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颅骨标志点及骨缝。
颅骨重要骨性标志
1. 翼点: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大翼交汇点,位于颧弓上两横指.颧骨额突后一拇指宽。
2. 星点:人字缝、枕乳缝、顶乳缝交汇点,覆盖横窦乙状窦交汇点。相当于外耳门上缘与枕外隆凸连线上方1.5cm,外耳道中心点后约3.5cm处。星点适对横窦转折为乙状窦处。
3. 人字点:人字缝与矢状缝交汇点。位于枕外隆凸上方约6cm处,为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交点处。新生儿后囟位于此点。
4. 颅顶:颅骨的更高点。
5. 冠状点:冠状缝与颞上线交汇点。
6. 眉间:中线眶上嵴处前额最突出点。
7. 颅后点:枕骨大孔后缘中心点。
8. 前囟点:冠状缝与矢状缝交汇点。
9. 矢状缝:冠状缝和人字缝之间的位于中线的骨缝.上矢状窦常常位于矢状缝的右侧。
10. 额结节:为额骨外面最突出部。深面适对大脑额中回。
11. 乳突:位于耳垂后方。乳突后部的内面为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
12.枕外隆凸:位于枕骨外面中部的隆起,其内面为窦汇。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颅后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作正中切口时,注意勿伤及枕骨导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
13.上项线:是由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的弓形骨峰,其深面为横窦。
14.前囟点:又称额顶点,自眉间向后13cm处,为冠状缝与矢状缝汇合处,故又称冠矢点。新生儿前囟位于此点。前囟膨出是。颅内压增高的体征。
图 2 外侧裂及中央沟定位 *** 。(引自:Handbook of Neurosurgery 8th Edition--2016)
1. Frankfurt平面,也称基线:眶下缘到外耳道(EAM)上缘的连线
2. 从鼻根经颅盖到枕外粗隆的距离分为四个部分(用一 个带子对折两次即可)
3. 耳后线:经乳突垂直于基线。
4. 髁线(condylar line ):经下颌骨髁垂直于基线。
5. 外侧裂:也称Sylvian裂:大致从外眦到T- H线(从鼻根到枕外粗隆连线)的前3/4与后1/4交点的连线。
6. 中央沟大致位于:“耳后线”与T - H线交点(通常位于颅顶后1 cm,冠状缝后3?4 cm)与“髁线”与外侧裂交点的连线。
图 3 (引自:Albert L. Rhoton, Jr., M.D., THE CEREBRUM,Neurosurgery 51
外侧裂位于从额颧点跨脑表外侧到四分之三(鼻根至枕外隆凸的距离定义为1)点的连线上。靠近蝶骨嵴外侧末端位于颞部的翼点定位在沿外侧裂线上额颧点后方3cm处。
中央沟的定位要通过识别上、下Rolandic点,上Rolandic 点位于鼻根-枕外隆凸连线中点后方2cm处(50%+ 2cm点).下Rolandic点位于颧弓上缘中点至上Rolandic点连线与外侧裂的交点上.中央沟即位于上.下Rolandic点的连线上.下Rolandic点在外侧裂线上.翼点后方2.5cm处。
关键孔.如果定位准确,钻孔后其上半部分显露额部硬膜,下半部分显露眶骨膜。关键孔定位于翼点前方3cm,眶上缘外侧末端上方.颞肌及筋膜附着的颞上线最前端的下方。
图 4 脑室与颅骨的关系
侧脑室体的中心位于瞳孔中心的矢状线上,沿此线作颅顶的垂直线恰好与额角相交。前角可达冠状缝前1?2cm。
图中的数据 数值描 述最小值(mm)平均值(mm)更大值(mm)D1额角在室间孔前的长度25D2顶核水平斜坡至四脑室底的距离33.336. 140.0D3顶核水平的四脑室长度10.014.619.0D4顶核至枕骨大孔后缘中点的距离30.032.640.0 |
图5 图示一些重要的皮质表面标志,可结合磁共振进行病灶定位。只有 2%的中央沟与外侧裂相通(98%的标本中有“中央下回”)。顶间沟(ips)将顶上小叶与顶下小叶分开。顶下小叶主要由角回和缘上回组成。外侧裂止于缘上回(Brodmann‘s 40区),颞上沟止于角回。
Brodmann 分区的功能意义:
1. Br.3,1,2区:之一躯体感觉区。
2. Br.41和42区:之一听觉区(Heschl 横回)。
3. Br. 4区:之一运动区(也称运动带)
4. Br.6区:运动前区,参与对侧运动的控制?
5.Br.44 区:(优势半球)Broca‘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6.Br.17区:之一视觉区。
7.Wernicke‘s区(语言):在优势半球. 主要包括Br. 40区与Br. 39区的 一部分(可能也包括颞上回的后1/3)。
8.Br.8 区:额叶眼区--引起向相反方向的自发眼球运动
图6 右侧大脑内侧面。注:prcs:中央前沟,PL:旁中央小叶,pM:缘部,PCu:前楔叶,sps:顶上沟,pos:顶枕沟,Cu:楔叶,LG:直回,CinG:扣带回,cins:扣带沟。
扣带沟后方止于缘部,在轴位像上.CT 及MRI 中95%及94%可见缘部,表现为成对的沟延伸至半球,在MRI中缘部更靠后方。在下方的切面中,缘部向后方,上方切面向前。
新京报《紧急呼叫》昨日发布新闻视频:近日湖南郴州的多名家长发现自家宝宝身体出现异常,有的颅骨突出,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
@新京报《紧急呼叫》
有的生长发育滞后,3岁孩子跟别人2岁差不多——
@新京报《紧急呼叫》
其中不少孩子都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已经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身心健康都造成很大的危害。
真的心痛,我们不禁想问:这事儿怎么发生的?
一名家长向新京报《紧急呼叫》讲述了女儿患病的过程:
原来,孩子牛奶过敏,医生建议家长给娃吃氨基酸奶粉。在爱婴坊母婴店店员的推销下,家长买了一款叫“倍氨敏”的“特殊医学用途奶粉”。导购还声称这是店里卖的更好的奶粉,许多过敏宝宝都在吃。
@新京报《紧急呼叫》
就这样,家长就一直在购买这款奶粉,娃喝了将近两年。直到后来看到有个新闻曝光了“这个”就是饮料,根本就不是特殊医学用途奶粉,又去找专业人士咨询,才发现是被母婴店的推销误导、展开了投诉 *** 。
@新京报《紧急呼叫》
事情的调查还在进展中,我们看到这里,真的为那些孩子心痛,两年的时间,本可以喝正规的适合自己的配方奶粉,结果却一直在喝营养完全跟不上的“固定饮料“,还是当作主食来喝。
我们去找来了这款产品图,一看之后,再一次感到遗憾和惋惜!其实这就是一种固体饮料,包装上明明白白的标出来了。连奶都不是,更不是什么特殊医学用途奶粉!
把这种根本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普通饮料”,推销成“奶粉”卖给家长,你们的良心呢?太让人愤怒了!
这样的事儿一直都有,我们团队的茶姐说,小时候她弟弟也喝过这种“奶粉”,结果天天便血。
真心希望咱们的妈妈们以后别再被骗了,要给娃吃真正的婴幼儿奶粉,学会识别、辨别和挑选,真的太太太重要!包括牛奶,这些大多数孩子以后都会长期吃到的乳制品,也是要学会基本的挑选准则的!
其实这真的不难,今天我们就来顺一波超好懂的挑选辨别准则,希望可以帮到每一个家长!
一些过敏体质的宝宝,需要喝到特殊医学用途奶粉的,比如深度水解奶粉、无乳糖奶粉,怎么才挑的对,我们给出“三看”的建议:
前面两看主要用于自我辨识:
一看标识
相对应的这些奶粉罐子的正面都会进行醒目的标识,请认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二看注册号
国食注字TY********(此处为注册号),这是特殊医学用途奶粉的专用注册号标识,一般标在罐子正面稍下的部位,或者侧面,字号稍小一点:
三看医生
第三点特别重要,关于特殊医学用途奶粉,如果因为过敏、乳糖不耐受等特殊健康状况,需要喝这些特殊奶粉。我们的建议是:
一定要先去看医生。因为实际门诊中,经常碰到以为自家孩子牛奶蛋白过敏,但其实并不是的情况。就算过敏,也要医生根据过敏的程度,给出喝氨基酸奶粉还是深度水解奶粉的建议。
像这些,明确标出了“固体饮料”的,千万别傻乎乎买来给娃当奶粉喝!导购再吹得花里胡哨的,也不许买!!!
说完了特殊医学用途奶粉,我们说说一般婴幼儿配方奶粉,其实也很好认,奶粉罐上都会有“醒目标识”:
婴幼儿配方奶粉
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幼儿配方奶粉
对应着的,也会有国食注字YP********(此处为注册号)的字样,这就是一般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品注册号,正规注册的都是可以查询到的!
接下来,咱们再补充说说:纯牛奶。
除了奶粉,1岁以后,娃的饮奶选择又多了一个——纯牛奶。
纯牛奶真的很好认了。配料表就只有生牛乳,没有其他乱七八糟添加物,并且蛋白质含量一定大于 2.9 g/ 100 g。
市面上还很多“奶”看似健康,实际上都是披着牛奶外衣的“假奶”,不适合给孩子作为常规奶量来源,别长期代替奶粉或者牛奶来喝!
01
含乳饮料
XD钙奶、X娃娃、营养X线、优X乳等,都不是奶,而是含乳饮料。你们品品:
“含乳饮料”,这样听起来还挺斯文,但你看看这配料表——
配料之一位就是水,连奶的门槛都没进,蛋白质、钙含量都很低,更添加了很多糖啊、香精啊……
就这副长相,说它一句假奶,不亏!
02
植物奶
豆奶、椰奶、杏仁奶……名字听起来非常健康,既有谷物,又有奶,给宝宝喝还能补充多种营养?你或许想多了!
豆浆是大豆加很多水榨出来的,营养成分被大大稀释,豆奶呢,又掺和了一道。
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也许还能和牛奶比一比。但是,钙含量一般不会高于20mg/100ml(除非额外添加了钙),跟牛奶的“100mg/100ml”相比,差了几条街。
为了口味,往往还会加些糖,真不适合给小宝宝喝。
豆奶嘛,至少蛋白质还行,椰奶、杏仁奶、燕麦奶、米乳啥的,蛋白质有些1g/100ml都不到,被牛奶(3g/100ml)远远甩在后面。
宝宝快速生长发育期间,充足的蛋白质是必须的。像这种植物奶,怎么能替代牛奶呢?长期吃下去就要营养不良了。
03
早餐奶、儿童奶
这种藏得往往比较深,它们的外包装上,都会写上“**牛奶”、“儿童奶”、“早餐奶”等字样,乍一看还挺靠谱的。
但是仔细看了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之后,就呵呵了。
比如一些早餐奶,在加了谷物的同时,也加了很多糖和甜味剂。
再比如下面这款很常见的儿童牛奶,蛋白质只有 2.4 g/ 100 ml,离牛奶的蛋白质标准 2.9 g/ 100 ml,还差了一截。而且添加了糖、香精和其他添加剂,对小宝宝不太友好哦。
市面上还有一些儿童牛奶,看起来蛋白质含量达标了,钙含量也不低,能称得上是牛奶啦。但是,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却混进了很多添加剂。
看上面这款,配料表上的第二位就是糖,再加上那么多食品添加剂和香精,就算添加了维生素D、DHA等营养素,也不能算是优秀的奶!
虽然前面提到的乳饮料、植物奶、儿童奶这些“奶”都不算真的纯牛奶,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喝,宝宝大一点之后,偶尔喝喝解解馋ok的,只要别替代奶粉、牛奶,作为娃的主要奶量来源即可。
总之,一岁前,孩子的奶摄入来源更好是母乳or婴儿配方奶;一岁后,选择母乳、纯牛奶or婴幼儿配方奶都行。
上面提到的那些,真的,最多只能当饮料,不要贪杯、更不要像开头新闻中的家长一样,给娃长期喝,最后喝出问题来后悔莫及。
本文题图来源:@新京报《紧急呼叫》
1岁6月男童头部凸起“包块” 检查发现竟是“蛛网膜囊肿”近日,1岁6月男童头部颅骨异常凸起,诊断为蛛网膜囊肿,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为其进行神经内镜下囊肿造瘘术,目前男童正在康复中。
江西九江1岁6月男童佳佳(化名),一年前其父母发现右侧颅骨异常凸起,当时并没注意,直到日渐增大才感到佳佳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当地医院CT显示右侧颞顶部蛛网膜囊肿,家长意识到问题不那么简单,随即前往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明给佳佳详细查体,并结合头颅CT等检查(提示右侧额颞部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范围约82mm*37mm),考虑佳佳患有蛛网膜囊肿。遂即收入住院。
(术前)
神经外科手术团队进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术前准备。4月4日,主任医师杨明、主治医师张贤华、住院医师李鑫手术团队在手术室麻醉科及护理团队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实施手术,术后佳佳恢复良好。
(术后)
蛛网膜囊肿科普
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先天畸形,儿童发病率为2%-3%,脑或脊髓实质外、蛛网膜内、充满脑脊液样液体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蛛网膜囊肿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及感染后蛛网膜囊肿三型,大多为多发性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视 *** 水肿、癫痫、颅骨局部膨隆;治疗原则目前主张手术治疗。
神经内镜造瘘术
主要用于治疗脑积水、蛛网膜囊肿等,神经内镜造瘘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它是把神经内镜通过一个小的微骨孔,这个孔像钥匙孔一样大,我们称之为锁孔手术,把内镜导入颅内,把脑积水循环通路过程中的梗阻给它打通,从而缓解脑积水,我们称之为神经内镜造瘘术。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提醒,头部异常凸起,一定不能大意;如果儿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颅骨局部膨隆,婴幼儿出现头围增大、前囟张力增高、颅缝分离、易激惹、生长发育迟缓等,应及时前往儿童医院就诊。
神经外科·专家介绍
杨明: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主要治疗小儿颅脑外伤,颅脑外伤后遗症,脑积水、脊髓栓系、脑脊膜膨出等先天性畸形,脑肿瘤,头部血管瘤,皮样囊肿等,尤其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出诊时间:【红谷滩院区】星期三上午特需门诊,下午普通门诊
刘锋: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治疗小儿颅脑外伤、脊髓栓系综合征、脑积水等先天性畸形、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头部血管瘤、皮样囊肿等。
出诊时间:脑外科,周二全天
注:出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医院微信平台挂号排班为准
作者: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熊艳红 张贤华
通讯员:曹 娟 罗 英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谢涛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健康学堂丨娃娃“头大”=聪明?当心“脑积水”民间老百姓有种说法
娃娃“头大”是聪明、灵光的表现
但是
不是所有的“头大”都能这么理解
因为
这有可能是具有病理性的症状
当您发现娃娃头大时
需警惕“脑积水”这个疾病
下面,请看几张图片
头围增大
落日目现象
透光实验
脑积水磁共振表现
什么是脑积水
小儿脑积水是一类发生在婴幼儿颅内脑脊液异常积聚而出现脑室扩大、头围异常及发育障碍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脑积水的成因
小儿脑积水的发生原因很多,简单讲包括先天发育畸形因素、肿瘤梗阻因素、感染、出血因素等等,而且目前尚有一些国际上尚未明了的致病原因。
临床表现特征
小儿脑积水临床表现特征:
1.头围增大
2.前囟扩大、张力增高
3.破罐音
4.落日目现象
5.头颅透照性
6.视神经 *** 萎缩
7.神经功能失调(四肢肌张力可增高,或有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检查及治疗
小儿脑积水的检查及治疗:脑积水的检查主要还是需要脑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观察脑室情况及颅内有无其他异常,在治疗时采取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
微创Ommaya囊治疗新生儿脑积水
广西妇幼保健院罗树友副主任医师为新生儿脑积水患儿行ommaya囊埋植术。对于新生儿脑积水,特别是早产、极早产儿脑积水,治疗的主要方式为置入ommaya 囊,其原理将囊置入头皮下,将引流管置入脑室内,通过ommaya囊反复抽取脑脊液达到缓解颅内压增高,减少脑脊液的目的,使得患儿症状很快得到缓解。而一旦脑积水缓解,循环通畅,ommaya 囊取出方便,对患儿影响较小。
总而言之,当发现娃娃头颅快速进行性增大,头颅呈圆形,额间突出、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哆开、颅骨变形,叩诊有“破罐音”。头发稀少、额颞部静脉扩张、眼球下旋,上部巩膜时常暴露成落日征,即目如落日。患儿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呕吐、抽搐、斜视、眼球震颤、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行走困难以及智力发育不全等情况时,需警惕脑积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更佳的治疗方式,早诊断早治疗,共同呵护娃娃的健康生长。
专家简介
罗树友 副主任医师,现任广西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普外科 泌尿外科副主任,擅长小儿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周二上午出外科门诊。
专家简历详情:罗树友,副主任医师,普外科 泌尿外科副主任,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广西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广西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曾先后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大学之一医院进修学习。临床工作中开展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 *** 闭锁、消化道畸形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开展胆汁淤积性肝病、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复杂淋巴管瘤、血管瘤等实体瘤的手术治疗,开展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多指并指等骨关节畸形矫形手术,对浓缩胆栓综合征、胆道闭锁等肝胆疾病、脑积水及新生儿危重症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多项临床应用研究课题。
(部分图片来源于 ***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奉有才编辑:何芸 叶易坤审核:覃少军 文俊骁
给同学们讲名人事迹的时候,都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名人的长相,学生们都很不敏感,为什么?因为课本里大部分古人的画风都是一样的。比如这样的:
看的脑瓜疼
还有这样的:
让人费解的三兄弟
这就尴尬了,难道名人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把名字堵住我认为他们就是一个人。不过还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不仅功勋事迹突出,长相也十分突出,他们凭借着各自出奇的长相傲然于书本里的那些“大众脸”之外。今天咱们先讲一个“脑袋有包”的千古奇人。
千古奇人有很多,但脑袋有包的可真没几个。
“脑袋有包”用现在话说就是这个人说话做事有问题,不按常理出牌,和“脑袋有坑”是近义词,脑袋有坑的历史名人有没有?当然有,他就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老先生,相传孔老先生额头的中间凹进去的,也就是传说中的,脑袋有坑。但是孔老先生的这个“坑”承载的都是日月之精华,文化之精粹,不可小觑。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史记孔子世家》
历史上很多名人的长相都很有特点,比如三皇五帝之一的尧,作为一代明君,尧出生下来眉毛是八彩的,这就厉害了,彩虹才七个颜色,尧的眉毛八个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再加一个白色,正好。
“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尧陶唐氏〉
尧帝
说尧帝老人家是最早的现代彩眉化妆术先驱者也不为过,且后世无人能及,因为他是天生的。
还有三国里的刘备刘皇叔,双耳垂肩,双手过膝。双耳过肩,除了如来佛祖我想不出第二个人,双手过膝,除了大猩猩我想不出第二个动物。
还有两个瞳孔的项羽、李煜,脑袋像瓢的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历史上长相出奇的名人还有很多,有时间再给大家细讲,今天呢还是讲讲这个脑袋有包的千古奇人,谁呢,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天纬地,无所不通的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的能耐就不说了,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在文化史上,他也是与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鬼谷子的门下培养出了鬼谷四杰: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还有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三位:王翦、白起、李牧。还有“商鞅变法”的商鞅,“一战下齐国七十二城”的乐毅,“毛遂自荐”的毛遂,“田忌赛马”的田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反正大部分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英雄豪杰。
培养出这么多厉害人物的鬼谷子自然更不一般,首先就是他的长相,鬼谷子脑袋上长了四个肉瘤,如下图
鬼谷子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他“脑袋有包”,他是真的有包,还不止一个。
相传这四个包还组合在一起 成“鬼宿之象”什么是鬼宿之象呢,古人把天上的星座分为二十八星宿,掌管人间的大小事物,而鬼宿四星,据说一管积聚马匹、一管积聚兵士、一管积聚布帛、一管积聚金玉,马匹管纵横,兵士管战争,布帛管社会,金玉管国家,全了,鬼谷子头上长有这四样,也难怪自己创建的鬼谷学派如此出名,门下更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请找出鬼宿
近日,湖南发现“大头娃娃”的负面新闻,惊动无数家有奶宝者的心。
据湖南郴州电视台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投诉:自己的孩子颅骨突出成“大头娃娃”,孩子总是起一身的湿疹,咳嗽,各项指标都不达标,甚至还有孩子出现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头部的异常情况。
这些家长最终发现,他们都曾经给孩子食用过一种名叫倍氨敏的“奶粉”,这款倍氨敏产品,其实不是奶粉,而是“蛋白固体饮料”。
医生检查发现: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发育迟缓等症状,并依此诊断为佝偻病。
佝偻病全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
佝偻病在以前,都是生活条件差的年代,婴幼儿才出现的营养不良性疾病,而在今天,家长们为给孩子补充营养,却听信不良商家的误导,出现本不该出现的这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半岁左右的婴儿,为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1、食物中的维生素D补充不足 天然食物、母乳中含维生素D少,但配方奶粉和米粉摄入足够量,可满足婴幼儿从这些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2、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妊娠后期孕妇营养不足,可是婴儿体内维生素D贮存不足。
3、日照不足 婴儿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导致维生素D生成不足。
4、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加 婴儿早期生长发育快,需要增多,但体内储存不足。
5、疾病影响 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科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慢性腹泻等。某些药物的干扰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1、治疗目的 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2、补充维生素D 不主张采用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应以口服治疗为主。
#口服法 一般剂量为维生素D2000-5000IU/d,4-6周后改为预防量:<1岁的婴儿为400IU/d,>1岁为600IU/d.连服4周后复查效果。
#肌注法 肌注维生素D3,适用于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给予维生素D3-20~30万IU,一次即可。三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3、补充钙剂 主张从膳食的牛奶、配方奶和豆制品中补充钙和磷,只要牛奶足够(500ml/d),不需要补充钙剂。仅在有低钙表现、严重佝偻病、营养不足时,才需补充钙剂。
需要指出的是,家有奶宝的家长要有识别假奶粉的能力,为孩子买奶粉的时候,要从正规渠道买进。为避免出现之前“三鹿奶粉”和上述“蛋白固体饮料”造成的不良事件,危害孩子健康,可定期给孩子更换奶粉,以避免偏食或营养不足的情况发生。
4、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辅食,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自限性疾病,一旦婴幼儿有足够时间户外活动,可以自愈。
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IU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或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一般不宜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1、围生期 孕妇多进行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妊娠后期补充维生素D800IU/d.
2、婴儿期 预防的关键是日光浴及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出生一个月后可让婴儿逐渐坚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3、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 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d,补充至2岁。
4、足月儿 生后2周开始补充400IU/d,补充至2岁。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1、定期户外活动 指导家长带患儿定期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活动时间从数分钟增至1小时以上。夏季应避免太阳直射,尽量多暴露皮肤。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
2、补充维生素D 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蛋、蘑菇等。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注意中毒表现,如遇过量立即停服维生素D。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避免过早、过久地坐,站、走,以防发生骨骼畸形。严重佝偻病患儿肋骨、长骨易发生骨折,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4、加强体格锻炼 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 *** 矫正。如遗留胸廓畸形,可做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 *** ,O型腿 *** 外侧肌,X型腿 *** 内侧肌,矫正畸形。
5、外科手术矫正护理 行外科手术矫正者,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矫形器具。
6、预防感染 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中,阳光充足,避免交叉感染。
7、健康教育 给孕妇及患儿父母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护理知识,鼓励其多进行户外活动和晒太阳,选择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宣传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IU,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添加辅食。指导户外活动,日光浴、口服维生素D的 *** 及 *** 肌肉矫正畸形的 *** 。
6岁女童头上“鼓”小包,竟是这种罕见肿瘤把头骨“弄破”了个洞近日,6岁女孩欣欣(化名)在家玩耍时不小心从床上跌落,不放心的欣欣父母便带孩子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谁知,一查竟发现了大问题!
就诊过程中,神经外科专家触摸到孩子后脑勺有一小包块,隐藏于皮下。这一个小问题引起接诊专家的注意,立刻对欣欣进行头部CT检查。检查发现患儿头部的包块已侵入颅骨。
“一个小包,怎么会这么严重?”欣欣妈妈痛苦的回忆起,之前给孩子梳头时曾摸到后脑勺有一个花生米粒大小的疙瘩,不疼不痒。当时,欣欣妈妈以为是孩子不小心磕碰到哪里没有放在心上,谁知问题竟如此严重。
结合一系列检查,神经外科接诊专家最终发现欣欣患有比较罕见的朗格汉斯细胞增生—“颅骨嗜酸性肉芽肿”,颅骨已侵蚀破损成一个直径达5cm的“洞口”。
经过详细讨论和评估,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欣欣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结合定期化疗,欣欣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青岛妇儿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是发生于颅骨的一种肿瘤样病变,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此病一般发病隐匿,在发生症状之前,无其他不适。如发现孩子走路姿势不对,头部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疼痛、不明原因的局部肿胀包块,应及时就医。
科技还原埃及法老的头骨,比常人长数倍?酷似外星人?神的头颅?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还原埃及法老的头颅后,竟意外发现了金字塔与外星人的联系?
这是壁画上埃及法老的头颅。
可以清晰地看到他非一般长的头颅。
起初,人们还以为这是一种抽象的描绘,可能想要突出法老的与众不同。
然而,当之后美国史密森博物馆还原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头骨后,大家惊奇地发现这埃及法老的头骨还真如壁画那般修长。
莫非,他们真是外星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拉长的头骨?
2021年,美国考古学家根据英国公布的头骨尺寸,完美地利用现代科技还原了图坦卡蒙的脑袋。
众所周知,作为有史以来最神秘的埃及法老墓,人们对图坦卡蒙抱有无限的期待。
这次,考古学家就希望通过还原头骨数据的方式,更真实地接近历史真相。
然而,这一还原,吓坏了考古学家。
原因很简单,图坦卡蒙的头骨形状真的好奇怪。
正常人的头颅都是呈曲线生长的,然而,图坦卡蒙的上头骨中间却有一处严重的凹陷。
如此一来,整个后脑勺看上去就像是一坨多出来的肉瘤,看着非常地畸形。
起初,考古学家以为这可能是最初挖掘的时候,操作不慎让图坦卡蒙的头骨受了伤。
而后的技术人员又没能成功辨别这后天的损伤,反而将之当做了真实的头骨数据记录在案。
但是,负责挖掘工作的英国考古爱好者却坚称,自己在挖掘的过程中绝对没有任何不当的操作。
图坦卡蒙头骨上的伤痕,就是它自带的,而非后天形成的。
这一下,可把考古学家难住了。
毕竟,有谁的头骨能长成如此奇怪的样子呢?
不得不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图坦卡蒙的父母双亲,也长了这样细长的头骨。
根据埃及生物学家的发现,阿蒙肯特的头骨突出得比图坦卡蒙还过分。
至于图坦卡蒙的母亲,也就是纳芙蒂蒂更是长出了细长无比,甚至有点类似三角锥的头骨。
这也就说明,并非是图坦卡蒙一个人例外,而是埃及法老的传统可能就是如此。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芝加哥博物馆马丁博士翻阅了埃及古籍,最终发现埃及法老的头骨是后天的努力,而非先天的缺陷。
原来,在古埃及人的眼中,头骨越细长,那就意味着这个人越聪明。
法老,作为埃及更高权力的象征,自然也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
因此,他们的头骨必须与众不同。
那么,为了达成这种效果,在埃及法老年纪尚小的时候,就会有专人给法老头骨来上一锤子,以破坏头骨的正常发育。
不得不说,这一办法屡试不爽,渐渐地也就成了埃及法老的传统。
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关于古埃及法老的壁画中,法老们总是无一例外地拥有修长的头颅。
如果说,埃及法老的细长头骨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那么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一些先天性的细长头骨呢?
1928年,考古学家奥特罗在秘鲁有了重大发现。
就在一处宏大的墓葬群中,奥特罗亲眼目睹了将近三百个的细长头骨。
前面我们说到,埃及法老的长脑袋是“手工”打造的。
可这三百具细长的头骨却是后天形成的。
长头人
作为一位痴迷于美洲文化的考古学家,奥特罗几乎走遍的美洲大陆。
1928年夏季,他来到了秘鲁的一片荒芜沙漠:帕拉卡斯。
在这摸索期间,奥特罗意外发现了一处宏大的墓园。
与大部分墓园不一样的是,这处墓园并没有什么掩体来保护墓主人。
这也就导致,当奥特罗一踏进入口之时,映入眼帘的就是将近三百个的人类遗骸。
本来,数量如此之多的遗骸就足以令奥特罗瞠目结舌了。
可谁知道,待他细细观察这些遗骸的时候,又有了另一个惊人发现:这些遗骸的头骨出奇的长。
根据奥特罗的初步判断,这些头骨起码比正常的人类头骨变长了25%。
与此同时,头骨的重量也比正常头骨重了60%。
要知道,人类头颅的重量大概在5.5公斤左右。这也是说,奥特罗发现的这些头骨,都快接近20斤了。
为了更好地判断这一细长的头骨,考古学家又对其做了基本的年轮测定,结果发现它们都是来自距今三千年的时代。
测定结果一出,奥特罗立马就联想到了古埃及法老的特殊构型。
毕竟,拉长头骨这一做法并不一定仅限于古埃及,其他部落也有可能有类似的传统。
但遗憾的是,科学家随后又在这些细长头骨上发现了异样:它们只有一片头骨,区别于正常人的两片。
这也是说,虽然利用后天的拉长头骨技术,的确有可能达到这般长度的头骨的话,但这一技术并不大可能改变头骨本身的物质。
那么,奥特罗发现的这些头骨就有可能是先天形成。
这一发现,着实震惊了考古学界。毕竟,人类一直以为人体结构在从其他物种进化过来之后,就基本定型。
随即,考古学家又专门针对了五个头骨样本进行DNA测试。
为了测试结果更真实,考古学家拒绝向基因测试的工作人员透露头骨的相关信息。
测试一结束,所有人都傻眼了。
首先,这些DNA序列呈现出母系遗传的特征,在一些关键序列上,它们发生的突变是目前在所有地球生物身上都没能找到的。
有人就猜想,莫非这些遗骸是天外来物?
可这些遗骸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像跟人类有着血缘关系。
这也是说,如果这些头骨确实是人类遗骸,而非外来生物的产物,那么考古学家在这里相当于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类人”,而这一发现,必然重新改写人类的进化史。
与此同时,这一发现也让人开始怀疑另一件事:古埃及法老的头骨是否也存在着先天因素,并非全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埃赫那吞
严格来说,埃赫那吞是图坦卡蒙政绩超凡的前辈,也是他的父亲。
但有趣的是,人们更关心他的脸。
据《埃及志》记载,埃赫那吞的脸相当与众不同。
首先,他的脸型比马脸还马脸,长度非常惊人。
在这惊人的长度面前,五官虽然均匀地排列着,但全靠同样修长的鼻子支撑。
这也就导致,埃赫那吞的面部表情相当不自然,像极了一条阴险的毒蛇。
如果说,超长幅度的面部还不足以使人感受震惊的话,那么他脑袋的形状才是真的“王炸”。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的脸部长度较长,而他的脑袋整体又呈现圆形,后脑勺又尤其突出的话,这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事实上,别说普通人,就连科学家很难想象这一头型,甚至很难用语言去描述。
这不,耶鲁大学欧文教授就为之着迷,不惜花费数十年时间研究这一头骨。
他认为,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埃赫那吞应该是因为疾病原因,导致身体变形。
比如说,马凡氏综合症就有可能导致人的四肢、脸型变长。
而头型细长大概率是因为古埃及的传统。
可问题在于,如果埃赫那吞真是一个疾病缠身的人,那么他又是从何而来的精力经营朝政、管理后宫的呢?
众所周知,生病的人连自己的身体都顾不过来,更别说干别的事情了。
根据历史记载,埃赫那吞虽然头型奇怪,面部表情阴险,还有着和女性一样丰满的胸部,但他的能力一点都不差。
后宫无数佳丽,子嗣也数量众多,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个病秧子。
因此,基于这些证据,有人就认为埃赫那吞可能是外星人试验的产物。
在埃及古籍中,明确地记载着埃及人对天狼星的向往和崇拜,以及多次试图与外星生物沟通的先例。
在这其中,就很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是:当时的古埃及人跟天狼星人联系上了。
接着,他们就利用“体外受精”的方式,将自己的DNA序列植入给了当时的埃及人。
以至于长出埃赫那吞、图坦卡蒙这等如此奇怪的身体。
不得不说,这一说法看似天方夜谭,但毕竟是几千年之前所发生的事,谁也说不清楚是真还是假。
毕竟,金字塔的建造到现在还是个谜团,还未形成最终的结论。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古埃及法老之所以长相如此怪异,也有可能是混血的原因。
勒特曼教授就假设,早期的白种人和黄种人结合或许能产生某种不一样的面部特征。
这一说法或许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尚不能确定古埃及人究竟是属于哪一类人,更别说推断法老是哪几类人的混血了。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人体解构太复杂?掌握这4个方面完全不怕掌握人体结构是绘画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色。随着影视和二次元文化的飞速发展,角色设定越来越重要。
人体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精密,支撑人体形态及运动的主要是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其中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也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它从整体上决定着人体的比例和人的形体特征。
下面,数艺君用4个方面,给大家唠唠人体结构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绘制要点。
1
人体的主要关节点
骨骼系统可以归纳为4个部分:头部、肩部、躯干和四肢。
人体的每个动作变化都产生于相应关节点的转动,全身的骨骼是由很多能够转动的关节点连接起来的。可将这些关节点归纳为4个大点(左右两侧的肩关节和胯关节)和8个小点(左右两侧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些关节是主要的运动关节点。
在进行绘画练习的时候,可通过把握这些关节点来感受运动中骨架的变化规律。
成年人的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通过韧带和关节连接在一起。初学者一定要掌握好绘画的 *** ,先观察后练习。要先观察骨骼的比例和特点,再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
骨骼的比例
人体骨骼比例可以简化成以下几个公式。
上半身的长度=下半身的长度
头的长度+颈的长度=胸骨的长度=腰椎的长度+骨盆的长度
大腿的长度=小腿的长度
上述公式可作为参考,但为了把角色的身形比例表现得更完美,在动漫角色设计中会出现夸张和变形。
人体的比例不是绝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会有所变化,但相对的位置是不变的。生长期骨骼的主要变化是胯部变高,四肢增长。
在2~25岁时,人体骨骼比例会因人长高长壮不断变化,在长到约25岁的时候就会停止变化。45岁之后,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功能开始衰退,骨骼关节开始退化,脊柱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缩。可以把人体比例的变化过程看成一条抛物线。
在绘制动漫角色时,可以采用不同年龄段的骨骼比例画出不同感觉的人物。例如,Q版人物可以采用2~4岁的比例,显得比较可爱。
3
骨骼的特点
许多初学者认为在绘画时表现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之间的区别很难。其实,男女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骨骼的变化来体现。男女的骨骼比例大致一致,但头骨和躯干的结构有些不同。
1. 男女头骨的区别
男性的头骨棱角明显,特点是眉弓(红色位置)突出,上颌和下颌比较宽;女性的头骨棱角不明显,特点是额结节(蓝色位置)突出,上颌和下颌稍小。
男性的头骨可以表现得方一些,女性的头骨则可以表现得圆一些。在画动漫人物时,可以把这些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2. 男女肩部和骨盆的区别
除了头骨之外,男性和女性身形的区别还在于骨盆和肩部。由于生理构造不同,女性的骨盆比较宽,而男性的肩部比较宽。
绘画时一定要注意,男性肩宽胯窄,女性肩窄胯宽。
可以把男性画得比较强壮,女性画得比较娇小。
3. 头骨的特点
初学者在画人体动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骨骼呈现出的特点。在做不同姿势的时候,骨骼的位置会有细微的变化。
头骨的主要运动部位是下颌骨,下颌骨与颅骨之间形成可动的连接,可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在人说话、呐喊和咬合的候变化会很明显。
4. 肩部的特点
肩胛带由肩胛骨和锁骨组成,镶嵌在背部。整个肩胛骨靠锁骨连接在胸腔之上,除了锁骨与胸骨的连接处外,锁骨和肩胛骨是可以在肌肉力量的作用下活动的。
手臂在运动时会连带着肩胛一起移动。例如,双臂举起的时候肩胛会往上抬,手臂往前伸的时候肩胛会往前移,手臂往后压的时候肩胛会往后移。左右肩胛可以分开运动,只抬一只手臂时,就只有同侧的肩胛会往上抬。
5. 躯干骨的特点
躯干骨由胸骨、肋骨、脊椎和骨盆组成,通过脊椎把胸骨和骨盆连在一起。随着脊椎的扭动,躯干骨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可以把躯干骨看成两个方块,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感受躯干骨的扭动方向,有助于绘制运动状态下的躯干骨形态。
6. 四肢骨的特点
四肢骨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其中,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部骨骼,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部骨骼。
肱骨的一端连着肩胛,连接的部位是肩关节;肱骨的另一端连接着桡骨和尺骨,连接的部位是肘关节。桡骨和尺骨的另一端经由腕关节与手部骨骼连接。在手臂放松的状态下,尺骨和桡骨是并排的;手臂在运动过程中扭动时,尺骨和桡骨会交叉。
股骨的一端通过髋关节与骨盆相连;股骨的另一端连接着腓骨和胫骨(腓骨和胫骨是并排的),连接的部位是膝关节。
髌骨是人体内更大的籽骨,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参与膝关节的构成。腓骨和胫骨的另一端经由踝关节与足部骨骼连接。
可以通过拇指的位置来判断尺骨和桡骨的状态。桡骨是借腕骨与拇指相连接的,手臂扭动时桡骨会随拇指转动。
只要膝关节弯曲,腿部就会被拉长。
4
骨骼的空间关系
骨骼架构在人体基础绘画中非常重要。在画骨骼的时候,必须把骨骼的体积感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添加肌肉,就可以将人物的基础结构很好地表现出来。
想要画出体积感比较明显的骨架,前提是要了解透视。前面讲了一些关于透视的知识,接下来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现骨骼的空间关系。
可以把骨骼看成几何体,用几何体概括,一般会选择长方体。这是因为长方体可以很好地体现高度、宽度和厚度,进而展示出骨骼的空间关系。表现骨骼的空间关系可采用以下两种 *** 。
*** 1:把想画的物体装在方盒子里
*** 2:用几何体组成方块人。
本文内容出自
《幻想的艺术:游戏动漫人体结构与角色设计》
在中国发现的“龙人”头骨可能是另一种新的人类物种近期,中国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吉强教授领导的一组进化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人类物种。他们惊人的结论是基于对三年前从中国北方的一个来源出现的奇怪的类人头骨进行复杂的计算机分析的结果。
科学家们说,哈尔滨头骨属于一名生活在 14.6万 至 29.6万年前的 50 岁男子。这约会他对中间更新世(亦称洪积世)或中石器时代。
头骨(颅骨)完好无损,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异常大的尺寸。科学家声称,头骨的特征组合以前从未见过,并且似乎代表了古代人类和现代人类(智人)之间的某种类型的混合体。
“哈尔滨颅骨的发现和我们的分析表明,曾经生活在亚洲的古代人类存在第三个谱系,该谱系与智人的关系比尼安德特 人更密切 ,”倪西军说 ,河北地质大学古人类学家和这项新研究的合著者。
基于其巨大的脑袋,球队已经命名了他们的新物种智人隆基,这意味着“龙人”在中国。
?
一幅肖像,展示了所谓的龙人可能的样子。
迄今为止发现的更大的古人类头骨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大头盖骨是在 80 多年前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发现的。1930 年代初期,一名工人在松花江上建造一座桥梁的建筑工人时发现它嵌入河泥中。
不知什么原因,发现头骨的人一直隐瞒着它的存在,直到2018年,他才在临终时才透露自己拥有头骨,并把它丢进井里妥善保管。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同意将头盖骨捐赠给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进化科学家在那里展开了为期三年的对其可能起源的调查。
?
颅骨绰号龙人,可能是古代人类的新物种
头骨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大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更大的人类头骨。
“这是我见过的更大的人类头骨——我见过几个,”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人类学家、参与该研究项目的人类进化专家克里斯·斯金格说。
与现代人的头盖骨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哈尔滨头骨有浓密的眉脊和方形的眼窝,像一个古人。颅骨也比智人长。但总的来说,它面部的形状和轮廓类似于一个不可思议的大人类。头骨的脑腔大小也与现代人相似。
“它具有如此有趣的功能组合,”斯金格指出。“形态表明,这绝对是东亚的一个独特血统。这不是尼安德特人,也不是智人,而是非常独特的人种。”
进化分析揭示了令人惊讶的结果
科学家们很清楚的一件事是,哈尔滨头骨不能完全融入已经发现的物种。它的许多功能都很熟悉,但它们的组合令人困惑和不寻常。
为了找出龙人头骨在人类进化图上的位置,研究人员使用了从代表不同人类群体的 95 个头骨、颚骨和牙齿化石中获得的信息。他们总共有 600 多个头骨和面部特征用作比较点。
以这些信息为基准,他们编写了一台超级计算机来构建数十亿的理论进化树。当结果出来时,研究人员非常惊讶地发现计算机已经将哈尔滨头骨放在了自己独立的进化分支上。它已经确定头骨属于一个全新的人类物种,一种与智人密切相关但与其他任何事物都不相同的古老人类。
斯金格预计这个头骨会被标记为尼安德特人的一个分支,而不是现代人类的近亲。
为了将头骨置于中更新世,科学家们依赖于两种先进的测年技术,X 射线荧光和直接铀系列测年获得的结果。这些测试表明,龙人头骨必须至少有 146,000 年的历史。
替 *** 论:龙人是丹尼索瓦人吗?
龙人头骨研究小组的宣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怀疑。这是罕见的发现古代人类的新物种,一些科学家想知道,如果从一个颅骨的证据足以证明存在智人—隆基人。
哈尔滨头骨只是从中国发现的可追溯到中更新世的众多独特的古人类化石之一。此类发现的稀有性引发了有关可能隐藏联系的问题。
“它们在进化关系方面如何适应,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与欧亚大陆的种群杂交,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变得孤立,从而产生了独特的特征?” 彼得拉利亚反问道。“这带来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在人类进化中,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参与者克里斯·斯金格 (Chris Stringer) 也怀疑他的团队是否发现了一种新的、独特的古代人类。他注意到哈尔滨头骨和大理头骨之间有一些有趣的相似之处,大理头骨是在中国陕西省发现的具有 25 万年历史的头骨化石。目前,斯金格认为这两个头骨应该归为一类,并被标记为一个不同的物种,即大理人。
更令人着迷的建议之一是,哈尔滨头骨实际上可能属于神秘的丹尼索瓦人。这种古老的人类物种在中更新世时期在亚洲已经很成熟。丹尼索瓦人与尼安德特人关系密切,已知与智人(现代人类携带丹尼索瓦 DNA 的痕迹)杂交。
只有少数丹尼索瓦人的化石被发现,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头盖骨。但是一个恢复的丹尼索瓦人颚骨有非常大的牙齿——就像哈尔滨的头骨一样。
这是哈尔滨头骨可能让科学家首次看到丹尼索瓦人真实面貌的线索吗?目前,这还不是官方的结论。但随着中国发现的化石遗骸数量的增加,古人类物种之间的新关系可能会被观察到,理论可能会因此发生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