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李蔚 通讯员 相丽眉
2022年11月,“我为家乡美食代言”我更爱的非遗美食商铺评选活动,吹响了集结号,请大家为依然存活流淌在百姓烟火生活中的非遗美食商铺进行 *** 投票。
两个多月过去了,热闹的投票终告结束,评选结果名单新鲜出炉。
你喜爱的商铺上榜了吗?结果公布!
“我为家乡美食代言”
我更爱的非遗美食商铺评选结果名单
1.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知味观 (杭州市上城区)
2.杭州皇饭儿王润兴酒楼 (杭州市上城区)
3.浙江天香楼大酒店有限公司 (杭州市拱墅区)
4.王元兴 (杭州市临平区)
5.踏步档饭店 (杭州市临平区)
6.法根糕点 (杭州市临平区)
7.严州府酒店 (建德市)
8.永丰豆酥糖 (余姚市)
9.何记面馆 (余姚市)
10.河姆渡十二雷茶叶 (余姚市)
11.广进祥腊味非遗馆 (温州市龙湾区)
12.郑家园 (温州市龙湾区)
13.温州道鑫食品有限公司 (平阳县)
14.为唐公肉燕馆 (苍南县)
15.乌镇酱鸭馆 (桐乡市)
16.钟介福膳坊 (嘉善县)
17.四如春白家包子 (嘉兴市南湖区)
18.哈哈香肠 (绍兴市柯桥区)
19.绍兴仁昌酱园安昌门店 (绍兴市柯桥区)
20.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德星坊食品商行 (绍兴市柯桥区)
21.游埠小馆 (兰溪市)
22.永康市西津桥头麦饼店 (永康市)
23.浦江潘周家一根面 (浦江县)
24.谢继传统糕点坊 (衢州市衢江区)
25.余记烤饼店 (衢州市衢江区)
26.德辉饼坊 (龙游县)
27.天台圆融素食餐厅(和合素食) (天台县)
28.仙居县八大碗餐馆 (仙居县)
29.缙云烧饼一均店 (缙云县)
30.庆元县青予乌米饭经营部 (庆元县)
今年10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围绕“我为家乡美食代言”主题,开展了2022年我更爱的非遗美食商铺评选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省非遗美食商铺踊跃投稿,递交了上千件优质视频,报名店铺共计455家,其中符合参赛要求,并公示入围的商铺118家。
本次活动旨在评选出一批受百姓喜爱、特色鲜明、口碑相传的非遗小吃店铺,通过多渠道宣传,进一步提高浙江非遗美食知名度,促进美食类非遗项目更好传承保护发展。
当然,对于吃货们来说,这更是一份等着打卡的美食地图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超划算!10月从洛阳坐飞机去这些地方玩 现在订票更低只要149元钱一转眼,九月已经接近尾声!炎热的暑气已经褪去,秋高气爽的天气最适合出门旅行。今日,小编从一些机票订购网站获悉,目前从洛阳出发的不少航线10月份都有较大折扣的优惠机票,现在订票价格比高铁票还要划算呢!
洛阳——宁波
更低票价150元
洛阳——宁波
10月25日出发,坐高铁需要615.5元,即便是坐火车同日更低票价也要173.5元。
提起宁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汤圆?相信很多朋友都是这个反应,其实宁波是一个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它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是我国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大自然也给了宁波风光旖旎的幽美景色,水泻山开的九曲十八弯,或是峰林瀑潭等绝妙景色组成了美丽宁波,令人陶醉不已。
●景点推荐:天一阁、老外滩、宁波博物馆、东钱湖、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月湖;此外自然风光还有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美食推荐:三北豆酥糖、奉化千层饼、余慈杨梅、奉化水蜜桃、象山红、余姚榨菜、宁波腊鸭、宁波油赞子,特别是宁波汤圆和酒酿圆子入选中华名小吃行列。
●宁波特产: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缢蛏、牡蛎、泥螺、贡干、海蜇、苔菜等,其中有干海产品:鱼翅、海参、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酒醉泥螺、虾干、鲍鱼、虾皮、新风鳗鲞、海蜇、海带、烤鱿鱼片……
洛阳——北京
更低机票价格235元
洛阳——北京
10月14日出发,坐高铁需要368元,比同日坐飞机贵了133元。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
核心提示:
洛阳——重庆
更低机票价格210元
洛阳——重庆
10月18日出发,坐高铁需要583.5元,比同日坐飞机贵了373.5元。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雾都、赛博朋克、3D魔幻、火锅之都、桥梁之都……重庆堪称中国新获标签最多的城市,无数游客奔向重庆,旅游人次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一。
●景点推荐:解放碑、朝天门、黑山谷、小三峡、三峡博物馆、洋人街、洪崖洞、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长江三峡、武陵山大裂谷……
●美食推荐:重庆饮食文化代表:川菜、渝菜(重庆菜、渝派川菜)、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粉蒸肉、烧白、重庆小面……最有名还属重庆火锅喽!
洛阳——南宁
更低机票价格149元
洛阳——南宁
10月18日出发,坐高铁需要换成,票价一共871.5元,比同日坐飞机贵了700多块钱。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素有“中国绿城”的美誉,这里也被称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洛阳——珠海
更低机票价格260元
洛阳——珠海
10月16日出发,坐高铁需要换成,票价767.5元,比同日坐飞机贵了500多块钱。
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是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更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
洛阳——沈阳
更低机票价格170元
洛阳——沈阳
10月12日出发,坐高铁票价610元,比同日坐飞机贵了400多块钱。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都”之称 。新中国建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 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白菜价”机票如何淘到
首先,购买超低折扣机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早订票。平时,不少航空公司都会有提前7天、14天、21天、28天等天数不同、折扣也不同的优惠,提前天数越多,机票折扣越多,越是临近起飞当天,价格越高。
其次,尽量在早上预订,此时容易买到折扣较多的机票。一是航空公司大都在早上放出折扣较多的机票。二是折扣较多的机票通常数量有限,必须抢先一步才有机会。所以,当天没有订到折扣机票的旅客,可以在第二天早上再试试。
再次,可以上网去“淘”便宜机票。不少航空公司为了鼓励旅客网上订票,均免除订票手续费,可以得到网上独有的优惠价,还能获得线上订票优惠券或者免费行李票等。
此外,尽量避开客流量较大的时间段,一般黄金周和小长假后都有一个短时的淡季,同时晚班航班也通常有超值优惠。
不过,不少特价机票政策有严格的限制条件,退改签比较麻烦,有的特价票是不能退改签的,所以您一定要提前安排好行程,不然损失就得自己买单了。
2020年的余额已经没有多少了!
你今年的“说走就走”实现了没?
这么诱人的特价机票,你确定不心动?
收拾好行李,GO!GO!GO!
来源: 洛阳网
这些食品不合格、立即下架!涉及杭州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宁日报
近期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
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等24类食品573批次样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
抽样检验合格560批次、不合格13批次
13个批次不合格
通告全文如下: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2020年第36期)
近期,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罐头、速冻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等24类食品573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样检验合格560批次、不合格13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其他污染物等。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微生物污染
(一)慈溪市观海卫回头客糕饼店销售的胡氏豆酥糖,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二)浙江东游纪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宁波老沈海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嘣嘣脆即食海蜇头,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三)台州经济开发区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衢州一粒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辣鸭脖,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象山丹南路连锁店销售的标称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烤海苔,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五)宁波市鄞州浅海海鲜食品厂生产的黄泥螺(生食水产品),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二、食品添加剂超标
(一)宁波市江北慈城慈糯食品店销售的标称余姚市河姆渡源升年糕厂生产的手工糯米块,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二)杭州市下城区珍滋味食品店销售的标称杭州余杭超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桔,胭脂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杭州余杭超友食品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三)海宁市海洲街道云阳生面制品店销售的标称海宁市糯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手工糯米年糕,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三、农兽药残留超标
(一)龙泉市雷志军海鲜经营部销售的小青蟹,呋喃西林代谢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二)宁波市江北学洪菜篮子配送有限公司销售的西芹,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三)丽水市莲都区九里菜市场郭有龙摊位销售的黑鱼,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质量指标不达标
龙泉市欧凯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江门香肠,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五、其他污染物
浙哈商业管理(长兴)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郑州龙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烧烤味鱼皮,N-二甲基亚硝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我局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要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衢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要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台州、丽水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以上市级市场监管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7日内向社会公布风险防控措施,3个月内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核查处置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浙江一老房子,墙面脆得像“豆酥糖”!车子经过时会抖房子外墙水泥用手一碰就像“豆酥糖”,哗啦啦地往下掉粉沫,已经有多处墙面露出砖块、 *** 生锈的钢筋……最近,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尚志路一处老楼的居民反映,担心汛期台风一来,房子出现危险。6月16日,记者到现场进行了采访。
近40年的砖混楼
墙面脆如“豆酥糖”
从尚志路拐进一条小弄堂,记者来到了徐大姐所住的居民楼,老楼分为前后两幢,前面一幢为尚志路88、92两个单元,为两层建筑;后面一幢为94、96两个单元,为三层建筑。
楼房里人员进进出出,放满生活物品,但是两幢楼房看上去十分老旧,砖混结构的墙面上处处是水泥剥落后露出的砖面,墙面裂缝里还长出杂草和青苔……
外墙水泥剥落。
“你看这里,手一碰水泥就会掉下来。”徐大姐带记者来到94单元楼道门口,门檐上水泥开裂脱落,露出了生锈的钢筋。因为入户楼道屋檐比较低,伸手就能触碰到,记者在一处开裂的水泥块上一扒,只听得“啪啦”一声,大块水泥伴着碎沙脱落到地上,差点砸到脚。
像这样的情况在这两幢老楼里很多,业主们带记者查看。在三楼楼梯转角,墙面水泥层已经破了个洞,并且严重鼓包凸出。记者用手向鼓包处轻轻一碰,哗啦一声,沙石直往下掉,真的像“豆酥糖”一样脆。
楼檐生锈钢筋 *** 。
墙面水泥掉落,露出大片砖面。
房子老旧,险情重重
居民们住得心慌慌
因为两幢房子都住满了人,房子里面的问题居民都自己在修补,但有些问题,居民无能为力。在96单元三楼一户老人家里,记者看到阳台墙面已经大面积发霉变黑,但老人心有余力不足,长期没能修复。
“我们住在这里真是心慌慌,每天提心吊胆,每次外面马路上驶过稍微大一点的车子,我们在房间里就感觉楼会抖动!”徐大姐说,而且这房子漏水严重,每到下雨屋里就下小雨,天花板都腐烂了。
“因为墙面太脆弱,我们墙上挂东西钉个钉子都不敢。”居民老王说,有一次叫工人来补漏,工人看了房子之后不敢补,说这个房子补不好。每年汛期、台风来临,居民就捏了把汗。
楼房阳台墙面发霉。
如何给居民一个安心?
各职能部门这样回应
房子外墙雨水管道标有“1982”字样,说明该两幢楼建造时间是1982年,到现在房子已经将近40年时间了。
记者了解到,这两幢砖混楼一开始产权是 *** 的,后来作为“房改房”,卖给了个人。现在两幢楼总共住着约20户人家。
如何给居民一个安心?记者先来到了浮碧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就接到了反映,因为该楼产权为多业主,如果涉及安全鉴定和维修,费用怎么出是个问题,他建议可以问问房管部门。
近40年的老楼外观。
随后,记者来到了慈城镇房地产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4月份接到反映,和第三方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公司的人一起去看过,发现房子墙面水泥风化脱落严重,建议重新对墙面进行粉刷修复,再进一步观察,但现在维修工作开展不起来。
房地产管理所相关人员表示,该“房改房”原产权属镇 *** ,应该有一笔维修资金在,因此建议记者向镇城建办询问。
记者联系慈城镇城建办,相关人员表示,房子维修要看产权是谁,对于“房改房”问题,她建议向房管部门询问。她表示慈城最近在做老旧房屋改造工作,但该两幢房子不在改造范围内。对此问题,本报记者也将进一步关注。
来源:宁波晚报(ID:nbwanbao)、杭州交通918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洪婷婷
藏在宁波人心里的甜——老底子《三北豆酥糖》在我小时候,糖的种类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多,我记忆里有:大白兔奶糖, *** 奶糖,真知棒,阿尔卑斯……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三北豆酥糖了。
之一次对三北豆酥糖的印象是在外婆给的祭灶果里吃到的,有些朋友可能会问祭灶果是什么,这里稍微简单提一下,就是我们宁波到了农历腊月廿三吃的,
一大袋里面有八色或者十色的各色点心拼杂而成的。
还记得,外婆拿了袋祭灶果说:"祭灶果,吃了乖乖过。"我当时看见一大袋的祭灶果里就只有2个四四方方的点心外面是包着纸的。就对这个很有兴趣,便拆开来,拿了出来,
白色的油纸,外面还有红色的字,当时小,不大认得字,只认得"三"和"糖"这两个字,别问我为什么认识"糖",哈哈,那是因为糖吃多了,从包装里就识得这字了。一看见有"糖"这字,我就很是欢喜,迫不及待地将外面的纸撕开,没拿稳当,全撒了,地上除了有金黄色的糖外,还有满地的黄"灰",心想,这可能坏了,就和外婆去说:"外婆,外婆,三糖,瓦特了全是灰。",外婆被我说的莫名其妙,赶来一看,哈哈大笑,告诉我:"囡囡,这个叫三北豆酥糖,
那个"灰"是能吃的,是黄豆粉。这个三北豆酥糖历史还很悠久的嘞,在百年前,余姚有个叫陆埠镇上有一家南货茶食店,请了个宁波籍的老师傅,
然后经过那老师傅的努力就做出了当时还没有出现过的豆酥糖了。你看这祭灶果里还有一个三北豆酥糖,要不要尝尝?""嗯,要。"
外婆将豆酥糖拆开,本想喂我吃,被我拒绝了,我将糖带纸一块拿来,
看这一大块的糖分成了6小块,一碰就散了,
就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小块,放入嘴巴里,咬一口,记忆中的口感是酥松的,而味道是甜甜的,但是是一种很爽口的甜,可能是有接近于没有味道的黄豆粉,吃起来就不腻。又由于是之一次吃,哈气过重就把豆酥糖的粉都吹到了自己的脸上,吃得一脸"灰",吃完了还不忘将纸上的黄豆粉舔干净。
自此之后就迷上了这个豆酥糖,那个时候特产可能不像现在这么受到推崇和保护吧,大型超市里不怎么有这种三北豆酥糖,也没有现在发达的 *** ,想吃上这豆酥糖也不容易,
只要一被我看到有这糖了就会缠着妈妈买上好几袋。有时候买多了,一下子吃不了那么多,豆酥糖就会受潮,
吃起来这就又是另一种风味了,嚼起来不是全是酥的,而是酥中又带着些嚼劲的,会有那么一点的粘牙,但是口感丰富了,我还是很喜欢的。
长大后,一次偶尔的机会,在慈溪看到了豆酥糖的 *** ,师傅介绍说,做豆酥糖所需的两大材料是麦芽糖和原料粉,而做原料粉要选用个头大且色泽纯的东北产的优质黄豆,要先将黄豆炒熟去壳磨粉,这里炒黄豆的火候决定了做出来的豆酥糖香不香。再将其与磨好的白糖、烤熟的面粉按一定比例拌匀,这样原料粉就算是做好了。
而麦芽糖要当天炒出来,用这样的麦芽糖做出来的豆酥糖才会是米白色的,我问师傅:"我记得我又吃到过白中发红的那种豆酥糖,这是怎么来的?"师傅告诉我,这是因为用的麦芽糖是熬制出来的。随后,他先撒上一层原料粉,再在上面放上麦芽糖,再均匀撒粉,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的样子?师傅说其实糖的厚度和粉的厚度要特别均匀,很考验功底。
只见师傅将糖条对折后用擀面杖压平,再撒粉,再折起来,压平,几次反复,
拉长成蛇形,再按压平整,
用刀切割成糖块并定型,
再三刀六块用纸包装好,这样一块豆酥糖就算是完成了。
我拿了块来尝,嗯,淡淡的黄豆香味扑鼻而来,这么多年没吃了,这一口下去,满满儿时的回忆啊。香甜而又不腻,质地酥松又不粘牙,无渣还入口即化,细细品尝,甜甜的糖搭配着黄豆粉,使得味道时而甜又时而淡到无味,再慢慢地恢复甜味,这就像极了人生,时而如意,时而又不尽人意,就像阿甘正传里阿甘说的那样"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翻译过来就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而我想说,过日子啦,就像一块豆酥糖,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的味觉到底是甜的还是淡的,别对生活失去希望!
豆酥糖是我儿时的记忆,吃着豆酥糖,仿佛眼忽然涌现出了那个扎着两角辫舔着豆酥糖嘴边脸上沾满黄豆粉的自己。
编辑:Betty 部分图片来源于 ***
绿豆糕是经典的茶食,绵软清甜,适合配绿茶。
图|图虫创意
制图|钟阳白雪
现在中国人似乎很有钱,脑袋一拍想起要讲情调、讲品位、讲修身养性了。过去喝茶多半为解渴,从罐子里抓一把乌漆墨黑的茶叶末子,朝掉了漆皮的搪瓷茶缸里一扔,开水高冲而下,看着浊浪翻滚的当口就吹吹气喝开了。
如今可不成,客人进门,正襟危坐,在铺了织锦桌旗(更好是从日本买来的和服缂丝腰带)的茶几上,茶具渐次摆开,紫砂壶(更好出自宜兴名家高手)、公道杯(更好由名家手绘釉下彩),茶盏的花头更透,或者仿汝窑、仿影青,或者窑变洒金建盏,一不小心摆开一打高仿鸡缸杯,牛气冲天!还有竹根雕的茶勺、黄杨根雕的茶宠、小叶紫檀的茶则、象牙雕刻的茶笋……琳琅满目,仿佛开了一个什锦小铺子。
白泥小火炉里幽幽燃着乌榄炭,日本京都松寿堂的铁壶泛起响声,壶内的高原雪水已经泛起“虾眼”。
喝什么啊?明前的龙井还是东山陆巷农家少女采摘的碧螺春?要不凤凰单枞或者老树普洱,再来一泡肉桂或者马肉,干脆喝前些天弄来的私家订制大红袍?对,本大爷今天豁出去了,就喝大清国乾隆四十三年积攒下来的普洱茶膏。快意人生,莫过如此!
《茶经》中,陆羽把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并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究其大类,可分为壶、碗、盏、杯“四大器”。
图/图虫创意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品茗、挂画、闻香、插花”四般闲事。
那么再来点气氛呀,把刚刚从越南牙庄买来的绿奇楠削几片烧上一炉啊,请出那具南宋官窑贯耳小瓶懒洋洋地插一枝绿萼梅,再把去年刚刚从拍卖行里拍来的齐白石虾趣图挂上让大家饱一饱眼福!
茶过三泡,按照古时候的套路,这个当口应该吟诗、画画、支起古琴弹几曲老调。呃,这个嘛……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上学那会老师没教过啊!
眼看着要冷场,机敏的女主人适时端上茶食,四只粉彩高脚碗堆得尖尖的,被明代宣德年间的剔红大盘衬着登场,小 *** 马上形成了。
腹中真有点虚空,于是群情振奋,有点猴急相地伸手去抓那块来自苏州观前街的百果蜜糕。
读者诸君,上述这般情景想必各位不陌生吧。在下多次遇到过,有现实基础。所以,至少在魔都上海,近年来各种茶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出不少,人均消费三五百,比吃一餐饭还贵。倒是常常客满,订位并不容易。走进这样的茶馆,客人不用操心,茶单上列出几十个品种,连茶食都给你配好了,这个最让土豪省心。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茶食。
说起茶食,在茶文化积淀深厚的大中国,它的出场相对较晚。
豌豆黄是北京茶食的代表,但它没有北方传统点心大油大糖的粗犷,长得小巧又精致。
图/图虫创意
在茶饮礼仪程式初步确定下来的唐代,“唐人煎茶多用盐姜”。(明田艺衡《煮泉小品》)也就是说,张口就来一首七律七绝的唐朝人绝对重口味,喝的茶有咸味有辣味。也难怪,那时喝的茶叶是碾碎后打搅起沫的,茶叶与茶汤彼此不分家,加点味也可以理解。
到了“生活艺术化”达到一个高峰的宋代,喝茶时还要加姜桂等辛香料。
据田艺衡在《煮泉小品》里的记述,那时北方人还会在茶汤里加奶酪,四川等地的南方人呢,则喜欢加菊花、茉莉花、梅花等,这可能就是花茶的初始形态吧。岭南浙江沿海一带的茶客也很讲究,“往往用糖梅,吾越则好用红姜片子,他如莲菂榛仁,无所不可。其后杂用果色,盈杯溢盏,略以瓯茶注之,谓之果子茶,已失点茶之旧矣。”(茹敦和《越言释》)后来极喜饮茶的文人墨客写文章提意见了,因为这些 *** 都有一个致命弱点:“虽风韵可赏,亦损茶味”。
所以周作人在《再论吃茶》一文中发了一声感叹:“茶本是树叶子,摘来瀹汁喝喝,似乎是颇简单的事,事实却并不然,自吴至南宋将一千年,始由团片而用叶茶,至明大抵不入姜盐矣,然而点茶下花果,至今不尽改,若又变而为果羹,则几乎将与酪竞爽了。”
点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沏茶方式,茶筅是点茶的一种烹茶工具,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 *** 而成。
图/图虫创意
1950年周作人在《亦报》上发表《南北的点心》一文,考证了茶食可能出现的时间节点:“大概在明朝中晚期时代,陈眉公、李日华辈,在江浙大有势力,吃的东西有了飞跃的发展,成了种种细点,流传下来,到了礼节赠送多从保守,又较节省,这就是旧式饽饽成为喜果的原因了。”
接着他又说:“例如糖类的酥糖、麻片糖、寸金糖,片类的云片糕、椒桃片、松仁片,软糕类的松子糕、枣子糕、蜜仁糕、橘红糕等。此外有缠类,如松仁缠、核桃缠、乃是在干果上包糖,算是上品茶食。”
周作人还认为,明朝自永乐以来, *** 虽然设在北京,但文化中心一直还是在江南一带。那里的官绅富豪生活奢侈,茶食一类也就发达起来。就是水点心,在北方作为常食的,也改作得特别精美,成为以赏味为目的的闲食了。
诚如周作人所言,在明清两朝的一些类似《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里,出现了干净体面的茶食铺子,门口挑起一袭幌子,上面写着“官礼茶食,嘉湖细点”八个大字。北方虽有一本正经的为官场应酬、人情交往所用的茶食出品,但若论精细好味,还得靠“嘉湖细点”把握大局。而且周作人还延伸开去说:“‘嘉湖细点’这四个字,本是招牌和仿单上的口头禅,现在正好借用过来,说明细点的起源。”
“嘉湖细点”的代表——云片糕,细粉抟成,金刀切就,轻白如雪,柔软如云。
图/图源创意
当时大江南北的茶馆进入了一个兴旺时期,茶馆里兼售茶食是题中应有之事。清初有诗人在《虎丘杂咏》中写道:“红竹栏干碧幔垂,官窑茗盏泻天池。便应饱吃蓑衣饼,绝胜西山露白梨。”这就表明茶食已经进入了茶馆的场域氛围。
不过“茶食”二字在典籍里出现还要稍早一些,在《大金国志·婚姻》就载有:“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我在一些辽金墓穴的壁画里,也看到过场面浩大的饮茶场景,金银瓷器罗列,纹饰繁复夸张,主客进退如仪。但那个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喝的还是与两宋相似的团茶,而且多半是紧压茶,煮沸后解腻功能超强,今天我们习惯的散茶冲泡,要进入明以后才由朱元璋倡导后流行开来。
也许是散茶冲泡没那么烦琐的程式,为茶食的正式登场创造了条件,所以在明清及至民国,茶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书场、戏院、街头巷尾大树下的三五聚会,一把茶壶居中,四周如果不配几个碟子,似乎很寒酸。
定胜糕是杭州的特色糕点,色泽呈淡红,两端膨起、腰身偏瘦,松软清香,入口甜糯。
图/图虫创意
不过许多人至今还搞不清楚茶食与点心的区别。茶食与点心有什么区别呢?
长期以来,行业没有定规,就连点心师傅自己也搞不大清楚。照我的理解,点心的分量比较大,比如扬州早茶中的三丁包子、素菜包子、野鸭菜包、开花馒头、翡翠烧卖、蟹黄汤包、千层油糕等,每样吃一个就撑死了。走进富春茶社,你看人人捧着一杯茶,但每个客人都是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吃早点。“皮包水”一两个钟头,然后捧着滚圆的大肚皮去澡堂“水包皮”。
港式午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看得明白的,千层糕、叉烧包、肠粉、炒牛河、虾饺、云吞面、状元及第粥,都是典型的广式点心、国民小食,干点、湿点、炸点,无论哪一“点”,都是为着让客人吃饱而设计的。
上海人对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zī)饭、豆浆——感情特别深厚,还有粢饭糕、宁波汤圆、生煎馒头、小笼包子、糯米烧卖、鲜肉锅贴、葱油开洋拌面、双酿团、条头糕、定胜糕等等,五花八门大家庭,作为点心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都十分明确,甚至将它们当作一日三餐来果腹,也不会有人以为怪异。
粢(zī)饭糕是油炸类糕点,外层金黄,内里雪白,口感香脆。
图/图虫创意
茶食也许是点心的亲戚,但必须强调一个原则:它是吃不饱的。唯有如此,一壶好茶当前,茶汤由浓而淡,主客谈兴甚高,话题由浅而深,在和和美美的气氛中,可以品尝四五样精美茶食而不至于引起饱腹感。
知堂老人在文章中列举的茶食类别,比如糖类、片类、软糕类以及缠类等,今人不大讲究了,但知味的爱茶人心里有数,招待客人也不至于出洋相。
怎么,奉上茶食飨客还会出洋相?
这个,真是有可能的。以今天我们的喝茶气氛和胃纳情况而论,有些点心和糖果是决计不能当茶食来享用的,比如粽子、八宝饭、糖年糕、青团、生煎馒头、小笼包子、浇头面、煎饺、韭菜合子、鸭头颈、油氽排骨、春卷、麻花、馓子、油墩子、豆酥糖、山楂糕、白糖梅子、巧克力、马卡龙、奶油蛋糕……
粽子、八宝饭、年糕等一吃就饱,生煎馒头与小笼包子虽然人见人爱,但也容易吃饱,而且较为油腻,这两样还都要蘸醋吃方有味道,而醋就有损于茶味。有损于茶味的自然还有煎饺、韭菜合子等大辣、大酸、大咸或产生辛香味的点心。
最早的生煎是由老虎灶和茶楼兼营的一种小吃,随着生煎在上海广受欢迎,自1930年代起出现了专营生煎的店铺。
图/图虫创意
至于鸭头颈、麻花、馓子、油墩子、春卷和油氽排骨,你在茶桌边大快朵颐,旁人可能就要皱眉头了:看看你的吃相,还有那油滋滋的十根手指啊!
豆酥糖是一款相当不错的传统酥点,但入口时一不小心就会喷了人家一身雪花般的糖霜豆粉。山楂糕、白糖梅子等都太甜,肯定夺味。巧克力、马卡龙或奶油蛋糕等西式的甜品都不适宜与绿茶、乌龙、普洱等配伍,红茶、黑茶稍可相适。
你若有空去周庄、同里、乌镇、吴江、朱家角等江南古镇走走,在河边廊棚下挑一间干净轩敞的茶馆闲坐片刻,就会发现当地还保留着茶食的一些老规矩。那里的茶食也许卖了两三百年,玫瑰酥糖、牛皮糖、椒桃片、桔红糕、状元糕、姑嫂饼、棋子饼、斗糕等,充满了世俗的暖意。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的传统名点,也是扬州休闲文化的缩影。
图/图虫创意
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还被称为茶食“三珍”。还有一种八珍糕,我是特别留意过的,据说由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米仁、莲心、炒麦芽、杏仁、生山楂与大米粉为基制成,有帮助消化、治疗腹胀、恶心呕吐等功效。
前不久朋友开了一家茶馆,环境颇显古典情调,但不知道如何配茶食,我就根据自己的偏好向她推荐了几样:
之一,茶叶蛋。如果茶叶蛋稍见硕大的话,可以用鹌鹑蛋。上海城隍庙湖心亭茶楼里标配的四色茶食就是:五香豆、豆腐干、火腿小粽子和鹌鹑茶叶蛋。火腿小粽子是微缩版的火腿肉粽,每个才大拇指那般大,缠了十三道红丝线,喜感十足,中外茶客都很喜欢。当年英国女王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都吃过这个粽子。
*** 茶叶蛋要先将鸡蛋煮熟,再敲碎蛋壳继续熬煮。茶色透过开裂的蛋壳沁入蛋白,纹理如同哥窑的冰裂纹。
图/图虫创意
第二,绿豆糕、山药糕、玫瑰糕、豌豆黄、芸豆糕、黄松糕。前三样糕都是方方正正的,绿豆糕分有馅、无馅两种,蜕模后每块表面会显现一个字,四块合起来就是一句吉祥话或者店号。据说无馅的更有古意。绿豆糕的豆面里揉进了麻油,芳香宜人,佐茶确实一流。绿豆糕好不好,主要看它的面皮沙不沙、馅心细不细,糕面上的字模清晰不清晰。
同样见古意的还有山药糕,雪白凝脂,嵌了两三片玫瑰花瓣,在视觉享受上就加分许多。
玫瑰糕嵌入了玫瑰酱,莹莹可爱,吹弹可破,是苏州糕饼师傅的专利。
豌豆黄、芸豆糕是北方茶食,现在上海也能吃到了。
黄松糕也是从苏州传入上海的,用粳米粗磨后加赤砂糖制成,本是粗点心,但因为松松软软,有稻米的本香,也成了我的更爱(以南市乔家栅更佳)。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糕贵乎松,饼利于薄”,这几乎成了古训,也是餐饮业的圭臬。黄松糕就是李渔这个观点的极好证明。这一组是杂豆糕和米糕,江南稻米文化的杰作。
千层糕层层叠加的 *** 过程寓意蒸蒸日上。
图/图虫创意
第三,豆腐干(以朱家角更佳)。虾米豆腐干、蘑菇豆腐干、鸡汁豆腐干、苏州蜜汁豆腐干(观前街散装更佳),都是老乡亲风味的茶食。这一组都是豆制品,紧压而成、久煮入味的素火腿也是上品茶食。
第四,鸭肫干(以稻香村更佳)、鱼皮花生、鸡仔饼(以利男居更佳)。鸡仔饼是广东细点,直径不过一寸,油面中嵌有一小块猪油,入炉烤成,形同小鸡仔而得名。甜中带咸,外脆里松,口感丰腴,佐半发酵茶或普洱更好。
第五,桔红糕、伦教糕、鸽蛋圆子、擂沙圆。这一组都是米制品,桔红糕用糯米制成,搓条后滚粉,如小圆子般剔透如玉,糯滑可口,甜韧适中,嚼之有桔香留在唇齿间,甜而不腻,老少皆宜。
伦教糕是广东名点,出自广东伦教镇,米粉稍经发酵,中间就有了微小的气孔,口味甜酸,适宜夏令品尝。小时候吃过,甜中带酸,凉丝丝的感觉顿时在嘴里弥漫,一辈子也忘不了。
伦教糕起源于广东顺德伦教镇,只需稻米和蔗糖,便成就出清甜弹牙的“岭南之一糕”。
图/图虫创意
伦教糕为何好吃?据说与当地的泉水有关,伦教镇的村民用泉水浸泡大米,三个小时后送入石磨,磨成米浆,再压成干粉。同时,用泉水加白砂糖,在紫铜锅里煮沸,将糖水冲入米粉内搅拌至匀,冷却后加入旨在发酵的“糕种”,放置七个多小时,经过发酵后的米糕便膨松起来,撒上玫瑰花瓣,切成三角形,玫瑰白糖伦教糕就制成了。顺便说一声,在鲁迅写于1935年4月的《弄堂生意古今谈》一文,也提到了玫瑰白糖伦教糕,因此它漂在上海已经有些时日啦。
鸽蛋圆子是上海城隍庙的具有非遗性质的名品,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一个名叫王有发的苏州小贩创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这款名小吃由宁波汤团店接盘 *** ,鸽蛋般大小的圆子躺在盒子里,上面洒了几粒白芝麻,下面垫一张碧绿的棕箬,看着也悦目赏心。每天只做几十盒,卖光算数。我每次逛城隍庙,都要去买一两盒回家解馋。有一次在家招待外国朋友,就买了鸽蛋圆子和桂花拉糕当甜品,老外吃了眼睛都发直了。
鸽蛋圆子小巧玲珑,形似鸽蛋。咬开香糯柔韧的外皮,内里的薄荷糖汁清香四溢。
摄影/沈嘉禄
圆子干吃,除了鸽蛋圆子,以前还有上海乔家栅的擂沙圆。擂沙圆的创始人是一个名叫李一江的安徽人,清宣统年间到上海来讨生活,先是挑担串街,叫卖徽帮汤团,后来在凝和路乔家小弄(百子弄)栅门旁有了一个固定的摊位。经过若干年的打拼,生意做大后,开了一家永茂昌点心店,但市民为便于表达和记忆,都将永茂昌呼作乔家栅。“小光蛋”将包有豆沙、芝麻的汤团煮熟后沥干,滚上一层熟赤豆粉趁热吃,风味独特。当时上海人将汤团上粉的动作称作“擂”,于是这款小吃就叫作“擂沙圆”了。
乔家栅迁出城隍庙后,擂沙圆就不再生产。前不久,我在徐家汇一家本帮饭店吃饭,意外吃到了擂沙圆,一时泪奔,他家的老板真有情怀啊!所以我也希望开茶馆的朋友请点心师做成擂沙圆来招待茶客,此物的加工一点也不复杂,用心就好。
第六,苔条饼、千层饼、蟹壳黄、椒桃片、黑麻片、芝麻薄脆、花生酥、椰丝派、杏仁酥、萨其马等,还有厦门“赵 *** 的店”出品的绿豆、红豆馅饼也清雅可亲。这一组包含了一些西点或异域食品,但又融合了吴地汉式糕点的元素,故而可聊备一格。
今天物资供应充沛,如果还要我推荐,再说上数十样茶食也不会嫌多。但限于篇幅,就此打住吧。
总之,在我们掸去一肩俗尘,排空诸般烦恼,在大雪或细雨的夜晚,约邀两三知己,点起红泥小火炉烹茶细细品赏之时,再佐以数碟精美的茶食,无论南北,不管酥脆,就能体悟古人的生活艺术,或重温知堂老人的一番闲说: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最后我还要拖上一句:茶食再好,毕竟是茶席上的配角。这个配角怎么做到位,我思来想去归纳为八个字:量轻、形美、味淡、意禅。
不知各位老客位以为然否?所以,茶食要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千万不能乱拗造型,喧宾夺主,使浮夸的茶客忘了自己是为茶而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好的茶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登场,让茶客体验适口的滋味与遗韵,“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
作者
Article author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作协小说委员会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散文为主,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种,作品曾获《萌芽》《上海文学》《山花》等奖。同时着力于上海城市史、上海市民生活史、中国饮食文化史的研究,出版《上海老味道》《吃剩有语》《上海吃货》《鱼从头吃起》《手背上的一撮盐》等美食散文集多种,兼任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首席高级顾问。
投稿邮箱:2117894750@qq.com
撰文|沈嘉禄
头图|图虫创意
封面|图虫创意
责编|刘乾坤
摄影|沈嘉禄
编辑|冯淑妍
图片编辑|冯淑妍
设计|钟阳白雪
校对|李平波
海上梦忆 63 (牛皮糖)牛皮糖,类似于饴糖,因为黏性,所以外面粘满芝麻,并用玻璃纸包装。吃的时候可以拉得很长,很好玩。小孩子换牙时,每当有牙齿松动,将掉未掉之时,自己又不敢将牙齿取下时,大人便会买牛皮糖,令孩子嚼糖,便能将松动的牙齿“得”下来【上海话,得音dek,就是粘的意思。】上海话中还有“牛皮糖”一说,就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不爽快,喜欢死搅蛮缠的【也被称为“黏仔疙瘩”、“ 牵丝攀藤” 】。
牛皮糖以前可以在苏式食品店里买到,现在好像不见了。除了牛皮糖,小时候还爱吃豆酥糖,可以在南京路“三阳”这类宁式食品商店里买到。豆酥糖也是用饴糖制成,裹以黄豆粉,卷起来再切成块,因为包装时外面全是黄豆粉,所以吃的时候嘴唇上往往会粘满豆粉,就像长了胡子一样,也很好玩。
宁式食品中还有一种麻酥糖,与豆稣糖相仿,区别在于芝麻粉包裹的是绵白糖,又有白麻酥糖与黑麻酥糖之分(即黑芝麻与白芝麻的区别),还有一种玫瑰酥糖,老人特别喜爱。【上海话“吃麻酥糖”,表示一个人对别人说的话听不懂,不理解其精髓的意思,也称为“山东人吃麦冬——一懂也(hha)勿懂”。】
前几年在苏州观前街还买到过“酒酿饼”,也是上海很久以前的一种甜食。酒酿饼名酒酿,其实与酒酿无关,是一种类似于月饼一样甜饼,里面也是玫瑰馅,味道与月饼差别不大。
在观前街的土产食品商店里还有虾籽酱油,近年来在上海也渐渐消失了(包括干虾子)。据业内人士透露,虾籽酱油 *** 时历来是要掺加鱼籽的,所以我家经常会自己 *** 。虾籽取自五月份成熟的河虾,洗浄后沥干,与酱油(少许白糖)一起蒸熟便可(也可买干虾子来蒸)食用,加工非常简单方便。虾子酱油的味道非常鲜,可以用作佐料烧菜,也可以拌面条。最著名的菜有:虾子蹄筋(我家也常常用水发肉皮代替蹄筋,效果也佳),虾子海参,三虾豆腐(虾子,虾脑,虾仁),这几个菜如果没有虾子(酱油)几乎就做不成。
我母亲还喜欢用干虾子蒸鸡蛋(与普通蒸蛋不同,只能放一点点水),松江乡下这个菜被称为“蛋糕”,其味鲜美无比,非常过饭。有一次我在南货店买过一包蟹籽,但做出来的酱油其鲜味远不如虾籽酱油,而且腥味太重。还有一点说明,干虾子很容易吸潮,所以要及时吃掉,隔年虾子很容易霉变,霉变后就没有鲜味了。
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余姚陆埠:乡村振兴有了“新引擎”记者 何峰
余姚市委报道组 谢敏军
通讯员 黄清芳
上个月,余姚陆埠镇成立了非遗传承人联盟,这是余姚乡镇(街道)成立的首个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的行业组织。“联盟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之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参加各种非遗项目的宣传、表演、展览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努力培养新的非遗传承人。”陆埠佛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伯权担任联盟首任会长,他说,“非遗传承人联盟的成立,吹响了陆埠非遗项目产业化加快发展的‘集结号’。”
陆埠镇现有省级非遗项目2个、宁波市级非遗项目2个、余姚市级非遗项目6个,此外,该镇还挖掘整理出民间习俗、传统小吃等20多个镇级非遗项目。该镇建立了非遗展览馆,开展了非遗进文化礼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并申报创建宁波市非遗特色小镇。
“乡镇非遗项目,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陆埠镇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陆埠镇拥有数量较多的非遗项目,其中佛雕、豆酥糖、耐糕、年糕等既有悠久的历史,也具有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陆埠镇在加大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力度的同时,着力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让非遗项目从文化变成产品,融入现代生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陆埠豆酥糖历史悠久,在清朝咸丰年间就名扬京津沪,还曾出口东南亚,是宁绍地区四大糕点之一。“陆埠豆酥糖‘名似糖实非糖,形似糕实非糕’, *** 过程共有11道工序,极为繁琐。我们严格遵循传统的 *** 工艺,做出来的豆酥糖‘手拿不碎、入口即化。’”永丰豆酥糖作坊是陆埠豆酥糖 *** 技艺的集中展示点,负责人郑鹏飞说。
去年,陆埠镇组织人员开发出芝麻、核桃、花生等口味的豆酥糖,注册推出“蓝埠坊”品牌,并设计了5种时尚化的包装。同时,委托第三方加大豆酥糖的市场推广力度,在余姚知名星级宾馆和“阳明古镇”设立豆酥糖销售点,并通过 *** 拓展销售渠道。新口味、新包装、新渠道,老产品焕发新活力。目前,陆埠镇有豆酥糖生产作坊9家,从业人员30多人,年销售额1200万余元。“我们还计划在陆埠老街增设豆酥糖生产作坊,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豆酥糖知名度。”陆埠镇相关负责人说。
省级非遗项目陆埠佛雕在佛雕界被称为“陆埠宗”,自成一派,2018年被列入之一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陆埠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陆埠佛雕从业者参与各类手工技艺的推广和展演活动,并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览活动或产品交流会,不断提升陆埠佛雕的知名度。“陆埠佛雕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产品供不应求。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宁波市级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建波在陆埠兰溪村建起了佛像雕刻厂,有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他不但收了不少徒弟,而且儿子、女儿也开始学习佛雕技艺。
目前,陆埠镇有佛雕加工场9家,从业人员60多人,佛雕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
为了推动非遗项目更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该镇还将利用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契机,开辟一条具有陆埠特色的非遗旅游线路,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陆埠非遗文化、购买非遗产品,助推陆埠旅游产业发展。
故乡味觉 还记得豆酥糖的味道吗?作者:蓝云
”
还记得豆酥糖的味道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 豆酥糖是浙江宁式的传统小吃——茶食,尤其那个名叫陆埠的豆酥糖,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素有 “胜似三北藕丝糖”的美称。
苏
青
说起那个豆酥糖,我不仅想起了一位大才女。我们这一代人只是记得张爱玲,却不知她有个友人苏大才女,当年也是蜚声文坛的!她名叫 苏青,一位命运多舛又才华横溢的 宁波女性。在她的笔下,故乡宁波的风土乡俗,总有着别样的情致,她把它们化成流利隽永的片段,向世人徐徐道来。
豆
华
糖
苏青的文字是简简单单的存在,让读者找到一种真实的存在。写吃,不仅要有经验,还得知道它的来历、掌故,才写得既有情又入理,她,大女人的自由她要,小女人的糥黏她也要;就如她写的那篇散文【豆酥糖】,读来娓娓动人。要知,这是一本可让你在茶余饭后或漫漫旅途中捧读的经典,一边沏一壶清茶,淡淡茶香夹杂丝丝清甜,化在齿间回味无穷,一边读着苏才女写的【豆酥糖】,对儿时生活的热烈回忆,对老人的深情眷恋。此时此刻,这一对贪零嘴的祖孙形象跃然纸上,温馨得让人不忍惊扰。
说起吃,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吃就尽量吃,世间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往往,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从对记忆里某种美食的渴望开始的。记得我们小时候能吃到的零食也是少之甚少。在儿时记忆中,正正方方白色的一小包,上面印着陆埠特产豆酥糖的字样。每当小心翼翼地拆开,用手抓起一块塞到嘴里,甜津津的味道从舌尖缓缓地流到了喉咙口。往往吃完一个,嘴边总是会沾上一些粉末,吃完剩下的粉末,兜起来倒入嘴里,偷吃的时候,千万不能笑,不然一定会呛着。
也许,人到中年,最贪恋的是小时候最熟悉的美味。小时候的回忆未曾散去,而且保存清晰,或许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美食本来就是一种奢求吧。如今,真的很少吃到这种地道的豆酥糖了,超市里很少有卖。逛宁波古城,寻觅古色古香,游逛之时品一口来自故乡的茶食,若在他乡更有一番风味。若在余姚,当属陆埠镇做的最上乘,应该是那里的原料好,想来也有工艺的妙处。 作为吃货,吃那里的豆酥糖,便已是足了口福。黏中带粉,粉中带块,数百年的手口相传,沉淀着不变的经典味道,犹如甬城的味觉,恰有如民国旧物般的朴拙意味,这味道就是我想要的。
回忆是酒曲,是创造回味的“神迹”,古清生先生有这么这一句话——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故乡,童年,亲人,无尽的滋味,每每在舌尖萦绕,百转千回。故乡是有味道的,这种味道是特别亲切的,独一无二的,温暖心扉的,深入骨髓的。 故乡就是一包豆酥糖,细细的,甜甜的,回味无穷,它虽然其貌不扬,但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承载着深刻的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
故乡味觉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宁波这对夫妻的工作甜蜜蜜 帮你找到儿时的味道胡逸毅做出的豆酥糖呈米白色,入口即化、松脆无渣
选用东北优质大豆做豆酥糖原材料
夫妻俩合力拉糖条
妻子沈梅丽娴熟地包着豆酥糖
慕名前来购买豆酥糖的人络绎不绝
胡逸毅在搅拌麦芽糖
冬日彤云在慈溪观海卫小团浦村上空浓得化不开,行走在寂寥的小巷中,让人倍感湿冷。
一阵风儿吹来,一股香甜的气味将人包围,暖暖的感觉顿时袭上身来。
循着气味儿前行,一爿糖坊里,50岁的胡逸毅正揉捏着一团麦芽糖。暖灯照射下,麦芽糖在胡逸毅的双手间焕发出琥珀般的光彩。
撒豆粉、擀制、拉拽、刀切……一番操作后,一块块酥嫩香甜的豆酥糖便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了案板之上。
“天冷了,要吃豆酥糖的人也多了起来,我可以让他们找到儿时的味道。”胡逸毅轻轻拍掉手上沾的豆粉,不无骄傲地说道。
“我的曾祖父就是做糖的,我的祖父子承父业后将技术发扬光大,有食品厂请他做带头师傅,当时他的工资抵十几个普通工人的工资。”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4岁那年,胡逸毅辍学回家,帮助父亲经营糖坊,成为胡家糖坊第四代传人。从豆酥糖技艺学起,胡逸毅逐渐掌握了如何 *** 桂花糖、寸金糖、葱管糖、扇板糖、芝麻糖、藕丝糖……这一干就是30多年,并将胡氏糖坊 *** 技艺入选为慈溪市非遗项目,其 *** 的三北豆酥糖除了吸引慈溪本地人,更是有宁波、上海乃至山东、陕西的“吃货”慕名上门订购。
在胡逸毅看来,能够把糖做得好吃,一是选料要好,二是技艺要老到。黄豆要选用东北产的,并且要炒熟后再磨成粉,炒的火候要拿捏得好;麦芽糖不是熬出来,是要炒制出来。像最难做的藕丝糖,过程如同酿造黄酒一般,要选用上等的糯米发酵。8个人协力才能做出一道藕丝糖,糖中间会有细如游丝的73个孔,入口的感觉堪称美妙……
而今,胡氏糖坊只有胡逸毅和妻子沈梅丽以及岳母3人打理。胡逸毅心心念念的藕丝糖也少有机会去做,他迫切希望能够有人来学习这门独家绝技。“我儿子下班后会来帮我做糖,但他没有学会藕丝糖的技术。这技术没有3年时间很难学会,干糖坊活儿太苦,或许有一天这门技艺只能留存在纸面上了。”胡逸毅有些遗憾地说道。
来源: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