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拼音?提踵怎么读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5 0

大家好,关于踵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提踵怎么读拼音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摩肩接踵怎么读
  2. 摩顶放踵拼音
  3. 踮脚的拼音怎么拼写
  4. 摩肩接踵的拼音
  5. _踵怎么读
  6. 接踵怎么读

一、摩肩接踵怎么读

1、摩肩接踵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2、【释义】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近义词】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接踵比肩、人头攒动。

4、【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

5、《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6、《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7、《走进周庄》“小心踏上拱桥,周庄顿时立在面前:街楼古屋参差着,逶迤着,摩肩接踵地向你涌来,倒显得桥下的水流淌得如静止一般。

8、【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9、【示例】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

10、【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外交官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就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袖成云。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二、摩顶放踵拼音

摩顶放踵的拼音是módǐng fàng zhǒng。

摩顶放踵,是一个源自古代中国的成语。其字面含义是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惜辛劳、不顾身体的付出。

这个成语来源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墨子的故事。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爱人如己,而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以身作则,不惜辛劳,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他的行为被形容为摩顶放踵,意指他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摩顶放踵的含义并不仅仅是指身体的磨难,更是指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

在现代社会,摩顶放踵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这种不畏艰难、不惧困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挑战时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同时,摩顶放踵也是一个警醒。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或团体目标时,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他摩顶放踵,不辞辛劳。

2、这位志愿者摩顶放踵,无私奉献,感动了无数人。

3、在创业的道路上,他摩顶放踵,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成功。

4、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不仅捐款捐物,还亲自前往支教,真是摩顶放踵。

5、科学家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摩顶放踵,不断探索,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这位老艺术家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摩顶放踵,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7、在抗震救灾的现场, *** 战士们摩顶放踵,舍生忘死,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8、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摩顶放踵,日以继夜地努力工作。

9、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总是摩顶放踵,从不退缩。

10、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无数劳动者摩顶放踵,辛勤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1、他为了完成这个科研项目,不仅投入了全部的积蓄,还摩顶放踵地到处奔波求援。

12、为了救助病重的孩子,他不仅捐献了全部积蓄,还摩顶放踵地去寻找医疗援助。

13、老师为了教育学生,常常摩顶放踵、不辞劳苦。

14、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总是摩顶放踵地坚持工作。

踵拼音?提踵怎么读拼音-第1张图片-

15、在追求艺术之路上,他摩顶放踵,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踮脚的拼音怎么拼写

拼音:diǎn jiǎo guān wàng,形容人踮着脚看着远处。

造句:他走了很远了,孩子还在踮脚观望着他。

拼音diǎn jiǎo,指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方言]∶跛足人走路脚尖点地的样子。

拼音diǎn zhǒng,释义为踮起脚跟。

如:石楠《张玉良传》二一:“踮踵翘首,寻找着他熟悉的遮阳伞和支撑的画架,不觉茫然了。”

拼音是diǎn bù,二人转步法之一。

向前迈步时,脚跟抬起,脚掌着地,身材矮小的演员常用此种步法。

拼音是diǎn xǐ,古代赵国邯郸城流行着一种舞蹈叫做“踮屣”。这种穿着无跟小鞋而轻轻踮起脚跟而用脚尖舞蹈的舞蹈,犹如西洋的芭蕾舞。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四、摩肩接踵的拼音

摩肩接踵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摩肩接踵意思: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接踵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

1、走廊的尽头是两扇对开的门,门上有两块长方形的玻璃,望出去,还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奇怪的是,那里有很多人,摩肩接踵,甚至有些拥挤。

2、春节期间,郑州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3、商场里妇女摩肩接踵,街上男人比比皆是。

4、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人们摩肩接踵地在街上行走着,显现出一副匆忙的样子。

五、_踵怎么读

部首足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6画。

五笔KHTF、仓颉RMHJG、郑码JIKB、四角62115。

结构左右、电码6446、区位8564、统一码8E35。

2、走到:踵见(常去相见)。踵谢。踵门相告。

3、追随,继承:踵继。踵武(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是效法前人)。踵事增华(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比肩随踵[bǐ jiān suí zhǒng]

疾如旋踵[jí rú xuán zhǒng]

疾:急速。旋踵:转过脚后跟,比喻极短时间。快得像转一下脚后跟。形容变化极快。

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

基本意思是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六、接踵怎么读

1.接踵的解释:脚尖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如流,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出自: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百世矣。——《战国策·秦策四》

2.接触到前面人的足跟。意谓相继、相从、连续不断或紧接着。

出自:《战国策·秦策四》:“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王安石(宋)《和微之登高斋》:“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和邦额(清)《夜谭随录·香云》:“张筵设宴,大会亲戚,来赴者接踵。”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二章:“甚怪大地之内,於千万年贤豪接踵,圣哲比肩,立法如云,创说如雨,而不加恤察。”

洪深《冯大少爷》:“生先陈归,久待妻子不见,孑身复出。甫离家,陈接踵返。”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踵拼音和提踵怎么读拼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