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秋后的“中药版”酸梅汤火了。
在网上,“花十元去找中医配酸梅汤”的话题一度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引来超过2400万网友围观。很多视频博主纷纷晒出拿着配方走进药房抓药的经历,仅花费低廉的价格,就能收获一份酸梅汤原材料。在浙江省中医院,由于这几天 *** 酸梅汤订单太多,甚至一度挤爆了医院的服务器。有网友调侃,“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中药版”酸梅汤为什么会突然备受追捧?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扶持,使中医药文化不断融入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健康养生是中医药文化显著特色之一,其顺应自然等思想数千年来已悄然植根于国人内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养生的当下,“中药版”酸梅汤走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式,无不体现出我们祖先的智慧。如今,“中药版”酸梅汤备受年轻人青睐,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蓬勃生命力,体现出中药茶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各地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不妨以此为契机,抢抓市场机遇,根据消费者需求,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发出更多中药茶饮,来满足民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当然,包括酸梅汤在内的各类中药茶饮虽好,但广大网友也要谨遵医嘱。专业医生就明确提醒,酸梅汤里的中药材成分并不适合所有人的体质,需要注意是否对症以及自身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饮用。如果饮用不当,很可能反受其害。
来源: 今晚报
中药房里的酸梅汤火了一扎酸梅汤是很多人吃火锅时的标配,但近来,“中药房”酸梅汤忽然火了,大量顾客选择到中药房购买原材料,回家自煮“纯净版”酸梅汤。
记者走访发现,各家中药房的酸梅汤配方略有不同,除乌梅、山楂、甘草、陈皮等中草药比较主流外,有的会使用桂花,有的会使用桑椹,还有的使用玫瑰花或洛神花……也有药店表示,只销售中草药,如顾客需要玫瑰花等配料可自行在外购买。
价格方面,一锅自煮的酸梅汤成本价约在二三十元。有药房人员表示,买配方版酸梅汤也需理性购买,不赞同盲目跟风,得看配方版酸梅汤是否适合个人体质。
来源: 新闻晨报
消暑必备「酸梅汤」(北京同仁堂配方)最近北京雷雨不断,但是总感觉这雨怎么也下不透,即使是下了大暴雨之后依然还是 *** 天,非常闷热。家里大人小孩都感到精神萎靡、胃口不好。
酸梅汤是传统的消暑生津饮品,正适合这暑热的季节喝。不过市场上卖的大都是“酸梅汤饮料”,不仅消暑的功效大打折扣,还可能摄入过多的糖分。为了一碗真材实料的酸梅汤,前些天我特意来到位于北京大栅栏的同仁堂总店,配了几付酸梅汤材料回家煮。(最后会给大家再介绍一下去同仁堂配药的流程哈)
同仁堂的方子是乌梅30g、乌枣30g、生山楂100g(所以真的很酸啊)、陈皮5g、甘草1g,需要自己配的是冰糖,我还加了桂花。
配好的酸梅汤材料我用煎药的 *** ,进行两次煎煮。加水多少其实没有那么严格,喜欢浓郁口感的可以少放些水,喜欢清淡的也可以再多加一些水。
之一次煎煮,我按的是每付酸梅汤大概配2升清水的比例。我放在砂锅里煮了大概1个半小时,用不锈钢的锅也可以。煮好后把汤过滤到另一个容器里。
第二次煎煮时再加入800ml的清水(2付酸梅汤)继续煎煮半小时左右就好了。
把二次煎煮的汤汁和之一次的汤汁混合在一起,趁热根据个人口味加冰糖搅拌至融化。
我还加了一些桂花增加香气,没有的话不加也没问题。
这个酸梅汤煮好了冰镇一下喝,真是绝了啊,是市面上卖的所有酸梅汤都不能比的,乌梅的味道特别浓郁,生津开胃效果绝佳。有空一定要试试哦!
北京同仁堂总店配药流程介绍
我是那天一早就去的,大概8点半到的,人不多。(可能是因为那会儿没到暑假的原因吧)
一楼一进门左手边是一个开处方的柜台(右手边有个小门,进去是医馆,是可以看诊的),跟坐诊医生说我要配酸梅汤,然后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这样的处方。
同仁堂医馆酸梅汤处方
开完处方直接上二楼西厅(上扶梯后右转),划价缴费,然后等着取药就行了。
等待取药的过程比较漫长,工作人员说酸梅汤配得比较快,大概半小时左右能取,如果是其他药的话至少要2-3个小时。我还听到工作人员跟旁边的一个大爷说,您可以晚上遛弯儿的时候再来取都行,不会存在过号的问题~
哦对了,同仁堂的酸梅汤一付大概是19块多钱,一付能熬出至少1.8升左右且口感浓郁、真材实料的酸梅汤哦。在这漫长的伏天里,你也煮一杯酸梅汤吧~
万万没想到
打败奶茶、咖啡的竟是
中医酸梅汤!
说起最近爆火的饮品
除了风很大的“酱香拿铁”
中药版的养生酸梅汤
必须榜上有名~
当代年轻人的
“养生血脉觉醒”
在网上掀起了
去中药房配酸梅汤的热潮
不少网友分享了
购买中药版酸梅汤配方的经历
不仅价格便宜,还更健康养生
这波中医养生局,你入了吗?
那么~
酸梅汤对人体有何功效?
真的适合所有人饮用吗?
“养生饮品”这个风能跟吗?
为此,小禾特地采访了
中医科关红雨主任
整理了份“养生指南”
一起来看看吧~
酸梅汤有何功效?
深圳禾正医院中医科关红雨主任:不同于市面上的碳酸饮料,酸梅汤才真正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甘草,辅料包括陈皮、桂花及冰糖,其主料辅料基本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
生津止渴
酸梅汤里的乌梅味酸,性质平和,可以收敛生津,治疗虚热烦渴,正是改善口渴症状的一味良药。
改善食欲
酸梅汤含有大量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及枸橼酸,可促进唾液与胃液分泌,开胃消食、改善食欲。
除烦安神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
酸梅汤并非适合所有人
“酸梅汤虽然好喝又健康,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饮用也要看体质是否合适。”中医科专家给出以下5条饮用禁忌:
01在常温下,酸梅汤很容易变质,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
02脾胃不好、易腹泻、胃酸过多的人群不推荐饮用酸梅汤,尤其是妇女经期、产前、产后忌食。
03儿童尽量少吃酸梅类食品。因为儿童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04酸梅汤中往往会加入冰糖、蜂蜜中和酸味,糖尿病患者或肥胖人群不宜过量饮用。
05酸梅汤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如果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胃口很差,建议找专业医生看诊,以便对症用药。
禾正医院中医科关红雨主任在此提醒大家,想要开具酸梅汤,更好到中医科进行面诊,医生会根据每个宝子不同体质的辨识结果开具酸梅汤加减方,喝的更放心哦~
冰镇酸梅汤可取吗?
不少宝子们都喜欢在吃火锅时,来上一扎冰镇酸梅汤解腻开胃,那滋味别提多解渴了!
但小禾很遗憾的告诉你~在酸梅汤里加冰当饮料喝,虽然满足了口感上的需求,但是对于肠胃以及疗效而言没有好处。一不小心,还可能造成腹泻等肠胃不适哦~
因此,酸梅汤宜趁温或常温饮用,不建议冰镇饮用。
酸梅汤和秋天也很配
如果你认为酸梅汤仅仅是一种夏季饮料,那就错了!其实,酸梅汤和秋天也很配~秋天天气干燥,人往往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人体需要滋阴、补充津液。这时,单靠喝水还不足够,酸酸甜甜的酸梅汤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中药饮品不要贪杯
中药饮品不要贪杯
中药饮品不要贪杯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要想喝得健康
更好是由中医把脉面诊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方
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健康饮品哦~
“中药版”酸梅汤为啥成了爆款饮品最近,入秋后的“中药版”酸梅汤火了。
在网上,“花十元去找中医配酸梅汤”的话题一度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引来超过2400万网友围观。很多视频博主纷纷晒出拿着配方走进药房抓药的经历,仅花费低廉的价格,就能收获一份酸梅汤原材料。在浙江省中医院,由于这几天 *** 酸梅汤订单太多,甚至一度挤爆了医院的服务器。有网友调侃,“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中药版”酸梅汤为什么会突然备受追捧?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扶持,使中医药文化不断融入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健康养生是中医药文化显著特色之一,其顺应自然等思想数千年来已悄然植根于国人内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养生的当下,“中药版”酸梅汤走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式,无不体现出我们祖先的智慧。如今,“中药版”酸梅汤备受年轻人青睐,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蓬勃生命力,体现出中药茶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各地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不妨以此为契机,抢抓市场机遇,根据消费者需求,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发出更多中药茶饮,来满足民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当然,包括酸梅汤在内的各类中药茶饮虽好,但广大网友也要谨遵医嘱。专业医生就明确提醒,酸梅汤里的中药材成分并不适合所有人的体质,需要注意是否对症以及自身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饮用。如果饮用不当,很可能反受其害。
(来源:今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只需10元,“中药版酸梅汤”火出圈!专家提示这些人要慎用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
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加点当归
当归难补身体亏,放根虫草还不贵
……
9月的之一天,#花十元去中医馆配酸梅汤”的话题一度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近2000万网友围观。年轻人的中医养生血脉再次觉醒,纷纷线下尝试。
“喝起来是健康的味道,比奶茶好!”
“一包只要几块钱,价格太美丽了。”
“怪好喝的,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茶”
然而,9月4日
#女生去中医馆买酸梅汤被医师教育#
的话题再度引起网友关注
酸梅汤究竟有啥作用?能不能随便喝呢?小康妹儿今天就来跟大家好生盘一哈。
酸梅和秋天很配
医生:可以常喝
酸梅汤是一种古老的养生饮品,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养生饮料之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乌梅、山楂、陈皮、桂花等材料。
其中,乌梅味酸、性温,可敛肺、开胃、生津、清热。山楂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的作用。陈皮则有理气和胃、化湿止呕的功效。桂花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冰糖则具有润肺止咳、和胃止渴的作用。
秋天天气干燥了,人往往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人体需要滋阴、补充津液。有时候,有些人单靠喝水还补不进去,酸梅汤这时就很管用。
酸梅不仅好喝,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可以配伍到很多药方里。比如说肝气虚,药方中就可以加一些酸梅,用来润肝、止咳。酸梅也可以辅助调节脾胃,和健脾的药物一起,滋补脾阳、肾阳。
酸梅汤虽好
可不要贪杯哦
“酸梅汤虽适合大多数人,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饮用也要看体质是否合适。”专家给出以下几条饮用禁忌:
常温下,酸梅汤容易变质
在常温下,酸梅汤很容易变质,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汤一次喝不完,更好存放在冰箱里。
脾胃不好、易腹泻、孕妇人群慎用
酸梅汤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适合胃热、肝火旺的人服用。但胃酸分泌过多者、脾胃虚寒者、孕妇等人群并不适宜服用。
儿童更好少吃酸梅类食品
因为儿童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辨证论治
酸梅汤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如果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胃口很差,建议找专业医生看诊,以便对症用药。
即将入秋,除了酸梅汤
还可以试试这些养生茶饮
立秋之后,自然界中阳气渐收、阴气逐长,《黄帝内经》写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这个季节的养生要点要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主。目前有4款秋季比较适合的健康饮品,其中包括:
玫瑰薄荷茶
玫瑰花蕾3~6颗,薄荷1g,代茶频服。
适用于肝郁不畅,情绪不佳,疲劳乏力者。
沙参玉竹茶
北沙参5~10g,玉竹5~10g,养生壶煮水代茶饮。
适用于秋季口干舌燥,咽痒咽痛者。脾胃虚寒、痰湿体质者不宜。
菊花枸杞茶
菊花3~6朵,枸杞子3~5g,代茶频服。
适用于眼干眼涩,视疲劳者。脾胃虚寒者不宜。
西洋参茶
西洋参3g,代茶频服。
适用于体虚乏力,咽干虚热者。脾胃虚寒者不宜。
以上茶饮处方,都可以在中医科门诊开具。
提醒:虽然养生茶适合大部分人日常保健使用,但是体质虚寒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禁忌较多,建议在中医科门诊医师指导下开具服用。同时,可以针对自己的体质,由医生开具专属于您的“中药奶茶”。
“中药房配酸梅汤”火了!是药三分毒,别随便喝9月4日,江西南昌,
因最近“中药房配酸梅汤”火了,
一女子走进中医馆想买酸梅汤,
却被医师教育,
“是药三分毒,不要随便乱喝,
除非有医生开了方子,
有些药是不能吃的,
就像酸梅汤有胃酸的人就不能吃。”
近日,在网上,中药版酸梅汤的视频爆火,“流行花十元去中医配酸梅汤”的话题一度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2400万网友围观。
很多视频博主纷纷晒出拿着配方走进药房抓药的经历,仅花费低廉的价格,就能收获一份酸梅汤原材料,网友调侃:“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一个月后,中药房:您的茉莉奶绿好了”……
有在中药房工作的网友现身说法表示:药房生意是好了,但自己的工作也是做不完了。
有中医师提醒:酸梅汤虽然多数人群都适饮,对汗多口干、容易上火、胃口差的人群有更好的保健作用,但是脾胃虚寒、易腹泻以及糖尿病、孕产妇人群不推荐。现在网上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酸梅汤中放入冰块做冷饮食用,其实这并非传统饮法,趁温服用更好,常温也可,但不建议冰镇畅饮。
来源: 新北方
“中药版酸梅汤”火了!松江这里也有→近日
中药房配的酸梅汤
成为了新晋“顶流饮品”
直接卖到断货
那么
泖港镇有没有?
哪里可以买到?
所有人都能喝吗?
一起来看看吧
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药房
约12元一贴
酸梅汤的配方主要是由乌梅、陈皮、山楂这三味药组成,可酌情添加一些玫瑰花、薄荷、桑葚、甘草等中药。其中乌梅味酸,有敛肺涩肠生津的功效;陈皮味辛,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山楂味酸,有消食健胃降脂的功效。将这些药熬煮在一起,根据个人口味酌情添加冰糖,纯天然无添加剂,可以健脾补气生津解暑,是不错的健康饮品。
每副酸梅汤原料的单价约12元,可以分两次煎,一次放2000-3000毫升水,一共可煎出20袋左右。
然而
在喝之前
一起了解下
喝酸梅汤需要注意什么
酸梅汤并非适合所有人的体质。例如脾胃功能不好、有消化道溃疡、易腹泻的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都不宜多服用,建议大家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此外,酸梅汤不建议冰镇饮用。
供稿:泖港镇分中心
编辑:毛震珑
【奇妙的中医】网上疯传的“酸梅汤”,你喝对了吗?最近网上掀起喝“酸梅汤”的热潮!有网友发声说,“没想到打败奶茶店的居然不是同行而是中药房。”那么,酸梅汤有何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喝酸梅汤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济宁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颜廷龙带你正确了解“酸梅汤”!
酸梅汤有何作用?
颜廷龙介绍,酸梅汤作为中国古老的饮品之一,有着几百年的历史,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根据古方,结合秋天气候特点,调配出适合大众服用的酸梅汤。其配方组成有乌梅15克、山楂10克、陈皮5克、甘草5克、桑葚15克、洛神花10克、冰糖适量等。该方具有清热解暑、养阴生津等功效。
关于酸梅汤,民间流传了很多版本,各地各品牌都有自己的风味做法。而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最关键的乌梅,其具有消食和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等功效;秋季气候干燥,加入桑葚更好,能起到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的作用;洛神花在整个配方里起到颜色调节等作用。
酸梅汤好喝,不要盲目跟风哦
颜廷龙介绍,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拟定的酸梅汤适合大多数人的体质和口味。但酸梅汤毕竟是药,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在此提醒大家在饮用时,需要注意是否对症,以及自身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饮用,切不可盲目跟风、适得其反。
以下人群要慎用酸梅汤:胃溃疡及慢性胃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儿童、妇女、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孕妇不宜喝酸梅汤 ,方中山楂有活血之效 ,不利于胎儿成长。
适合秋季服用的中药茶
除了酸梅汤之外,还有很多中药茶适合秋季饮用。颜廷龙推荐两款中药茶:
①山楂甘草马蹄饮:山楂8g、炙甘草3g、马蹄50g、蜂蜜适量。做法:山楂、炙甘草、马蹄洗净,切块,加入600ml左右水中,小火煎煮20分钟加入蜂蜜调味,即可饮用。具有滋阴润燥、健脾消食等功效;
②百合雪梨汤 :百合12g 、雪梨1至2个、冰糖适量,具有滋阴润肺等作用。
颜廷龙表示,添加了中药材的饮品确实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药材讲究“君臣佐使”,因而消费者在购买此类药茶时更好先请中医师辨证一下,根据自身的体质正确选择,方可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古人避暑偏爱酸梅汤!中医药师教你自制 ***来源:生命时报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药房主任中药师 曾荣香 □中医师 禤影妍
在热浪滚滚的大暑天,不少人依靠空调和冷饮“续命”。没有这些条件的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的?在古代,上至皇室贵胄,下至普通百姓,每到盛夏,都离不开酸梅汤。
这款消暑饮料始见于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彼时的酸梅汤还是咸味饮料,仅将乌梅与豆豉一起煎成浓汤饮用。之后配方和口味一直不停变化,或配以甘草,或兑以甘蔗汁、蜜糖、红糖等,但乌梅是始终不变的主角,口味也逐渐演变成酸甜味。乌梅汤煎好后,古人还因地制宜,或沉在井内、泉水中浸凉,或用冰块冷镇,制成凉爽沁脾的冷饮,消夏时“解伏热,除烦渴,消暑热,止吐利”。宋朝人甚至还炼制成“浓缩型”的膏方乌梅汤,可保存较长时间,随冲随饮,浓淡适口。真正让酸梅汤坐上暑月饮料王者之位的朝代是清代。乾隆皇帝是酸梅汤的超级粉丝,经御膳房改进的“土贡梅煎”,除了味道可口,还有开胃健脾、解腻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被乾隆赐名“清宫异宝,皇家御饮”。此后,酸梅御饮配方流入民间,不少经营酸梅汤的老字号流传至今。
目前,人们自制的酸梅汤组方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冰糖等为主要原料。乌梅是酸梅汤的灵魂,它实际上是青梅经过低温烘干后焖至表皮变皱,色泽变黑的一味常用收敛药,其味酸性涩,归肝、脾、肺、大肠经。中医认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津液受损,故容易出现口干烦渴、胃口不好、肠燥便秘等阴虚内热症状。乌梅擅生津止渴、清热消暑、除烦安神;夏季大多胃口不好,山楂不但能酸甘敛阴,还有开胃消滞的功效;陈皮行气宽中、开郁解腻;桂花芳香醒神、健胃生津;甘草甘缓和中、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冰糖味甘性平,和胃润肺。酸梅汤药性平和,能解暑生津、开胃消食、醒脑除烦,适合夏季汗多口干、纳食不香、头昏脑涨、心烦失眠等阴虚暑热诸症。
酸梅汤虽然是大众清暑饮料,但并非人人皆宜。首先,感冒患者应避免饮用,无论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治宜解表、驱“邪”外出,酸梅汤则以收敛为主,可使腠理闭塞,外邪难以发散;同理,酸梅汤的酸涩之性也会影响经血正常排出,经期女性不宜过多饮用。其次,体内湿气过重、脾胃虚寒、胃酸过多者,应避免饮用酸梅汤。此外,酸梅汤含有冰糖,可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及肥胖者不宜饮用。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