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油,米油的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9 0
煮小米粥时,牢记3放1不放,香浓粘稠米油厚,很多人还不知道


大家好,最近有很多朋友他们都在给我说,自己在家煮出来的小米粥,味道不好喝,与外面买的小米粥进行对比的时候,自己做出来的小米粥,没有任何的米油,味道一点也不香浓。不知道各位朋友,以前在煮小米粥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想要煮好小米粥,其实是很有技巧的,不是直接就加水煮哦。


生活中大多数人在煮小米粥的时候,都是直接把小米粥淘洗以后,就直接加水去煮,其实这样的熬煮方式,是不正确的,很难把小米中所富含的米油,给他稀释出。想要把小米粥给煮好的话,一定要记得三放一不放,这样做出来的小米粥,味道才会好喝的同时,还满满都是米油,而且特别的厚实,你想学学吗?

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我是怎么去煮小米粥的,这个小米粥的熬煮 *** ,可是自己研究了很多次后,总结出来的小经验,很多朋友都是不知道的。用这个 *** 去煮出来的米粥,保证又好喝又粘稠。首先在煮米粥之前,我们也要准备一些小米和大米,两者的比例为2:1,用小米和大米混合煮粥,才是更佳的熬煮方式。

【煮小米粥】

原料:小米,香油,白醋,大米

*** :

1、首先准备一个大碗,然后往大碗中加入200克小米,再加入100克大米,并加入适量清水给它浸泡起来。

2、煮小米粥往里面加入一些大米,能让煮出来的米粥,口感变得更顺滑浓稠,大米是煮小米粥的之一步。

3、加入清水后的小米,记得让它浸泡半个小时,再淘洗两遍清洗干净,把小米提前浸泡的话,会更容易出米油。

4、浸泡清洗后的大米,我们要给它转入砂锅中,然后往里面加入1000毫升的冷水。熬小米粥的一不放,就是不要放开水,而是用冷水。

5、开水一下锅去煮小米粥,米粒会迅速遇热而变成硬芯,小米粥的口感吃起来就不顺滑了,会有夹生现象的出现,所以要用冷水去煮小米粥。

6、加入冷水后的小米,不要着急开火煮,而是往锅中再加入少许白醋。白醋能很好中和小米中的碱性,这样煮出来的小米粥,就会更黄亮。

7、盖上盖子,用大火把米粥煮开后,我们要转小火,让米粥再煮上20分钟,等时间到了以后开盖。

8、这个时候的米粥,已经变得非常粘稠,接着我们要往米粥中,加入适量的香油。加香油能让做出来的米粥,味道更香,这就是第3样要加的东西。

9、把香油搅拌混合均匀后,我们要再次盖上盖子,让米粥再熬煮上10分钟,等时间到了以后,就可以关火了。

10、最后我们要让米粥静置5分钟左右,使其内部的米油被完全稀释出,这个时候再对米粥进行食用的话,就会发现米粥会有一层厚厚的米油。

小贴士:

1、煮小米粥不要只采用小米,加入适量大米混合着煮的话,味道会更好。

2、煮小米粥一定要记得冷水下锅,等锅中水烧开后,再转小火慢慢去熬。

3、关于煮小米粥的各种小技巧,各位朋友有更好建议吗?评论区留言。

听说过“米油”吗?吃米油好还是不好?

汤粥上的皮,要留还是要扔

中国教育服务网 - 会师堂(ID:q910hst)

作者:果子酱


汤皮粥皮,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常见的。

每当把一碗粥或一杯奶端到餐桌上,很多孩子都会被上面的一层皮所吸引。就像小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去挑那些粥皮或是奶皮吃,认为那是非常好吃有嚼头的,而我的妈妈也告诉我这些其貌不扬的小皮皮当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还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这些粥皮汤皮里面有大量的油脂,对于人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那么这层皮到底是要扔还是留呢?

粥皮

我们在煮米粥时间长了之后上面就会覆盖着一层粥皮,这种粥皮在以前被称作米油,以前的老人认为非常有营养的。

米油的主要成份是糊精,就是大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产物,在以前那个时代,米油的确是非常养人的,毕竟那个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能有点儿油水就不错了。

但是在现代社会,随随便便拿出一个人那都是三高,喝粥皮只会让人发胖!但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需要流食的病人或是需要补充营养的人都可以通过喝粥皮来补充营养!

奶皮

与粥皮不同,牛奶经过加热而产生的奶皮里面同样也含有蛋白质,并且里面含有的营养成份和牛奶本身是差不多的,因此如果你的牛奶上面附着了一层奶皮,你可以直接搅拌一下一起服用就可以了。

在某些地区也有一些人利用这些奶皮来制成甜品,由此可以看出奶皮只是浓缩的牛奶,营养物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汤皮

很多家庭都有煲汤的习惯,认为煲汤能够让人将营养快速吸收到体内。但是对于一些肥胖的人或是肠胃消化不好的人,就尽量避免喝汤上面的一层皮,因为这层皮中也会让人发胖,建议在喝汤之前先把上面的浮油去掉,避免发胖!

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汤皮粥皮都能够食用,在喝粥或是汤之前也一定要注意,比如去火锅店吃火锅,服务员会帮你时不时地用勺捞去表面的浮油,就是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汤皮,影响身体健康!


点击下面标题,读更多资讯

1,多吃一口油的结果,不是吓唬你哦!

2,喝对牛奶,补钙效果加倍

3,冬季饮食煲汤如何确保补益气血


中国教育服务网(www.zgjyfww.com)是综合性的教育服务平台,欢迎关注中国教育服务网的微信公众平台(q910q910),留下您的意见,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服务网

原创说明:

本文为中国教育服务网(www.zgjyfww.com)

中教官网微信公众号(q910q910)原创,

欢迎转载,请说明来源出处!

熬粥时浮起的那一层“米油”,竟可与参汤媲美


中国人很喜欢喝粥,粥有很多作用,而煮粥时,那一层浮起的细腻的粘稠物,也有很多功效,有医家甚至认为它可与参汤媲美。

我们在家里用小米或大米熬粥时,等到粥沸腾一段时间后,最上层可浮起一层浓稠的米沫,或者待到粥熬好稍稍冷却沉淀,就可以看到在粥的最上层浮起一层细腻的黏稠物,形如油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米油”,俗称粥油。



记得有个笑话:说在从前,村里有户人家,媳妇生了闺女,婆婆很不满。于是就在吃饭时不给吃干的,只给媳妇喝浓浓的米汤。没想到一个月下来,媳妇不仅没瘦,脸色还越来越好,恶婆婆百思不得其解。

把婆媳间的矛盾放在一边不说,其实,中医认为小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大米或小米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都进入汤中,尤以浮在上面的米油中的营养最为丰富,乃米粥之精华。甚至有医家认为,其滋补力最强,不亚于滋补药人参、熟地。

据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味甘性平,能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漓”“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更佳”。

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对米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米油可代参汤”;还说,古代医家在救治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时,常用参汤来大补元气,然而一些穷人家无钱买参,便用粥油来代替参汤服用,效果也非常不错。由此可知,粥油真是与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除可大补元气,粥油还具有补益肾精的作用。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年人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因此,老年人若常食米油,可补益肾精、益寿延年。

而且,产妇、慢性胃肠炎等各种慢性病患者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元气不足,也宜常吃粥油来补益元气、增长力气,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由此说来,笑话里的恶婆婆正是无意间给媳妇补养了身体。

如同服用某些补益性的药物一样,吃时可单取粥油空腹食用。而且,中医认为食盐味咸入肾经,服用粥油时若加入少量食盐,可起到引“药”入肾经的作用,以增强粥油补肾益精的功效。

据《紫林单方》记载,将粥油取出后,加入少许食盐,空腹服用可以治疗“男子精清不孕”之症。由此可见,粥油还具有壮阳的作用,适合阳痿、遗精、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患者及男子不育、遗精、遗尿、小便淋漓不尽等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的人服用。

此外,婴幼儿在开始添加辅食时,粥油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们在喝粥的同时应养成吃粥油的习惯,它不但是一味信手易得的补益佳品,而且还可治疗多种疾病,千万不要弃之不食。

最后,告诉你获取优质粥油的小秘诀:之一,在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第二,煮粥更好选择小火慢熬,且煮粥时不得添加任何作料;第三,有研究表明,新鲜大米的米油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服用,而贮存过久的陈旧大米的米油则有致溃疡的作用。因此,熬粥所用的米必须是优质新米,否则,滋补作用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小米粥怎么熬才能出米油,开水还是凉水下锅?教你正确做法,真香

导语:小米粥怎么熬才能出米油,开水还是凉水下锅?教你正确做法,米粥香浓、米油厚!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四季,承载着烟火气的美食是最能抚慰人心的。大家好,我是晓峰,是一位喜欢美食分享的70后大叔,如果你也喜欢美食,记得关注我哦~


小米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美食,很多朋友都有早餐或晚餐喝小米粥的习惯。小米粥一直有“黄金粥”的美称,不但香浓好喝,而且营养非常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至少、B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铁元素的含量是大米的2倍,有补脾补肾、养胃、养心安神、滋阴养血、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说起煮小米粥,很多人可能都会说:煮粥谁不会啊?无非就是把米放进锅里加水煮而已,但是想要煮出香浓好喝、米油多的小米粥却是需要技巧的,小米粥怎么熬才能出米油,开水还是凉水下锅?下面我就分享一下煮小米粥的一些小技巧,喜欢的朋友可以参考:

选米:小米粥要想煮得粘稠好喝、米油多,选择食材很重要,更好选用颜色鲜亮的新鲜小米,不要用颜色暗淡、碎米多的陈小米;新鲜的小米抓起一把放到鼻前闻一闻会有股清新的米香味,如果闻起来有霉味或其它异味的小米则是存放时间较久的,这样的小米煮粥不但煮不浓稠还会有股奇怪的味道。

淘米:淘洗小米时只需要淘洗2~3遍,洗掉小米中的杂质即可,将小米放入盆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手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搅动,待米糠和杂质漂浮起来后将水倒掉即可。不要用热水淘洗,也不要用力使劲搓洗,因为过度淘洗容易导致小米的营养流失。

泡米:淘洗干净的小米不要直接下锅煮,还要加一步泡米,将小米放到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目的是让小米吸足水分,煮时小米易煮开花,这样煮出的粥会更香更浓,而且熟得更快、从而缩短煮粥的时间。小米浸泡时间不要过久,15分钟即可。


煮粥:起锅加水,水要一次加足,中途更好不要加水,水量要适宜,因为如果水太少容易导致糊锅,而水太多煮出的小米粥又会很稀,一般小米和水的比例为1:10,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增减,比如喜欢吃稠一点的就少加一点水。


大火将水烧开后,倒入浸泡好的小米,然后用勺子或铲子沿着锅边轻轻搅动,防止小米沉底糊锅,然后继续煮5分钟左右后调成中小火继续煮,大约煮20~30分钟,煮至小米粥米粒软烂粘稠就可以关火了。关火后的小米粥不要着急出锅,继续焖3~5分钟让小米收一下汁后再出锅,小米粥会更加香甜浓郁。


煮小米粥时要等水开后再倒入小米,这样煮小米粥不容易糊锅,而且热水煮出的小米粥更香、米油更浓;凉水下锅,小米容易沉底糊锅,煮出的粥也经常会结成一坨一坨的,煮好后的米粥香味也不够浓。


小米粥怎么熬才能出米油,开水还是凉水下锅?用这个 *** 煮,小米粥香味浓郁,米粥浓稠,米油厚,特好吃!我是晓峰,喜欢晓峰的分享,就请帮忙转发+点赞+收藏支持一下晓峰吧,我们下期见!感谢支持!感恩遇见!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道米油的好处就是不会熬?今天分享比例和步骤怎样熬出好...

宝宝营养米油,能够健脾养胃,让肉肉蹭蹭往上涨。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民间秘方,想要宝宝健康成长,营养米油必不可少。

·健脾养胃肉油,能够拉伸脾胃,促进肉肉生长。

·将30克黄小米淘洗干净,放入炖锅中。

·加入300毫升清水,水位线到达炖锅底部。

·提起防烫拉手,将炖盅放入锅中。

·盖上双重锅盖,选择10倍粥模式(免看管)。

这款微压电炖锅开始熬煮厚米油了。熬煮好后,趁热过滤一下,可以得到满满的精华。宝宝多吃米油好处多多,妈妈们一定要记得安排。

“米油”到底是啥?其实没那么营养

其实不然哦!

米油到底是啥?

我们知道,不管是大米还是小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加热作用下会发生糊化分解,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糊精。就像它的名字,和水交织在一起,呈现黏稠的糊状,基于这一性质,经常用于豆奶粉,芝麻糊,奶茶等冲服的食品,以提升口感,当然,这是后话,偏题了~·所以所谓的米油,其实主要成分就是糊精,说白了就是淀粉的分解产物!而且煮粥时间越长,淀粉糊化越充分,米油就越多。很多人以为就像熬猪骨头汤一样,把米粥精华熬出来了,其实不是不是那么回事哦!

米油的营养价值如何?

从成分来讲,米油能的主要成分也是能量物质淀粉的产物,主要功能,就是供给能量,而且相对于淀粉更好、更快的被人体吸收,所以米油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疾病患者以及消化系统不太完善的婴幼儿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正常人群,尤其是肥胖、糖尿病人群就不建议了

综上,米油不是米的“精华”,只是淀粉的分解产物而已,不用费劲心思的熬出米油

小米粥如何能熬出米油?开了25年粥店大叔,教您9诀窍,保证出油

虽然很多人都爱喝小米粥,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煮出来的小米粥好喝,如何能煮出营养超级丰富小米油,今天我请到了开了粥店25年的刘大叔,他今天将教大家9大诀窍,只要大家学会了保证能出油。

小米

9大诀窍:

1.选择小米时,必须是新鲜的,不要陈年老米(陈年绝对不能熬出米油), 选择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的小米,这种上等品质的小米,煮出来的粥非常浓,而且出油量也高。

2.煮小米粥不能浸泡,也不能搓洗,直接用水将小米冲洗2遍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防止小米的营养物质洗走。

3.小米和水的比例是1:6,这样煮出来的小米粥,不浓不稀,也很容易出油,煮小米粥时,不可以中途加水,特别是冷水,超级影响口感,万不得已,只能加开水。

4.煮小米粥需要90摄氏度的水煮,冷水下锅煮出来的小米粥很稀,开水煮的容易粘锅,快要开的水煮小米煮是更好的。

5.小米下锅后,不要一直搅拌,3分钟搅拌一次即可,一直搅拌,很难出米油的。

6.熬小米粥必须全程小火熬,小火熬出的小米粥更香,喝起来的口感更好,这就是粥店为什么煮的粥好喝的原因。

7.熬小米粥时,锅盖不能全盖,盖住五分之四就可以了,稍微留一点缝隙,可以使小米粥煮的更香更浓。

8.煮好的小米,不要搅拌,也不要动它了,静置30分钟,小米粥的表面就会有一层油了。

9.如果大家没有煮出米油,下次在小米粥中加点糯米和一小勺猪油一起煮,肯定会有小米油的。

小米粥

食材:小米150克、水900克。

做法:

1.先将小米冲洗两次,锅中水烧到90度,放入小米,大火煮开,改小火熬煮。

2.每隔3分钟,搅拌一次小米粥,然后盖上锅盖,直到小米粥煮好为止(大概30分钟即可)。

3.煮好的小米粥不要搅拌了,冷却后,表面就会有浮油了。

小米粥

这就是今天教给大家熬小米粥的 *** ,选好了米,掌握这几大诀窍,然后多点耐心,保证大家都能煮出出油的小米粥,最后,感谢刘大叔的做客,很细心的为大家讲解煮小米粥的 *** 。

请需要2650道酱料小吃配方和1000道菜谱的,请私信发“酱料”两字,即可获取。

煮小米粥,直接下锅煮就错了,教你正确 *** ,香浓黏稠米油厚

煮小米粥,直接下锅煮就错了,教你正确 *** ,香浓黏稠米油厚

小米粥可以健脾养胃,没有胃口时喝一碗,感觉很舒服。很多人都爱喝小米粥,还能润肠通便、改善睡眠,是非常有营养的。煮小米粥的 *** 简单,但很多人煮得都不好喝,清汤寡水,一点也不黏稠,而且味道不香,表面没有米油,那可是小米粥的精华呀。

其实,煮小米粥也有技巧,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它的正确做法,掌握4个技巧,保证小米粥香浓黏稠,米油很厚。

煮小米粥的4个技巧

一、小米要新鲜

煮小米粥一定要用当年的新小米,颜色金黄,含有丰富的脂肪,煮好后又香又黏,米油也厚。如果是陈小米,营养大量流失,煮出来就不香,也没什么米油。

二、小米要浸泡

很多人直接把小米倒进锅里煮,这是不对的,难怪小米粥清汤寡水,还容易粘锅。应该先把小米用水浸泡一下,吸收一些水分,不仅容易煮熟,而且颗粒饱满,口感黏稠。

三、开水下锅煮

如果用冷水煮粥,很容易粘锅不说,而且煮出来的粥是清汤寡水的,一点也不好喝,正确做法是开水下锅,米粒随着开水翻滚,就不会粘锅,而且米粒会迅速膨胀,让营养物质释放出来,这样粥才会又香又黏。

四、小米和水的比例

水的比例也直接影响粥的黏稠度,水放多了粥肯定会清汤寡水的,更佳比例是1:10左右。也就是说100克小米加入1000克水。

五、小火慢熬

水烧开后倒入泡好的小米,用勺子搅拌均匀,用小火熬粥,这样才能让营养物质成分释放,煮出香浓黏稠的粥。如果用大火,水分蒸发太快,粥会变得很干,最后成干饭了。

六、关火后焖一会儿

小火熬煮的时候,经常用勺子搅拌一下,盖子不要盖太严,留个缝可以防止溢锅。等到小米粥变得黏稠后即可关火,盖好盖子焖一会儿,就会出现米油,就是小米中的脂肪凝聚而成。

牢记这6点,保证能煮出好喝的小米粥,下面给大家分享2个小米粥的做法。

米油,米油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南瓜小米粥】

准备南瓜、红枣、小米、红糖、清水。

1、南瓜去皮去瓤,洗干净后切块,红枣洗干净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加水浸泡20分钟,沥干水分。砂锅加入10倍清水烧开,倒入泡好的小米搅拌均匀,大火煮开。

2、转小火,锅盖虚掩,继续煮半小时左右,过5分钟搅拌一下,等到小米粥变得黏稠后,放入南瓜块、红枣,继续煮10分钟,南瓜软烂后放入适量红糖,搅拌至融化即可关火,盖上盖子焖10分钟,米油就出来了,喝起来浓稠香甜。

【海参小米粥】

准备小米、海参、生姜、枸杞、料酒、食盐。

1、小米淘洗干净,加水浸泡20分钟。海参提前泡发,洗干净备用。生姜切片,枸杞浸泡10分钟备用。锅里加入10倍清水煮开,倒入泡好的小米搅拌均匀。

2、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会儿,直到小米煮开花。锅里倒入适量清水,加入姜片、海参、料酒,大火煮开后捞出晾凉。

3、小米粥煮至黏稠后放入海参、枸杞,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再煮5分钟即可关火,焖5分钟就可以喝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米油赛过“人参汤”,想要补充谷物营养,一定要这样吃

疫情防控期间

不少人宅在家里

解锁了各种做饭新技能

有人在做饭过程中发现

熬粥的时候

上面会浮一层油

殊不知这层油含有不少营养价值

常熬粥的人一定知道

粥熬好后

上面经常浮着一层

细腻、黏稠、膏油一样的物质

它就是“米油”

也常常被叫做粥油

坐月子的时候吃米油

生病的时候吃米油

婴儿刚刚吃辅食的时候

更离不开米油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苏晨曦

米油可以说是古人烹饪的智慧结晶,它里面富含各种脂肪酸营养,还有各种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微量营养素。

米油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并且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因此消化吸收能力弱的老人

以及食欲不振的人

比较适合喝米油和米汤

通常来说会使用大米煮粥

但如今大米经过精加工处理

米皮和米胚都被磨掉

已经流失了很大一部分

如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等营养价值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金晖

这些米在加工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纤维素,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要吃得太精细。

想要补充这些营养

可以增加粗杂粮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每天的饮食中摄入

约1/3到1/4的全谷物

例如小麦、玉米、荞麦等

或者通过食用还原稻谷营养的食品

来弥补丢失的营养

例如植物油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苏晨曦

谷维素是稻米油中特有的一种营养素,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在医学上被称为植物神经调节剂,它可以抗疲劳、提高睡眠质量,稻米油中还有一些其它的营养素,比如植物甾醇,它和体内的胆固醇是竞争抑制的关系,可以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帮助。

营养专家提醒

不同的食用油

适合不同的烹饪方式

食用油需要换着吃

才能满足饮食多样化的需求

人到夏天脾胃弱!健脾补气,米油胜参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使用灶台煮粥的记忆,用大灶台烧一大锅水,倒入大米,等到锅里的水蒸气升起,锅内的大米不断地沸腾,沸腾一段时间后,黑色的大铁锅最上面就会浮起一层白白的浓稠的米沫,或者等粥盛出来稍稍放凉的时候,在粥的最上层也会浮有一层细腻的黏稠物,干了后会变成一层薄如蝉翼的粥衣,就是“米粥油”。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杂粮养人,粥更养人,而从粥里煮出来的米粥油则是最养人之物,民间有一种说法,称“米油胜参汤”。清代医学大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给出了“米油可代参汤”的高度评价,医家们在救治患者的时候,往往会嘱咐患者及其家属,用米粥油代替参汤,给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补一补,效果也非常不错。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味甘性平,能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漓”“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更佳”意为黑黑消瘦弱小的人,吃了一段时间的米粥油之后,就会变得白白胖胖。其实,在熬粥的时候,很大一部分营养会进入汤中,尤其以粥油中营养成分最为丰富,米粥油的性味平和,能够润养我们的五脏六腑,它的滋阴效果甚至比熟地等名贵药材还要好,若每天能够吃一碗清淡的米粥油是很好的养生方式。另外,不光是大米,用小米熬出的米粥油营养也有同样的作用,小米和大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其熬出来的米粥油滋补脾胃的功效很不错。

鸡蛋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一种常见的食物,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鸡蛋有着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一枚小小的鸡蛋,有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还有维生素D、维生素E、磷、锌、铁等微量元素,里面的优质蛋白更是达到了12.6%,也就是说平均100克鸡蛋含有12.6克的蛋白质。

鸡蛋“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的功效。其中蛋清和鸡蛋黄的功效稍稍有些差异。蛋清因其性凉,还具有清肺利咽,清热解毒的功效,《本草拾遗》:“鸡子白,解热烦”。而鸡蛋黄性甘,甘能补能缓,《本草纲目》记载“鸡蛋黄,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鸡蛋黄还是一味养阴的好药材,千古名方黄连阿胶汤的主要药物成分之一就有鸡蛋黄,因此鸡蛋黄还具有滋阴养血,润燥息风,健脾和胃的功效。

鸡蛋的吃法有很多,鸡蛋除了可以煮、炖等吃法以外,还可以使用“开水冲鸡蛋”的吃法。《本草便读》中记载“鸡子内黄外白,入心肺,宁神定魄,和合熟食,亦能补益脾胃;生冲服之,可以养心营,可以退虚热。”明代医书《医学入门》也说鸡蛋:“生绞入药,除烦热;豁开淡煮,却痰润声,养胃,益心血。”可见冲服鸡蛋可使心营充沛,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烦气躁,失眠焦虑。

?如何 *** 米油冲蛋?

食材组成:热米粥油250毫升,鸡蛋1只,红糖20克

食疗功效:健脾补气

*** *** :鸡蛋与红糖放入碗中混合,搅拌均匀备用。将米淘洗干净,加水煮成稠粥,至粥快煮好的时候,撇出浮面的稠厚粥油1碗。将盛出来的热米粥油快速地冲入鸡蛋与红糖中,边冲边搅拌,在冲完之后更好盖盖子闷上1~2分钟即可。

适用范围:胃口差、感觉没有精神,肢体乏力,腰酸者。

需要注意的是,在熬煮米粥油的时候,所用的锅必须洗净,更好用小火慢熬,在气候较为寒冷的时候,冲服鸡蛋的时候速度要快,避免米粥油变凉,口味受影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浙江中医药大学 施芳英 何富乐

标签: 功效 作用 米油 米油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