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半斤一只多少钱,阳澄湖大闸蟹半斤一只多大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63 0
秋蟹肥美!大闸蟹价格下降啦

此前价格偏高的大闸蟹,最近价格有所下降,本地市场售卖的大闸蟹价格比中秋期间便宜了一半左右。

  17日上午,在江头农贸市场水产区、夏商(江头)农产品市场,记者看到市场上出售的大闸蟹多来自江苏、武汉等地,单只大闸蟹的个头从250克到500克不等,有阳澄湖大闸蟹、太湖蟹和清水湖蟹等品种。

  不少摊主表示,现在每斤大闸蟹价格在30元到75元之间,比中秋国庆期间便宜了一大半。水产摊主林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大闸蟹成熟较晚,刚上市时因为量少,三两左右的大闸蟹单价为70元至80元。

  线上,昨日电商平台朴朴显示,零售大闸蟹的价格为8.8元到39.8元一只,重量在200克到400克之间。其中,55克到70克大小的大闸蟹更便宜,每只要4.99元。

  螃蟹公母怎么分?江头农贸市场水产摊主林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公蟹肚脐尖突,蟹脚毛多,蟹膏偏软;母蟹肚脐圆宽,没毛且个头较小,蟹膏较硬。

  挑选大闸蟹时,可以观察状态和颜色、看肚脐、捏蟹腿和闻味道。“好的大闸蟹,张牙舞爪、活力充沛,如果蟹壳呈青黑色并且有光泽,肚脐发白凸起,蟹脚捏起来硬实,那也说明这只大闸蟹是新鲜壮实的。”

(厦门日报记者 蒙婧)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即将上市,更佳赏食期在10月中下旬

青背白肚黄毛金爪,错过中秋餐桌的阳澄湖大闸蟹要上市了。9月23日,2022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暨昆山巴城蟹文化旅游节在昆山举行。开捕后,阳澄湖大闸蟹将陆续上市。

2022年9月23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2022年9月23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预计总产量共计9400吨,其中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左右,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面积7.2万亩,预计产量7900吨左右。

阳澄湖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产地。“阳澄湖大闸蟹”特指苏州市境内自然形成的,113平方公里阳澄湖水域所产出的,符合一定标准的大闸蟹。产地涉及沿湖常熟市、昆山市、相城区、工业园区4个县级行政区域。整个阳澄湖分为西湖、中湖和东湖。阳澄湖的光照充分,上水底淤泥少、土质硬,最适宜大闸蟹生长。

大闸蟹从春节前放蟹苗到成熟,一般需要经历5次蜕壳,每蜕一次壳长大一次。一般来说,从8月份中旬大闸蟹开始进入最后一次退壳期。不过,今年夏天江浙地区的持续高温让这次脱壳并不顺利,最后一次蜕壳时间普遍延迟了近2周。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减少,导致大闸蟹会出现夜间离水上岸、摄食减少的情况。

“螃蟹像人一样,高温天也会出现‘吃不下饭’的情况,这就导致养分吸收不够,退壳推迟。”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副会长孙兴宝告诉澎湃新闻。此外,高温还使得湖水中含氧量不足,影响水草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大闸蟹的生长。

孙兴宝介绍,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更佳赏食期在10月中下旬,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左右。持续高温影响下,5两的公蟹、4两的母蟹等“大个头”螃蟹的“发育情况”可能不及往年。因此,“大个头”螃蟹可能会变成稀缺资源,市场价格会变高。

阳澄湖大闸蟹2022年的两种防伪蟹扣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陆志荣在开捕节现场介绍,尽管面对高温考验,但养殖户们也在积极开展延时增氧、水草补种,饵料增加营养、围网加强巡查等一系列举措,保证了大闸蟹的生长。

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其防伪措施也不断更新,每年都会有新款防伪标识面世。每年防伪标识的设计 *** 都是全程保密的,直到开捕当日公众才能见到新款防伪的真面目。澎湃新闻从现场看到,今年的防伪蟹扣分两种,一种深红色,代表阳澄湖湖区的大闸蟹,另一种绿色加蓝色,代表高标准养殖池塘的大闸蟹。简单来说,每一只阳澄湖大闸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消费者可以由此获取销售企业、养殖户、生产管理等信息,从而实现防伪。

阳澄湖大闸蟹9月25日开捕!选蟹小妙招在此→

秋风起,蟹脚痒!苏州市新闻办介绍,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25日开捕。由于气候适宜、水质改善以及科学投喂,今年大闸蟹规格会比往年更大,口味也将更好。大闸蟹爱好者们千万别错过啦~如何选好蟹,来看小妙招↓

秋意渐浓,阳澄湖的水面在早秋阳光下一片波光粼粼。

相比去年的冰冻、高温天气,今年全年阳澄湖地区风调雨顺,非常利于大闸蟹生长。

在经过最后一次换壳后,大闸蟹将正式进入成熟期,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25日正式开捕。

据介绍,今年整体气候非常适宜,加上持续的水质改善,以及科学投喂,整体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都是优于往年。

什么样的是“好蟹”?

秋风起 蟹脚痒 一饱口福阳澄湖大闸蟹邀你来尝鲜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一度的吃螃蟹季节,走过大街小巷,不少大闸蟹专卖店已经开门营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提前销售螃蟹礼券。



<

阳澄湖大闸蟹“极端高温”之后:有商家营业20天销量不如去年一天,想提价提不起来

真真假假的财富传说,在阳澄湖流传。真实的养蟹故事,写在蟹农黝黑的皮肤上。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把螃蟹养好,把螃蟹卖出去,把螃蟹卖个好价钱。

9月23日,一位蟹商在朋友圈晒的大闸蟹。受访者供图


文丨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编辑丨袁国礼

校对丨刘军


?本文6942字 阅读12分钟

9月23日,秋风渐起,苏州渭塘镇一家小超市前,老板 *** 卖起了螃蟹。这一天,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尽管离阳澄湖还有些路,老板吆喝的底气却更足了。当晚,几个广西游客买了一锅蟹尝鲜。现买现煮,揭开倒扣的脸盆,微凉的空气中飘着蟹香。

“西风响,蟹脚痒”,天终于凉下来了。

在当地人印象中,今年夏天早上7点出门,车上也要开空调。更高气温突破40摄氏度,连续高温也影响了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个头较往年小,产量或略有减少,大规模上市推迟。蟹农这样解释,“人都受不了,何况螃蟹呢?”

经验老到的阳澄湖蟹农,加大水草投放和水体增氧,以减少高温带来的影响。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左右。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面积7.2万亩,预计产量7900吨左右。交卷时刻,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农村局分管渔业的副局长王力说,“高温对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体影响趋向稳定,还是可控的。”

但在高温之外,蟹农蟹商还面临新的挑战。大闸蟹开捕当天下午,阳澄湖镇上的大闸蟹交易市场门可罗雀,往年忙着打包礼盒的店家,今年多坐在门前。每当有人经过,都喊上一声,“买螃蟹吗?进来看看。”

蟹农、蟹商之外,今年的阳澄湖边还出现了不少拍短视频的年轻人。“吃螃蟹的人”,正在拥抱新变化。
“靠蟹吃饭”


莲花村三面环水,形似莲花,镶嵌在阳澄湖中,是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产地之一。

9月20日,村道上走着三两个穿红色T恤的快递员。胸口印着挥舞钳子的大螃蟹,写着“钳途无量”四个字。看见有人走过,担心是争抢业务的同行,他们主动迎上前,“哥们,你来这是干什么的?”

开观光车的师傅淡定得多。9月中旬开始,陆续有游客进村,他被问得最多的是,“这里的螃蟹是真的假的?”他带着几分诙谐,“没有假螃蟹,螃蟹都是真的。不是真的螃蟹,就不叫螃蟹了。”

距莲花村不远的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如此介绍阳澄湖大闸蟹:在阳澄湖生长的螃蟹,长年行走于坚硬的湖底,健硕有力,且脚爪上的毛不与泥浆接触,保持了天然的金黄色。湖底水草茂盛,爬行时腹部被水草刷洗,洁白如玉。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征闻名天下,肉质细腻,上口清甜。

莲花村村支书高锋介绍说,该村湖区养殖面积2600亩左右,352户人家,266户养螃蟹。这其中,又有243户开起了农家乐。按他的话说,橘黄蟹肥时是莲花村的民生季,“村民是靠蟹吃饭的。”

9月24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捕后的首个周六。莲花村村口一群骑电瓶车的大姐笑盈盈的,“帅哥,吃饭订好了吗?”再往深处走,一个年轻人举着写有自家餐厅名字的旗子招徕生意,这惹得其他村民不满。看惹起众怒,他不再作声,旗也不挥了。

51岁的村民施巧明,圆脸、寸头,肤色黝黑,养了近30年螃蟹。他家的农家乐开门见湖,起名“蟹横天下”,同他的造型一样霸气。土地流转后,他仍以农民自居,管自家20亩养殖水面叫“20亩地”。

9月24日,莲花村,施巧明(左一)和女儿在院子里搭建天幕帐篷。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螃蟹多在夜里活动,成熟后,从淡水洄游入海口,交配、产卵、孵化。但在蟹农的“地”里,地笼网是它们唯一的归处。

施巧明自产自销,从养殖到销售一条龙,为的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辛苦一年能挣更多钱。年成好的时候能赚一二十万元,年成不好又把前两年挣的钱亏掉了,“说实话,跟上班差不多。”

前一天晚上,接到订单的施巧明抓了点螃蟹,忙活到夜里11点多。早年有人偷湖里的螃蟹,他习惯了在湖上自建的小屋里看夜,“睡得安心一点。”一早又赶回家里打包发货,说话时,不时打上几个哈欠。

离莲花村8公里的一家大闸蟹配载中心,有工人倚在墙角打瞌睡。仓库里摆着一台电子秤,白板上贴着全国各门店的发货时间和数量。

一位工人说,他们从凌晨三点就开始干活,给每只螃蟹称重,按规格放进不同水池中。待到发货前,扎蟹、戴蟹扣、包装。

一位大姐进来转了一圈,没找到负责人,“我看看有没有扎螃蟹的活。”她边说边比画着扎螃蟹的过程:食指和中指要按住螃蟹的大钳子,其余手指包住蟹爪,用绳子从左到右捆几圈,再从上到下捆几圈。去年她在这里扎螃蟹,一只挣2毛5分钱,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一两百元。

无论是自产自销的蟹农,还是规模更大、有养殖基地的配载中心,螃蟹要送到消费者手中,都离不开物流。

9月25日中午,阳澄湖镇澄消路上的一家快递中转站,一派忙碌景象。穿着马甲的工人来来往往,一排货车引擎轰鸣,传送带将一盒盒大闸蟹运上车厢。

一辆上海牌照的货车驶出中转站,挡风玻璃后头放着绿色通行证:“大闸蟹专配车辆,请优先卸车中转”。

工作人员举着手机喊,“车刚走,两个小时到。”这通 *** 是让上海的站点提前做好准备,螃蟹在全部货物中更优先,一到站点,所有人立刻全力配合。按照规定,这批螃蟹要在下午5点前送到所有客户手上,“不能耽误人家晚上吃螃蟹。”

9月20日,莲花村,不少村民靠养蟹和开农家乐为生。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小年”

螃蟹产业不光为阳澄湖本地人解决了生计,也为外乡人带来机会。

陈师傅来自江苏盐城,下臂晒得黑黢黢的,上臂露出一截白。他与螃蟹打了十多年交道,夏天在老家种田,秋天来莲花村给蟹农打下手。

今年夏天,热得不同寻常。庄稼地里,一根玉米棒子,只长了十来个不饱满的粒,提到收成,陈师傅紧皱眉头,“今年能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阳澄湖的蟹农,同样靠天吃饭。在他们口中,今年老天爷不帮忙,是个“小年”。

2021年年底,卖完螃蟹,施巧明没有歇着,清洗、晾晒、修补地笼网。蟹苗只比一元硬币大些,一斤有三四十个。怕蟹苗冻死,差不多过完年,施巧明挑了个零摄氏度以上的晴天下蟹苗。饲料越喂越多,螃蟹也越长越大。

到了5月份,水草多了要割掉,不够则要补种,他的经验是,水草要占湖面的三分之二。6月以后,天气转热,就要开启增氧设备。

9月20日,施巧明开船去了趟阳澄湖。

湖上刮着风,转弯的时候,船头溅起浪花,打在身上有些凉意。施巧明一手叉腰,一手把着方向,“阳澄湖只要有一点风就不热。”然而,今年夏天的阳澄湖,风平浪静,经常连一丝风都没有。湖水表面被晒得发烫,部分水草枯死。

9月20日,施巧明开船去了趟阳澄湖,这间屋子是他平时看夜的地方。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他盼望一场登陆地稍远、但能有些外围影响的小台风,但最终没有迎来风,也没有迎来雨。

蟹农们都说,这样连续的极端高温天气,他们以前从来没遇到过。

养蟹先要养好草。水草符合大闸蟹的食性,也能吸引螺蛳、小鱼等动物性饵料,供大闸蟹捕食,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同时,水草还能为大闸蟹蜕壳提供栖息隐蔽场所,软壳蟹可爬到水草下藏身,减少水鸟侵袭。

同其他蟹农一样,嗅到苗头不对,施巧明增加了水草投放,也延长了增氧时间。但高温还是影响了大闸蟹的进食和蜕壳,以致个头偏小,大规模上市推迟。

“还没到吃螃蟹的时候”,他这样回复打 *** 咨询的客人。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减产情况,要到年末捕捞完螃蟹才知道。

莲花村一家农家乐的菜单上,也标注了加粗的特别说明:“8月至9月天气炎热,大闸蟹还未蜕完壳。现是六月黄童子蟹,软黄、微甘,属于自然现象。”

高温影响之外,蟹农这两年还面临着养殖成本的上涨。

施巧明算了笔账,原本120元钱100斤的玉米饲料,现在同样的价钱,只能买到50斤左右。喂食螃蟹的小鱼,从一包50元钱涨到65元钱。临近成熟,螃蟹胃口正好,一天就要砸下近千元的“伙食费”。

莲花村人流量大,邻村的蟹农邢年宝在村口支了个摊子。“今年看来真的不赚钱,如果能保本的话,就是这个了。”他竖起了大拇指。

2020年,阳澄湖大闸蟹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沿阳澄湖的4市6镇及阳澄湖湖区经过高标准池塘生态改造后,获得“阳澄湖大闸蟹”金字招牌。

与生长在近两米深的阳澄湖中的湖蟹不同,塘蟹的水位更浅。但在阳澄湖北岸的消泾村,塘蟹养殖户陆建良却说,“高温没有特别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他把蟹塘的水位提高了。往年池塘的水位在80厘米左右,今年陆建良把水位控制在120厘米。一天不往池塘里引水,池塘的水就眼见着浅下去。

高温之后,变化也在发生。

张月良在消泾村开了家螃蟹饲料和药物店,厂家送来一张水草养护的巨型广告贴在墙上:“高温季节水草,不出水”“打造蟹塘水下森林”。

他说,往年向隔壁蟹塘要点水草都不用花钱,但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花钱预订明年的水草了,图个心安。另一个信号是,有人放出了风,打算把蟹塘租出去,明年不养螃蟹了。

9月22日,阳澄湖镇消泾村,街上店铺多做螃蟹生意。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变化的市场

挺过高温,蟹农蟹商又迎来了新挑战。

9月25日,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分局副局长赵军,在当地的几个大闸蟹交易市场转了一圈。生意不多,检查却不能少。有人问他,“我们现在都没生意,一天开不了一次张也很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

赵军也在琢磨,阳澄湖大闸蟹因高温推迟上市的消息热度很高,消费者可能有一种时间上的错觉,觉得会一直推迟下去。但螃蟹成熟时间有早有晚,目前部分螃蟹已经达到了上市标准。

阳澄湖镇清水村的养殖大户俞三男在阳澄湖湖区有400亩水面,已经嗅到了市场的变化。俞三男说,“我们预估销量要降30%,但这段时间感受下来,今年的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之前的预估。”

他在清水村的新蟹王市场有个门面,往年这个时候,看货、买货的人流不绝。但9月21日下午,整个市场除了店家,几乎没有什么人。更糟糕的是,“现在几乎没有订单。”

在俞三男看来,同一片湖,同样的环境,养殖结果是不一样的。不同养殖户养出来的螃蟹,就是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关键还是在自身”。但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对所有养殖户都一视同仁。

这不是俞三男一个人的感受。

9月23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王博远在当地的一个大闸蟹交易市场做生意,过去“打包都来不及”,但今年还有时间在老板椅上躺着。从9月3日开门营业,到开捕当天整整20天,销量不如去年一天。“往年一些企业都要送大闸蟹,今年说不送了,确实很难搞。”

9月23日,一位蟹商在昆山市巴城镇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现场,拍下的大闸蟹。受访者供图

一位蟹商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中秋节有企业给员工订了20万元的大闸蟹,但今年不仅没送月饼,甚至只送了自家生产的产品。

除了销量问题,王博远发现,市场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也下降了。今年大闸蟹数量相对较少,“价格贵在天气上”,但想提价又提不起来。

面对新的形势,俞三男开始思考,能不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养殖户负责养螃蟹,销售交给专业的团队。碰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如果形势没有转变,俞三男打算提前做个预案,“以后怎么做,以后再说。”

陆建良倒没有为自家20亩螃蟹的销路发愁。

陆建良早先也做批发生意,从养殖户手里收螃蟹。不同规格的螃蟹,不同价格。他有些“一根筋”,4两8的蟹不按5两的规格收。他打了个比方,4两5的蟹收购价100元钱1斤,5两的蟹收购价150元钱1斤。对养殖户来说,一只蟹按不同的规格收购,可能差20多元钱,但缺斤少两让他觉得不好向客户交代。

2020年,陆建良认识了在上海做家政业务的张明皓。张明皓有“不怕贵,就怕螃蟹不好”的优质客户资源,两人一拍即合。一个负责养,一个负责卖,收益对半开。

9月22日,张明皓赶到消泾村,“替客户跑一趟。”

这天下午,陆建良用铁铲搅拌均匀带鱼和玉米做的饲料,划着船喂蟹。他撑着一支竹竿,划一段路,就弯腰从盆里抓起一把,撒到蟹塘中。张明皓蹲在一边阴凉处,把拍的小视频往朋友圈发,“喂的都是好东西。”

当天,张明皓发了14条朋友圈,13条都和螃蟹有关,用他的话说,“合作伙伴辛苦一年了,该轮到我来出力了。”

9月22日,塘蟹养殖户陆建良在给螃蟹喂食。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我在阳澄湖清水村很想你”


9月26日,阳澄湖西湖和中湖之间的清水村。

两个短视频团队的成员,拎着满满一筐螃蟹打道回府,“改天再来”。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顾敏摆摆手,“不要来了,不要来了。”合作社的社员老周,笑呵呵地看着他们。

几天后,《2000块2小时捞大闸蟹,成功把老板盘了》的短视频,火热出炉。

养了20多年螃蟹,老周发现,去年阳澄湖有了拍短视频的人,“今年特别流行。”

养螃蟹老周是专业的,至于卖螃蟹,他总结出经验,“要靠人的圈子,认识的人多,螃蟹就能卖出去。”加入合作社前,一半螃蟹他能自产自销,另一半只能托人卖掉。如今,合作社为他兜底,销路不用愁了。

老周说,合作社的圈子比他的大,请人拍短视频发到网上,圈子更大了。

9月26日下午,顾敏的直播团队在阳澄湖的一间自建小屋上调试设备。门前立着块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网红路牌,“我在阳澄湖清水村很想你”。现场架起了一盏补光灯,湖面上回荡着暖场音乐和水鸟叫声。

9月26日,阳澄湖上立着一块网红路牌,不远处是短视频和直播团队。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去年没赶上短视频平台的这班车,今年,顾敏一个月花六七万元,请来短视频拍摄和直播团队,“这是趋势,我们不去做,感觉好像有点落伍。”

2009年,顾敏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传统电商平台卖大闸蟹。直到有一次,有个客户问他,“你们在某电商平台有没有店?”顾敏回复后对方没了动静,再去问时得到一句,“你们在这个平台也有店了,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顾敏说,消费者试错了很多次,已经形成了买不到好货的认知。这让他下定决心,退出所有传统电商平台。

相城区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张全根也告诉新京报记者,大闸蟹的销售模式不断在变化,传统电商平台基本不再有流量,直播带货的势头很厉害。“但不管是什么模式,都要品质当头。”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顾敏的账号更新了113条视频,直播50余次,收获2.9万粉丝。他门儿清,市场好的时候,蟹农觉得更多钱让合作社赚走了,“但像现在这个情况,就要靠合作社了。”

顾敏觉得,不可能每一只蟹都卖出好价格。短视频平台并不是利润点,而是为社员兜底销售出货的地方。

正说着,他接到一通 *** 。有客户在附近吃饭,刷到短视频,想过来看看买几只螃蟹,“直播和拍短视频还是有效的。”

不光是顾敏,越来越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在短视频平台上。

9月24日,阳澄湖镇澄北路上的一家直播基地,摞着一箱箱赠品酒。隔壁也是一家卖大闸蟹的,刚放完鞭炮,地上满是爆竹的碎屑。直播基地的员工嘀咕,“边上那家昨天就开始发货了”,老板神情微妙,转身离开。

直播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之前也卖了几年螃蟹,但今年头一回做直播。“看到的人多,量肯定大了,而且直播可以勾起人的购买欲望。”

9月26日,顾敏的短视频团队,在阳澄湖录制视频。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不过直播卖蟹这一新兴事物,也为乱象滋生了空间。

一位批发商告诉新京报记者,他请主播直播带货,一天能卖出700盒。其中一款产品99元钱20只,每只1两重,但标成1.5两,“这种小螃蟹只有在网上骗骗人,你说这么小,买来怎么吃啊,都是一次性的消费。”

近两年,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分局通过 *** 巡查、纠纷处办、 *** 抽检等方式,重点加强对广告发布、市场价格、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监管。2020年蟹季处罚相关案件24件,2021年处罚相关案件26件。而今年截至目前,立案1件,还在查办过程中。

赵军说,监管部门主要是事中和事后监管,而平台能在前端解决问题。分局给平台发函,提醒平台规避市场监管中关注到的问题。“平台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希望能和我们一起承担监管的责任。”
“金字招牌”之外

今年的蟹季刚拉开帷幕,今后的工作已经摆到了台前。

针对明年有可能再次出现的连续高温天气,相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力说,有关单位已成功试点抗高温的水草,养殖户可以优化水草品种。新育种的大闸蟹蟹苗,母本达半斤以上,对高温的耐受力也会更强。

此外,相城区农业农村局还将鼓励蟹农投保高温险。保险由市、区、镇三级补贴75%,蟹农只需承担25%的费用,在连续高温天气触发赔付条件后,蟹农将获得理赔,以减少蟹农的损失。

张全根也在畅想阳澄湖大闸蟹的未来。

张全根说,“好多人有一个误区,阳澄湖人养的大闸蟹都是阳澄湖大闸蟹。”他不止一次跟会员们说,“要做好‘阳澄湖大闸蟹’这块金字招牌,接下来,也要做好自己的品牌,把大闸蟹的产业做大。”

苏州一家大闸蟹销售公司的负责人顾庆华也是这个想法,“为什么老是蹭阳澄湖这个IP呢?我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尽管持有售卖阳澄湖大闸蟹的资质,但他从礼盒上拿下了“阳澄湖”三个字,换上了自己创立的品牌“孤品”,取“酒中茅台、蟹中孤品”之意。

顾庆华知道,收购螃蟹前,蟹农会把螃蟹喂得饱饱的,好压些秤。为了对自己的品牌负责,他建立了品控发货仓,螃蟹在水池中暂养48小时清肠胃,发货前再挑选淘汰一部分。

顾庆华说,客户复购率达89%,“是靠客户的口碑传播出来的。”

9月25日,阳澄湖镇澄消路上的一家快递中转站。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摄

苏州渭塘镇那家小超市 *** 卖螃蟹的老板,趁没有客户的时候,拍了拍载货的三轮摩托,“我一年能卖45万元的螃蟹。”他又伸出三个手指,扬起眉毛,“我有朋友能卖300万元。”

真真假假的财富传说,在阳澄湖流传。真实的养蟹故事,写在蟹农黝黑的皮肤上。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把螃蟹养好,把螃蟹卖出去,把螃蟹卖个好价钱。

阳澄湖起风了,北岸的风车跟着转。一艘渔船载着短视频团队,开过一座桥,湖面开阔起来。大伙儿裹紧衣服,有人感慨了一句,“要是早点这么凉快就好了。”

渔船驶过,惊起水鸟一片。

(文中王博远为化名)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时间定了!选蟹小妙招在此→

秋风起,蟹脚痒!据苏州市新闻办介绍,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25日开捕。由于气候适宜、水质改善以及科学投喂,今年大闸蟹规格会比往年更大,口味也将更好。大闸蟹爱好者们千万别错过啦!如何选好蟹,来看小妙招↓

秋意渐浓,阳澄湖的水面在早秋阳光下一片波光粼粼。

相比去年的冰冻、高温天气,今年全年阳澄湖地区风调雨顺,非常利于大闸蟹生长。

在经过最后一次换壳后,大闸蟹将正式进入成熟期,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25日正式开捕。

据介绍,今年整体气候非常适宜,加上持续的水质改善,以及科学投喂,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都优于往年。

什么样的是“好蟹”?

编辑:宁平英

福建:蟹券未明码标价 蟹数蟹重成谜

一张蟹券里有几只蟹?每只几两重?从超市员工到部门经理竟然都是一问三不知。国庆节前后,记者在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屏山超市(以下简称永辉超市屏山店)购买蟹券时,遭遇了这样的奇葩事。

蟹券未明码标价

9月30日,记者来到永辉超市屏山店,发现水产区只有散装毛蟹、螃蟹等在售。询问超市工作人员得知,预售式蟹卡蟹券需到超市服务台选购。因超市服务台对外柜台展示窗口数米长的展示柜用布帘遮盖,无法看到产品情况,记者便来到服务台对内窗口询问“有无蟹卡蟹券销售”,工作人员掀开柜面布匹,记者看到,柜台内摆放着红、蓝两种颜色包装的蟹券,均无价签。

记者发现,两种蟹券都有塑料外包装,封口处贴有二维码贴条,但均无价格、生产厂家信息。红盒蟹券封面标注“蟹礼今锦上品质生鲜一路有你”,背面有服务专线及网址信息,封口上标注“型号:今锦上弘悦大闸蟹礼券988型”;蓝盒蟹券上标注“锦上严选系列品质生鲜一路有你阳澄湖大闸蟹八帆渔集源头直供全程锁鲜产地:苏州”,还印有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AG102841,背面有服务专线及网址信息,封口标注“型号:八帆渔集锦上严选大闸蟹礼券698型”。记者询问蟹券价格,工作人员扫码后告知:“红盒蟹券198元/份,蓝盒蟹券658元/份。”当记者询问2款蟹券中蟹的数量、重量、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时,工作人员表示一般都有8只蟹,就是大小不一样,具体数量和重量要拆盒才知道。记者注意到,2张蟹券的广告词、服务专线、网址信息完全相同,便询问是否是同一品牌,服务员肯定地答复:“不一样,一种是今锦上(另一种是锦上),不一样的厂家。”

蟹数蟹重无法确认

为了确认2款蟹券的数量和重量,10月1日,记者再次来到永辉超市屏山店。记者表示想要购买两份蟹券,工作人员拿出红、蓝蟹券各一份,扫码后告知“蓝盒蟹券998元/份,红盒蟹券198元/份”。658元/份的蓝盒蟹券价格涨至998元/份,记者对蟹券价格提出置疑,工作人员便找出其他蟹券一一扫码,发现每种蟹券价格各异,比如298元/份、458元/份。当记者质疑为何不在蟹券上标注价格时,对方未回应。

记者决定购买458元/份的蓝盒蟹券和198元/份的红盒蟹券各一份,总费用656元。记者问道:“每张蟹卡(券)有几只蟹?”工作人员称:“6只,每只重量不一样。”记者再问:“这蟹是公的母的?”服务员回答“如果是6只,就是3只公3只母”,并表示蟹券须经商家向厂家报备激活后,消费者才可以向厂家预约送货。

当超市水产部黄经理前来激活蟹券时,记者询问蟹数蟹重情况,对方仍表示需要扫码才能得知,但其用超市系统手机扫了半天,却没扫出任何结果,通过超市电脑系统也无法查到蟹的数量。记者又向黄经理核实,蓝盒蟹券上标注了“阳澄湖大闸蟹”字样,产地是否为阳澄湖?黄经理表示了肯定。对于蟹的数量和重量,超市另一位苏经理解释称:“现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 (指永辉生活APP)上还在售卖的,398型(蓝盒蟹券)卖298元/份,含4只2.5两蟹和4只3.5两蟹;另一种是1988型(蓝盒蟹券),每只蟹重4两至5两。这两款蟹券都含8只蟹。但是,网上没有698型(蓝盒蟹券)在售,无法确定该型号(蟹券)中蟹的重量和数量。

线上线下蟹券信息差异大

10月1日,记者又走访了永辉超市西洪店。该店服务台柜台展示了2款红盒蟹券和3款蓝盒蟹券,均标记了价格,每份98元、298元、458元、658元、998元不等。其中4款价签均无蟹数、蟹重、公母信息,仅1款标价98元/份的红盒蟹券价签上标有“公3.3两、母2.2两”,但未标注蟹数。红盒蟹券和3款蓝盒蟹券外包装与屏山店一样,也没有蟹数、蟹重、公母信息。记者询问标价658元/份的998型蓝盒蟹券的蟹数,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建议顾客登录“永辉生活APP”了解。

在永辉超市国棉店,记者在水产区看到八帆渔集大闸蟹的外包装盒,工作人员表示是空盒子,现在线下大闸蟹不好卖,所以没有现货,但服务台有售蟹券。在该店服务台柜台内,记者看到2款红盒蟹券和3款蓝盒蟹券,价签与西洪店一样,也没有蟹数、蟹重、公母信息。该店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5款蟹券均含8只蟹,但具体蟹重并不清楚。

实地走访后,记者拆开在永辉超市屏山店购买的2份蟹券,发现都是同一厂家——苏州今锦上食品有限公司。盒内各有一张纸制卡片式蟹券,分别标注“988型公蟹3.5两/4只、母蟹2.5两/4只”“698型公蟹4两/4只、母蟹3两/4只”。券后有卡号、密码及提货说明、提货方式、提货须知等。依据券上提示,今年大闸蟹整体成熟期延迟半个月,预约发货要选择10月6日以后的日期,记者选择10月6日至10日发货,均显示“预约已满,请改约其他日期”。直到第6次才预约成功,最后约定选择发货日期为10月11日。

随后,记者下载永辉生活APP查询网售蟹券信息。在海鲜水产区蟹栏目下找到4款蟹券,分别是红盒蟹券988型、蓝盒蟹券398型、998型、1988型,并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每款蟹券的价格、蟹数、蟹重、公母、品牌、产地等信息,同时展示盒内蟹券卡片的正反面图文内容,包括提货说明、提货方式、提货须知等,信息与记者拆包后所获信息一致,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蟹券知情权的需求。(记者张文章)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阳澄湖大闸蟹今日开捕,蟹农:上市虽迟但不影响品质

蟹农徐皓刚从水里捞出之一篓蟹,就看到数十只大小不一的蟹顺着网口呼呼啦啦往外跑开。

阳澄湖大闸蟹半斤一只多少钱,阳澄湖大闸蟹半斤一只多大-第1张图片-

9月23日,时至秋分。早上9点不到,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附近已是热闹非凡。“秋风起,蟹脚痒”,对于这里的蟹农来说,他们今天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喜庆的节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当地已预热许久。早在中秋节前夕,蟹农们几乎每天都会在自家的蟹塘试捕几遍,通过观察蟹的脱壳情况,判断蟹的长势和品质,心里默默估量着今年的收成情况,盼望着上市那天。

往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上市日期基本会赶在中秋节前后,但今年农历八月的月圆之日,大闸蟹才第五次脱壳,蟹农们心里清楚,“今年的捕捞要晚些时日了。”

虽然比往年迟到了10多天,但丰收之日还是来了。徐皓左手拾起一只公蟹,右手又抓起一只母蟹,掂量着母蟹的重量已达到三两五以上,然后露出笑容,“期待能卖个好价钱。”

高温天曾影响长势,蟹农增肥补救

谈起今年大闸蟹长势,徐皓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介绍,蟹农一般在春节过后的一个月内陆续投放蟹苗,然后就进入漫长的等待期。指甲盖大小的蟹苗慢慢长大,逐渐完成5次蜕壳后,离“成熟” 就不远了。

“刚蜕完壳的大闸蟹并不能立马端上餐桌,它们大概还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长膘,才能有膏黄脂肥的标准。”徐皓说,今年一直过了中秋节,很多蟹都还没有完成蜕壳。

多位在阳澄湖从事大闸蟹养殖的蟹农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7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及连续降雨天气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蟹的长势。一方面,蟹塘水温升高,大闸蟹进食明显变少,生长缓慢,蜕壳也紧跟着延后;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后的湖水会出现溶氧不足的情况,螃蟹就容易出现软壳,甚至发病、死亡等问题。

为此,蟹农们今年没少忙活。增氧、补种水草……他们想尽办法保证大闸蟹的生长,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也通过各种 *** 帮助蟹农补救,比如增加玉米、小鱼及优质的颗粒饲料投放,补充营养,加强育肥。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介绍,从前期调研的情况看,持续的高温会对蟹蜕壳有影响,但相比往年不存在明显异常,壳大肉少的情况可能会个别存在,但不是普遍情况。

阳澄湖上,蟹农将之一网大闸蟹捕捞出水。新京报记者李阳 摄

水质改善提升大闸蟹品质,蟹农迎来丰收之日

9月22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前夜,徐皓不知第几次在自家养殖区试捕大闸蟹。

这次试捕终于让徐皓打消了忧虑,他顺手捉起一只母蟹放在手上比画大小,发现它几乎接近手掌的大小,掂量起来在3.5两以上,“这只母蟹已经长得非常结实,可以直接上市了。”徐皓说。

往年湖里蓝藻、水葫芦较多,但今年的湖水非常干净。尽管今年蟹的产量和平均个头比往年小,上市时间有所延后,但总体来看,阳澄湖水质的持续改善,让挨过高温酷暑的大闸蟹明显较往年更结实,品质也更好一些,“是近几年来更好的一年。”

9月23日11时许,2022年之一网阳澄湖大闸蟹捕捞出水。蟹农开心地向记者展示捕捞出来的一只半斤公蟹和一只3两母蟹。

之一网阳澄湖大闸蟹捕捞出水,蟹农露出满脸笑容。新京报记者李阳 摄

今天的阳澄湖湖面不再平静,数不清的小舟在湖面上劈出道道波澜。即使经历了罕见高温,蟹农们仍然看好今年的光景,为了迎接开捕节,不少蟹农还在自己的门口铺上了红毯,庆祝这喜庆的日子。

与此同时,2022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暨昆山巴城蟹文化旅游节也在今日举行,新版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借此亮相。当天,在阳澄湖被捕捞出水的大闸蟹脚上被一一套上防伪扣。

姚水生在现场拿起两只展示,“今年的防伪蟹扣阳澄湖湖区为深红色,高标准池塘为绿色加蓝色。”他表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阳澄湖大闸蟹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左右;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面积7.2万亩,预计产量7900吨左右。

开捕后阳澄湖大闸蟹将陆续上市,开始供应各地市场。蟹农称,从开捕节到国庆节前的这段时间,仅是阳澄湖大闸蟹的尝鲜阶段,在此期间上市的大闸蟹以母蟹为主,等到10月中旬到11月底,将会是大闸蟹最肥美的时期。

蟹农将泡沫箱摞在一起,准备大闸蟹打包上市。新京报记者李阳 摄

“今年开湖后,大闸蟹肯定会正常供货,我们会抓住国庆黄金档期,积极做好大闸蟹的市场营销,弥补消费者中秋尝不到阳澄湖大闸蟹的遗憾。”姚水生介绍道。

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李阳

编辑 杨海 校对 李立军

疯狂的大闸蟹:阳澄湖洗个澡能卖百元一只,金字招牌毁于智商税?

金秋送爽,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已经来临,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举办首届“横山稻蟹”捕捞节,期间在蟹王争霸赛现场拍卖会上,一只蟹王最终以6888元的价格被拍出,蟹后以5000元的价格被拍出。但要说到大闸蟹,就不得不提“蟹中之王”阳澄湖大闸蟹,为什么它这么有名?

这就要从历史的积淀开始说起,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就曾赞美道: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在苏州。民国时期1只200克的大闸蟹至少能换1.12千克大米,而当时的大米可是紧俏物资。而苏州市也看到阳澄湖大闸蟹的潜力,从1996年开始就大力鼓励发展大闸蟹养殖业, *** 给予资金补贴,并定期举办“蟹王争霸”赛。

为了能让自家的螃蟹登台,很多蟹农都把螃蟹当做儿女一样精心照料,水草,螺蛳,谷物,海鱼,什么好吃什么有营养就投放什么,高额的成本保证了大闸蟹超高的品质,凭着这份工匠精神,阳澄湖大闸蟹被央视做成纪录片,从此全国皆知,而阳澄湖大闸蟹也借助金字招牌不断深入人心,成了大闸蟹的佼佼者。

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大闸蟹也是一样,有名气就意味着有销量有利润,这引来了很多人羡慕的眼光,而有的人也在悄悄赚快钱,他们浑水摸鱼,打上阳澄湖的品牌,就能卖出几倍的价格。

据统计,2020年阳澄湖大闸蟹总养殖面积达8.8万多亩,总产量在10260吨左右,较前年增加了近8倍,其中,围网养殖区产量在1500吨左右,沿湖周边高标准池塘养殖产量在8760吨。即便是围网养殖区的产量每年也在增加,以2017年为例,产量在1200吨,估算阳澄湖的整体产值大约为3亿元,而打着阳澄湖大闸蟹名号的产值却达到了300亿元,居然多出来297亿元,换句话说市场上阳澄湖大闸蟹的正品率在1%!


不仅如此,这些大闸蟹的价格也是出奇的贵,其它地方的大闸蟹都是按斤卖的,它是论只卖,2020年4.5-4.9两的公蟹、3.5-3.6两的母蟹,每只售价高达百元一只,是普通大闸蟹价格的十几倍。据了解,市面的一些面值1288元的大闸蟹券,只能买到8只蟹,却是批发价的20多倍,水分在千元左右。


有网友是这么开玩笑的,阳澄湖大闸蟹分五个档,之一档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阳澄湖里的,第二档是从小就生活在阳澄湖里的,第三档是旅居在阳澄湖里的,第四档是最近在阳澄湖里洗过澡的,第五档是最近看过阳澄湖风景的。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隐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就是多出来的8倍产量和产值正是来自于阳澄湖周边的池塘,这种“豁然开朗”的思路仿佛和网友的说法不谋而合。焦点访谈就曾报道阳澄湖大闸蟹造假的主要手段:一种将太湖蟹、高邮蟹等进行贴牌,另一种就是洗澡蟹了,放在水里养一段时间都是有良心的商家,旺季时头天晚上直接趁着夜色在指定围网里放生。


玄机最深的还是“纸螃蟹”,即蟹券,主要以预售为主,用以抢占市场,先买券后兑付实物,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风险却是极大的,谁也不能保证到手的大闸蟹品质如何,而得利的永远是中间商。

由于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就那么多,所以就算你人到阳澄湖,也不一定能吃到正宗蟹,因为近年来阳澄湖实行退养还湖政策,湖中围网养殖面积仅剩高峰时的十分之一,这就使得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更为难得。

如何买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其实这和买正宗的黄河鲤鱼一样,也需要看它的独特性,黄河鲤鱼具有金鳞赤尾、俊长健硕的优美外形,吃起来“甘、鲜、肥、嫩”,已经有自己的品牌。近年来苏州市质监局每年都会向经过认证的养殖户发放阳澄湖大闸蟹防伪锁扣,而这些锁扣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主要根据养殖户的养殖面积来确定的。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造假者会提前进行伪造,这样防伪扣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0年阳澄湖将湖养和塘养进行了区分,防伪标识也随之改变,湖养的防伪标识正面图案为红色、塘养的正面图案为蓝色,正面主图也变为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其实更好的方式就是让每只大闸蟹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搭建一套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这样既能解决市场中鱼龙混杂的乱象,也能继续保证“阳澄湖大闸蟹”这块金字招牌。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水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非常成熟的,包括我们熟知的挪威三文鱼、澳大利亚岩龙虾、俄罗斯帝王蟹等,都是可以了解它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加工和运输是怎样的一个流程,可视化保证了从养殖到餐桌的产品真伪和食品安全问题。当然国内也有类似的先锋科技型企业,通过这种体系为自己的无公害水产品助力。

前文也说了,市场上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只占1%的份额,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辨别真伪。首先肯定是要认准正规商家,2005年5月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阳澄湖大闸蟹"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而批准售卖的商家也是有数量限制的。其次就是查询防伪,这个不做赘述。最后就是吃货们练就的火眼金睛,对于青背、白脐、金爪、黄毛的正宗大闸蟹一眼就能看出真假,尤其是金爪、黄毛最能体现出阳澄湖的水域的特点。而对于价格还是不能贪小便宜,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种决定了养殖成本肯定高,但不是说贵的就一定是正宗的。

不管是金字招牌,还是知名品牌,其形成的过程都不容易,但要毁掉它却易如反掌,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但在保护品牌的道理依然任重道远。

假期接近尾声,螃蟹降价了吗?二两母蟹更低只要12元一只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假期接近尾声,螃蟹的售价也有所下降。10月7日,记者走访南京市场后发现,超市、菜场的螃蟹售价相比节前下降了两成左右,其中二两的母蟹更便宜的只卖12块钱一只。不过,一些专卖店里的螃蟹,特别是螃蟹券,售价却依然坚挺。

【超市菜场螃蟹降价近两成 二两母蟹更低只要12元一只】

在南京市鼓楼区的一家大型超市,产自南京高淳的三两左右母蟹售价158块一斤,二两的母蟹16块8一只。超市销售人员说,现在螃蟹的价格比以前便宜了不少。之前188元一斤,现在卖158;以前卖19块8一只,现在卖16块8。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节前,无论顾客自己买来吃还是送人,螃蟹需求量都很大。最近几天,随着需求量的下降,价格也下降了近两成。

而在附近的一家菜场,二两的母蟹更便宜的只要12块钱一只。

记者了解到,虽然许多超市、菜场的螃蟹价格都有所下降,但品质好的蟹,价格变化并不大。一位菜场经营户告诉记者,四两母蟹算下来要65块钱一只,质量好的螃蟹一般不会掉价的。

这位经营户告诉记者,自己的摊位平时是卖鱼虾的,只有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才会带着卖一些,自己的螃蟹也是产自固城湖,相比一些螃蟹专卖店,他们的售价低了一半还多。这位经营户透露,螃蟹专卖店一年就开卖三个月,价格肯定高。

【专卖店蟹价依然坚挺 螃蟹礼券销售火爆】

随后,记者走访了一家销售固城湖大闸蟹的专卖店,果然如之前那位经营户所说,4两的母蟹,在这里卖160块一只,另外,这里还有螃蟹券销售。

专卖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螃蟹券提货自由,可以随时提货,甚至还可以 *** 提货、快递送上门。至于专卖店螃蟹的价格,都是由公司统一规定的,一般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而在另一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二两的母蟹也要卖到50块一只。

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自己吃而是想要送人,更好还是购买他们店里的螃蟹礼券,三两的母蟹搭配四两的公蟹,8只原价1288,现在折扣价只要1030块。

江苏台记者/关玮玮 王教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江苏新闻

标签: 阳澄湖 大闸蟹 多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