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可以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豆子中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在春季养生不如多吃些豆子,既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可谓是一举两得。下面,和大家分享4种豆子的做法,不仅软糯鲜香,在家常菜中也很常见,有喜欢的朋友们赶紧收藏起来吧。
红豆
【红豆花卷】
1.开始和面:
准备小麦面粉200克,放入酵母3克,白糖10克,促进酵母发酵,用清水和面,多次少量的添加,把面絮揉在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用盘子盖住,常温发酵1个小时。
2.把红豆蒸一下:
准备红豆半碗,已经提前泡软了,倒在蒸笼里面,上汽以后开始计时蒸15分钟,红豆蒸熟以后取出来,倒入盆中晾凉,晾凉以后放入一勺白糖,搅拌均匀备用。
3.开始 *** :
面团发酵好之后,在案板上撒上面粉,把面团拿出来多揉一会儿排排气,把面团搓成长条,分成6-8个面剂子,把面剂子揉圆,用细布盖住以免表面受风变干。
把圆面坯摁扁,擀成圆形的面片,在面片上挖入适量的红豆馅,像包包子那样把开口收紧。
放在案板上擀成牛舌状,翻过来刷上一点清水增加黏性,再从一头卷起来,红豆卷的生坯就做好了。
全部做好以后用细布盖住,再次发酵10分钟,蒸出来更加蓬松暄软。
4.开始蒸制:
锅内烧水,水烧开以后,把发酵好的红豆卷放入蒸锅里面,盖上锅盖蒸15分钟。
15分钟以后关火再焖2分钟,散一散热气以免花卷突然遇冷塌陷,一道简单又好吃的红豆花卷就做好了。
豌豆
【卤水豌豆角】
1.准备食材:
准备豌豆角500克,加入清水清洗干净备用。
切点葱段、姜片放入盆中,抓入八角3粒,干辣椒5克,香叶2片备用。
2.开始卤制:
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把准备好的香料倒入锅中,放入食盐5克入底味,老抽3克调色,青花椒2克,生抽5克,汤汁烧开后倒入豌豆角,盖上锅盖,小火焖煮10分钟。
10分钟后豌豆角已焖至入味,把大料挑出,把豌豆角盛入盘中即可,一道简单美味的卤水豌豆角就做好了。
荷兰豆
【清炒荷兰豆】
1.准备食材:
准备荷兰豆一把,已经择好了,放入清水中洗干净备用。
准备一个红椒,去籽后切成菱形片,为菜品增色。
2.把荷兰豆、红椒焯一下水:
锅内烧水,放入一点植物油,植物油能在荷兰豆表面形成油膜,保持荷兰豆翠绿的色泽,防止里面的营养成分流失,水烧开以后,把荷兰豆和植物油倒入锅中,焯水1分钟左右,荷兰豆返青以后倒出来,沥干水分备用。
3.开始烹饪:
锅内烧油,油烧热以后,倒入荷兰豆和红椒快速翻炒几下,加入食盐2克,鸡粉2克,从锅边淋入一点清水,开大火翻炒化开调料,勾入一点水淀粉,让调料更好地吸附在食材表面,翻匀后即可出锅,一道清脆可口的清炒荷兰豆就做好了。
黄豆
【黄豆酱】
1.准备食材:
准备适量的黄豆,提前浸泡一个晚上,让它吸足水分,这样能够减少炖煮的时间,吃着也更加软烂。
把泡好的黄豆洗干净,放入高压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没过黄豆,加入两勺食盐入底味,先用大火烧至上汽,再转小火炖5分钟,5分钟以后,打开锅盖让它自然冷却一会儿。
准备适量的线椒和小米椒,清洗干净,切成圈。
准备剁椒酱100克备用。
切点葱丝、洋葱片、姜丝放在一起,抓入一小把花椒,几粒八角备用。
2.开始 *** :
锅内烧油,油温微热时,把葱丝、洋葱等小料倒入锅中,开小火慢慢炸,提取小料的香味,小料炸干、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来不要,放入三勺豆瓣酱,快速炒出红油,再倒入剁椒酱,继续炒3分钟左右,炒出酱料中的水分,锅中的气泡越来越小,说明水分基本炒干了,把煮好的黄豆挑出豆皮倒入锅中。
用锅铲不停地翻炒,让黄豆吸收酱料的香味,加入两勺食盐,三勺白糖,一勺鸡粉,生抽20克,继续翻炒给黄豆入味,闻到黄豆的香味后倒入青红椒圈,继续翻炒2分钟,青红椒炒熟以后即可出锅。
放入10毫升的高度白酒,搅拌均匀,白酒能够抑制细菌,防止黄豆酱变质,做好的黄豆酱可以放在无水无油的密封容器中保存,随时取用,一道香辣下饭的黄豆酱就做好了。
夏天编辑
俗话说:夏吃豆,胜吃肉。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公众号,最新发了一篇令人百感交集的推文,《致错过的2022年份本地蚕豆》:
每到春夏之交,本地蚕豆是一样对上海人来说时不我待的应季美味。
它上市只有7天,168小时,分分钟都在年华老去。
为了守护它的鲜嫩,坊间有不少关于如何“伺候”它的“传说”。
今年气温比较高,本地豆差不多4月下旬就上市了,比往年要早一些。
在对解封的漫长等待中,上海人就这样错过了他们谜一样信仰的本地美食。
这个季节,杭州人的餐桌上,也少不了一盘鲜嫩翠绿的豆。区别只在烧法不同,有时是当配角,炒虾仁、蒸咸肉糯米饭;有时是主角,只做自己的爱“豆”,盐水煮或是油盐清炒,又或者加点雪里蕻,怎么烧都好吃。
这里的“豆”一般指两种,豌豆和蚕豆。
杭州人将这两种豆分辨得明明白白,小的就是豌豆,也叫寒豆;大的就是蚕豆,也叫大豆;剥出的蚕豆掰开两瓣,就叫豆板。
然而,就是这两种看似平平无奇的豆,却因为它们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还真的搞“晕”过不少人。
橙友“南山客”在橙友圈发了一个帖子:“从小记得一句话,立夏吃蚕豆糯米饭。其实这句话说的蚕豆是豌豆,但我们那里不知怎么回事,把豌豆叫蚕豆,把蚕豆叫罗汉豆。是不是有点晕?”
同样迷惑的,还有橙友“April”,她说,每次面对蚕豆和豌豆,脑子里都要经过一个翻译过程,才能确保不会叫错,否则就会正好倒过来,把蚕豆叫豌豆,把豌豆叫蚕豆,“因为在老家,豌豆的名字是‘细蚕’或‘细蚕粒’,蚕豆叫‘串豆’,差不多这个音,所以认字以后,就想当然以为‘细蚕’,肯定就是蚕豆,那么‘串豆’就是豌豆了”。
还有很多地方,把豌豆,叫做青豆,把蚕豆叫佛豆、胡豆,大豆呢,又叫做黄豆,管青豆又叫毛豆……
豆豆们啊,你们到底谁是谁?我们决定认真研究一番“神奇的豆豆”,让它们“认祖归宗”。
江南地区有立夏吃豆的习俗。
现在这个时节,餐桌上自然少不了豆子。不过,关于各种豆,不同地方的叫法有些不同,走进菜场,还真不确信自己能叫对。比如蚕豆和豌豆,在爱问各种问题的橙友圈,就有橙友“把豌豆叫蚕豆,把蚕豆叫罗汉豆”。
是不是有点晕?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按照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大豆和杂豆。
在2009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大豆》标准中规定,根据大豆的皮色,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等。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黄大豆就是黄豆,是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一种大豆。
豆类拥有植物中最接近肉类的质感,一颗黄豆,被聪明的中国人做出了花样吃法——豆浆、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腐乳……大豆可以变换出无限可能。
曹植《七步诗》中写,“煮豆燃豆萁”,煮的就是大豆。根据《史记》的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豆萁,指的是豆茎。
除了大豆以外的其他各种豆,统称为杂豆。
橙友 连国庆 摄
杂豆的蛋白质和糖类含量高,常见的如豌豆、蚕豆、绿豆、赤豆、扁豆、豇豆等。也就是说,现阶段在杭州最得宠的豌豆和蚕豆,也就是橙友圈很多人分不清的两种豆,都属于杂豆类。
人类已经吃了7000年豌豆了
豌豆是全世界都很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原产于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早在7000年前后的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采摘豌豆作为食物了。到了大约6000年前,人类学会了种植豌豆。
这种作物可能是经南欧向西,以后又向北逐步传播,大约在隋唐时代经丝绸之路进入了我国,《广群芳谱》中就列举历代豌豆的名称,如“胡豆”“回纥豆”“戎菽”“小寒豆”等,都与西域有关。豌豆在广东地区,称为“麦豆”或“雪豆”。
在欧洲,中世纪之前的人们一般都是吃晒干的豌豆种子,吃的时候需磨成粉或是煮成粥,晒干的豌豆能有多硬?安徒生笔下的“豌豆公主”最有发言权,睡觉的时候身下垫二十层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仍能被床板上的一颗豌豆硌得浑身不自在。
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说,自己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豌豆的硬度。
成熟豌豆是典型杂豆,它淀粉多,脂肪少,蛋白含量在17%-25%左右,脂肪含量基本在1.5%以下,而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大豆的2倍,普遍在60%-65%。
所以豌豆不能用来榨油做豆腐,但可以作为主食吃。豌豆特别嫩的时候,可以连带豆荚一起盐水煮着吃,软糯清甜。
荷兰豆并不是荷兰的豆
荷兰豆从植物学上也属于豌豆属,所以也算是豌豆种类中的一种,是由普通的豌豆演化而来的,身材是扁平状的。
关于荷兰豆,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叫它“荷兰豆”,荷兰人叫它“中国豆”。怎么回事呢?荷兰豆原产地在亚洲(中国西南边陲以南的缅泰边境一带)。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在缅泰边境发现这种豆,把它带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广州大学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利梓淇在2021年第4期《农业考古》发表的《荷兰豆传入中国初探》中提到,荷兰豆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源头:一是17世纪荷兰占领中国台湾时期,开始在台湾地区种植,并在雍乾时期传入福建一带;二是乾隆五十年或五十二年,荷兰商船来粤贸易时带来了荷兰豆的豆种,再向海南与广东、福建以北地区传播。
甜豆是豌豆和荷兰豆的杂交品种
甜豆是豌豆和荷兰豆的杂交品种,嫩嫩的,姑且就算做是它们的“宝宝”。豆荚胖乎乎的和豌豆很是类似,豆子则要比豌豆的小一点、比荷兰豆的大一点。从豆荚颜色来说,甜豆绿得更深一些,豌豆则更浅一点。但剥出来又相反,甜豆的豆子颜色浅,豌豆的豆子颜色深。
蚕豆为啥叫蚕豆?
这是杭州人在春末夏初时节必吃的一种时蔬,微博上曾有过一个热门话题,#蚕豆就像北方冬天的大白菜# 。有一种说法是,带壳蚕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为了消除眼疾,立夏以吃蚕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蚕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跟豌豆一样,蚕豆也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豆。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被人类种植食用的历史非常古老。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开始种植蚕豆了,连古埃及的坟墓中都有发现。
蚕豆生长速度很迅猛,营养又较为均衡,被很多国家广泛种植。云南大理州农科院段杰珠曾做过研究,蚕豆是世界主要豆科作物之一,有70多个国家大约400多万公顷栽培面积。中国是蚕豆种植面积更大的国家之一,约有140万公顷。
中国人爱吃蚕豆,但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说:“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 但江南一带的人们却把鲜嫩的蚕豆当作一种天赐美食,没有蚕豆的春天就没有灵魂。
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在《题蚕豆花香图尺页》中曾这样描写:“蚕豆花开映女桑,芳茎碧叶吐芬芳。田间野粉无人爱,不逐东风杂众香。”
关于蚕豆名字的由来,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讲,“蚕时始熟,故名”。他认为蚕豆的采摘时期是在采桑养蚕时而得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蚕豆》中讲,“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这是从形状上来命名的。农历三月古称蚕月,正是眼下的暮春时节。
橙友 Small薇 摄
橙友 勇往直前1 摄
蚕豆的生长方式很野蛮,拼命向上,不用怎么施肥、浇水,自己就长大成熟了。这两天去菜场里,你很容易就能发现一大包一大包用塑料袋灌满的蚕豆,鼓鼓囊囊堆放在一起,10块5斤。手脚麻利的“马大嫂”们,买了直接就在路边剥豆儿。
罗汉豆、茴香豆都是蚕豆
蚕豆从嫩到老,各有吃法。最经典的搭配是炒雪里蕻。袁枚在《随园食单》就收录了一种蚕豆做法的描述:“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
还有一种吃法,是水煮。鲁迅的《呐喊·社戏》中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通常我们烧的时候,要在豆嘴处剪开一刀,方便吃的时候吐壳。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嫩蚕豆慢慢变成老蚕豆,就不适合清炒了,它的更佳归宿是做成油炸豆瓣或者“茴香豆”。
油炸豆瓣 橙友 宁静 摄
大多数人认识茴香豆,是从鲁迅《孔乙己》中了解到的。这道江南绍兴地区的下酒小食,咸鲜醇厚,回味无穷。
蚕豆,爱的人可以很爱,顿顿吃也不觉腻,但也有人一点不待见它。总觉得有一股子奇怪味道,像极了“脚臭”。
当然,还有的人,天生是不能吃蚕豆的,这是一种病,叫蚕豆病。
蚕豆病的全称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由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有蚕豆病的人主要是男性,中国男性的发病率大约在2%到5%之间。
如果没有蚕豆病的朋友,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吃蚕豆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吃太多豆子容易在肠胃内产生气体,仅从社交上来说不太友好。
毛豆是还未成熟的黄豆
或许会有人问,前面怎么没提在哈尔滨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毛豆呢?
毛豆因为外皮有很多细毛,大家叫它毛豆。毛豆不是杂豆,是大豆,它是一种还未成熟的黄豆,又叫菜用大豆。
当毛豆成熟后,脱水、变小、变硬,就成为大豆。
毛豆的蛋白质和钙含量,在蔬菜界是数一数二的,每100克毛豆大约含13克蛋白质,和鸡蛋不相上下,每100克含有135毫克的钙,比牛奶还要高。
哈尔滨人的夏天,少不了毛豆。只是现在还不是它的主场时刻,要等到天气闷热的时候,开瓶冰镇啤酒,搭配毛豆、花生、豆腐卷,可以称之为“消夏三宝”。
青豆和豌豆不是一回事
青豆和豌豆,虽然颜色都是滴滴绿的,但完全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青豆应该叫做“青大豆”,和黄豆黑豆一样,属于大豆类。
怎么才能加入大豆家族?主要是看蛋白质和脂肪,要“双高”。青豆就满足了这个条件,而豌豆脂肪少。虽然青豆也可以用来做豆制品或榨油,但它最常见吃法还是作为零食,例如炒青豆。
Pea和Bean怎么区分?
不同的豆 国外也有不同的叫法
由于豆对人类来说实在太重要,从2019年开始,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2月10日为世界豆类日(World Pulses Day)。
在国外,人们经常把各种类型的豆子煮熟烹饪,也会将嫩豆子直接调和橄榄油拌凉菜沙拉。
英式早餐里,不可缺少的焗豆一般用的是白豆(Haricot Bean);意大利人会用腊肠来配豆子吃;德国的传统搭配是酸白菜加猪肉,再加一碗扁豆汤(Lentils Soup);在美国南方很多州,人们会在元旦吃形似钱币的豆子,比如黑豆(Black Bean),祈求繁荣与好运。
Pea和Bean虽然翻译成中文都有豆的意思,但不是同一种属的攀缘植物。Pea植物中空,果实是整体的;Bean植物则为实心,果实可以破成两半。
Mung Bean 绿豆
Soybean 黄豆
Red Bean 红豆
Broad Bean 蚕豆
String Bean 豆角,四季豆
Pea 豌豆,豆角
Cowpea 豇豆
Chickpea 鹰嘴豆
Snow Pea 荷兰豆
Pea来自中古英语Pease,最初源自古英语Pise,后来被人们误认为是复数形式,从而直接缩略为Pea。
古英语Bean源自原始日耳曼语Bauno,还有很多同源词: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aun,中古荷兰语Bone,荷兰语Boon,古高地德语Bona,德语Bohne。
Bean作为“价值小的东西”的隐喻,在1300年就被证实使用了,现在仍可以用“not worth a hill of beans”表达某物一文不值。
在英国民间传说中,幸运豆或魔豆的概念来自于偶尔被冲上康沃尔和苏格兰西部的异国豆子或大种子,它们是由墨西哥湾流从加勒比海或南美洲带过来的。这些豆子被格外珍视,人们相信可以以此躲避邪恶的眼睛和帮助孕妇分娩,如今用“full of beans”可以形容人们精力旺盛。
来源:都市快报
中文名:大花野豌豆
学名:Vicia vilosa Ohwi
英文名:Bunge Vetch
别名:毛苕子
类型:冬季一年生或夏季一年生豆科作物
混播:小粒谷物、紫花豌豆、钟豆、绛三叶、荞麦
大花野豌豆是豆科、野豌豆属一二年生缠绕或匍匐伏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有棱,多分枝,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分枝;托叶半箭头形,小叶片长圆形或狭倒卵长圆形,先端平截微凹,稀齿状,上面叶脉不甚清晰,下面叶脉明显被疏柔毛。总状花序长于叶或与叶轴近等长;萼钟形,被疏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红紫色或金蓝紫色,旗瓣倒卵披针形,先端微缺,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子房柄细长,沿腹缝线被金色绢毛,花柱上部被长柔毛。荚果扁长圆形,种子球形,4-5月开花,6-7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江苏、安徽及西南等地。生于海拔280-3800米山坡、谷地、草丛、田边及路旁。
生长习性:
大花野豌豆在温带地区,一般呈一年生性状,而在北亚热带以南地区,除春季出的苗当年完成生育期呈一年生性状外,秋季出的苗,一般能以绿色株丛越冬,翌年完成其生育期,则呈现越年生的性状。8月底9月初出的苗入冬前能开花,越冬较困难,9月底以后出的苗,可以安全越冬,来年2月中旬返青,5月下旬荚果成熟,生育期长达230-240天,而3月上旬以后出的苗,一般于6月上旬果熟,荚果成熟后,植株很快干枯,生育期约90天左右,比越年生的物候期推迟7-10天,比温带地区提前15-25天。
主要价值:
大花野豌豆茎蔓细弱,茎叶柔软,无怪味,但有疏长毛,在中国青海省东部牧区,牛,羊仅采食其幼嫩茎叶,被视作低等牧草;在亚热带地区,其幼嫩茎叶,马、牛、羊均乐食;开花后马、牛亦乐食,绵羊采食,晒制成青干草,马、牛;羊均采食,但产草量不高,应是一种中等豆科牧草。 大花野豌豆适于放牧利用,在开花期以前,以放牧牛、羊为好,也可晒制于草饲喂马、牛、羊,幼嫩时,刈割后切碎喂猪、禽均可。 除饲用外,它富含氮、磷、钾等肥分元素,可作绿肥利用,全草可入药,花可治中风后口眼歪斜、吐血、咯血、肺热咳嗽等症;种仁治水肿;果荚治脓疮、水火烫伤;叶入药能治无名肿毒和蛇咬伤等。
功能:
提供氮源:毛苕子春季生长量及氮产量都很高,几乎没有豆科作物可以与之相匹敌。毛苕子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个顶级的氮生产者。
土壤改良:毛苕子通过减少径流以及植物残体产生的大孔隙使更多的水分渗入土壤剖面中,提高了根区冬季水分供应量;减少地表积水、土壤和沙质壤土中的土壤板结;改善地表粘性,使得土壤结构疏松易碎。
抑制杂草:秋季种植的毛苕子在春季生长旺盛,主要通过遮阴来抑制早期杂草生长。毛苕子的植物残体有弱化感作用,对邻近其它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节约水分:毛苕子比其他野豌豆更耐旱,只需少量水分就能在秋天建植,春季恢复营养生长。
吸收磷素:相对于绛三叶、红三叶或绛三叶/黑麦草混播,毛苕子磷含量较高。在蔬菜作物田施家禽粪便后的土壤上种植毛苕子,使土壤中磷含量水平更低,毛苕子有效吸收了土壤中的磷素。
适应多种耕作制:毛苕子非常适合在夏初或移栽目标作物之前种植,以提供氮和有机覆盖物。
适应广泛:少氮量高,生长旺盛,可适应不同土壤条件;需肥量少、耐寒性强,使毛苕子称为应用最广泛的冬季一年生豆科作物。
推荐品种:
光叶紫花苕:毛苕子的变种之一,该变种最早在美国俄勒冈州种植,以后在其东南部诸州均有栽培。我国于20世纪40年代引入江苏,之后河南,山东,安徽、湖北、云南、四川等省均推广栽培。水分条件好的地方产量略高于毛苕子。光叶紫花苕是我国产量及交易量更大的毛苕子品种。除了该变种,真正的毛苕子目前产量极小,市面上几乎见不到。
这几款好吃的豌豆品种,口感细嫩,味道带甜!现在种正合适豌豆是秋冬季节种植非常普遍的豆类作物,其营养价值非常高,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等,这些都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元素,日常饮食中多多摄入这些营养,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豌豆可食的部位很多,有的人爱吃豌豆苗、有的人爱吃豌豆荚,有的人爱吃豌豆粒,所以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可以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喜好来选择适合的品种种植!
一、无须豌豆苗——吃豌豆尖的选它
这个品种主要是种来收豌豆苗吃的,可以种密一点,行株距控制在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豌豆苗叶尖肥厚,颜色嫩绿,口感甜嫩还带点清香,非常好吃。
豌豆尖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尤其丰富,种豌豆苗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个品种哦~
点击下方商品卡片,了解品种详情!
二、臻选荷兰豆911——吃豌豆嫩荚的选它
这个品种主要是用来收豌豆荚的,它的优势就是双荚率特高,产量非常好!豆荚最长可以达到16厘米左右,宽度3厘米,是很蔬菜基地种植的油亮豌豆品种!
结果能力很好,而且豆荚肉厚,口感香甜脆嫩,味道鲜美~而且这个品种本身对于白粉病、菌核病的抗性也非常不错,种植起来十分省心省事儿。
想试试这个品种的农户,点击下方商品卡片了解种植详情咯~
三、长寿仁甜豌豆——吃豌豆粒的选它
这个品种注意是采收甜豌豆粒的,用种熟食、速冻加工或者 *** 罐头,豌豆粒口感甜嫩,是目前市面上很受欢迎的那一种甜豌豆品种。
普遍单花单荚,豆荚长度在9厘米左右,每个豆荚可以采收甜豌豆6-10颗,单株可结荚20个左右,所以整体产量也是非常不错的!
想种这个豌豆品种的农户,点击下方商品卡片购买种子吧~
健身达人都爱的鹰嘴豆,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特别好,吃起来也很简单鹰嘴豆是有名的健身界网红,蛋白质“爆表”的它,也深得素食达人喜爱。因形状如鹰嘴,而得名鹰嘴豆,又叫桃儿豆、鸡头豆,属野豌豆族,是豆科植物中的稀有品种,许多古文献中都有记载。
鹰嘴豆属于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低GI食物,虽然脂肪含量比红豆、绿豆等稍高,不过其中75%是不饱和脂肪酸(所谓“好”脂肪),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适当吃对人体有益!
再加上它含有一种叫谷甾醇的植物甾醇,能干扰胆固醇吸收,有助于调节血脂,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鹰嘴豆中有一种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棉子糖,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结直肠癌有帮助。
而在中医看来,鹰嘴豆药食两用,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壮阳、润肺止咳的作用,养生保健作用价值高。
鹰嘴豆的吃法很多,比较常见的吃法是鹰嘴豆泥、打豆浆、煮杂豆粥或者磨成粉烙饼,今天小二教您其它的吃法!
自制独家秘酱
做出酱香浓郁菜肴
当你嘴馋又怕胖时,就可以试试下面这个酥脆鹰嘴豆的做法,可以当作下酒佐料、零食或者配菜吃。
酥脆鹰嘴豆
解馋小零食
也可以用空气炸锅来 *** 酥脆鹰嘴豆,不怕油脂的人还可以下油锅炸。根据不同的 *** 工具来调整时间,如果不太脆就是时间不够,但也别烤或炸太久,时间太久水分太干,豆子就会变得干硬反而不好吃了。
温馨提示:
虽然鹰嘴豆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但也属于豆类,一次不要吃太多,吃太多了也容易导致胀气、消化不良的。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这种野草原来这么出名,有药用价值,还能栽培赚钱,三季可采!说道这种野草大家一定都认识。咱们农村路边,溪边,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凉湿处就能看到。这是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区。花期3~7月,果期5~11月。而且这种野草更大的价值就是药用价值。
那就不卖关子了,这种草,就是散血草,也叫白毛夏枯草、破血丹。说来,这草很出名,有很多药品都跟着这种草药有关。
散血草全草能入药,煎水内服治肺脓疡、肺炎、扁桃腺炎、咽喉炎、气管炎、腮腺炎、急性胆囊炎、肝炎、痔疮肿痛、鼻衄、牙痛、目赤肿痛、黄疽病、便血、白尿、血瘀肿痛、产后瘀血、妇女血气痛等症,有镇痛散血之功效。外用治金疮、刀伤、外伤出血、跌打扭伤、骨折、痈肿疮疖、狂犬咬伤等症。而且它还能兽用,治疗牛马肚痛发水!
这种草种植也相对容易。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以疏松肥活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好。
散血草可以用种子或分株繁殖。而且套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间种蚕豆、豌豆、玉米等。这样不仅给散血草创造了一个阴凉的环境,而且还能多一项收入。而且这种草药可以三季采收。种植散血草遇到问题的话,可以上云种养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平台。里面 *** 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种植散血草,要多注意除草。不然就会影响到散血草的生长和产量。
您对散血草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本文只作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切勿盲目跟风。)
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三个科,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禾本科提供粮食,对农耕文明居功至伟;十字花科占据菜市场之半壁江山,兼供油料;豆科是大杂烩,啥玩意儿都出,你关心的粮食和蔬菜一个都不少,而且都很强势。不信就跟着我捋一遍。
图1 大豆
1、大豆/Glycine max,俗称毛豆、黄豆,大豆属。原产我国,一般认为由野大豆/G. soja驯化而来。全国各地栽培,以东北最为声名远播。最早是食叶蔬菜,“藜藿之餐”的“藿”即大豆叶子,粗粝不堪食;后来人们发现种子远比叶子更有价值,大豆逐渐转型为粮油作物。谢天谢地,大豆的高蛋白对食谱缺少肉类的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没它简直就要亡国灭种。
图1.1 各种颜色的大豆
图1.2 黑豆芽
大豆的花很小,紫色或白色,种子以黄色居多,也有黑、青或褐等色型。不论种皮什么颜色,成分都差不多:脂肪约20%,蛋白质约40%,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之高在植物领域堪称翘楚;除供直接食用和发豆芽之外,还能榨油和 *** 豆腐、豆浆、豆腐脑、腐竹等各种豆制食品。西方在中国推广“植物肉”,实属班门弄斧。
图2 落花生
2、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落花生属,原产南美洲巴西,明代传入我国。通用名花生,又有俗名曰地豆、番豆或长生果,我乡呼为长果。花冠黄色或金黄色,子房插入土下,并于地下发育成熟。荚果种子数目和品系有关,过去北方常见1~2个,小时候看见3个豆的往往视若珍宝,后来我发现湖北的花生4~5个种子稀松平常,一两个的反而极少。
图2.1 花生
图2.2 花生芽
花生虽然传入时间较晚,但却熟悉得就像自家孩子一样。可生食或熟食, *** 各种菜肴(“但凡有个花生米,也不至于喝成这样”)、副食品;还是极为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0%以上,花生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豆油(像我这种味觉愚钝的人是尝不出的)。如今又开发了新吃法“花生芽”,美其名曰“长寿芽”,据说味道尚佳。
图3 长豇豆
图3.1 短豇豆
图3.2 豇豆
3、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豇豆属,兼具粮食和蔬菜两大功能,起源地极有可能热带非洲。有三亚种:豇豆/subsp. unguiculata、短豇豆/subsp. cylindrica和长豇豆/subsp. sesquipedalis。前二者为直立草本,豆荚短和更短,主要是吃种子,可直接当主食,“八宝粥”中有之;后者是攀援草本,豆荚长而下垂,嫩荚作蔬菜食用,生食亦无毒。
图4 绿豆
图4.1 绿豆
4、绿豆/Vigna radiata,豇豆属,原产我国。如同很多城里人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绿豆这东西虽然司空见惯,但多数人没见过绿豆的植株。绿豆为直立性草本(植物志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也常见上部呈缠绕状),有点像短豇豆,浑身有长硬毛。种子淡绿色或黄褐色,短圆柱形,可作为杂粮食用,也能 *** 豆沙、粉丝或粉皮等,或制成芽菜供蔬食。
图5 赤豆
5、赤豆/Vigna angularis,也叫红豆、小豆、红小豆,豇豆属。原产我国,各地均有之。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株和绿豆相似,荚果也都是圆柱形,但赤豆的荚果无毛,绿豆的荚果被散生的长硬毛,可据此分辨。种子长圆形,通常暗红色,也有其它颜色,(按干豆计算)含蛋白质21-23%,供食用,煮粥、制豆沙均可,八宝粥中常见。
图6 赤小豆
6、赤小豆/Vigna umbellata,又名米豆、饭豆,豇豆属。可能原产我国,南方栽培较多。一年生草本,茎纤细,恐怕是直立不起来,荚果线状圆柱形,下垂,种子长椭圆形,通常暗红色,或为褐色、黑色或草黄色。种子供食用,吃法同赤豆,外观上和赤豆更大的区别就是个头大小:赤豆的种子长5-6毫米,宽4-5毫米;赤小豆的种子略小,直径只有3-3.5毫米。
图7 菜豆
图7.1 菜豆
图7.2 菜豆
7、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即四季豆,东北称豆角,我乡叫芸豆,菜豆属。原产美洲。主要以嫩荚入馔(国外如墨西哥等地亦专取种子食用),品种极多,植株形态及荚果、种子的形状和颜色均有较大的变异,风味亦有不同,东北油豆和南方龙牙豆就很不一样。注意,食用时须彻底熟透,不然可能中毒,每年都能放倒不少人,工地临时食堂是重灾区。
图8 荷包豆
图8.1 荷包豆
图8.2 荷包豆
8、荷包豆/Phaseolus coccineus,又名红花菜豆、龙爪豆、看豆或看花豆,菜豆属。原产中美洲,我国东北、华北至西南有栽培,但较为少见。多年生草本,温带作一年生栽培,有块根。花冠鲜红色,偶有白色,可供观赏;种子阔长圆形,深紫色而具红斑、黑色或红色,大而味美,可食用。在原产地,嫩荚或块根均供食用,我国只吃种子。
图9.1 棉豆
9、棉豆/Phaseolus lunatus,俗名雪豆、大白芸豆、香豆、金甲豆,现在流行叫利玛豆(Lima beans),菜豆属。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方及山东、河北等有栽培。花冠白色、淡黄或淡红色,荚果镰状长圆形,略似扁豆,内有种子2-4颗。荚不堪食,吃的是种子,但有的品种种子含氢氰酸,须先用水煮沸,然后换清水浸过方才吃得(怪不容易的)。
图10 扁豆
图10.1 扁豆
10、扁豆/Lablab purpureus,我乡称为“眉豆”,扁豆属。或原产印度,我国南北皆有栽培。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圆状镰形,顶端有弯曲的尖喙,因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嫩荚作蔬菜,鲜食有浓郁青草气息,须熟透方无忧;或晒制成“豆角干”,食用前再浸水,口感劲道,别有风味,个人感觉胜鲜品一筹。p.s. “扁豆焖面”用的是豇豆,并没有扁豆。
图11 豌豆
图11.1 豌豆
图11.2 无须豆尖
11、豌豆/Pisum sativum,俗名荷兰豆、麦豆、雪豆,豌豆属。原产西亚和地中海沿岸,约2000多年前传入中国。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圆形,有皱纹或无(想起孟德尔遗传实验了吗?),黄色。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川人喜食豌豆尖(豌豆巅),而卷须有碍口感,四川农业科学院为此专门培育了无卷须的豌豆品种,足见真爱在斯。
图12 蚕豆
图12.1 蚕豆
图12.2 怪味豆
12、蚕豆/Vicia faba,俗名胡豆、佛豆等,野豌豆属。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我国各地栽培,以长江以南为盛。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民谚“蚕豆花开黑良心”,即由黑色斑而来。种子含蛋白质22.35%,淀粉43%,嫩时可为时蔬炒食,干制后也能作为粮食磨粉制糕点和小吃,著名小零食“怪味豆”的原材料即是蚕豆。
图13 兵豆
图13.1 兵豆
13、兵豆/Lens culinaris,又名小金扁豆、滨豆、鸡碗豆、小扁豆、扁豆,兵豆属。原产我国,很多省份都有种植,云南等地较多。植株纤弱,略像野豌豆,花白色或蓝紫色,荚果长圆形。种子形状有点怪,我之一次见到时误以为是人为压扁的,仔细看才发现是两面鼓的双凸镜形。种子供食用,“八宝粥”中或可见到,也能制成兵豆芽炒着吃。
图14 四棱豆
14、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四棱豆属。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有栽培。一年生或多年生攀援草本,具块根,花冠蓝白色;荚果骨骼清奇,呈带翅的四棱状,黄绿色或绿色,或具红色斑点。嫩荚水分含量恰到好处,炒着吃口感很赞,嫩叶和块根也能吃,不可多得的全才。可惜只宜热带生存,难以推广开来。
图15 鹰嘴豆
图15.1 鹰嘴豆
15、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又名回鹘豆、鸡豆或桃豆,鹰嘴豆属。原产西亚、地中海沿岸和埃塞俄比亚等地,我国西北、华北以及山东、台湾等地有引种。一年生或多年生攀缘草本,花白色或淡蓝色、紫红色;荚果卵圆形,种子一端有细尖,故名“鹰嘴”。种子营养价值高,可同小麦一起磨成混合粉做主食用,或加工成副食品,嫩豆粒、嫩叶均可作蔬菜。
图16 木豆
图16.1 木豆
16、木豆/Cajanus cajan,又名三叶豆,木豆属。原产地或为印度,我国南方有引种栽培。该种与一般豆科作物不同,为直立灌木,故以木为名。花冠黄色,颇为美丽;荚果线状长圆形,种子近圆形,种皮暗红色,有时有褐色斑点。可食用部分是种子,直接煮食、炒食、烘烤、蒸食、油煎均可,或磨成面粉做点心和甜食,亦可 *** 豆芽菜食用。
图17 刀豆
图17.1 刀豆的种子
17、刀豆/Canavalia gladiata,又名挟剑豆、尖萼刀豆,刀豆属。原产非洲热带,我国长江以南有栽培。缠绕草本,茎数米长,花冠白色或粉红;荚果长20-35厘米,宽4-6厘米,形如长刀,气势恢宏;种子椭圆形,红色或褐色。嫩荚和种子可食,但须盐水和清水各煮一遍方可保证安全,这点和棉豆相仿。另有直生刀豆/C. ensiformis,仅产于广东、海南,略。
图18 豆薯
图18.1 豆薯的块根
18、豆薯/Pachyrhizus erosus,俗名凉薯、地瓜、沙葛,豆薯属。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方多有栽培。多年生缠绕草本,茎粗壮,花和荚果长啥样都不重要,重点长在地底下:肉质根呈纺锤形或扁球形,直径在20-30厘米左右,味甜,生食熟食两相宜,北方菜市场偶见。该种植物有点怪脾气,除主根之外的所有部位均含有危险毒素,无法安全食用。
以上共国内豆科蝶形花亚科作物共18种,除豆薯外,可食用部分均包括嫩荚或种子,统称豆类也说得过去,其中全国广布者8种左右,其余的要么局限于南方,要么极具地方特色。此外,云实亚科之酸豆/Tamarindus indica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二种,前者果肉可食,后者嫩芽和种子也都能吃,但和上述豆类归在一起,总感觉有些违和,权且略去。
p.s. 最近写了不少类似“大汇总”的文,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兴趣使然,“集邮癖”作祟;二方面也是学习的过程,就当是个人学习笔记。这样的文章难免有摘录植物志字句的情况存在,因为你不可能自己凭空瞎编,算不算抄袭是个“妊者见妊,痔者见痔”的问题,我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Over。
豌豆大量上市,10元5斤碰到别手软,分享3种保存 *** ,随时有的吃每年的春天,都有很多的新鲜食材上市,让我们大饱口福,现在是春末夏初,正是豌豆上市的季节,青色的豌豆,圆润饱满,营养特别丰富。
我们这边菜市场就有好几家卖新鲜豌豆的,10块钱就能买5斤,感觉还是挺划算的,可以用来炒菜,煮五香豌豆,味道都非常不错,如果碰到别手软,平时可以多囤一些,随时想吃都能吃。
豌豆既是蔬菜又是主食,原产于亚洲西部和地中海地区,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农作物之一,豌豆的营养特别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钙,磷,钾等。
青豌豆里面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钾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据科学研究表明,每100克豌豆里面含钾823毫克,可谓是补钾的健康食材。
春天的豌豆很便宜,还新鲜,如果遇到不多囤点,实在是有点可惜,所以碰到豌豆别手软,买上几斤保存起来,随时都能吃。
那么豌豆应该怎样保存呢?有的人喜欢把豌豆直接放到冰箱保鲜层里面,其实那样并不能保存太久,几天还可以,如果时间长了,豌豆就会坏掉。
如果直接把豌豆放冰箱里冷冻,会降低豌豆里面酶的活性,口感和味道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不建议直接冷冻。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个保存豌豆的小妙招,喜欢的朋友就一起来试试吧。
【保存豌豆的3个小妙招】
【之一个】
1.首先我们要选择新鲜的豌豆,挑选哪些看起来比较饱满的,注意豆荚发白的,生虫的不能要,要选择绿色的,鲜艳的。
2.豌豆买回来以后,我们要把豌豆剥皮,把豌豆子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再加入一勺食盐,用来清洁杀菌,然后用手淘洗两遍。
3.把豌豆控水以后,再全部放入拌菜盆里面,加入一勺食用油,用筷子拌匀,加入食用油可以锁住豌豆里面的水分,然后装入保鲜袋里面,扎紧口放入冰箱里面冷冻即可。
【第二个】
1.新鲜的豌豆去皮,用水洗净捞出控水,再把控水后的豌豆放入炒锅里面,加入一勺食用油,不需要太多,开小火,用木铲把豌豆翻炒均匀,一直炒到豌豆返青就可以关火了。
5.然后把炒好的豌豆倒入盘子里面,自然放凉,再把豌豆分别装入几个保鲜袋里面,放到冰箱里面冷冻,想吃的时候,取一小袋加热就可以了。
【第三个】
1.准备豌豆子三到五斤,用水清洗干净,放到漏勺中控去水分。
2.蒸锅中提前烧水,等水烧开后关火,打开锅盖,放入控水后的豌豆子,盖上锅盖,开大火连续蒸1分钟。
3.然后把蒸好的豌豆子捞出,放入凉水盆中过凉,等豌豆冷却后捞出控水,再放到阳光下面晾晒一个小时,把晾晒好的豌豆装入保鲜袋里面,或者是装到瓶子里,放入冰箱里冷冻,连续放几个月都没有问题,想吃的时候取出来解冻,用来炒菜,熬粥,蒸米饭都可以。
下面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豌豆好吃的做法:
【豌豆炒肉末】
1.准备新鲜的豌豆一份备用,胡萝卜半根切成胡萝卜丁,蒜子几个拍扁剁成蒜末,猪瘦肉一块剁成肉末。
2.锅中添入适量的清水,加入一勺食盐和少许植物油,水开后下入豌豆和胡萝卜丁,煮至8成熟时捞出备用。
3.重新起锅添入食用油,放入蒜末炒香,再倒入肉末翻炒,把肉末炒至变色以后,倒入豌豆和胡萝卜,快速翻炒几下。
4.加入料酒去腥,老抽上底色,继续翻炒均匀,加入食盐,蚝油翻炒几下,最后淋入芝麻油,简单翻炒几下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好了,今天的美食菜谱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做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栖霞山·植物百科】救荒野豌豆:《诗经》中的“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小雅·采薇)
这里的薇,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植物,也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充饥的主角——救荒野豌豆,也叫箭舌豌豆。
偶尔部分图片源自百度,仅做科普。图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南京栖霞山(ID:njsqxs)”。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后台编辑,我们一定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