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妈案例:爸妈高孩子自然就能长高?
母亲身高160厘米,父亲身高175厘米,他们生了一个儿子,现在16岁,身高180厘米,因此,在他们的意识里,比儿子小两岁的女儿也不会矮到哪里去。可事实却是,女儿现在的身高只有153厘米,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只长了1厘米,且在一年半之前就来了月经初潮。
这位母亲向医生讨教女儿长个子的良方,得到的答案竟是“爱莫能助”,因为经检查,小姑娘的股骺线已经闭合,基本上再也不会长高!
这里要提到一个名词——骨龄测试!以前听说过运动员选拔要进行骨龄测试,但是骨龄测试和宝宝的身高也有关系吗?嘟妈今天说说如何帮助宝宝长高高!
1
骨龄测试到底是什么鬼?
bone age study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骨龄可能跟实际的年龄不同。
简易骨龄测试可以到各大医院放射科拍摄腕骨全片,然后根据片子情况进行基本骨骺闭合分析,测定骨龄,价格不贵,视所用机器而定。
完整骨龄测定要到专业骨龄测定科研机构,进行一系列的测验和检查,比如所HDA数字化骨骼扫描系统可以实现这一点。
2
为什么要给宝宝测骨龄?
bone age study
通过骨龄可以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骨龄测试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生物学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差异可以让家长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同时对于一些身材矮小的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骨龄与年龄、发育成熟程度关系可用骨龄差来表明:
- 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 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
- 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3
什么时候需要给宝宝测骨龄?
bone age study
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期,之一个是婴幼儿期(0~3岁),第二个是青春期(13~18岁)。一般来说:0~6个月宝宝每月应该长2.5cm以 上;6个月到1岁时,平均每个月要长1.5cm以上;2岁和3岁这两年平均每年也要长10cm以上;从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应该长5~7cm。
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会迅速增高,到骨骺闭合前,男孩至少长25~28cm,女孩至少长23~25cm。如果在生长高峰期那一年,男孩没长10cm以上,女孩没长 7cm以上,都属于发育迟缓,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而在这一系列的成长过程中,有些情况需要家长及时带孩子做骨龄测试,以防错过生长期,对孩子的身高和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就像开篇的案例一样。
1. 婴幼儿期间如果出现发育延迟的症状可以为孩子做之一次骨龄检测,以确定孩子的发育没有出现延迟。
如果出现发育延迟,可以通过骨龄测试确定延迟的程度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可能的将孩子发育程度调整到正常水平。下面是6个月、9个月、1岁、2岁、3岁男女宝宝的骨龄测试图,宝妈可以参考对照一下。
6个月宝宝骨龄测试图↓
9个月宝宝骨龄测试图↓
1岁宝宝骨龄测试图↓
2岁宝宝骨龄测试图↓
3岁宝宝骨龄测试图↓
2. 在孩子6岁时做第二次骨发育检测并预测孩子最终身高。
这样不仅可以做到生长发育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主要的是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治疗、调整时间;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饮食营养结构和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发育进行干预和调整(身高、体重及全身发育和心理、智力等)。通常情况下,此年龄段的孩子女孩达到了最终身高的70%,男孩达到了最终身高的65%左右。
3. 在孩子进入性发育前期做第二次骨龄检测并预测孩子最终身高。
即女孩8岁左右,男孩10岁左右。在这个时期的检测有助于孩子以正常的(或调整到正常)发育水平和发育速度进入青春期,以保证孩子的性发育和身高发育能够以正常的状态启动和加速;因为这个阶段是有效调整孩子发育的最后阶段。通常情况下,此年龄段的孩子身高发育已经达到了最终身高的80%左右。
4. 女孩12至13岁,男孩14至15岁做第三次骨龄检测并预测孩子最终身高。
发育正常的儿童女孩通常会在这个年龄段发生月经初潮,男孩会在这个年龄段出现首次遗精。而在这个年龄段之前发生这种生理现象或之后还没有发生这种生理现象都应该及时做骨龄检测,以确定孩子的发育,尤其是性发育是否正常。在出现上述生理状况之后,调整孩子身高发育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很少,通常情况下,此时孩子的身高已经达到了最终身高的96%左右。
4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长高高?
bone age study
宝宝的身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人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所以生活中一般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这是骨龄测试的科学依据之一。
但是7分天注定,3分靠打拼!宝宝的身高还跟后天的环境因素,比如营养、情绪等都有关。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是长高个的两个关键因素哦!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
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春天正是我们睡眠质量更好的时候,这时应尽量让孩子早睡、睡足、睡好,以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学龄期的孩子每天要睡够9个小时左右,不要晚于晚上10时上床睡觉。
锻炼是孩子长个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运动同样可 *** 生长激素分泌,大约2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使正常儿童生长激素量达到一个高峰值。
调查研究显示,同龄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爱运动的平均身高高出4~8厘米,有的甚至更多。孩子经常运动可促进骨生长,尤以弹跳运动和伸展运动的效果更好,如跳绳、单杠引体向上、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建议生长期的孩子上下午各运动30分钟。
低年龄宝宝的运动推荐!
1岁以内的宝宝应该以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主动运动即帮助宝宝进行一些抬头、爬行、翻身的练习。被动运动则是父母给宝宝做一些婴儿操、 *** 抚触,这也有利于小宝宝的生长发育。
2-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练习跑跳,玩拍球。
宝宝长高的饮食禁忌
平时让孩子少喝甜饮料,少吃甜点等糖分过多的食品,过多的糖分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影响骨骼的发育。
盐也是增高的大敌,必须养成少吃盐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儿童血中钠浓度越高,个子越矮;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
注意加工食品的 *** ,如火腿、香肠、汉堡、肉松、汽水、乳酸菌饮料、冰淇淋、调味汁等等,这类含有较多高磷类食品添加剂的东西摄入过多, 将直接导致孩子体内钙、镁等矿物质排出体外,影响钙的利用、骨骼的发育。
◆ ◆ ◆ ◆ ◆
| 参考
http://kidshealth.org/en/parents/xray-bone-age.html
http://kidshealth.org/en/kids/my-height.html#
http://baobao.sohu.com/20160429/n446840344.shtml
嘟嘟医生:一站式帮您解决备孕。怀孕、育儿中的各种问题。宝宝的衣食住行,一点一滴,我们统统都放在心上。
本报杭州7月16日讯 (记者 郑文 通讯员 祝姚玲) 无需进放射科机房、随时随地可拍片,辐射剂量比常规设备降低80%,10秒快速出片……7月16日,微剂量可移动儿童骨龄DR在浙大儿院正式发布。
骨龄检测,是儿科看诊时的一项基础检查,能够准确反映生长发育水平,帮助诊断和监测儿童内分泌疾病和生长紊乱疾病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000万至8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发育不良等问题,骨龄诊断需求每年约3亿人次。
此次发布的微剂量可移动骨龄DR专门为中国儿童骨龄检测设计,是之一款取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手腕部拍片的平板DR。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看到了这款“便携式测量仪”,大约1米多高,占地不到1平方米,四面绘有卡通图案,顶部有工作平台和显示屏,底部装有轮子,不费力便可平稳推动。设备一侧开有一个小“窗口”,大小可容纳儿童手臂伸入,“窗口”边的一圈专利铅帘屏蔽防护设计,能够更大程度防止辐射外泄。
开始检测时,医生首先在设备顶部平台上打开工作站界面,录入患者信息,儿童将左手伸入“窗口”内,医生通过屏幕上的软件界面,观察并实时指导儿童手部摆位,调整曝光剂量,按下曝光手闸,屏幕即刻显示儿童手骨X光图,图像清晰细腻。算法软件支持图像后期处理、报告模板编辑功能,最终输出诊断报告。
三岁后定期测骨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 欣 主任吴珺
生活中会发现,同龄孩子有的高有的矮,这可能涉及早长和晚长的问题。家长如果担心,测骨龄可以真实反映其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偏离,尽早进行相应干预。
人的年龄分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所谓“生活年龄”指的是日历年龄;“生物年龄”指的是骨龄(反映骨骼的成熟度)。骨骼的生长在身高增长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简单说,身高由骨骼的高度决定。组成身高的骨骼包括头颅、脊柱、大腿骨、小腿骨和脚骨。
从X线片上看孩子的膝关节部位,长骨两头最顶端圆圆的部位,是骨骺,接着骨骺的部位是骨干。骨骺和骨干之间的缝隙,就是成长板。成长板就像骨骼的司令员,它说能长就能长。成长板在X线片上只是一道黑色的缝隙,但实际上却是生长着无比旺盛的软骨细胞的聚集区。软骨细胞能让骨头变长变粗。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骨骺体积不断长大、形状不断变化,成长板也因此由宽变窄。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成长板部位就不再有新的软骨细胞增殖,原有的软骨细胞全部长大、凋亡、钙化了,骨骺和骨干逐渐融合到一起,成长板就消失了,长骨的生长也就停止了,身高就此到达终点。
所谓骨龄,就是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人体各个部位的成长板在生长水平上基本是一致的。因此,为拍片方便,一般用手骨判断骨龄。如果手骨部位的成长板都钙化闭合了,那么膝关节等下肢骨的成长板也基本上钙化消失了。
骨龄和身高、体重一样,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应定期检测骨龄。建议孩子3岁后,每年常规体检时测一次即可;青春期,建议每半年测一次。骨龄比日历年龄大或小1岁以内都是正常的;如果骨龄比年龄超过2岁,要警惕性早熟;骨龄落后2岁,加上身高较矮,要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导致的生长迟缓。
来源:生命时报
骨龄丨观察的常用规则来源:熊猫放射
骨骼骨骺出现和愈合时间与实际年龄的关系称为骨龄。
观察骨龄的常用规则
- 从出生至5岁儿童应注意观察骨骺出现的时间;
- 5~14岁儿童应注意观察骨骼发育有无异常;
- 14~25岁应主要观察骨骺的愈合情况;
- 手及足的小管状骨很多,其骨骺生长部位各不一致,记忆较困难。
- 如果不熟悉正常骨骺,容易误诊为骨折,其中以椎体及附件骨骺最容易发生误诊。
- 籽骨、副骨及永存骨骺,可误诊为骨折。
检查骨骺(二次化骨核)
出现及愈合常用的投照部位:检查骨骺出现和愈合异常时,7岁之前应照腕关节,7岁以后照肘关节。
如腕骨出现两个化骨核可能为 1~4岁,发现 3~7 个化骨核可能为 5~7岁。肘、腕关节的化骨核较多,为了便于记忆各化骨核出现的年龄,可用下述 *** :
- 肘关节化骨核岀现的年龄是1 岁前(肱骨小头),5岁(桡骨头、肱骨内上髁),11岁(鹰嘴滑车),12岁(肱骨外上髁)。
- 腕部化骨核出现的顺序是头、钩、三、月、舟、大、小、角腕豆,1岁出2个,10岁全出。还应指出,女孩较男孩出现化骨核的时间要早 1~3岁。
↓ 说明:方格外数字为骨骺最早出现年龄到最迟出现年龄之间正常范围;方格内数字为骨骺间及干骺间完全融合年龄的正常范围,加括号为女性,只有一排数字为两性共用。
中国人四肢骨龄标准
↓ 肩及肘骨骺发育与成熟的年龄
↓ 椎体及附件骨骺(A. 附件、横突及小关节突;B. 棘突及椎体前缘;C-D. 椎体上下缘,正侧位)
↓ 腕关节的籽骨(黑色为籽骨;I~V为掌骨近端;T. 大小多角骨;C. 头状骨;H. 钩状骨;N. 舟状骨;L.月状骨;T'. 三角骨;P. 豆状骨)
↓ 足部籽骨及额外骨的发生部位
1.外胫骨;2.钩状骨;3.内楔骨;4.之一跖骨腓侧籽骨;5.第二骰骨;6.腓骨侧籽骨;7.第五跖骨侧的韦萨留斯骨(vesa lian um) ;8.内跖骨;9.副舟骨;10.副距骨;11.载距突籽骨;12.三角骨;13.第二跟骨(其中1、6、7、9、12常见)
全身骨骺成熟加速(骨龄早)的常见原因
- 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
- 体质性(先天性身材高大)
- 雄激素或雌激素的过度摄入或产生(男性化的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分泌雄激素或雌激素的性腺肿瘤、性腺功能亢进)
- 脑垂体性或大脑性巨人症
- 多骨型纤维异常增殖症(尤其 Albright病)
全身骨骺成熟普遍延缓(骨龄晚)的常见原因
- 先天性心脏病(尤其青紫型)
- 伴有侏儒或智力障碍的先天性综合征群
- 生长期及青春期的全身性发育延迟
- 少年期糖尿病
- 性功能减低(如Turner 综合征)
- 垂体功能减低伴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或继发于颅咽管瘤或其他肿瘤)
- 先天性或后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 营养不良
- 肾变病或其他肾病
- 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孩子早长还是晚长,要看骨龄!大概能长多高?先算算遗传身高春天啦!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孩子们该出来嗨了!
春天可是长身高的黄金季节!千万别错过!
怎样做可以“高效”长身高?孩子真的会有的早长有的晚长吗?
为什么医生总建议检查骨龄?它和骨密度有什么区别?
今天小编来好好跟大家说说,
首先我咨询了我们医院儿保科副主任赵冬梅医生,她一再强调:孩子到底是不是晚长不能盲目等待,要看骨龄!
看骨龄?啥意思?什么是骨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理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与生理年龄相比,骨龄更能准确地体现儿童真正的生长发育水平。
为什么骨龄能决定身高?
一般情况下,女孩15岁,男孩16岁骨骺就接近闭合,而且发育后孩子长高的空间非常有限,意思是:能长的空间很小了!
所以,帮助孩子长身高的更佳时期是10岁之前!
那“骨密度”又是啥?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是否容易骨折的重要依据。
所以,这两项检测不一样!别混淆!
区分了骨密度和骨龄,咱们来说说孩子“能”长多高?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疾病、环境因素等,如果排除疾病的影响,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占70%,环境因素占30%,
如何知道遗传身高是多少呢?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公式算一算:(单位:厘米)
男宝:(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2)÷2
女宝:(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2)÷2
重点来了!!
遗传身高并不是终身高,每个孩子都有约6.5厘米的“弹性”身高,例如:在孩子长身高期间适当的多运动、睡眠很好、饮食营养均衡等,就可能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多长,反之,就会少长!所以,抓住这个弹性身高很重要哦!
怎样帮助孩子长身高?
之一:测定骨龄,筛查疾病隐患!如果您的孩子身高“不太理想”,我建议您先带孩子到儿保科检测骨龄,这对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通常情况下,儿童的骨龄与实际年龄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动不超过 1 岁。
*骨龄小于实际年龄,可能与体质性发育延迟、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
*骨龄大于实际年龄,可能是由性早熟、肾上腺疾病等引起。
第二:排除疾病隐患后,仔细咨询儿保科医生,找出身高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如:睡眠不好、消化不好、晚睡、运动量小等。
还是那句话!找出原因“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在门诊中,赵医生说有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晚长,孩子也是晚长,也有的家长自己胡乱猜测自己在家给孩子“治疗”,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
孩子早长晚长,一定是用科学的检测结果判定!所以,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偏矮或过高,都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筛查!
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一般情况下,通过生长曲线图来判断,在这里提醒大家,给孩子测量身高要注意这4点:
1、固定的测量时间(如:早上、晚上)
2、固定的测量频次(如:每月一次)
3、固定的测量人员(如:妈妈或爸爸)
4、按时记录(测量日期、具体时间等)
女宝
举例:4岁女孩,如果身高是103cm,意思是:她的身高在该年龄段50百分位,如果是100cm,就是25百分位,身高偏低,要继续加油!如果是108cm,就是90百分位,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属于长得高的,非常棒!
男宝
简易版本
暑假开启后,“神兽们”陆陆续续返家,不少家长都做足了功课,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假期。
在这里,我们也想提醒广大家长朋友,暑期是关注孩子健康问题的绝佳时间,很多家长有关于骨龄检测方面的疑惑,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
科普时间
1、什么是骨龄?
骨龄,即骨骼年龄。它是以小儿骨骼实际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一个骨骼发育年龄。是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的、能准确反映骨骼生长状况和儿童体格发育的核心标准。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
一般情况下,骨龄的增长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但骨骼发育除了遗传因素影响,与营养、睡眠、运动、环境、环境、心理、等也有密切关系。当骨龄与实际年龄出现差异,不管是骨龄>实际年龄还是骨龄<实际年龄,都会对孩子身高造成影响。
2、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测骨龄
(1)肥胖的孩子:
特别是女孩,过度大的脂肪组织会促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孩子性腺提前发育,加速骨骺快速闭合,最终影响到终身高,肥胖的孩子骨龄超前较多见。
(2)性发育开始启动的孩子:
女孩通常8-9岁,男孩 9-10岁,家长要在这个时间段特别关注孩子的骨龄,不要等到孩子性发育了才开始干预,要给孩子的生长空间留足时间。
(3)提前发育的孩子:
女孩在7.5岁前出现 *** 发育,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即为性早熟。早发育的孩子,生长潜能受损,监测骨龄能直观反映骨骼成熟度的进展。
(4)短期内身高增长速率明显减慢或明显加快的孩子,需监测骨龄及时了解生长发育状况
(5)出生身长、体重、儿童期持续矮小的孩子,需要定期监测骨龄
3、骨龄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对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定期测骨龄非常重要利用骨龄推发育情况,可以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潜力。通过骨龄检测,能够发现:
(1)判断发育情况。反映孩子的真实发育水平,以及身体成熟程度。
(2)诊断疾病。判定孩子是否存在矮小、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等。
(3)预测未来身高。骨龄代表孩子的生长空间,能预测孩子的身高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好消息来啦,儿童骨龄免费检测活动招募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小儿内分泌门诊针对暑假来临,特推出免费骨龄检测公益日活动,家长朋友通过前期报名,可以在7月27日下午带孩子免费来进行骨龄检测。
医院儿科小儿内分泌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由李亚琴副主任医师出诊。
报名方式:
(1)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需要选择到院时间,避免造成拥挤,报名后会根据填写时间进行 *** 回访,若时间不冲突,则不会进行通知,若时间冲突,会进行 *** 回访进行沟通。
(2)活动当天在门诊大厅现场签到,拿签到号,若骨龄评估后,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则需要现场挂号咨询。
(3)根据现场签到顺序就诊。(温馨提示:不需要提前预约挂号,按照签到号顺序就诊,家长进行报名即可,如若名额已满,报名系统会自动关闭,如若可以填写报名表单,表明报名成功,可以在7月27日当天到医院就诊。)
(4)号源有限,请尽快报名,报名时手机号填写正确,并保持畅通,若有时间冲突,会在2-4天内进行通知。
孩子能长多高?测个骨龄就知道啦!测骨龄还真不是“智商税”相信大家都听过骨龄,通过骨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目前的骨龄是否与实际年龄一致,如果骨龄过大或过小,应及时干预,帮助孩子达到理想#身高##儿童长高#
骨龄到底是什么?
它代表骨骼成熟,反映生物年龄,有些孩子骨龄和年龄不一定一致,比如有的孩子12岁,骨龄还是10岁;有些孩子只有10岁,骨龄已经12岁了。
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在正负2岁以内是正常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被认为是骨龄异常;
具体来说,骨龄过大可能意味着生长激素过多、性早熟等问题,骨龄过小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原因。
骨龄如何预测身高?
测量骨龄可以对孩子未来的身高进行预测,通常通过手腕或手指关节的X光片来确定;
基于骨龄,医生可以根据一个孩子的性别、骨龄体重、生长发育情况和家族身高等数据来预测未来身高。
▼▼▼
孩子身高发育是否达标?还能长高多少?怎么科学长高?
(附运动长高视频)
注:身高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请按客规情况填写)
孩子什么情况需要测量骨龄?
当孩子现在有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尽快带孩子去检测骨龄:
1、与同龄儿童相比,发现儿童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或减慢;
2、当发现孩子的身高、体重明显不同于同龄孩子时;
3、在课间排队时,总是站在后三名;
正常儿童应每半年或一年检测骨龄,实时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使儿童沿理想路径生长。
骨龄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有:
生长激素异常:生长激素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如果儿童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骨骼生长发育问题,从而影响儿童的身高和骨龄。
营养不足:在生长发育期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如果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缓慢,骨量减少,从而影响骨龄的正常发育。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如甲亢、性早熟、肾上腺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儿童骨龄异常。
遗传因素:儿童的身高和骨龄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家庭中有身材矮小或生长迟缓的成员,儿童也可能受到遗传影响,导致骨龄异常。
如果孩子的身高和骨龄不符合实际年龄,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孩子多大要测骨龄?
更好在青春期开始前测量骨龄,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长2-4cm。
拍骨龄有辐射吗?
目前骨龄检查主要是拍x光片。数据显示,一次性骨龄片的辐射量为0.0012msv。随着辐射保护装置的升级,辐射会越来越小,可以忽略不计。
如何预防骨龄异常?
健康饮食:适当增加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钙、维生素和其他对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的营养素。
合理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系统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密度的增加。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如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注意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儿童的骨龄异常。
你家娃生长达标吗?快来免费测骨龄暑假来了,很多家长开始操心娃的发育情况。你家娃身高达标吗?还有多少生长潜能?太胖了影响长高?骨龄比年龄大很多?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相关问题,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将举办暑期免费测骨龄活动,帮助广大家长判断孩子的生长情况。
骨龄是人的生物学年龄,通俗地说,是人的骨骼生长年龄。人的每一根骨头的发育过程都有连续和阶段性,骨骼年龄能够较准确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也有临床意义。骨龄一般是拍摄左手和腕部正位X线片,通过图谱或者评分 *** 来评测,有标准骨龄图谱。骨龄能够预测孩子的身高潜力,当然也可以通过测骨龄,根据结果分析,调整饮食、作息等状态,使身高发挥更大潜能。
骨龄不仅能够确定儿童生理年龄的范围,内分泌科医生还会用骨龄检查来判断身材矮小、身高过高、生长迟缓、性早熟、性晚熟、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疾病。骨龄有自身发展规律,一般与实际年龄上下浮动不超过1岁。如果相差过大,就要考虑早长和晚长的问题。本次活动凡矮小、肥胖、早熟以及内分泌遗传代谢相关疾病儿童均可报名参加,活动期间可免费测量身高、体重,免费测骨龄。活动时间为7月11日—7月16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活动地点为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儿内科门诊导医台西对面)。
温馨提示,由于使用骨龄仪器没有纸质版报告,如需报告,建议广大家长在活动现场使用手机拍摄。
那么哪些人需要测骨龄?多长时间测量一次?
1. 身高偏离明显人群:身高低于P25、身高高于P90
2. 低出生体重儿童: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水平的第十百分位
3. 遗传身高偏低:遗传身高低于正常人群的第十百分位
4. 体育特长生
5. 肥胖儿童:BMI大于P95
6. 出于职业等需求对身高有特殊要求人群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江黎
什么是骨龄?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11岁多的女孩
身高146cm
月经来潮已经2年
检测骨龄已经14岁左右
据女孩妈妈讲这两年孩子身高长得很慢,虽然目前身高在同龄孩子里是中等水平
但是预测她最终身高不到150cm
这个结果对女孩来说无疑是很残酷的
妈妈很惊讶,也很懊恼
为什么不到12岁的孩子骨龄却有14岁?
什么是骨龄?家长在担心之余充满疑问,
什么是骨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学年龄(骨龄)。骨龄是指骨骼生长的年龄,可借助于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进行判断,了解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及干骺愈合程度等,并与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获得个体骨成熟的年龄。通常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观察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骨龄是评估剩余生长潜力的有效依据,比实际年龄更能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骨骼的成熟度。也就是说孩子能长多高,不取决于年龄,取决于骨龄。
到了这个岁数,骨龄就会停止生长,很难再继续长高人的骨头也是分年龄的,一般来说,人在小时候到长大之后,骨头都是会慢慢进行发育的,但是当人们长到一定程度之后,骨头就会紧闭,也就是说骨头不会继续生长,人也不会继续长高了。
骨龄一般长到几岁就开始停止长高?
每一个人骨头生长的速度和发育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并且男生和女生发育程度也会不一样,因此骨龄要根据身体的各种因素来判断。据调查了解,女孩子的发育大概在11到13岁为更佳值,而男孩子大概在13到15岁为更佳值,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在这段期间生长得很快,骨骼发育也比较迅速。女孩子一般来说会比男孩子生长发育要早一点。
骨龄停止生长也会有男女差别,女性的平均岁数是17.3岁,男性是18.4岁,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都会在这段期间停止长高,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期间之后就不能继续长高了,不过这些都只是平均年龄,也会有个人差异,大家不要因为高于这个值或者低于这个值而感到疑惑。
骨龄跟人们的身高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人们也可以根据这个值在不同时期让孩子做某些事情,这样孩子身高长得更快,比如说在容易长高的年纪多让孩子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多吃含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蛋白质可以让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也会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在这些期间不能让孩子饿着,而且孩子在长高的同时是非常容易饿的,所以要让孩子多吃一点,但是不能一餐吃很多,可以多餐,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了。
同时还应该要多让孩子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这样孩子在这个时期才可以长得更高,并且身体发育也会更加完全,家长需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来让孩子长高,错过这个时间之后,可能再多进行几倍的努力都长不到这么高了。
其实判断一个孩子的骨龄可以根据公式来计算,不过公式也会根据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当中的一些因素而受到影响,不能一味的认为公式得出来的答案就一定是孩子的骨龄时间。人们也是可以通过去医院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确定骨骼年龄的,不过这个年龄值也会根据每个人在今后的差异而不一样,但是可能相差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