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资源极其丰富,种类也是各色各样,很多云南人都经常会遇到叫不出名字的野生菌,更不用说外地人了。
当我们踏足于云南这一方野生菌秘境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心中这样的惊叹都是不绝如缕——什么,这也是野生菌?这也能吃?
不同品种的野生菌自身风味、性质都是截然不同的,不过需要用各异的料理方式和烹饪 *** 来 *** ,才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出野生菌本身的鲜美滋味,不辜负这一珍贵山珍。
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这些云南野生菌的正确吃法。
鸡枞
在拥有众多鲜美野生菌的云南,鸡枞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
很多漂泊异乡的云南游子,若是能够带上一瓶油鸡枞在身边,那萦绕在唇齿间熟悉的鲜美味道,便是一剂更好疗愈思乡之情的良药。
鸡枞的烹饪 *** 分为鲜吃和长期保存备食做法,鲜食的话主要是以炒吃、清炖和煮吃为主,并不需要复杂的配料和烹饪技巧,只是最质朴的烹调 *** ,便能更好的激发出鸡枞的鲜美。
而长期保存备食做法可以将鸡枞 *** 成干鸡枞、腌鸡枞和油鸡枞。
干鸡枞是将洗净的新鲜鸡枞放入锅中,以盐焖干水分,再入簸箕、晾笆暴晒而成,吃的时候可以加入烧熟的青红辣椒、鸡蛋酸茄和调料凉拌。
若是将干的鸡枞切断,再加上一些小米辣、白酒之类的配料放入土坛之中进行研制,一道腌鸡枞便诞生了。
做为云南美食一张亮眼名片的油鸡枞,则是有着两种不同的做法,腾冲地区的传统做法是把洗净的鲜鸡枞和生红辣椒、大蒜加入大量菜籽油浸炸而成。
另外一种做法是把干鸡枞切段,配以切碎焖至半干的红辣椒、大蒜以及草果、八角等香料,拌匀放入炼制好的植物油里浸泡,制成油鸡枞,可随时取食。
干巴菌
其貌不扬的干巴菌,其实也是云南野生菌的一大代表选手,若是你因为它那随性的外表而错过了它,绝对算是你干菌人生中的一个不小遗憾。
干巴菌最适合的做法就是新鲜炒吃,无论是用青椒还是鸡蛋或者是瘦肉,都十分的百搭,其浓郁奇异,仿若牛干巴的滋味香气能够更大程度的提升整道菜的风味层次。
牛肝菌、青头菌、松茸等
牛肝菌、青头菌、松茸等野生菌,价格偏高,但与其价格相对应的则是它们自身令人记忆深刻的鲜美滋味。
在盛产牛肝菌、青头菌、松茸的地方,当地人有时候只需要一点配料,或是一锅鸡汤,便成就一锅鲜美上头的野生菌火锅。
或者加上些许辣椒大蒜等配料,一碟满溢菌香的爆炒牛肝菌便端上了餐桌,而松茸的话,更加适合生吃、凉拌等做法。
奶浆菌
云南人常常食用的奶浆菌分为黄、白、红三种,做法多样,无论是煎炒烹炸都十分适宜,也是云南当地一种十分大众化的野生食用菌。
很多人买到奶浆菌后,一般会用新鲜的韭菜段、青辣椒、大蒜等一同翻炒,不仅简单易学,而且还能更好烘托出炒奶浆菌那鲜甜脆口的独特口感和香味。
而一些云南会吃懂吃奶浆菌的当地人,甚至会用腌渍的 *** 来处理奶浆菌,清洗干净的奶浆菌,蒸熟放凉之后加上花椒、小米辣、调味料等一同腌制,一个星期之后,那腌奶浆菌的酸爽鲜美滋味,绝对让你欲罢不能。
泥蛋
在云南当地,将这种野生菌形象的称为“马屁泡”,通常在洗干净切片汆水之后,用来凉拌或者炒着吃,吃起来有一种清新的泥土芳香,味道十分独特。
马勃菌的味道虽然不似牛肝菌那般浓郁,也不像松露一样辛辣,但它那独特的泥土和熏木香气也是其他野生菌所没有的,若是想要品味它最本真的滋味,也可以直接切成薄片,佐以热油、辣子、盐巴,也是香气四溢,清爽可口。
香蕈
香蕈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香菇,只不过是山林峰峦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和我们平时在市场里见到的人工种植香菇可谓是天差地别,其香味浓厚鲜甜,清香爽口。
香蕈无论是配青椒、瘦肉丁炒吃,还是用来炖鸡蛋、肉圆、或煮汤吃,都十分的鲜美,绝对刷新你对香菇的认知。
小心,这些蘑菇有毒!|纸上博物馆又快到“每逢佳节胖三斤”的时候啦!
你们的年货办得怎么样了?
购物车里好吃的都清空了吗?
香肠腊肉都备好了吗?
……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以为小编今天要给大家推好吃的?
NO,NO,NO!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自然界的一群“奇葩”,
他们明明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
可偏偏不甘心,不是花朵,却总想与花争艳。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那些外表美丽,但却有毒的蘑菇们吧!
美
A
面
丽
有
毒
说到蘑菇,大家自然而然想到可以吃的美食,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但是,蘑菇界的一些有毒的种类却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死亡。
紫星球肉盘菌
Sarcosphaera coronaria
紫星球肉盘菌是一个引人注目且独特的物种,首先产生半埋的块状子实体,但它会像杯状真菌一样开裂释放孢子。在欧洲,十几个国家将此物种列于濒危真菌红色名录中,并拟列为伯尔尼公约受国际保护的真菌之一。该物种在北美鲜见。尽管据称其烹熟后可食,但紫星球肉盘菌含有潜在的致命毒素鹿花蕈素,且在鹿花菌属中也发现了这种毒素,因此更好避免食用。通常该种也被称为粉冠真菌。
紫褐鹿花菌
Gyromitra esculenta
紫褐鹿花菌种加词“esculenta”的意思是“可食的”,然而其不仅有毒,而且有可能会致命。尽管在芬兰或其他地方仍广泛食用且出售,但现在已被多个国家禁止销售。紫褐鹿花菌含鹿花蕈素,它可以分解生成甲基肼(一种用作火箭燃料的有毒化学物质),造成肝、肾衰竭,使人昏迷,并最终死亡。大部分毒素可通过换水煮两次来去除(尽管产生的烟雾可能有毒)。尽管如此,在那些多年食用这类真菌相安无事的人当中还是发生了中毒死亡事件,因此,常识暗示我们应避免食用紫褐鹿花菌。
毒肉座壳菌
Podostroma cornu-damae
在自然界中红色通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这一规则在真菌中并不通用。但毒肉座壳菌显然例外。火红的毒肉座壳菌有剧毒,最近在日本已经造成了数人死亡。研究表明, 毒肉座壳菌包含六种不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可引起自发性出血、脑萎缩及其他令人不适的症状。该毒素与那些用于化学战的毒素相似。幸运的是,毒肉座壳菌在亚洲东部是一个相当罕见的物种。种加词“cornu-damae”就是指这个物种通常呈鹿角形状。
黄斑蘑菇
Agaricus xanthodermus
黄斑蘑菇也被称为染黄菇,虽然有人宣称食用该种后无任何问题,但通常它却是引起胃肠中毒的一类蘑菇之一。黄斑蘑菇菌盖呈白色或奶油色,菌柄相对细长且基部球形膨大,通常一眼就能被识别。菌柄基部伤后立即变为黄色是该种最明显的特征。整个子实体带有墨汁味道,烹熟后味道更强烈(十分倒胃口),黄斑蘑菇的味道和它的毒性源自其含有的酚醛代谢物(与石炭酸相关的化合物)。
毒蝇鹅膏
Amanita muscaria
受童话故事插图作者的“青睐”,毒蝇鹅膏长期以来都背负着不祥的名声。曾经被认为其毒性极强,因能杀死落在菌盖上的苍蝇——就如其英文和拉丁名字一样(musca 意为“一只苍蝇”)。尽管著名的真菌毒素——鹅膏素——首次从该种的子实体中分离出来,但含量微小。其毒性活性成分实际上是蝇蕈素和鹅膏蕈氨酸,这两种成分不仅有毒,而且有致幻的作用。在拉普兰和西伯利亚地区毒蝇鹅膏曾被使用在萨满典礼上。也有传说认为圣诞老人的起源与毒蝇鹅膏有关,这主要指驯鹿是在迷幻的精神中飞跃,且圣诞老人也穿着红色和白色的服装。
鳞柄白鹅膏
Amanita virosa
像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 一样,鳞柄白鹅膏也是一种典型的有毒蘑菇,在其分布区域导致了许多起蘑菇中毒死亡事件。子实体含有致命的鹅膏毒素,如食用后会引起主要细胞损伤,首先引起肝脏衰竭。
鳞柄白鹅膏形成的蘑菇圈
鳞柄白鹅膏菌盖和菌褶呈白色,菌柄具菌环,其基部具有球状的菌托,新鲜时带有令人呕吐的甜味,这些明显区别于其他的物种,但鳞柄白鹅膏菇蕾时期的子实体易被误认为可食用的物种而被采食。最近分子实验证明世界上鳞柄白鹅膏是复合种,但复合种内所有的种都具有毒性。
大青褶伞
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在北美洲,大青褶伞是当地蘑菇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其他地方也有多起由该种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大青褶伞是热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物种,尤其是在草地上常形成壮观的蘑菇圈。该物种已扩散至温带地区,北至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但在欧洲和新西兰却未见该种报道(除极少部分生长在温室和植物盆栽中)。其绿色的孢子印非常独特,易与其他种区分开来,但幼时子实体的菌褶没有颜色,这使得人们易将其与可食用的大环柄菇属物种混淆。其毒素尚不明确,但能引起易感人群剧烈的胃肠反应症状。
纹缘盔孢伞
Galerina marginata
盔孢伞属Galerina 是一个较大的属,该属真菌子实体较小,褐色,许多种类生长于泥炭藓或其他苔藓上。它们在野外看起来非常相似,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区分开来。纹缘盔孢伞相对较大,成群生长于木头上,这也使其不难识别。该物种新鲜时撕开闻起来有淀粉气味。其英文名——
“Fungal Bell” 或“DeadlyGalerina”
——清楚地表明,它是一种致命的剧毒真菌,其鹅膏毒素含量比毒鹅膏更高。纹缘盔孢伞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可以食用的多变库恩菇,而不易被错认为是具致幻作用的光盖伞——尽管这种错误的确曾经发生过。
洁小菇
Mycena pura
对于洁小菇来说,英文名丁香小菇(OccasionallyLilac Bonnet)可能更为贴切,其子实体颜色变化较大,从粉色至暗黄色。其最常见的是丁香紫色、紫罗兰色或玫红色,但已知至少有11 种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不同的个体显微形态并无差异且都带萝卜气味,但很可能DNA 证据会证明洁小菇其实是一个复合类群。至少有一些被称为洁小菇的真菌含有毒蕈碱毒素,因此,尽管在一些国家洁小菇被认为是一种食用菌,但更好还是不要食用。
半针裸盖菇
Psilocybe semilanceata
近年来,由于受致幻剂的影响,看起来有些无辜的粪生真菌背负了恶名。半针裸盖菇子实体含有致幻的裸盖菇素成分。英文名字自由帽菌(Liberty Cap),来源于其菌盖与弗里吉亚帽(自由帽,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自由的象征)非常相像。半针裸盖菇的别称神奇的蘑菇(Magic Mushroom)也用于其他有兴奋作用的蘑菇。虽然收集半针裸盖菇已经成为狂热爱好者的流行仪式,但现在在许多国家也是非法的,而且持有采集的标本可能被视为严重的刑事犯罪。
油口蘑
Tricholoma equestre
直到最近, 油口蘑还被认为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菌,甚至可进行商业交易。它传统上是为法国贵族保留的(主要是骑士),并在当地市场广泛销售。然而,在2001—2009 年间,法国和波兰报道了将近20 例由于食用油口蘑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其中几起是致命的。尽管中毒者反复多次吃了油口蘑食物,但他们都表现出肌肉组织的破坏——横纹肌溶解症状。许多古老的书籍中如著名的《马背上的男人》都记载油口蘑可食,但是更好避免食用。
巢彩孔菌
Hapalopilus nidulans
巢彩孔菌被誉为“蘑菇染坊的黄金”,强碱性媒染剂处理后可染出亮丽的紫罗兰色。它能作为染料是由于其子实体内含有三联苯醌化合物,该化合物也具有抗菌的特性。最近德国报道了一个家庭因误食巢彩孔菌而引起神经性中毒的事件。误食者误食12小时后出现恶心、运动功能受损、视力障碍、肝和肾衰竭的中毒症状。而让人有点惊讶的是,三个误食者的尿液颜色暂时变为紫罗兰色。但后来都痊愈了。研究发现产生尿液变色反应的原因是一种称为多孔菌酸的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在巢彩孔菌中含量很高。
橙黄硬皮马勃
Scleroderma citrinum
硬皮马勃是极为常见的树木外生菌根菌,当子实体顶部开裂释放出黑色孢子——顶部开裂后有时形成星状结构。橙黄硬皮马勃非常喜欢生长在酸性林地或荒野。如果切开子实体,则具有明显的“马勃气味”——特别像橡胶的气味。据说其子实体曾掺杂在块菌中出售,但实际上橙黄硬皮马勃有毒,食用后可导致肠胃炎。偶见的寄生假牛肝菌有时也寄生于橙黄硬皮马勃子实体上。
纸上博物馆荐书
《蘑菇博物馆》
Agaricus campestris
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完美结合的菌类高级科普读物。(点击上图可以直接下单哦!)
《蘑菇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全世界更具代表性的600种蘑菇及其近似种。这些重要蘑菇分布范围遍及全球,分布地从原始森林到广袤草原,从戈壁滩涂到沙漠荒丘。
全书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蘑菇的大小和形状多样性,而且也展现了它们美丽的艺术形态。
如果你想知道一种蘑菇名字背后的故事,只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
图:视觉中国
为了更好地展示蘑菇的特性, 每种蘑菇都配有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原物种真实尺寸相同,另一种为特写图片,能清晰辨识出该物种的主要特征。
每种蘑菇标本均配有相应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
简要介绍了蘑菇采集、收藏和鉴定的基本 *** ,以及蘑菇的地理分布、生境、宿主、生长方式、频度、孢子印颜色、食用性。特别是,本书为蘑菇的分类,提出了重要依据。
每种都配有地理分布地图,一目了然。
本书最后附有学名检索表和俗名检索表,便于读者快速检索查询。
业内外专家联袂推荐
本书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蘑菇的真实大小和形状多样性,而且详述了他们的地理分布、生境、宿主、生长方式、频度、孢子印颜色、食用性,以及采集、收藏和鉴定 *** 。
——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书既可作为蘑菇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收藏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书,还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高级科普读物。
——姚一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作者
彼得·罗伯茨(Peter Roberts)
担任英国皇家植物园高级专家14年,一直从事菌物野外调查研究,其足迹遍布不列颠群岛、欧洲、南美洲北部和中部地区以及加勒比海和非洲地区。发表了大量温带和热带地区的真菌。他是New Naturalist: Fungi的合著者,也是Field Mycology等期刊的编委会成员。
谢利·埃文斯(Shelley Evans)
担任英国菌物学会菌物保育负责人十余年,欧洲真菌保护理事会执行委员,真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小组专家成员。Pocket Nature:Fungi系列书籍的合作者。她也是一位野外调查经验十足的菌物学家,一直从事真菌资源野外调查,其足迹遍布不列颠群岛、欧洲和北美洲地区。
除了《蘑菇博物馆》,我们还出版了《贝壳博物馆》哦!(点击上图即可打开购买链接。)
《贝壳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完美结合的贝类高级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种海洋贝类及其近似种。这些重要贝类分布范围遍及全球,栖息环境从潮间带延伸至深海,从寒冷的极地延伸到热带海洋。
每种小贝壳都配有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原物种真实尺寸相同,另一种为特写图片,能清晰辨识出该物种的主要特征。此外,每种贝壳标本均配有相应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贝类的大小和形状多样性,而且也展现了它们美丽的艺术形态。
- 版权信息 -
作者:彼得·罗伯茨 谢利·埃文斯
本期编辑:王薇 唐知涵
本期排版:佳怡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以直接购书哦!
楚雄市南华县舌尖盛宴——菌子大全每年雨季到来,上天便赐予云南无与伦比的神物——菌子。尤其是头天大雨如注,若干响雷,第二天暖阳当头,这样的天气,必定会将山里各样菌子催将出来,此等美物可谓是云南人的挚爱,菌子的鲜美味道历来让云南人朝思暮想。尤其是走出大山的学子,一到暑假恨不得马不停蹄的赶回楚雄老家,采寻那让人魂牵梦萦的舌尖神物。这个季节,小本也是恨不得像学生那样有个漫长的暑假,回归山里采菌为乐食菌为快。
对于菌子,云南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执念和偏爱,哪怕听闻许许多多的吃菌中毒事件,对于可能会夺人性命或摄人魂魄的菌子,云南人并未将其弃之如敝履,甚至很多云南人自己也开玩笑说:没有吃菌子产生幻觉,没看到过小人人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对于菌子的热忱云南人一直都是独占鳌头,对于吃菌子这等美事,云南人总是争先恐后,乐此不疲。
山林间采摘菌子可以说是城里人回乡必不可少的一件趣事,尤其是带着孩子回归大自然,既能锻炼身体,认识自然,又有收获的喜悦,简直妙不可言。
菌子不长在田里或着水塘边,要去松树挨着栎树的山里才有。太过年轻或者十分茂密的混合树林都是长不出菌子的,只有疏密相当,阳光可以透过树叶的间隙照在树根附近才行。云南多山,气候湿润,植物繁茂,这是菌子成长的理想环境。其次,红土地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半腐烂干枯的树叶和松针,像抹油一样滑,穿恨天高去采菌的等同于自寻短见。各种菌子就藏身在这些叶子下面,老玉色的青头菌,黄澄澄的鸡油菌、黑漆漆的牛肝菌、雪白的鸡枞等等。菌子营养丰富,堪比蔬菜界的牛排;菌子是新鲜的野味,烹饪好了口感丰厚,层次丰富。云南人无法拒绝这天赐的诱惑,他们欢喜的把各类菌子采回家,烹饪成各种餐食。
菌子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不少菌子有着致命的危险因素,吃菌子可得小心。小本为大家介绍介绍常见的可食用菌子和有毒菌子。
20种常见可食用菌
【青头菌】
因颜色青绿而得名,多带花点,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 *** 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
【奶浆菌】
因有乳白浆汁流出而得名。分为粗褶奶浆菌和细褶奶浆菌两种。这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菌子,可生吃。食用 *** 可煮、烧、炒、油炸等,味道鲜甜可口,香味浓郁,别具风味。
【扫把菌】
近几年来数量在慢慢减少,口感相当好,味道媲美鸡枞。因形如刷把而得名,又名珊瑚菌、扫把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其味鲜甜爽囗,吃法多为炒吃或煮。
【黄牛肝菌】
牛肝菌是珍稀菌类,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吃法多种多样,可炒、煮、油炸等。
【黑牛肝菌】
味道鲜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黑牛肝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具有防癌、止咳、补气等功效。
【见手青】
见手青味道鲜美腻滑,营养丰富。吃法多样,可煮、炒、油炸等。因其有轻微毒性,一定要煮熟炒透。
【羊肝菌】
羊肝菌颜色有偏白、偏黄、偏紫等,味道稍次牛肝菌和见手青,营养丰富,吃法同牛肝菌。
【马屁泡】
马屁泡(马勃菌)属地下块菌,形同洋芋,分白马屁、黑马屁或糯马屁、饭马屁等。多与韭菜、腌菜同炒,也可煮汤或煮后凉拌吃,还可碳烧后舂吃,味道鲜美奇异。
【地蘑菇】
蘑菇的一种,可炒可煮汤。
【米汤菌】
米汤菌颜色淡紫,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 *** 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
【皮条菌】
皮条菌耐嚼有劲道,吃起来十分香。
【鸡枞菌】
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干巴菌】
据说,干巴菌含有抗氧化物质,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不说功效,干巴菌本身味道鲜美,干巴菌与其他菜烹炒,更能提高鲜度和风味。干巴菌吃法很多,多为炒吃、油炸等。
【一窝羊】
麻栗窝又叫一窝羊,因长在麻栗树下,一窝一窝(成簇成簇)的而得名。朵小成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多用来煮汤或炒吃。
【铜绿菌】
铜绿菌属于菇类的一种真菌,肉脆,易腐烂,色泽鲜艳。
【喇叭菌】
喇叭菌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红或土黄色。菌肉稍干,含水少,柔中有脆,味美可口。多以炒、煎、炸、煮火锅等。
【羊肚菌】
羊肚菌是云南独有的食用菌,产于楚雄地区和玉溪。菌肉细嫩,食味香甜鲜美而富有营养,畅销国内外。羊肚菌表面呈黑绿色网状,为椭圆形,略似羊肚,故得其名。
【鸡油菌】
鸡油菌有时也叫杏菌或杏黄菌。鸡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常食可改善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等疾病。鸡油菌多炒吃、煮吃。
【老人头】
老人头菌,又名松苞菇,也叫植物鲍鱼,菌体肥大,肉质洁白细嫩。
【松茸】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
5种常见毒菌
【小白菌】
【小豹斑毒散】
【锥鳞白鹅膏菌】
【鳞柄白毒鹅膏菌】
【苦马肝菌】
菌子中毒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
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如果吃了,悲剧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2.加工环节失误
如果吃了没有炒熟的菌子,极可能中毒。
3.受污染
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生长的地方受污染,或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容易导致中毒。
吃菌中毒一般有以下四类表现
胃肠型:食用后,潜伏期10分钟到6小时,表现无力、恶心、剧烈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此类型较为常见,约占发病率的80%左右。病程短,易治愈。
神经类型:食用后,潜伏期10分钟到12小时,中毒症状除胃炎型症状外,主要有神经兴奋、幻觉、精神错乱和抑制,也有多流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唾液增多、步态蹒跚等症状,流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食用后,潜伏期6到12个小时,除有急性胃肠类型表现外,还会出现贫血、黄疸、血尿、肝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多脏器损伤型(肝肾病型):食用后,出现肠胃型表现,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临床表现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恢复期。一般病程为2-3周,病程较长,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反复,该型病情较重,死亡率高。
吃菌中毒怎么办?
食用野生菌后如感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120”急救 *** 或及时赶往当地最近的正规医院治疗。
2.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 *** 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 *** 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3.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以供专业人员在救治时参考。
菌子恰似带刺儿的玫瑰,让人迷恋的同时也会让人受伤,小本特地提醒大家在采摘、购买、烹饪菌子时一定要多加小心,让我们安全的享受菌子带来的味蕾满足。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地球上的食材众多,有的非常稀奇,往往越是珍贵的食材生长环境也非常恶劣。像野生的动植物就更加珍贵,营养价值往往也更高。
如今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很多野生的动植物也越来越少,也显得更加珍贵。在一些山区,有一种天然的野生菌子,营养价值很高,很少有人知道。
说起天然野生菌,大家都知道它们一般都生长在人烟稀少的山野之中,而且想要找到它们也很不容易,所以这也是野生食物那么珍贵的原因,而在众多野生菌中,有一种特色菌类素有“小松露”的称号!
这种珍贵特色的野生菌就是——马勃菌!相信认识吃过的人并不是很多,这种马勃菌特别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所以一般只有在内蒙古、甘肃的山野树桩、朽木中才能找到,尤其是在7、8月份长得最繁密。
其实这种马勃菌远看就像是一颗颗“土豆”一般,但把它切开之后,里面居然像土灰一样黑乎乎的,用手指弹一下还有粉尘飞出,不得不说真的非常有“个性”。
当时家乡山上经常会看见,刚开始人们大都不知道它的价值。一碰就会有很多灰,大都觉得没用,也都没在意,后来慢慢才发现原来这么的珍贵。
而且在当地这种马勃菌真的非常受欢迎,将它切成片炒制或者煮汤都非常鲜美可口,最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极其高,马勃菌不仅有很明显的止血功效,而且常吃对滋补强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如今在市场上也很少能见到这种野生菌子,因为数量也不多,加上如今环境日益恶化,现在也渐渐减少了。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当地了解一下,看完这些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吃了。
作者:核糖公寓
文章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大家族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宅家抗疫许久,我妈都想赶我走。无聊的我决定玩游戏来蹉跎时光。
新游戏?不会。
我是个怀旧又热爱经典的人,于是打开了一玩就十年的《植物大战僵尸》。熟悉的BGM响起,种下之一株向日葵,收获之一颗太阳,栽下之一个豌豆射手,干掉之一个僵尸,被吃掉之一个脑子……啊不行,脑子我只有一个。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
说来这游戏真神奇,呆萌的各种植物可以在层层武装下变成厉害的小怪兽,而可怜的僵尸历经艰辛万难才能吃个脑子。豌豆可以发射、蘑菇会爆炸、还有“吃人不眨眼”的食人花……餐桌上的美味在游戏中转身就能变身威力强大的武器。
有意思的是这些植物的超能力中,有许多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它们在大自然中安身立命的真本事,或许只是攻击力稍被夸大了一点儿。
那么游戏中出现了哪些好吃又能打的植物?听我给你唠一唠。
《植物大战僵尸》是由PopCap Games开发的一款益智策略类塔防御战游戏。(图片来源:游戏截图)
豌豆,你凭什么当射手?
豌豆射手,算是初级植物武器,其基本属性就是“BiuBiuBiu”地发射豌豆攻击僵尸。那我就好奇了,豌豆凭啥作为射手出场呢?
作为一种世界级的流行蔬菜,豌豆(Pisum sativum)全身都是宝。豌豆尖可煮汤涮火锅、鲜豌豆荚可以爆炒肉片儿、青豌豆粒是白搭的蔬菜、成熟的干豌豆也是美味的干货。
可都如此熟悉了,怎么也没听过它有像游戏中如此“炸裂”的表现呀?
《植物大战僵尸》中的豌豆射手与豌豆(图片来源:秋西)
平时所见的豌豆是不会炸裂的,上千年的人类驯化让已经它变得野性全无,每日过得乐不思蜀,只需乖乖长得肥肥胖胖就不愁没人照顾,繁衍问题也是交给人类就好。
可惜它多数的亲戚没那么幸运,面对下一代的成长问题,为了给后代谋取更多的生存空间避免儿女们竞争残杀,它们需要想方设法的将种子传播得更远。
为此,许多的野豌豆属Vicia spp.植物进化出了果实迸裂的策略。豆荚在逐渐成熟时会扭曲变形,直到成熟干燥时因为扭曲力的作用突然炸裂,将成熟的豌豆迸溅向四处。这种种子弹射的现象在许多豆科植物上也有。其它不少如凤仙花科、酢浆草科等的植物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种“豌豆射手”的种子弹射方式来让它们的种子飞得更远。
扭曲的野豌豆果荚 (图片来源:wiki百科)
有趣的是单论豌豆射手的外形特征,一种名叫乌柿(Diospyros cathayensis)的植物或许长得更像,它的花呈坛状,小巧精致。从这个角度看,乌柿的侧颜像极了豌豆射手!
左:乌柿花朵;右:乌柿种子(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花朵侧颜神似豌豆射手,却无法发射豌豆哦。
堇菜属种子的弹射(剪辑 *** :秋西)
铁憨憨窝瓜,竟是餐桌上的美味,还威力十足
在游戏中,窝瓜的形象可算是深入人心,脸上每一条“沟壑”都好像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它外形像个铁憨憨,却十分有“吨位”,经常以势(重力势能)压人(僵)。
在现实中,窝瓜多见于我国南方,又被称作洋丝瓜,或者佛手瓜(Sechium edule)。虽是美味的菜肴,同样也是一个威力巨大,能够伤人的主。
现实中的佛手瓜与“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窝瓜(图片来源:秋西)
佛手瓜并非国产,是来自南美洲的舶来品,继承了许多美洲植物野蛮生长的特点,它在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等以及亚洲的热带地区都有大量的种植。在不少水热条件良好的地区,窝瓜十分容易在周围逸生,顺着点树藤就能爬得到处都是。可它不像南瓜,吨位太重上不去树,也不像丝瓜,成熟后慢慢枯萎干燥没有杀伤力。它在成熟后随时可能从的空中砸下来。
我猜想游戏的主创是不是被这货砸过才有了这创意!
比起僵尸,我更喜欢虫子
“啊呜~”
食人花伸长脖子,一口吞掉了一整个僵尸,然后狼吞虎咽地咀嚼起来,看起来令人胆战心惊。那么,食人花在地球真实存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过如果尺度放在小型昆虫的大小,食人花的原型很容易被我们找到,那就是著名的食虫植物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这种肉食特性常让人以为捕蝇草很凶猛,其实它内心应该有一万个神兽奔腾,疯狂呐喊:吃肉只是情非得已,都怪生长的环境太恶劣,周围能吸收的有机物极度匮乏,实在没辙才会剑走偏锋走上食虫道路的。
在捕食的技巧上,它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捕蝇草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类似兽夹的结构——捕虫器:捕虫器为两片半月型的、边缘具尖刺的夹状结构,夹内分布有3根纤细而敏感的触毛,一旦猎物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碰动其中两根触毛,兽夹似的叶片就能在三分之一秒内迅速闭合,叶缘的尖刺结构紧紧相扣,形成像铁笼一样的结构,将猎物牢牢锁在其中。渐渐地,两枚叶片会因为“牢”里昆虫不断地运动并 *** 叶片而完全粘合,最后将昆虫杀死并消化吸收。
捕蝇草捕食(剪辑 *** :秋西)
兽夹式陷阱的捕食过程不仅精彩,而且极具智慧。三根触毛的陷阱开合方式能分辨出是风吹雨淋的干扰,还是真正有昆虫掉入陷阱。叶缘的尖刺在闭合时能够筛选合适的猎物,如果落下的昆虫个头太小,能提供的养料太少,不值得为此闭合叶片,那么尖刺形成的牢笼内昆虫能够钻出来,兽夹会再次打开,等待迎接更大的猎物。
捕蝇草(图片来源:秋西)
我叫星星果,这没毛病!
玩《植物大战僵尸》的后期,我发现长得像星星的杨桃可能被低估了,如果连成片开大,它的战斗力竟然会有质的飞跃。
也许因为想红,杨桃自说自话地改名为“星星果”,不过这确实没毛病!因为将杨桃切片后,正是一颗一颗标准的“五角星”。由于多数时候尝起来寡淡酸涩,它被许多人一直看作主要以卖萌和出卖色相来赢得市场的水果。其实我们通常吃到的杨桃受长途运输的限制都是半熟果子,倘若有机会尝到在树上自然成熟的杨桃,水分足、酸甜可口,你一定会爱上这可爱的星星果的。
一颗一颗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阳桃(Averrhoa carambola)隶属酢浆草科,生活中常写作“杨桃”,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现在已广植于热带各地疏林、路旁或庭院中。开花时,杨桃树充满了少女感,一束束花序装扮着树枝,一朵朵红色镶白边的小花缀满了花枝,如此繁盛;待挂果时,层层密密交错的枝叶间,悬挂着一颗颗鲜嫩欲滴的果子,仿佛挂了满满一树酸酸甜甜的小星星。这个科的许多植物都很萌,路边常见的红花酢酱草Oxalis corymbosa就是这个科常见的代表性物种。
左:红花酢浆草;右:阳桃(图片来源:秋西)
我是猫尾草,但不会喵喵叫
你还记得那只趴在睡莲上,喜欢到处发射小刺刺的可爱猫尾草(Cattail)吗?然而,真正的“Cattail”并没有可爱的猫猫头,也不能喷射小尖刺,叶子的形状也是截然不同,但尾巴形状还是很吻合的。
“Cattail”一词一般指一种水生植物——香蒲(Typha orientalis),常见于湖泊、池塘、沼泽、溪流边,正是那些生长在水边的一串串“烤肠”。这种“烤肠”正是香蒲属植物的雌花序。
左:植物大战僵尸里的cattail;右:香蒲花序 (图片来源:秋西)
香蒲真正有趣的是果子炸裂的过程。等到果实到了果熟期,一支支“烤肠”就像是炸了毛,如果你轻轻撸一下它的果序,会有大量的绒毛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堪称解压神器。一支雌花序可能坐拥上万的雌花,它们会借助爆裂的力量和风力,尽可能传播更远。
这种香蒲毛茸茸的种子极易点燃,古时候会被用作引火工具,还可以作为枕芯或衣服的填充物。
草芽与过桥米线(图片来源:秋西)
重点是,香蒲还可以吃,而且非常好吃!香蒲新生鲜嫩的根状茎,形状和颜色酷似象牙,故名草芽,是云南过桥米线的点睛之物!在云南建水等地区,草芽还用来凉拌、烧汤和炒肉,价格常比“现在的猪肉”还贵,是云南著名的山珍之一。借用“人间有味是清欢”来形容草芽的清鲜最合适不过了。
爆炸的香蒲棒( *** :好看视频)
老虎还是小猫咪?不看身材看本事!
在《植物大战僵尸》中,有一众菇类植物武器,包括小喷菇、阳光蘑菇、魅惑菇、胆小蘑菇、毁灭蘑菇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斑斓还有点可爱的魅惑菇。魅惑菇身材娇小,却可以让各路僵尸乖乖听话,这一威力与云南著名菌菇——美味又致命的见手青甚为相似。
魅惑菇与见手青(图片来源:秋西)
见手青是云南常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属于牛肝菌大家族的一员,不是单指某一种牛肝菌,而是民间对子实体伤变后呈靛蓝色的一类牛肝菌的通称。粉盖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粉被牛肝菌等都称作见手青。
每年五六月,云南迎来著名的吃菌季节,鸡枞、松茸、奶浆菌、干巴菌、红菇等菌类纷纷上市,琳琅满目,一场属于云南的野生菌盛宴自此展开。
传说每个云南人都有一个吃见手青中毒的朋友。这类菌子买回来后如若处理不好极易中毒,其中毒反应除了上吐下泻,还常伴有致幻反应。中毒的人常出现幻视,各种小人在眼前飘来飘去,自己也好像能跟着飞起来,并常伴随呢喃痴语或跳舞唱歌,各种反应和植物大战僵尸中的被魅惑菇魅住的僵尸极为相似。
好在见手青中所含的致幻类毒素麦角酸乙二胺在高温中容易分解,只要在炒制过程中保证受热均匀和足够的加温时间,食用见手青还是比较安全的。
打不了僵尸,却是菌菇界有名的喷子
《植物大战僵尸》中,有一支特立独行的蘑菇军团,它们是夜晚的更佳防线。其中,魅惑菇以“ *** ”之术取胜,而一众喷菇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觑,包括大喷菇、小喷菇等,它们可以向四周喷射大量烟雾,以此来攻击僵尸。
在自然界中,一类叫马勃的菌菇也能喷射出大量“烟雾”,它们形状颜色各异,只要轻轻一捏,就会“噗嗤噗嗤”地喷出烟雾,十分有趣,还有点治愈。
网纹马勃与“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喷菇
广义上的马勃(puffball)是一类真菌通称,包括担子菌纲的马勃属(Calvatia)、网纹马勃属(Lycoperdon)和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它一般呈球形,未成熟时呈白色,摸起来滑嫩有弹性,像极了美味的泡芙球;等到成熟后,年老色衰,表皮松弛,顶端出现小裂口,大量的孢子就会如同烟雾一样喷出。
当然,除了好玩,常见的一些马勃还可以食用,但要趁它幼嫩时采食,因为这个阶段的马勃肉质呈白色,紧实而具有纹理,切薄片,简单烹制就是一道喷香四溢的美味。而成熟后的马勃除了卖相差,还有一定的毒性!
马勃孢子的喷发(图片来源:优酷视频)
季节轮替,草木荣枯。
游戏市场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但经典终归是经典,就像餐桌上不变的美味。即使近几年各类游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植物大战僵尸》依然为我们所爱。
而游戏中各种植物武器,既能登得上人类美味的餐桌,也能上得了大自然残酷的生产战场,只要你细心发掘,就能找到藏在它们背后的有趣故事。
不说了,我这就去炒点蘑菇,再开一局……
本品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以其“主恶疮,马疥”。宋代《本草衍义》即用本品“治喉痹咽痛。”《本草纲目》认为能“清肺,散血热,解毒”、“马勃轻虚,上焦肺经药也。故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本草备要》记载与前述类似,谓之“清肺解热,散血止嗽,治喉痹咽痛,鼻衄,失音,外用敷诸疙。”《玉楸药解》言其“治骨鲠吐血”。现代应用,除继承古人,主要在止血作用方面有所发展。
马勃,圆球形,有些像蘑菇,嫩的时候是白色的,吃着非常鲜美,老了就成为灰褐色,外皮具有韧性,遇到外力会有粉尘飞出。马勃可以长得非常大,生长条件好的地方,它甚至可以长到篮球那么大。
“牛溲马勃”这句成语就是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也就是说,只要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之材。成语里的“牛溲”和“马勃”指的是两种植物,也是两味中药。“牛溲”原指“牛尿”,又是植物“车前草”的别名。
中医
中药马勃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主产于内蒙古、甘肃、吉林、湖北。夏、秋二季子实体成熟时及时采收,除去泥沙,干燥,除去外层硬皮,切成方块,或研成粉。本品臭似尘土,无味。以皮薄、饱满、松泡有弹性者为佳。生用。
中药马勃性味辛,平。归肺经。具有清肺,解毒利咽,止血的功效。
本品异名马庀、马庀菌、灰菇、香末菇等。
《本草乘雅半偈》
马勃。气味辛平,无毒。主喉痹重舌,失声久嗽,头面卒肿,崩淋吐衄,除侵淫马疥,疗痈疽,久败疮疡。
【核曰】生湿地及腐木上。五六月卒然而发,紫褐虚浮,宛如丸鞠,大者如斗,重不过钱许,弹之即有尘出。一名灰菰。修事:密室中,置筐帏纸,如洒金箱式,张布衬盘,缓缓摩擦,俟定收取,否则扬尘飞去矣。
【参曰】马勃之生也奇甚,宛若野马尘埃,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如暗乱晦蒙之眚,孛孛有所妨蔽者。卒然怒作而旋放之,旋放卒旋卷,故旋开卒旋阖矣。
现代药理
中药马勃含马勃菌酸等甾体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及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并含有马勃多糖,另外含有Cu、Zn、Fe等微量元素。脱皮马勃的子实体中含尿素、类脂质、磷酸钠等。
脱皮马勃有止血作用,对口腔及鼻出血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肺炎双球菌均有抑 *** 用,对少数致病真菌也有抑 *** 用。
时间:2023
大脑蘑菇
大脑蘑菇是假羊肚菌属的子囊菌属真菌,广泛分布于欧洲和北美。
它通常在春季和初夏在针叶树下的沙土中发芽它的子实体(即蘑菇),是一个不规则的脑形状且深棕色的颜色,可达到10厘米高,15厘米宽,栖息在一个坚实的高达6厘米白柄上。
尽管生食可能致命,但在纳维亚半岛、东欧和北美五大湖地区,大脑蘑菇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美食。
虽然在比利牛斯山脉东部的一些地区很流行,但在西班牙禁止向公众出售。
在芬兰可以新鲜出售,但必须附有正确配制的警告和说明。
它可以在煎蛋卷、汤里吃,也可以在芬兰菜里炒。
尽管在制备前通常仍需进行预煮,但最近的证据表明,即使采用这种 *** 也可能不会使真菌完全安全,因此,即使在制备适当的情况下,也会引起风险的担忧。
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是真菌家族不同寻常的成员之一。它有各种各样的名字,通常指果汁或血液。
这种真菌可以在北美洲发现,在那里它在太平洋西北部更为常见,主要生活在针叶林中。
流血的牙齿也出现在欧洲,最近在伊朗和韩国都被发现。
当你之一眼看到这种正在流血的牙菌类时,你可能会认为这种红宝石色的液体是一些可怜的森林生物的血溅到了白色的蘑菇帽上。
当仔细观察时,很明显真菌是通过自己的小孔渗出液体的。
巨型马勃菌
巨型马勃菌,腹隔担子菌纲的一目,为真菌类生物。很容易被它的大小和形状所识别。
典型的标本大约有一个足球那么大,而且或多或少是圆的。
然而,它可以大得多(一个1.5米,22公斤的标本被记录在案!),而且它的形状可能更“滴状”而不是圆形,特别是当它达到巨大的尺寸时。
但它的形状从来不像倒梨,因为它缺少许多其他泡芙球所共有的无菌基部。
藏在林中的美味,人称“马屁包”,好吃又营养,消炎止血效果好藏在林中的美味,人称“马屁包”,好吃又营养,消炎止血效果好!
小暑时节,不仅天气炎热,而且还是多雨的季节,这个时节的天气是非常奇特的,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又下雨,有时候还会雨和太阳同时出现,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雨”。
每年夏季出现“太阳雨”的季节,大山里就会长出很多野味,比如是各种各样的野生菇类,有鸡肉菇、羊肚菌、牛肝菌、鸡腿蘑等,都是非常珍贵又稀罕的野味珍蔬。
图片来源 ***
其中,在我们当地有一种菇类比较常见,它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在我们大家都叫它“马屁包”,因其形状与包子相似,又属马勃科菌类,故而得名马屁包,其实它的学名叫做头状秃马勃。
马屁包是藏在树林中的美味,多野生于林中地上,都是单生的,或者是散生的,一个一个特别难找,初期表面上有微微的细毛,逐渐慢慢变得光滑,成熟后上部就会开裂并成片脱落。
图片来源 ***
马屁包还是幼时就可做菜食用,特别美味,是难得的天然珍贵野蔬,可切片炒食、炖食、煲汤等,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回味无穷,营养丰富,为珍贵的食用菌。
马屁包成熟后可入药,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可抑制真菌,对马勃菌酸、革兰氏阳性、阳性菌、真菌等均有一定的抑 *** 用。
另外,马屁包的止血效果也特别好,小时候干活时不小心把后脚根割破了,奶奶就是用马屁包止血的,效果非常好,有“见血封喉”的别称。
图片来源 ***
马屁包还是小时候很好玩的玩具,用手轻轻一压,它就会冒出烟来,像雾一样,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做“烟雾蘑菇”。
想不到小时候常玩的玩具,原来竟是非常美味的珍贵佳肴,同时又是价值珍贵的中药材,现在正是采摘马屁包的季节,若在山上遇见,别再当玩具了,它价值珍贵,可遇不可求,请好好珍惜。
被上帝认为"不洁"的蘑菇,凭什么能“纵横”于神州大地?蘑菇,在世界颇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埃及,蘑菇只有皇室可以食用。从此不难看出蘑菇在古埃及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在笔者的故乡——一个东北的小村庄,每到雨后,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去采蘑菇,回家放进锅里,和小鸡一起焖好,霎时间,整个房间都是芳香四溢的。等菜好了,黑色的蘑菇里面含有了鸡肉的油脂,真是又香又滑。
古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蘑菇能够在神州大地上有这样的影响,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接下来,笔者会带你们走进了蘑菇的那悠久的历史,品味这段历史中风风雨雨。
一,蘑菇的起源
蘑菇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世界各族人民都有关于蘑菇起源的传说,其中最为传奇精彩的莫过于流传在欧洲一带的故事上帝和圣彼得行走于天地间,由于过度的运动,圣彼得感到饥肠辘辘,在饥饿的驱使之下,圣彼得从地上捡起一段黑麦茎,大口地咀嚼了起来。
上帝看到了圣彼得的所作所为,有些生气地说:“这是不洁的食物,你不应该食用他。”圣彼得闻言顷刻吐出了口中的食物,黑麦的茎落在地上,瞬间化为了蘑菇。
事实上,蘑菇的历史要比上帝久远的多,据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称,由科学大学的史蒂夫·邦纳维尔(Steve Bonneville)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了科学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分析了7亿年前在古代岩石中发现的微观链,并将其识别为古老的蘑菇。不过那个时候的蘑菇是足足有七米的庞然大物,进化成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模样,还需要漫长的岁月。
现在我们熟知的蘑菇,出现在1.25亿年前,这个发现和一个中国人有和密切的关系,他就是来自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黄地颖技术员,他们运用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推断出一块来自于白垩纪时期的蘑菇琥珀诞生的具体时间,这个科学发现在《自然通讯》杂志上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大自然科学爱好者的关注。
二,蘑菇的发展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食材能够在世界范围产生连锁反应,和一个个播火人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今天才可以平常到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因为有篇幅的限制,所以笔者将着重地讲述蘑菇在中国、非洲、英国三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和传播,希望可以起到窥斑见豹的作用。
1,蘑菇在中国在发展
中国古人食用蘑菇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可见,在先秦时期蘑菇就已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美味佳肴了。但在这个时候,人要是食用蘑菇,主要还是靠大自然的恩赐。
中国养殖蘑菇最早的历史,是在东汉时期,在《论衡》中就写道:“芝生于土,土气和而芝草生”在宋朝的时候,更是有一个名叫陈玉仁的人,曾经写过一本名叫《菌谱》的书籍,里面记载了很多蘑菇的模样,味道,是否有毒。
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今天蘑菇的养殖和烹调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在中国河南,有一个名叫滑县的地方,这里以种植蘑菇闻名中国。其中有个叫李富强的农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2007年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投入了蘑菇养殖的大江大河当中。没有多久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户。
无独有偶,位于山西省的昔阳县也是一个蘑菇养殖的大县。蘑菇打破了这个县城过于依赖煤矿的现状。如今昔阳县的蘑菇,不单单在中国,即使在东南亚也是赫赫有名,每年出口到泰国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笔者相信,伴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这些勤劳的人们,早晚会创造更大的成绩。
蘑菇的发展,除了农民之外,还离不开科研人员不计付出的科学奉献精神。很多学富五车,敢于实践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创造更加适合人类的食用的蘑菇,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2,蘑菇在非洲的发展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在中国,很多人一听这两个字,就会联想到战乱和疾病。其实非洲也有很多引以为傲的东西,比如各种农副产品。在非洲小国塞内加尔,就有不少华人来此种植蘑菇。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非洲国家,原本就有种植蘑菇的传统,比如非洲有一种名叫非洲海姆蚁巢伞的特色美食,足足有儿童雨伞那么大。味道极为鲜美,深受非洲人的喜爱,但是因为非洲菜肴的烹饪手法远不如中餐和西餐的源远流长,比较淳朴单一,让我国吃货抱怨到暴殄天物。
因为我国一项推行的是中非友好政策,所有我国 *** 对非洲做过种种援助,种植蘑菇方面自然也不会例外,在之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李玉作为嘉宾发言。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说:“非洲有优厚的自然资源,中国有先进的技术和培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去种植、去养殖,而应该从循环经济的模式入手,推进中国和非洲的合作。”相信,在中非人民的通力合作下,非洲人会像我国人民一样,凭借着蘑菇走向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3,蘑菇在英国的发展
蘑菇同样也是英国人的掌上珍宝,在英国,一共是有一万四千种菌类,其中的马勃菌、鸡腿菇、灰树花都是英国民众常食用的美味佳肴,一顿正宗的英国早餐,基本就是面包配蘑菇,培根,甜豆子,这种食物的味道非常可口,一些在英国留学的海外学生,即使在很多年后,依旧是念念不忘。
在2011年,英国人对蘑菇的总消费达到了叫人瞠目结舌的3.65亿!这相当于每一家就会为蘑菇消费14磅。有权威专家说道,蘑菇已经成为了仅仅逊色于西红柿和土豆的第三大食材。
现在英国的年轻人敢于创新,他们满足于传统的蘑菇食用方式,推陈出新,将蘑菇粉融入咖啡当中,他们这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搭配。英国很多咖啡店都凭借着这一特色,赚得盆满钵满。
在最近,英国有发现了一种名叫‘geastrum britannicum’样子像是人类中的婴儿。根据权威学者的考证,这种蘑菇是英国特有的。不知道善于烹饪蘑菇的英国民众,会不会将这种极富特色的蘑菇,烹饪成世界之一等的佳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三,为什么说蘑菇很营养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长都会劝我们,要多吃一些蘑菇,蘑菇营养丰富。但如今进一步问道:“蘑菇富含什么营养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三缄其口。笔者将从三方面来述说蘑菇的营养价值,希望能给热爱美食、注重营养的你一些帮助。
1,蘑菇被中医认可
蘑菇在中医中不单单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药物。在《本草求真》当中,就曾经记载到:“香蕈能益胃气不饥。及治小便不禁。蘑菇则能理气化痰。而于肠胃亦有功也。”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将蘑菇作为一种止咳化痰的良药广泛应用在临床当中,不知道调理好了多少身体虚弱的病人。
2,蘑菇有减肥的疗效
现在的职业女性,常常在食物和曼妙的身材中左右摇摆。而蘑菇可以说是她们的福音。蘑菇里面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容易造成饱腹感,热量有非常的低。所以很多美容达人,在给人减肥的建议当中,都会推荐食用蘑菇。
来自苏州市的张 *** 曾经体重飞升至一百六十斤左右,后来是她的朋友推荐她配合运动食用蘑菇,大概半年后,就掉到九十一斤。她的亲戚朋友们都惊诧于她的改变。纷纷询问她减肥变美的秘诀。
3,蘑菇中富含维生素
在蘑菇当中,含有大量的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维生素C可以预防牙龈出血的症状,而维生素A对眼睛有很大的好处。在过去的北大荒,因为物质比较匮乏,当地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干部除了在山东搞海带之外,还会给知青们使用一些蘑菇,以此来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人甚至送给了蘑菇‘维生素A 之库’的美誉。
四,结语
人类食用蘑菇已经有几千的历史,从一开始时,时常误食毒蘑菇,到如今的大规模科学养殖,蘑菇的传播和发展战争是随风直上,进入了千家万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蘑菇的口味不断地增加,在人类餐桌上地位也是越来越高,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想而知,等待蘑菇的是更大的辉煌。作为一个喜欢食用蘑菇的人,笔者衷心地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这个季节,农村的这种被埋没的美味食材——“马粪包”成熟了!在农村周边的山林里,雨后总会长出很多“大白馒头”,白白胖胖的看起来挺有胃口。
但是过段时间,当这些“馒头过期”了颜色变成灰褐色时,你就千万要注意了,别看它样子圆滚滚的就想过去踩上一脚,它可是会爆炸的哦,并且还会喷出深褐色的烟雾!
它就是马粪包,学名马勃,也有人叫它牛屎菇或马屁包。除了学名,其它的俗称好象都不太雅,但大部分的农村人都是这么叫它的,听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它这不雅的称呼。
马勃在我国各地都有生长,一般生长在地下的枯枝落叶层中,喜高温高湿环境,故多出现在雨水丰沛的七八月份,只适合生存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区或半山区。
它的长势很快,更大的直径有30厘米左右,当子实体刚成熟时可以采收。
天然的烟雾弹
马勃的种类挺多,子实体都是球形的,看上去蛮有趣的。但是,千万不要把它放在家里供着,一旦成熟,就会冒出一股浓浓的深褐色烟雾,呛得人涕泪直流,喷嚏不停,弄得人狼狈不堪。
马勃放出的“化学武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是马勃菌繁殖用的粉状孢子。当孢子囊被碰破时,这些黑色的粉状孢子便四处喷散,发挥了催泪弹的作用,以至于,传说印第安人曾经拿它当烟雾弹和催泪弹用的。
马粪包的特殊功效
在有些人的眼里,这马粪包虽其貌不扬,却也是有用的好东西。手割破了,血流不止,只要在创口处抹上点这深褐色的粉末,不但马上就可止住血,伤口还好得特别的快,我怀疑传说中的金疮药都比不上马粪包的效果好!
因此,有不少人家特意采回一些马粪包,为的就收集里面的孢子粉与里面海绵绒样物,装入瓶中,以备应急之用。
(1)外伤出血,鼻衄,拔牙后出血:马勃撕去皮膜,取内部海绵绒样物压迫出血部位或塞入鼻孔,填充牙龈处,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2)痈疽疮疖:马勃孢子粉,以蜂蜜调和涂敷患处。
(3)冻疮: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洗,使局部发红,拭干后按患部大小敷贴马勃。如疮面已破溃,则先涂以紫草油(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马勃,包扎之。
马粪包里的孢子粉等不仅具有止血、消炎、治嗓子疼等功效,并且经动物实验,马勃菌制剂还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是埋没在民间的难得良药。
马粪包也是可以吃的,据说超级美味!
野生菌要会做才能吃,不会做容易中毒,所以吃马粪包药讲究吃法,才能吃的健康,吃到美味。
马粪包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但较大,鲜美可食,嫩如豆腐。野生蘑菇都是要焯水之后才能吃的,这样起到消毒杀菌的功效,同样做马屁泡也是一样的,先焯水,然后在锅中放入植物油,加入葱花,直接翻炒即可,也可加入肉品一起炒制,味道会更佳。
菜谱推荐——炒野生菌马勃
材料:
马勃适量,蒜蓉少量,干辣椒段适量,花椒适量,盐巴适量。
做法:
(1)把马勃洗干净,不用刮皮或者削皮,洗净就可以了。
(2)切成片薄片,必须是薄片,马勃的内里像海绵状,有雪白色,也是黑色。
(3)热锅热油放上辣椒段。
(4)在辣椒微黄的时候放上花椒和蒜蓉,炝香以后放入马勃片翻炒。
(5)炒法很简单,和平时炒菜其实一样,但是马勃属于野生菌,保险起见,要多炒一会。炒熟的时候放适量的盐巴即可。
栽培建议
马勃菌,是珍稀物种。但因野生的少,收集不怎么方便,人工种植难度大,所以,目前市场上几乎见不到。
所以更好先调查一下当地市场是否能够销售掉,然后再做决定。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如需加入,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