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养殖的河豚鱼也需要有专门资质的企业才能加工,按严格的加工技术要求去除了河豚的有毒部位的河豚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才能上市销售。若无资质的经营者明知贩卖河豚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主要从有毒河豚鱼中提取的强效神经毒素。迄今为止,TTX在其宿主体内的生物合成机制仍未解决。在这里,我们假设TTX的合成依赖于宿主肠道微生物群,包括被忽视的不可培养细菌。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收集了5种河豚属河豚鱼的肠道内容物,包括一个疑似杂交种,通过16S rRNA扩增子和宏基因组学 *** 进行肠道微生物群研究。根据LC-MS/MS检测到的TTX浓度,将其肠道样本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组。细菌多样性研究表明,有毒和无毒物种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弧菌和蓝藻集中在肠道细菌共生 *** ,表明它们在TTX生物合成中的重要性。PICRUSt2宏基因组预测和基因集富集分析的结果为TTX生物合成所需的精氨酸前体提供了新的支持。这是之一个利用16S rRNA扩增子和宏基因组 *** 分析有毒和无毒河豚鱼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确定了它们肠道环境中重要的微生物共生模式。我们的数据支持了以精氨酸为前体的肠道细菌共生体在宿主体内合成TTX的提议。
鱼类肠道环境中有一个细菌库,它是维持鱼类代谢稳态的重要功能单元。产TTX的细菌通常从河豚的肠道环境中分离出来。尽管信号触发或食物偏好等固有因素可能决定了TTX的生物合成,但河豚肠道中独特的细菌共生体也至关重要。因此,对河豚等含TTX鱼类肠道菌群的分析和综合研究,对于发现TTX生物合成的关键因子或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细菌多样性先前已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 在含TTX的宿主中进行了研究。然而,只有一小部分肠道细菌被鉴定出来。大多数已报道的产TTX细菌仅限于实验室中可培养的细菌,未培养细菌对TTX生物合成的贡献被低估。
到目前为止,第二代测序已经发展成熟,可以通过16S rRNA扩增子和宏基因组学进行细菌群落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我们利用最新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在不同种类河豚的肠道环境中进行了细菌谱学研究。据我们所知,这是之一个用NGS *** 分析河豚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它将区分有毒和无毒物种的肠道细菌结构,并确定与TTX生物合成相关的独特细菌共生体。我们的研究还将通过元基因组预测来确定TTX生物合成的潜在前体,并阐明它们与河豚肠道环境中细菌共生体的关系。
结果与讨论
有毒和无毒河豚的毒性和肠道菌群比较
在本研究中,养殖河豚与野生河豚的生活环境相似。暗纹东方鲀的体重和体长均显著大于野生种,说明暗纹东方鲀的食物供给较野生种充足、稳定。暗纹东方鲀中的TTX含量是不可检测的,这与之前的研究一致,即有毒河豚鱼在养殖后会变得无毒。野生但无毒的河豚物种为TTX的起源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在我们的研究中,黄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的微生物丰富度显著高于有毒物种。此外,基于UniFrac的PCoA和PERMANOVA试验也表明有毒和无毒河豚肠道微生物群的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活环境相同的情况下,黄鳍东方鲀和其他野生有毒河豚肠道微生物群的差异可能是由它们的饮食造成的,这可能改变整个鱼类肠道微生物结构。虽然河豚的固有因素可能会影响细菌组成,但最近关于不同鱼类饮食改变草鱼中胆汁酸组成以及肠道细菌组成的研究表明,饮食在形成肠道微生物群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推测黄鳍东方鲀可能与其他野生河豚有不同的食物偏好,最终形成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
图1. LC-MS/MS法测定河豚肝中河豚毒素(TTX)含量。(a)TTX标准品和样品的MRM2(m/z320.00~m/z161.80)色谱图。(b) TTX内容方框图。毒性种间平均TTX含量采用威尔科克森秩和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p值<0.001;NS:不显著)。STD:标准;TObs: T. obscurus; TXan: T. xanthopterus; TBim: T. bimaculatus; TOce: T. ocellatus; TOceH: hybrid suspected T. ocellatus。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所有物种中最主要的门是变形杆菌,这与之前关于T. obscures可培养细菌的研究一致。通过16S rRNA亚基因组研究,扩展了对河豚肠道优势菌的认识。我们发现大量螺旋体、厚壁菌和拟杆菌(图2a)也构成了有毒、无毒、野生捕捞和养殖河豚鱼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由于分类学数据库的不足,大多数 OTUs的系统发育分类无法准确获得。然而,在ANCOM测试中,在物种水平上分类的许多 OTUs显著分化(图2e)。结果发现,有毒物种中有大量的Aliivibrio fischeri。此外,在有毒物种的肠道环境中也大量发现弧菌属,表明弧菌属和alivibrio属在有毒物种的细菌群落中的作用可能比无毒物种更为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菌共生体受到霍乱弧菌VI型分泌系统的不利影响,这可以解释在功能上受弧菌控制的有毒肠道环境中微生物丰富度显著降低的原因。独特的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是由有毒河豚物种独特的食物偏好形成的,这可能随后为TTX生物合成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有毒河豚(Chelonodon patoca)中经常检测到扁平扁虱序列,这表明有毒河豚通过捕食扁平扁虱卵来积累TTX。然而,无论是TTX的产生机制,还是扁形虫消化系统中的细菌组成,都没有被研究。平头扁形虫或其他TTX载体如章鱼可能在消化系统中具有类似的TTX生物合成的细菌基调。本研究为有毒和无毒河豚肠道菌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图2. 河豚肠道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a) 操作分类单元(OTUs)在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相对丰度小于1%的门被归入“其他门”。(b) 最新分类水平的前十大OTU相对丰度。前十名以外的相对丰度较低的otu被分配给“其他”。(c) Chao1α多样性箱线图。种间方差分析和毒性组(N=24)与非毒性组(N=18)的韦尔奇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d) 不加权UniFrac原理坐标分析。空心椭圆和实心椭圆分别代表按河豚种类和毒性分组的样本聚类(95%置信度)。PERMANOVA(999次排列)检验其显著性。(e) ANCOM c测试火山图。Log2FC > 0/Log2FC < 0的点代表有毒/无毒河豚肠道微生物群中的OTUs。虚线分隔了显著不同的OTUs(上图)和不显著的OTUs(下图)。TObs: T. obscurus; TXan: T. xanthopterus; TBim: T. bimaculatus; TOce: T. ocellatus; TOceH: hybrid suspected T. ocellatus。
弧菌属和 Calotrichaceae(蓝藻)产TTX的共生体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有毒物种肠道环境中的细菌在ANCOM测试中一致,显示出明显的丰度,而 *** 集中度显示了细菌群落中的功能重点。例如,布氏瘤胃球菌和Aliivibrio fischeri在毒性组中均表现出明显的丰度(ANCOM检验)和 *** 中心性,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或参与TTX的生物合成。瘤胃球菌在河豚肠道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然而,检测食用非淀粉多糖的Siganus canicallatus肠道中发现的瘤胃球菌种类表明瘤胃球菌种类在鱼肠道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此外,瘤胃球菌中丰富多样的纤维素降解酶将多糖转化为其他细菌共生体和宿主的营养源,揭示了它们在肠道环境中的关键作用。
图3河豚肠道微生物共生 *** 分析。(a) OTU级共现 *** 。显示Spearman-rho阈值>0.8和p值<0.05的共现对。边缘显示节点之间的正(红色)和负(蓝色)关系。每个河豚组的 *** 中心性被强调。(b) 分支图显示河豚肠道 *** 中心性的共同树及其相对丰度百分比(%RLA)。用威尔科克森秩和检验(WT)比较了有毒(N=24)和无毒(N=18)河豚的相对丰度(*p<0.05,**p<0.01,**p<0.001;NS:不显著)。TObs: T. obscurus; TXan: T. xanthopterus; TBim: T. bimaculatus; TOce: T. ocellatus; TOceH: hybrid suspected T. ocellatus。
与R. bromii的发现相似,Aliivibrio fischeri也被发现是有毒河豚肠道环境中的 *** 中心,与无毒组相比,其丰度显著更高。Aliivibrio fischeri是一种产TTX的细菌,发现于花紋愛潔蟹(Atregatis floridus)。其在有毒河豚内脏中的相对优势直接暗示了其与TTX生物合成的密切关系。此外,代表弧菌种类的浓度主要在有毒河豚中发现(图3b)。其中,V. gigantis、V. renipiscarius的产TTX能力尚不清楚。然而,它们最初是从海洋物种中分离出来的,并被认为在海洋环境中定殖于河豚。次级代谢产物经常出现在由弧菌组成的共生细菌群落中。虽然弧菌是最常见的产TTX细菌属,但没有成功分离出能持续生产TTX的弧菌菌株。关于这一事实,由弧菌组成的共生体或潜在的诱因被怀疑是TTX生物合成的原因。
除了弧菌物种外,在有毒样品的微生物共生 *** 中发现了属于蓝藻谱系的Calotrichaceae(图3a,b)。很少有研究报道在河豚的肠道环境中存在蓝藻。然而,作为海洋环境的主要栖息生物,蓝藻可以被动地进入河豚的肠道。先前的研究表明蓝藻是霍乱弧菌的宿主。因此,在本研究中,弧菌与蓝藻可能在有毒河豚的肠道环境中形成共生关系。蓝藻是已知的负责石房蛤毒素(STX)生物合成的细菌,其结构与TTX具有相似的胍基。河豚以前被发现同时产生TTX和STX,表明它们的非排他性关系。STX的生物合成是通过蓝藻中大量的基因簇来实现的。在TTX的情况下,编码TTX生物合成的确切基因或基因簇是未知的。弧菌和蓝藻在有毒河豚肠道环境中的显著共存可能决定了TTX的生物合成。然而,TTX和STX在生物合成过程中是否相互关联,如共享相似的前体或中间产物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虽然在无毒河豚中也发现了弧菌,但只有一种被定义为 *** 中心,即弧菌在无毒河豚肠道环境中的作用不如在有毒河豚肠道环境中重要。除了弧菌和蓝藻外,本研究还发现 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Pseudoalteromonas neustonica 是有毒河豚的 *** 中心,尽管与无毒组相比,它们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希瓦氏菌属和Pseudoalteromonas属中,分别鉴定出未知种的Nassarius semiplicatus和Nassarius semiplicatus 为TTX产生菌。因此,在本研究中发现的巴尔的沙瓦氏菌和伪交替单胞菌也可能有助于TTX的生物合成。然而,尽管扩增子序列较短,但细菌染色水平的鉴定仍有困难,因此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希瓦氏菌属和Pseudoalteromonas属的确切菌株。
形成有毒和无毒河豚肠道微生物群的因素多种多样。河豚肠道内细菌共生体组成的变化可以确定TTX的存在。Moritella sp.、Eionea sp.、 Methylophaga sp.、 Rhodobacter sp.、Desulfovibrio sp.和Calotrichaceae在有毒河豚中的独家发现及其作为 *** 中心的重要性强烈表明,有毒样品的肠道环境满足了它们作为共生体的生长,这也有利于TTX作为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我们的研究确定了肠道细菌共生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弧菌属和蓝藻。弧菌和蓝藻的体外共培养可以进一步验证共生体中TTX的生物合成。
与TTX生物合成有关的代谢途径
精氨酸被认为是TTX生物合成的前体,作为TTX中胍部分的氨基供体,然而,尚未得到证实。在这项研究中,PICRUSt2基因组预测和GSEA结果预测,与无毒河豚相比,有毒河豚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精氨酸生物合成明显更活跃,这支持了先前的建议。谷氨酸的精氨酸生物合成在不同的细菌以及弧菌和蓝藻中有很好的记录。弧菌和蓝藻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的模式是相同的,谷氨酸被催化生成精氨酸、瓜氨酸、精氨琥珀酸,最后生成精氨酸,在我们的研究中,所有编码催化的基因在有毒河豚的肠道微生物群中显著富集。尽管河豚体内的其他肠道细菌也可能参与精氨酸的生物合成,但弧菌和蓝藻在肠道微生物群共生体中的相同生物合成模式和关键作用至少表明它们参与了有毒河豚肠道环境中的精氨酸生物合成。在弧菌和蓝藻中大量发现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被怀疑利用精氨酸结合TTX的胍部分。然而,NRPS的存在及其与TTX生物合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4. PICRUSt2 KEGG Orthology(KO)预测、区分和基因集富集结果。(a) MA图显示毒性组(N=24)和无毒组(N=18)之间通过ALDEx2算法确定的显著不同KOs。BH校正p值<0.01且效应大小>1(毒性组明显)或效应大小<1(无毒组明显)的KOs被认为是显著不同的。只有效应大小>1和BH调整p值<0.01的KOs用于随后的基因集富集分析。(b) 显著富集KEGG路径条图。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中校正p值<0.05的KEGG通路被认为是显著富集的(富集分数>0:在毒性组富集;<0:在无毒组富集)。(c) 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过ALDEx2分析,显示了显著上调/下调(红色/蓝色)的KOs和非显著上调/下调(灰色)的KOs。
除了精氨酸生物合成的发现外,霍乱弧菌生物膜形成的途径在有毒河豚鱼肠道环境中被发现显著富集,这进一步强调了弧菌在河豚肠道环境中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TTX生物合成中的重要性。虽然弧菌的菌株水平并不常见,但弧菌属经常出现在海洋鱼类的肠道环境中。最近的研究表明,抗生素诱导的鱼类肠道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减少增加了机会弧菌在肠道环境中的优势。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有毒河豚肠道环境中的微生物丰度显著较低,弧菌集中在细菌共生 *** 中,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无毒肠道环境。结合毒性组霍乱弧菌生物膜形成相关代谢途径的发现,我们怀疑机会性弧菌可能主导了有毒河豚鱼的肠道环境,并可能参与了TTX的生物合成。发现机会弧菌在体外和体内的表达不同,这可以解释弧菌在体外的低TTX检测。然而,特定的未知或未确认的弧菌菌株可能是TTX产生的原因,这有待进一步确认。
来源: 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南湖意
细说长江濒危保护鱼类——长江三鲜之河鲀本文专家:刘雅丹,研究员,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河鲀和刀鱼、鲥鱼一样,自古就被誉为长江“三鲜”,这三鲜也许都是文人宣扬出来的,但是,河鲀和另外两鲜,又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一是大众冒死也要吃的鱼。古谚赞美河鲀说法很多,赞美河鲀的诗也很多,喜欢河鲀的日本人也有许多赞美河鲀的文献,意思大都是说吃了河鲀之后才知道什么是鱼的味道。然而,吃了河鲀,再吃其它鱼就没味道了。河鲀的味道到底鲜美到了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二是皇上不吃,百姓能吃的鱼。和刀鱼、鲥鱼不一样,刀鱼、鲥鱼都是在古代要快马加鞭送到京城让皇上享受的鱼,而河鲀的美名在民间盛传,却没有任何记载说哪个朝代的皇上赞扬过河鲀。因为自然界是神奇的,河鲀鱼味极鲜美,却带着剧毒,人人都知道吃河鲀鱼要冒生命危险,那是自己愿意冒的险,如果让皇上吃,那可就是涉嫌谋杀了!据说康熙和乾隆多次下江南,大臣们也不敢冒着被杀的危险为皇上敬献这美味。所以,拼死吃河鲀,只有百姓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但是,真正能吃到河鲀,还真不是平民百姓,因为尽管皇上不吃,河鲀价格也被文人吹高了。所以,以前要吃河鲀,除了不怕死之外,还需要买得起。
说古道今,河鲀鱼能够称得上“鱼中之王”的美誉,不只是以上的文化和传说。它吸引人的,还是得从其营养价值和药效来说。河鲀营养成分含量极其丰富,不但有含量很高的蛋白质、DHA、EPA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等,而其脂肪含量很低,吃多了也不怕长胖。河鲀在食疗方面也有很多功效:一是它对治疗老人的常见病有功效,比如祛寒除湿、降血压、减缓腰酸腿痛,恢复精气;二是河鲀的毒素对治疗一些特殊的病症功效显著,如皮肤发炎、破伤风、百日咳、气喘等,甚至有助于治疗胃痉挛、遗尿、阳痿等病。据了解,河鲀的毒素还可制成强镇痛剂,用于止痛,特别是对癌症病人的止痛有明显效果。
种类繁多的河鲀鱼,哪一种是长江河鲀?
河鲀鱼是一大类鱼的总称,种类很多,已发现的就超过240种,在世界热带和温带区域广泛分布。我们常说的河鲀只是常见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这些品种,大约有30多种,例如东方鲀属的暗纹东方鲀、双斑东方鲀、红鳍东方鲀、铅点东方鲀、紫色东方鲀和虫纹东方鲀等;腹刺鲀属的月腹刺鲀属、暗鳍腹刺鲀、棕斑腹刺鲀等;兔头鲀属的黑鳃兔头鲀等。
河鲀鱼也是洄游鱼类,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交汇处也会有一些。我国的河鲀鱼主要分布于近海及一些江河的下游,可食用的河鲀多生息于河中。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有人叫河豚,有人叫河鲀,“豚”与“鲀”这两个字用法有所差异在哪里?我们在统称河鲀鱼时,可以用“豚”字这个俗称,具体到科、属、种时,则用“鲀”字。民间的传说是因在捕获河鲀鱼出水时,它会发出类似猪叫声,被称为河里的猪,因此得名河"豚"。其实也不单在被捕抓时它会叫,遇到危险时它也是会叫的。
河鲀鱼的体形奇特,色彩鲜艳,多具斑纹,但不同种类的河鲀鱼在体形、色泽、斑点、条纹、皮刺、鳍形状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可以借此辨别不同的河鲀鱼。多数河鲀的名称也是以其外观的形状取名,有以身上黑斑形状取名的,如圆斑东方鲀、弓斑东方鲀;有以身上白点取名的,如星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还有以鳍的颜色取名的,如黄鳍东方鲀;以有身上斑纹取名的,如横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说了这么多之后,到底哪一种河鲀才是长江“三鲜”之一?答案是:暗纹东方鲀。它属于鲀科东方鲀属的河鲀鱼,原生长于我国长江流域。怎么辨认暗纹东方鲀?从它的形态上看:暗纹东方鲀的鱼体背面呈茶褐色,带有5-6条暗褐色宽横纹,横纹跨在眼后、项部、胸鳍上方和背鳍前部上方,在每条暗褐色宽带之间夹着一条黄褐色窄带。
暗纹东方鲀|@看鱼app
长江野生河鲀资源的衰竭和养殖的兴起?
河鲀资源早年在中国非常丰富。据记载更高年产量可达4万吨,是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捕捞对象之一。暗纹东方鲀,也就是长江河鲀曾经是江浙和南京沿江渔民经常能捕到的鱼。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捕捞需求的增长,在长江野生的暗纹东方鲀种群规模不断减小、资源逐渐衰退,到了上个世纪末已经基本衰竭。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最近频频传来好消息,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实施,野生河鲀等珍稀鱼类在逐渐回归。
长江河鲀在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中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许多企业开始与科研院校合作,江苏省海安市国家级水产原种场——中洋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就是比较早致力于长江珍稀鱼类人工繁殖研究的企业,他们长江河鲀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得益于人工繁殖的成功,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工繁殖鱼苗放流到长江。据悉,2020年在长江口开展河鲀增殖放流活动,暗纹东方鲀放流规模就达到了16万尾。河鲀的放流活动促进了野生资源的恢复。
人工繁殖的成功意义在于保护野生资源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吃河鲀的危险。以前因为河鲀的毒性大,带毒情况极为复杂,每年因误食或加工处理不当的河鲀引起中毒事件屡见不鲜,被列入了我国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引起了 *** 管理部门的重视。1990年我国出台《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就因为野生河鲀有剧毒,而明确规定河鲀不得进入市场,禁止食用。美味对人们的诱惑仍然导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些问题,成立“全国河鲀鱼安全利用协作组”,开展养殖河鲀鱼食用安全研究是在1993年经原卫生部批准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养殖河鲀鱼的毒性含量与野生河鲀鱼相比明显降低,经过无毒加工处理,可安全食用。2016年,原农业部通知,河鲀鱼可以正式有条件开放。但是,河鲀鱼的开放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要求,包括:一是管好养殖基地,养殖河鲀鱼的基地要备案;二是管好加工,养殖河鲀鱼的加工人员要考核,加工遵循安全加工流程;三是把好质量和产品安全,河鲀鱼产品质量有标准以及产品质量安全有全程可追溯制度等等。如果严格按照上述的规定和步聚,就可以确保河鲀鱼的安全无毒,从此河鲀鱼不必拼死吃了。
其实,我们说河鲀,除了其生态价值和食用、药用价值外,河鲀的色彩、形态以及其可爱的习性已经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特别是河鲀很会卖萌,一旦遇到危险,或处在不利环境下,腹部马上能吸入空气,使自己的身体膨胀,变成圆滚滚,气鼓鼓的模样,可爱极了。另外,它会表演钻沙、转动眼球和眨眼睛,还会咬牙切齿发出“咕咕”声,威吓敌人。观赏鱼爱好者已经把可爱的河鲀作为观赏鱼来试养。
保护长江野生河鲀的意义重大,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可爱的长江河鲀,会一直与我们共享这一江清水!
河豚,实际应该说“河鲀”,是鲀科鱼类的总称。河豚是通用俗名。河豚在古代称为“鳍”、“鯸鲐”或“肺鱼”,还有很多别名,如气泡鱼、吹肚鱼、乖鱼、龟鱼、鸡鱼、抱鱼、艇巴鱼等等。河北、天津一带,则又叫它“腊(辣、蜡)头”或“腊头鱼”。
河豚的品种很多,已知的就有100多种(有说127种),广泛分布于南纬45度和北纬45度之间世界各地的海水、海淡水等水域。如北太平洋西部: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沿海均有东方豚属分布。我国沿海有54种,从辽宁到广东沿海有30多个品种。渤海湾曹妃甸海域的河豚品种有很多,比如虫纹东方豚、假睛东方豚、黄鳍东方豚、菊黄东方豚、墨绿东方豚、暗纹东方豚等,就是罕见的豹圆豚和刺河豚也曾有捕获。
(红鳍东方鲀)
(黄鳍东方鲀)
河豚是肉食性底层鱼类,主要以小杂鱼、虾蟹、贝类为食,偶尔也会摄食一些昆虫幼虫、水生植物叶片和藻类。
河豚有生殖洄游的习性。每年春夏之交,会从深海洄游到江河入海口,这些海水、淡水交融的地方,产卵繁育。有些品种,比如暗纹东方豚,还会游入江河甚至湖泊进行繁殖。
河豚又是一条很特别的鱼。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味道极其鲜美,被人们尊崇为“百味之王”。更有“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鲜无味”的说法。清代康熙年间,吴江人钮琇在他的《觚剩》里说:“味之圣者,有水族之河豚,有林族之荔枝,有山族之玉面狸。”三味圣者,又以河豚为冠,排在前头。宋苏东坡也曾有“据其味,也值那一死”的评价(见宋代张耒《明道杂志》)。
可见,“百味之王”所言不虚。
河豚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以美味著称的同时,又身兼剧毒,自古以来伤人无数。经现代科学检验,河豚的毒为神经性毒素,其毒性为剧毒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摄入0.48毫克,便会使人瞬间致命。为此,我国还曾于1990年立法禁止河豚流入市场(见《1990年11月20日卫生部第5号令——水产品管理办法》)。2016年,因为民间呼声日切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加上人工控毒养殖技术日渐成熟,才选择有条件地开放了红鳍东方豚和暗纹东方豚两个品种的人工养殖和加工,同时仍由国家严加监管(见2016年9月7日发布的《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厅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
因为河豚身上的剧毒,日本等国历史上也曾颁布相关禁令,禁止河豚食用或流入市场。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明令禁止食用河豚。
红鳍东方豚和暗纹东方豚,也是我国历来尊崇的两大主要河豚品种。其中红鳍东方豚更被人们称为“河豚之王”,日本称它“虎河豚”。曹妃甸区域,人们叫它“黑腊头”。红鳍东方豚也是曹妃甸海域的主要品种。
暗纹东方豚是我国历史上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河豚。吟咏最多,是因为它主要以长江中下游以及长江入海口为集聚区。而这里,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人杰地灵,文采风流,名家辈出,暗纹东方豚从而占尽地利。实际上两相比较,暗纹东方豚较之红鳍东方豚口感稍逊,不及红鳍东方豚味道之美。
两大河豚品种,一个尽得天然美味之妙,一个备受文人墨客誉美,故而不分伯仲,尽占先机。
河豚的剧毒与美味相互映衬,又相得益彰。围绕着它的美味和剧毒,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传奇神秘的河豚文化,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的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河豚有毒,食之丧命”。那时的人们,对河豚已经有了警惕的认识。2000多年前,吴地(江苏一带)的人们,还把白洁丰腴、鲜美异常的河豚精巢比喻成“西施乳”。对此,宋代孙奕的《履斋示儿编》里也有记载:“江淮有河豚,吴人目其腹腴,为西施乳。”晋代左思的《吴都赋》中,还描述了河豚的外表形象、体貌特征,并记录了河豚的烹制 *** 。唐代河豚传入宫廷,历史上就有唐玄宗曾经赐给李林甫河豚的记载,李林甫品尝过后,感动不已。可见当时已经有人准确认识并掌握了河豚的去毒及烹制 *** 。
但河豚毕竟身有剧毒,因为食用,仍然时有杀人。剧毒和美味纠缠碰撞,吃与不吃,一路争争执执。宋代,在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嗜食派和以梅尧臣、李公择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激烈碰撞下,造就了空前对立、繁荣的河豚文化。梅尧臣说“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苏东坡说“据其味,也值那一死!”。李公择又说“河豚有邪毒,非忠臣孝子宜食。”结果是:激烈的争论中,河豚一下子成了焦点,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从而吸引人们更加热情勇敢地尝试和探索。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反而给河豚的美味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发展到今天,河豚菜谱已经异常丰富,真可谓琳琅满目、珠玉毕陈,令人不胜向往。
河豚文化绚丽多彩,河豚美味值得一尝。尤其是在今天,河豚毒素已逐渐为人掌握、为人控制,吃起来已经可以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于那些一辈子没有尝试过河豚美味的人来说,损失不小,未免是个遗憾。著名作家汪曾祺辞世的那一年,还曾在他的《江阴漫忆·河豚》诗中写道:“鲜鱼脆膳味无伦,酒重百花清且醇。六十年来余一恨,不曾拼死吃河豚。”
一条水槽一次容纳20万斤鱼,一年流来500万元!把鱼送上“跑步机”后…
与其跟人跑,不如自己走
1996年,江苏小伙陶鑫刚从部队退伍,在山东济南和弟弟经营一家消防工程企业。那时候运气不错,有了一点积蓄,但妻儿父母都还在江苏老家。与家人分居两地不是长久之计,2012年,陶鑫将济南的生意托付给弟弟,想回家乡找点儿事做。
跟别人打工没啥意思,陶鑫寻思着,还是应当创业,去闯闯。恰巧,之一回闯就让他尝到了甜头。陶鑫看准了老家生态大米的市场,流转了300亩水稻田,靠着老鼠、蛇来生态治虫,一年销售额100多万,算下来净赚60多万元。
他给了近15万鱼塘承包费,将到承包期村里却不认账了,怎么回事?
养殖户给了近15万的鱼塘承包费,到头来却没能成功承包下鱼塘,钱也没能拿回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郭荣生是当涂县石桥镇起陇村的村民
2015年跟当时的村书记俞光保约定好
2018年年底承包村里的一个鱼塘
眼看现在承包期就要到了
之前的承包约定却没法实现了
并且郭荣生花的钱也拿不回来了
上游洪水来袭下游鱼蟹死亡,泄洪为何变泄污?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夏桥闸,流经的方河水浑浊发黑,水面上漂浮着杂物,散发着刺鼻的臭味。
“今年水调和,螃蟹长势喜人,本来准备大赚一笔。”江苏省泗洪县渔民朱德俊说,“现在投入这么多钱全部打了水漂。”
中秋将至,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渔民本来满怀喜悦,准备迎接螃蟹丰收。但8月26日,大量突如其来的上游污水涌入洪泽湖,鱼蟹在很短时间死亡,打碎了渔民们的期待。
洪泽湖污染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立即对污水来源进行调查。监测结果显示,洪泽湖主要入湖河流中,新濉河、新汴河入境水质均为劣V类。江苏和安徽两地的环保部门经会商一致认定,初步原因是由于上游泄洪夹带污水造成。
舍不得扔掉6条河豚鱼 宁波一鱼贩子险些蹲大牢
孟师傅知道,河豚鱼有毒,要是处理不好,吃了会惹 *** 烦。孟师傅自己也不会处理,可琢磨着要是直接丢掉,实在太可惜。他想着,也听说有人拿河豚鱼晒干了吃的,听说味道还挺好。想了下,他就放在了摊位边上。“我想着,有人认得这是河豚鱼,又会处理又会烧的话,就便宜点让他带带去。”
顾客还没等来,菜市场管理人员就来检查了,发现了摊位旁放着的河豚鱼,马上向工商所举报。
随后,工商所将河豚带走去做检验,经鉴定,这6条河豚鱼均为黄鳍东方鲀。孟师傅赶紧投案自首,他开始慌了。
可能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悔啊
法律规定,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今年夏天,法院通知北仑区法律援助中心予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援助律师朱晓承办此案。
【白鲢】
【鳊鱼】
【草鱼】
【斑点叉尾鮰】
【黄颡鱼】
【鲫鱼】
【加州鲈】
【甲鱼】
【鲤鱼】
【罗氏沼虾】
【石斑鱼】
【鳙鱼、花鲢】
【其他】
玉环是座最不缺海鲜和美食的城市,但还是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偷偷贩卖明知有毒的河豚鱼。近日,玉环市公安局联合玉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破获一起非法销售河豚鱼案件,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河豚鱼710余公斤。
前一阶段,接到线索举报,大麦屿某小区有人在偷偷加工并销售河豚肉。执法人员立即对线索中提到的小区车库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发现当事人林某某正在处理河豚鱼。
据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这些河豚鱼是从渔船上收购的,经过切除鱼头、取出内脏、剥掉表皮、切开鱼肉、平铺晾晒等简单的工序后出售给客户。
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鉴定,涉案河豚鱼为黄鳍多纪鲀(也称黄鳍东方鲀)。农业农村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涉案河豚的河豚毒素检测值为12.65 μg/kg。
涉案河豚鱼经鉴定为黄鳍多纪鲀(也称黄鳍东方鲀),不属于《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农办渔<2016>53号)中所称放开养殖的2个品种,属于国家禁止加工经营的有毒野生河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二)项规定,林某某加工销售的河豚鱼属于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且其数量达712.1千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罪。
“如果这些河豚鱼被不懂的人买回去以烹饪“普通鱼”的方式享用,后果不堪设想。”办案民警说,“河豚鱼中毒后,中毒人员会立即神经麻痹,进而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情况,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 *** ,所以食用后中毒死亡率比较高。”
河豚虽鲜美,但其卵巢、肝脏和血液等均有剧毒,尤其在繁殖期毒性更强,处理不当会变成一道“来自地狱的美食”。每年春夏季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大家不要擅自加工食用河豚鱼,只有经专业培训的厨师处理过的河豚鱼才能达到食用标准。
若发现有人非法销售、采购和加工 *** 河豚鱼,请及时拨打110。
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吃河豚人对美食的欲望是没有界限的,探索并尝试神秘、猎奇的食物似乎变成一种生活乐趣,即使知道有毒还是让人前赴后继尝试的美食——“河豚”必须拥有一席之地。
喵酱提示:河豚可以指一种淡水哺乳动物,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硬骨鱼——纲鲀科鱼类——河鲀。鉴于“河豚”更被大众熟知,这里还是写作“河豚”,写作“河鲀”不算失误哦~
一、中国、日本吃河豚的历史
河豚有毒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究竟谁是之一个吃河豚的人呢?
据日本考古记载,久远的绳文时代(公元前12000年),就有日本人食用河豚的留下的记录,相信大家平时没有少看日本人食用河豚的历史发展,但是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的“勇士”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相反的是中国是河豚文化的发源地,从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食用河豚的记载,这位勇士比日本人早诞生了一千多年,谁比较硬核事实说话!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载“河豚有毒,食之丧命”再到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收录的“河豚鱼中毒方”哪个都比日本吃河豚要早。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有为了美食不顾一切的名人大士,这也反应了河豚肉质鲜美程度,使得无数的吃货知难而上,铤而走险,不惜性命也要亲尝一番。
不论是隔壁霓虹还是在中国,为了一品鲜美拼死吃河豚的大有人在。现如今的河豚料理已经走向了新的高度,不论是味道还是营养价值都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在日本河豚料理花样繁多, *** 针对河豚处理、烹饪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想从事河豚料理工作者需要经过正规考核,获得厚生省许可证才有资格从事这项工作。
日本是河豚消费大国,更形成了独有的“河豚饮食文化”,冒险食用少量河豚肝脏让舌头和味觉感受麻木飘然的人也屡见不鲜了。
喵酱提示这种“极端享受美味”的行为是有风险的,要时刻牢记no zuo no die!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美食文化中,河豚一直没缺席过,河豚鱼肉鲜美、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生食、熟食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让无数食客回味无穷。
民间做河豚的 *** 多样,切成晶莹的薄片佐以调料食用是最常见的吃法,用传统的红烧、白汁烹饪更是不可多得的风味,鲜美的味道根本无法忘记。
二、河豚的种类及分布
河鲀类属于硬骨鱼纲,辐鳍鱼纲,鲀形目,鲀科,这里看不懂也没关系,了解一下就行。毕竟河豚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上百种,我国记载的就有54种。
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在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
根据目前近现代科学对河豚的研究,最有市场前景的是野生弓斑东方鲀、黄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紫色东方鲀、墨绿东方鲀,但是目前市场受欢迎程度、口感及营养红鳍东方鲀是更佳的,其次就是暗纹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隶属于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北方俗称艇巴,南方称之龟鱼。
红鳍东方鲀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红鳍东方鲀是个体更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素有“鱼类之王”的美称,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暗纹东方鲀】
暗纹东方鲀身体呈长椭圆形,主要分布在中国近海和长江中下游,是海淡水洄游鱼类。
暗纹东方鲀肉质鲜嫩腴美,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鲀”、“不吃河鲀不知鱼味,吃河鲀百味皆无”的说法。
三、河豚毒素知多少?
河豚的毒河豚毒素又称TTX,是一种神经毒素,看过柯南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几千倍,只要零点几毫克就能要了你的命。
河豚全身都带毒,其中肝脏、血液和卵巢三个部位最毒不能食用,其次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肉等部位。而鱼肉、鱼皮和白子的毒性较低,经过特定工序的处理才可以变成盘中美味。
河豚毒量含量也因季节而异:春季产卵期之前,肝脏和卵巢毒性较强;产卵后,毒性减弱。此外,雄鱼的毒素水平通常低于雌鱼。
人工养殖的河豚可以做到无毒吗?
通过对河豚饲料加强管理的 *** ,日本确实成功培育出低毒、无毒的养殖河豚,目前养殖河豚占日本河豚总量的90%。也就是说你吃到的河豚基本都是养殖的,野生河豚就算你想吃也不是随便吃的起的。
喵酱提示一下,不是只有日本才有这样成熟的河豚养殖技术,我国红鳍东方鲀也有一套非常科学的养殖模式。具备非常完善的水质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和药残监控体系,阻断河豚随意摄食产生毒素这一来源,将毒素降至更低限度最终达到上市销售的标准。
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或者去营业执照完备的餐厅吃河豚都是安全的,放心吃,保证河豚的味道让你终生难忘!
至于河豚哪个部位更好吃,怎么烹饪喵酱下次再给大家介绍,记得关注转发哦~
注:部分图片来自 *** ,侵删!
每年春、夏季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河豚品种繁多,光中国沿海就有40多种。河豚虽肉味鲜美,肉质细嫩,但其卵巢、肝脏和血液等均有剧毒,尤其在繁殖期毒性更强,鱼肉处理不当则会变成一道“来自地狱的美食”。
2021年3月19日,接线索举报,玉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大麦屿某小区车库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发现当事人林某某正在处理河豚鱼,具体工序为切除鱼头及内脏、去皮、均匀切开鱼肉、平铺晾晒,并打算在加工完毕后对外销售。因该当事人行为涉嫌非法加工销售河豚鱼,于2021年3月19日被玉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
经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当事人林某某于2021年3月19日以2.2元/斤的价格从他人处购入上述涉案河豚鱼。经现场清点,其车库内放有河豚鱼(处理掉鱼头和内脏)61.8千克、河豚鱼肉(处理好,平铺的)6.3千克、河豚鱼头部和内脏86.5千克,车库外空地上放有河豚鱼(未处理,整鱼)557.5千克。截止案发时,当事人还未对外销售涉案河豚鱼,河豚鱼用于鉴定和检验用共计1.2千克,备样共计1.1千克。本案违法经营额共计2100元。
2021年3月23日,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出具的鉴定报告,鉴定涉案河豚鱼为黄鳍多纪鲀(也称黄鳍东方鲀)。2021年3月30日,农业农村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出具检验报告,涉案河豚的河豚毒素检测值为12.65μg/kg。
△点击查看大图
涉案河豚鱼经鉴定为黄鳍多纪鲀(也称黄鳍东方鲀),不属于《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农办渔<2016>53号)中所称放开养殖的2个品种,属于国家禁止加工经营的有毒野生河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二)项规定,林某某加工销售的河豚鱼属于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且其数量达712.1千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罪。
目前,该案件已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等待进一步调查。
在此,玉环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食用来源不明的鱼类及鱼类内脏等。若发现违法加工、销售河豚鱼的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拼死吃河豚?完全不值得河豚的鼎鼎大名,在我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谓“拼死吃河豚”,一来说明其美味天下无敌,二来点出了一个恐怖的事实:河豚鱼有剧毒,若处理不得当,可能会误了卿卿性命。
生命和美食之间的取舍,对于一般具有正常理智的人来说,应该不难。一样东西再好吃能好吃到哪里去?值得拿生命去冒险?以我个人之体验,河豚鱼鲜则鲜矣,但也没到让人不要命的程度。古人对河豚推崇备至,实在是因为古人见识短浅,看见点儿好吃的就一惊一乍,根本不足为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爱吃不怕冒险的人还是有不少的,更何况妥善处理后可以做到无毒,所以吃河豚的习惯流传至今。尤以江苏江阴一带为盛,甚至还有“河豚不毒江阴人”的说法。河豚鱼当然是不会认人的,江阴民间有一套整治河豚鱼的办法,应该是去除了其毒性。
民众不怕死,但 *** 却不能听之任之。自己捕捞了自己吃,吃死了也只能自认倒霉,但是你要是拿出去卖,那对不起,可能就犯法了。1990年,卫生部出台一道禁令,《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上海市曾查获不法销售活体河豚鱼案件,认为当事人明知河豚鱼属于国家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销售的食品仍向他人予以销售,其行为已触犯《刑法》之一百四十三条,涉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然而河豚鱼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一味地堵死也不是办法,国家对河豚鱼还是网开了一面,但并不是毫无限制。根据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三部委联合签发《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农办渔〔2016〕53号)》,除了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养殖的暗纹东方鲀外,其他所有河豚类均不得流入市场。而且,只能按规定出售经过处理的河豚产品,不能出售活体或整鱼。
为什么养殖的可以经营?因为河豚鱼的毒素并非天生自带,而是来源于食物中的藻类,被河豚鱼据为己有且用于防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通过控制饲料和环境,做到低毒或者接近无毒。纯淡水养殖的仅有迹量毒素,海水养殖的则是低毒。但为了预防万一,国家仍然规定必须经过处理、检验后才能流入市场,具体的标准就是:河鲀产品的河豚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2mg/kg,如此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
再者,广义的河豚是鲀科鱼类的统称,但多数并不用来食用,狭义的河豚鱼则可以认为是鲀科东方鲀属的种类。前几天有朋友给我发了一张河豚鱼的照片,如上图所示。这种河豚的体背面浅青灰色,有多条深蓝色斜行宽带,各鳍显明橘黄色,叫做“黄鳍东方鲀”。目前没有人工养殖,也不在国家允许经营范围之内。如果看到这种,切记敬而远之,犯不上为口吃的送了命。
红鳍东方鲀
暗纹东方鲀
国家允许经营的是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的背面黑灰色,胸斑后方具黑色斑纹多条,臀全部白色,其臀鳍红黄色,基部较红,故曰“红鳍”。暗纹东方鲀背部有数条浅色条纹。在 胸鳍后上方体侧有1个镶有模糊白边的黑色圆形大斑。一般红鳍东方鲀用野生苗海水养殖,暗纹东方鲀则是人工育苗纯淡水养殖,后者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弓斑东方鲀
能够合法经营的河豚鱼就两种,像弓斑东方鲀这样的网红河豚是不允许出售的。而且,经营河豚鱼必须国家认定的相关资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我曾经在青岛某超市见过出售的暗纹东方鲀,必须有相关证件才能购买。
其实我奉劝大家,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非吃不可的,河豚鱼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儿,不吃也罢。何必拿生命冒险呢,您说是不是?吃河豚鱼吃死了,悼词不好写,追悼会也不好开啊!
苏东坡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满地那啥啥啥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末句的意思是,海中的河豚到了顺流而上在长江中繁衍生息的时候了。此时的河豚最为肥美,过期不候。这大概是孔子“不时不食”的更好诠释。
黄鳍东方鲀
青岛海域也有“河豚”,至少我见过黄鳍东方鲀。不过,国家只允许经营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黄鳍”在禁售之列。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要命的最是蛊惑人心,河豚之盛名多半建立在其风险之上,并不值得冒死尝试,还是吃点寻常鱼类比较妥当。比如本篇的主角“开凌梭”,也是像河豚一样严格遵循时令的极致美味。
青岛水产市场的“开凌梭”
所谓“开凌梭”,即春暖冰开后捕获的之一波梭鱼,其捕捞期十分短暂,仅限于春分和清明之间。这段时间的梭鱼鱼肉紧致、鲜美无比,堪称“开春之一鲜”,不少老饕一年就等着这几天大快朵颐。民间对开凌梭美誉甚多,“吃了开凌梭,鲜得没法说”算是写实的,像“宁舍姑娘腿,不舍梭鱼嘴”就浮夸得狠了,和“拼死吃河豚”一时瑜亮。
姐妹二人梭对梭
“开凌梭”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梭鱼,正式写法应为鮻或梭鲻,学名Mugil soiuy,鲻形目鲻科鲻属,但也有人写成Liza haematocheila,列为鲻科鮻属,这里暂取前者。此鱼的脑袋比较特别,头宽显著大于头高,好似被踩扁了一样。除鱼头有点二愣子气质之外,总体上应该算清新俊美,其鳞片银光闪烁,身体线条简洁明快,外观上略呈梭形,梭鱼之名即由此得来。
家常烧梭鱼
梭鱼本为大路货,“开凌梭”之所以备受推崇,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此鱼主要以底层泥沙中的藻类为食,具有强烈的土腥味儿,平时并不为人们看重。但它会在冬天远遁大洋,仅靠体内养分熬过漫漫长冬,如同辟谷修仙,而春分后拥至近海的梭鱼尚未采食,其肉质最为上乘,腥味儿全无,甚至可略去刮鳞剖肚等繁文缛节,直接上锅烹饪。
有人认为,对于一条鲜活的海鱼来说,清蒸才是对它的更大尊重。诚哉斯言,一般新鲜度高的海鱼以清蒸为宜,可以更大程度保持其先天美质,像上图这样浓油赤酱、辣椒伺候,未免有些用力过猛,有暴殄天物之嫌。但梭鱼却不是一般鱼类,它是二般的,其鱼肉中肌红蛋白含量高,味道较为浓重,吃起来不太像鱼肉,清蒸未必适合所有人的口味。
鲻鱼的脂眼睑。拍摄者:李昂杜父鱼
对于狂热追捧“开凌梭”的青岛人民来说,此名词并非单指梭鱼一种,在很多时候也包括鲻鱼/Mugil cephalus。鲻鱼和梭鱼非常相似,生活习性和季节特点基本一致,外貌也像孪生兄弟一样难以分辨,比较明显的区别在它们心灵的窗户上:鲻鱼的眼睛相对较大,有脂眼睑,就像半透明的眼罩;而梭鱼无脂眼睑,且其眼睛呈橘黄或红色,故梭鱼又叫“红眼鲻鱼”。
鲻鱼
鲻鱼古称“子鱼”,在历史上比梭鱼更有名,有一个“青换子鱼”的典故,摘录如右:秦桧之夫人,常入禁中。显仁太后言近日子鱼大者绝少。夫人对曰:“妾家有之,当以百尾进。”归告桧,桧咎其失言,与其馆客谋,进青鱼百尾。显仁拊掌笑曰:“我道这婆子村,果然!”盖青鱼似子鱼而非,特差大耳......伴君如伴虎,一场大祸靠装傻消弭于无形,也说明了鲻鱼自古为皇家贡品,不可小觑。
摄于即墨乡下
在青岛水产品市场上,偶尔还有一种“香梭鱼”,如上图所示(本篇唯一一张本砖家拍的照片)。这种鱼和梭鱼并没什么亲戚关系,其正名为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虽然以鲻为名,但却是灯笼鱼目狗母鱼科的,和鲻鱼相去甚远。和惯常素斋的鲻鱼不同,长蛇鲻是凶猛的水下掠食者,以更小的鱼虾为食。此鱼味道一般,细刺较多,不建议食用。
真梭鱼假梭鱼就介绍完了,眼看着清明将至,想尝鲜的可得抓紧。须知时不我待,转眼就得等明年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