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不易,负债累累,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吗?赢了可以拿走高达百亿的金额,输了就要付出生命代价,你会拼一次吗?
时下最火的韩剧一定是《鱿鱼游戏》。自9月17日开播以来,该剧拿下了多项之一,豆瓣评分8.0。但是随着热度不断提升,该剧的口碑也逐渐崩塌,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涉嫌抄袭。
此前,有网友发现鱿鱼游戏抄袭了4个国家的7个作品,这样的大动作是前所未有的。虽然被爆抄袭,这部剧却依旧爆火,《鱿鱼游戏》究竟有何魅力?
绝望中的童年游戏
该剧中应用糖果色的游戏场景似乎充满了孩子的兴趣和隐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鱿鱼游戏》中,每个游戏参与者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处于绝望的境地。但如果能在一系列童年游戏中获胜,他将能够获得巨额奖金,从此他的人生将会有所转机。
剧中有六个游戏:123木头人、糖饼、拔河、打弹珠、走玻璃桥,这些都是我们曾经流行的儿童游戏,让人觉得很熟悉。即使是没玩过的观众,也能很快理解规则。鱿鱼游戏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展示了韩国社会的许多疾病。
比如韩国社会负债率居高不下,相当一部分人负债累累,这也是选手宁愿冒生命危险玩游戏也要继续下去的理由。因为他们没有选择,退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何不拼一下,万一成功了。该剧富人对游戏规则的设定也反映了韩国社会阶层的固化。
在《鱿鱼游戏》被曝出抄袭之后,有人说为了抄袭,导演可谓是绞尽脑汁。在原创的基础上添加其他元素,其中各种游戏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童年游戏的怀念,也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来分析这场游戏背后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总之,虽然剧集抄袭了,但还是有一些地方会引起观众的共鸣。经典的故事套路,其实有很多可能性可以讲。
《鱿鱼游戏》的抄袭之路
《鱿鱼游戏》的游戏规则就像过家家,争运气,谈人性,就是不玩脑子。人物的心理刻画也是常谈,会猜测谁会在剧情的某个时刻做什么,这一点都不奇怪。那么,这部备受欢迎的电视剧究竟抄袭了哪些作品?
首先,服装复刻《好老师》和《钞票屋》。想必大家还记得在不久之前韩国一教授碰瓷吴京,声称吴京所穿的服装抄袭《鱿鱼游戏》的戏服吧。确实,剧中参赛选手的绿色运动服,与电影《好老师》中吴京所穿的运动服一模一样。
然而并非吴京抄袭,而是《鱿鱼游戏》贼喊捉贼。
此外,《鱿鱼游戏》中工作人员所穿的红色运动服在颜色和款式上与西班牙戏剧《钞票屋》中出现的运动服也非常相似。而《好老师》和《钞票屋》先于《鱿鱼游戏》播出,谁抄袭谁不言而喻。
片头人设复刻日本《赌博默示录》。《鱿鱼游戏》的开篇人物介绍,主角因为失业、赌债、离婚等原因开始参赛,为了赢取巨额钱财,而《赌博默示录》剧情也是如出一辙。
而该剧中的奖金设置则是从2007年的日剧《诈欺游戏》中复制过来的。过了一道关卡就能积累很多钱,通过最后一道关卡后,赢家可以拿到可以花一辈子的钱。
123木头人游戏复刻了《听神明的话》,除了游戏设定和玩法完全一样之外,该剧没有任何的创新的地方。这才是人们不能接受的,抄袭可以但不可完全复制。此外,高空拔河的游戏复刻了自己综艺节目的片段,唯一的区别就是电视剧里把屋顶改成了吊桥。
该剧第四款游戏弹球游戏,抄袭2020年的日本电视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第五关的《玻璃桥》游戏也抄袭日本电影《赌博默示录》,只不过把日本的屋顶换成了玻璃桥而已。因为抄袭过多,《鱿鱼游戏》也被称为抄袭缝合怪。
鱿鱼游戏背后的深层含义
抄袭手笔如此之大,这部剧究竟凭什么爆火?《鱿鱼游戏》中用生命为代价的残忍游戏,暗示了世界的不公平。剧中玩家没有制胜之法,没有各种反转,只有自己内心的纠结,徘徊在善恶边缘,剧中六种游戏都暗示了韩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之一局指向韩国教育,所有参赛选手一开始都像新生儿一样,起跑线是一样的,但必须遵循教育制度,每一步都必须经过教育制度的检验,否则就会被淘汰。这无疑是对韩国教育状况极度内卷化和扭曲的影射。
第二个游戏,类似于选择专业和职业,是底层人进入社会前的首选。如果你选对了,你就能更容易地爬上一个台阶。拔河则暗示了企业中间的各种斗争,为了保持企业的生产力,老人和女人首先就排除在外。
第四个是弹球游戏,需要和同伴1V1一起战斗。这是整部剧最揪心的部分,但整集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主要是呈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主题。
玻璃桥不仅反映了底层人民如履薄冰的现状,意味着走错了一步,输掉了整场比赛,也体现了上层人员可以随意控制上升通道的可怕力量。
第六场鱿鱼游戏,大概是很多人之一次听说,导演之所以选择这个作为这部剧的剧名,是因为他认为韩国社会越来越像“鱿鱼游戏”。每个人都会分成阶级和圈子,然后开始疯狂竞争,把别人挤出圈子,弱肉强食的世界,不可心存善念。
踩在400多人的身上获得了456亿韩元的奖励,这儿童游戏是有多悲惨。然而,电视剧只是生活本身的隐喻。底层有多少人在策划人定制的“游戏”规则下,因为逃不掉而加入其中?
这部剧的奇妙之处在于,用6个儿童游戏,展现了韩国那些绝望的人的生活,而且是一步一步的进步,变得越来越残酷。虽然看剧的过程很爽,但是看完之后却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娱乐小故事!
《鱿鱼游戏》为何能火遍全球?因为它道出了生活的真相如不出意外,未来的韩国就是典型的赛博朋克社会:密集的城市,稀缺的资源,激烈的竞争,这让韩国成了世界上自杀率更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生活压力更大的国家。
所以,这部反映韩国社会现状的《鱿鱼游戏》能火遍全球,背后是大有原因的。
科技爆炸以来,人类极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力,于是大量散居乡村的人口涌进城市工作,出现大量千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
在超级大都市里,灯红酒绿,怀揣梦想的陌生人挤在一起追名逐利,看似热闹非凡,实则人与人之间很冷漠。
三十年前,多数人还生活在乡村,家家有独门独户的小院,有宽敞的房子,院子里有花园,有水塘,有鸡鸭鹅牛羊猪,也有猫咪狗子作宠物。
那时候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大家世代定居一处,知根知底,互帮互助,嘘寒问暖,邻里之间关系亲密,就有了“远亲不如近邻”的谚语。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大量工厂拔地而起,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城市,住进了鸽子笼般的高楼,左邻右舍全是陌生人,家家大门紧闭,“远亲不如近邻”成为过去,城市中的人慢慢活成了一座座孤岛。
每个怀揣梦想进入城市的人,都想通过奋力拼搏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的光鲜,然而,能量永远守恒,能成功的只有少数。
经济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有时好,有时坏。好的时候我们以为会永远好下去,放心大胆地借贷。坏的时候,工厂倒闭,企业裁员,于是众多的破产者为了生活背上了债务,苦苦挣扎在城市的角落里。
鱿鱼游戏的参与者,便来自城市破产者,他们每个人身负过亿的债务,身边的人都觉得他们是无能的失败者,是拖累家人的累赘,因此,他们即使在游戏中死去,也根本没有人在意,更不会有人去找寻他们的下落。
首尔太大了,个人太渺小了,只要韭菜田还在,一个人的生死对于整个城市根本无足轻重。
而鱿鱼游戏的参与者, 456个负债过亿万韩元的富翁,为争夺小猪存钱罐里456亿韩元的奖金愿意拿生命去换。因为在游戏中,每死去一个竞争对手,奖金池增加一亿奖金,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最终的幸运儿,走上人生巅峰。
因此,人性在金钱面前彻底扭曲。
- 先来说说剧中的人物
男一男二,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学渣一个学霸。男一失业离婚,赌博欠下大笔高利贷,与寡居的母亲为伴,靠着母亲开小摊养活,代表城市中失业的普通人。
男二凭着学霸体质考上顶尖大学,本来已经实现人生逆袭,却拿着公司公款投资失败,面临牢狱之灾。
代表妄想依靠旁门左道跨越阶层而成为学霸精英。
男三,一个脑瘤晚期患者,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隐藏身份不剧透),心心念念的就是儿子和曾经一家三口的生活,他代表过去稳定的家庭结构的瓦解和养儿防老传统文化的破产。
男四,一个为了烧杀抢掠骗无所不干的黑社会小头目。
女主,一个被中介欺骗的脱北者,为了生存做了扒手。
女二,因爱慕虚荣欠下巨债,是个一心想要依靠男人上位的大龄单身女人。
女三,亲手杀死了杀害母亲, *** 女儿的禽兽父亲,出狱后无处可去。
他们都是城市中的边缘人,城市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其中充斥的诱惑却让他们陷入无尽的债务和无尽的痛苦。
其实,这也隐喻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里充斥着商家不断洗脑的娱乐至死和消费主义,普通人为了梦想背井离乡,斥巨资购买城市的空中楼阁,这其中,有人不幸失去了工作,有人陷入欲望的漩涡。
比如说,为了房贷车贷,为了追赶最近新科技的家用电器,最新潮流的电子产品,或者流行的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为了追上城市的步伐,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阶层固化。
不管是现实人生,还是“鱿鱼游戏”,参与者都是自愿选择的,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退出的,可悲的是,这一群负债累累的人,在金钱的驱使下心甘情愿赌上自己的性命。
- 再来说说游戏本身
之一个游戏:123木头人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游戏,所有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跑到对面就算过关。可看似公平的游戏,其实充满各种规则,一旦稍有犯规,便立即被爆头,血溅操场。
这是隐喻普通人人生的起点,每个人都充满希望地走上读书,工作,成家,立业的路,这条路看起来无比公平,可其中的狭窄和潜规则只有走到最后才会发现。
第二个游戏:抠桠糖
这一关能不能过关,一半凭运气,一半凭智慧。有人懵懵懂懂就选了最简单的三角形和正方形,而有人却选了雨伞和五角星。有人靠关系提前知道了规则,有人靠欺骗朋友获取了信息而过关。
这就好比我们现实的世界,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出生,一生富贵顺;有的人生在穷困家庭,书都读不起;有的人善于搭建人脉 *** ,总能投机取巧取胜,有的人靠欺骗亲人朋友走上人生巅峰,不过也有完全靠自己打拼通关的,比如说男主。
第三个游戏:拔河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简单粗暴,谁力气大,谁活。这一关,女人和老弱病残成了嫌弃的对象,隐喻了对弱势群体的嫌弃和漠视。
第四个游戏:弹珠游戏
这个游戏好比现实世界找对象,我们总是选择我最喜欢的人做伴侣,到最后,伴侣竟然成了对手。
有的选择最强者,本以为会强强联手,没想到却斗智斗勇你死我活;有的选择便于操控的队友,危险来临却骗人家做替死鬼;有的人总有理由哀求别人放弃人生,成全自己;也有极其罕见的真情,选择自我牺牲成全队友,比如女主和她的搭档。
最讽刺的是:没人要的大龄剩女,竟然因为找不到队友,被拉回宿舍睡了一觉而躺赢。
这难道隐喻了如今这个时代不婚不育保平安?
第五个游戏:过玻璃桥
这一关其实隐喻了人生的路越走越危险,直到如履薄冰,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游戏参与者中有人在玻璃厂工作过,本来轻易找到了通关的路,可操盘手发现后立即关了灯,导致他跌落悬崖而死。
这其实隐喻了生活的多变,即使有的人掌握了致富的 *** ,谁又知道会来一场疫情?
最后一关:鱿鱼游戏
这一关点题:“鱿鱼游戏”,规则更加简单粗暴,肉搏决胜负。其实也隐喻了人生路上,想赢到更底还得靠自己。
不管你出身如何,不管你运气多好,也不管你学识多高,也不管你关系网多么强大,最后的抉择都得自己选。
比方说有的人选择豪赌,一夜败光祖传家产,有的人被骗光家产,有的人诈骗而入狱,有人投资失败……而真正的强者,只能依靠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看懂了这部剧,便是看懂了社会,看破了生活,也弄懂了人生的实质,所以这部剧才在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火得一塌糊涂啊。
之前我们发过《鱿鱼游戏》女主郑浩妍的赏色,今天来看另外一位主演——警察小哥黄俊昊的扮演者魏化俊(魏河俊)。
小魏近日借着《鱿鱼游戏》的东风在全球大火,ins粉丝涨到近800万,这组韩版《Men's Health》也来得恰到好处。三好生的脸配上这完美的身材,让我看看谁又可以了
1991年出生于所安岛的魏化俊今年30岁,在大学学习电影的他2015年由电影《中国城》出道,很多观众认识他是通过2018年的电影《昆池岩》和电视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同年他还出演了韩版《最完美的离婚》(车太贤、裴斗娜主演)。那是他星运灿烂的一年。
《昆池岩》里扮演找死小队的头头,获大钟奖和青龙奖更佳新人男演员提名
《漂亮姐姐》里扮演女主的弟弟,男主好友
2019年他作为男二与李钟硕合作了韩剧《浪漫是一册副刊》,出演封面设计师池书俊,还出演了罗美兰和李圣经合作主演的女性动作片《女警》。
《浪漫是一册副刊》剧照。不要误会,女主是李娜英。
这两年越来越受关注的他陆续出现在《再次十八岁》、《鲨鱼:起点》、《午夜》等不同风格作品中,对黑暗风格颇有兴趣的他,则在《鱿鱼游戏》中展现了自己的大能量,并走进演艺生涯的新阶段。
战斗力超强的黄警官
11月,魏化俊与李栋旭合作的新剧《邪恶与疯狂》将在韩国播出。剧情讲述浑浑噩噩的警察主角(李栋旭),某天他身体里的另一人格K(魏化俊)苏醒,“两人联手”清除警队腐败、匡扶正义的故事,听上去非常有趣。其他演员还有韩智恩、车学沇等,导演则是《惊奇的传闻》刘善东。
更多小魏 *** 欣赏:
几张和其他几位主演的合照,剪刀手小魏上线:
前言
PREAMBLE
近期,一部惊悚悬疑神剧,《鱿鱼游戏》持续霸占网飞(Netflix)热播剧榜首。故事讲述了456名为生活所困的人,为了456亿韩元的奖金参加了6个生死逃杀的游戏。
伴随着这个剧爆火的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与游戏外,莫过于整部剧的场景设计。其中最为引起共鸣的莫过于闯关者出场的彩色立体走廊。
有的人说,像「纪念碑谷」,也有的人一眼就认出这是西班牙的红墙公寓。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部热播剧中的美学空间。
01
视觉美学
鱿鱼空间
VISUAL
# 概念来源
在《鱿鱼游戏》中,这个巨大而又错综复杂的高饱和彩色楼梯迷宫,给人一种童真的画面感。
然而这个场景所参考的便是位于西班牙卡尔贝的红墙公寓「La Muralla Roja」。
# 视觉美学之对称
除了建筑整体外,整部电影的对称美学的运用,让人看的畅快淋漓。游戏空间则充分将工业风融入到对称美学中。
最有寓意的莫过于宿舍的仓库化,床铺的货架化,表达了人在社会的阶级关系。
当参与者接二连三的死去,阶级逐渐被清除,那个被大家以命相争的“线索”其实一直隐藏于床后。
# 视觉美学之超现实
不知道大家在看游乐场时,会不会觉得童真的背景,又充斥着一种超现实主义感?
简化的房屋,虚假而又封闭的天空,像极了《楚门的世界》。被人观赏,监督,成为别人的“玩具”。
在木头人游戏场所里,导演用一个放大的人偶娃娃,在观众中营造一种怪诞、不安的感觉。
第二个游戏空间同样也是一个超现实主义场所。看似简单的线条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似梦非梦的空间。
其实这个风格就是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玛格利特的作品,毕竟蓝天白云就是她的标志风格。
左:《虚假的镜子》 右:《海岸构图》
精巧的将超现实主义融入现实,如放大的儿童玩具,让人梦与现实难解难分。难怪这里的空间即使发生“暴力事件”后,也不觉得不和谐。
正常儿童尺寸的游乐园和放大版成人游乐园
同样,拔河比赛的空间也像是进入到一个放大的、儿童搭建玩具中的其中一部分。黑色的幕布,强烈的空间感,仿佛失败便是堕入万劫不复的虚空。
# 视觉美学之现实
除了刻意营造出的超现实空间外,也有一些空间灵感完全取自于现实。比如玩弹珠游戏的小巷。
这个空间的搭建是所有场景中花费时间最长的空间,场景细节从“大理石、到生锈的大门,甚至是门板, *** 组细化了几乎所有细节...
这一切都是为了制造游戏的冲突感。为了进一步提升气氛,鱿鱼的剧组还选择了深红色的日落作为背景,以模糊现实与梦境的边界。
另一个白空间“等待室”可以看到对当代建筑的参考,纯白、明亮的空间让人想起扎哈·哈迪德或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设计。
左: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 右: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的世贸中心站
弯曲的墙壁和冷峻的灯光与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或世界贸易中心内部相呼应。这里的白色空间营造的未知与不安感,渲染了游戏紧张的氛围。
玻璃桥淘汰赛空间,玲琅满目的霓虹灯与帷幔,像极了剧院或马戏团大秀的场景。
结合游戏又会发现这样的布置与其说是剧院,更像是来自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毕竟,这是一场终极赌博游戏,这样的设计,才会让「VIP」们更有凌驾一切的观赏与优越感。
在游戏结束之前,最后还有三个人的时候,享受的晚宴的三角桌也颇有渊源。
三角形晚宴桌设计,灵感来自女权鼻祖艺术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的大型视觉艺术作品晚宴(Dinner Party)。
这个三角桌在艺术家的表达中象征了女权运动中“平等”的概念,而“平等”这个概念,又是贯穿《鱿鱼游戏》的核心主导。
《晚宴(Dinner Party)》
除游戏场景外,VIP看客们的观赏大厅也是剧组重点设计的场景。昏暗的灯光,茂密的丛林,让人不禁联想到卢梭的作品-《梦境》。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入森林中,依靠在沙发上,看一条蛇为她吹奏。
卢梭 《梦境》 1910年
圣经中,蛇代表“撒旦”,而蛇这个元素在VIP大厅里可是高频出现。VIP们带着兽首面具。
而其他人则扮演丛林中的动物,处处暗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邪恶世界,“财富”这个伊甸园,是一去不返的“地狱”。
02
建筑美学
红墙公寓
LA MURALLA
ROJA
除了视觉彩蛋外,应该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好看而有梦幻的“迷宫走廊”现实版了。这个建筑是由建筑大师 Ricardo Bofill (里卡多·波菲)于1968年设计,1973年完工的公寓。
这栋公寓建造在海岸线边的峭壁上,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说它是公寓,其实更像是一座红色的堡垒。
该建筑受到北非国家的「卡斯巴哈山城」启发,借鉴了互锁楼梯等建筑结构,所以看起来魔幻感十足。也难怪《鱿鱼游戏》会借鉴。
里卡多·波菲痴总是迷于用奇特的几何体块、大胆艳丽的颜色,塑造出史诗般宏大的建筑体块,并让它完全脱离于环境。
虽然画风诡异,但他的视觉风格总能将传统和神秘多变、严谨理性都无缝结合在一起。
波菲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建筑,令人们意识到一种「后立体主义」的视觉语言。
同时,还想要打破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对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越来越强烈的区隔,建造一个「人人都生活在一起」的乌托邦世界。
图片来源:Andrés Gallardo
对比之下,《鱿鱼游戏》里的应用,绝对是反讽高手了!
# 复杂形态
这栋公寓复杂的建筑溢于言表。从平面来看,它是基于希腊十字架,用多个十字架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
这个布局的几何基础和「构成主义理论」很相近,体现出了一种构成主义的美学。
这种环环相扣的楼梯,交错有序的平台,里三层外三层的结构就像迷宫,让人不禁联想到「卡斯巴循环」。
纵横狭窄的阶梯,是红墙内部更大的特征。如果不熟悉地形,很容易在城堡内的迷宫世界迷路,这也是为什么红墙和《纪念碑谷》相似的原因之一。
左:红墙公寓 右:《纪念碑谷3》
这座建筑内有 50 间公寓,3 种规格:60㎡ 一居室、80㎡ 两室和 120㎡ 的三室。
图片来源:Andrés Gallardo
另外也有包括互相连接的公共庭院,在屋顶上有日光浴室和游泳池。
复杂但功能完备的建筑结构,是红墙设计上最出彩的一环,让公寓呈现出充满未来感的氛围。
虽然《鱿鱼游戏》的空间看起来很像红墙公寓,但是《鱿鱼游戏》的导演黄东赫明确表示,自己是受到荷兰版画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953年的一幅画——《相对性》(Relativity)的启发,因此有了如此的建筑演绎。
《相对性》(Relativity)
# 高饱和颜色
虽然叫做「红墙」,但是红墙不止有一种颜色而已。
不要以为这些颜色只是波菲高兴所以随随便便搞出来的,事实上这些颜色都有不同的功用。
红墙的外立面采用各种色调的红色,与周围蓝色的海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刷存在感」,把建筑本身在环境中凸显出来。
楼梯和各处通道则是用了天蓝、靛蓝、紫罗兰等不同色调的蓝色。
当阳光照射下来,建筑表面的颜色随着日光而变化,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创造出浪漫又迷幻的效果。
撞色效果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有种身处异度空间的迷失感。绿植的点缀为未来感的空间增加点现实感。
当然也有在建筑物的表面颜色上进行的冲突。
红墙的颜色是设计中最出彩的环节之一。大量使用低纯度但明度高的颜色,让整栋楼显得既优雅沉稳,又不失去活泼有朝气。
# 小结
「La Muralla Roja」红墙迄今为止已经超过 50 年历史,是波菲在早期崇尚后现代主义时的巅峰作品。尽管他早已回归经典,转变为新古典主义设计,但他设计出来的这面「红墙」,过了半个世纪依然是后生津津乐道的艺术灵感源泉。
电影也一样,电影中的空间是一种综合美学,好的场景设计能够有效地烘托氛围,让观众沉浸其中达到共情。当然,最主要的是,可能会和建筑一样,成为一代经典。
椪糖、运动服、面罩卖疯!《鱿鱼游戏》怎么成了全球最火带货王?456 位参赛者,为了 456 亿奖金赌上性命。最近,Netflix 新剧《鱿鱼游戏》凭借紧张 *** 的大逃杀剧情,让全球观众隔着屏幕都捏了一把汗。
这部剧到底有多火?从 9 月 17 日上线至今,《鱿鱼游戏》在超过 90 个国家和地区登上 Netflix 热门排行榜榜首,#鱿鱼游戏#话题在微博上有接近 20 亿次阅读。
其中一位参演的女演员郑浩妍,开播前 Instagram 粉丝仅有 40 万,开播后暴涨到 1932 万,甚至拿下了奢侈品牌 LV 的全球品牌大使。
走红的不仅是剧集和演员本身,《鱿鱼游戏》的衍生周边和 123 木头人、抠椪糖、打弹珠等小游戏,都以铺天盖地的阵势出了圈。
鱿鱼游戏上瘾?椪糖一次下单 8000 块,面罩外销 30 万
随手打开 *** 搜索「鱿鱼游戏」,你会发现椪糖成了大热商品。
有 *** 店铺显示月销量超过 1 万。据「时代财经」称,有消费者甚至在 *** 一次性预订了 8000 个椪糖。
一些商家推出了难度系数更高的星巴克 logo、旺仔 logo、招财猫等图案。有线下咖啡馆开始售卖椪糖,甚至有人愿意开车 1 小时前往打卡。
在海外, *** 模具似乎比成型的椪糖更受欢迎。Instagram 和 YouTube 的美食博主忙着自制椪糖并分享食谱,抠椪糖甚至成了一项 TikTok 挑战,用户可以以鼻尖为针,试着抠屏幕里的「电子椪糖」。
谁会无缘无故想穿绿色运动服、红色连体裤和戴上莫名其妙的符号面罩?
时尚网站 Lyst 观察的数据显示,在这部剧上线几天后,复古风格运动服(+97%)、白色便鞋(+145%)、红色连体裤(+62%)的全球搜索量都出现了飙升。游戏玩家脚上平平无奇的 Vans 小白鞋,销量急升 78 倍,甚至在官网显示缺货。
在《鱿鱼游戏》里,红衣人时刻戴着 ○、△、□ 图案的面罩,监视参赛者的一举一动。一位 *** 卖家段鹏程称,他在剧集上线仅 2 天后就上架了这样的面罩,趁着热度,3 天能卖出 2000 多个面罩。到现在工厂接到的国外订单已经有 30 多万个。
除此之外,还有鱿鱼游戏闹钟、手办、玩偶……即使一点没看过这部剧,也完全不妨碍你在社交 *** 中被刷屏包围。你甚至很可能因为铺天盖地的周边而产生好奇:
虽然比义乌工厂们的反应慢一点点,Netflix 的电商平台也推出了自己的鱿鱼游戏周边,主要是 T 恤和连帽卫衣,售价在 30-50 美元不等。
当然,更吸引人的还是明星们收到晒出、但还没发售的官方周边,比如说,这个毛骨悚然会扭头的 123 木头人偶。
除此之外,还有鱿鱼游戏闹钟、手办、玩偶……即使一点没看过这部剧,也完全不妨碍你在社交 *** 中被刷屏包围。你甚至很可能因为铺天盖地的周边而产生好奇:
诶,这《鱿鱼游戏》到底是什么东东啊?怎么火成这样?
《鱿鱼游戏》的出厂设置即为「高度商业化」
《鱿鱼游戏》的剧情在同类大逃杀作品中算不上优秀,但它史无前例征服全球市场也是事实。
Netflix 肯砸钱当然是一个原因。今年 9 月,Netflix 透露三年来已投资 80 多部韩国影视作品,投资总额 7700 亿韩元(近 42 亿人民币),并承诺还将追加 5 亿美元(约 32 亿人民币)。
最重要的是,抛开受人诟病的剧情不谈,《鱿鱼游戏》在整体视觉和情节设置上非常聪明,呈现出一个工业味浓厚但又精致的动作暴力奇观。或者说,它的出厂设置就是高度商业化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鱿鱼游戏》楼梯. 图片来自:豆瓣
首先,拔河、弹珠、木头人,这些东亚统一的童年游戏,可以跨越全世界的文化差异。《鱿鱼游戏》对童年游戏进行暗黑改编,使得角色和观众都无需费心理解规则,又能轻易察觉它们在成人世界的不同面貌。
▲《鱿鱼游戏》男主角. 图片来自:豆瓣
或许剧方正是太懂目标市场的口味,才能做出「肤浅但又不那么肤浅」的内容。
其次,《鱿鱼游戏》在视觉化方面格外出彩,服化道、场景、配色都十分用心。
剧中配色主要有粉红色、黄色、绿色。黄色是楼梯、椪糖、「123 木头人」巨型玩偶的主色;粉红色出现在手握生杀大权的执行人员身上;墙壁、拔河赛道、参赛者衣服等则为绿色。这些偏明亮的颜色用在大逃杀故事里,鲜明地反衬出诡异和残忍来。
▲《鱿鱼游戏》123 木头人. 图片来自:豆瓣
在抠椪糖环节,除了糖饼上的三角、圆形、星星、雨伞图案,墙壁边的栅栏和器材也暗含着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形状,构建出和谐的空间感,又隐藏着执枪未动的肃杀气息。
▲ 抠椪糖环节. 图片来自:豆瓣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三种图案的面罩,分别代表着执行者的三个阶层,他们亦是受规则和秩序控制的普通人。
▲《鱿鱼游戏》海报. 图片来自:豆瓣
生死、欲望、资本、赌博……《鱿鱼游戏》的主题依旧是人性,不管它是否深度,它都被包裹在符号里呈现出来。这些符号便是主题的高度浓缩,像梗图般极易被识别、记忆和复制,所以具有强大的商业驱动力。
Netflix 在沃尔玛网站创建专门的品牌区域售卖官方周边; *** 、京东等电商平台卖着五花八门的复刻商品;民间高手也纷纷涌现,小红书卷起了一波自制椪糖的风潮。
在所有周边中,单价较低的椪糖、T 恤、面罩、同款小白鞋和运动服卖得非常火爆。运动服里更受欢迎的是 67 号姜晓和 001 号老爷爷同款,这两个号码承载着重要情节和讨喜人设,也体现着海外消费者的审美偏好。
▲ 67 号姜晓. 图片来自:豆瓣
再者,除了视觉呈现,《鱿鱼游戏》的节奏、张力和气氛也有章法。一共 9 集、每集 60 分钟的体量下,视觉冲击集中,冲突矛盾频发,总能牵引观众继续解锁未知。
不一定看过《鱿鱼游戏》的你,肯定看到过这样的问题——「鱿鱼游戏为什么这么火」。一开始的火苗可能仰赖 Netflix 和营销号的宣传,当它积累到一定受众,再多上几人发问「为什么火」,热度就会有指数式的上升。这在本质上还是因为《鱿鱼游戏》的强情节内容极易在短视频平台口耳相传,路人很容易被片段吸引和转化为忠实观众。
▲ 网友对《鱿鱼游戏》的评价. 图片来自:NGA
《鱿鱼游戏》的各种游戏单元也很适合拆分开来进行解说,「一口气看完鱿鱼游戏」的解说视频在 B 站的播放量达到 500 多万,知名度和粉丝数自然而然「一骑绝尘」。
单论剧情,日漫《赌博破戒录》可能要好得多。从「攻略的起点」开始,主角开司战胜「沼泽」这台弹珠机器就花了十二三集。作者对游戏系统、操纵者和赌徒间的智斗,以及赌徒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饱满生动,观众会跟着主角反复起落、倍感煎熬。实际上,它的情节推进并不快,其中的细腻和深度是不看原剧感受不到的,也就很难被压缩、切割和传播。
▲《赌博破戒录》. 图片来自:豆瓣
简而言之,《鱿鱼游戏》作为一部脸谱化和强情节的爽剧,不缺基本的人性思考,在视觉和剧情上又有着非常符号化的呈现。在后续的营销运作中,这些符号既能附在各种短视频和解说视频上,也可以被包装到实质的周边上,讨得绝大多数人的欢心,并留给观众空间自己去赋予含义。
这正是售卖 IP 的一个成熟套路。泡泡玛特 CEO 曾表示希望做更多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事情,将一些并非单纯感性的东西放到商业之中。这样的道理是共通的,精致的视觉、流动的符号、平均线的爽文叙事,或许足够造就一个 IP 的爆火体质。
《鱿鱼游戏》的热度还能蹭多久?
你永远可以相信义乌。
在看到《鱿鱼游戏》相关周边快速热售时,不少网友发出了相似的感慨。
在接受「电商在线」采访时, *** 卖家段鹏程表示,他在《鱿鱼游戏》上线 2 天后就上架了面罩,由于成本不高且入场早,毛利润能超过 80%。义乌一家加工厂负责人称,现在模具城内厂家基本都在做同款面罩,订单主要销往韩国和美国,排期到 11 月依旧供不应求。
商家的敏锐和供应链的迅速打配合,在 Netflix 还没反应过来时,为《鱿鱼游戏》的非官方周边争取了时间差。但这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侵权。
10 月 5 日,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坰德在自己的 Facebook 指出,《鱿鱼游戏》正在中国非法传播,甚至剧中服装也被无版权抄袭生产,一度引起热议。
热议的原因,是这位教授用了吴京出演电影《老师好》时的剧照。一些韩国媒体在澄清误会的同时指出,多数周边确实是由中国制造并卖到世界各地,而非 Netflix 官方推出。
企查查显示,目前「鱿鱼游戏」「鱿鱼椪糖」正被国内多家公司申请注册为商标,分类涉及教育娱乐和方便食品,状态均为申请中。据新京报,有律师认为椪糖、运动服、T 恤这些周边产品虽然是「山寨」,但并未侵犯知识产权。
《华尔街日报》也注意到了亚马逊上出售的非官方周边,指出这是「灰色地带」——虽然亚马逊拒绝回应,但估计存在侵权和被下架的风险。
▲ 亚马逊上的相关周边
对国内商家来说,热度下降的影响可能更大。虽然目前《鱿鱼游戏》是全球话题,但在多位 *** 卖家看来,1 个月后热度会慢慢下降。
韩国制造的《鱿鱼游戏》为何能火遍全球?像鱿鱼游戏,如果还有第二季,那么它就可以继续做,如果官方第二季不再 *** 了,那这个商品我可能也就收手了,不再做了。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眼下,一场名为“鱿鱼游戏”的风暴正席卷全球。
自9月17日上线以来,流媒体平台Netflix出品的《鱿鱼游戏》的点播量便一路蹿升。10月12日,Netflix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布,这部九集韩剧以1.11亿点播(观看时长超2分钟)用户数量,成为该平台历史上的开播成绩更好的作品——此前的纪录是美剧《布里奇顿》(Bridgerton)的四周8200万点播用户。与此同时,《鱿鱼游戏》也成了Netflix历史上之一部开播四周内点播用户数量破亿的作品。这股“鱿鱼风暴”看似突如其来,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Netflix的东进策略
对于由影碟租赁业务起家的Netflix来说,在打造流媒体业务之初,将重点放在美国本土以及地缘文化更亲近的欧洲理所当然。然而,随着这两块市场的饱和,加上考虑到人口集中度,近年来,Netflix大举进军亚洲市场也就无可厚非了。而《鱿鱼游戏》的成功,无疑是这项东进策略水到渠成后的回报。
2015年9月,Netflix登陆日本,成为其在亚洲的首站;2016年,又登陆韩国,同时任命韩国人金敏英(Minyoung Kim)为首位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内容主管。与在欧美等地发展的模式类似,Netflix先是从购买本地电视网播出的热门节目及影视作品起步;继而与当地优秀的创作者合作,打造原创内容。在日本推出的《深夜食堂:东京故事》《火花》《 *** 导演》《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在韩国推出的《王国》《狩猎时间》《国王:永恒君主》;在印度推出的婚恋真人秀《印度媒婆》,都为其开辟当地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投资与回报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根据Netflix公布的数据,其从2018年到2020年在亚洲投入的开发原创内容及购买版权的费用将近20亿美元,涉及220部(集)作品。
而在以上提到的这些作品中,由《走到尽头》《隧道》导演金成勋和《信号》编剧金银姬联手打造的丧尸剧《王国》更是以其类似美剧的风格,不仅令Netflix在韩国的用户数激增,还在海外市场收获了不俗的点播量。或许,正是从这里开始,令Netflix看到了亚洲制造不仅可以在本土大行其道,同样也能走出去。
2020年,Netflix在亚太的用户数增加了930万,比2019年提升65%;来自亚太的收入则增长了62%,是其全球收入增长最迅猛的地区。这样的成绩也进一步鼓励Netflix将接下来发展的重点放在亚太。
根据彭博社在2020年年末刊发的报道,Netflix计划在2021年对亚洲原创内容的开发投资金额将翻倍。虽然Netflix方面并未公布具体金额,但行业研究机构Media Partners Asia估计这笔预算不会少于10亿美元,其中自然也包括对《鱿鱼游戏》的投资。
彭博社日前刊发的报道中,援引Netflix的内部资料称《鱿鱼游戏》全剧的 *** 费用为254亿韩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另一家美国商业资讯媒体Business Insider称,《鱿鱼游戏》的单集成本为28亿韩元(约1522万元人民币)。该篇报道中还列举了同样由Netflix出品的《怪奇物语》和《王冠》的单集成本分别为95亿韩元和119亿韩元,以彰显《鱿鱼游戏》的成本之低廉。然而,以本土而论,254亿韩元的 *** 费用着实不算低,不仅高于此前《王国》的200亿韩元,更是四倍于通常一部韩国迷你连续剧(一般在16集至20集)的50亿韩元 *** 成本。
当然,以投资回报率来看,《鱿鱼游戏》的 *** 成本的确是杯水车薪。据韩国媒体报道,随着该剧的走红,Netflix的股价升值历史更高值4154亿韩元,流媒体巨头用254亿韩元赚了28兆韩元。
随着《鱿鱼游戏》的大爆,Netflix今年要花在亚洲的这20亿美元还将催生出哪些新剧,也不禁令人期待起来。去年8月,Netflix东南亚地区的内容负责人Myleeta Aga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透露,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原创项目都已经在路上了。下一个来自亚洲的全球爆款可能又一次不期而至。
在不惜工本打造原创内容的同时,Netflix在亚洲的发展也是暗藏阻力。其更大的竞争对手Disney+即将分别于11月12日和11月16日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正式上线。面对手握众多大IP的好莱坞老大的来势汹汹,Netflix在亚洲的订户数量能否持续增长;假如增长放缓,盈利下降,又是否会继续砸钱打造原创内容,也是个问题。
《鱿鱼游戏》剧照
迎向非英语文化的灵光乍现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鱿鱼游戏》在Netflix开通点播服务的94个国家或地区的点播量前十的榜单上高居首位;也是之一部登顶美国点播量榜单的非英语国家作品。人们不仅热烈地讨论着剧情,还把剧中的过关游戏移植到现实里,连带剧中人统一穿着的服装、游戏里用到的椪糖、根据“123木头人”里巨型女孩形象设计的闹钟也都成了热销品。
Netflix推出的《鱿鱼游戏》角色头像。
Netflix亚太地区内容主管金敏英在接受《好莱坞记者》采访时谈到:“对公司而言,《鱿鱼游戏》的非凡意义在于,它证明了我们采取的全球化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她还表示,“我们始终相信,真正本土的内容会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所以在一部剧里融入更具韩国特色的游戏和角色,不仅在韩国本土能广受欢迎,在全球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
不过,金敏英也承认,《鱿鱼游戏》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如此成功,的确在意料之外。在她看来,剧中的游戏设置一方面很容易引发韩国观众对孩提时代的怀旧情愫;另一方面对韩国以外的观众来说,也十分容易理解,或许是该剧能在韩国内外通吃的一大原因。
另一点值得引起关注的是,一部韩国出品的剧集能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正反应全球文化趋向多元化的潮流。如今,英语文化的霸权地位正逐步瓦解,就连作为全球家庭娱乐产品制造中心的好莱坞,都以多元化为重中之重。随着流媒体在后疫情时代的强势崛起,这种趋势显得更为突出。根据法国多媒体研究公司Mediametrie的统计,2020年全球流媒体平台上推出的非英语新剧达到72部,比2019年提升55%。而今年,随着韩国的《鱿鱼游戏》、法国的《亚森·罗宾》等新剧的热播,这个数字无疑将继续提升。
说着韩语对白的《鱿鱼游戏》能在全球爆红,也跟近年韩国流行文化在西方的攻城略地不无关系。不论是韩流组合,还是电影《寄生虫》拿下奥斯卡奖的更高荣誉,都大大提升了这个东亚国家在国际上的能见度。而《鱿鱼游戏》的成功,也如韩国总统文在寅所说,进一步提升了韩国的软实力。据线上语言学习网站及应用程式Duolingo公布,《鱿鱼游戏》播出的两个星期中,英国新注册学习韩语的人数飙升了76%,美国则增加了40%,使得韩语成为该平台新增学习人数第二高的语言,仅次于印度语。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Netflix平台开播成绩仅此于《鱿鱼游戏》的美剧《布里奇顿》并没有收获亚洲观众的心。尽管以19世纪贵族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布里奇顿》保持着Netflix出品的 *** 精良,但启用非裔演员饰演贵族公爵的历史虚无主义做法,恐怕很难令从小被教育黑奴在19世纪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亚洲观众信服。
此外,《鱿鱼游戏》的主题在西方观众中也很能获得共鸣。导演黄东赫凭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熔炉》声名鹊起,在《鱿鱼游戏》中依旧注入对贫富差距、生存焦虑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怀。这也使得《鱿鱼游戏》不同于一般的爽剧,而是如导演所言,是一个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寓言。这些问题不仅在韩国本土,在西方社会同样是普通民众感同身受的顽疾。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全球爆红的《鱿鱼游戏》,最精彩的不是剧情而是背后的套路若问最近哪些电视剧比较火,《鱿鱼游戏》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之一,在微博上《鱿鱼游戏》掀起了许多讨论,不仅是最近热搜榜单的常客,相关话题更高阅读量更是达到了15亿,热度之高可见一斑。
《鱿鱼游戏》是奈飞(Netflix)近期上线的一部网剧,全剧仅有9集,内容中集齐了许多“大逃杀”元素。在豆瓣上,《鱿鱼游戏》的评分为7.8(截稿前有14万人打分),在国外的影评网站烂番茄上,《鱿鱼游戏》烂番茄新鲜度一度达到100%,奈飞韩剧榜排名之一。值得一说的是,该剧的导演黄东赫,曾执导过韩国著名电影《熔炉》,财大气粗的奈飞正吸引着许多著名导演加盟,市场又一次见识到了“奈飞模式”的独特之处。
那么问题来了,《鱿鱼游戏》凭什么就火了?奈飞又是如何通过一部部热剧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鱿鱼游戏》出圈的原因
关于《鱿鱼游戏》为什么能火为什么能出圈,微博热搜上已经出现过类似的话题,在众多回答中都有提到“题材猎奇”的因素。其实市面上早已出现过关于大逃杀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鱿鱼游戏》之所以能持续出圈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但离不开现阶段特殊的时代背景、题材再创新和奈飞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
首先是时代背景。在疫情肆虐全球的时代大背景下,疫情除了影响人们和正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外,还影响到人的心理,使部分人的心理变得更为沉闷和压抑。以此为背景,最近剧本杀行业的火热,侧面说明了许多人通过一些途径释放内心的压力,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调查中,剧本杀仅次于看电影和运动健身。
《鱿鱼游戏》中李政宰饰演的主人公生活穷困潦倒,试图参加一场活动获得456亿韩元(约2.5亿人民币)以实现咸鱼翻身。游戏共有456个玩家参与,共分为6轮游戏进行,每轮游戏都会“淘汰”一批玩家,每淘汰一名玩家奖金池便增加一亿韩元,留到最后的玩家可直接获得全部奖金,而一轮轮“ *** ”的游戏正契合许多观众的需求。
其次是游戏题材。不同于在PC或手机上各种大逃杀类型游戏中玩家的“火拼”,《鱿鱼游戏》中的许多游戏均为儿童游戏,如一二三木头人、弹珠和拔河,但失败者会受到“惩罚”。通过儿童游戏与大逃杀类型剧情的结合,满足广大用户猎奇的心理,最后再配合奈飞在全球范围内的宣发实力,同时在上百个国家或地区上线,进一步造就了《鱿鱼游戏》的全球热度。
在国内,当时《鱿鱼游戏》在海外刚上线不久,就被国内的许多影视区博主剪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使许多用户能够之一时间了解到该剧。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和《鱿鱼游戏》口碑的持续发酵,进而使《鱿鱼游戏》越发破圈,多次被送上热搜。
《鱿鱼游戏》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奈飞的助推,而作为出品方的奈飞,靠着《鱿鱼游戏》赚足了观众们的眼球。频频出品热剧的奈飞,究竟采用的是怎样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
《鱿鱼游戏》背后的奈飞
疫情使许多人有更多时间用来看剧,但受收入下滑等因素影响,或降低用户在视频流媒体平台开通VIP服务的意愿。以爱奇艺为例,根据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该季度的总营微涨3%至76亿,净利润为负14亿,付费会员数量为1.062亿,相比上季度微涨90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2019年6月22日,爱奇艺付费会员数量突破一亿,但之后却面临增长疲软的窘境。
与之相比,同为2021第二季度,奈飞营收73.42亿美元(约4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4%,净利润为13.53亿美元同比增长87.9%。在付费用户方面,奈飞二季度付费用户为2.09亿、增长了154万。
奈飞是一家靠会员收入实现盈利的公司,据2020年奈飞业绩报告显示,奈飞99%的收入来自会员订阅服务,1%来自DVD服务,如此独特的模式使得奈飞不得不靠优质内容去吸引用户,以维持自己的营收。
为提升内容的质量和独特性,奈飞会选择和不同地方的导演展开合作,肯投资肯砸钱给合作的电影或电视剧项目,以2019年上映的电影《爱尔兰人》为例,有消息称奈飞为此投资了1.5亿美元。在地区上,除了韩剧《鱿鱼游戏》,还有英剧《王冠》和法剧《亚森·罗宾》等,奈飞网罗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给自己供给优质内容。以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奈飞北美地区的发展似乎触碰到了天花板,付费用户出现负增长,但拉美和亚太地区的高增长拉动整体付费用户数量的提升,奈飞布局全球的策略优势尽显。
另一方面,想要收看奈飞上的电影电视剧,必须要缴纳会员订阅费用。奈飞一次性放出一整部电视剧的所有剧集,结合奈飞网剧集数都不太多的特点(10集左右),用户几天时间内即可追完,利于一部优秀IP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提升话题关注度和讨论度。排除盗版资源等问题,奈飞的闭环生态,让被各种话题吸引过来的新用户付费观看视频,以此类推,逐步培育用户在奈飞平台上订阅的习惯。
写在最后
《鱿鱼游戏》有多火?奈飞联合CEO Ted Sarandos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表示,“《鱿鱼游戏》很可能成为奈飞迄今为止更受欢迎的电视剧”,从开播时成为奈飞非英语圈热播剧的榜首,之后又成功席卷欧美圈。
奈飞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许多平台借鉴,特别是网罗全球人才的模式,和硅谷的发展有部分相似之处,吸纳不同地方的人才为自己所用,以突破行业发展的上限。当然,考虑到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用户付费习惯的不同,奈飞的部分模式具有单一性,并不适用其它平台,但重视投资、重视作品质量和布局全球的观念,值得国内部分视频平台借鉴。
动作射击《BLACK STIGMA》登steam 鱿鱼游戏武术团队开发经典IP鱿鱼游戏武术团队Best Stunt Team参与开发,BoldPlay Games联合 *** 并发行,TPS动作射击新游《BLACK STIGMA》登steam,支持中文,一起来了解下。
《BLACK STIGMA》的故事描述了瞬间从同事变成敌人的杀手之间的对决,是一部动作TPS射击游戏。游戏通过手枪的中距离射击,以及现实中的格斗技能为基础的战略玩法,试图跟现有的FPS游戏区别开来。
《BLACK STIGMA》的角色很好展现了符合杀手世界观的敏锐感觉,以北美卡通风为基础的游戏画面完成了独有的画面风格。同时,为了强调杀手动作戏的真实性,与负责网飞知名电视剧武术的"更佳特技组"合作,强化了格斗技能的真实性。
《鱿鱼游戏》第二季规模比之一季大 *** 期间更长日前据IGN报道,网飞经典生存游戏电视剧《鱿鱼游戏》的第二季规模比之一季大。因此 *** 期间也会更长,相信会更加好看,敬请期待。
·据悉,近日《鱿鱼游戏》男主角扮演者李政宰亲口对媒体谈到了第二季的进展,表示第二季预定今年夏季开拍,拍摄期间或长达10个月,原本就是因为疫情耽误了拍摄期。而且第二季规模比之一季大。
·媒体预测《鱿鱼游戏》第二季最早也得2024年上线,敬请期待。
壁纸@你想参加鱿鱼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