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仁图片,麦仁图片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4 0
青海西宁之一羊肉串,上过中央电视台,95元1斤当地人都说吃不起

说起青海,大家就会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青海人日常以牛羊为生,来这里不吃上几顿美味的羊肉那可是一种遗憾,而青海的羊肉很特别,没有膻味,这是因为水质好而且没有用饲料,全是青草喂养,这里的羊肉做法多,有手抓羊肉、炕锅羊肉,自然也有好吃的羊肉串。青海羊肉串似乎不需要太多配料,只要火候掌握得好,就味美香甜。

??

???

一,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羊肉串

今天我们来到青海的省会西宁,这里有一家羊肉串,曾经上过《人生一串》,馋哭了全国的观众。他们家的羊肉串不放任何佐料都能做出美味。你知道是哪一家吗?

???

???

这家店不卖午饭,只卖晚餐和宵夜,营业时间是下午五点到深夜三点,藏在一条老街上,门脸很低,稍不注意就会错过招牌,环境一般,装修比较简陋,在前台点餐,然后自己找地方做,餐具和水自取,来这里的感觉很接地气,不要在乎环境,好吃就完了。

???

???

二,95元一斤羊肉不便宜

他们家羊肉的价格不便宜,95元1斤还要收加工费,可以做手抓羊肉和炕锅羊肉,如果做烤羊排的话,特别足,一斤有六大串,大口吃肉撸串的感觉在国有了。另外干煸羊肠和风味土豆都不错,大排档风格让人觉得亲切,唯一遗憾就是已经不再是炭烤,而改成了电烤,但口感依旧,依然嫩香,只是少了一股炭香味。

???

???

羊肉串和烤羊排都是他们家一绝,当地人喜欢夹着饼子一起吃,羊排是现点现剁,肥瘦相间,先生烤不腌制,烤的过程再撒料,肥瘦相间的羊肉,油脂和肉香味融合在一起,不会太干也不会太油腻,油润可口芳香四溢,羊肉独特的味道让人齿颊留香,而且很容易嚼,不会费牙口,老人小孩都能吃。

???

???

羊肉串也是绝了,2.5元一串十串起点,口感有点湿润,肉质好有羊肉的香味,这样的大排档比起那些高档的大饭店,显然更得人心,当地人想要喝酒吃肉就爱来,不过他们家不买酒,可以去隔壁买酒也可以自带酒水,老板只负责开酒,非常人性化。

???

???

???

???

三, 麦仁饭配羊肉串堪称一绝

土豆片切很大一片,口感绵实,土豆很细腻,看着辣吃起来特别香,小朋友很爱吃这个菜。在他们家大口吃肉吃到最后会有一点腻,当地人会搭配麦仁做的咸粥,里面放了胡椒粉,开胃又解腻,而且很清爽。如果不喜欢胡椒味儿,酸奶也不错,这边的酸奶奶香味很足,真是绝绝子。

???

???

???

???

这家店就是典型的青海苍蝇馆子,味道和服务都还不错,就是环境不咋地,如果能注意一下就好了!

过腊八节,吃腊八美食,静待春节来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因此今天也叫腊八,庆祝腊八节自古时起便已成民间习俗。而腊八节的由来也有不同说法,有说法称,腊八节最初与佛教相关,因释迦牟尼成道于农历十二月初八,为纪念此事,各寺庙会在当天举行法会、赠粥,传递祝福之意;也有说法称,腊八节与先秦时期人们在腊月祭祀祖先,祈求丰收与吉祥的习俗有关。无论哪一种说法,其实都在表达人们希望生活幸福、顺遂的美好心愿。

为了庆祝腊八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准备相应的美食,例如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豆腐等。

腊八粥

说起腊八的饮食风俗,很多人之一时间便能脱口而出的就是“腊八粥”。腊八粥由多种粮食、干果等熬煮而成,作家冰心曾在其作品《腊八粥》中写道:“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可见腊八粥中物料之丰富。

事实上,虽然同为腊八粥,但不同地区在食材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如今,各家各户在煮腊八粥时,也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爱的食材。

图/IC photo

腊八豆腐

豆腐,“都福”,抛开食材的味道不谈,就单凭这样一个寓意美好的“谐音”,豆腐似乎都应该出现在各个节日的美食榜中,也不负众望地成为腊八节的风俗美食。

资料显示,我国安徽地区有 *** 腊八豆腐的习俗,即用小黄豆 *** 成豆腐,切块后抹上盐水,再将其中间留出一个洞,撒上食盐后烤晒至水分渐干,大约在春节前后就可以食用了。这样做出的腊八豆腐平时放在通风处,随吃随取,十分方便,还可像腊肉、腊鱼一般,保存3个月左右。

图/视频截图

腊八蒜

腊八豆腐需要在腊八 *** ,春节可以食用,腊八蒜也是如此。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有腊八节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将蒜去皮,放在可以密封的瓶子或者罐子中,倒上醋后密封即可。等到春节前后,青青绿绿的腊八蒜基本就腌好了,酸酸脆脆的腊八蒜,微微辣的腊八醋,配上大年初一的饺子,美味不过如此。话说回来,别看这 *** *** 很简单,其实也需要腌制者费一些心思。腊八蒜放在阴凉处还是光照处、温度是否适宜等,都可能影响其最终呈现的颜色。一个不小心,也许最终的成品就变黄了。

图/IC photo

此外,我国陕西省的一些地区,还有吃腊八面的习俗,而青海一些地区则会食用麦仁饭……过腊八节,品味腊八美食,一起静候春节的到来吧。

新京报记者 张明璇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

当年的男孩把库尔班吐鲁木见到毛主席,误背成“脱了裤”以后。

我小时候,在西郊区第六埠的小学上过几年学,现在西郊区改为西青区了。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座桥,桥下是一座水闸,叫进洪闸。桥下那条大河叫什么河我忘了。反正那周围有三条大河,子牙河,大清河和独流减河。具体哪条对哪条。我那时太小,根本闹不清。

我哥当时有十二三岁,淘气的出了圈。父母越不让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母亲一再嘱咐,不准去河里游泳。放学后,我哥偏偏经常带我和姐姐下河游泳。

进洪闸大桥下面那条河据说是通着大海的。洪水季节,闸门全部打开用来泄洪,其它时间只开一两孔闸门。即使是枯水季节,河水依然很湍急,经常听说有人被淹着。

我哥的本事那是没地说,只要进到水里,立刻变得像“小泥鳅”一样,在水里到处乱钻。他可以趁着闸管所的叔叔们不注意,偷偷的游到水闸附近,然后一个猛子扎到水底,从开着的闸孔这边钻到那边。我和姐姐都是学校游泳队的队员,游的虽然比我哥差的很远,在水里也能行动自如。一口气也能游很远。因此,我哥虽然经常放学后偷偷带着我们下河游泳,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不过,我们俩从来不敢到水闸附近游,因为闸管所的叔叔不让。而且。那闸孔具有一股吸力。游到附近,就会感到被一股力量往里面吸。我和姐姐都有点怕离闸孔近了,都选择到离得远远的地方游。

“不准去河里游泳”,这是母亲嘱咐我们最多的一句话。我和姐姐都会点点头,表示记住了。我们不敢告诉母亲实话,因为我哥说,谁要是说了,就不带谁玩了,他还要揍谁。后来,母亲还是发现了端倪。游完泳以后,太阳一晒,脸和身上就特别黑。母亲检查的 *** 很简单,在腿上或胳膊上用指甲轻轻一划,如果出现一道明显得白印,就证明游泳了。母亲就会抄起鸡毛掸子,追着打我哥,我哥就会“抱头鼠窜”,躲闪几下,瞅准机会,一溜烟跑没影了。后来我哥想了一个办法,游完泳后,带着我和姐姐在进洪闸的大桥上猛跑,跑出了汗,母亲再用指甲划,腿上和胳膊上就不会有白印了。

现在想想,下河游泳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条河的水流非常快,通过闸孔后,就变得更加湍急。我们曾亲眼见过一个下河游泳的人,那人游泳技术大概没我哥好,被水冲过了闸孔,向下游冲去。是闸管所的叔叔们开着小火轮,加足了马力,追了很远才给追了回来。岸边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游泳”的警示语。所以母亲坚决不许我们下河游泳,更不许在闸附近游。但是母亲不可能时刻盯着我们,,让我哥钻了空子,偷偷地瞒着母亲带我们下河去游泳。幸运的是没出什么意外。在第六埠小学上了几年学,就偷着游了几年泳。

我哥小时候调皮是出了圈的。他不但偷着带我们去游泳,自己还经常逃课跑出去玩,而且什么讨厌干什么。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孩子。有一次老师讲了一篇课文:“库尔班吐鲁木见到毛主席”。家庭作业是背诵课文。第二天老师抽查作业,让叫到名字的同学背诵一遍。我哥昨天上课的时候没注意听讲,在课桌下偷偷玩弹弓来着。放学后又和几个小狐朋狗友下河疯玩去了,根本就没背。老师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背什么。老师提醒了一下说库尔班,我哥听前面的同学背库尔班吐鲁木什么的,他不知道具体是哪几个字。顺嘴答音结结巴巴地背道:“库尔班脱了裤见到毛主席”。老师差点被他气疯了,罚他站在教室后面一直到放学。

老师紧急家访找到了母亲。母亲一听“怒不可遏”。父母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对党对伟大领袖得感情非常深厚,那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净土,容不得有半点被冒犯。这一点,从我们多年后,一起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面对主席的遗体,他们泪流满面就可以得到印证。其实,不止是他们,还有几个和我们一 同进入纪念堂,和他们年龄相仿得老同志,对着主席的遗体,也同样都泣不成声。

以前,每次我哥淘了气,母亲都是拿着鸡毛掸子追着我哥打,打得啪啪响,其实没使劲。打几下我哥跑了,也就是算了。这次不一样,被触碰了心中最伟大的信仰,是她不能容忍的。母亲插上了门,把我哥摁到床上,愣是把鸡毛掸子上的毛都打飞了。,打的我哥的 *** 好多天坐不下。那天我哥之所以没跳起来跑了,老老实实趴在那让母亲打,他知道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即使当时跑了,母亲也饶不了他。究竟犯了

什么错误?多年以后他说:“当时真不知道,不就是把库尔班吐鲁木误背成了库尔班脱了裤吗?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知道当时母亲真地急了,一顿胖揍是免不了了”。

我父母那辈人,对党,对领袖真是忠心耿耿。如果后辈们都像他们那样,绝对是国之兴事。

好了,麦仁姨的故事讲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文中图片均来源于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燕麦仁”和“燕麦”有啥区别?哪种更有营养?学会别再买错了

“燕麦仁”和“燕麦”有啥区别?哪种更有营养?学会别再买错了

燕麦,又叫筱麦,从生物学定义上看,它属于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偏爱寒冷、干燥的气候,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栽培,主要产区集中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这当中也包括我国的内蒙古、河北、吉林等地。

提到燕麦,我对它的之一印象,就是具有很强的饱腹感,紧接着就是和牛奶泡在一起特美味,相信很多朋友也会有和我类似的想法。美国《时代》周刊曾做过一个有关“十大健康食品”的评选,燕麦在其中名列第五位,也是唯一上榜的谷物食材。

我们通常说的“燕麦”,指的多为超市里面卖的各种燕麦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燕麦仁”的食材,它和我们平时吃的燕麦有啥区别呢?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一起来看看:

燕麦仁和燕麦有啥区别?

01 制法不同

植物燕麦里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皮燕麦,外层带有坚硬的外壳和绒毛;还有一种叫裸燕麦,外形和小麦颗粒有点像,外层不带壳也没有绒毛。燕麦仁和我们平时常吃的燕麦(片),在选材和制法上都各不相同。

燕麦仁选用的原料为皮燕麦,需经过风机分拣、水洗、蒸熟、晾晒等步骤,将皮燕麦外层的壳和绒毛分离掉,从而得到燕麦仁。燕麦(片)选用的原料则为裸燕麦,将燕麦去壳后,再再磨成粗细不同的片状制成。

从制法上看,燕麦仁选用的原料为皮燕麦,经过去壳、去绒毛等步骤制成;燕麦选用的原料为裸燕麦,经过去壳、磨片等步骤制成。

02 外观不同

燕麦仁的外观和大米粒有几分相似,颜色呈淡黄色,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看上去较有光泽感;燕麦(片)则为扁扁的薄片状,颜色呈乳白色,白中带黄,直径和黄豆差不多,摸起来会有些许零碎感。

从外观上看,燕麦仁为一粒粒淡黄色的颗粒状,大小均匀;燕麦则为一片片乳白色的扁平片状,还有些许零碎的感觉。

03 口感不同

燕麦仁常用来煮粥或蒸燕麦饭,口感较为粗糙,味道略显粗涩,吃起来很有韧劲,还有杂粮特有的香味;燕麦(片)的做法则多种多样,可以泡酸奶,泡牛奶,也可以用水煮,还可以做成燕麦点心,质地较浓稠,口感黏糊糊的。

从口感上看,燕麦仁吃起来口感较粗糙,带有杂粮的香味;燕麦吃起来口感较为粘稠,质地黏糊糊的。

04 营养不同

燕麦仁在加工过程中,只是把外表的硬壳和绒毛去掉,加工程度较简单,因此营养流失较少,里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蛋白质、叶酸等营养物质。燕麦(片)大多经过精细加工,营养流失较多,有些还会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糖等物质。

从营养上看,燕麦仁属于粗加工食品,营养较全面;大部分燕麦属于精加工食品,营养流失较多,营养价值没燕麦仁高。

燕麦仁和燕麦买哪种好?

如果单纯从营养角度考虑,自然燕麦仁更胜一筹,不过很多朋友吃不惯燕麦仁又粗又涩的口感。如果综合营养和口感角度一起考虑,大家可以选择燕麦(片)里的生燕麦或者快熟燕麦,它们的口感适合更多人群,营养价值也比即食燕麦或零食燕麦高。

结语

燕麦仁和燕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分别是制法不同、外观不同、口感不同、营养不同。大家下次在遇到这两类燕麦食品时,就不会再混淆不清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挑选购买。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晒一晒四口人的9天家常早餐,网友:有个勤快的妈妈就是不一样

晒一晒四口人的9天家常早餐,网友:有个勤快的妈妈就是不一样!

经常在网上晒我家的早餐,一家四口人,早餐虽然不是每天都做,但基本上每周至少做六天。用这些图片给自己的生活做个记录,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从刚开始不知道吃什么,到现在早餐随心所欲地做,给家人做早餐这件事儿,基本已经难不到我了。

想想当初自己也是厨房小白一枚,虽然现在也没修炼成大厨,但一家四口的家常菜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比如我家两个女儿就会经常夸妈妈做的饭好吃,上幼儿园的二宝还会说妈妈做的饭菜比幼儿园的饭菜还香,这些夸奖都让我听了美滋滋的,每天做饭的动力十足。看了我在网上晒的这些早餐图片,经常会有网友留言表示羡慕,说:有个勤快的妈妈就是不一样!

其实也不是我有多勤快,但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家常饭菜,家人吃得香,图再拍的漂亮些,也是我给自己创造快乐的一种方式。分享我做的九款家常早餐,简单营养又好吃,都是我喜欢的。

早餐一:绿豆麦仁粥、烙馍、胡萝卜炒土豆丝、玉米、鸡蛋、辣白菜。

烙馍卷土豆丝,这是我的更爱,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吃,不过这个烙馍是买的,机器加工的,我在家吃的都是我妈的,还有一种蒸出来的水烙馍也是特别香,好久没吃了,我都馋了!

绿豆麦仁粥特别简单,就是把绿豆加麦仁、水一起放进电饭煲,用煮粥的功能轻松煮出一大锅粥,我经常用预约煮粥的 *** ,特别省事。麦仁是家里种的麦子压扁的,煮开花也很好吃,我觉得配绿豆更好喝。

早餐二:绿豆麦仁粥、虾仁鸡蛋羹、菜卷子、月饼、混合坚果、辣白菜。

虾仁鸡蛋羹,小朋友们喜欢的早餐之一,简单又营养。做法:四个土鸡蛋加200g温水拌均匀,放进蒸锅扣一个盘子在上面,大火蒸8分钟,打开盘子,放上虾仁,继续蒸4分钟,焖5分钟出锅,淋上生抽酱油和香油即可食用,蛋羹蒸出来水嫩水嫩的,特别好吃。

菜卷子的做法:胡萝卜去皮切丝,粉丝泡软切成小段,圆白菜切丝后要用盐腌一会,去掉水分,再和胡萝卜、粉丝一起加盐、五香粉、生抽酱油、香油调成馅。把面粉和水以2:1的比例揉成面团,醒面15分钟,擀开成饼,把菜馅放进去铺开,卷起来,上锅蒸熟,吃的时候切段就可以了,比馅饼方便省事,味道还很好。

早餐三:牛奶、鸡蛋、手抓饼、太谷饼、月饼、凉拌佛手瓜、栗子、奶酪。

没有时间做早餐的时候,冰箱里有些现成的食材就方便多了,比如半成品的手抓饼,放到平底锅里加热烙熟就很好吃。牛奶加热就能喝,甚至不加热也可以喝,不能再省事了。

煮几个鸡蛋补充营养,再拌个快手凉拌菜,维生素和营养成分都不缺,一顿早餐就很丰富了。

早餐四:玉米汁、烙馍、青椒胡萝卜炒土豆丝、牛排、煮鸡蛋、月饼。

玉米汁是用破壁机 *** 的, 经常有小伙伴问我破壁机怎么做玉米汁,其实跟做豆浆是一样的,把甜玉米汁放到破壁机里,加上清水,启动“豆浆”功能就可以了,做出来的玉米汁是煮沸的,香香甜甜特别好喝。

除了我喜欢的烙馍卷胡萝卜土豆丝以外,我还做了牛排,牛排煎熟以后为了方便吃,切成小丁,撒上一些葱花,黑胡椒海盐,味儿更香。我家冰箱里的牛排也是常备的,除了早餐偶尔做一做以外,中餐和晚餐也可以搭配着做点菜肴,很是方便。

早餐五:红枣银耳梨汤、煮鸡蛋、煮菠菜、煮玉米。

用小煮锅预约的红枣银耳梨汤,刚好出两碗, 这一餐是两个人的早餐,所以用了小一点的厨具。想要银耳煮得糯糯的,更好是先把银耳泡发后煮1小时左右,再加入梨、去核的红枣同煮,这样煮出来的红枣银耳汤才会香浓软糯,顺滑美味。

早餐六:煎鸡蛋、芝麻盐卷子、红枣红豆花生麦仁粥、白灼娃娃菜、棒棒奶酪。

电饭煲预约的早餐粥,放了去核红枣、切碎的花生,还有红豆、麦仁等食材,早上起来就能喝,天气冷了得多喝点这样的热粥才舒服,早上时间来不及,就用预约功能 *** ,特别方便。

芝麻盐卷子是我们老家常吃的一种面食,是把熟芝麻碾碎,加盐一起拌成芝麻盐,发好的面擀成面饼,刷一层食用油,再铺上芝麻盐,卷起来切成小段,醒发充分后,上锅蒸熟即可。我一般会一次多蒸一些出来,放凉后冷冻,当早餐的时候只要简单加热一下就可以了。

同时蒸锅里蒸一盘娃娃菜,蒸熟后往娃娃菜上淋上生抽酱油就好,煎好鸡蛋,每人一个,补充营养简单又好吃。

早餐七:排骨二米粥、蒸南瓜、山药、鸡蛋、枣。

睡前用电饭煲预约了排骨二米粥,小段的排骨冷水下锅焯出血沫,捞出后和洗干净的大米小米一起放进电饭锅里,加清水,预约煮粥,早上起来就粥已经煮好,再把青菜切碎放进锅里,加盐调味即可,我家大女儿非常喜欢吃这种咸味的粥。

主食安排了南瓜和山药,早餐不需要天天吃面食,吃点粗粮也不错,南瓜、红薯、玉米、山药都是很好的选择。

早餐八:疙瘩汤、凉拌裙带菜、芝士烤玉米、红枣、奶酪。

番茄疙瘩汤:炒锅上火烧热,放食用油,把切碎的番茄和去皮切小丁的土豆丁放进锅里翻炒至土豆熟透,加清水煮开,小火煮5分钟至土豆软软的,面粉和清水以3:1的比例混合成面疙瘩,倒入锅里,搅拌均匀,面疙瘩小,熟的快,再放进切碎青菜,搅拌均匀的鸡蛋液,放盐调味即可出锅,颜色好看又好吃,小朋友们都很喜欢。


裙带菜特别省事,泡开了焯一下,加上盐、生抽酱油、香醋、香油拌一拌就可以了。

早餐九:牛奶、滑蛋三明治、果仁菠菜、火龙果、蒸红薯、蒸紫薯。

三明治是我家女儿喜欢吃的一款早餐主食,几乎每周都会做一次,做法也特别简单,把一片面包放在早餐机里,铺一片奶酪,放两片番茄片,放一大勺炒熟的鸡蛋,再铺一片面包,合上三明治机,加热2-3分钟即可。

家里有孩子的话,三明治早餐机还是值得推荐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三明治机,却可以有多种做法,让孩子们爱上早餐。

用心为家人做好吃的饭菜,用心记录自己的平凡生活,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处美好,并为之喜悦,虽然很多网友说我天天做早餐,实在是太勤快了。其实我也是个喜欢偷懒的人,但如果是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早起一会儿做点饭菜,我还是很乐意的。

我想每一个妈妈都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健康快乐的吧!您觉得我做的这9天早餐怎么样呢?欢迎留言来聊一聊!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多妈,喜欢分享自己的原创食谱和美食寻访经历。 *** 妈妈除了柴米油盐,也能拥有诗有远方!

舌尖上的腊八味道

今天是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习俗

在我国古代每年腊月初八举行隆重大祭,为的是祈求神灵保佑百姓,降欢乐吉祥于人间。

虽然现在古代的腊八祭祀等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消失了,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腊八风俗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如堆积腊肥、腌制腊肉、腌腊八醋、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而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腊八粥

腊八粥对于腊八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腊八饭”。

粥里有啥?大米、糯米、薏仁、糙米、红豆、黄豆、绿豆、黑豆、红枣、花生、栗子、坚果、小米……你能想到的五谷杂粮,全都可以!腊八节的头一天晚上要把煮粥的料置备好,到五更前要把粥煮成,天不亮全家老少就起床围坐在桌旁享受着节日之乐,中午前亲友邻居还互相馈送。

施粥

腊八节,不仅家里会在这一天熬腊八粥,很多寺庙也会在“腊八”这一天免费发放腊八粥。今天,北京西山双泉寺举办了免费施粥活动。

今早6点半,义工开始对居民、上班人员、过路人发放腊八粥。摄影 宽渡

大家排队领取八宝米。人们期盼喝腊八粥可以祈福消灾,有利身体健康,期望来年增福增寿。摄影 王曙

除了熬腊八粥和寺庙施粥活动,

吃冰、腌腊八蒜、制腊八豆腐等

也都是必不可少的饮食习俗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会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待腊八节就把脱盆冰并敲碎。

据说这一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今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痛。

腊八蒜

华北地区有在腊八这天做腊八蒜的习俗。

把剥了皮的蒜瓣放到密封罐子里,往里倒入适量米醋,腊八这天封上,慢慢地蒜瓣就会变绿,然后正好在年三十这天就着饺子吃。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

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晒制豆腐,他们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通常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

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忙年歌》

过了腊八,就算进了年节的门槛,人们开始考虑打扫房屋,置办年货,添置新衣,新春的气息渐浓,春节的序幕已经拉开。

腊八节虽然简单 但却蕴意深刻

既有对过年的期盼

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就在今天

一边品尝着腊八美食

一边享受着浓浓的团圆之情

麦仁图片,麦仁图片大全-第1张图片-

(未署名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 )

(编辑:王伊奕)

关中印象――麦客


?

(文中所有图片来之 *** 中国摄影家协会――张熙平)

文/王宁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每逢五月下旬,来之甘肃陇东定西、陕西商县的成千上万条汉子,他们头戴草帽,用镰架子挑着铺盖卷儿,告别妻儿老小,带着叮嘱带着希望,奔赴即将麦收的关中。他们从潼关一路向西,历时一月,撵着麦场,一路风餐露宿,在炎炎的烈日下,躬身于麦田挥汗如雨,用勤劳的双手换取薪酬。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像候鸟一样每年一次大迁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首史诗,也是八百里秦川一道血与火的风景。因为奔着麦收而来,关中人称他们为“麦客”。

这些来之甘肃和商县的麦客,三三两两,一路结伴同行,徒步撵着成熟的麦子,饿了渴了,一捧凉水便是一顿饭。困了,摘下草帽,放下行李,树荫下一倒,草帽脸上一扣便呼呼大睡。白天匍匐在麦田,夜晚随意一处房檐下便是临时的家。他们之中有乡邻、有父子、有兄弟也有夫妻。舟车劳顿,即使再累,也要起个大早,为的是每天都有麦割都有饭吃。运气好的,一大早就被雇用,运气不好的,只有眼巴巴的看着被雇佣者兴高采烈地随着雇主远去的背影,眼睛里有羡慕,也有无奈。


?

甘肃陇东定西,自古土地贫瘠干旱少雨,陕西商县山多地少,虽相隔千里,但两地的人们生活条件大致相同,常年以粗粮为主。对于远离家乡的麦客们来说,能吃上麦面蒸馍和面条,再苦再累也值得。

关中人好客,每逢麦收,一大早,男人上街请麦客,女人下厨做饭。常言说人是铁饭是钢,有饭量才有力气。女人深知出门在外不易,忙前磨面时特意嘱咐男人把面收高点,馍也比平时大了许多,麦仁里多下了一把绿豆,大火煮沸,文火炖着,等到当家的领着麦客回家,洗脸水早已打好,饭菜也已收拾停当。一篮子冒尖的蒸馍填不饱饥肠辘辘的麦客们。男人招呼女人取馍添饭,爽快的关中女人索性连镜筚一同端过来,麦客们见状,讪讪地笑道:不麻烦了,吃好了,吃好了。女人听罢哈哈大笑:客气啥呢,来咱这儿跟在自家屋一样,哈(坏)好吃饱!

记忆中,有一年割麦,舅婆中午做了臊子面,邻居笑话舅婆:把麦客都当成亲戚了!看着笑而不语的舅婆,我百思不解。几年后,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午饭,我在母亲那儿得到答案,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

割麦虽说是体力活,但也需技巧。商县麦客对付那些因在成熟期遭遇大风大雨倒下的麦子,以轻快的走镰赢得口碑。而那些来之千里之外的甘肃麦客,割的麦茬低,割的净,以“围镰”享誉关中。在结伴同行的麦客中,少不了头把镰,更少不了能行人,脚就是尺子,多少地只需来回走一趟便心知肚明。每逢割完麦子算账,总有一些贪小便宜的农人将自家的地亩少报几分。虽然出门三分低,但那可是下苦钱。你说一亩,但明明是亩半,不行,那么再走一回。看着麦客从容的步伐,若有几分良知的人定会心存愧疚,一分不少的把钱递给麦客,找个理由找个台阶自己下了了事。也有耍无赖者,拉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与麦客争辩。争吵声招来乡邻,定会激起民愤:下苦人的钱你能亏的下去?!


?

记忆中最后一次雇麦客是在婚后之一年。那天早饭后,公公领着三个麦客去地里,还没割几捆麦子,天气变了。顶着雨水回家,婆婆从柜子里翻出公公的旧衣服让他们换上,看着他们一脸愁容,公公安慰他们,六月的天是窟窿天,雨停了再割。谁知那天的雨一直到傍晚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晚饭后,三个麦客说一天没干活,还混吃混喝,实在不好意思再打扰了。说完背起行李就要走,公公一听就急了,这么大的雨,给啊哒走?说完,就让婆婆腾厦屋。那天晚上,在公公的挽留下,他们三人留宿在我家。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天早上,雨还在下着。我们做好了饭,他们三人推辞没干活肚子不饿,说啥也不肯再吃。晌午时分,雨还在下着,他们三人执意要走,再多的挽留都是枉然。那天,他们背着行李带着公公送的蒸馍,千恩万谢地消失在雨中。

那一幕,至今想起,仍有说不出的酸楚。

又是一年麦收季节,农业机械化早已取代了曾经的人力劳作,麦客这个特殊的群体也早已消失在岁月之中。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也是历史的印记,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镌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中,骨子里。时隔今日,再次想起,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些躬身于麦田之中,挥汗如雨的身影……


?


摘抄中国摄影家协会张熙平《关中追麦客》中一段话――――麦客做为一种历史现象,离我们有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那些艰辛、困苦、奔波和劳累,和那些记录、刻画和剖析的文化载体,都将成为这段历史浓烈的一笔。

历史,从来就不可以忘记!

青海人的年,从一碗麦仁饭开始

今天是腊八

你吃麦仁饭了嘛?

la

zhong

guo

xi

su

ba

中/国/传/统/节/日

一元复始 福满腊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青海人的腊八节

一年一度的农历腊八节就要到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在佳节期间要喝腊八粥。在青海传统习俗中,腊八节首先要“献冰”,然后吃麦仁,而有些地区晚上也会吃搅团。

麦仁粥

麦仁粥,是青海人的“腊八粥”,农历十二月八日,青海的很多农村要举行祭奠和庆祝,农民要吃麦仁粥,有地方叫麦仁饭。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后人据此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特色美食,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图:余音绕过梁

麦仁粥 *** ***

麦仁粥的麦仁是当年新麦碾去皮,或者凿冰为臼,在冰臼里反复凿去外皮,簸得麦仁。头天夜里用麦仁与牛(羊、猪)肉同煮,加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茴香等大料,文火煮熬一夜,肉、麦、香料煮成乳胶状。

而香料中之姜皮、花椒性燥、驱寒。在青海,因为海拔高,日夜温差20多度,清晨和晚上特别冷,需要有驱寒之物,青海人的日常饮食里,大多加花椒,就是此缘故。

麦仁粥食用 ***

麦仁粥看上去是一碗面糊汤,汤上放了一些香菜段,绿绿的香菜段漂荡在汤水上,汤水甚稀,就像沉淀了的淀粉水,粥里的姜片鲜活橙黄。拿起勺子,先饮一勺粥汤,喝后咸咸的,有着姜香味,溢着麦仁香。粥水香而滑腻,口感非常的好,带来了滑爽和质力。

舀起碗底的麦仁,需要慢慢来品,也就是一粒一粒的吃。煮好的麦仁粥,麦粒看上去像煮熟的苡米,洁白净亮,圆圆的胀大着。咬到牙齿上,外表比较嫩,里面挺韧,有着特别的质感和韧力,咬断后听到轻轻的脆响。咬开的麦子,舌尖感觉到麦仁的甜味和麦仁的天然之香,也感觉到高原自然的美味。

搅团

在青海,除了“麦仁饭”,腊八还要吃“搅团”。先在细腻的豆面种加入少量面粉,锅中水开后放少许盐,边搅动,边加豆面,直到干湿合适,主体就做好了。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趁热用勺子挖一块放在碗里,调入事先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泥、韭菜沫等,再配以青海酸菜、土豆丝等配菜食用;也可以待搅团凉了之后,用刀切成小块,再配以上材料食用。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腊月,是年岁之终,腊月,各地民俗丰富多彩,形态多样,有一首童谣,可谓把腊月之后的年味儿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就是青海民间的腊八,充满浓烈乡土气息的、活色生香的青海腊八。

来源:西宁晚报综合 作者:海清

编辑:海龙

丰收节|方瓜方瓜,跟我一个老家

文 | 林毅

近日,读到诗人鲁克先生的诗《方瓜》你叫它南瓜,那是你的事/我只叫它方瓜/你叫它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那是你的事,我只叫它方瓜/方瓜方瓜,跟我一个老家。在我的老家,南瓜确实叫方瓜。其实方瓜有长的、扁的、圆的,唯独没有方的,可乡亲们偏偏给它起名方瓜,也许这就是乡村幽默吧。

每年惊蛰前后,春雷轰过,在故乡的土地上,乡亲们在门前屋后,田沟地垄,挖坑填肥,事先为方瓜苗准备好窝。再在自家的菜园里播下种子,用薄膜封好。待苗长成两瓣小脚丫时,选择个雨后早上,用?头刨个窝,将方瓜苗栽进去。

随着春风的吹拂,和着春雨的滋润,培上几掀土杂肥,方瓜秧子便疯长起来,不出十天半月,就显出气势来。

紧接着,乡亲们又准备给方瓜搭架子。他们将那些歪七竖八的树木和灌木沿沟垄连接起来,方瓜藤像通人性似的,沿着架子烂漫上去,越铺越多,越排越长。不经意间,开满了一路的黄色的大喇叭花,引来蜜蜂采粉。又不经意间,那花谢了的地方,长出一个个青色的小葫芦。

听老人们说,生土变熟土,一亩长二亩。方瓜喜肥,喜欢新垦的土地,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它就撒开欢地在架子上荡秋千,一结就是好几个。三伏天过后,方瓜成熟,叶子变黄,它们再也不用躲藏,一棵方瓜藤下睡着不少的瓜呢,且个个憨头耷脑,醉态朦胧,你去采摘它,它好像怕痒,稍不留神就打着滚跑得远远的。

方瓜上了粉,红扑扑的,刀都砍不动,剁上一块,在大锅里放上麦仁一块熬,大碗喝,透心甜!现在有些食品店里喜欢把方瓜蒸熟之后,挖出瓤打成泥,和面揉在一起蒸馒头,销量很好。城里也有人将新鲜方瓜打成汁,直接用南瓜汁煮稀饭喝的。我还是庄户肚子,喜欢直接煮着吃,拿起一块和吃地瓜似的,过瘾。中医认为,方瓜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营养不良、肺痈、水火烫伤。《本草纲目》言其“补中益气”。方瓜还有“降糖降脂佳品”之誉,患有糖尿病者,常取方瓜佐餐,不仅可以果腹,而且还可以降糖降脂,可谓一举数得。

印象中,乡村家家户户在院子墙角栽上几棵方瓜,成为一道有烟火气的风景。不信你看好多美术作品中,凡有春华秋实题材的,多数会画上几个方瓜。城里的游子这个时候回老家,打开车后备箱,必有几个黄扑扑的方瓜,那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乡情。前些日子,我回老家,车到沂源服务区加油,打开后备箱露出大小不一的方瓜,加油的 *** 姐连连惊呼,这么多方瓜啊,真好看。我看她也是真心喜欢,就给了她一个,高兴的拍手跳高。

在我老家,有个于家崮子村,这个村近几年靠村后的十里杏花长廊,春季赏花,夏季吃杏,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成为驴友户外打卡首选地,说起来,这个不足百余人口的小山村,还有一段与方瓜结缘的趣事。话说当年诸城吕标臧家是方圆百里的大财主,这样说您可能不知道臧家是谁?说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祖上,您就明白了吧。于家崮子这个地方,当年是臧家的山场,护林的名叫苏堂。

有一年,苏堂的母亲去世,苏堂找到臧老爷,请求买下山前那块薄地埋葬母亲,臧老爷哈哈大笑说:“苏堂啊,你在我家看山这些年,忠厚勤快,干活不惜力气,对主人忠心耿耿,现在你要买地埋葬母亲,这是忠孝双全啊,那块薄地也就是一棵方瓜秧子大小,打不了多少粮食, *** 脆送给你吧!”苏堂嗫嚅地说道:“老爷的大恩大德我领了,可是坟墓是百年大计,无论如何我得花钱买下来,这样使用起来才名正言顺!”

臧老爷见苏堂说的有理,就说那好吧,中午你找来孙秀才写个文书,这事就定下来了。苏堂赶紧回家打了半斤散酒,又让老婆煮了一个大南瓜,切好摆盘里。这时臧老爷和孙秀才也到屋里,臧老爷往炕上盘腿一座,对孙秀才说:“今天请你来喝酒,是让你做个见证,顺便写个地契。我已经把山前那块地卖给了苏堂,我俩以物抵物。”孙秀才赶紧铺开红纸,臧老爷指着饭桌上那壶酒和几块方瓜说:牛郎顶下一块洼,卖给护林苏堂家。忠孝感动天和地,一个方瓜置换它。自此,这地方苏氏后人就在此繁衍。不过现在村里还有一户臧姓人家,也是我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臧同学是我们同学中学历更高的,目前在上海工作,当然,这是后话,在此不做赘述。

世上有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用在方瓜身上再确切不过。往年,乡下人天天吃方瓜,吃得面如方瓜肚如瓢;城里人不吃,他们吃白米白面。而现在,乡下人不吃方瓜了,这时城里人却跟着起哄,什么方瓜粥、方瓜饼、方瓜汤等风行餐桌。

文章写到这儿,我不由得又想起鲁克先生的诗,方瓜方瓜,跟我一个老家。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冬天常喝三碗粥,强身健体,精神好

冬天是一个非常需要滋补身体的季节,但最经济实惠的莫过于三碗粥。而这三碗粥不但滋补还暖身,易于消化,增强食欲,延年益寿。

山药五谷粥

用料:燕麦米、糙米、小米、薏仁米、麦仁、山药、红枣、枸杞各适量。

*** 过程:先把五样杂粮轻洗两次,锅加水上火,放入洗好的杂粮、红枣熬煮半个小时,下入削皮切成滚刀块的山药继续熬煮十五分钟,最后加入枸杞熬煮三分钟就好了


芹菜肉未粥

用料:大米100克、芹菜200克、肉末150克、盐4克、鸡精5克、葱花10克、植物油适量。

*** 过程:大米清水洗净,芹菜洗净切丁。将大米放入清水锅中上火煮制45分钟成粥,放入芹菜丁,加盐、鸡精调味后,盛入容皿内。锅上火,放肉未煸香,再放葱花稍煸,加盐、鸡精炒匀,浇在煮好的粥上就好了。

注:大米煮好后再放芹菜丁,以免破坏芹菜中的维生素。


红薯龙眼小米粥

用料:龙眼、红薯、小米、红枣、枸杞。

*** 过程: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锅中上火,加入削皮切成滚刀块的红薯,红枣熬煮25分钟,加入龙眼、枸杞熬煮15分钟就好了。


我是五月风美食,我爱美食。欢迎您常来交流关于美食的一切,感谢您的指正,鼓励和支持。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图片 麦仁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