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芒种节气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8 0
节气里的中国智慧丨今日,芒种

2023年6月6日

二十四节气里

唯一一个包含“种”字的节气

芒种

如约而至

麦浪涌动,稻苗生长

忙碌的日子吹响奋斗号角

美好的向往也在

“一种一收”中繁衍生息

面对梅雨沥沥、蚊虫肆虐

勤劳的“种花家”也总能创造出

独属于劳动人民的办法

一枚小小的香包

既是绸布与丝线的艺术

也是避瘟除秽的祝福

一起感受

绣在“芒种”上的中国智慧

↓↓↓

视频加载中...

“梅子黄时雨,田间稻花香”

宣告着收获

也提醒着播种

更是一场满怀希冀的守望

作为世界上最会耕种的民族

我们也最懂得

只有汗水才能浇灌收获

明天高考

趁着阳光正好

趁着鸟语花香

拼尽全力、放手一搏吧!

要相信努力的人总是幸运的

在仲夏的火热中

愿你

所种皆有所得

收获美好也种下希望

总监制丨张军 于锋

总策划丨伍刚 王薇 张琼文

策划丨朱薇 蔡梦雨

*** 丨白杨融媒

二十四节气丨今日芒种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今天6时18分

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节气,芒种节气-第1张图片-

芒种


芒种,民间也称“忙种”

正是农事耕作的好时节

有芒的稻子可种

有芒的麦子快收


一“收”一“种”之间

辛勤的汗水滴落

收获的笑意绽放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此时江南正值梅雨天气

丝雨绵绵,荷花亭亭

待云销雨霁之时

洗一把青梅煮酒

对影荷塘前,清风消夏来


芒种时节

高三学生将迎来高考

祝愿即将步入考场的学子

所有努力,都有回响
所有耕耘,终有收获


仲夏万物充满生机

正如我们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无论是奔忙的农人

还是苦读的学子

都在为梦想奋力跋涉


万物始茂,迎夏而立

这是人不闲、地不荒的时节

亦是希望充盈、力量充沛的时节

今时挥洒汗水

未来心想事成





<

人间好时节丨芒种

点击观看视频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正是南方种晚稻与北方收麦之时,民间也称其为“忙种”。

“芒种”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明代陈三谟《岁序总考》写道:“芒,草端也;种,稼种也;言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乃五月之节气也。”

芒种在农耕上有着重要意义。农谚如“芒种忙,忙着种”“芒种忙,下晚秧”“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都说明要抓紧农时,及时耕耘。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螳螂在前一年的秋天产卵,到芒种时节,小螳螂破壳而生。

“鵙”指伯劳鸟,伯劳鸟喜阴,在芒种时节,伯劳鸟开始婉转鸣叫。反舌鸟在芒种时节却慢慢停止了鸣叫。

节气习俗

送花神

民间有在芒种这天祭祀花神的习俗,花谢春尽,祭祀花神,来年再盼春归。

煮梅

每年五六月,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便有“煮梅”之俗。三国时便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古诗词中也常见“青梅煮酒”的说法。

安苗

芒种时节,种完水稻,民间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并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吃君踏菜

在一些地区,芒种时节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性蔬菜。吃君踏菜,寓意人们像君踏菜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常年精力充沛,健康长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付出,才会有“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喜悦丰收。

芒种忙种,愿你的忙,始于热爱,结于丰盈。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闫博

制片人丨王薇 杨秀红 申珅

主编丨李瑛

策划丨陈宁泽一

编辑丨樊嘉晨 刘天哲 王映涵

视觉设计丨林琳 李灵睿

承制丨新闻包装工作室

技术监制丨李宏海

项目 *** 负责丨吴浩 刘强

项目设计及AR *** 丨李华 吴峥 邢祎

音乐配乐丨王璇

书法文字丨董倚桥 王金阳

手绘及场景动画合成 *** 丨 段晨阳 谢依原 张磊 高晨凯 侯晓磊 郭帅

AR技术丨马亮 王奕涵

撰稿丨郭林丽

专家顾问丨丁乐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东邻·二十四节气「芒种」

<

【节气知多少】芒种忙种!你想知道的节气知识都在这里




“芒种”也正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时节

在这个收获的时候

衷心祝愿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

都能播种下希望,收获美好的成绩


监制:金峰

策划 *** :韩玉妍、张春莉、赵敏

数据说明:本报告根据天津地面气候值(1991-2020年) ***


<

芒种节气


在一片虫鸣声中,芒种节气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汇集在一起,把夏天弄得热闹非凡。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6日或6月7日是芒种节气。"芒种"之意,指有"芒"的作物开始播种,如稻、黍、稷等。故有谚语,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时节,栀子花开,麦浪滚滚,青梅挂在枝头,触目所及尽是"及时趁芒种"的世界,到处在忙。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称其为"忙种"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季节,忙有所得,耕有所获。


芒种节气,吐露着大地的心事,响应着万物生长,一年一度,年年岁岁,节气都迈着同样的步伐,却带着不同的心情,如约而至。

芒种,来自于播种和收获的奔忙,就这样匆匆行走在飘着麦香的田野上,站立在六月的节气里,循环在岁月的年轮里,望着丰收的年景,而我们心中的等待,是否如约而至呢?


芒种时节到了,想起家乡的布谷鸟在乡间叫声不绝于耳,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叫声,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幕幕的麦收场景。在我的家乡,麦收前那段时间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少雨的日子,麦子一天一个样,大地一片金黄,所有的人开始为不久后的麦收忙里忙外做着准备,到了芒种了,也就真的入夏了,日头高的快,日子长得快,地里的麦子熟得快,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除了金黄就是金黄,微风吹过,一地金黄的麦浪似翻卷的波涛,在广袤的平原地带由近到远平铺着,气势壮观。无数麦芒尖尖地,直直地立着,麦粒颗颗饱满,随风摇曳,熟透了麦穗有的已经沉下来,垂下来,静待着收割。


到了收割日子,收割机在阳光下,展现着自己的威风,到处都是忙碌着农人们,古铜色的脊梁闪烁着收获的喜悦,挥舞着银镰,诠释着芒种的内涵,如雨的汗珠,发红的脸庞,累弯的脊背,干裂的嘴唇,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对生命最原始的体验,对光阴最深切的喜爱。


推开芒种的窗,窗外一片繁忙,麦子收起最后的锋芒,以一颗谷粒的播种,憧憬未着未来,天地间的耕作,等待时间的馈赠,让每一粒期盼都饱满成粮仓的丰裕。芒种,经历了夏日的雨淋,经过了熏风的陶染,经历了辛苦的耕耘,缓缓的融入秋日的成熟。


芒种,是带着土地醇香的时节,我一如既往地探寻着里面的诗意,树荫,蝉鸣,竹影…生活的模样是不同的,而是由我们雕刻出不同形态。

季节中的芒种耕耘日子,收获光阴,站在芒种的节气里,眼前清风浮动的绿柳,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演奏一曲芒种的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芒种

简介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预示着盛夏来临。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嫁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到了收获的时候,而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到了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作物在“忙种”了。所以芒种是一个代表播种与收获的节气。

2019年芒种时间为6月6日07时06分18秒(农历五月初四)星期四。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这一节气中,螳螂在深秋时产的卵因为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鹏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正常年份6月中旬开始入梅。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又闷又热,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诗词欣赏

中国是农业大国,芒种是非常重要的节气,这时我国北方地区正忙着收割麦子,播种秋苗。芒种又是丰收的季节。这种繁荣丰收景象自然少不了诗人们的挥毫泼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关于芒种的诗词吧。

芒种

左河水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

长卿

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

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田间杂咏

明·樊阜

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

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

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

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

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

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

近说明府清,征徭曾减否?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宋·范成大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

梅雨五绝

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文字由富平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 图片来源于 *** 】

岭南二十四节气 |芒种

6月6日,我们迎来一个收获的节气——芒种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愿你种下一亩心愿,耕耘一片田地。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安蕾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凯珅 栾晓森 杨耀烨 陈忧子 甄志良 罗知锋 丁钰洵 高鹤涛

文字/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浩

联络/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

鸣谢:东川路小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二十四节气 | 芒种

来源:省林草局

*** /审核:科信处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螳螂的寿命一般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芒种一候,也就是指每年的6月6日—6月10日左右,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茧成为小螳螂。



鵙,就是今人所知的伯劳鸟,一种小型猛禽,喜食虫类,对农业有益。伯劳鸟喜阴,感阴而鸣。它开始在枝头出现,鸣叫着,成为芒种二候的物候特征。



反舌鸟长得不是那么漂亮,却是吟唱的高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在春天,它既能自得其乐地鸣唱,又擅长仿效别的鸟叫,仿佛一位口技专家。到了芒种,感受到内藏之阴,反而不再鸣叫。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野里处处都有农人在忙着插秧。家家户户吃着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女采菱的歌声。在陆游的笔下,芒种充满了诗意、烟火气、舌尖味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自东汉末年起,每到芒种节气,民间便有有饮青梅酒的习俗,从而诞生了“青梅煮酒论英雄”和“望梅止渴”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芒种季节,收与种并重。芒种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态度,居安并且思危,成长并且养育,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始终鞭策的力量。芒种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在江苏卫视每周五20:30播出的《子夜外卖》里的外卖小哥身上也能看到,这群“夜行侠”用勤劳与坚韧传递着城市子夜时刻的温暖与幸福。

<

标签: 芒种 节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