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来源?汉语拼音创始人是谁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汉语拼音来源这个问题,汉语拼音创始人是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的汉字拼音是什么来的
  2. 汉语拼音的介母有几个
  3. 汉语拼音格式
  4. 汉语拼音中有几个介母
  5. 中国汉语拼音的由来

一、中国的汉字拼音是什么来的

中国的汉字拼音的来源有以下几点:

1、20世纪初期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是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创建的威妥玛拼音系统,该系统是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

2、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时,发现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改革。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3、根据 *** 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4、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5、在试制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前后,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6、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 ***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罗马字母,这是确定了的。

二、汉语拼音的介母有几个

1、注意:介母 i、u、ü只有在a、o前才算是介母。

2、一、作为独立元音,拼在声母之后,作为辅音;

3、二、拼在某些韵母之前,表示齐齿﹑合口﹑撮口三呼之音。因其兼作声母,故名介母。后因其实际应用时多与其他韵母相拼为结合韵母,于是归入韵母,介母之名遂废不用。

4、例如,在xiong中,x是声母,i是介母韵母,ong也是韵母,形成了三个拼音成分的一个音节。这样的三拼音节还有:xiao,chuan,duan等等。

5、三拼音节(11个):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 uang iongüan

6、如:xian, lian xiong是三拼音节,由声母,韵母,介母组成的。

7、而liu是两拼音节,声母是l,韵母是iu,中间没有介母。liu里虽然有i,但是这里的iu是连在一起的,是复韵母。

8、er既不是三拼音节又不是整体认读,而是零声母音节。汉语字音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字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字音的高低升降叫字调。

9、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接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ai)”、“鹅(e)”等[1]。

10、uan与üan虽然输入法里不区分,但还是有实际区别的:软(ruan)、卷(jüan)。uan能与d、t、n、l、g、k、h、zh、ch、sh、r、z、c、s拼,üan能与j、q、x拼。w、y为半元音,可分别拼 wan(wuan)与yuan(yüan)

11、据《左传·僖公廿四年》和《史记·晋世家》等古籍记载,晋文公重耳在魏国被围,粮尽草绝,随他出亡的忠臣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充饥,使他免于饿死。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大赏群臣,却忘了介之推。介之推灰心之余,背着老母进绵山隐居了。

12、晋文公得知此事后,非常内疚,便派人上山寻找,无奈山大林森茂密没能找着。重耳以为烧山可以把介之推逼出来,便下旨放火烧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之推母子下山,最后发现他们两人抱着一棵古柳烧死了。

13、重耳伤心之至,传旨把绵山封给介之推,改称“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之推被烧死前三天,举国禁烟火寒食冷饮,“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此,寒食节成为了中国古人祭祀先人的日子之一。

三、汉语拼音格式

1、首先要正确认识拼音格:上格、中格、下格。

2、其次要明确某个拼音因该写在哪个格子里,占几格。

例如a的书写:a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占满格。o的书写:中格,从左上方落笔,一笔写成,占满格。e的书写:e也占中格,先在中格的中间写横,然后连着写上半圆,一笔写成。在书写的同时要读出四个声调。

首先a先写多半圆,竖弯写右边。b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c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d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e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f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ɡ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

然后h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i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j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k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l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m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n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o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

然后p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q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下三线。r短竖写中间,右上一小弯。s8字写一半,上下挨着线。t竖右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u中格写竖弯,短竖写右边。üu字写中间,两点出二线。w斜下斜上写两遍,上下紧挨二三线。

最后x左斜右斜叉中间,上下紧挨二三线。y右斜中格慢,左斜下三线。z2字硬拐弯,中格要充满。

汉语拼音是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语音标准的。,北京音也是中国地域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北方方言的典型代表。

解释汉语拼音用法和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拼音文字方案的国家标准,也是联合国规定用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专用词语的国际标准。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拼音方案,是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用名词和词语的国际标准。

四、汉语拼音中有几个介母

1、注意:介母 i、u、ü只有在a、o前才算是介母。

2、一、作为独立元音,拼在声母之后,作为辅音;

3、二、拼在某些韵母之前,表示齐齿﹑合口﹑撮口三呼之音。因其兼作声母,故名介母。后因其实际应用时多与其他韵母相拼为结合韵母,于是归入韵母,介母之名遂废不用。

4、例如,在xiong中,x是声母,i是介母韵母,ong也是韵母,形成了三个拼音成分的一个音节。这样的三拼音节还有:xiao,chuan,duan等等。

5、三拼音节(11个):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 uang iongüan

6、如:xian, lian xiong是三拼音节,由声母,韵母,介母组成的。

7、而liu是两拼音节,声母是l,韵母是iu,中间没有介母。liu里虽然有i,但是这里的iu是连在一起的,是复韵母。

8、er既不是三拼音节又不是整体认读,而是零声母音节。汉语字音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字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字音的高低升降叫字调。

9、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接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ai)”、“鹅(e)”等[1]。

10、uan与üan虽然输入法里不区分,但还是有实际区别的:软(ruan)、卷(jüan)。uan能与d、t、n、l、g、k、h、zh、ch、sh、r、z、c、s拼,üan能与j、q、x拼。w、y为半元音,可分别拼 wan(wuan)与yuan(yüan)

11、据《左传·僖公廿四年》和《史记·晋世家》等古籍记载,晋文公重耳在魏国被围,粮尽草绝,随他出亡的忠臣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充饥,使他免于饿死。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大赏群臣,却忘了介之推。介之推灰心之余,背着老母进绵山隐居了。

12、晋文公得知此事后,非常内疚,便派人上山寻找,无奈山大林森茂密没能找着。重耳以为烧山可以把介之推逼出来,便下旨放火烧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之推母子下山,最后发现他们两人抱着一棵古柳烧死了。

13、重耳伤心之至,传旨把绵山封给介之推,改称“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之推被烧死前三天,举国禁烟火寒食冷饮,“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此,寒食节成为了中国古人祭祀先人的日子之一。

五、中国汉语拼音的由来

1、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之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 *** 兄弟不学汉字,学习 *** 语,但他们用 *** 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2、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 *** 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

3、1958年2月11日,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从此诞生了,它实现了中国人民自19世纪末以来为之呕心沥血,梦寐以求的愿望。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汉语拼音方案》是近60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4、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汉语拼音历史

汉语拼音来源?汉语拼音创始人是谁-第1张图片-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汉语拼音来源和汉语拼音创始人是谁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汉语拼音 创始人 来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