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浆营养成分表,麦芽糖浆营养成分表100克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2 0
12款口服玻尿酸测评:白云山糖分“爆表”;WONDERLAB、Swisse Me糖醇含量较高或致腹泻

按:玻尿酸食品好吃吗?其中潜在的糖,你有关注到吗?


可以吃的玻尿酸,你吃过吗?


口服玻尿酸以功能性食品的打开方式,高调地走进公众视野。“打破‘皱’语”“千倍‘抓水力’”“嘭嘭少女肌”等吸睛的广告宣传直击消费者痛点,更抓住了一颗颗渴望变美的心。


抛开口服玻尿酸的有效性,其味道如何?零食化的口服玻尿酸,是不是“糖衣炮弹”?


2022年6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12款含透明质酸钠(下称“口服玻尿酸”)的食品。


测试品牌



测试指标


总糖、三氯蔗糖、山梨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主观试吃


测试结果


1.黑零、娃哈哈、POLA宝丽、Swisse Me可标称“0糖”,姿美堂、WONDERLAB、美研社、北京同仁堂、 *** EAL可标称“低糖”,仅白云山一款属于“高糖”食品。


2.甜味剂方面,白云山未检出标示的糖醇种类,WONDERLAB、Swisse Me糖醇类使用量较高,消费者不宜过量食用。


3.主观试吃结果显示,黑零、WONDERLAB评分较高, *** EAL、美研社排名垫底。


4款真“0糖”


玻尿酸“零食化”后,糖含量是一个潜在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指出,过多摄入游离糖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通常,当我们在谈论食品中是否“含糖”或“碳水化合物含量”时,指的是可以被人体利用产生能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GB 5009.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第二法中也有相关解释:食品中的总糖通常是指食品中还原糖(单糖、双糖)和经水解为还原性单糖(多糖)的(非还原)糖含量。


根据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0糖”实际指的是每100g(100mL)食品的糖含量(单糖和双糖总量)不高于0.5g,而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没有糖”。而“低糖”则是指每100g(100mL)食品的糖含量不高于5g。


参考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对“高糖食物”的定义,每100g(mL)食物中糖含量超过15g称为“高糖”。


测试结果显示,12款口服玻尿酸的总糖含量为0g/100g~56.8g/100g。其中,黑零、娃哈哈、POLA宝丽、Swisse Me总糖含量均在0.5g/100g以下,可标称“0糖”。姿美堂、WONDERLAB、美研社、北京同仁堂、 *** EAL总糖含量均低于5g/100g,可标称为“低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更好控制在25g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总糖含量更高的是白云山,每100g软糖中总糖含量达到56.8g,属于“高糖”食品。本刊留意到,白云山配料表排名之一的是“麦芽糖浆”,其主要成分的麦芽糖是一种双糖,代谢后会分解成单糖(葡萄糖),消化吸收容易导致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


经本刊换算,一包80g的白云山透明质酸钠水光夹心软糖(含VC)总糖含量为45.4g,食用一包将接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的每日更高 *** (50g)。



WONDERLAB、Swisse Me糖醇含量较高


喜欢甜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要达到“无糖”,又要保住“甜味”,就需要甜味剂的帮忙。


根据甜味剂的营养价值不同,市面上的甜味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养型甜味剂,例如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含有一定的热量;另一种是非营养型甜味剂,例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次本刊选择了口服玻尿酸中的三氯蔗糖、山梨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和赤藓糖醇四种主要的甜味剂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仅白云山没有检出上述任何甜味剂。该款产品宣称添加了山梨糖醇一种代糖,而山梨醇的结果显示为“未检出”。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完全不含有该种代糖;二是该种代糖含量低于检出限。如果是之一种情况,那么白云山这款产品与宣称标示不符;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过低的代糖是否还能起到“减糖”的目的,有待考究。


《消费者报道》将检测结果与疑问发至给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咨询,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获得企业回复。



姿美堂、POLA宝丽、 *** EAL、美研社、娃哈哈检出三氯蔗糖(蔗糖素),含量在0.0395g/kg~0.145g/kg,三氯蔗糖是一种高倍甜味剂,甜度可达蔗糖相对甜度的600倍。


糖醇类使用量更高的是WONDERLAB,麦芽糖醇和赤藓糖醇两者之和为42.5g/100g,其次是Swisse Me,为38g/100g,这两款在主观试吃中也被认为“较甜”。此外,中粮、黑零两种糖醇类含量也超过10%。



糖醇好处多多,但是不宜过量食用。


摄入过多糖醇一般具有缓泻作用,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吃进去的糖醇很难被胃蛋白酶分解,所以就直接进入肠道了。肠道突然进入这么多的糖醇,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肠内的渗透压升高,吸收更多水分到肠道,从而促进腹泻。


在美国FDA规定,当合理可预见地食用量可能导致每天摄入50g山梨糖醇时,标签上需注明“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泻”。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法规要求,A类中麦芽糖醇、木糖醇在食品≥10g/100g(10%),B类中山梨糖醇、赤藓糖醇在食品中≥25g/100g(25%),均需要标注“可能会致泻”;当 A、B中的糖醇组合使用时,取上限较低值,也就是只要超过10%的添加,就需要注明“可能会致泻”。


因此,为了确保消费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当添加糖醇超过10%的产品,建议商家应注明“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泻”等提示。


主观试吃:黑零、WONDERLAB受青睐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销售国,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口服玻尿酸仍是非常小众的食品。


在电商平台上,口服玻尿酸的产品类型主要有糖果、饮料两种。玻尿酸“入食”,给了消费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在食品中添加玻尿酸,真的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吗?味道怎么样?


本刊招募了10名志愿者,对12款口服玻尿酸的香气、口感作出了评价。


主观试吃结果显示,多款口服玻尿酸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从香气及口感看,食品级玻尿酸的存在感并没有很强。



黑零、WONDERLAB评分较高,分别为7.4分、7.1分。志愿者评价黑零“外面有一层‘膜’,有点像吃爆珠的口感”“淡淡的香味,独特的口感,不会太软也不会太弹”“口感很软糯”,WONDERLAB“白桃味食物yyds(永远的神)”“嚼起来很弹牙”“酸酸甜甜”。


此外,Swisse Me“很像 *** 软糖”“味道偏甜”,娃哈哈“普普通通的‘气泡水’”“气泡水还可接受”,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POLA宝丽、姿美堂、白云山、中粮褒贬不一。“酸”是POLA宝丽的特点,有志愿者形容“酸到五官扭曲”“像酸梅汁”“像沙棘原液”。可能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缘故,姿美堂被认为“酸甜味很寡淡”“甜味不自然”。白云山“心形很讨喜”,但是香味有点瑕疵,多名志愿者反馈“胶味比较重”。中粮“口感偏硬”,缺乏亮点。


可能因为添加了胶原蛋白肽,北京同仁堂被认为“有奇怪的气味”;作为一款压片糖果,碧生源被评价“吃起来没什么味道,香精味突出”。


*** EAL、美研社排名垫底,分别为4.3分、3.6分。 *** EAL的塑料包装受到了嫌弃,一名志愿者评价“太难闻了,满满的‘塑胶味’,不知道是外面那个塑料瓶的味,还是本身饮料味,总之很‘下头’”,另一名志愿者表示“像喝一百美元的一桶原油,还没提炼完成那种塑料味”;美研社主打燕窝、胶原蛋白肽两种“美丽”配方,原料本身带有淡淡的腥味,让人难以接受,志愿者评价“适口性太差了”“味道闻起来没有想吃的欲望”“稠、黏,在喉咙下不去”。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作为资深“吃货”常备的3款零食,营养无添加,好吃不贵不要错过

要说工作之余人们最常去的场所,那必然是超市,闲来无事去逛一逛,买一些家里需要的日用品,囤上些米面粮油,工作中的疲劳压力也能一扫而光。然而对于“吃货”朋友们来说,超市中的零食往往更具有吸引力。

同样身为“吃货”一枚的我,在请教更多同伴之后也总结出几款性价比很高的“宝藏”零食,营养好吃又解馋,大家不如来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吧!

之一款:燕麦饼干

燕麦饼干是一种以燕麦为主要原料, *** 而成的饼干。燕麦饼干通常比传统饼干低脂、低糖、低卡路里,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更健康的零食,适合在工作或学习时吃来提供一些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健康的零食,过量食用也可能会导致肥胖或其它健康问题。同时,燕麦饼干中的糖分和脂肪也可能会影响口感和口感,因此选择低糖低脂的燕麦饼干更为理想。

第二款:海带面

1.海带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和脂肪。

2.海带与绿叶蔬菜相比,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3.海带是一种富含碘很高的海藻,养殖海带一般含碘3%~5%,多的可达7%~10%。

4.新鲜的海带有95%是水,3%是膳食纤维﹐热量很低。

5.海带中还含有大量的甘露醇。

第三款:五黑糕

五黑糕顾名思义是由五种黑色产品组成的,主要是以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枸杞以及黑桑葚组成的,并且为了口感的更好添加了蜂蜜以及麦芽糖浆,成分非常的安全,宝宝和孕妇都是可以服用的。五黑糕可以补肾益气,帮助养护头发,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改善女士的内分泌失调。

“垃圾食品”能随便选?可别忘了看营养成分表

流言:一些爱吃零食的朋友有时会有“自暴自弃”的心理,觉得反正都是垃圾食品,吃都吃了就随便买吧,不用挑选了。

真相:通过检查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选出那些相对更健康点的零食,避开那些对健康不利的零食。

虽然我们提倡更多地选择天然食物做零食,但偶尔也会吃一些预包装零食解馋。这就需要大家在选购零食之前做好一件事:看好食品标签。

主要看3点: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配料表: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包装配料表需要按照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排名越靠前的加的就越多。所以,在挑选预包装零食的时候要先看看配料表,尤其是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不要选择添加糖排名靠前的零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天的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克,更好控制在25克以下<1>。过多糖的摄入会增加龋齿、肥胖的发病风险。我们常见的添加糖包括: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蜂蜜、红糖、冰糖等。

不要选择含有反式脂肪的零食。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2>。那么,如何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呢?当看到配料表中出现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配料的时候,就说明其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某品牌巧克力棒

有些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一个问题:配料表中明明出现了上述配料,但是营养成分表里的反式脂肪酸一项却标注的是“0”,这是咋回事?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就意味着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很少,可以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字样。

▲某品牌巧克力棒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

通过营养成分表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准确地选择能量、脂肪、钠、糖含量都相对较低的零食。不过,大家还需要了解以下4个知识点

能量: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单位普遍是千焦(KJ),如果要换算成我们平时说的千卡(kcal),需要用千焦的数值÷4.184,得到的数据才是千卡。就比如上图那款巧克力棒,相当于每100克的能量为2038÷4.184=487千卡。

糖含量:目前国标没有强制要求生产商必须在营养成分表中标识出糖含量,所以糖含量的计算更多适用于甜饮料(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就是添加糖)。用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4.5(每块方糖含糖量约为4.5g),得到的就是对应的方糖数量。比如下图这款甜饮料:每100毫升中的糖含量为12÷4.5≈2.7块方糖,一瓶为1L,即便喝掉半瓶也就是500毫升的量,摄入的糖含量也不低,相当于近14块方糖。


盐含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摄入的盐含量需<6克,这不仅仅包括我们平时做菜用的食盐,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隐形盐。很多包装小零食都是盐的“重灾区”,比如话梅、辣条、薯片、锅巴……

计算它们的盐含量其实也很简单,用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400,得到的就是盐含量了!比如下图是一款大家都很喜欢吃的辣条,每100克的含盐量为2128÷400=5.32克,一包辣条重78克,如果吃下去整整一包,就会摄入约4克食盐,这就已经达到了推荐 *** 6克的近67%了,再吃点菜就很容易钠摄入超标。

▲某品牌辣条营养成分表


脂肪含量:与以上几个指标相比较而言,脂肪的含量是更好判断的,营养成分表上写的是多少就是多少克,无需换算。就拿上面那款辣条来说吧,每100克辣条就含有25克的脂肪,吃下去1包78g的辣条,摄入的脂肪含量就接近20克了,约占营养素参考值的33%。另外,对于成年人来说,脂肪供能应该占总能量的30%以下。


所以,购买零食的时候,一定得看一眼营养成分表上的这些数据,简单换算下,心里有个谱。大方向当然是尽量选择低能量、低盐、低糖、低脂的零食。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这个就简单了,大家都知道要尽可能地选择离生产日期最近的,这样能更大程度保证食品的新鲜度。此外,也要注意保存方式,避免因为储存条件不当导致食品提前变质。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健康减肥,读懂营养成分标签

大家好,我是Mandy,小易老师,一名大学医学营养教师。

在我录制完“减肥要吃好,怎么搭配早餐”的视频后,考虑到现在城市工作者工作节奏快,很难有时间自己准备早餐,更多的人为了方便,会选择家附近的便利店或者包子铺购买早餐。所以,准备了这篇文章,供大家更科学的选购减肥食品。

(这边文章是从挑选减肥食品的角度出发,不会过多分析食品添加剂)

1. 想减脂塑形,要学会看能量表!

2. 想科学选择减肥食品,做到少油少糖少盐,还要学会看配料表!

3. 减肥食物的选择,更多的是同类食物之间的比较。比如早餐吃面包:是比较不同面包中的热量、脂肪、碳水量,挑选一种能满足身体需要且热量相对较低的面包做早餐,而不是拿柚子跟面包比,因为柚子热量更低而放弃面包,这样的话,你摄取的营养就会不均衡。

麦芽糖浆营养成分表,麦芽糖浆营养成分表100克-第1张图片-

什么是营养标签?

某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

图片中的文字和图标一起成为食物营养标签。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产品标准号、营养成分表等都属于食品标签。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重点就是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解读营养成分表

我国食品标签强制标识的是能量+4种核心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钠),部分加入可能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需要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食品中的能量和营养成分是按照每100g(ml)食品中所含有各营养成分的量表示的。例如上图是纯牛奶的营养标签:即100ml的纯牛奶热量为309kJ、蛋白质3.6g、脂肪4.4g、碳水5.0g、钠65mg、钙120mg(因本产品是强调高钙奶,所以自愿添加钙含量)

某食品的能量是按每份30g计算,没有按照每100g计算

营养成分表的默认热量单位为千焦(kJ),在计算减肥食谱是,通常以千卡(kcal)为单位,1kcal=4.184kJ。所以在计算热量时,要习惯单位的换算。

关于营养素参考值%(NRV%)

表示每100g(ml)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通过NRV%,我们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出自己一天吃的食物含有的营养素,是否达标或超标。例如上图:100ml牛奶能提供一人一天总热量的4%,喝2500ml牛奶就能满足我们一天的能量摄入总量,2500ml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和钙的量就超过了我们一天的需求。

减肥的朋友们不要按照NRV%的建议值来确定自己一天的总热量。因为NRV%是对正常饮食的人提供的推荐值,按照上图建议值是每人每天1846kcal,而减肥期间是需要减少部分热量的摄入,所以是低于1846kcal的。

关注食品配料表,结合营养成分表

减肥期间重点关注配料表中是否含有植物油。如果食品中加入了植物油,尽可能少挑选这类食物。

某干制蔬菜的配料及营养成分表

有的人觉得吃水果不方便,吃干制水果是一样的效果,但其实果蔬脆片中就已经加入了植物油,甚至还有麦芽糖浆。再看营养成分表,100g的果蔬脆片能提32.3g的脂肪、58.7g的碳水,是典型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精制碳水的食品。100g的脆片中含545kcal的热量,早已超过减肥一顿午饭的热量了。

减肥期间重点关注氢化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还有另外的名字,叫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麦淇淋、植脂末、奶精、代可可脂、植物黄油、起酥油等等。这类油脂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其危害比猪油、棕榈油更甚。现已经发现的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导致的危害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

肥胖的人群本身就容易血管壁沉积脂肪、胆固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证明肥胖儿童十二岁左右动脉就开始有硬化的趋势了。所以,反式脂肪酸这样的高危因素,咱还是别碰了。

某含代可可脂的产品的营养成分表

有些巧克力就是代可可脂 *** 的,其中就含有反式脂肪酸。总有人会发问,为何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为0,那是因为国家卫生部2007年12月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中,明确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小于等于0.3g/100g时,可表示为'0'”。所以标注为零,不等于真的没有。

某孕妇抽血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LDL-TG超标

我在孕妇营养门诊工作的时候,很多孕妇不吃肥肉,但一检查就是血液中胆固醇、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超标,几乎都是和经常吃这类食品有关的。

减肥期间关注精制糖

精制糖就是指为了调节食品的风味加入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详见文章《为何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为何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具体的精制糖包括白砂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浆、淀粉糖浆、红糖、冰糖,这些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额外的热量,阻碍减肥的进行。

某液体饮料中加入了精制糖

某液体饮料声称有保健功能,配料中虽然没有脂肪,但加入了白砂糖和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热量又上去了。

有的食物中用糖醇代替白砂糖,糖醇的热量有限,很难吸收,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一时的嘴瘾,但是,研究已经发现经常吃糖醇也对人体的胃肠道有 *** 作用,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渗透性腹泻。如果短时大量或长时间一定量食用木糖醇,可使血清尿酸、草酸水平骤然或缓慢升高,超出生理饱和度后均易形成结晶而损害肝脏。

减肥期间学会比较食品中的蛋白质

减肥期间蛋白质要补充足够,这个我几乎是在每篇文章都要提到的了。蛋白质主要来源是奶类、酸奶、奶酪、鸡蛋、瘦肉、鱼虾、大豆制品类。

纯牛奶和早餐奶的蛋白质比较

两张成分表看出,纯牛奶中蛋白含量更高,碳水化合物更低。早餐奶中因为添加了水和白砂糖,能量更低,碳水化合物上升了。减肥期间,建议选用纯牛奶或低脂奶,不添加白砂糖等精制糖,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价值更高。所以选择纯牛奶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了。

最后的最后,小易老师总结一下。食品千千万,买前标签看一看。营养成分表看热量、看蛋白,营养成分表+配料表看脂肪、精制糖、反式脂肪酸,别一不小心让一些多余的脂肪和碳水摄入到体内。

我是Mandy,小易老师,一名大学医学营养教师。文章科普内容是面向大众,如单独有疑问,可在评论区联系我。

贝欧莱有机奶粉怎么样?卖点是什么?这篇给你讲清楚

贝欧莱有机奶粉是美国有机食品开发公司Nature‘s One Inc的旗下产品,是获得美国农业部( USDA Organic )有机认证的有机奶粉品牌,在美国国内拥有有机婴幼儿配方粉市场拥有较好的市场份额。


今天我们就从奶源原料、营养配方、价格等方面来分析测评一下这款奶粉,看它的卖点是什么,是否值得购买?





奶源原料



贝欧莱有机奶粉奶源来自美国,产地也在美国,原料包括乳糖、乳清粉以及脱脂奶粉,奶粉新鲜度较一般。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贝欧莱有机奶粉从2段开始添加了麦芽糖浆和香兰素


麦芽糖浆的主要成分为麦芽糖,加入奶粉中后,降低了乳糖的含量。从营养价值来讲,不如乳糖,主要是提供能量,且价格相对便宜。



香兰素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食用太多,容易超出宝宝身体可代谢的范围,加重宝宝肾脏负担,或引起挑食、偏食以及产生龋齿等问题。


营养配方



基础配方不多说了,可以满足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常规强化配方以及特色强化配方方面,贝欧莱由于是有机奶粉,也没有任何的添加,这点很让人失望。


价格方面



参考了京东平台的价格,贝欧莱有机奶粉一段为360g/199元,客单价为0.55元/g;二三段为900g/458元,克单价为:0.51元/g,整体价格还是比较高的。


本期总结


总的来看,贝欧莱有机奶粉各方面表现一般,不但使用大包粉生产,而且还添加了麦芽糖浆和香兰素这两种敏感成分,妈妈们需要注意一下。


营养配方方面也无任何卖点,虽说有机奶粉对于原料要求比较高,必须至少达到95%才能通过有机认证,所以人工的合成配方会比较少,但这款奶粉常规强化配方以及特色配方没有任何添加,价格却如此之高,还是比较让人失望的。


选奶粉全面对比的平台参考-国际妈咪APP-国妈母婴

细谈麦芽糖浆

麦芽糖浆

麦芽糖浆

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基通过α-1,4-葡糖基连接而成的二糖。它具有温和的甜度,其甜度不到蔗糖的一半;良好的热稳定性,熬糖温度可达160℃;较强的保湿性;较低的热量等。这些独特的功能,令麦芽糖以各种形式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上,如酿酒、烘焙、果蔬加工、软饮料等。

麦芽糖的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利用大麦芽和大米熬制麦芽糖了。近年来随着酶制剂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酶制剂的大量涌现,使麦芽糖的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提高了产品品质。近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GB/T 2347—1997也被GB/T 20883—2007代替。实际上旧标准GB/T 2347—1997只是麦芽饴糖的标准,其中只有DE、DS和熬糖温度等;按产品形态,分液体、粉末和结晶,同时包含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等指标。

GB/T 20883—2007标准中,以麦芽糖的含量来分类:麦芽糖饴(<50%)、麦芽糖浆(≥50%)、高麦芽糖浆(≥70%)和结晶麦芽糖(≥95%)。熬糖温度,前三者分别要求不低于115℃、140℃和150℃。详细信息见下表。

 麦芽糖理化要求  

除了标准中提到的麦芽糖DP2,表中给出了葡萄糖(DP1)和长链糖的范围。

 麦芽糖浆的分类(按含量)  %

下面来谈谈酶制剂在这三大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麦芽糖浆的生产?

01生产高麦芽糖浆的关键环节包括依产品中麦芽糖的含量来选择酶的种类、决定反应底物的浓度、是否需要两次喷射、液化和糖化反应的时间以及过程的染菌控制等。

① 麦芽糖酶的选择 

生产高麦芽糖浆可以选择真菌淀粉酶,也可以选择β-淀粉酶。由于作用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麦芽糖浆在组分上有所差异。真菌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在产生麦芽糖的同时,会有少量的葡萄糖产生。而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酶,它水解糊精是有序地成对切下,所以在产生麦芽糖的同时,很少会产生葡萄糖,但有界限糊精产生。

生产普通的麦芽糖浆,选择两种酶都是可以的,麦芽糖的质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如果生产麦芽糖含量更高的糖浆,还是选择β-淀粉酶更好,如果配合普鲁兰酶则麦芽糖含量更高。

② 液化过程的控制 

液化过程是麦芽糖生产的起始和重要一环,是糖化的基础,因此,对液化过程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它将影响到麦芽糖的质量。

液化酶应该选择新型的低钙、低pH值的高效耐高温α-淀粉酶,如诺维信公司的Supra系列、lphera系列或者杰能科公司的GC262 SP等。新型高效能高温淀粉酶性能优越、稳定性好、操作容易控制、生产过程平稳、受pH等工艺参数波动的影响小,特别是在夏季温度高时,浸泡及磨浆过程淀粉易发酸,调浆过程pH很难控制,如果使用普通高温淀粉酶,液化很难控制,液化效果往往不理想,酶的消耗量也很大。对于一段液化工艺来说,喷射温度往往偏高,这对酶的热稳定性也造成一定影响,使用新型淀粉酶就可以满足工艺的要求。麦芽糖的糖化pH一般控制在5.0~5.5,使用新型高温淀粉酶可以将液化pH值控制在6.0以下,接近糖化pH,可以减少酸碱的用量,给麦芽糖的精制减轻负担。因此,对麦芽糖生产企业来说,选择好液化酶将会给生产带来许多好处,对控制整个生产成本有很大帮助。

液化过程的典型工艺条件如下:

pH优化值:5.5~5.8;

喷射温度优化值:105~108℃;

底物浓度:30%~35%DS(对绝干淀粉而言,超高麦芽糖浆干物在25%左右);

钙离子:视原料和当地水质的硬度而定,可不添加;

加酶量:0.03%~0.06%(对原料DS);

连续喷射液化:105~108℃,5~7min;

闪蒸后95℃以上维持90~120min;

液化DE:10%~15%,碘试验呈棕红色。

液化DE与麦芽糖的含量关系很大,随着液化水解程度的提高,DE值不断升高,糊精的分子量变得越来越小,这对麦芽糖的糖化来说,意味着产生葡萄糖的概率变大,相应地导致麦芽糖含量降低,也会增加酶水解液化淀粉的难度。

因此,制定和控制适宜的液化工艺十分重要。液化DE值过低,黏度过大,碘试验反应不易合格,操作困难;而DE值过高,往往会降低最终麦芽糖的含量。因此液化DE值与操作、设备、技术等诸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液化DE值越低,所产生的麦芽糖含量越高。DE值的高低可以通过控制加酶量、喷射温度、液化维持时间以及液化方式等因素来调节。

为了控制好液化DE值,在液化结束后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灭酶很重要。灭酶的 *** 有很多,对于耐高温α-淀粉酶来说,最常用的 *** 是采用高温灭酶和向下调节pH。有厂家在高温维持90~120min后,进行二次喷射,也就是通过一次液化以后,使液化淀粉达到所要求DE值后,即进行二次喷射,温度在125~130℃,再进行闪蒸。高温灭酶可以将耐高温淀粉酶的活力全部杀灭,可以消除残余酶活对糖化的干扰。通过高温作用也可进一步将极少量难溶性淀粉继续补充糊化和液化。

③ 糖化方式的选择 

糖化方式的选择包括许多方面,例如糖化罐的设计、加酶方式、糖化时间的控制、加酶量的确定等。如今,许多工厂从降低设备造价的角度考虑,糖化罐省掉了搅拌装置,采取罐外循环的方式进行料液混合。由于工厂担心糖化时经常循环会将已凝聚的蛋白质打碎,影响后面的过滤,所以在糖化的中后期不再进行循环。这样做的缺点是酶制剂只能在糖化开始时一次性加入,而许多工厂为了降低麦芽糖酶的用量,会添加少量的糖化酶。如果糖化酶在糖化将要结束时加入,当然对最终麦芽糖的含量没有影响,但是如果在开始时和麦芽糖酶一起加入,就会干扰麦芽糖酶的作用。两种酶竞争的结果是麦芽糖的含量降低,而葡萄糖的含量升高。

麦芽糖的糖化虽然没有像葡萄糖那样有明显的可逆反应和复合反应,但是在糖化过程中染菌的概率却大大提高了。因此,要合理地控制麦芽糖的糖化时间,不要将糖化时间安排得过长。一般普通麦芽糖浆的糖化时间控制在12h以内,而高麦芽糖浆和超高麦芽糖浆的糖化时间更好在24h左右,最长也不要超过48h。根据糖化时间确定合理的加酶量,配合少量的普鲁兰酶可以帮助麦芽糖酶更好地水解糊精,可以有效缩短糖化时间。另外,温度控制也很重要,一般应控制在55~60℃的范围内,但乳酸菌等杂菌在55~58℃的条件下易繁殖,生产上常将温度控制在58~60℃的范围内。

④ 如何控制染菌 

麦芽糖在糖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染菌问题。由于pH接近中性,加上糖化温度还没有达到巴斯德消毒的温度,所以一些较为耐热和耐酸的微生物可以生长,如嗜热的乳酸杆菌。这些菌在糖化时消耗掉已经产生的糖,大量生长繁殖,并且大量产酸,使糖化的pH值很快下降到酶的有效范围以外,使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对麦芽糖的生产危害很大。

要控制杂菌的污染,除了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外,还应该从改变糖化的工艺条件出发,适当升高糖化温度或降低糖化pH值,以抑制杂菌的生长。β-淀粉酶的热稳定高于真菌淀粉酶,有效pH值范围也较宽,因此选择β-淀粉酶糖化是一个好的办法。如果生产成本允许,采用溶菌酶防止杂菌污染也是有效的。必要时,要缩短糖化时间,尽可能在糖化大面积发生杂菌污染之前结束糖化。

下面来说说不同麦芽糖浆的生产工艺。

02

普通麦芽糖浆 普通麦芽糖浆的典型组成见下表。

普通麦芽糖浆的典型组成  


普通麦芽糖浆的糖分组成

55℃,pH 5.5,

DS 32%,液化DE 9.3

这种普通麦芽糖浆的麦芽糖含量不高,使用一种麦芽糖糖化酶就可以生产,一般多使用真菌淀粉酶进行糖化。真菌淀粉酶(EC 3.2.1.1,α-D-葡聚糖水解酶)源自米曲霉,可以迅速水解胶凝淀粉,任意切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α-1,4-葡糖苷键,产生可溶性糊精以及少量的葡萄糖与麦芽糖。如果用此酶水解反应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含较高麦芽糖以及少量葡萄糖的糖浆。该酶也能水解麦芽三糖,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

真菌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度在40%~50%,因此产生的麦芽糖一般在50%左右。一般工厂在糖化过程中控制糖化DE值达到45%~48%,即可结束糖化反应。也有工厂在DE值达到45%后,添加少量糖化酶,使DE值达到50%以上。糖化温度控制在55~58℃,适当提高糖化温度可以抑制杂菌的污染,但是不要超过60℃,否则会影响真菌淀粉酶的热稳定性,导致酶活力下降。糖化pH控制在5.0~5.5之间,选择耐酸型的高温淀粉酶,控制液化pH值低一些,可以省略糖化时再调节pH值的麻烦。糖化时间控制在12h以内,太长会增加染菌的危险。终止糖化反应可通过升温到80℃,并维持10~20min,或降低pH值低于4,使CLARASE L失去活力停止继续反应。

03

高麦芽糖浆 高麦芽糖浆的典型组成见下表。

高麦芽糖浆的典型组成

真菌淀粉酶,由于是内切酶,因此选择性不是太高,在产生大量麦芽糖的时候,由于其也可以水解麦芽三糖,所以也同时产生一定量的葡萄糖,从而影响到麦芽糖含量的进一进一步提高。因此要生产更高含量的麦芽糖,就要选择水解方式与真菌淀粉酶有所不同的酶,以降低葡萄糖的含量,通常选择从植物来源的选择性高的外切β-淀粉酶。

β-淀粉酶(1,4-α-D-葡萄糖麦芽水解酶,EC3.2.1.2)是由大豆、大麦麦芽、麸皮及其他来源中提取的,以大麦β-淀粉酶更好。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酶,它能够从液化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断α-1,4-葡糖苷键,产生一个双糖(麦芽糖),但遇到淀粉的支点(α-1,6-葡糖苷键)水解即停止,所以会残留较多的β-极限糊精,葡萄糖少于1%。

从图可以看出,生产高麦芽糖浆单独使用β-淀粉酶,麦芽糖的含量不会超过60%,必须配合普鲁兰酶的作用来打开支点,使β-淀粉酶继续作用。普鲁兰酶(E C 3.2.1.41)是一种脱支酶,催化支链淀粉和糊精中的α-1,6-D-葡糖苷键产生包含α-1,4-键的线性低聚糖。普鲁兰酶通常与糖化酶及β-淀粉酶共同使用来生产高葡萄糖浆和高麦芽糖浆。



 大麦β-淀粉酶添加量对麦芽糖生产的影响0.1L/t BBA;0.3L/t BBA;0.9L/t BBA;2.70L/t BBA条件:55℃,DS 32%,pH 5.0

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的最适温度非常匹配,都可以在60℃下进行糖化,如果要抑制杂菌污染,糖化温度可以提高到62℃。在糖化pH上,普鲁兰酶更耐酸一些,最适pH比β-淀粉酶低一些,所以,使用这两种酶糖化时,pH值控制在5.0~5.2比较合适。

04

超高麦芽糖浆(>75%麦芽糖) 超高麦芽糖浆的典型组成见表。


超高麦芽糖浆的典型组成 

据预测,世界上对超高麦芽糖浆(>80%麦芽糖)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含麦芽糖60%及葡萄糖少于1%的高麦芽糖浆,可只用大麦β-淀粉酶(OPTIMALT BBA)来制得。β-淀粉酶既不能水解,也不能超越支链淀粉的α-1,6-D-葡糖键。如果添加脱支酶,如普鲁兰酶(E C 3.2.1.41)和异淀粉酶(E C 3.2.1.68),就有可能生产含70%~90%的麦芽糖浆。添加麦芽三糖酶的话,更高可以达到98%的麦芽糖浆。由酶法得到麦芽糖浆的麦芽糖量还取决于反应条件,如干物量、液化DE值及酶添加量等。进一步可纯化到95%以上,通常使用的纯化 *** 有碳色谱、溶剂沉淀、膜分离及模拟移动床。

采用酶法生产超高麦芽糖浆时,对淀粉液化程度的控制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最终麦芽糖含量的高低。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酶,它能依次从直链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双糖(麦芽糖)。理论上,如果直链淀粉是由偶数个葡萄糖单元组成,则切下的都是双糖,不产生单糖(葡萄糖)。同样,如果直链淀粉是由奇数个葡萄糖单元组成,则将产生一个单糖。

可以想象,如果淀粉链的长度越长,则切下的单糖的概率就越少,反之,切下单糖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控制淀粉的液化程度,就是要使淀粉链的长度控制在尽可能低的合理范围,使糖化最终产物中的葡萄糖含量尽可能地降低,也就能够产生更多的麦芽糖。

在实际生产中,选择性能优良的高压喷射器,适当提高喷射温度,控制好酶的添加量和整个液化过程的时间,将DE值更好控制在3%~5%之间,这些都是生产控制的关键。由于液化的DE值偏低会使淀粉黏度增加,当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淀粉会因为凝沉作用而产生老化现象,造成糊化淀粉非还原性再结晶,影响β-淀粉酶的水解效果。因此,淀粉乳的浓度可适当降低。液化后的灭酶也同样重要,否则,残余的淀粉酶会在糖化时增加葡萄糖的含量,从而降低麦芽糖的含量。残余淀粉酶对DP2形成的影响见图。


 残余淀粉酶活力对麦芽糖产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里给出不同类型的麦芽糖浆的生产 *** 。


酶与操作参数对麦芽糖浆糖谱的影响 


麦芽糖浆在橡胶中的应用


麦芽糖浆在橡胶中的应用

将麦芽糖浆添加到橡胶行业的炭黑 *** 中时,因为麦芽糖浆的灰分比木质素低,从而可以代替木质素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工艺流程:

原料油脱水——高温燃烧炉(700-800℃)——热解反应——冷却收集(脉冲回收装置)——碳粉收集器——卧式搅齿造粒机(造粒水、糖浆)——成粒筛分——热风干燥——二次筛选——大罐贮存——成品包装——入库

麦芽糖浆作为粘合剂加入量随产品的结构而变化,加入量过大,粒子硬度高炭黑中的灰分易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且在橡胶制品中的分散性不好;粘合剂的加入量过小,粒子的硬度低,易破碎,炭黑中的细粉含量超标,易造成输送系统堵塞。根据品种的变化,粘合剂的加入量一般控制在每小时30-40公斤,目前很多公司使用我公司生产的浓度80%麦芽糖浆的添加比例为每小时25公斤。

炭黑用麦芽糖浆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干物质(%) ≥ 75


熬糖温度 (℃)≥150


PH值 4.6~6.0


DE值(%) ≥42


麦芽糖含量(%) ≥50


透光率(%) ≥98


*** 灰分(%)≤0.3

注:其他指标同国标

糖尿病饮食常见5大误区!大多数都在犯,直到现在食物还照样吃!

得了糖尿病以后,大家都知道需要控制糖的摄取,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的是到底所谓的控制是什么意思,什么东西是可以吃,什么东西是不可以吃的,今天医生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常见的糖尿病饮食5大误区,看你有没有中招!

错误一:糖尿病不能吃甜的食物

事实:糖友们不能只凭味道来选择食物,最重要的还是看食物的成分与能量。

有些没有甜味的食物,例如米饭、面条与馒头,虽然吃起来没有甜味,但其所含有的淀粉在消化后会变成葡萄糖,会造成血糖升高,所以不宜多吃

糖尿病 高血压 食疗 心血管疾病 血糖 菠菜 牛奶

大部分具有甜味的食物都是含糖的,例如蛋糕、饼干与碳酸饮料,糖尿病患应该控制食用量,但现在坊间很多甜味食品其实是掺用人工甜味剂,几乎不具热量,就可以适当食用。

错误二:糖尿病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

事实:很多无糖食物含有大量淀粉或糖浆,升高血糖的速度不逊于白糖。

许多号称无糖的食品,例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虽然不含人工添加的蔗糖,但仍然含有大量的淀粉,有的基至还添加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浆等,这些成分会快速增高血糖值,必须谨慎食用

糖尿病 高血压 食疗 心血管疾病 血糖 菠菜 牛奶

有些无糖食品为了改善口感,添加了大量脂肪,吃多了热量就会超标,导致身体肥胖,糖友还是少吃为妙

错误三: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事实:只要血糖控制的好,糖友还是可以吃水果的,而且种类还要丰富。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出,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他们提供的糖尿病饮食建议里的之一条就是要多吃水果与蔬菜,更好是吃各种颜色的水果。

糖尿病 高血压 食疗 心血管疾病 血糖 菠菜 牛奶

而糖友在吃水果时,要尽量挑选对血糖值影响小,且含糖量少的果类,而且要限制食用量,每天以200公克为限,并且安排在两餐之间分次食用,例如早上10点与下午3 点这两个时段。

此外,糖友更好不要喝果汁,因为减少膳食纤维的果汁在饮用后对血糖的反应会高于原貎呈现的水果。

错误四:糖尿病更好吃素,尽量少碰肉类

事实:糖友饮食应该注意营养均衡,肉类与蔬菜都应平均摄取。

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日常饮食的均衡,肉类与蔬菜都应食用,特别是优质的蛋白质对糖友健康非常重要,排除肉类的饮食会导致人体蛋白质摄取不足,抵抗力降,更容易发生感染。

糖尿病 高血压 食疗 心血管疾病 血糖 菠菜 牛奶

错误五:糖尿病要不吃或少吃主食

事实:糖友应该控制的是饮食的总热量,而不是某种特定的食物。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少吃或不吃米饭等主食就可以控制血糖,其实应该控制的每日饮食摄入的总热量,而不是过于计较某类食品的摄入量,而且过度控制还可能引起低血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糖尿病 高血压 食疗 心血管疾病 血糖 菠菜 牛奶

糖友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健康的主食,例如黑米薯类等杂粮,少吃容易升高血糖值的精致白米饭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预习你的60岁# #清风计划# #我要上头条#

哪些豆腐、豆浆粉、豆浆、豆干更营养?清单都帮你整理好了

上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每天吃豆的健康益处,结果评论区好热闹,大家分享了很多吃豆心得,也提出了很多吃豆疑惑。


这篇就深入讲讲大豆的营养、吃豆误区、推荐买的健康豆制品,最后再分享一下我家豆制品的家常营养做法。


1、大豆和杂豆营养有何区别?



大豆指是黄豆、黑豆和青豆。它们脂肪含量较高,大概是16克/100克,所以可以用来榨油;它们也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蛋白含量大概为36克/100克<1>


虽然蛋白质量比肉蛋奶豆还是稍微差一点点儿,但是跟主食搭配着吃,蛋白的利用率就提高了。


像绿豆、红豆、鹰嘴豆、豌豆、蚕豆都是杂豆。它们的淀粉含量很高,大概60克/100克~65克/100克,脂肪含量超低,大概1克/100克,所以它们可以替代部分主食。


而且跟普通主食相比,它们的蛋白含量还高,跟大豆的蛋白质量一样,所以跟大米混起来做杂豆饭或杂豆粥,也能提高蛋白利用率。


2、黑豆和黄豆哪个更营养?



差不多


在蛋白、脂肪、碳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上,两者差别都很小;只是黑豆的皮中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而已。


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人都说黑豆补铁,但不要抱太大期望,毕竟黑豆中的铁是三价铁,吸收率较低,再说了黑豆的铁含量还没有黄豆高呢。


3、痛风病人可以吃豆吗?


可以


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为<2>:


低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50毫克/100克;


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在50-150毫克/100克之间;


高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在150~1000毫克/100克之间。


痛风发作期要严格限制嘌呤摄入,只能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但是只是尿酸高并没发作痛风,可以适量食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


像豆腐、豆浆都属于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所以尿酸高但没发作痛风时都可以适量吃<3>



4、女孩喝豆浆容易性早熟?



并不会


这是因为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活性非常弱,而且还是双向调节的,也就是体内低了就往高点儿调节,体内高了就往低了调节点儿,所以它并不会扰乱孩子体内雌激素的正常范围。


另外,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在亚洲女性中,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大豆饮食摄入越多,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低<4>


所以女孩不仅可以放心吃豆制品,还建议经常吃。


5、肾结石可以吃豆制品吗?


可以


像豆腐、豆腐干在 *** 过程挤出了很多黄浆水,这个过程也降低了草酸含量;另外它们钙含量高,钙还能在胃肠道结合部分草酸,反而有利于预防草酸钙类型的肾结石。


但是豆浆要少喝,这是因为黄豆草酸含量较高, *** 成豆浆草酸含量并不会减少,像外面卖的豆浆都很稀,喝上两三百毫升没问题。


6、豆浆可以替代牛奶吗?



不能替代


豆浆和牛奶蛋白含量差不多,但是喝牛奶的主要目的是补钙,在这点上豆浆可远远不及牛奶,它的钙含量只有牛奶的1/10。


所以豆浆不能替代牛奶,但是豆浆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还含有抑制胆固醇吸收的植物甾醇,所以牛奶也不能替代豆浆,建议牛奶豆浆都喝。


7、不同人群建议的吃豆量一样吗?


不一样,具体如下表。



所以对于普通成人,换算成每天就是15~25克,这个量指的是干大豆的量。


25克大豆换算成不同豆制品,量分别如下:


20克腐竹(拇指长8根)

大豆粉25克

豆腐干50克

北豆腐100克(麻将大小5块)

豆浆400毫升(豆水比1:8)


8、豆芽是「激素」泡的?



有可能


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中就发现,有的豆芽中含有6-苄基腺嘌呤(6-BA),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我们说的「植物激素」,它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加快植物生长。


不过根据国家规定:「植物激素」的使用范围主要是菠菜、番茄、黄瓜、白菜、芹菜等蔬菜,以及柑橘、香蕉、葡萄、猕猴桃、西瓜、芒果等水果。


豆芽生产中却不允许使用「植物激素」,之所以还不允许用,是因为还不确定用了是不是安全。


但是仍然会有不法商贩用,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从大型商超买,品质基本都有保障。


9、哪种豆腐最营养?



若论补钙,南豆腐(石膏豆腐)略胜于北豆腐(卤水豆腐),两者的钙含量分别为113毫克/100克、105毫克/100克,不过北豆腐水分量稍低,蛋白含量(9.2克/100克)更高些,大概是南豆腐的1.6倍。


另外两者口感也不一样,北豆腐更糙,南豆腐更嫩,大家可以喜欢吃哪种就选哪种。


不过要想多获得点儿钙可别指望内酯豆腐,它的钙含量只有17毫克/100克。


另外玉子豆腐和鸡蛋豆腐,都不是100%纯豆腐,是在豆腐基础上加了鸡蛋,补钙方面也不如北豆腐、南豆腐。


再有,千页豆腐是以大豆油和大豆蛋白为原料,再添加玉米粉和食用盐、白砂糖、增稠剂等加工而成,比较咸。某品牌千叶豆腐的钠含量是北豆腐的42.4倍呢,它表面还有很多小孔,炒着吃还会吸收更多的油和盐,所以要控脂控钠就得少吃。


10、发酵豆制品推荐吃哪种?


豆豉、腐乳、臭豆腐、豆瓣酱、纳豆都是发酵豆制品,它是素食者维生素B12的重要食物来源,这几种最推荐吃的是纳豆,因为其它几种往往都钠含量比较高。


11、什么样的豆浆粉最健康?


100%的纯豆浆粉


配料表里只有大豆/黄豆/黑豆/纯豆浆粉,没有蔗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成分。


冰泉、北大荒、永和、九阳这四个品牌都有,它们的蛋白含量都是40%,最小包装是18克或20克,冲泡一包就能满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吃豆量(15-25克)。


12、即食豆浆推荐哪些?


如果连冲都懒的冲,那就可以选即食豆浆。


豆本豆、伊利植选都是100%纯豆奶,统一诚实豆蓝盒强化了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维他奶健康加法高蛋白款强化了钙、维生素A、D、B2、B6、烟酸,都是不错的选择。


13、即食豆干推荐哪些?



白玉的白干、熏干和五香干都可开袋即食,其中白干完全没添加盐,熏干和五香干钠含量只有112毫克/100克、342毫克/100克,冷藏都能放30天,哪顿饭蛋白不够,拿出来就能补给。


14、干大豆如何吃?


煮熟后可以拌凉菜,我婆婆家最常用它凉拌芹菜,另外也可以泡好焖饭里加一点儿,放高压锅煮成杂粮杂豆粥。


15、豆渣如何吃?


我家是直接加点豆瓣酱炒了吃,也和芹菜叶子混一起,加一点儿面粉做豆渣饼。


▲左上角是豆瓣酱炒豆渣


▲左上角是芹菜豆渣饼


最后特别推荐一下空气炸锅炸豆腐,刚炸出来金黄色很诱人,外脆里嫩,蘸点辣椒小料,真的很好吃。


▲左上角是空气炸锅炸的豆腐


今日互动:豆的各种吃法继续聊起来吧。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 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539

<3> 周京国.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13):22-22.

<4> https://www.nccih.nih.gov/health/soy

#谣零零计划##长城心血管健康周#

学会看配料表,让饮料中的糖无所遁形

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但过量摄入糖也会造成很大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当前,健康饮食成为潮流,消费者在选择饮料等产品方面,也希望能够更加健康。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看配料表,了解产品成分。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产品。

对于饮料消费,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标称“无糖”的产品,都不能多喝,从健康角度,喝凉白开、矿泉水等不加糖的纯水是更佳选择。

糖摄入过量有害身体健康

糖作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调节情绪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天然的糖类,还是添加的糖类,被人体摄取后,都需要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才能够被人体利用。

资料显示,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多糖等。日常生活中,具有明显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多为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因此,碳水化合物常被理解为广义的“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通常来说碳水化合物含量约等于含糖量。适量摄入糖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人体心脏负荷会过重,甚至引发甜食综合征,造成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

以含糖饮料为例,浙大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沈建国曾介绍,普通人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不仅影响食欲,还会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对肾脏、肠胃、皮肤、骨骼、牙齿等均会造成严重伤害,导致肾结石、肠胃功能失调、骨质疏松、牙髓疾病等。

为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糖摄入 *** 的建议,将儿童和成年人的游离糖(指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相当于每天最多摄入50克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更好限制在25克以内。

2019年7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强调了糖尿病在我国的多发性,并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该计划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看配料表可帮助选择合适产品

在健康饮食成为趋势的背景下,许多人既偏爱喝饮料,舍不得那口甜甜的感觉,又希望能喝到相对更健康的产品。这就需要会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均需在配料中进行标注。配料表必须如实地标注生产这种食品所用到的每一种原料,包含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越靠前,含量越高。

然而对消费者而言,配料表中的“玄机”却常被人忽视。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只看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而忘记了看配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根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近半数消费者因“看不懂”,购物时几乎不看营养标签和配料表。

与此同时,却有超七成消费者重点关注含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剂,八成以上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关注“无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有这样标识的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好。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超过1万,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保局登记许可的食品添加剂也达到上万种。相比之下,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仅2000多种,且每年获准使用的新添加剂种类仅十余种左右,审批速度较慢,很大原因是考虑到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

“无糖”产品不一定没有糖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宣称“0添加糖”的饮料,但实际上,标注了“无糖”并非真的不含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每100ml饮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

很多时候,消费者通过配料表虽然无法发现“糖”的存在,但却可以看到蜂蜜、浓缩果汁等成分。食品工程博士、科普工作者云无心在科普文章中表示,苹果、梨、西瓜、葡萄等,浓缩汁其实都是70%左右的糖浆。不少产品中虽然不含蔗糖,却用了果糖、果葡糖浆等替代,依然含有糖。

4月13日,新京报记者在天猫平台发现一款茶饮料,无论是宣传图片还是商品展示的名称上,均标有“0糖”的字样,但从产品配料表来看,虽然没有蔗糖,但却有含糖的柠檬浓缩汁以及甜味剂三氯蔗糖。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生活中常见的蜂蜜、果汁、浓缩果汁的主要成分是单双糖,产品中添加了这些成分跟加糖其实是一样的。此外,枫树糖浆、玉米糖浆、麦芽糖浆、果葡糖浆(又叫高果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转化糖浆、葡萄糖浆的主要成分也是单双糖,看到配料表中有这些成分,说明产品中也是有糖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配料表中,有些成分虽然名称含“糖”,但其本身并不算糖,也不会产生与糖一样的风险。

云无心表示,这类成分一种是“低聚XX糖”“聚XX糖”,比如厂家的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糖等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都不能被人体的消化液消化吸收,而只能被肠道菌群利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益生元”。它们不仅没有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反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总体健康。另一类是“XX糖醇”,比如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等。它们被吸收之后也不升高血糖,所以也基本上不产生糖对健康的不利作用。

实际上,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标称“无糖”的产品,过量摄入对身体都没有好处。阮光锋认为,白开水 *** 简单,经济实惠,饮用方便,符合人体需要的用水。“如果你能每天都喝凉白开等纯水,并且喝足量,这当然更好的。”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世辉

来源:新京报

标签: 成分表 糖浆 麦芽 营养 1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