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中医师 梁贵文
肾为人体之本,老年人本就肾虚精亏,大病久病后气血更亏,运化功能不足,再加上部分老人受到慢性基础病的困扰,摄入大补之品反易虚不受补,滋腻碍胃。所以,老人进补宜平补、缓补,平调阴阳,顾护肾阳,兼理脾胃。海参黄芪鸡汤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健脾养胃,对体质虚弱、大病久病的老人有补而不燥的调理效果。
具体做法为:海参1~2条、北黄芪30克、山药30克、鸡胸肉1块,生姜3片;泡发海参,用剪刀从腹部向两头剪开,然后把杂质取出并冲洗干净,放进煲里,加入纯净水没过海参,大火烧开后改小火再煮20分钟,关火,晾至水凉后取出海参并切成细丝;北黄芪和山药用清水略洗后浸泡30分钟;鸡胸肉切成块状,生姜去皮切片;全部材料放进炖盅里,加入纯净水;炖盅放进煲里隔水炖,大火烧开后,再炖1小时即可,调味,喝汤吃肉。
海参味甘性温,入心、肝、肾经,能滋阴补肾、壮阳填精、养血润燥、延缓衰老,且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极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北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是一味平和的补气药,善补五脏诸虚,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能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鸡胸肉脂肪含量低,滋味鲜美,味甘性温,归脾、胃二经,善治虚劳羸弱,能温中益气、养血补虚、滋身填精。诸物合用,可收到固本培元、补肾益精、滋阴健阳、补血润燥、兼理脾胃等阴阳双补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机体修复能力。且汤色清润美味,清补不滞腻,适合老人长期进补食用。
来源:生命时报
鸡汤、鱼汤多喝无益,没有营养?少犯4个错误,这个时节喝正滋补汤是我国大江南北都深受喜爱的佳肴,鸡汤、鱼汤、绿豆汤……好像所有食材都可以拿来做汤,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汤是非常有营养的滋补品,但也有不少人说,汤里有大量脂肪和盐,多喝无益。
到底汤里有没有营养呢?为什么很多医生仍然推荐大家常喝汤?可可这就送你一本“喝汤指南”!
一、汤好还是肉好?营养都在哪?
很多人炖汤后只喝汤汁,把剩余的食材全部扔掉,殊不知扔掉的部分才是营养最多的!只喝汤不吃肉和菜,实在太浪费。
1、肉汤里全是高脂肪和盐?
肉类中的部分营养物质会溶解在汤里,主要包括少量可溶性蛋白质、多种氨基酸、鲜味肽、肌酸、肉碱等小分子含氮物,以及微量的钾、铁、可溶性B族维生素等。
同时,90%的蛋白质,以及大部分维生素A、烟酸、铁、锌等元素仍然留存在肉里,而20%的脂肪、30%~40%的嘌呤、50%的钠都在汤里。
由此可见,喝汤确实不如吃肉更营养,虽然汤里不全是高脂肪和盐,但二者的含量较高,对于有肥胖、三高、痛风、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或水肿的患者来说,不宜多喝。
2、浓汤比清汤更营养?
浓汤里的主要成分和清汤相同,大约都是脂肪,但浓汤中的奶白色来自于乳化的饱和脂肪酸,而清汤如果能够去除浮油,那么脂肪和嘌呤含量都会有所减少,从这一角度来说反而比浓汤更健康一些。
3、肉汤好还是素汤好?
素汤中可能含有少量水溶性膳食纤维、60%的水溶性维生素、15%的脂肪、67%的碳水化合物、18%的蛋白质等,但由于素菜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本身就少,所以总体来说纯素菜汤不如肉汤营养。
但如果素菜汤中加入菌类、豆类等,则会增加一定的植物脂肪、维生素、硒、锌、铁含量,比肉汤的营养价值更高。
二、哪些食物不适合做汤?
有些食物不耐高温,煮汤时容易流失大部分营养元素;而有些食物经过高温烹调后,反而更好消化。
1、不适合做汤的食物
素菜中,菠菜、牛皮菜、芹菜、竹笋、葱头、香菜等蔬菜含有比较多的草酸,草酸可以溶于水,进入人体后容易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危害消化系统健康。
而且草酸不容易被氧化分解,在人体内经过代谢可生成大量酸性物质,引起体液酸碱度失衡,严重时可导致中毒。建议做汤前可先快速焯烫一遍,可去除40%~70%的草酸。
肉类中,猪蹄胶原蛋白多、牛肉纤维多、大肠脂肪多,做成汤后食用过多,可能给肠、胃、胆、肾等带来较大负担。另外,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较高,也不宜长时间炖煮。
2、适合做汤的食物
主要有山药、白萝卜、海带、莲藕、冬瓜、丝瓜、番茄、大豆、蘑菇、玉米等,一方面其营养成分流失较少,脂肪、嘌呤含量较低。
另一方面它们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加热后更易消化,同时各种植物多糖、维生素还能帮助调节人体的血脂、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与大部分食材搭配做汤都很合适。
三、做汤喝汤少犯4个错
只要滋补不伤身
滋补好汤要做到:食材软烂好消化、荤素搭配很均衡、少油少盐少糖、撇去浮沫无杂质。此外不仅做汤要讲究,喝汤也要讲究。
1、刚出锅趁热喝
汤煮熟时,鲜味物质大量溶解,经高温挥发能振奋食欲,因此很多人喜欢趁热喝,但其实65℃以上的饮品早就被归类为2A类致癌物,可损伤口腔黏膜、食管粘膜的上皮细胞,长期饮用则患癌风险升高,建议先放至40℃左右再喝。
2、煮得越久越好
研究表明,压力锅熬骨汤1小时或瓦罐熬骨汤4小时,汤里的钙含量才只有 1.0~1.2 毫克/100毫升,等于100毫升牛奶的百分之一,可见含钙量极低。
再比如排骨莲藕汤熬2个小时,汤中的蛋白质含量是0.5克/100克,再熬2个小时也不过涨到了0.67克/100克。
因此久煮并不会增加多少营养,却容易让脂肪、蛋白质变质,嘌呤和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可能对健康不利。一般家里煮汤30分钟左右,等食材都熟透即可。
3、大量食材一锅炖
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一起长时间炖煮。大部分绿叶蔬菜不耐久煮,会造成90%以上的营养流失,而大部分肉类需要久煮才能软烂好消化,因此二者不宜同时下锅。菌类和肉类都含有较多的嘌呤,食用过量容易诱发痛风,也不宜一起久煮。
4、先吃饭后喝汤
饭前先喝一小碗汤,有助于润滑消化道, *** 唾液、胃酸和胆汁分泌,有帮助消化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肥胖、三高人群来说,先喝汤有助于增加饱腹感,稳定血压血糖水平。
但饱餐后喝汤可能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反酸、打嗝、血糖升高等情况。不过这也并不绝对,如果是解腻、解酒的汤,也可以适当在餐后半小时饮用。
四、夏秋换季好汤推荐
夏秋换季时,天气会从湿热向干燥寒冷慢慢过渡,此时既要兼顾消暑祛热,又要做到滋阴润肺。
1、滋阴润肺:养肺秋梨汤
梨、莲藕都是应季食材,有滋阴润肺润燥的作用;柚子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对于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姜丝能和中散寒、发汗解表;蜂蜜经过熬煮之后润肺的功效更佳。
养肺秋梨汤
【材料】雪花梨、莲藕、柚子肉、姜、椴树蜜。
【做法】
- 将雪花梨洗净,不用削皮,莲藕去皮洗净、柚子去皮、生姜洗净;
- 雪花梨、莲藕分别用擦子擦成蓉;
- 柚子掰成小碎瓣;生姜切丝;锅里放入水,煮沸,然后放入梨蓉、莲藕蓉、柚子肉、姜丝;
- 最后依个人喜好加入适量椴树蜜,盖上锅盖煮20分钟即可。
【提示】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2、疏风散热:桑叶丝瓜汤
桑叶性寒,有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功效,还能辅助降糖、降脂、降血压,适合夏秋季调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喝含有桑叶的代茶饮,或者将桑叶打成粉,加在面食、稀粥中。
桑叶丝瓜汤
【材料】鲜桑叶若干片,荷叶半张,丝瓜1个,适量食用盐与鸡精。
【做法】
- 鲜桑叶、丝瓜、荷叶洗净备用;
- 丝瓜切成条状,荷叶撕成碎片;
- 荷叶放入1000毫升水中煎煮,待剩余500毫升水时,捞出荷叶弃用;
- 鲜桑叶、丝瓜条放入锅内剩余水中炝灼,加适量盐、鸡精调味即可。
【提示】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肿瘤手术后身体很虚弱,很多患者为了补充营养,就开始喝各种汤,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有种流行的说法叫“营养都在汤里”,很多人都信以为真,煲汤“大补”,精华都在汤里,觉得补充营养,就要多喝汤,其它可以不吃。那喝汤到底能补充营养吗?
事实上,在煲汤的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只有一小部分会融到汤里。汤里的成分主要是比较多的脂肪、嘌呤、微量元素和无机盐。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 10%,说明汤里的营养成分很少,而大部分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了肉里面。
如果多喝汤、少吃肉,那就会导致蛋白质和能量的缺乏,进而引发或加重营养不良。癌症患者经常喝这种高嘌呤的汤,可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有痛风症的患者,可能会诱发和加重病情。
可见,只喝汤是不能保证营养的摄入。想要补充营养,就要汤和肉一起吃。
来源: 宣武普外
鸡肉与鸡汤谁更营养?如何吃肉不长肉?这场讲座告诉你答案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5月11日下午,深化“吃得文明”践行“光盘行动”公益讲座在石柱县桥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上游新闻记者为周边居民讲解了目前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以及餐饮浪费造成的损失,重医附三院营养专家结合乡村居民营养现状,分享了如何做到“吃得合理”“吃得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020年3月6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商务委、市文旅委、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妇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出“吃得文明”倡议。截至目前,通过系列活动,“吃得文明”已走进全市多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号召市民一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用餐好习惯,共享健康好生活。
本次公益讲座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石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桥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游新闻承办,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协会、重庆文明网协办。
什么是“吃得文明”?“吃得文明”就是要吃得合法、吃得合理、吃得卫生、吃得礼貌、吃得干净。活动现场,上游新闻记者车珂宇为居民讲解了如何“管住嘴、拒野味”“重营养、讲搭配”“使公筷、用公勺”“守礼仪、勿喧哗”“不浪费、吃光盘”。
如何吃肉不长肉?更优的烹饪方式是什么?肉汤的营养价值真的很高吗?讲座中,重医附三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剑就这些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部分人在减肥过程中,为减少脂肪的摄入,与“肉”彻底划清了界限,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减肥吗?杨剑说,长期吃素的情况下,人减掉的都是肌肉,同时,还有营养不良的风险。如何吃肉却不长肉?杨剑推荐,畜肉可选择牛肉,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禽肉可选择鸡肉,水产品可选择基围虾。
正确的烹饪方式是什么?杨剑建议,每天的烹饪用油应控制在25-30g,优先选择蒸、煮、炖、烩、熬、凉拌,减少油炸、煎、炒等烹饪 *** 。
肉汤的营养价值很高吗?杨剑说,很多人认为鸡汤的营养价值比鸡肉高,其实恰恰相反。很多人喜欢用骨头熬汤,但用一公斤骨头熬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有20毫克左右,而成年人每日需要的钙摄入推荐量为800毫克,所以喝骨头汤并不能补钙。
喝牛奶是补钙的更好方式之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杨剑说,在全脂、低脂、脱脂牛奶中,除了特定人群外,90%至95%的人都应该选择全脂牛奶。
“吃得文明”调查问卷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车珂宇 视频编辑 王善昆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鸡汤真的有那么神奇?探究其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你是否听说过鸡汤可以调养身体、滋润肌肤,甚至能够缓解感冒?这么一碗看起来普通的鸡汤,到底有哪些营养成分和神奇功效呢?
鸡汤是指以鸡为主要原料煮制而成的汤品。它不仅是家常菜肴中的常见之一,也是许多人在生病恢复期间的首选食品。那么,鸡汤究竟有哪些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呢?
1.丰富的营养成分
鸡肉是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食品,它所含的氨基酸种类较为全面,且易于人体吸收。鸡汤所用的鸡骨头和鸡皮中则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它可以增强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帮助缓解皮肤干燥、松弛等问题。
2.滋阴补肾、润肺止咳
根据中医的理论,鸡汤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的功效。鸡汤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起到滋养身体、润泽肌肤的作用。此外,鸡肉和鸡骨头中还含有一些有益于呼吸系统的成分,如胆碱和维生素B1等,能够起到润肺止咳、缓解感冒等作用。
3.调节肠胃、促进消化
鸡肉所含的胆碱和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鸡汤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能够起到增强体力、增进食欲的作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鸡汤确实有着很多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如果有兴趣,你赶快试试鸡汤的神奇功效吧。
鸡汤有营养,却不能当主食所谓鸡汤,偶尔喝几口,品品滋味,聊以慰藉即可,千万别当主食,对自己没啥好好处
鸡汤的营养鸡汤其实没有什么营养,一碗鸡汤中95%是水,剩下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嘌呤和盐蛋白质仅占1%,因为它极难溶于水 而真正的营养还是在肉里,100g鸡肉的营养大约等于1.6L鸡汤。 所以当生病疲惫时,还是要多吃高蛋白的鸡肉。
鸡肉和鸡汤哪个更有营养有人爱喝汤,就是不爱吃鸡肉,有人嫌煮过汤的鸡肉太糟,竟然直接喂小狗,相信大多数朋友只喝汤不吃肉吧!告诉大家,你们一定不知道其实鸡肉比鸡汤更有营养!
小时候稍微有个头疼脑热,身体发虚的状况,妈妈总会使出她的杀手锏,鸡汤,鱼汤,十全大补汤。“多喝点!营养都在汤里”。她们都认为这些营养元素经过文火慢炖后都会一滴不剩的融入浓汤里了而鸡肉已经成为一块失去灵魂的肉渣。
其实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鸡汤的营养价值很低,不足肉本身的十分之一,融进汤里的蛋白质很难超过10%,如果不吃鸡肉的话等于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质。而鸡汤里其他营养元素也只有1%-2%,大部分营养元素不能溶于水,所以想靠喝各种汤获取大量营养确实有点杯水车薪,而那些看起来奶白奶白的汤大部分都是乳化了脂肪,喝上去鲜味十足,但只会让你更圆润而已喔。
鸡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高好吸收,具有增强体力的功效。且鸡肉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是孩子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
每天吃鸡汤有什么好处?对心脏健康和长寿有益吗?吃炸鸡真好吃!谁能抵挡得住鸡腿的诱惑呢?尤其是从烤鸡上直接拉出来的鸡腿,简直太美味了!很多朋友每天都渴望吃鸡肉丸...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起版权纠纷
那么现在非常流行的鸡腿营养怎么样呢?除了精神上的满足,吃鸡爪还能得到什么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解剖”一只鸡腿!
鸡脚的营养
鸡腿和鸡胸肉是鸡肉中更受欢迎的部位。虽然含水量相同,但鸡腿的脂肪含量更高,所以味道更好,而且不会烧焦。凤爪除了味道鲜美之外,还有营养价值。
蛋白质:鸡腿蛋白质虽然不如鸡胸肉,但含量也不少,每100克含20.2克。<1>它是一种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质。
维生素B2:鸡腿中的维生素B2还不错,含有0.1毫克/100克,是鸡胸肉的1.7倍。
钾:香鸡腿的钾含量非常丰富,为221毫克/100克,对控制血压非常有用。
铁:鸡胸肉颜色白色,而鸡大腿略带红色,含有较多的血红素。因此,吃鸡腿比吃鸡胸肉含铁量更丰富。铁含量为1.8毫克/100克,是鸡胸肉的1.8倍。
吃鸡爪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保持肌肉含量:吃一个可食用部分100克左右的小鸡腿,可以轻松补充至少20克蛋白质,不仅可以保持皮肤健康,还可以预防老年人肌少症。
有益心脏健康:我国大多数人饮食中动物性食品的比例较高。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肉类都属于红肉。过量摄入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2>
相比之下,更推荐白肉等家禽。因为研究表明禽肉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无关。控制能量摄入后,每天吃1份家禽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每天吃1份红肉的人低19%。<2>
对于平时喜欢吃肉的人来说,如果能用禽肉代替一些红肉,将大大改善身体健康,降低患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疾病的风险。
有助于增加某些铁的含量:虽然禽肉中铁的附加效果不如家禽、牛肉、羊肉等动物肉类,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少吃红肉,增加食量。禽肉也是增加铁质的有效 ***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起版权纠纷可以长寿:今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牛磺酸缺乏是衰老的驱动因素。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中,血液牛磺酸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动物实验表明,补充牛磺酸可使小鼠寿命延长10%至12%,并改善各项健康指标!结论是补充牛磺酸可以使动物寿命更长。<3>
颜色较深的鸡肉,如鸡腿,是富含牛磺酸的食物。<4>
但鸡腿的胆固醇含量高于鸡胸肉,为99毫克/100克<1>,是鸡胸肉的1.5倍,略高于瘦猪肉。但不要因此而害怕吃饭。胆固醇不是一种“攻击”。正确的补充剂对您的身体也有好处。它是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合成许多重要激素和维生素的先决条件。
但对于胆固醇、血脂较高的人来说,要注意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摄入总量应控制在200毫克。
冷冻鸡腿有什么营养价值?
冷冻鸡腿在超市里比较常见。他的许多朋友都对他表示怀疑。这些冷冻鸡腿的品质如何?营养会不会流失?
事实上,冷冻肉不仅是国家管理肉类食品市场的重要产品,也是肉制品国内运输和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只要是在正规超市购买冷冻鸡爪,就不用太担心质量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在肉新鲜的情况下快速冷冻的。冷冻鸡腿比新鲜鸡腿更容易保存,还能锁住风味和营养。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起版权纠纷
冷冻保存一定时间后,冷冻鸡肉的脂肪氧化和蛋白质变性并不明显,鸡肉仍相当新鲜。<5>需要考虑的是解冻的 *** 。如果解冻 *** 不正确,会增加营养成分的损失,增加口感。
研究比较了常温解冻、流水、冰箱解冻、微波炉解冻对冷冻鸡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解冻不仅会导致鸡腿失水严重,而且会造成最严重的蛋白质氧化。微生物污染;微波解冻会导致鸡大腿组织损伤更严重,蛋白质易降解变性,局部老化;冷藏解冻因解冻温度低,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蛋白质变性程度;水解冻法保水性较好,氧化率更低,质量更好。<6>
因此,解冻鸡腿最合适的 *** 是流水解冻和冰箱解冻。如果打算第二天吃鸡腿,可以前一天晚上把冷冻的鸡腿放在冰箱里解冻;如果暂时想吃鸡腿,可以直接用流水解冻。
一般情况下,冷冻鸡腿可保存长达9个月,新鲜鸡腿可冷藏1至2天。<7>这些鸡爪更好别吃
虽然鸡爪是推荐大家吃的健康肉类之一,但是有一种鸡爪是应该少吃或者不吃的,那就是炸鸡爪。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起版权纠纷
油炸涉及高温烹调,会破坏营养成分。持续高温油炸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质,对健康不利。有的时候,炸鸡腿的外面会裹上面粉,这样会吸收更多的脂肪,热量也能成倍增加,经常吃很容易发胖。
如果炸鸡腿不够,就吃一次。如果你想增肥,我推荐去皮鸡腿!如果不喜欢吃鸡爪,也可以吃鸭爪、鹅爪、火鸡爪,这些也是白肉家禽。食物更好多样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将畜禽肉控制在300~500克,大约相当于1个小鸡腿或半个大鸡腿。
参考
<1>杨跃新.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卷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公民膳食指南
<3>辛格,帕明德等人。“牛磺酸缺乏是衰老的一个驱动因素。”《科学》(纽约州纽约市)卷。380.6649(2023):eabn9257。DOI:10.1126/science.abn9257
<4>Wójcik、OktawiaP等人。“牛磺酸对冠心病的潜在保护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卷。208.1(2010):19-25。doi:10.1016/j.动脉粥样硬化.2009.06.002
<5>王艳芳,林杰,郑华。冷冻鸡肉品质研究进展
策划及 *** 作者丨国家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之一薛庆新,中国注册营养师
评述丨顾传玲,首都健康营养与美食学会副秘书长,注册营养师
策划丨林林
主编丨一诺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 *** ,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小寒养生先养肾,温补试试栗子炖鸡今日小寒,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小寒到来,标志着冬季寒冷时节正式开始。在养生方面,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提醒,小寒养生应以养肾为先,饮食宜温补。
“寒湿是小寒时节的主要致病因素,人们在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保暖,出门戴好口罩避免寒湿疫气侵袭。”李金辉指出,室内暖气干燥,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人们应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抑郁、懒散嗜睡等。他建议人们在天晴无风之日,多到室外晒太阳,激发人体阳气,改善心情。
小寒时节,恰逢“三九”,为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李金辉提醒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该时节更佳锻炼时间是上午10时-11时,下午2时-4时,每天运动30分钟-1小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饮食养生方面,应遵循“养肾为先宜温补,气血阴阳需兼顾”的原则。
冬季补肾宜食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芝麻、黑枣等,可以补充精气,调节免疫功能,此外,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也有补脾胃、温肾阳的功效。
此外,小寒时节进补仍应以温补为主,可以适量食用羊肉、鸡肉、牛肉、鱼类等肉类,做法以炖煮为宜,以保持热量。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以免上火。日常饮食切勿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低盐、低脂、低糖、清淡饮食为宜。
最后,李金辉给大家介绍了几个小寒养生的保健食疗方。
栗子炖鸡
*** 方式:以童子鸡、栗子、食盐、味精等清炖而成。
功效:栗子具有补肾强腰的功效,可以缓解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头晕耳鸣等症状,还可以健脾养胃,保护胃黏膜,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此外,栗子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防治便秘;童子鸡具有温中益气、益精填髓、益五脏、补虚的作用,可用于虚劳消瘦、气血虚弱、五脏亏虚等人群。栗子炖鸡营养价值丰富,温补而不燥,尤宜大小寒时节食用。
苏藿姜枣茶
*** 方式:紫苏叶、藿香、生姜、大枣、红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紫苏叶性味温、辛,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化痰止咳的功效;藿香有化湿、和中、止呕、解暑的功效;生姜有祛风发汗、解表散寒、温中、温肺的功效;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该茶可解表散寒、行气化湿、温中和中,尤宜于小寒时节饮用,可用于寒湿疫气的预防,此外,素体虚寒、脾胃虚弱者,可适量饮用。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