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蕲字拼音的问题,以及和蕲的多音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蕲念什么字
[释义] 1.香草,一说药草。2.古同“祈”,祈求。3.〔~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艾”、“~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竹”。4...
〔~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艾”、“~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竹”。
一种香草 [a kind of fragrant herb]。如:蕲茞(香草名。即“蘼芜”)
古州名 [Qi prefecture]。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跨天下而无蕲。——《荀子·儒效》
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吕氏春秋·振乱》
蕲胜于人。——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二、蕲怎么读音
蕲的读音是:qí,qí声母:q,韵母:i,声调:二声。
2、指蕲州,旧州名,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
李大钊《青春》:“贤者仁智俱穷,不肖者流连忘返,而人生之蕲向荒矣,是又岂青年之所宜出哉?”
蛇的一种,以产于湖北蕲春,旧蕲州而得名,又名白花蛇,可制药。
野菜名,与芹相似,嫩时可食,也称牛蔪,野茴香。
三、蕲字怎么念是什么意思含义
蕲qí中文解释-英文翻译蕲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五笔86:AUJR五笔98:AUJR仓颉:TCJL
笔顺编号:122432511123312四角号码:44521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8572
3.〔~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艾”、“~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竹”。
1.一种香草 [a kind of fragrant herb]。如:蕲茞(香草名。即“蘼芜”)
2.古州名 [Qi prefecture]。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跨天下而无蕲。——《荀子·儒效》
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吕氏春秋·振乱》
蕲胜于人。——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四、蕲字怎么读
3、〔~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艾”、“~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竹”。
四、笔画:横、竖、竖、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撇、横、竖。
(1)香草,一说药草。参见“薜(1)”
(2)古同“祈”,祈求。《庄子·齐物论》:“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3)马衔。张衡《西京赋》:“结驷方蕲。”
(4)〔~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艾”、“~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竹”。
(6)郑码:EUEP,U:8572,GBK:DEAD
(7)笔画数:15,部首:艹,笔顺编号:122432511123312
--------------------------------------------------------------------------------
(1)一种香草 [a kind of fragrant herb]。如:蕲_(香草名。即“蘼芜”)
(2)古州名 [Qi prefecture]。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跨天下而无蕲。——《荀子·儒效》
--------------------------------------------------------------------------------
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吕氏春秋·振乱》
蕲胜于人。——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
主治头中久风、风眩、泄泻、咳逆等。
五、蕲怎么读拼音
1、蕲,汉语词语,读音qí,意思有一种香草、古州名等。
2、(1)一种香草 [a kind of fragrant herb]。如:蕲茞(香草名。即“蘼芜”)。
3、(2)古州名 [Qi prefecture]。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4、(3)古同“祈”。祈求。古又同“圻”,意:没有封疆界限。蕲,通“圻”。《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5、王先谦集解引刘台拱曰:“蕲,盖与‘圻’同。言四海一家,无封疆之限也。《荀子·儒效》: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6、(5)《说文解字》“蕲”:草也。从草。江夏有蕲春亭。臣铉(徐铉)等案:“《说文》无(单斤)字,他字书亦无。疑相承误,重出一字。”
7、(7)古治所。蕲县、蕲城(今安徽宿州)。《史记·陈涉世家》:“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9、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吕氏春秋·振乱》
10、蕲胜于人。——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11、非故为是而以蕲天下之信也——明·王阳明《传习录》
12、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逍遥游》
六、蕲字什么意思
蕲的意思有一种香草、古州名等。
蕲,汉语二级字读作蕲(qí),简体部首艹,总笔画为15画。
1、一种香草。如:蕲茞(香草名。即“蘼芜”)。
2、古州名。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3、古同“祈”。祈求。古又同“圻”,意:没有封疆界限。蕲,通“圻”。《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王先谦集解引刘台拱曰:“蕲,盖与‘圻’同。言四海一家,无封疆之限也。《荀子·儒效》: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5、《说文解字》“蕲”:草也。从草。江夏有蕲春亭。臣铉(徐铉)等案:“《说文》无(单斤)字,他字书亦无。疑相承误,重出一字。”
7、古治所。蕲县、蕲城(今安徽宿州)。《史记·陈涉世家》:“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汉字(拼音拼音:Hàn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七、蕲这个字怎么读
文章结论:蕲字的拼音为qí,其部首为“艹”,表示它可能与植物有关。这个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包括指代一种香草或药草,古时也写作“祈”,有祈求之意。在地名上,蕲春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北省的地方,以其特产如蕲艾、蕲蛇等药材而知名。此外,蕲字还用作姓氏。书写时,蕲字的笔画顺序为横、竖、竖、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撇、横、竖。关于“蕲”字的词汇,我们可以看到如蕲艾、蕲王、蕲向、蕲茝等,分别代表艾草、一位名叫韩世宗的历史人物封号、理想和一种植物别名,以及祈求的意思。蕲菜则指的是常见的芹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