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贫血的高发人群,尤其营养性贫血较多见。由于存在基础病较多、各脏器功能不同程度衰减、活动量少等情况,很多老年人的贫血不易被察觉。
01
老年人为何易贫血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或红细胞压积减少(男性低于40%容积,女性低于37%容积)。贫血只是一种症状,可能是血液病,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老年人贫血主要有以下原因。
造血功能衰退
骨髓是成年人的主要造血器官,老年人骨髓的造血功能和其他器官一样会逐渐衰减,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代偿能力随之明显下降。
酶活性减低
老年人体内的各种代谢酶活性降低,红细胞膜代谢所需要的酶同样发生改变,红细胞寿命有所缩短。
激素水平下降
老年人激素分泌减少,激素 *** 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营养不良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牙齿松动脱落、咀嚼能力差、吸收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贫血;还有些老年人长期严格限制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容易导致造血原料,如铁、叶酸及维生素B12摄入不足,造成贫血。
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 *** 分泌水平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紊乱;中晚期恶性肿瘤常合并贫血等;而治疗慢性病的药物,亦可能抑制红细胞生成而导致贫血。
02
出现贫血怎么办
老年人防治贫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肿瘤、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氧耗量,延缓造血机能老化。
在老年人中,营养性贫血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体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需要通过合理饮食来改善。
老年人可以多摄入优质蛋白质,以 *** 人体免疫系统细胞,提高抗病能力;摄入适量脂肪,以增加能量来源;摄入适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和叶酸,以促进红细胞生成;摄入铁元素,以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等。具体来说,水果、蔬菜、肉类、动物肝脏含有较多叶酸;肉类、鸡蛋、牛奶和其他乳制品中维生素B12含量较多;柑橘、柠檬、柚子、猕猴桃、辣椒、西红柿、油菜、卷心菜、菜花和芥菜等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血、牛肉、鱼、肝、蛋等,植物性食物如芝麻、黑木耳、芹菜、菠菜、大豆、谷类、桃、杏、葡萄干等的含铁量高且易被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贫血不是吃点补血的营养品或食品,如红枣、阿胶等就可以解决的。事实上,即便是营养性贫血,也不可能仅靠食补治愈。老年人贫血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危险。老年贫血患者要早诊早治,防止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03
贫血的早期信号
贫血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早期常常表现为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活动耐力差,易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也有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淡漠、易怒、幻觉等为首发表现,或出现纳差、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以上表现可能是贫血的信号。
老年人,如绝经后的女性、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男性、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的老年人、大便习惯或性状颜色改变的老年人等,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贫血,需高度重视,及时排除隐匿性恶性肿瘤的存在。
来源: 央视新闻
65岁后,老年人易出现贫血,吃什么补血最快?老中医分享3味汤缺铁性贫血常见于老年人,这属于营养缺乏性疾病。年龄超过65岁、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纯素食主义者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白、食欲下降、做事情无法集中注意力、烦躁不安等。之所以老年人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原因分为以下3点。
为什么老年人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1、太多铁流失
血液中的铁大多数集中在血红蛋白中。急性出血、慢性出血就会造成血红蛋白流失,前者常见于急性创伤、裂孔疝破裂、一次性献血太多、外科手术和结肠炎等;后者常见于溃疡和痔疮。另外,服用糖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等可造成出血,使得血红蛋白流失,导致太多铁丢失。
2、铁吸收不良
部分老年人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曾经做过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可影响胃酸分泌,使得铁难以被吸收。患有慢性腹泻,加快胃肠道蠕动速度,缩短食物在肠胃停留时间,从而阻碍机体对铁吸收。部分老年人喜欢喝浓咖啡和浓茶,前者含多酚类物质,后者含鞣酸,易跟铁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从而诱发缺铁性贫血。
3、铁摄入不足
铁是身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和吞咽机能衰退,咀嚼能力下降,味觉减退,老年人所吃的食物种类、食物摄入量远远不如以前,特别是不易咀嚼的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含有的铁是三价铁,难以被吸收和利用,又不含维生素B12,从而造成贫血。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该如何缓解?
任何一个部位都需要足够的血液和营养滋养,不管是哪个部位缺少血液供应,均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结构受到损伤,重度缺血会威胁生命。
缺铁性贫血需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汤剂。
脾肾两虚型贫血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全身乏力和肢体酸软、头晕和耳鸣等,需用异功散合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型贫血老年人表现为全身乏力、疲倦不堪、心慌和心悸、头晕目眩和说话声音比较小、少言懒语等,不妨喝归脾汤来养心脾;
脾胃虚弱型贫血老年人表现为怕冷、不消化和腹胀、食欲下降和大便稀软,不妨用香砂六君子汤。
家医君寄语
听从医生建议服用有助于造血的中成药。多吃含二价铁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鸭血和猪血以及瘦肉等。适当的吃海产品、菌菇类和豆类等,烹调食物时尽量用铁锅。
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C以及有机酸等,能促进铁吸收,有利于红细胞合成。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补铁时需适当忌口,不要喝浓茶和浓咖啡,少吃含鞣酸的食物比如石榴、山楂和柿子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贫血是因为血液少了吗?多吃红枣和猪肝就可以补回来了吗?国内老百姓很重视食补,这个需要分情况看待。猪肝、红枣等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人体内铁的摄入量,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如果出现了中度的和重度的贫血,那么通过食用一些猪肝、红枣来改善,是完全不够的,这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铁剂等来补充铁元素。如果不注重饮食均衡,一味补充红枣、猪肝等食品,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糖升高等情况,得不偿失。
贫血虽然说是一种常见症状,但也应重视治疗,一般的贫血可进行饮食调理,多吃蛋白质、铁元素以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适当服用药物治疗;若是某些疾病引起,则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
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一多半人都患有贫血,尤其是女性朋友。导致贫血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营养不良,受到了某些感染或者患了某些疾病等。长期贫血的话,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患者朋友必须要重视治疗。那么贫血怎么办?
一、贫血可进行饮食调理
1.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贫血患者一定要多吃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说鱼虾类、蛋类、乳制品等。蛋白质和铁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两种物质能够生成血红蛋白,让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所以平时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贫血。
2.多吃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细胞如果想要形成血红蛋白,自然少不了铁元素的参与,所以当出现贫血症状的时候,必须要多吃些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建议多吃点动物内脏或者花生一类的坚果,再就是多吃些红色和黑色的食物,这类食物的铁含量很丰富。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对于贫血患者来说,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身体当中的铁元素都是三价铁,而三价铁是需要和维生素c反应才能够形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二价铁,因此平时要多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二、贫血可服用药物治疗
如果说贫血的问题比较严重,可以适当的采用药物的 *** 来治疗,比如说吃一些铁元素丰富的钙片,可以快速的补铁补钙,加速身体当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有效的改善贫血的症状。
三、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一些人贫血是因为患了某些疾病,比如说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就是要积极的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只有原发病的病情被控制住,贫血的症状才能够减轻。
贫血怎么办呢?贫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病症。当我们不注意自己的饮食,患有一些血液疾病的时候,就容易导致贫血。这时候我们也不要太慌张,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饮食,补充铁剂来进行贫血的治疗。如果贫血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直接输血来进行治疗。
贫血会导致我们出现皮肤发白、手脚冰凉、疲倦无力、头晕、头痛等症状。这时候不但会损害到我们的健康,还容易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调理和治疗,让自己尽快恢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下贫血怎么办吧!
1、调节饮食:当我们贫血的时候,我们首先可以调节好自己的饮食来进行治疗。这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些动物肝脏、血液来治疗,比如猪肝、鸡肝、鸭肝、鸭血、猪血等。这些食物都非常容易吸收,而且治疗贫血的效果也是非常显着的。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这样可以进行维生素C的补充。维生素C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对铁元素的吸收,从而起到治疗贫血的作用。
2、补充铁剂:当我们贫血的时候,如果觉得饮食太慢,还可以直接补充铁剂来进行治疗。这时候我们可以买一些具有补铁作用的口服剂来服用。在口服铁剂治疗的时候,我们可以喝点果汁,这样可以促我们对铁剂的吸收。不过,在服用铁剂的时候,我们是不能喝茶的,以免影响到铁剂的吸收。当然,我们在补充铁剂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饮食的调剂。
3、进行输血:当我们贫血的时候,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尽快的进行治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直接输血来进行治疗。通过输血可以快速的减轻或者纠正我们贫血的症状。但是在输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当需要大量输血的时候,可以输入浓缩红细胞来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也减少输血可能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
补钙、补血、补脑……这些隐藏的“营养王者”,你家餐桌上有吗?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喝牛奶补钙、吃核桃补脑”等知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实,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食材可能更有优势!
01
绿叶菜,被忽视的“高钙选手”
钙是人体必要的常量元素,孩子缺钙直接影响身高发育,中老年人缺钙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骼疼痛。而说起补钙,很多人的之一反应是喝牛奶或者吃钙片。
其实,绿叶菜也是“补钙高手”,虽然它的钙吸收率会比牛奶低一些,但其中富含的镁、钾、维生素等,可以提高人体对钙的利用率,防止钙流失,还能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让钙的作用翻倍!
1.含钙量比牛奶还高的蔬菜
每 100g牛奶中大约含有 100mg左右的钙质,而下面提到的这几种蔬菜,钙含量都比它高:
①萝卜缨,被誉为“天然钙片”,钙含量高达 350mg/100g,其中还富含成骨必需的维生素K,使补钙效果更好。
②荠菜,被称为蔬菜中的“含钙之王”,含钙量高达 294mg/100g。日常想要补钙的话,来一碗荠菜拌豆腐是很不错的选择。
③芥蓝,每 100 克芥蓝的含钙量达 199mg,平时可以和鸡蛋搭配来补钙。
④绿苋菜的钙含量为 187mg/100g,红苋菜的钙含量为 178mg/100g。而且其中还富含叶酸,对于心脑血管也有保护作用。
⑤芹菜,每百克芹菜含钙量达 160mg,而且常吃芹菜通肠道、助消化还开胃。
2.通过烹调方式提高钙吸收量
日常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提高绿叶蔬菜中钙的吸收:
①烹调前预先在水中焯一下,能够有效降低草酸、植酸等阻碍钙吸收成分的量;
②烹调时少加一点醋,或者配合高蛋白的食物食用,能够将结合形态的钙转化为可溶性的钙,增加吸收率;
③烹调时不要放太多盐,以免影响钙吸收。
02
意想不到的“健脑食材”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深有感触,随着年龄增长,记忆衰退明显,经常丢三落四,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
为了增强记忆,日常饮食会多吃健脑食物,最常见的就是核桃。
确实,核桃富含的 ω-3不饱和脂肪酸和 α-亚麻酸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 DHA,为大脑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
但核桃的油脂含量较高,并不适合多吃,所以不妨换成下面这些“补脑佳品”:
1.“动物人参”——鹌鹑蛋
鹌鹑蛋中的卵磷脂、脑磷脂等成分含量是鸡蛋的 3~4 倍。这两种物质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经常摄入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减少脑细胞凋亡,强健大脑功能。
对于经常用脑的脑力工作者以及儿童、青少年、老人来说,每天吃几颗鹌鹑蛋有较好的补脑益智作用。
2.“健脑菜”——黄花菜
黄花菜中也富含磷脂,且其还有“忘忧草”之称,其中富含的B族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让人心情愉快、安神镇静。
平时经常用脑、睡眠质量比较差、记忆力也比较差的人,不妨试试看。
3.“补脑豆”——蚕豆
蚕豆中含有大量的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微量元素,像钙、锌、锰、磷脂、胆碱等。
而且其中的氨基酸种类也非常丰富,特别是酪氨酸,它是合成多巴胺的重要原料,能帮助大脑维持“年轻”;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左旋多巴的物质,有助于滋养神经,所以也非常适合帕金森患者食用。
03
贫血,吃它比吃红枣更有效
日常生活中若有皮肤、嘴唇颜色苍白;经常觉得身体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手脚冰凉;指甲变薄变脆、容易折断;容易头晕、气喘的,多半是存在贫血。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想着吃点红枣、阿胶补补。
但需要明确的是,贫血要补的一般是铁元素,而红枣的铁含量并不高,每 100g鲜枣约含 5~6mg铁;干枣则最多在 2~4mg左右。因而对于改善贫血并没有很大的效果。
造成贫血的原因可能不只是缺铁,还可能缺叶酸、维生素B12等。因而食补也要从多方面入手:
1.补铁有个“铁三角”
补铁主要依靠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重要来源是“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液和肝脏,如:瘦猪肉、牛肉;鸭血、猪血;猪肝、鸡肝等。
2.用好维生素C这个好搭档
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食用富含铁元素的蔬菜时,摄入一些高维C食物,能使蔬菜中的铁吸收率增加 2~3 倍。
像鲜枣、橘子、猕猴桃、大白菜、青椒等都富含维生素C,可以适当多吃。
3.新鲜果蔬补叶酸
叶酸也被称为“造血维生素”,人体缺乏叶酸就会使红细胞成熟过程受阻,从而导致恶性贫血。
新鲜的绿叶蔬菜、香蕉、橙子等都富含叶酸,可以适当摄入。
4.发酵豆制品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 能够促进叶酸的吸收,建议在服用叶酸的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B12 的食物。
维生素B12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的食物中,而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有,尤其是发酵后的,像豆豉、纳豆等含量较丰富。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饮食可以作为日常补充营养素的一部分,但不可代替药物,如果确实存在骨质疏松等疾病,建议遵医嘱用药。
转自:我是大医生官微
来源: 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出现这五个征兆 警惕贫血“我没有感到哪里不舒服啊,怎么就贫血了呢?”刚拿到体检报告的林女士有点疑惑,再一问部门同事,发现好几人的体检报告都提示贫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为此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之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曾辉教授,请他给大家支招。
血红蛋白介于90~110克/升
属于轻度贫血
41岁的林女士2月底做了个全面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血常规检查里竟有5个指标异常!体检报告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
曾辉介绍,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男性低于120克/升,就可以诊断为贫血。林女士的血红蛋白为106克/升,不低于90克/升,所以为轻度贫血。
另外,林女士的检查结果提示——“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可理解为她的红细胞体积较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意思是平均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较少。“红细胞比积偏低”,则说明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占比减低,也提示贫血。
曾辉介绍,其实这个标准过于“严苛”,事实上,血红蛋白在100~150克/升之间、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0~100之间都是正常的,可能有的医院设定的标准有些不一样,拿到体检报告后更好找医生解读一下,不用过分担心。
但曾辉同时提醒,如果出现血小板计数低于50或超过600,或白细胞明显异常,要尽快去血液科就诊,排查是否为白血病或骨髓肿瘤所致。
脸色苍白、老是头晕乏力
警惕贫血
曾辉介绍,造成贫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成减少,二是破坏增加。前者主要是指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铁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等。后者主要是指造血细胞异常导致贫血,如造血干/祖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骨髓无效造血,肿瘤放疗或化疗造成造血细胞损伤,各种造血调节因子如 *** (EPO)、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铁代谢调节因子hepcidin的分泌增多或减少均可导致贫血。
另外,失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也可导致贫血。急性失血主要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慢性失血才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女性月经量大造成的失血,痔疮患者的慢性出血,以及一些消化道疾病患者的长期大便潜血等,都可能导致贫血。
出现什么症状要小心贫血,需要做对应的检查?曾辉介绍,轻度贫血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则说明贫血比较严重了,出现以下五个征兆,要警惕贫血,积极就医:
1.脸色苍白
部分人贫血严重时会出现脸色苍白的情况。因为正常人气血充足,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贫血严重时,血液无法及时提供到身体的每个部位。
2.记忆力下降
贫血严重时,可以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明显。严重时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这些都是贫血缺氧,而导致神经组织受到损伤的常见症状。
3.头晕乏力耳鸣
如果平时总是头晕乏力,体力明显下降,更好及时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是否为贫血引发的不良症状。
4.消化能力降低
如果消化道、胃肠道缺血缺氧,蠕动就会减慢,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症状。
5.气促、呼吸困难
一般在贫血出现时,很多人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的情况。另外出现嗜睡、精神不好、易疲劳等症状时都要小心是贫血了。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 缺啥补啥
“很多患者问我,贫血吃什么好?事实上,这个不是光靠饮食就能解决的。”曾辉表示,贫血的治疗一定要对因治疗,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再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一般我们会要求患者先做个贫血四项检查,看看是不是缺铁?是不是缺叶酸?是不是缺维生素B12?肾病患者是不是 *** 缺乏……结合检查结果来对因治疗。比如,如果真的是缺铁性贫血,一般补铁3~4个星期,血红蛋白就会上升。如果是因为月经量过大导致失血,那么一方面要去看妇科调整月经量,另一方面需要补充铁。如果是痔疮导致失血,则要先做手术治疗好痔疮。”(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
来源: 广州日报
治疗神经损伤、贫血的甲钴胺,可以长期用吗,要注意什么?有位老年朋友莫名其妙地出现头晕、手麻的情况,去医院没查出任何实质上的病变,医生说他可能是周围神经出现了问题,建议他服用甲钴胺,缓解症状。
他问华子,长期服用甲钴胺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要注意什么呢?华子说,甲钴胺与维生素B12(氰钴胺)是同类物质,可以营养神经以及促进红细胞成熟。甲钴胺比维生素B12更容易进入神经细胞,所以主要用于神经损伤的辅助治疗。
一、有多种作用的甲钴胺
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对叶酸的利用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在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甲钴胺主要用于各种神经损伤的辅助治疗,比如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肘管综合征、腰椎疾病(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突发性耳聋、带状疱疹神经痛等多种疾病,都可以使用甲钴胺缓解症状。
甲钴胺也可以用于缺乏维生素B12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辅助治疗。
二、甲钴胺可以吃多久
人体的神经细胞与普通细胞不同,分化程度很高,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几乎不可再生。神经细胞在受到损伤之后,修复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加神经细胞轴突的运输功能,有利于神经髓鞘的再生,从而改善神经损伤的症状。神经细胞的修复过程,通常在6个月以内。
在服用甲钴胺后,在神经损伤的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最长服药时间通常在6个月之内。不过如果持续服药1个月,症状仍然没有改善,则不建议继续用药。
三、甲钴胺有哪些不良反应
甲钴胺作为一种维生素,安全性很好,正常治疗剂量对人体不会产生毒性,绝大多数人服用后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有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服药后出现皮疹、荨麻疹,如果出现过敏,要立即停药并就医。
有少数人在用药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但通常很轻微,不需要停药。甲钴胺可以用于儿童和老年人,但对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的安全性不明确,需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用药。
四、吃肉可以代替甲钴胺
甲钴胺与维生素B12是同类物质,对人体产生的作用相同。不缺乏维生素B12的人,无需补充甲钴胺。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比如说猪、牛、羊、鸡、鱼、奶、蛋等,而在蔬菜、水果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B12。
也就是说,饮食中可以正常吃肉的人,并不缺乏维生素B12,即使服用甲钴胺可能也不会有很大效果。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以及素食主义者的身体中缺乏维生素B12,在出现神经损伤时,服用甲钴胺的效果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总结一下,甲钴胺与维生素B12是同类物质,有营养神经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神经损伤后的辅助治疗。其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很好,可以长期服用。但是可以正常吃肉的人,通常不会缺乏维生素B12,服用甲钴胺时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用药1个月症状仍没有减轻,建议停药。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出现这五个征兆 警惕贫血“我没有感到哪里不舒服啊,怎么就贫血了呢?”刚拿到体检报告的林女士有点疑惑,再一问部门同事,发现好几人的体检报告都提示贫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为此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之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曾辉教授,请他给大家支招。
血红蛋白介于90~110克/升
属于轻度贫血
41岁的林女士2月底做了个全面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血常规检查里竟有5个指标异常!体检报告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
曾辉介绍,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男性低于120克/升,就可以诊断为贫血。林女士的血红蛋白为106克/升,不低于90克/升,所以为轻度贫血。
另外,林女士的检查结果提示——“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可理解为她的红细胞体积较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意思是平均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较少。“红细胞比积偏低”,则说明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占比减低,也提示贫血。
曾辉介绍,其实这个标准过于“严苛”,事实上,血红蛋白在100~150克/升之间、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0~100之间都是正常的,可能有的医院设定的标准有些不一样,拿到体检报告后更好找医生解读一下,不用过分担心。
但曾辉同时提醒,如果出现血小板计数低于50或超过600,或白细胞明显异常,要尽快去血液科就诊,排查是否为白血病或骨髓肿瘤所致。
脸色苍白、老是头晕乏力
警惕贫血
曾辉介绍,造成贫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成减少,二是破坏增加。前者主要是指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铁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等。后者主要是指造血细胞异常导致贫血,如造血干/祖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骨髓无效造血,肿瘤放疗或化疗造成造血细胞损伤,各种造血调节因子如 *** (EPO)、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铁代谢调节因子hepcidin的分泌增多或减少均可导致贫血。
另外,失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也可导致贫血。急性失血主要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慢性失血才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女性月经量大造成的失血,痔疮患者的慢性出血,以及一些消化道疾病患者的长期大便潜血等,都可能导致贫血。
出现什么症状要小心贫血,需要做对应的检查?曾辉介绍,轻度贫血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则说明贫血比较严重了,出现以下五个征兆,要警惕贫血,积极就医:
1.脸色苍白
部分人贫血严重时会出现脸色苍白的情况。因为正常人气血充足,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贫血严重时,血液无法及时提供到身体的每个部位。
2.记忆力下降
贫血严重时,可以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明显。严重时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这些都是贫血缺氧,而导致神经组织受到损伤的常见症状。
3.头晕乏力耳鸣
如果平时总是头晕乏力,体力明显下降,更好及时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是否为贫血引发的不良症状。
4.消化能力降低
如果消化道、胃肠道缺血缺氧,蠕动就会减慢,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症状。
5.气促、呼吸困难
一般在贫血出现时,很多人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的情况。另外出现嗜睡、精神不好、易疲劳等症状时都要小心是贫血了。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 缺啥补啥
“很多患者问我,贫血吃什么好?事实上,这个不是光靠饮食就能解决的。”曾辉表示,贫血的治疗一定要对因治疗,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再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一般我们会要求患者先做个贫血四项检查,看看是不是缺铁?是不是缺叶酸?是不是缺维生素B12?肾病患者是不是 *** 缺乏……结合检查结果来对因治疗。比如,如果真的是缺铁性贫血,一般补铁3~4个星期,血红蛋白就会上升。如果是因为月经量过大导致失血,那么一方面要去看妇科调整月经量,另一方面需要补充铁。如果是痔疮导致失血,则要先做手术治疗好痔疮。”(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
来源: 广州日报
甲钴胺不只修复神经,或许还对这6种疾病有效,不妨提前了解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其中就包括维生素,维生素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维生素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
比如甲钴胺,就是内源性维生素B12,存在于人体血液和髓液当中,相比于维生素B12,甲钴胺对于神经元的传导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甲钴胺能够促进核酸与蛋白合成,防止轴性突变,还可以修复被损害的神经组织,所以甲钴胺能够修复神经,治疗一些神经性损伤疾病。
01
甲钴胺为什么可以修复神经?
甲钴胺主要用于治疗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常用于各种类型的周围神经病的营养治疗,也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甲钴胺对髓鞘的生成和再生有辅助作用,还能够参与卵磷脂的代谢,对大脑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神经科的疾病,比如面部麻木,可以通过服用甲钴胺来改善。
若体内缺乏甲钴胺,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适当补充甲钴胺,可以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甲钴胺除了能够修复神经之外,还可用于下面这6种疾病。
02
甲钴胺不只修复神经,或许还对这6种疾病有效,不妨提前了解
腰椎间盘疼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难免会有一些关节类疾病,腰间盘突出是常见的关节疾病,腰椎处的神经受到压迫会造成强烈的疼痛,由于神经而产生的关节疼痛,可以服用甲钴胺来进行治疗。
服用甲钴胺期间也要注意进行康复锻炼,床上不要铺太厚的床垫,硬一点的床板更有利于腰椎的恢复。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表明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髓鞘再生,髓鞘是参与脂肪代谢的,有心血管症状的人群服用甲钴胺可以提高脂肪的代谢效率,减少血管内壁斑块生成,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比如有一部分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医生都会建议他们服用甲钴胺作为联合用药之一,从而降低心梗等疾病出现的风险。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因为对代谢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容易出现并发症,因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神经病变类型的并发症也有很多,比如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等。
对于此类糖尿病并发症来说,适当服用甲钴胺能够针对病变神经进行营养改善,加速并发症的恢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发病后患者一侧脸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会反复出现阵发性的剧烈疼痛。
这种疼痛犹如刀割、电击、灼伤样或闪电样,剧烈疼痛可持续数秒或者数分钟,通过服用甲钴胺能够帮助改善。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甲钴胺有助于改善人体内的特定细胞的数量,从而改善贫血,长期吃素食的人,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容易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适当服用甲钴胺能够改善贫血的问题。
带状疱疹
用甲钴胺联合其他药物能够帮助治缓解带状疱疹的症状,带状疱疹可能会引发后遗神经痛的问题,让患者备受折磨,甲钴胺能够缓解神经痛,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03
服用甲钴胺的几个问题
- 不同价格的甲钴胺,药效差距大吗?
甲钴胺的类型和品牌较多,价格也不同,很多患者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从药物的性质上来看,普通片剂的价格低于胶囊和缓释片。
从成本上来看,国产药物的价格低于国外进口的药品,是否有广告成本支出, *** 工艺、添加的辅料、包装不同也会影响到药物的价格。
- 能不能长期服用?没效果怎么办?
有明确适应症的患者,若用药一个月之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和好转,那么要停止用药,及时咨询医生。
- 需要注意哪些副作用?
服用甲钴胺之后,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那么要停止服药,注射用药时若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皮疹,头痛出汗等症状,也要停止用药,若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生产的相关工作,不宜长期服用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