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压字的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压字怎么读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压的两种读音分别是什么
一、压的读音是yā和yà,是一个多音字。
1、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
2、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
3、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
6、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
1、〔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根儿压就不理解这件事”。
三、组词有气压、压力、压抑、压榨、压轴、积压、压制、高压、电压、血压、压板、压境、眼压、压服等。
文言版《说文解字》:压,坏也。一曰塞补。从土,厌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压,崩坏垮塌。一种说法认为“压”是塞补。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厌”作声旁。
物理学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在化学和许多工程学科中所用的压力概念,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压强。
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压抑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把某一出戏排为一次戏曲演出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
竭力限制或制止;抑制:不要压制批评。压制不住自己的愤怒。
根本;从来(多用于否定式):他全忘了,好像压根儿没有这回事。我压根儿就不认识他。
二、压平的拼音
1、“压”,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à、yā,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压”的基本含义为从上面加力,如压住、压碎;引申含义为用威力制服、镇服,如镇压、压迫。
2、在日常使用中,“压”也常做动词,表示逼近,如压黑、压山。“压”,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从土,从厌,兼表声,“压”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3、“平”,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píng,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平”的基本含义为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如平地、平面;引申含义为均等,如平分、平行、抱打不平。
4、在日常使用中,“平”也常做形容词,表示语气平和舒顺,如平典、平度。
5、压平器主要适用于各种试验室压平试样,配合显微镜使用,对不平整的被测试样作压平整理,也可用于集邮爱好者压平邮票等应用场合。广泛应用于:玻璃、化工、食品、学校、医院、集邮等行业。
6、其作用是把物品放在工作台上,压至平整。利用杠杆原理,产生很大的压力。在使这个很大的压力积聚在下面的压制板上,是的全部的力量在于物体上,得到压力而平整。
三、压扁拼音
1、压扁(wafering)是1993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力学名词。压扁的意思是将立体的物体给完全挤压到扁平,压本义是崩坏,引申指堵塞,常用义指从上往下施加重力,后又引申为以权势或强力抑制、逼迫、制服、超越等。
2、压(yà)读去声,压根儿,指从来、根本,多用于否定句。压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小篆。扁指的是物体平而薄,引申指凡器物不圆者为扁。出自《后汉书·东夷列传》: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
3、分词解释:压(拼音:yā、yà),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压的繁体作压,古字是厌(厌),始见于战国文字,字形从厂(hǎn),猒(yàn)声,本义是崩塌、倾倒。后以厌(厌)表示饱足、厌倦等义,压义用“压(压)”字表示。
4、扁,汉语一级字(常用字),读作扁(biǎn、piān),本义指在门户上题字。出自:梦至一亭,扁日侍康。——《宋史·吴皇后传》。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后汉书·东夷列传》。
5、它蕴含了语言之美、传统智慧、历史典故,经过千年的沉淀,具有极高的智慧与内涵。它虽寥寥数字,但意义无穷。掌握成语的孩子说话妙语连珠,下笔如有神助。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品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6、语文考验的是孩子对文字驾驭的能力,而作文是检验这项能力的标准。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孩子熟练地掌握了成语后,就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这对语文成绩的提升很有帮助。
四、压字怎么拼音
1.对物体施压力(多指从上向下):~碎|用铜尺把纸~住◇泰山~顶不弯腰。
2.超越;胜过:才不~众|技~群芳。
3.使稳定;使平静:~咳嗽|~住阵脚|~不住火儿|这出戏很精彩,一定~得住台。
6.搁着不动:积~|这件公文要赶紧处理,别~着。
气压压力压抑压榨压轴积压高压眼压压制压价压队电压压板压港
“王”:加一笔是“生”,减一笔是“土”。
“日”:加一笔是“申、白、田、甲、旧、旦、目”,减一笔是“口”。
“大”:加一笔是“天、太、犬”,减一笔是“人”。
“三”:加一笔是“丰”,减一笔是“二”。
“未”加一笔是“朱”,减一笔是“木”。
“目”:加一笔是“自”,减一笔是“日”。
”丘”:加一笔是“乒、乓”,减一笔是“斤”。
“土”:加一笔是“丑、王”,减一笔是“十”。
五、压繁体字
1、压(拼音:yā、yà),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压的繁体作“压”,古字是厌厌,始见于战国文字,字形从厂(hǎn),猒(yàn)声,本义是崩塌、倾倒。后以“厌(厌)表示饱足、厌倦等义,压义用“压(压)”字表示。
2、压由本义引申指从上往下施加重力,后又引申为以权势或强力抑制、逼迫、制服、超越等。压读去声yà时用于“压根儿”,指从来、根本,多用于否定句。
3、小篆的“压”字是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形声字兼会意字。
4、右下方的“土”字是形符,表示跟泥土土地有关。右上方的“厌”字(即“厌”的繁体字)作声旁,表示读音与此接近,兼表“压迫”之义。现代用来表示“压迫”的“压”字,本字应当是厌厌,说文‧厂部:“厌,笮(zé)也。从厂、猒声。”
5、厌(厌)的本义是压迫,和笮的“压迫”义正相吻合,后来“厌(厌)”被借为满足、讨厌等意义,而转注为从土、厌声的“压”字,以保留“厌(厌)”的本义。
6、楷书的“压”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后简化为“压”,去掉声符之“猒”符,而在意符“土”旁加点,成了一个半记号字。《说文解字》曰:“压,坏也,一曰塞补。”据此可知“压”的本义是指崩塌或者堵塞。
7、崩毁后泥土石块有所覆压,于是由这个意思引申指对物体从上往下加力,如加压、挤压、泰山压顶。能压住别的东西,本身多在上面,所以又有“覆盖”的意思,如“黑云压城城欲摧”。
8、又引申为胜过、超过,如诗、文写得更好,评为之一,压倒其余的同类作品,称为压卷之作。而另一方面,被压的东西,总要比原来要低些,因此“压”又有“降低”的意思。如压价是强使价格降低,压点声是把声音降低,比原来的声音小些。
9、压与被压的东西是挨在一起的,因此“压”还有迫近、逼近的意思。如“大军压境”是对方的军队已经迫近边境、“太阳压树梢”是指太阳接近树梢,天快黑了。
10、在使用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压”表示单纯地从上面给一个力,往下压的意思;“轧”则是指车轮或圆轴之类滚压。此外,“轧”多用于特指,约定俗成的词语比较多,如轧钢、轧轨、轧棉机、轧土机,与机器、车床有关的多用“轧”。
11、而“压”构词能力强,除了一些科学术语,如压力、压强、水压、气压外,还可以形容一些抽象的事物,如压制、压抑。
六、拼音汉字ya有哪些字
鸦、呀、鸭、丫、压、雅、押、哑、孲、鵶、压、鸦、鸭、庘、亚、铔、圧、吖、鐚、桠、垭、枒、桠、錏、哑
牙、芽、蚜、崖、衙、涯、邪、崕、厑、岈、猚、睚、笌、齖、釾、䥺、厓、漄、伢、玡、堐、拁、琊
雅、哑、蕥、疋、疨、厊、痖、唖、瘂、掗、庌、哑、挜
亚、讶、压、轧、碣、揠、劜、襾、砑、压、氩、椻、垭、姶、齾、窫、铔、圔、䝟、氩、磍、娅、覀、讶、猰、垭、迓、稏、俹、聐、瓛、冴、亜、掗、挜、娅、轧、犽
1.只用国际通用的26个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2.尽量不用附加符号(只用了两个附加符号)。
4.采用隔音符号“'”来隔音。
5.采用y、w、yu三个字母和字母组合表示音节开头的半元音i、u、ü,同时具有隔音作用。
6.采用四个双字母zh、ch、sh、ng。
7.采用四个声调符号来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8.采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顺序,并确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
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人民日报》等用汉语拼音字母给难字注音。
1958年10月,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种商标图样和商品包装上加注汉语拼音字母。邮电局名、铁路站名、气象站名、城市街道名也都使用汉语拼音标注。
1982年6月19日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国家标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写法》,规定国内出版的中文书刊在封面、或首页、或封底、或版权页上加注汉语拼音书名、刊名。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进行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3.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
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
4.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5.用于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汉字的领域:
《汉语拼音方案》为盲文的点字和聋哑人的手语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汉语拼音还可用于手旗通讯、灯光通信中,用同汉语拼音字母对应的手旗讯号或灯光符号来传递信息。在电子计算机输入汉字方面,拼音输入法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输入 *** 。
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8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
1982年8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词语的国际标准,标准号:ISO7098-1982。《汉语拼音方案》已经从中国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
汉语拼音是汉语普通话的音标,不是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已经完全放弃拉丁化字母文字方案,汉语拼音仅仅作为拼写汉字的辅助工具用于语音教学,不能作为正规文字使用。
关于压字的拼音,压字怎么读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