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臭豆腐的由来,长沙臭豆腐的由来简短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8 0
南北方臭豆腐的来历介绍,臭豆腐传说是什么呢?

臭豆腐是中国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具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特点。

在各地的 *** 方式、食用 *** 均有相当大的差异,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类型,臭豆腐在南方又称臭干子。

豆腐是大家都很喜欢吃的东西吧,关于臭豆腐的来历介绍,臭豆腐传说是什么呢?你知道臭豆腐有哪些典故吗?下面一起来看看臭豆腐的传说和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方臭豆腐的传说

1669年,也是康熙八年,王致和今京“高考”而名落孙山,身上的盘缠也没了,便落难在京城的安徽会馆。王致和的父亲为维持生计在家里开了间豆腐房,打小王致和就跟他爹,便学手艺,便刻苦读书。有一年夏天,豆腐做多了没卖完,自己个又吃不完,仍了又可惜了的,弄不好夏天还会发霉。正在没折的当口,他想起家乡作腐乳的法儿。王致和灵机—动,找了个坛子,将剩豆腐切块,一层层码好,用盐腌起来。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天常日久,王致和还是边读书,边做豆腐生意。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腌的那罐儿剩豆腐,边连忙把罐子找出了,开盖一闻,哇噻!一股臭气喷薄而出。定睛一瞧,当时白花花的豆腐片成了青灰色。用筷子夹出尝一口,味道还挺鲜美。于是便送给邻居品尝,街坊四邻的也是称赞不已。就这么着“王致和”的臭豆腐就流传开了。

说这么热闹,您大概听出“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意思了。您想啊,王致和当年刻苦攻读,但考场失意,而且是屡考屡,可谓“有意栽花花不放”了,但几块没卖出去的豆腐,却让他名传四方,而且流芳百世,这不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吗!

话说到这儿还不算完。王致合的臭豆腐在街坊四邻的口中传扬了名声,于是便前门外延寿寺街开了“王致和南酱园”。根据史料记载,至清朝末年,许多太监也竞相食用,甚至将臭豆腐列为“御膳”小菜之一。因臭豆腐的名称听起来不雅,于是皇上赐一名叫“青方”。

市人从未见过这种豆腐,有的出于好奇之心,买几块回去;有的尝过之后,虽感臭气不雅,但觉味道尚佳。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上午,几屉臭豆腐售卖一空。

消息传进皇宫,勾起慈禧太后的馋虫来。一日,她半夜用膳,忽然要吃小窝头就臭豆腐,立即遣人到王致和豆腐店买青方。自那以后,王致和的臭豆腐名气大振,买卖也越发兴隆了。

南方臭豆腐传说

相传朱元璋出身贫寒,有一回饿得无法忍受,拾起人家丢弃的过期豆腐,以油煎之,一口塞进嘴里,那种鲜美味道刻骨铭心。后来他当了统帅,一路胜利地打到安徽,高兴之余,命令全军共吃臭豆腐庆祝,臭豆腐得以广为流传。

臭豆腐主要有三种:长沙臭豆腐、绍兴臭豆腐、北京王致和臭豆腐。

台湾地区有一种深坑臭豆腐,一大块儿,不油炸,吃起来酸酸的,口感和老豆腐差不多。

长沙臭豆腐还有这样的历史

康熙八年,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欲再次应试,只能在京以做豆腐沿街叫卖为生。夏季,豆腐很快发霉,因不舍丢弃,于是将豆腐晒干腌了起来。秋天到了,王致和取出腌制的豆腐,虽臭但是品尝之后发现味道很好。之后,王致和弃学从商,按 *** 加工臭豆腐,物美价廉名声更高,清末,传入宫廷,慈禧很喜欢,取名“青方


  长沙臭豆腐的来源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黄山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飒爽,王致和又重操起了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 *** 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湖南最出名的小吃—臭豆腐

哪些东西闻着臭吃着香呢!

臭豆腐这种中国特色传统小吃,想必很多人都吃过吧!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俗气,但是吃起来却让人欲罢不能。臭豆腐这种美食在中国也是广为流传,种类繁多,其中更好吃的当属长沙臭豆腐了,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长沙臭豆腐吧!

臭豆腐的来历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黄山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 *** 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臭豆腐也因此而来。

臭豆腐的 *** ***

步骤1 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步骤2卤水制法:以用豆豉2.5kg为标准计算,须加清水15kg烧开,过滤后,在汁水内加碱1500g浸泡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1次,发酵后即成卤水。步骤3油炸臭豆腐:将青矾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个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个h,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再将茶油全部倒入锅内烧红,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约5min,一待焦黄,即捞出放入盘内,用筷子在豆腐中间钻一个洞,将辣椒油、酱油、麻油倒在一起调匀,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臭豆腐价值

一般情况下,臭豆腐含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钙离子等营养成分。
适量吃臭豆腐,可以增进食欲,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而且臭豆腐中还含有一定的大豆异黄醇,对丰胸有一定的效果。臭豆腐还富含植物乳酸菌,有健胃和调节肠道的作用。臭豆腐的原料豆腐干属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豆制品,同时含有丰富的钙质。经过发酵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所以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臭豆腐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不宜吃得过多,因为臭豆腐富含钠元素,过量食用臭豆腐,容易使钠进入体内超标,钠元素会引起钠水潴留,造成过多的液体淤积在体内,引起血压增高的情况,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长沙典型性代表

长沙臭豆腐更具代表性的就是火宫殿了,说起这个这其中还有个小渊源呢!长沙臭豆腐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火宫殿的油炸臭豆腐了。传说火宫殿的臭豆腐创始人是姜永贵,因排行老二,人称姜二爹。清光绪1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幼年便父母双亡的姜二爹流落到了长沙,为吃口饱饭,便学得一门手艺,油炸臭豆腐。姜二爹勤劳好学,尽得老师傅的真传,凭着这门好手艺,小有一番积蓄。后来到了火宫殿租了房子,摆上小摊,来客络绎不绝,对其做的油炸臭豆腐更是赞不绝口。由姜二爹发扬光大的长沙油炸臭豆腐从此常驻火宫殿,流传至今,那极具风格的特殊臭味现今还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去一饱口福。

所以说,火宫殿臭豆腐是长沙臭豆腐的经典代表。

老乡们你想吃吗?

臭豆腐是谁发明的,闻着臭吃着香,古人真的很厉害

臭豆腐是少有的靠臭出名的美食

没吃过臭豆腐的人实在受不了它发出的气味,只想憋着气尽快远离臭味源头

吃过臭豆腐的人闻到了却难掩喜色,仿佛有股魔力般让人只想大快朵颐

臭豆腐是外陋内秀、平中见奇的典范。

臭豆腐很有名气,究其来历有段“说法”:

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湖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艺,于是留京以磨豆腐谋生。一日,遇到豆腐滞销,积存不少,王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坛口打开,腐乳做不出来,豆腐臭气熏天。王生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连慈喜太后也嗜吃此物。

附豆腐的起源传说

关于豆腐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三口,住着一对夫妻与母亲,可惜婆婆待媳妇并不好,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让她饮用,一天婆婆要出远门两三日,当婆婆前脚一走,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但当豆浆正开锅,她满心喜悦的要舀装时,院子里竟传来了脚步声。媳妇害怕是婆婆回来了,见着会挨骂,便赶忙端起整锅刚烧好的豆浆往灶边的坛子倒。出门一看原来是丈夫回来了,于是又喜孜孜的拉着丈夫要进屋喝豆浆,哪知打开坛盖一看,豆浆竟的凝固成块了。原来坛子以前泡过酸菜,里面还有些酸汤底,因此豆浆倒进去便凝固了,小夫妻俩勉强一尝居然发现这凝固的豆浆味道不错、质嫩味美,于是为他取名“逗夫"。这样想来,“吃豆腐”的另一层含义也不难理解了-----本来就是“逗夫”嘛,只是“夫”可逗,陌生人却不能逗,陌生的女人尤其不能逗,搞不好,一巴掌过来,结结实实让你吃一记麻婆豆腐。

据《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说豆腐“甘、咸、寒、有小毒”。不过,就我来看《本草纲目》是一本有许多奇思妙想的药典,不能拿来考证豆腐的起源,但至少说明----豆腐的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

赞一个吧?~

你知道绍兴臭豆腐是谁发明的吗?这场活动为你揭秘绍兴名菜的来历

你知道绍兴臭豆腐是谁发明的吗?你知道绍兴熟醉蟹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绍兴干菜肉又是谁的杰作吗?

昨天下午,“2021暑期研学·绍兴饮食文化小课堂”在寻宝记绍兴菜劳动路店圆满结束。

绍兴评话非遗传承人、中国语言文字库丨绍兴方言发音人方天亲临现场,为小朋友们讲述绍兴名人与绍兴美食故事,16组家庭的大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听故事、做面人,体验绍兴文化的独特魅力,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亲子研学时光。

绍兴电视台《小兰花》栏目也来到了活动现场,进行了采访拍摄,预计节目将于近期播出。

活动开始,小朋友们通过自我介绍,熟悉了彼此。

随着主持人的引导,“猜猜他是谁?”有奖竞猜环节来了。小朋友们兴致高昂,纷纷举手抢答,“我知道这是鲁迅!”

照片刚放出来,就有伶俐的小朋友抢得先机,率先说出了答案,一下子活跃了现场气氛。随后的几位绍兴名人竞猜,更是将活动引入了之一个 *** 。


绍兴饮食文化小课堂

揭秘绍兴名菜的来历

在绍兴美食排行榜上,绍兴臭豆腐、绍兴干菜肉、绍兴熟醉蟹深受大家喜爱,但它们的具体来历却少有人知。

随着“绍兴饮食文化小课堂”的开始,绍兴评话非遗传承人方天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这三道绍兴名菜背后的故事。只见方天一袭长袍,一把折扇,沉浸式的讲评,仿佛将大小朋友们带到了王羲之用霉苋菜梗的卤水浸泡臭豆腐、徐渭用干菜同肉蒸煮、鲁迅将螃蟹用黄酒浸泡 *** 醉蟹的现场。

无论是家长,还是小朋友,都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纷纷感叹,原来自己常吃的菜,还有这样精彩的来历。

-------------------------------------------------

延伸阅读-绍兴名菜小故事

【绍兴臭豆腐】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吃豆腐。王羲之举家从琅琊临沂迁居至会稽山阴后,又将豆腐与绍兴当地特有的风味美食“霉苋菜梗”结合,用霉苋菜梗的卤水浸泡出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传承千年的“绍兴臭豆腐”在鲁迅的笔下名扬海内外,成为了绍兴小吃的金字招牌。

【绍兴干菜肉】明朝大文豪、绍兴师爷徐渭诗文、戏剧、书画均独树一帜。一日,徐渭为山阴城内一家肉店开张题写招牌,得一方五花肉做为酬劳。回家后发现家中盐酱皆已见底,便只得将肉与瓮中尚存的干菜同蒸煮,不料鲜香扑鼻、其味甚佳。从此,这种吃法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绍兴熟醉蟹】鲁迅先生爱吃大闸蟹,某年夏天在家中准备了一大盘清蒸大闸蟹邀友人一起享用,但餐毕大家并未把螃蟹吃完。因觉剩余螃蟹坏掉可惜,鲁迅灵光一现想到绍兴传统的醉鸡醉鱼,便也将煮熟的螃蟹浸泡到黄酒中,次日食之竟然味美无比,从此熟醉大闸蟹便成了一道绍兴美食。

【绍兴臭豆腐】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吃豆腐。王羲之举家从琅琊临沂迁居至会稽山阴后,又将豆腐与绍兴当地特有的风味美食“霉苋菜梗”结合,用霉苋菜梗的卤水浸泡出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传承千年的“绍兴臭豆腐”在鲁迅的笔下名扬海内外,成为了绍兴小吃的金字招牌。

【绍兴干菜肉】明朝大文豪、绍兴师爷徐渭诗文、戏剧、书画均独树一帜。一日,徐渭为山阴城内一家肉店开张题写招牌,得一方五花肉做为酬劳。回家后发现家中盐酱皆已见底,便只得将肉与瓮中尚存的干菜同蒸煮,不料鲜香扑鼻、其味甚佳。从此,这种吃法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饮食文化小课堂”结束后,小朋友们随即进行了小测验,来巩固学到的名人名菜文化知识。

亲子DIY-捏面人比赛

故事听完,活动便进行到了亲子DIY捏面人环节。这次要捏的面人,是Q版的“鲁迅”。

16组家庭的家长和小朋友们,迅速投入到了捏面人的操作中。

不过,这可是个“手艺活儿”,需要仔细观察,耐心 *** ,更需要家长和小朋友的默契合作。刚开始,大家都手生,不得要领,在面人师傅的指导下,原本普普通通的面团,经过巧手揉捏,逐渐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形态。

经过名人竞猜、随堂测验、捏面人比赛三个环节的角逐,积分名列前茅的三位小朋友分别获得了冠军、亚军和季军。

颁奖典礼结束后,大家一起品尝了由寻宝记精心准备的绍兴菜。席间,寻宝记员工还为大家表演了著名越剧选段,收获了阵阵掌声。


弘扬绍兴文化品鉴绍兴美食

“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是名士之乡,这些名士在各个不同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亦助推了绍兴菜的发展。寻宝记绍兴菜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的普及绍兴饮食文化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绍兴菜的历史和文化。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对绍兴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绍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今年每个季度,寻宝记都会组织一次类似的亲子活动,有兴趣的家长不妨多多留意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资讯哦!

臭豆腐的历史,诞生于清朝北京,发扬于绍兴、长沙

吃着香,闻着臭,说的就是那大名鼎鼎的臭豆腐。

臭豆腐的品种很多,吃法也多种多样,但大体可以分为油炸臭豆腐干、清蒸臭豆腐、臭豆腐乳。

油炸臭豆腐干最有名的不外乎绍兴臭豆腐和湖南长沙臭豆腐了。虽然都称为油炸臭豆腐,两者也是大有区别。

绍兴臭豆腐是用苋菜梗汁浸制而成的,“臭豆腐好不好,全靠汁来泡。”可见好卤水的配制是极其重要、讲究的。好的臭豆腐油炸出锅,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咸鲜适中,食客闻香而动。

绍兴的臭豆腐,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闻名中外,他本人也格外爱吃油炸臭豆腐,常常就着干饭当菜吃。想来只有对着油炸臭豆腐的如此钟爱之情,才能写出那些个真情实意的文章来吧。儿时吃过的那些炸得金黄喷香的臭豆腐应该就是那鼎鼎有名的绍兴臭豆腐了。

湖南长沙臭豆腐在颜色上就有别于绍兴臭豆腐,其色墨黑,炸制过后也是外焦里嫩,鲜而香辣,长沙当地人称之为“臭干子”。虽然长沙臭豆腐也是卤水腌制而得其臭,但此卤水非彼卤水,主要原料是那黑豆豉,想来也是别有一番臭味了。

长沙臭豆腐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火宫殿的油炸臭豆腐了。传说火宫殿的臭豆腐创始人是姜永贵,因排行老二,人称姜二爹。清光绪1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幼年便父母双亡的姜二爹流落到了长沙,为吃口饱饭,便学得一门手艺,油炸臭豆腐。

姜二爹勤劳好学,尽得老师傅的真传,凭着这门好手艺,小有一番积蓄。后来到了火宫殿租了房子,摆上小摊,来客络绎不绝,对其做的油炸臭豆腐更是赞不绝口。由姜二爹发扬光大的长沙油炸臭豆腐从此常驻火宫殿,流传至今,那极具风格的特殊臭味现今还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去一饱口福。

除了那色香味俱全的油炸臭豆腐,江浙沪地区有些偏爱清淡口味的人们还会把那臭豆腐直接清蒸了吃。看似清汤寡水的清蒸臭豆腐,实则也是非常讲究的。

那乳白色的臭豆腐一定得配上那刚剥出来的碧绿圆润的青毛豆、新鲜掐制出来的河虾仁,再撒上一小把榨菜碎,放在蒸锅里蒸上一刻钟,临出锅,浇上一勺香油,便做成了。


蒸过的臭豆腐臭味没有油炸臭豆腐那么浓烈,淡淡臭味中还夹杂着一股毛豆的清香味和河虾的腥鲜味。方正洁白的臭豆腐上点缀着翠绿的毛豆、红色的河虾仁还有金黄的榨菜碎,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不同于油炸臭豆腐的香,清蒸臭豆腐主要突出其鲜,吃在嘴里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爱吃的是闻臭而动,不爱吃的则避之不及,说的就是那臭豆腐乳了,臭豆腐乳比起油炸臭豆腐来,臭味得更为浓烈。说起臭豆腐乳,就不得不说王致和臭豆腐乳,要是想一品其臭,在大小超市里便能寻到它的踪迹。

这臭豆腐乳是如何才能 *** 得如此得“臭”名远扬呢?传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叫王致和的举人进京赶考,不料怀才不遇,名落孙山。屋漏偏逢连夜雨,回乡的盘缠也不够了,本来也无颜回去面对乡亲父老的王致和,干脆盘了一家小豆腐店,卖起豆腐来了。

一年夏天,雨水频降,连着几天都是大雨天,豆腐也卖不出去,都发了霉了。本来这小豆腐店生意也是不温不火的,王致和看着这发霉的豆腐也不忍心扔掉,洒上粗盐,把一块块发霉的豆腐码放在闲置的大缸里,等天气放晴,又照常卖起了豆腐,也忘记了这回事。

过了十天半个月,这大缸里不时传出阵阵臭味,王致和这才想起那些个发霉的豆腐还没有处理,赶紧掀开缸盖一看,发霉的豆腐已经完全变了样。那豆腐不但颜色变成了青色,质地也变得细腻绵软,虽然散发着阵阵臭味,可尝在嘴里却异常鲜美。街坊邻居听说了有这等怪事,纷纷赶来尝鲜,大致和臭豆腐不久便在京城传开了。后来这臭豆腐乳有幸被皇帝、老佛爷尝过之后,赐名为“青方”,成为御用小菜后就更为有名了。

虽难登大雅之堂,但街头小巷,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却能时时见到这臭豆腐的身影。虽比不上山珍海味,但臭豆腐却能在中华美食之中留得一席之地,流传至今。臭亦是香,香亦是臭,可能就是这臭豆腐的魅力所在吧。

媲美长沙臭豆腐的毕节臭豆腐是怎样的臭豆腐?

说起臭豆腐,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长沙臭豆腐,现在长沙黑色经典臭豆腐在全国有很多家连锁店,影响越来越大,每年各地的美食节上都有长沙臭豆腐的身影,很受嗜臭一族的喜爱。

长沙臭豆腐外焦里嫩,闻臭食香

每次吃长沙臭豆腐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老家贵州毕节的臭豆腐,毕节臭豆腐历史悠久, *** 工艺复杂,在贵州省内十分有名,外地人却知之甚少。它在网上很热销,但熟客局限于身在异乡的贵州人购买。

毕节臭豆腐,自然发酵,烘烤来吃

不单长沙臭豆腐好吃,浙江绍兴的臭豆腐也不错,去到哪里旅游我都会试下当地的臭豆腐,长沙和绍兴臭豆腐是用卤水卤制再油炸,喜欢吃臭豆腐的人最担心的是卤水是否干净卫生,毕节的臭豆腐采用自然发酵的 *** ,不用担心卤水的问题。它可以炸制,更多的是烘烤来吃。

绍兴臭豆腐油炸后加甜酱和辣酱,外焦里嫩

贵州毕节的臭豆腐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毕节城内的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做得豆腐过多,没卖完。老板怕老鼠咬吃,就分别放在几个木柜内。第二天取时,有一个柜子被忘了,没有取出其中的豆腐,到第三天取出看时,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了,可是却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主人舍不得扔掉,便抹上食盐用木炭火烤后出售,结果却别有风味,很快就卖完,这就是毕节“臭豆腐”的由来。

小时候我们上学的路上有一间豆腐作坊,经常看见人家 *** 豆制品。臭豆腐 *** 过程大致如下:用石磨磨好豆浆,大火煮开用酸汤点豆腐,将成形的豆花用一块块白布包成大小整齐的方块,白布将豆腐对折好包紧,不要露浆。包好的豆腐块放在一块干净的木板上,整整齐齐的摆放好,再将另一块木板压在豆腐上,木板上放上沉重的大石块压紧,榨干豆腐中的水分。水分榨得越干豆腐越有嚼劲。

毕节酸菜,酸汤自然发酵,酸汤是点豆腐的更好原料

将豆腐包成一个个方块,工艺简单,手工复杂

包好的豆腐块,一个个白白胖胖有木有

豆腐榨干后取出来,拆开一块块白布。然后用干燥的稻草铺在豆腐块下面,一层豆腐一层稻草铺起来。静置于25摄氏度的纸箱中发酵1-7天,待豆腐块长出绒毛后取出,毕节臭豆腐就做好了,做臭豆腐的 *** 和做腐乳的 *** 一致,只不过腐乳切成小正方形,发酵好的豆腐再裹上白酒和辣椒面、食盐再放入玻璃瓶中即成腐乳。

榨干水后的豆腐块,Q弹有韧性,摔都摔不坏

霉好的豆腐块,每块上面都有一条条稻草秆的痕迹

七、八十年代在毕节街头巷尾卖臭豆腐的多是乡下的妇女和十多岁的小男孩,一篮子霉好的豆腐块,一瓶秘制的辣椒粉,一个大的炭火盆再加上几个小木凳就是一个臭豆腐摊位。放学回家时我们会坐在小板凳上烤两个臭豆腐吃,看着豆腐在炭火的烘烤下慢慢变成金黄、膨胀,再用刀片划开一个口,蘸上特有的臭豆腐辣椒面,还冒着热气就急不可待的放入口中,外皮焦脆,内里爆浆,香辣美味,又臭又香。

等待紧实的臭豆腐干在炭火的烘烤下慢慢膨胀,又兴奋又期待

喜欢哪一块就夹哪一块,选胀得更大的那一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撕开表皮的效果,中间是蜂窝状的豆腐,一撕开,胖豆腐瞬间瘦下来

臭豆腐专属辣椒面,加了花生芝麻五香粉,又辣又麻又香,吃过都懂

豆香浓郁、香辣美味、回味绵长的臭豆腐,幼时唯一消费得起的美食

毕节臭豆腐不单可作小零食吃,还可以用来炒菜、煮火锅,油炸、油煎,吃法多样,每次我家人回贵州老家,臭豆腐都是必买的手信。有一次我在家煎臭豆腐,我先生回来说,在小区门口就闻到那股臭味。哇塞,有木有这么夸张,我家隔小区大门还有几十米远呢?我在家释放臭味炸弹时,不知我左邻右舍的广东邻居会有何感想。

臭豆腐火锅,麻辣浓香

小炒臭豆腐干

贵州烙锅煎臭豆腐,外酥里嫩,可蘸干粉也可以用折耳根蘸水吃

我的广东同事有几个也嗜食长沙臭豆腐,每次谈论臭豆腐大家像遇到知音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想必也是同道中人吧,建议你有机会一定要去试下毕节臭豆腐,它给你不一样的臭觉感受,让你念念不忘。

——卿姐美食生活,分享不一样的美食乐趣——

长知识:中国城市故事之长沙篇

大家好我是小岛,每一个城市都有她的历史,每一个区都有她的故事!今天女儿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我们居住的城市叫西安呢?我们学校叫莲湖xx小学呢?

为了精准地回答她这个问题,我随即翻阅了大量典故历史之后可算弄明白了,顺带产生一个想法,大家会不会也有这个疑问呢?

于是产生了把咱们国家的省会城市以及各区历史都整理一下的想法和行动,中国地大物博,顺序就按照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的顺序给大家整理,依此分享给大家,科普读物,有更懂历史的亲们欢迎补充分享。

魅力长沙

今天我们分享的城市是—星城?长沙

魅力长沙

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1819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6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0047914人。2021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70.7亿元。

长沙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长沙是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是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

长沙臭豆腐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有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历史遗迹。凝练出“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长沙既是清末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之一,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走出了黄兴、蔡锷、 *** 等名人。

文化之都长沙

长沙是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更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打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文化品牌。长沙有高等学校51所,独立科研机构97家,两院院士73名,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有杂交水稻育种、“天河”超级计算机、国内首台3D烧结打印机等科研成果。

秦设长沙郡,为秦初全国三十六郡之一,长沙自此列入中原政权的行政区划,郡治湘县。

西汉置长沙国,治临湘县,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长沙国为填蛮郡,改临湘县为抚睦县。

东汉复置长沙郡,改抚睦县为临湘县,仍为郡治,上隶荆州。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废州郡,行州县二级制,长沙郡改潭州,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4县。临湘县(省湘西县)改称长沙县,为潭州州治。

唐武德三年入唐版图;贞观元年设十道,潭州(天宝元年即742年,潭州改为长沙郡,至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即758年1月19日复改为潭州)属江南道,辖长沙、衡山、醴陵(武德四年分长沙县立)、湘乡(武德四年析衡山县置)、益阳、新康(武德四年析益阳设,七年又并入益阳)等6县。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二月,入宋版图,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潭州为荆湖南路路治。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一(1276年1月18日),长沙入元版图,设安抚司。

洪武五年六月,潭州府更名长沙府,辖长沙、善化等地?。

清顺治四年四月初八(1647年5月12日),高士俊领兵入长沙,长沙纳入清版图,沿明制设长沙府,上隶湖广,仍辖12州县。

民国元年(1912年)4月,并县归府,长沙、善化二县合并为长沙府直辖地,民国二年(1913年)9月,改定旧长沙府附廓首县裁府改县,长沙府直辖地改为长沙县。

民国九年(1920年),长沙设市政厅,年底设市政公所,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入长沙,成立长沙市苏维埃 ***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月29日,划长沙市为4个区,按东南西北顺序命名为一、二、三、四区,每区分4坊,每坊设2至4保,共58保,40~60户为一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设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文艺、金盆、岳麓、会春8区。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辖8区82保1838甲。长沙为湖南省省会。

1983年2月8日,长沙市增辖浏阳、宁乡、湘阴(1983年7月13日湘阴回归恢复后的岳阳地区)。当年着手改变政社合一建制。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面积490平方千米。

长沙人文地图

截至2017年,长沙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浏阳市、宁乡市、长沙县。

芙蓉区

芙蓉区-因湖南省有“芙蓉国”的雅称故名?

芙蓉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位于长沙市主城区东部,是长沙市内五区之一。芙蓉区因湖南省有“芙蓉国”的雅称,且地处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而得名。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 *** 颁布《市组织法》,举办地方自治。同年十月一日,长沙市 *** 成立。城内分四区。城东为之一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1日,一区区公所成立,为市 *** 派出机构。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日军侵犯湘北,当局实行焦土抗战;11月12日夜,军警烧城,市区顿成火海,史称“文夕大火”。市区一片废墟,东区房屋80%被毁,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市 *** 裁撤,区行政归长沙县管辖。同年11月20日,成立长沙市火灾临时救济委员会,处理善后,恢复城南,城北两镇,东区归入城南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长沙光复。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长沙市 *** 派员接管日伪城东镇镇公所,并成立长沙市 *** 东区区公所。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5日,中国人民 *** 进城,长沙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城东区人民区公所诞生;为市 *** 派出机构,为科级,毛赓平任之一任区长。

1951年9月25日,召开城东区首属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城东区人民 *** ,升为一级政权。

1955年6月1日,区人民 *** 改为区人民委员会,区名去掉“城“字,改称东区。

1984年4月、1987年3月,先后召开区第八届?、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 *** 、区法院、区检察院领导班子。

1996年6月19日,长沙市撤销东区,成立芙蓉区。

天心全景

天心区-因天心古阁而得名

天心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湖南省 *** 所在地,地处长沙市主城区南部。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几何中心,有着长沙“南大门”之称,是全省重点打造的长株潭融城核心区,踞“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前沿。

天心区因天心古阁而得名,是长沙的主要发源地,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天心区聚集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素有“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之称,拥有天心阁、白沙古井、湖南之一师范、贾谊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

天心区前身为长沙市南区。据南区志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个郡,南区位于长沙郡的临湘县。

清初善化县分为四乡、五坊厢。南区处在上、下厢。乾隆年间城内设坊,辖十四个铺。南区为十三、十四铺。光绪时期,铺改都。南区为一、八都。

辛亥革命胜利后,裁善化县合入长沙县,隶属长沙府,南区为长沙县的城南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4年),在前一年设立长沙市的基础上在长沙城内设4个区,城南区为第二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文夕大火后,长沙市 *** 被裁撤,原范围归属长沙县管辖,城区分城南、城北两镇。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市人民 *** 派军代表接管城南区警察分局及下设四、五、六分驻所。8月26日成立城南区公安分局。27日接管国民 *** 长沙市城南区公所,9月撤销旧区公所,成立城南区人民区公所,所址下黎家坡。

1955年5月,区名去掉“城”字,城南区人民 *** 改称南区人民委员会。

1996年7月10日,长沙市撤销南区,成立天心区

2015年1月14日,原属长沙县的暮云街道、南托街道划入天心区。

岳麓书院

岳麓区-源自岳麓山

岳麓区,湖南省长沙市市辖区,位于长沙市主城区西部。

岳麓区前身为长沙市西区,作为独立的行政建置,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后于1996年设立新的岳麓区,“岳麓”一名则源自岳麓山。岳麓区位于“一带一部”核心区域,是长沙转型创新发展的“西引擎”“西高地”。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市人民 *** 撤销旧区公所,成立城西区人民区公所。

1951年9月,长沙市建立城西区人民 *** 。

1955年5月,长沙市城西区改名西区,城西区人民 *** 改称西区人民委员会。

1956年,水上区撤消并入西区。

1960年,长沙市实行人民公社化,西区改先锋人民公社,3月31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从长沙县划出岳麓公社,设立岳麓区,以岳麓公社的行政区域为岳麓区的行政区域。

爱晚亭

1961年,长沙市恢复区建制,复名西区。

1962年1月12日,长沙市人民 *** 第67号文件决定,恢复长沙市郊区。

1974年1月6日,湖南省革委会湘革办函(1974)2号文批准,撤销岳麓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区。

1975年3月22日,岳麓区正式并入西区。

1996年4月22日,经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 *** 批准设立岳麓区,行政体制上继承原西区。

开福区

开福区-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

开福区,湖南省长沙市辖区,是长沙市内五区之一,位于长沙市主城区北部,傍湘江下游东岸,处浏阳河、湘江汇合之东南端。

开福区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是“楚汉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的发源地。拥有开福寺、潮宗古街、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沙坪湘绣博物馆、世界之窗、长沙海底世界等旅游景点及国防科大、湘雅医院等科研院所,还有湖南广电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湖南报业集团等文化骨于企业,是“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的核心集结地,是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创高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长沙市划分为4个区,城北属第四区,成立于6月25日。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长沙市政区坊保甲4级制改为镇(乡)保甲三级制,第四区改名为兴汉镇。11月文夕大火后,长沙市被撤销,仅恢复长沙县城北、城南两镇,兴汉镇属城北镇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2年),恢复长沙市后,城区恢复城北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3年),城北镇公所改为城北区公所。

1951年9月,建立城北区人民 *** 。

1954年9月,撤消街道人民代表会议办事处,设立9个街道办事处,为区 *** 派出机构。

1955年,改区人民 *** 为人民委员会,区名去掉“城”字。

1960年,全市实行人民公社化,北区改称清水塘人民公社。

1961年,又复名城北区。9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所辖街道。

1962年,市人民 *** 决定恢复郊区,伍黑路分社、综合农场划归郊区。

1980年11月,恢复区人民 *** 。

1992年,增设黑石渡、新河两个街道办事处。至此,全区所辖街道再无变化。直至1996年市区行政区划变化,成为开福区的主体。

1996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29号)同意调整长沙市行政区划,开福区人民 *** 驻蔡锷北路393号。

高桥商业圈

雨花区-区名源自长沙古佛道圣地雨花亭

雨花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区名源自长沙古佛道圣地雨花亭,地处长沙市主城区东南部。

雨花区是湖南省会长沙的“东南门户”,处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的中心地带,是湖南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之区。境内有“天然氧吧”石燕湖、同升湖、千年古刹清泉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等景区,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的新城区,位居长沙市东南一隅,沿革于原长沙市郊区。

1996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调整长沙市行政区划,设立雨花区,雨花区辖原南区的左家塘、候家塘、井湾子、圭塘、南大路5个街道,原郊区的的黎托、洞井、雨花亭3个乡,区人民 *** 驻人民路4号。

1996年6月19日,长沙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郊区9乡10场1镇分别划入五个市辖区,郊区保留部分乡、镇,接手部分城区,组建城乡一体的雨花区。

2015年1月,原属长沙县的跳马镇划入雨花区。

湘军小镇——靖港

望城区

望城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地处湘中东北部,湘江下游两岸。

望城区全境已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沙市河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11年成为长沙市第六个城区。

望城境域自秦、汉设郡、县以来,经三国、晋、隋、唐及五代,历为长沙郡、长沙国、潭州 、长沙县辖境。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划境内南半部入善化,经南宋、元、明、清各朝,境内一直属长沙、善化两县。

民国元年(1912年),裁两县并入长沙府,直属湖南省管辖,次年改为长沙县,民国三年(1914年)6月2日,属湘江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上属湖南省之一行政督察区。沿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1951年5月,经中央政务院批准析长沙县湘江东岸西北角一部分和西岸全部地区建置望城县。

1959年3月,望城县建制撤销,并入长沙县,属长沙市管辖。

1977年,恢复望城县建制,县人民 *** 驻地高塘岭。

2011年,撤望城县设望城区。

魅力长沙

橘子洲头全景

以上就是长沙市主城区的历史和来历,你学到了吗?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湖南名人,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

感谢您花八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此文,希望对您有所收获!

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城市故事。

长沙臭豆腐的历史,原来跟王致和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罗记臭豆腐

长沙最有名气的小吃当然是臭豆腐了,人们口口相传:“来长沙不吃臭豆腐,等于白来!”,大有“去北京不吃烤鸭,等于白来”的架势,正因为臭豆腐是八大名菜之一的湘菜王冠上的明珠,所以它让人们以一尝为快。1958年毛主席品尝长沙臭豆腐后,对它的美味赞不绝口,欣然题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在此之后先后有彭德怀、 *** 、王震、王首道都曾先后来火宫殿视察品尝臭豆腐;1972年,毛主席曾以湘菜宴请尼克松总统,其中就有一碟来自家乡的长沙臭豆腐,在一时传为佳话,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时,在其笔记中也曾有“臭豆腐是长沙火宫殿的名菜之一”的记载;改革开放后,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港澳台同胞、文化名人,演艺明星,乃至各国政要络绎不绝,数不胜数,可见长沙臭豆腐味道之美,深得吃货们的心,于是也有了今日长沙臭豆腐生意的红火!

罗记臭豆腐

说起来长沙臭豆腐的来历,很多人会牵强附会说源自北方的王致和,以至于在 *** 上流传甚广,其实两者之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现在就给大家说说长沙臭豆腐的正史吧!据《长沙饮食志》载,长沙臭豆腐源自左宗棠的老家——湖南湘阴县,是土生土长的草根美食小吃,与王致和臭豆腐虽同为“豆族”,出生地却南辕北辙差之甚远,并无“血缘”关系。臭豆腐其实原本不叫臭豆腐,叫什么呢?叫“油炸豆腐”,在1938 年初,长沙《观察日报》本地风光栏目就曾报道“火宫殿,吃喝玩乐门门有,油炸腐最著名”。后来为啥改了名字,叫做臭豆腐呢,其实缘由是解放初火宫殿一帮年轻人在打打闹闹中喊出来的,还给写到了小吃水牌上,从此,“臭豆腐”三字不胫而走,油炸豆腐的叫法反倒被人渐渐淡忘了,到后来经过毛主席题词,油炸豆腐彻底改名为臭豆腐了。

好了,我们回归正题说说长沙臭豆腐的发轫渊源。臭豆腐大约是在天平天国运动时期,经由湘军中的湘阴人士带入长沙渐渐扎根,后来由湘阴人姜二爹发扬光大,做出了特色,成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坡子街火宫殿附近一带小吃中的一绝。

姜二爹本名姜永贵,清光绪 10 年(1884 年)出生,湖南湘阴人。上有一个哥哥,排行第二,因此后来人称姜二爹。光绪 22 年(1896 年),年仅12 岁的姜永贵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他从湘阴流浪来长沙,被一位在落棚桥做油炸豆腐的湘阴老乡收留,从此学会了油炸豆腐手艺。落棚桥,今属长沙开福区西长街办事处,原名落蓬桥,其街临湘江,《长沙县志》载:“城内落蓬桥,至此可望归帆也。”在民国时为贫民集聚地,换成现代话叫做贫民窟或者叫棚户区,且多聚娼妓,故名乐棚桥,或讹作乐朋桥。 后来,因师傅年老多病,遂将油炸豆腐担子交与姜永贵,自己回乡养病去了。姜永贵接手油炸豆腐担子后,继续在落棚桥摆摊营生,后来因受流氓地痞敲诈勒索只好走街串巷挑担叫卖,后来火宫殿固定摊位摆卖,成为当时的一绝!姜二爹卖出的油炸豆腐,从选料到 *** ,无不精益求精。他选用的黄豆,不但要求粒粒新鲜饱满,还要无杂豆无霉变无虫咬鼠伤,即使如此,买回来后自己仍要认真仔细地选一遍,残缺的豆子也挑出不要。豆子磨成豆浆烹煮时,亲自掌握火候,根据经验点卤,浓淡得宜。每片豆腐均用一方白布包裹得四正四方,码好后再夹上木板将水分榨干候用,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原胚,叫“包子豆腐”,四周没有切痕。浸泡卤水时不易脱落变形,油炸出来周边同样焦脆爽口。浸泡臭豆腐的卤水是姜二爹在师傅传授的基础上改进配方配置的,用料十分讲究,如:香菇、冬笋等材料均采用上好质量的,豆豉一直坚持使用正宗浏阳豆豉,需要吊酒时也总是选用上好白酒,有时甚至是茅台酒。独特配方中的其它用料均一一精挑细拣,所以,精心 *** 出来的臭豆腐,外表呈豆青色,质地细腻。炸过后,外焦内软,鲜香可口,既有白豆腐的新鲜细嫩,又有油炸豆腐的芳香松脆,令人食欲大开,深受食客青睐,到1949年前后已经是当时人们游玩火宫殿时必吃的小吃了。解放后姜二爹的臭豆腐摊一直紧挨着火宫殿经营,在毛主席品尝并获得题词赞誉后,火宫殿派员工向姜二爹遗孀拜师学艺,并将其作为正式员工以换取其真传,自此火宫殿将长沙臭豆腐发扬光大,并蜚声海外,成为长沙小吃中的头牌!

长沙臭豆腐的由来,长沙臭豆腐的由来简短-第1张图片-

改革之初,民营经济开始萌动发芽,坡子街、司门口、南门口以及黄兴路一带开始有不少老百姓在火宫殿周边摆摊炸臭豆腐卖米粉做小吃做夜宵,一时间火宫殿风味小吃的摊位林立,引来食客蜂聚,成为当时长沙夜生活中亮丽的一景。上个世纪90年末,罗记臭豆腐创始人罗革夫妻两人 *** 了在老家生意不错的小吃店,来长沙闯天地,选择做臭豆腐生意,以罗记臭豆腐为招牌,靠着勤奋,靠着认真炸好每一片臭豆腐,靠着认真招待好每一位顾客,用心调配汤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了众多食客的认可,生意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到今天罗记臭豆腐已经在长沙臭豆腐中很有名气了。

臭豆腐你一定吃过,可是背后的典故估计很多人不清楚

北京传统特色小吃:王致和臭豆腐的美食文化典故

王致和臭豆腐,是北京有名的老字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王致和臭豆腐这么有名呢?顾名思义,臭豆腐,就是一个臭字。

北京的老字号非常多,一说起“王致和”,大家没有不知道的,若提起王致和的臭豆腐,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臭”字名扬万里,传遍了全中国。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壮大,王致和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大型企业,由原来的石磨 *** 发展到现在的针磨磨浆 *** ,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王致和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改进着。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质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期发酵、腌制、灌汤、后期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其中腌制是关键,盐量和佐料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臭豆腐的质量,盐多了,豆腐不臭;盐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烂甚至腐败。

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种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分解了蛋白质,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使味道变得非常鲜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时用的是黄浆水、凉水、盐水等,使成型豆腐块经后期发酵后呈豆青色。

那么,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 *** 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标签: 长沙 臭豆腐 由来 简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