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枞菇的做法,鸡枞菇炒牛肉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6 0
云南饮食文化——鸡枞菌的15种吃法

鸡枞学名鸡块菌,也叫伞把菇、白蚁菇等。鸡枞菌是担子菌亚门、伞菌目、鸡枞属中大型子实体的真菌,是一种夏秋季生长于白蚁巢菌圃上的珍贵野生食用菌。鸡枞菌因其纤丝结构状似鸡肉,食用时又有鸡肉的鲜美香味而得名,幼菌似一把关闭的雨伞,成熟时似一把撑开的遮阳伞。因表皮呈不同的颜色被民间起名为黑皮(青皮)、黄皮、白皮、草皮鸡枞,其中以黑皮鸡枞更好。云南省分布最广、产量更大、质量更好。

未长开鸡枞菌

鸡枞与羊肚菌、竹荪、松茸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菌”,有“菌中之王”的美誉。仲夏喜雨降临,在云南富民、禄劝、武定、楚雄、大姚、双柏、南华、保山、蒙自、临沧等红土山林中,一朵朵形如伞盖的鸡从破土而出,一两天便长得挺拔壮实,应及时采摘食用。云南食用鸡枞历史悠久,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鸡枞,又名鸡菌。南人谓鸡枞,皆言其味似之也鸡枞出云南,生沙地间丁蕈也。高脚伞头,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点茶、烹肉皆宜。《南国漫录》中也有记载:鸡枞,菌类也。唯永昌所产为美,且多……采得,洗去土,量以盐煮烘干,少有烟即不堪食。采后过夜,则香味俱尽,所以为珍。

长开的鸡枞菌

鸡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2、钾和铁等营养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食品。其蛋白中谷氨酸含量丰富,是其味道特别鲜美的重要原因。鸡枞肉体肥厚、雪白细嫩、味清香甜脆、鲜美赛过鸡肉,无论炒食、炸食或做羹汤,味道极佳。相传明熹宗朱由校,最喜食云南鸡枞,每年由驿站飞骑传递入贡。云南民间创造了生食、腌、炒、煮、烩、炖、蒸、烤、油炸等丰富多彩的食用 *** 。民间多用鲜鸡枞来煮汤、炸油鸡枞,由于云南鸡枞产量丰富,避免吃法单一,久儿生腻,本文给大家整理出鸡枞的15种吃法。

黑皮鸡枞


01.油鸡枞

油鸡枞是云南传统的名特食品,名扬海内外。它是用鲜鸡枞或干鸡枞加工而成,色泽棕黄(用干鸡枞制成的为黑褐色),油润光亮,极其精美,十分畅销。 *** 油鸡枞时,把鲜鸡枞洗净,切成寸条,每1千克鸡枞条加20克盐腌一天,控出水,晒至六七成干;然后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呈浅棕黄色即可;要放少许八角、花椒、干辣椒段一起炸,后将所有炸过的鸡枞、调料一起入瓶,原油浸泡,封装。佐餐或拌凉菜时加少许油鸡枞,有其特殊的香味。油鸡枞还具有长贮不易变质、方便携带的特点。

油鸡枞

02.鸡枞云腿汤

鸡枞云腿汤主要用料为鸡枞、熟云腿等各适量。 *** 时将鸡枞洗净,撕成块;熟云腿切成条片;白菜心洗净,撕成块。炒锅置旺火上,注入高汤 ,加入云腿片、精盐、味精、胡椒粉,待烧沸后放鸡枞、白菜心烧2分钟,舀去浮沫,淋入鸡油,倒入汤盆中即成。成菜鲜甜滋嫩,汤清味醇

鸡枞云腿汤

03.鸡枞发菜汤

鸡枞发菜汤主要用料为去皮鸡枞、水发菜、熟云腿、鸡蛋皮、水发冬菇、高汤各适量。 *** 时分别将鸡枞、云腿、鸡蛋皮、水发冬菇切成细丝;炒锅置旺火上,注入高汤,加盐、味精、胡椒粉烧沸,放入鸡枞丝、云腿丝、冬菇丝烧沸,投入发菜、蛋皮丝,舀去浮沫,淋入麻油、鸡油拌匀,倒入汤碗中即成。成菜汤鲜味醇,清淡爽口。

鸡枞鸡枞发菜汤

04.奶油鸡枞

奶油鸡枞酥香甜脆,奶香味醇厚。 *** 时,将鸡枞切成小丁;香草粉和白糖粉拌匀,盛入平盘中待用;面粉加入面肥和适量清水调成糊状,发酵 30分钟后加食用碱将酸中和,然后放入黄油稍加搅拌待用。锅上火下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鸡枞丁放入酥糊内挂糊,分颗粒下油锅将鸡枞球炸至金黄色时倒入漏勺中。接着将黄油放入锅内熔化后移离火口,把挂糊炸好的鸡枞球倒入,反复颠翻炒锅,使鸡枞球上均匀地滚上一层黄油,黄油将凝固时,迅速将鸡枞球装入糖粉盘中拌匀,使其均匀地滚上一层白糖粉,然后用粗眼箩筛去掉多余糖粉,盛入盘中即成。

奶油鸡枞

05.红烧双鸡

红烧双鸡鲜甜滋嫩,醇香可口,主要用料为鸡枞、去皮田鸡腿等。 *** 时,鸡枞改成滚刀块;灯笼辣切成马眼片;葱斜刀切成厚片。田鸡腿洗净改成坨盛入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蚕豆水粉和黄酒腌15分钟待用。锅上火下油,待油烧至四成热时,分别将鸡枞、田鸡下锅过油后倒入漏勺中。锅留底油,依次将灯笼辣、葱头入锅煸香,再将鸡枞下入,加盐、味精、胡椒粉和甜咸酱油、甜酒汁拌匀,将田鸡坨倒入,勾茨淋油拌匀即可。

红烧双鸡

06.白油鸡枞

白油鸡枞洁白油亮,清香鲜嫩,味醇爽口,回味悠长。白油鸡枞主要用料为削皮鸡枞、红、绿大辣椒各适量。 *** 时用纸巾包住鸡枞的一头,削去外皮,清理干净。将鸡枞改为滚刀块,取红、绿椒洗净去把籽,切为马眼片。锅上火入油,下鸡枞,绿、红椒炒熟,放入盐调味,下水淀粉勾芡,淋入鸡油拌匀装盘即成。注意鸡枞更好不用水洗,水洗后的鸡枞软绵味淡。因鸡枞含糖量高,应掌握火候,以免成菜色不佳。

白油鸡枞

07.三丁拌鸡枞

三丁拌鸡枞主要用料为去皮鸡枞、熟鸡脯、熟瘦云腿、蛋黄糕、高汤适量,荷叶1张。 *** 时将荷叶洗净,振干水分,把鸡枞包在荷叶中,置于烤箱内将鸡枞烤熟取出,待凉后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盛入碗内。分别将瘦云腿、鸡脯肉、蛋黄糕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放入鸡枞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白糖、麻油、红油和少许上汤拌匀即可装盘上桌。成菜咸、鲜、甜、脆、嫩、微辣

三丁拌鸡枞

08.葱汁鸡枞

葱汁鸡枞主要用料为去皮鸡枞、葱头各适量。 *** 时鸡枞盛入碗内,加进花椒粒,注入少许上汤,上笼蒸10分钟取出,待凉后将鸡枞斜刀断丝切成椭圆片,整齐地铺在盘中待用;将葱头洗净,捣成泥放入蒸鸡枞的碗内(拣去花椒粒),然后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白糖、麻油、红油拌匀,兑成葱汁备用,食时将兑好的葱汁浇在鸡枞片上即可,成菜鲜、甜、微辣,有浓郁的葱香味。

.葱汁鸡枞

09.白汁鸡枞

白汁鸡枞主要用料为去皮鸡枞、云腿、红灯笼辣、高汤各适量。 *** 时将鸡枞改成滚刀块;云腿切成马眼形薄片;红灯笼辣去把、去籽洗净,切成马眼形;葱洗净斜刀切成厚片;蒜切成小片;取小碗注入适量高汤,加盐、味精、胡椒粉、蚕豆水粉调匀,兑成白汁;锅上火下油烧至四成时,将鸡枞倒入过油捞沥。锅留底油,将蒜片煸香,下云腿片、红灯笼辣、葱片炒透,然后将鸡枞倒下拌匀烧2分钟,浇上兑好的白汁,翻炒均匀,淋上鸡油拌匀即可。成菜汁白味鲜,清香甜嫩

白汁鸡枞

10.凉拌鸡枞

凉拌鸡枞主要用料为鸡枞帽、脊肉筋适量,红灯笼辣1个,荷叶1张。 *** 时鸡枞帽洗净,撕成条;荷叶洗净,将鸡枞丝放入荷叶中包好,埋入子母火中将鸡枞烧熟待用;脊肉筋洗净,切成丝,放入沸水中氽熟取出;红灯笼辣放在明火上烧熟,去把、去籽,撕去外皮,切成丝;生姜切成丝;取小碗放入甜咸酱油、麸醋、加盐、味精、胡椒粉、白糖、生姜、麻油、辣椒油,搅拌均匀,兑成汁水;取平盘放入鸡枞,分别将脊肉筋丝、灯笼辣丝撒入,浇上兑好的汁水即成。成菜酸辣脆嫩,清香回甜。

凉拌鸡枞

11.生煎鸡枞

生煎鸡枞主要用料为去皮粗壮鸡枞杆适量。 *** 时将鸡枞斜刀切成厚椭圆片;锅上火下油,将精盐均匀地撒在锅中,放入鸡枞片,将炒锅不断转动,将鸡枞片煎至两面黄熟透,再均匀地撒上味精、胡椒面,淋上麻油,再将炒锅转动几下,即可装入盘中,盘边放上花椒盐,即可上桌食用。成菜鲜甜滋嫩,清香爽口

生煎鸡枞

12.软炸鸡枞

软炸鸡枞主要用料为去皮鸡枞、鸡蛋清、蚕豆水粉、富强粉各适量。 *** 时将鸡枞改成小梳子块,加盐、味精、胡椒粉拌匀,腌3分钟备用,鸡蛋清与蚕豆水粉、富强粉调匀(呈糊状),放入腌好的鸡枞拌匀待用。锅上火下油烧至五成热时,将裹满蛋清糊的鸡枞分块缓缓下入,炸泡炸透后捞沥,待油冒烟时,再将鸡枞倒入拌匀,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滤去余油,淋上麻油、花椒盐翻拌均匀即可。成菜外脆内嫩,清香鲜甜,味美可口

软炸鸡枞

13.火夹鸡枞

火夹鸡枞主要用料为去皮粗壮鸡枞杆、去皮中筒云腿各适量。 *** 时将鸡枞切成长8厘米、宽3厘米、厚5毫米的长方片;云腿切成与鸡枞同样大小的长方片,取小汤碗,将鸡枞和云腿分别一片叠一片(相互距5毫米)整齐地铺满碗壁,再将剩余的云腿和鸡枞放入碗中,注入高汤,上笼旺火蒸熟取出翻在凹盘中;锅内注入高汤,加盐、味精、胡椒粉拌匀,用蚕豆水粉勾清芡,淋上麻油,浇在火夹鸡枞上即成。成菜做工精细,清香鲜甜。

火夹鸡枞

14.乳饼烩鸡枞

乳饼烩鸡枞主要用料为鸡帽、乳饼、熟瘦云腿各适量。 *** 时鸡枞帽洗净撕成块;乳饼切成厚菱形片;云腿切成菱形薄片;锅上火下油烧至四成热时,将鸡枞帽下入拉透捞沥待用。锅中注入高汤,将鸡枞帽、云腿、乳饼下入,加盐、味精、胡椒粉拌匀烧1分钟,用蚕豆水粉勾芡,淋上鸡油即可。成菜绿白分明,清香爽口。

乳饼烩鸡枞

15.鸡枞五丝汤

鸡枞五柳汤主要用料为去皮鸡枞、云腿丝、熟鸡脯丝、蛋皮丝、水发冬菇丝、青笋丝、清汤各适量。 *** 时锅置旺火上,注入清汤,加盐、味精、胡椒粉烧沸,将云腿丝、冬菇丝、鸡脯丝、青笋丝、鸡枞放入,煮沸后舀去浮沫,淋入鸡油,倒入汤盆中即成。成菜汤清味醇,清爽可口

鸡枞五丝汤


我是烹饪与营养老师——食悟者。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喜欢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营养美食及美食文化。本文文字内容为原创,版权归“食悟者”所有,商用需要授权,转发注明出处,朋友圈随意。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晨来一碗鸡枞菌炒肉,大人小孩都爱吃

准备一块半斤左右的猪后腿肉,清洗干净,把瘦肉和肥肉分别切开,肥肉切块块,瘦肉切成小片,肉片厚约0.3-0.4cm。瘦肉片里加上10g红薯淀粉、10g料酒、10g生抽酱油、0.3g盐和0.2g黑胡椒粉抓匀。搅拌均匀后再加上15g清水搅拌上劲。锅里放入20g植物油,烧热后下入切块的肥肉和肉皮,小火慢炸出猪油。(也许有人问,直接买猪油炒不行吗?还真不行,现炸的猪油炒菜才香。)将瘦肉片下进锅里,翻炒至8成熟,关火,淋上6g老抽酱油,用锅里的余温再炒匀,装起备用。(其实不放老抽酱油也可以,我这里是为了让肉的颜色和鸡枞菌的颜色更搭配。)400g鸡枞菇清洗干净,滤干水份。洗干净锅,再次倒入20g植物油,切入15g大蒜头,炒香。倒入洗净的鸡枞菌翻炒,切入8g生姜丝一起翻炒。中大火爆炒大约五六分钟,可以明显看到鸡枞菇变软、变小,将刚刚炒好的肉片,一起倒进来翻炒,同时加入2g盐。翻炒半分钟左右的样子,就可以切入10g大蒜叶进锅里。稍稍将大蒜叶子炒软,再倒入10g蚝油翻炒一下,撒上5g切碎的葱花,出锅。

这种菌菇比较少见,味道营养鲜美,用它来做道惹味菜

菌菇是一种低脂又美味的食材,也是一种都很受大众喜欢的食材,用它和荤菜搭配相得益彰。市面上比较多的是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口蘑,茶树菇等,这次我用了比较少见的味道鲜美的鸡枞菇,配以鲜牛肉,彩椒,一起来做个炒菜。鸡枞菌营养丰富,功效多多,润肠通便,健脾和胃,提高免疫力等等。#夏日酷生活#

一、【食材】: 1.鲜牛肉 2.鸡枞菌 3.彩椒

二、【调料】:蒜蓉,姜片,盐,食用油,生抽

三、【步骤】:

1.鲜牛肉洗净后用适量食用油抓匀腌制备用,千万别加食盐,否则会脱水影响口感。

2.彩椒洗净后切成小块备用。

3.鸡枞菇洗净后对半切开焯水备用。

4.锅中放适量油,下入牛肉炒至变色捞起备用。

5.接着再加入适量油,下入蒜末,姜片翻炒爆香,

6.再放入彩椒,鸡枞菌翻炒一分钟,最后牛肉回锅大火翻炒半分钟左右,撒入适量盐,生抽调味翻炒几下出锅。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臻味厨房

菜市场碰上这蘑菇别放过,买点和五花肉一起炒,味道太香了

说起吃蘑菇,大概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得过云南了。云南,食鲜者的梦乡,已知的可食用菌类多达2700多种,且大多数都是野生的,吸收天地精华,长在深山丛林中。如香味独特的羊肚菌,稀有名贵的松茸、松露,味道鲜甜的鸡枞菌,肥厚味美的牛肝菌,这些野生菌滋味都极其鲜美,还有一个共同点:贵。一斤野生的菌子数千元,在云南的食用菌市场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有一些相对物美价廉的菌子,如今天要说的红菇。

红菇通体呈现红色,现在无法人工种植,喜欢生长在缓坡的山林地带,但生长的时候容易成片,产量相对还是比较大的,红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吸收油脂后香味散发更加充分,一斤干红菇的价格大约在四五百元之间,还是相对廉价的一种蘑菇,买上半斤够吃好几次,分享一种红菇的做法,和五花肉简单炒一锅,滋味鲜美,吃起来很解馋。

红菇炒五花肉

所用食材:干红菇一把,五花肉适量,葱、姜、生抽、胡椒粉、盐、糖适量。

1、干红菇提前泡发,多清洗几次,红菇野生环境会有很多尘土,吃起来有沙子,完全冲洗干净后浸泡一夜。五花肉煮熟后切片备用。

2、锅中少许油,将五花肉片放入翻炒出油脂,加入葱丝、姜片继续翻炒出香。

3、泡发的红菇捏干水分,大火翻炒,将油脂全都吸收到红菇中。

4、加入2勺生抽,适量的胡椒粉、盐,少量的糖提鲜,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老井说——

干的菌类鲜味并不会损失多少,但口感会差一些,没有那么光滑厚实,泡发的时候多泡一会可以让菌类涨发得更饱满,炒之前需要捏干水分才能更好的入味、吸收油脂,炒菌类的油可以稍微多一些,菌类吃了油才会更香更好吃。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中药材鸡枞

?

鸡(土从)

拼音Jī ( Tǔ Cónɡ )

别名鸡(土从)蕈、鸡菌、蚁夺、蚁(土从)、鸡(土从)菜、鸡脚蘑菇、三坛蘑、鸡肉丝菇、斗鸡菇、白蚁菰、桐菰、鸡肉丝菰、鸡脚菰、伞把菇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1.《广菌谱》:鸡枞蕈,出云南,生沙地间,下蕈也。高脚伞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气味似香蕈,而不及其风韵。

2.《广群芳谱》:鸡枞菌,按《通雅》作鸡枞。《云南志》谓之鸡枞,鸡以言形,枞者花白敛足之貌,说本杨慎。或作蚁枞,以其产处下皆蚁穴。《贵州志》曰,下有蚁若蜂状,又名蚁夺。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植物鸡(土从)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Berk.)Her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节采收后除去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3-23.5cm。幼时圆锥形至钟形,渐伸展,顶部显着凸起呈斗笠状,浅土黄色或灰褐色至黑褐色,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菌褶白色至乳白色,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菌肉白色,较厚。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盖色,中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40cm.孢子印奶油色或带粉红色。孢子椭圆形,光滑,无色,(7.5-8.5)μm×(4.5-5.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野及林缘,其假根与地下白蚁窝相连。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圆锥形,或伸展,中央隆起呈斗笠形,直径可达23.5cm,深褐色、灰褐色或浅土黄色,表面呈放射开裂,边缘有时翻起。菌肉厚,类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或带黄色。菌柄长3-15cm,直径1-2.5cm,白色或灰白色,基部稍膨大并延伸成褐色假根,长可达40cm。气浓香,味淡。

化学成分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

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疗痔。。主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精神疲乏,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益胃,清神,治痔。

摘录《中华本草》

天上掉馅饼!女子发现一小颗野生鸡枞菌,深挖后发现意外惊喜

女子上山采蘑菇,意外发现美味鸡枞菌,没想到越挖越心惊,就算天上掉馅饼,也不带这么玩的!

2022年9月初,云南保山一名女子,约朋友一起上山采蘑菇,两人偶然发现一小颗鸡枞菇,起初也没太在意,毕竟一颗小小的蘑菇,采回去还不够塞牙缝的。不过,当她走近后挖开土才发现,这颗鸡枞菌,好像有点不一样

天上突然掉馅饼

女子发现,地面上只有一颗小小的鸡枞菌,但旁边的泥土却非常松软,坑坑洼洼和周边山地不一样,按理说地面不应该区别如此明显。当她用小镰刀挖开表面的浮土后,才发现地下竟别有洞天

原来,周边松软的泥土下,隐藏着数量众多的鸡枞菌,简直就是一个“蘑菇窝”,它们还没来得及破土而出,就被一锅端了!这个意外发现,让女子惊喜万分,在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每挖一下女子都会发出“天哪”的惊叫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据女子介绍,她自小生活在山边,以前也经常上山采蘑菇,虽然偶尔会采到鸡枞菌,但像这次一样挖到这么多,绝对是人生之一次。这次挖蘑菇之旅,给她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以后和亲戚朋友聊天,都有了吹牛的资本。

本来只看到一颗,却意外挖出一窝,这样的好事,谁遇到都不嫌多。捡到宝的快乐,在网友之间快速传播,大家看过视频后,既被女子的欣喜所感染,又被馋得直流口水

为何好蘑菇都让别人给采了?很多人感叹,自己上山只能采点普通小蘑菇,鸡枞菇是从来没遇到过;也有网友惋惜,自己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却在云南变为现实,只恨自己没生在云南,既能爬山看景又能采到美味

鸡枞菇的做法,鸡枞菇炒牛肉-第1张图片-

对大家的羡慕之情,有一些北方网友表示不理解,不就是多挖到一点野生蘑菇吗,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只能说你图样图森破啊!

《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记载,鸡枞菌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据吃过的网友介绍,鸡枞菌鲜香肥美,丝白细腻,适合烹炸烤煎煮等各种做法,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和鱼类肉类等搭配,做法各不相同,美味始终如一,吃一口就忘不了

当然,鸡枞菌也分很多种类,其中更好的当数蒜头鸡枞,开鸡枞和火把鸡枞次之。至于女子采到的是何种鸡枞菌,暂时不得而知,不过意外获得美味食材,依然算得上天上掉馅饼了,而且这馅饼还如此之大。

可遇而不可求的菌中之王

鸡枞菌营养美味,被当地人视作“菌中之王”,这样的好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但实际上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鸡枞菌,根本就是可遇不可求,因为数量稀少,每公斤更高能卖到四五百元,并且还有价无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实在太过苛刻。鸡枞菌只在云南、贵州、广东等地才有,它不像别的蘑菇一样随遇而安且生命力顽强,它只能和白蚁巢共生,可以说是白蚁“种”出来的,因为两者关系密切,它又被叫作“蚁巢伞”

白蚁主要以植物纤维为食,但这些东西非常坚硬,消化起来无比困难,在不断的进化中,白蚁先辈们偶然发现,鸡枞菌分泌的一种生物酶,可以帮它们很好地分解植物纤维。于是,白蚁们就如人类驯养家畜一般,开始驯养鸡枞菌,并且最终获得成功。白蚁为鸡枞菌提供生长环境,而鸡枞菌则分泌生物酶帮白蚁消化,这样的共生关系世世代代传了下来。

白蚁“种植”鸡枞菌的过程中,互相协作且分工明确,老白蚁负责外出收集枯木、落叶等原材料,而年轻工蚁则负责加工。它们把原材料吃下去,在肠道中让其和真菌孢子混合在一起,排出的粪便就变成更好的培养皿

然后这些粪便被储存到真菌仓库中,让鸡枞菌在那里快乐地成长。待鸡枞菌长大后,白蚁会吃掉富含氮类物质的老菌丝,让新菌丝继续生长直至下次食用,犹如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说,白蚁和鸡枞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爱相杀。白蚁不只是种植鸡枞菌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帮它们抵御其他菌类侵袭,让鸡枞菌不至于因为抢不到营养而死亡;鸡枞菌则为白蚁提供氮类物质,帮助白蚁更好消化食物,确保族群繁衍生息经久不衰。

白蚁消耗不掉的鸡枞菌,就会不断地往上生长,直至冒出地面长成蘑菇状的子实体,这就成了视频中云南女子采到的鸡枞菌了。

其实,采摘鸡枞菌更好的 *** ,就是只采露出地面的部分,把地下的菌丝和白蚁巢继续留着,这样过段时间再来,依然还能有稳定收获。像女子这样一锅端的采菇方式,相当于给白蚁群带来灭顶之灾,下次再来这里,也不可能采到鸡枞菌了。

对女子“涸泽而渔”的做法,网友们也是意见不一,有人觉着完全不需要这么绝,应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把白蚁巢留下让它们持续发挥作用;也有网友觉着白蚁属于害虫,就应该连根拔起,不但自己一饱口福,还能为山林除害,而且就算留下,这荒山野岭的下次也免不了被别人捡漏。不过网友的说法,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们也不能批评女子做的就是错的。

不过,我们在分享女子天降馅饼的喜悦之时,也一定不能忘记,野外采蘑菇虽好,挖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一些不认识的野生菌类,还是少碰为妙。每一年,云南都有很多人,因为吃了不认识的蘑菇导致中毒,严重者甚至还因此丧命,这逼得警察真人出镜,唱出了红极一时的“红伞伞 白杆杆”,提醒人们不要乱采乱食。

所以,在寻求美味的同时,一定要仔细辨别,把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千万不要干得不偿失的傻事

作者:芒果很忙

饭店都这样做鸡枞菌,诀窍只有一个,学会在家做

之一步:准备好的辅料都改刀

首先将洋葱和大蒜,小葱切成小丁装碗备用

第二步:起锅烧油

锅内烧热油,首先是将洗干净的鸡枞菌放到油锅中炸2分钟捞出,再次起锅烧水,再将炸过的鸡枞菌倒入开水锅中,再次煮2分钟即可,

第三步:最后调味

将焯过水的鸡枞菌装入盘中,然后在放到蒸锅内蒸15分钟,再次起锅烧油,在锅中到入切好的大蒜,洋葱进行翻炒,

炒出香味的时候,在锅内就爱一勺酱油和醋,熬制15秒后,出锅即可,然后将蒸好的鸡枞菌拿出来,把汤汁淋在鸡枞菌上,然后撒点葱花即可。

寻找美味鸡枞菇

今天中午下了一阵大雨,我骑上毛驴在野外终于发现了鸡枞菇,夏至到小暑这段时间是鸡枞菇的井喷期,过了这村就没哪店了,大家有空就找找这美味佳肴尝尝鲜。

视频加载中...

4月,这个蘑菇很新鲜,配上黄瓜鸡蛋鲜上加鲜,香嫩脆好口感


?

四月过半,市场上各种新鲜的蔬菜开始上市 ,去本地更大的菜市场上转一转成了我每周必须做的事。专卖蘑菇的大爷也新上了几种蘑菇,有一种最贵,就是我今天所用的鸡枞菌。二十八一斤,比上周我买的松茸菇还贵了八块钱。大爷说这个蘑菇可以炒着吃,做汤吃,于是我回家试着做了炒鸡蛋,配了点黄瓜,味道真的很赞。

黄瓜炒鸡蛋我们日常经常所见,自已在家也可以做的味道很赞,但加入鸡枞菌的您试过吗?鸡枞菌分为好几种,按颜色大体可分为青鸡枞、白鸡枞、黄鸡枞三种,我这次用的是青色的。在我们小城肯定买不到野生的,不过这菌的味道鲜美,口感脆嫩,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所以有养殖的吃也是相当的不错。经常食用鸡枞菌能健脾和胃,增强食欲。它富含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养血润燥、 *** 癌细胞,降低血糖。

下面我就把黄瓜鸡蛋炒鸡枞的做法分享给大家,与大家共同探讨是先炒黄瓜还是先炒蛋,蔌者先炒鸡枞菌的问题,您如果也喜欢,否妨一试。以后在菜市场看到这个菌菇,别犹豫,别怕贵,买回家试一试。我家每周必做, *** 都光盘,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

所用食材:

黄瓜1/2根 鸡蛋2个 鸡枞菌适量

?

具体做法:

?

1黄瓜去掉内瓤,切成四瓣,然后切成斜刀片。一定要尽可能的去掉黄瓜的内瓤,这样炒出的黄瓜质脆,而且不易炒出水。

?

2鸡蛋打散后,放入在油锅中,略成型凝固后再快速搅拌翻炒出锅,这样炒出的鸡蛋松软而香嫩。

?

3锅中再放入适量的油,加入鸡枞菌小火慢炒。一定要用小火,这样才能逼出鸡枞菌的水份,并且鸡枞菌经过煸炒,味道更加的香浓,煸过鸡枞菌的油,味道也是特别香,所以我们要先煸炒。

?

4把鸡枞菌炒到自已喜欢的熟软程度,就可以加入黄瓜片了。不建议把鸡纵菌长时间久煸,以免炒得太老,大家一定要注意。

?

5快速翻炒三十秒,注意黄瓜要保持脆感,不宜太老,加入盐调味。

?

6再加入鸡蛋炒匀即可。因为鸡蛋很吸盐,所以我们要在放鸡蛋之前放盐,以免鸡蛋过多的摄取盐份而变咸。

?

接下来,美美的享用吧!您想配面条,还是配米饭?都香着呢。

“四大名菌”之一鸡枞上市调查:因气候减产市价200多元一斤,商贩称十年涨价逾十倍

鸡枞,中国四大名菌之一,因其纤丝结构状似鸡肉,食用时又有鸡肉的肥美香味而得名,是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特有菌类,又被誉为“菌中之王”。其因味道鲜美,深受美食家喜爱。

汪曾祺曾在《昆明食菌》中说:“鸡枞是菌中之王。味道如何,真难比方。可以说这是植物鸡,味正似当年的肥母鸡。但鸡肉粗,有丝,而鸡枞则极细腻丰腴,且鸡肉无此一种特殊的菌子香气。”

↑市场上售卖的野生鸡枞

现在,又到了鸡枞上市的季节。连日来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4月以来,云南及四川攀西地区的鸡枞开始上市,最贵时卖到上千元一斤。目前,市场上的鸡枞价格下降,但仍卖到两三百元一斤。

高企的价格背后,是近年来人们对鸡枞的追捧,加上产量减少,致其价格一路走高。鸡枞商贩们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十多年前,鸡枞也就卖十多元一斤,近两年价格飙升到两三百元一斤,价格至少翻了十多倍。而今年鸡枞价格走高,主要是受气候因素减产,干旱少雨导致鸡枞产量较小。

走访:

市场上鸡枞卖200多元一斤

“一斤鸡枞可买十多斤猪肉”

攀西地区是四川省内鸡枞的主要产地之一。7月2日早上,在四川西昌市长安菜市场,买菜的人络绎不绝,卖野生菌的摊位摆满了各类菌子,有鸡枞、见手青、毛菇、牛肝菌、青头菌等。

价格最贵的是鸡枞,比其他杂菌高几倍甚至十倍。“鸡枞好多钱一斤?”询问价格的人很多。“没开的220一斤,这种小根的卖150一斤。”商贩回答鸡枞价格,让很多问价的市民直呼:“太贵了,吃不起!”

资料显示,我国食用鸡枞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通雅》等古籍也都有记载。鸡枞有许多不同叫法,《七修类稿》称鸡宗,《五杂俎》称鸡踪,《滇南新语》称鸡枞……此外,民间还有伞把菇、白蚁菇等众多俗称。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价格比较贵,但依然有不少人购买尝鲜。一名购买鸡枞的顾客告诉记者,每年她都会买点鸡枞尝鲜,但价格一年比一年贵,“现在买一斤鸡枞,可以买十多斤猪肉。”红星新闻记者在该菜市场看到,当日猪肉价格为十二三元一斤。

↑市场上的各类野生菌,鸡枞价格最贵

商贩:

今年气候干旱致减产严重

目前市场上鸡枞大多来自云南

王文权是一名鸡枞商贩,他从事野生菌行业已经十多年。王文权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云南及四川攀西地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高温少雨导致鸡枞产量少,“像往年这个时候,鸡枞已经很多了,但今年还少得很。”

据介绍,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肉类搭配。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还可以使用菜籽油将鸡枞炸干,做成鸡枞油,用坛子装着可存着吃一年半载,无论吃面条或做蘸水,放一点,奇香无比。

“今年5月,鸡枞刚上市的时候,我们最贵的卖到了七八百一斤。端午节之后,价格有所降低,但价格依然保持在两三百元一斤的高位。”王文权介绍,由于鸡枞产量较少,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高。

7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西昌的多个农贸市场发现,鸡枞的价格大多在两三百元一斤,部分品质稍差的在一百多元一斤。虽然购买的人不少,但鸡枞商贩感叹,“吃的人是不少,但最近货很少。”

当天,王文权拿了几十斤鸡枞到菜市场售卖,不到上午十一点就销售一空。“现在很多餐馆都要货,多的时候一天要送两三百斤。”王文权说,今年,四川攀西产地的鸡枞产量少,他只有从云南进货补充,“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的鸡枞都来自云南。”

背后:

今年最贵卖到上千元一斤

鸡枞价格十年涨了十多倍

位于昆明的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中国更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旺季一天最多能卖几百吨野生菌。该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市场一天交易的总量在100吨左右。

↑市场上售卖的野生鸡枞

该市场多名商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鸡枞刚上市的时候,卖到了上千元一斤,目前大多在两三百元一斤,品质好的鸡枞也能卖到四五百一斤。“今年天干,菌子少了很多,产量少自然价格就高。”

据云南媒体报道,3月24日,云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场出现了今年的之一朵鸡枞,重量有一两多,被上海的一名顾客以350元买走。“鸡枞刚上市的价格都比较高,差不多3500-3600元一公斤。”

王文权等商贩介绍,十多年前,鸡枞也就卖十多元一斤,知名度并不高。随着人们对鸡枞的追捧,吃的人越来越多,加上产量越来越少,鸡枞价格逐渐走高。“到了近两年价格飙升到了两三百元一斤,价格十年已经翻了十多倍。”

鸡枞商贩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随着各地雨水增多,野生菌数量明显增加,鸡枞的价格也在逐步下降。“每年7月到8月是产量的高峰期,价格也会降到更低点。”

风险:

国内出现多起野生菌中毒事件

多地发布中毒风险预警

据商贩们介绍,鸡枞菌是属于无毒的野生菌类,但其他野生杂菌或有一定毒性,没炒熟食用可能会中毒。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6月以来,云南、贵州、四川等多地发布了关于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的通告,强调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

↑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

近日,贵州省盘州市有4人一起采食了不少杂菌,导致急性野生菌中毒,跨省转运到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救治。医生介绍,经辨认,这4人采食的杂菌中包括了亚稀褶红菇、牛肚菌、新苦粉孢牛肝菌等,其中亚稀褶红菇含有剧毒,通过烹饪也无法分解其中的毒素。

据云南媒体报道,6月29日,云南一女子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出现幻觉,在病床上隔空做出“捋线”的动作;6月17日,周先生一家10口人食用了刚从山上采摘的“黑木耳”食用,10个人里面有9个人中毒,年龄更大的68岁、最小的12岁……

医生提醒,不摘、不买、不吃来历不明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编辑 何先锋 责任编辑 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牛肉 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