冷饮,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因此,预防夏季腹泻要注意洁净饮食、避免贪凉,保证充足睡眠。腹泻之后该“禁食”还是“进食”?
有些人认为,腹泻后不该吃东西,让肚子“空空”才好。事实上,腹泻导致应被肠道吸收的水分、盐分和营养物质排出体外,让人感到虚弱无力,如果禁食容易出现脱水、低血糖等并发症加重病情。
急性水泻期的之一天可暂时禁食,减少食物对肠道的 *** ,让肠道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之后应适当进食,促进肠道黏膜的恢复。腹泻期间饮食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便营养物质被机体消化吸收。不要饮用糖分过高的果汁,高浓度的糖分会从血液中吸收大量水分,加重脱水。如果腹泻伴随严重呕吐无法进食,应及时就医采用静脉补液治疗。
腹泻后的饮食更好选择低纤维少渣、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初可以吃一些含盐的淀粉类流食,比如浓米汤、疙瘩汤等,补充能量和盐分;情况好转后可以吃半流食,比如面条、白米粥、鸡蛋羹,逐渐增加蔬菜、肉类、酸奶、香蕉等。
治疗腹泻常备3种药物
夏季来临时,我们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非处方药应对腹泻。
1.口服补液盐。腹泻会丢失大量水分、盐分,造成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症状,表现为口渴、无力、少尿、头晕,甚至休克。防治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是腹泻治疗的基础。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脱水,要特别注意。
口服补液盐由葡萄糖和人体必须的钠盐、钾盐等成分组成,可用于腹泻造成的轻、中度脱水的治疗并补充钠、钾、氯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
口服补液盐分3种,口服补液盐I、II每袋溶于500毫升水,口服补液盐III每袋溶于250毫升水;应间断、少量、多次服用,不宜短时间内大量饮用,根据患者脱水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腹泻停止。无法口服或严重腹泻导致重度脱水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2.蒙脱石散。急性腹泻大多由肠道感染引起,肠道在致病菌、病毒的 *** 下产生腹泻。
蒙脱石散口服后覆盖在肠道表面,一方面可吸附致病菌、病毒,使其随药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黏膜修复。
每袋蒙脱石散倒入50毫升温水中摇匀服用,若加水不足或未摇匀,导致药物呈丸状、糊状,服用后会影响疗效。成人每次服用1袋,每日3次。急性腹泻时,首次可服用2袋。
孕妇、哺乳期妇女也可服用,儿童服用时需按说明书调整用药剂量。需要提醒的是,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间间隔至少1小时,避免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
3.益生菌。肠道菌群失调也可引发腹泻,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利于治疗。常见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等,有胶囊、散剂、颗粒剂等剂型。
吞咽胶囊困难的患者可将胶囊打开溶于水中,或直接选用散剂、颗粒剂。
益生菌活菌制剂建议饭后30分钟后用温水送服,打开胶囊或散剂溶解时水温不要超过40℃。活菌制剂不可与抗菌药物同服,如须合用时应间隔至少2~3小时。
腹泻用药别陷入误区
1.腹泻不要立马用抗菌药。腹泻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感染性腹泻使用抗菌药是无效的。只有细菌性腹泻才需要使用抗菌药,但也不可滥用,轻、中度感染性腹泻通常不需服用。
抗菌药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 *** 用的药物,但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滥用造成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治疗更困难。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超级细菌”已成为公共健康挑战之一。当腹泻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明确诊断后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
2.蒙脱石散、益生菌、抗菌药不能同时吃。蒙脱石散与益生菌同服会导致益生菌被吸附而排出体外。正确顺序是先服用蒙脱石散,将胃肠道内的致病细菌、病毒吸附排出体外,再补充益生菌,服药间隔至少1个小时。如果服药后症状加重,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问题,应立刻就医。
抗菌药与益生菌同服会导致益生菌被“杀”死。应先服用抗菌药,杀灭病原菌,再补充益生菌,服药间隔至少2个小时。
当需要以上3类药同服时,应先服用抗菌药,再服蒙脱石散,最后服用益生菌。需要提醒的是,每种药物之间均需要间隔至少1~2个小时。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拉肚子我们可以吃什么药来治疗呢?拉肚子也就是腹泻,根据病因的不同,所以治疗 *** 略有不同;首先,都需要对腹泻这个症状进行治疗,可以服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再相对选择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需要通过便检,选择对敏感菌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临床上较常用具有广谱抗生素沙星类,如诺氟沙星等;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就可以自愈,只需对腹泻进行治疗,同时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再有就是由于腹泻引起的脱水的对症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水,对于严重的脱水,需要进行静脉注射糖盐水矫正。对于食积停滞引起的腹泻,在止泻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调理肠胃,可以服用益生菌或鸡内金散等。注意:诺氟沙星这一类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禁止使用。
参考文献:
1.方峰.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诊疗
2.郑跃杰, 武庆斌, 方峰, 等.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3.吴媛, 卢金星, 闫中强, 等. 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团体标准解读
4.宋媛媛, 贡雪芃, 肖蒙,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
5.朱月永,庄则豪,董菁.消化内科医师查房手册(第2版)
6.Kelly CR, Fischer M, Allegretti JR,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s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拉肚子多是由于感染或食物中毒导致,治疗多是药物治疗,但是拉肚子服药有很多误区。
1、认为拉肚子是小事不用吃药。大多数急性腹泻不用吃药就可以自愈,尤其是胃肠明显受到寒冷 *** 引起的腹泻,一次或两三次水样粪便后戛然而止。但是,有一部分急性腹泻要给予相当重视,必须接受药物治疗。
2、认为拉肚子要赶紧静脉补液。频繁地解出大量稀便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晕、口渴、心跳加快。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当然是静脉补液。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口服补液盐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脱水和电解质丢失。
3、认为老人腹泻不用就医。不少老年人腹泻了,就在家随便吃点药,从未考虑去医院。这也是一个误区,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降低,发生腹泻病情比较重、病死率较高。因此,老人发生腹泻,更好及时就医。尤其是高龄、体质差、有慢性病的老人,腹泻时体内盐分大量丢失,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容易导致血容量减少、血黏度增加、血流缓慢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以致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
4、滥用止泻药。有些患者发生腹泻后,马上就使用止泻剂,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5、滥用抗生素。因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腹泻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而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即便是感染性腹泻,因肠道传染病可由大肠杆菌、荆疾杆菌、变形杆菌以及病毒等引起,故在选用抗菌药前,更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
6、盲目使用止痛剂。盲目使用解痉剂如阿托品、颠茄片等虽可止痛,但对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是禁忌,可使病情加重。此外,部分外科急腹症如闹尾炎等,也可引起如腹泻、腹痛等类似肠炎的症状,擅自使用止痛药物,可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7、频繁换药。一些腹泻患者治病心切,用药1~2天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其他药品。其实,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按规定的疗程用药,当然达不到效果。再则,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8、过早停药。不少腹泻患者常依症状服药,即腹泻重时多服药,腹泻轻时少服药,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而使腹泻复发,或转为慢性腹泻。
【科技之春系列】拉肚子要吃消炎药吗?“今天上门诊,简直就是腹泻专场,有一半的病人都是因为拉肚子前来就诊的。”
门诊经常会碰上腹泻的病人,一出现症状,就自作主张,买些消炎药物治疗。岂不知拉肚子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不是每种病因都需要抗感染治疗。
不去医院就诊,自己乱用抗生素,不仅有可能耽误病情,还有可能杀死肠道中那些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有益菌,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反而加重腹泻。
小小拉肚子,也有大学问!
健康小贴士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多,可能是肠道感染,也可能是由于功能性肠道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或者是食物过敏等因素导致。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才需要应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不仅有可能耽误病情,还有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反而加重腹泻。
文章来源:转自徐博士的故事;科教科 朱艳
稿件编辑:李伟华
稿件审核: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腹泻或是急性肠胃炎,建议采取这3种应对方式天气凉的时候,人的消化系统的功能就会下降,并且肠胃的抗病菌能力也会减弱,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肠胃炎是胃肠粘膜急性炎症,本病多见于秋季,一般都是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者吃生冷腐烂的食物等导致的。
急性肠胃炎的病因就是病菌和毒素的感染,毒素以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吃了什么是最容易患上该病呢?主要是被污染的家禽的肉,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鲜,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如果进食某些抗生素或者强碱、农药都会导致急性肠胃炎。
对于急性肠胃炎,儿童,老人,患有肿瘤、肾功能不全、慢性气管炎的人群比较容易因为抵抗病菌的能力低下而患此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轻微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和低热、高热等。
如何治疗急性胃肠炎?
分为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是躺在床上休息,病情不重的患者可以服用葡萄糖防止体液的流失。如果持续呕吐或者有明显的脱水现象,就需要去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其他的电解质。在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时候,尽量吃一些清淡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可以减轻消化的负担。
2、对症治疗,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注射止吐的药物。
3、抗菌治疗,对于感染性的腹泻,适当选用对症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对于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有些抗生素也会导致此病的发作。所以尽量防止滥用抗生素。
治疗过程中,注意有些食物尽量少吃,哪怕是干净的也不可以,例如肥肉、奶油和煎炸的食物都尽量少吃。像辣椒、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和浓咖啡更好不吃,因为这些食物不仅 *** 胃粘膜,而且很难消化,使胃的负担加重。
在治疗期间,更好食用三个月的流质食物,并且随着炎症的缓解增加其它食物,流质的食物毕竟营养不够。一定要控制饮食的量,更好少食多餐,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做好预防工作也很重要,毕竟不生病才是主要的。尽量在家里吃饭,因为外面的饭很难做到干净卫生,即使出去吃饭也要尽量去卫生合格的饭馆。处理好饮食、饮水的卫生,消灭苍蝇。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许多人腹泻后,就想吃点头孢类的抗菌药物,那么这种做法靠谱吗?
腹泻是多种病原 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感染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感染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3周以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指病程>4周,或间歇性在2-4周内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病因复杂,是由多种疾病如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炎性肠病等,乳糖不耐受等,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腹泻所占比例不高。这里主要谈一谈急性感染性腹泻。
首先,临床上引起急性腹泻腹泻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和真菌的入侵,都可以导致腹泻。其中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占大多数,急性感染性腹泻中,自限性病毒感染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是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的,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的病毒。还有一部分是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肠道的微生态系统失衡造成菌群紊乱所导致。寄生虫感染如溶组织阿米巴,隐孢子虫等也是造成腹泻的原因。
细菌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包括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这两类细菌感染主要引起细菌性痢疾和胃肠炎,还有一部分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炎,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空肠弯曲菌以及产肠毒素的大肠埃希菌也参与了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的经验治疗首选的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对空肠弯曲菌导致的肠炎是首选品种,对细菌性痢疾和胃肠炎也是可以选择的品种,尤其是对于禁忌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儿童,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是儿童腹泻患者首选品种。其他一些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甲硝唑,对于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假膜性肠炎是重要的治疗药物,甲硝唑是阿米巴肠病首选的治疗药物。
头孢菌素在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当中也有一定地位,但是并非所有的头孢菌素都可以选择,由于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大多数细菌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都是革兰阴性菌,因此,在头孢菌素的选择上基本也是集中于三代头孢菌素,如静脉途径使用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口服品种主要是头孢克肟。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呋辛等,由于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弱,都不推荐用于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抗菌药物治疗。#健康守护者#
很多人都经历过腹泻,它是消化道常见的病症,造成腹泻的原因各种各样,有人吃了个冰淇淋拉肚子,有的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会拉肚子,有些人吃太多了也会拉肚子,不同的腹泻情况,有些人就喜欢马上服用抗生素,这样做非但不对症,可能还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增加抗生素的耐药率。下面带大家了解常见的5种腹泻应该如何处理:
1.细菌性痢疾:因吃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喝了被污染的饮料而发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有脓血样便,患者有 *** 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
处理:如果发现排便有血,应及时到医院做个大便化验查找原因,如果是痢疾杆菌感染的要及时用上抗生素。由于肠道存在毒素和细菌,所以对于腹痛患者,不要随意的使用解痉药或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这样会导致细菌和毒素没办法及时排出而滞留在肠道而导致症状加重。
2.病毒性腹泻:最近比较流行的诺如病毒感染腹泻,还有常见的轮状病毒腹泻,这些腹泻是由于病毒直接侵袭了肠道黏膜导致肠绒毛受损,吸收功能下降而导致腹泻。儿童比较常发,症见每天排便增多,达五六次,大便呈蛋花样汤状,伴发热和食欲减退。
处理:不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使用抗生素反而会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
3.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人摄入了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变质的食物而发病。细菌毒素 *** 肠细胞使其分泌功能增加,导致大量肠液产生聚积肠腔而引发腹泻。所以大便可呈水样或比较稀软,排便量多,每天可达数次到数十次,这样很容易导致脱水。有些患者还伴有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
处理: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不可急于用止泻药,太早使用止泻药会导致细菌及所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加重疾病。
4.受冷引起腹泻:因为吃了过冷的食物或多喝了冷饮,或肚子吹到冷风,或剧烈运动后洗了个冷水澡等而引起腹泻,会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者排出几次后可自愈。
处理:首先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凉。对于疼痛厉害可以用些解痉药或收敛药,水泻过多可以口服补液盐,不必使用抗生素。
5.消化不良性腹泻:因吃的太多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而导致的腹泻。这个时候患者腹泻的大便往往有酸臭味,常伴嗳气,腹胀,恶心,屁也比较臭。
处理:首先应饮食有所节制,可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剂帮助消化。如果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要及时的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拉肚子时吃的蒙脱石,与抗菌药、益生菌,可以一起用吗?腹泻是夏季的常见病,很多人问华子,拉肚子要怎么办,无论男女老幼,华子给的建议都是使用蒙脱石散。因为蒙脱石是一种疗效确切,而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对各种类型的腹泻都有较好的止泻作用。
不过在使用蒙脱石散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与抗菌药、益生菌联用时,要注意服药顺序与间隔时间,避免不合理用药导致药效下降。
一、安全性高的蒙脱石
蒙脱石的名字由来,是因为最初在法国蒙脱城发现而命名。其是一种层状结构、片状结晶的硅酸盐粘土矿。更多人熟悉蒙脱石的另一个名字,叫作“观音土”。
蒙脱石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其有巨大的表面积,3g的蒙脱石散几乎就可以覆盖成年人的整个消化道,而且可以持续6小时以上。蒙脱石覆盖消化道黏膜后,可以增强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促进消化道黏膜自身修复,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
蒙脱石的性质稳定,服用后只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不会进入血液,不会影响肝肾功能,也不会对胎儿、乳汁分泌造成影响,所以蒙脱石的安全性非常高,老人、孕妇、儿童都可以服用。
二、注意蒙脱石与药物联用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在治疗的时候,蒙脱石只是解决表面的症状,而祛除病因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使用顺序与间隔时间。
1、喹诺酮类抗菌素(各种的“沙星”)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最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腹泻的抗菌素,比如说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蒙脱石在覆盖消化道黏膜后,不仅能吸附病原微生物与各种毒素,对药物也会产生吸附作用,就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所以“沙星”要先服用,间隔2小时后再服用蒙脱石,这个时候“沙星”基本已经吸收达到更大效果,受到蒙脱石的影响最小。
2、口服小檗碱与庆大霉素
小檗碱与庆大霉素口服后也可以治疗细菌性腹泻,两药在口服后极少吸收,在肠道中保持高浓度发挥作用。而蒙脱石对两药都有极高的吸附率,同时服用会大幅度降低抗菌效果。所以蒙脱石与小檗碱和庆大霉毒联用时,应间隔6小时以上。
比如说先服用蒙脱石减轻腹泻症状,要6小时之后服用小檗碱或庆大霉素,才能发挥出后者更大的抗菌作用。
3、大环内酯类抗菌素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常用的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此类抗菌素有个特性,就是可以进行“肝肠循环”。指的是药物经肠道吸收之后,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被肝脏分泌到胆汁中重新排入到肠道,再被吸收,如此反复,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浓度的药物水平。
而服用蒙脱石之后,会大量吸附从胆汁排入肠道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阻断了药物的肝肠循环,从而使血药浓度水平大幅降低,所以大环内酯类抗菌素与蒙脱石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4、益生菌类药物
长期慢性腹泻时,有可能存在肠道菌群紊乱,需要使用益生菌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在用药时,建议先服用蒙脱石,2小时后再服用益生菌。这样可以利用蒙脱石对肠道内有害菌先进行一番吸附,提高益生菌的效果。
在同时使用“沙星”、蒙脱石、益生菌时,可以先服用“沙星”杀掉一波有害菌;2小时后服蒙脱石,吸附一轮有害菌;再过2小时服益生菌,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以达到更大药效。
三、服用蒙脱石的注意事项
空腹服用:蒙脱石不能与食物同服,避免吸附在食物上,降低药效,在服用后2小时内也要禁食。
不要过量服用:成人每次1袋(3g)即可覆盖全部的消化道黏膜,治疗急性腹泻时首剂可以加倍,不要过量服用,否则可能会造成便秘、肠梗阻、粪便结块导致肛裂等不良反应。在腹泻症状减轻时,即可停药。
服药时无需过多饮水:服药时,1袋蒙脱石加入50ml水中送服即可。不建议用大量水服药,避免药液局部浓度过低,以及引起消化道过快蠕动,使蒙脱石无法覆盖全部黏膜。
总结一下,蒙脱石是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其性质稳定,不会吸收,安全性很高。但在用药时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要掌握正确的服药 *** ,不要过量服用。对用药有疑惑,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