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里常见的“洋姜”,味道鲜价值高,不懂行人全铲了,真可惜
小花前几天下班的时候在路边看见大爷售卖一种特别眼熟的植物,好奇心驱使走了过去一看究竟。原来这就是我们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一种野外植物,家里人称作它为野生姜。没想到这种不起眼的植物也可以用来售卖,想必肯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这种野生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洋姜,百科书上又叫做菊芋。它是草本植物,最开始是生长在美国的北部地区,后来通过品种的演变才在国内出现,它的植株大概有50公分左右,枝干比较细长,在枝干的表面长出很多针刺一样的东西,所以小的时候特别讨厌它。无意中摸在手里面会将手指划伤。
在枝干的顶端生长着像菊花一样的花朵,不过与菊花不同的是它的花瓣很稀疏,最常见的颜色是深黄色。每一朵花大概有15片花瓣组成,向四周散落开。叶子的样子非常奇特,与桑树的叶子比较相似,叶子表面的纹理非常清晰,这就使得它在野外的辨识度比较高。
最有特点的地方还是它的根部,会长出一种像是芋头的果实,这种果实与土豆和生姜有点相似。不过可不能小瞧这种长相不起眼的果实,它里面含有很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根据研究发现,它里面有充足的矿物元素,以及各种蛋白和维生素。
在超市里面看到有一种零食叫做菊芋蜜饯,就是用它作为原材料 *** 而成。随着大家对饮食的要求提高,很多人都追求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所以洋姜会出现在很多的饭店餐桌上。
它可以用来切片清炒,也可以与肉一起红烧,每一道菜都非常的可口。对于家庭饮食来说,可以将它清洗干净切片与多种调料腌制在一起,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下饭菜。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将它作为植物进行种植。种植的种子就是这种类似于土豆一样大小的洋姜。在春天的时候将它种植在土壤里面,一般的田园土就能适合它生长的土环境。生命力非常的顽强,不需要过多的去呵护,只需要在它天气干燥的时候多浇水即可。
它对害虫的侵害抵抗能力比较强,所以在种植的时候无需要使用各种肥料和农药。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很多洋姜啦。目前市场上的洋姜价格比较高,尤其是野外的更是供不应求。
丢土里就能活,产量很高,30元一斤,农民不敢种炎热的夏天,本该已经错过了种植的好季节。种过地的人都清楚,凡事农作物更好都选择春季种植,成活率更高。但也有些作物是例外的,它们生命力十分顽强,无论何时何地,丢地里就能活,产量十分惊人。还有个奇怪的现象,这作物市场价格很客观,可农民却不敢种。
农民不敢种,完全是忌讳这作物的顽强生命力,产量越大,农民越不敢种。这样的做法似乎违背了农民自古以来种地的原始期望。接下来,笔者就来给大家解解其中的谜底吧。除了那些入侵物种祸害无穷的杂草之外,每一个农民对不一样的作物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洋姜为何物?
洋姜原名叫菊芋,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植物。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环游世界”,它从欧洲被带到了我国,并且在我国开始泛滥。进入我国之后,人们把这外来物种取名为“洋姜”,意思让人跟记住它就是从洋人那边过来的。不过洋姜的根茎跟我们食用的生姜非常像,一般人很难将其区分开来。但是最为明显的是,这洋姜的地上部分,它不像我们生姜那样有特色,而是长得跟杂草一般。
在国内外,洋姜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在国内它就是个外来物种,很多农民都不敢种植。但在国际上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日本人把洋姜当做高档食物,既作为食疗,有作为药用的,特别是日本把洋姜当做是治疗糖尿病的辅助食材。
洋姜更大特点
洋姜的繁殖力非常强,农村种植过洋姜的老人告诉笔者,没有什么植物比它更厉害了。切一小块洋姜根茎丢进土里就能活,短短几个月能侵占周围土地,随便附近找一块地都能挖出一箩筐的洋姜。它不仅产量很惊人,市场价格也很吃香,城里一斤卖到30元呢。
洋姜是一种耐干旱、耐寒冷的作物。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也只会影响它地上部分,即便地上部分枯萎了,地下部分还是保持冬眠状态,待环境改善之后还会焕发生机破土而出。据了解,这洋姜地下部分生长蔓延比地上部分还来得快,短短几个月就能延伸几十米的领域。
洋姜到底有啥价值呢?
洋姜是一种可食用,可药用的作物。在农村有多种吃法,比如腌制洋姜、泡洋姜、爆炒洋姜等吃法,也可以作为炒菜的调味料。最爽口的要数腌制洋姜了,吃起来酸甜可口,非常下饭。地下块茎富含淀粉、鞠唐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种植多了吃不完还可以喂猪当做猪饲料。
洋姜的市场
洋姜在市场上已经很普遍流通,不过国内却不怎么重视,反而出口之外让老外特别稀罕。重点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了,日本人拿它药用、食用,需求量远超很多小国家。目前国内的洋姜大多都是用于食用,在农村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农民为何不敢种
本该是一种非常好的作物,省力又赚钱,可是在农民眼里却不这么想。经过一位有种植洋姜经验的农民介绍,这洋姜虽好,各种好,就是它的繁殖能力太强了不好。洋姜在种植界有一个名字,人称万年脏,意思是说一块地一旦种植了洋姜,那是十年都清楚不干净的。地面上的洋姜清楚好几年之后,地下的洋姜仍然活着生长蔓延,随便还能挖出一大堆。对于更新后的作物,这洋姜的存在是对它们非常不利的,地下洋姜会争夺作物的养分,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或者不生长呢。所以农民种植洋姜要么非常谨慎,要么就是不敢种。不知道你们对洋姜的看法是否也如同农民这样不敢种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吧。。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生长着很多的野生植物,实际上很多野草是是食药兼用的,今日小编来说的就是农村生长的一种野草,这种野草常常长在田间,还能开出黄色的小花。有的农民就当做野草被铲除,但实际上它是可以食用的,不仅很好吃,而且它的根茎珍贵。没错,说的就是农村地区的特有的一种野草,叫做“洋姜”。
洋姜又名菊芋,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农民称为鬼子姜、阳姜等,但所指的是同一种植物。洋姜属于在秋季开花,会开出黄色的小花朵,形如菊。它的植株是分为5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根、茎、叶、花和果实,它的根茎是很发达的,有不规则突起,地下块茎是不规则的多球形、纺锤形,颜色多为皮红、黄或白色,不同的颜色品种的块茎品种也会不同。
那么遭农民铲除的洋姜珍贵在哪里呢?
洋姜在开花时节。结出的黄色小花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这些洋姜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懂得洋姜的人会腌制成咸菜吃,不仅风味独特爽脆可口,还可以素炒味道香脆可口;同时洋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非常好的一种食疗,洋姜的茎叶入药也具有很大的功效,可以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的效果。
其次,洋姜的市场价格一般在1元左右一斤,对于农村野草级别的的植物,这个价格还是可以的,也有农民专门收购这个,另外现在网上也有直销洋姜的。主要也是因为洋姜的生长能力很强,产量也会很高,因此价格一般并没有其他的蔬菜类,但它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洋姜,你家乡有吗?下次农民见到就可以采摘一些吃,不仅味道好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曾立下“汗马功劳”的洋姜,为何失宠没人种了?真是它没价值吗?导读:曾立下“汗马功劳”的洋姜,为何失宠没人种了?真是它没价值吗?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了,这个时候农村里很多的作物陆续成熟了,农民都要尽量把它们采收回来。
像生姜就是我国十分常见的一种蔬菜,它不光是可以做调味料,在烹饪一些肉类的时候加入它,既能去腥提味,又能让人的食欲大开。同时生姜还可以用来腌制成为咸菜,这样在冬季没什么蔬菜吃的时候,它就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下饭菜。
而在之前,我国还有一种叫“洋姜”的农作物,它也曾在南北方都有种植,并且还非常受欢迎,甚至可以说它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今却失宠了,这种作物在农村已经很少人种植了。这又是为什么?真是它没有价值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洋姜不是姜,是来自向日葵家族的外来物种
洋姜只是它的一个俗称而已,有些地方也叫它鬼子姜、姜不辣等,而它的学名叫菊芋。这是来自北美洲的一种植物,虽然它的根块长得和我国的生姜非常的相似,但它却并不是生姜家族的,而是来自另外一种看似不相干的植物——向日葵。
菊芋是属于菊科向日葵属的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也就是说它和我国大量种植的向日葵是同一个家族。而生姜是姜科姜属的植物,所以它们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植物。只是根部长得相似,并且生姜吃起来是辣辣的,而菊芋的根块主要是淀粉,吃起来一点都不辣哦。
菊芋原产自北美洲,大约在17世纪传入到了欧洲,后来又传入到了我国,迄今在国内已经种植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这几年农村已经很少人种植它了,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可是风靡全国各地的农村,是一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的农作物。
曾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还当救荒粮吃。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菊芋没什么印象,因为很少人种植它了,在平时也很少接触到它了。但是在过去它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作物,甚至还被当成备用粮食作物来种植。
之一个原因,是因为菊芋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菊芋的故乡是在北美洲,这里的环境让它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强生命力。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既能耐贫瘠,又能耐干旱,同时还耐寒冷,是一种极容易种植的作物。
在我国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能种植,尤其是在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的西北地区更是大量种植。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菊芋还是一种多年生的作物,种一次就能收获多年。
第二个原因是它的食用方式多样。
在以前食物是比较短缺的,遇到天气不好粮食就会严重减产。而在食物不足的时候,菊芋就可以当粮食吃。原因是菊芋的根块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还有菊糖等果糖聚合物。因此它是可以像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一样来填充肚子的。
食用的 *** 也简单,就是把它直接煮熟了来吃,或者是煮粥来吃。听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他们小时候就经常吃这东西来充饥。
而且菊芋不光是可以当粮食吃,还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它既能炒着吃,也能用来 *** 咸菜。在过去冬季蔬菜种类少,基本就是靠咸菜来下饭。而菊芋就非常适合做咸菜,腌制 *** 简单,又非常耐存储,放上一年半载也没事。关键是它还非常的好吃又下饭,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一种下饭菜。
第三个是用途非常的广泛。
菊芋这种作物不光是人能吃,而且还是一种优良的多汁饲料,极其适合喂养兔、猪、牛、羊、马等牲畜。以前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养猪,而当时养猪都是打猪草,或者是种植一些高产的青菜,其中菊芋的新鲜茎叶都是可以当青储饲料的,营养价值还要比向日葵高。
不光是如此,它的根块富含淀粉,还可以提取 *** 淀粉和酒精的原料。而且它还可以制取菊糖等,这是一种有很高价值的工业原料。
如今失宠没人种,真不是它没有价值
虽然现在农村地区,已经很少人种植菊芋了,但是它的价值依然还是很高,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
首先,菊芋的经济价值高。
菊芋是生产工业酒精的理想原料之一,它在微生物作用下会产生酒精,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酒精的生产成本。有数据显示,每公顷的菊芋一年生产的块茎可以转化为4500L乙醇和碳氢原料,同时菊芋块茎也可以作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备成氢能及多种化学品。
其次,菊芋还是公认的“沙漠卫士”。
前面也说了菊芋有极强的生命力,而它在沙漠中也能生长的。这种植物耐寒、耐干燥,可以用于治理沙漠化,它地下的根系很发达,能起到防沙固沙的作用。关键它又是多年生的,即便是地上茎死亡,但地下块茎翌年仍可生长出新苗,可以说是一劳永逸。
最后,这种作物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但笔者就不做过多地介绍了。
之所以如此优秀的作物,如今失宠了没人种植。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现在时代不同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过去的食物比较匮乏,存储也是比较困难的,而菊芋容易种植、管理粗放,还是多年生的作物,尤其是当时腌菜是餐桌上每日不可少的主食。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新鲜的蔬菜越来越丰富了,而腌菜却逐渐淡出了我们的餐桌,很多人一个月都吃不了几回咸菜了。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种作物的产量高,价格低,种植户没有什么利润,所以很多的农民不愿意种植。
再加上菊芋的生命力实在是厉害,根除起来十分费力,只要没有彻底清除干净,就很难再种植其他植物。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如今菊芋在农村失宠了,很多人都不爱种植,也不爱吃了。
冬季,莲藕山药靠边站,最该多吃的是它,脆嫩营养,简单一炒真香导语:冬季,莲藕山药靠边站,最该多吃的是它,脆嫩营养,简单一炒真香!
冬至过后,昼渐长,夜渐短,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个时期,也悄悄来临。全国各地也都开启了“寒冷”模式,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更是深有体会。走出屋门,面对着冰天雪地的景象,迎着瑟瑟的寒风,如果 *** 着厚厚的羽绒服,肯定会被冻得瑟瑟发抖。天一冷,人体的免疫力就比较低,特别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此,冬季要多吃一些应季蔬菜,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俗语说:“不时,不食。”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蔬菜。但是,大棚里的反季蔬菜,相比应季蔬菜来说,受到的人工干预也更多,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要差一些。对于北方人来说,冬季的应季蔬菜比较少,似乎除了萝卜和白菜之外,就没有别的蔬菜可选择了。其实,除了萝卜和白菜之外,还有很多蔬菜都非常不错,而“洋姜”就是其中一种!
洋姜学名“菊芋”,又叫“姜不辣”、“鬼子姜”,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保健蔬菜。洋姜富含淀粉、果糖、膳食纤维、钙质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洋姜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大有益处,尤其是中老年人。现代研究发现,洋姜内所含的果糖,不仅可以保护肝脏,还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洋姜富含的膳食纤维,不仅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还可以缓解便秘和消化不良等情况;此外,洋姜的钙含量也很高,可以促进骨骼发育、预防骨质疏松。冬至后,宁不吃肉也要常吃这菜,比吃莲藕山药强,中老年人要多吃!
洋姜不仅营养丰富,价格也特别便宜!在农村赶集,一般只要1块钱1斤,比萝卜白菜还要便宜!洋姜的做法很多,一般都是凉拌或者腌着吃!每年冬天,我家也都会一次性买上20斤洋姜,腌制起来,脆嫩爽口,特别好吃!但是,腌制品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下面,厨娘就与大家分享一道“小炒洋姜”的做法!
【小炒洋姜】
准备食材:洋姜、青椒、葱、姜、蒜、盐、生抽、蚝油、食用油。
具体做法:
1.将洋姜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薄片,装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20分钟,去除洋姜的涩味,青椒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大块。
2.热锅加油,油热以后,放入葱、姜、蒜炒香,翻炒出香味后,将洋姜也放入锅中,大火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的生抽和蚝油,翻炒均匀。
3.将洋姜炒软以后,下入青椒块,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大火翻炒至青椒断生,即可出锅。一道营养美味的小炒洋姜就做好了!喜欢吃洋姜的朋友们,赶快试试这种做法吧!
您喜欢吃洋姜吗?最喜欢哪种做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收藏+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洋姜:漂洋过海来我国,曾是常见农作物,亩产万斤,如今却没落了前言
导读:漂洋过海来到我国,曾是常见农作物,亩产达万斤,如今却逐渐没落
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时候,很多农村的农作物都陆续迎来了成熟和丰收的时候。
生姜就是其中之一,大家可别看生姜只是一种佐料,但是它的年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
基本上一年四季都需要用到生姜,而且它的价格在市场上也一直比较稳定,因此种植生姜的经济效益很不错,许多的农民也乐意种植。
就算是不拿来卖钱,少量零星的种植一些供自家人食用也是很划算的。
而在我国,还有一种从国外传过来的姜,它的产量可不低,比国内的生姜高得多,亩产甚至可以达到一万斤以上。
并且这种姜的生命力很强,即便是在沙漠也能种植。另外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种植一次,却能连续采收多年,算是比较省心的一种农作物了。
在过去它也因为产量高、容易管理而被广泛种植,北方地区它更是冬季常见的下饭菜,可如今却逐渐被人遗忘在角落里,还被人取外号“万年脏”,你说可惜不可惜呢?
“洋姜”原来不是姜
这种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姜就是“洋姜”,从这个名字也看得出来,凡是姓“洋”的东西都是外国传来的,比如洋火、洋油、洋车子等。
而洋姜在民间也叫它鬼子姜、洋羌、番羌等,农村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呢?没错,它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一种下饭菜。
洋姜的学名叫菊芋,它的故乡是在北美洲,大约17世纪的时候它被传入到了欧洲,随后漂洋过海来到了我国,所以洋姜在国内的栽种历史并不算长,迄今为止也就是100多年而已。
但是它却在国内绝大多数省份都有种植,尤其是在几十年前它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只因它是入侵物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洋姜虽然名字带有一个姜字,但是却和生姜并无关系,只是因为它的根块长得咋一看很像生姜而已。实际上洋姜是菊科向日葵属的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别看它和生姜有七八分相似,但是吃起来却一点不辣,反而还有一股甜味。生姜生吃起来辣味十足,可是洋姜生吃起来脆生生的,带有一丝丝的甜味,口感还是不错的。
曾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下饭菜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不太了解洋姜,甚至都不认识它,因为接触的机会不多,可是在过去它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农作物,被农民广泛种植。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到了冬季可吃的食物种类比较单一,蔬菜方面更是极少,而洋姜就是上个世纪很多地方冬季最常吃的一种食材,甚至还被称之为“救荒粮”。
洋姜像生姜却不是生姜,它的吃法也很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把它做成咸菜来吃。
当时的食物比较的匮乏,明显不如今天的丰富,在还没有入冬前,就要大量囤积白菜、萝卜和土豆等为过冬做准备,而洋姜也是其中之一。
只因洋姜也是一种较耐存储的蔬菜,常温下放上一个月也不会坏,而如果把它腌制成为了咸菜,更是能保存上大半年的时间。
当时冬季吃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咸菜了,而洋姜 *** 而成的咸菜因为口感好,老少皆宜就成为了不少人喜爱的下饭菜。
并且甚至霸占了大家的餐桌,成为了那个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下饭菜,无论是早餐,中餐,还是吃馒头、大饼,或者是面条它都是百搭的。
而且因为洋姜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不光是可以用来腌制成为咸菜,还能生吃,炒菜吃,或者是用它来煮粥、煲汤,甚至是水煮了当饭吃,这也是为什么洋姜在过去被称为“救命粮”的原因。
洋姜的种植现状
当然了在当时那个年代,洋姜备受欢迎,除了它的美味好吃以外,还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产量高、管理粗放,种下以后能连续采收多年等。
洋姜作为一种入侵物种,在这些方面确实很有优势。
它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既能耐贫瘠,也能耐干旱和寒冷,甚至对生长的土壤也不挑剔,就算是在沙漠中也能种植哦。
近些年也因为洋姜的这个特性,把它作为一种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的植物被广泛种植在一些沙漠地区。它不仅能起到很好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的性质,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但是现在种植洋姜的人却少了很多,即便是它的产量很不错,管理得当可以突破亩产一万斤的神话。
可是依然很多人不愿意种植它了,就连一些农民也嫌弃它了,甚至给它取名“万年脏”。只因地里种植一次,就难以清除干净了,如果不好好清除掉,就会越长越多,非常的麻烦。
而曾经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洋姜,如今逐渐没落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为过去的食物短缺,就需要像洋姜这样管理简单,产量高,还不容易生病虫害的农作物。
但是现在食物比较充足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生鲜的蔬菜都是吃不完了,像腌咸菜已经不是我们的主食了。而洋姜最常见的就是做成咸菜了,吃法较为单一,注定就没啥市场了。
同时它的产量高,售价比较实惠,一般在市面上也就是1-2元一斤,售价不高,商业价值有限,这些种种原因才导致种植它的人越来越少。
结束语
除此以外,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对它超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害怕了,只要种一次,地里年年就有。农民的土地本来有限,可不想花太多的时间来清除它。
那么问题来了,在你的家乡还有人种植洋姜吗?如今这个时候洋姜又要开始丰收了。如果家乡有,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们,可以自己 *** 一些做咸菜,冬季用它做下饭菜还是不错的。
此植物,农村遍地都是,被错以为是“洋姜”,其实是一种药材本期主题:此植物,农村遍地都是,被错以为是“洋姜”,其实是一种药材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有很多长在野外的植物是有食用价值的。当然了,也有一些看似像食材,但却是一种药材。比如在这一期里,即将给大家分享的一种我国农村几乎遍地都是的东西,在挖出来之后,看样子有点像“洋姜”。其实呢,它则是一种药材。这东西就是“黄精”。
黄精,作为一种百合科的植物,它在民间老百姓口中价值是极高的。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于黄精这个名字,也是非常熟悉。不过那个时候,对于它的认知并不多。直到现在才清楚这黄精的特点和价值。
01黄精的生长环境分析
因为黄精喜阴、怕旱、耐寒,所以它的生长环境基本上都是在湿润荫蔽条件的地块附近,比如农村地区的树林下、山坡北面以及灌木丛等地方。如果要想找到黄精,肯定得去这些位置,不然不好寻找到它。
02黄精在国内的分布
黄精这一种植物,在国外几乎是没有的,而在国内分布却是很广。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几乎都能见到它的影子。笔者的老家在山东,小时候就见到过不少。除了山东之外,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内蒙古、浙江、陕西以及山西等省区都有分布。在农村的野外也算是遍地都是了。
03黄精的药用价值
作为一种长在野外的植物,黄精算得上是一种“药草”。当然了,它的药用部分是它的地下块茎。也就是一开始笔者所说的,有点像“洋姜”的部分。黄精在药材市场如今是很吃香的,这是因为它药用范围很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补气养阴、健脾和润肺等等。也正是药用价值高,所以市场需求量也大。如今也有不少地区在人工种植黄精。
04黄精的食用价值
虽然说黄精是一种药材,但是在不少农村地区,它还是一种食材。根据笔者的了解,这黄精肉质根状茎肥厚,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等。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还把它称为“救命粮”。充饥、健身等多种食用价值体现很明显。
05黄精的市场前景
且不说黄精的食用价值表,单纯在药材市场,黄精的价格就不低。如今一斤黄精的市场收购价大概在35元左右。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除了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之外,黄精还有美容价值。而由于我国黄精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蕴含的市场价值也是巨大的。
06黄精的采挖时间
在农村地区,黄精显然是一种宝贝。黄精炖猪肉、黄精鸡、黄精肉饭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药膳美食做法。毕竟当成药材等待收购,所带来的价值同样不低。可能很多人朋友会问了,那野外的黄精在什么时候可以采挖呢?给大家说一下,黄精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和九月、十月以及十一月份是可以采挖的。
上述就是这一期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黄精”的知识点了,对于这一种生长在农村的“宝贝”,话说你感兴趣吗?当然啦,不要再把黄精和洋姜记错啦!
被称“懒人菜”,儿时吃到腻,如今却成稀罕野菜,一斤13元很多农民都有种菜的习惯,随便开垦一片荒地,种上自己爱吃的蔬菜,就变成了让人羡慕的菜园。这些菜园里大多种着应季蔬果,非常方便,随吃随摘,可以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也能为农民省下一笔菜钱。还记得以前菜园子里最常用的就是洋姜,种上一两颗,第2年就能滋生一大片,源源不断。阳荷和洋姜一样,生长迅速,被人们称为“懒人菜”,儿时吃到腻,现在却成为了稀罕野菜,一斤要卖13元。
阳荷是一种野生蔬菜,生命力非常强,和农村多见的洋姜一样,只要种上几颗,就能收获一大片。阳荷这种蔬菜适应能力特别强,耐干旱,耐贫瘠,种下之后几乎没有病虫害,也不会用农药,非常健康,很符合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而且阳荷种下之后免打理,只需要播种、浇水,最后就是静等采收,也正是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懒人菜”。
还记得小时候农村的物资比较缺乏,新鲜的蔬菜种类也不多,有的时候会出现没菜吃的情况,农民就会采摘阳荷来吃。阳荷这种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春季吃嫩茎芽,夏秋两个季节吃花苞,冬季则吃地下根茎,可以说这种蔬菜能够满足人们全年的饮食需求。
还记得以前最常吃的就是它的花苞,形状有点像纺锤,颜色多为红色,切开之后一层一层的,有点类似洋葱。阳荷的味道温和,非常百搭,可以直接炒来吃,也可以和其它配菜搭配,和一些肉类搭配在一起,味道清香不油腻。阳荷确实很美味,但是架不住经常吃,再美味的东西天天吃也腻了,小时候很多人吃腻了之后,见到它就想躲。
洋姜和阳荷是过去农村常种的蔬菜,很多农民家庭总是轮换着吃,真的吃到腻了。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即使是冬天也能吃到绿色蔬菜,阳荷也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很少有人种,也很少有人吃。现在的农村菜园里早已见不到阳荷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花花绿绿的蔬菜,现在好久都没吃过这种美味了,倒有些怀念,它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儿时的回忆。
过去吃到腻,现在却变成了稀罕野菜,阳荷又再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在网上就有不少人卖,价格还不便宜,一斤能够卖到13元。小时候总是吃阳荷,天天吃,顿顿吃,吃到发腻,现在好多年不吃了,却有了品尝的欲望,看到市场上卖的阳荷价格虽然贵,但是却有购买欲望,就想尝尝这种儿时的味道。
阳荷的价值比较高,尤其是在日本深受欢迎,它更是有“亚洲人参”的美称,这种野生蔬菜可药食两用,味道清香,口感鲜嫩,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烹饪,最后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错的,阳荷不会喧宾夺主,而是香上添香。阳荷的膳食纤维丰富,有益肠胃消化和吸收,是同时还有消肿解毒,抗菌消炎等,是现在公认的健康食品。
农村有一种野菜叫“鬼子姜”,腌起来真好吃,微辣不甜,开胃下饭还记得十几年前,农村的田间地头,总有一种野生植物,枝叶繁茂,刨开泥土,果实就像地瓜一样,个头特别大,汁水又足,有的人会拿出家吃,只是一少部分,后来随着开沟挖河,这种植物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偶然一次的机会,居然在菜市场又碰到了它,菜农介绍给我说这叫“鬼子姜”,老百姓习惯称呼它为“洋姜”,一听到这,我就猛然想起来了,原来洋姜就是这个东东,那时候经常听老人说,洋姜可煮食、蒸食、烧食,但多数人喜欢腌成咸菜,为了尝一尝味道,我索性买了几斤,没想到腌起来特好吃,微辣不甜,开胃下饭。
“鬼子姜”是典型的别名,其他别名还有五星草、洋姜、洋羌、番羌等,其中最多的称呼是“洋姜”,生长在农村的小伙伴,放假了没地方玩,就喜欢去刨洋姜,那玩意也不值钱,都是草本植物,果实有大有小,生的没法吃,只能拿回家让大人处理,“洋姜”的特点非常突出,多年生草本,茎干高一到三公尺,之一年长过之后,第二年还会继续生长,生命力很旺盛,有时还会连荫成片。
至于“鬼子姜”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具体真假不知,据说是由欧洲人引入,德国人占领青岛时代到中国,常见于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国人出于对侵略者的痛恨所以的名----鬼子姜,具体有待考证,有知情者可以留言,咱们一起讨论一下,洋姜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腌起来爽脆可口,特别好吃,中玩意价格便宜,有喜欢的一起来试试。
腌洋姜
食材:洋姜、大蒜、生姜、辣椒
调味: 食盐、白糖、酱油、生抽、味精
1、准备4斤洋姜,挨个刷洗干净,洗干净,一个一个地刷,确实有点费劲,刷干净之后,装入盆中,放在通风的地方,彻底控干水分。
2、青辣椒再来4斤,这种辣椒是本地的,辣度不算太强,只能算是一种菜椒,要个头大的熟的好又不红皮的才好,洗干净晾干,斜切成大块。
3、把晾干的洋葱,挨个改刀,同样也切成小块,装入盆中备用。
4、将洋姜和辣椒放在一起,同时还需要一些生姜和大蒜,生姜切成厚片,大蒜切一刀就可以,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5、准备一个玻璃罐子,要求无水无油,密封严实,如果有坛子更好,拌匀后装入容器里,如图所示,一层层的平铺好。
6、接下来就是料汁部分,咱们看一下主料的重量,洋姜4斤,辣椒4斤,生姜半斤,大蒜半斤,根据个人的口味,依次加入白糖200克,食盐200克,海天酱油500克,生抽1000克,味精20克,用干净的勺子拌匀,倒入3-4两高度白酒,盖上盖子,密封严实,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吃了。
腌制好的洋姜,配面条、稀饭、煎饼、油条,简直太合适了,非常的清口开胃,完全没有一点姜的辛辣味,好像萝卜一样爽脆清脆。
技巧总结
1、腌制洋姜一定要刷洗干净,因为它是地底下结果,容易夹带泥土。
2、料汁一定要舍得放,必须超过食材的高度。
3、临封盖的时候,倒入3两高度白酒,可以延长保质期。
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1块钱的洋姜,如此一拌,清脆爽口,上桌比肉受欢迎洋火、洋灰、洋布、洋油、洋碱……,这些带“洋”字的词所指称的物品,都是外来物品,因为进口而在其名称上冠以“洋”字,来区分它的归属地。说这些,貌似是与美食无关的题外话,其实不是。除了这些洋玩意儿,还有一种眼下正当季的吃食,用来腌制佐粥小咸菜清脆清口又下饭,它唤为“洋姜”。
洋姜,有些地方又叫鬼子姜,学名叫做菊芋。别看它如今遍布于中国各地,但它可是正儿八经的外来物,原产于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才又传入中国。洋姜是多年生的植物,生命力及繁殖能力极强,一小块儿洋姜扔到路边的土里,不出两年必成片生长,种上就不用管,种上一年,接下来就是无期限的收获。洋姜的花为黄色,很漂亮,可作美化宅院之用。
深秋正是收获洋姜的季节,它的块状根茎埋于地表稍浅处,不用太费劲就能刨出。易成活、不用打理还高产,所以注定洋姜的市场价格不会太高。市场一角天天都有大妈大婶儿售卖洋姜,一斤才一块钱,称上两斤,哪怕多个二三两,大妈也会把零头给抹掉。但凡售卖洋姜的人,且观之,皆是面善之人,种点儿洋姜到市场换点儿小钱补贴家用,也只有勤俭持家善良的老人才会行此之举。
洋姜可炒肉可水煮可腌制可凉拌,吃法颇多。用洋姜腌制成小咸菜儿,无论是佐粥还是就馒头烙饼,味道都是一绝,清脆有加,丝丝甜味儿,吃一口就难停。我家喜欢现吃现腌,这样来得健康,做法分享给大家。
【现腌现吃的鬼子姜】
【食材准备】:鬼子姜500克、鲜酱油2汤匙、陈醋5汤匙、盐3克、白糖3克、蒜半头、香油少许。
【具体 *** 步骤】:
1、把鬼子姜清洗干净,拿一把小刷子仔细刷洗,把它表面的泥土洗净。
2、鬼子姜切片,如果这个鬼子姜块儿比较大,切丝亦可,会更快地入味儿。
3、蒜切片,放进大碗中,加入鲜酱油、陈醋、盐和白糖。
4、搅拌均匀,腌制一个小时以上就可以食用了。
5、吃前把鬼子姜捞进盘中,淋入少许香油拌匀,清脆无比又异常清香,爽口的很,有了它,连肉都不吃了。
【成诗有话说】:
1、鬼子姜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所以,它的味道主要来自于你用的调味料。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就佐之以什么口味的调味料即可。
2、因为鬼子姜本身含有丰富的淀粉,跟土豆等根茎类蔬菜相似,鬼子姜也可以蒸熟了吃,吃的时候若是再蘸点儿白糖,就跟吃山药似的,大家可以试试看。
3、一般人群皆可食用,但孕妇和眼疾患者更好是少食或不食。
我是静默成诗,美食领域原创作者,一直致力于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更好的味道,让大家的一日三餐更加美味。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同时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并留下您宝贵的评论,感谢!另外,此图文作品系静默成诗原创,严禁不良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