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9日6时34分5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雨水”这一节气的解释。古人曰:“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制图设计 宋德政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节气的来临标志着降雨开始,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但都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雨水前后,气候变化明显,根据现代气象观测和研究,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是指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大雁,在雨水时节会从南方归来;二候獭祭鱼,是指雨水季节因气温回暖,水獭们纷纷出来捕捉河中的鱼,因为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三候草木萌动,是指经过雨水的洗涤后,万物复苏,草木开始抽出嫩芽。
雨水这天,无论下雨还是不下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在我国南方地区,雨水当日清晨,雾气还未散去之时,一些年轻的母亲会牵着幼小的儿女站在路边,等待之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拦住对方,让孩子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与之相似的还有川西的“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保保”(干爹干妈)。这一习俗在四川广汉已发展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保保节”。雨水节气拉干爹,是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保佑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雨水时节还要注意“倒春寒”天气,尽量做到“春捂”。“春捂”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天气渐渐暖和,人们逐渐脱去棉袄穿上单衣。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冷,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容易致病,所以此时“春捂”是有必要的。
记者 宋德政 综合整理
编辑:范天一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农技专家话节气 | 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处于数九中的“七九”,正是河开雁来的时候。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减少了,雨增多了。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因冷暖空气交汇,雨水节气时段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因此对农业来说,这段时间既是早春冻害发生的密切关注期,也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增墒蓄力时段。
雨水节气之樱桃管理
当前的露地大樱桃树体还处在休眠期,果园管理相对清闲,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雨水节气之草莓管理
雨水节气,大棚草莓正处于第二花序开花结果盛期。这个时期,温度起伏比较大,要做好放风与关棚工作,保持棚内适宜的温湿度,具体管理有以下几点:
(山东农业农村)
传承千年的农事智慧:二十四节气的含义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是中国古人根据观察天文变化和气候变迁而总结出来的。每个节气都对应着农耕生活的重要节点,例如春分和秋分代表着昼夜时间的平分,夏至和冬至代表着白天最长和最短的时间。
这些节气的准确性确实令人惊叹,它们能够准确地指导农民的农事活动,比如播种、收割、施肥等等。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由于气候变化较为明显,节气的变化更加明显可见。这些节气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和传承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珍视,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智慧总结,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自然环境。同时,它们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是我们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每一个节气的简要解释:
立春:春季的开始,标志着万物复苏,一年的农事活动就此展开。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逐渐增加。春雨贵如油,春雨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此时,冬眠开始活动,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春分:昼夜平分,春分过后,白昼越来越长,气温逐渐升高。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清明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祭祀祖先的节日。
谷雨:雨生百谷,此时正是播种的时候,谷类作物在这个时候开始生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夏收作物即将成熟。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播作物也在这个时候播种。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热天还在继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酷暑难耐,人们开始期待秋天的到来。
立秋:秋季的开始,虽然天气还很热,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秋高气爽的季节开始了。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这时候开始出现霜冻。
秋分:昼夜平分,秋分过后,白昼越来越短,气温逐渐降低。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这时候开始出现霜降。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进入深秋时节。
立冬: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小雪:开始下雪,雪是冬天的象征。
大雪:降雪量增多,雪越下越大,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寒冷的冬天还在继续。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寒冬酷暑终于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这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气候和物候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这些节气不仅对农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顺四时,春季养生-雨水篇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雨水节气通常预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2023年的雨水为2月19日,而雨水节气由2月19日至3月5日止,一共十五天。
雨水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水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说的是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在生活起方面,应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以下介绍两份雨水节气的养生食谱,摘自崔绍汉博士著《廿十四节气论养生》:
给自已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做点自已喜欢且有意义的事,并将美好的分享给身边的人,喜欢我的分享,请点击关注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日雨水,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吧“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今天,我们迎来雨水节气。
雨水一到,春回大地,处处生机,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春雨随风潜入夜,柳丝含烟更怡人。
何为雨水
“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换句话说,雨水节气的名称,源于冰雪消融。消融之后,一部分变成了地上流淌的水,一部分变成了由天而降的雨。所以雨水节气是立春“东风解冻”的续集,立春是开始解冻,雨水是全面消融。
霏霏细雨,润泽天地。春天正带着对万物的爱意,温柔地临近。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
水獭将鱼儿捕获,
整齐排列在岸边,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辛苦付出,
终有回报。
二候鸿雁来
东风送暖、万物复苏,
鸿雁去了又归来,
跨越千山万水,
克服艰难险阻,
它们划破长空、气势如虹,
因为有
生命和自然的约定。
三候草木萌动
万物蓄势待发,
嫩芽即将破土萌动,
尽管气候
时而交替、变幻无常,
但没有什么,
能阻挡春的归来。
雨水 · 诗词
雨水习俗
忙春耕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雨水至,春耕忙,此时正是准备春耕春播的好时机。农民忙着翻田,将杂草等深埋地下,经雨水一泡,正是农作物更好的有机肥。
占稻色
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作为春耕初始的重要节气,雨水当天,华南地区的农户人家往往以爆炒糯谷占卜收成,爆出的糯米花越多,意味着收成越好。
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会纷纷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撞拜寄
在一些地方,雨水节气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便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之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节令指示
这样吃
雨水节气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酸多甜,可选择韭菜、百合、山药、荸荠等。预防春燥,可以多吃牛奶、大豆、西红柿、蜂蜜、寒性果蔬等。
这样穿
雨水之后,空气寒中有湿。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不要随意减衣物。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洗完头要及时吹干。
这样养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要保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汪国真在《雨的随想》里写道:“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而在所有雨里,春日的雨水又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温柔和灵气,它落在世间万里山川,润泽从寒冬中萌发的之一批翠绿,温柔又坚定,浩大又无声......
今日雨水,万物待发。愿你我迎着饱满的雨水,生长出精彩纷呈的一整年!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雨水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雨水
姜宝兵
一
立春,俗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是一年中的之一个节气,立春后白天渐长,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人们开始感觉到早春的气息。
立春过后,大地从沉睡中渐渐苏醒,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二十四节气又开始了新的轮回。立春也意味着一年新的开始。辛勤的农民要准备播种,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每一块土地,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田野里有被唤醒的蛙叫声,河边的柳条慢慢披上了清新的绿芽,花儿也将被春风吹红。“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春天的美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春种秋收,春是生机,古人非常重视立春这个节气,历代帝王都在立春这一天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礼记?月令》中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
春是四季之首,万物生长的开端,有播种就有收获。人们对春更多的是热爱、欣赏与崇敬,也总是把春当成美好事物的象征,春满人间、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枯木逢春、春意盎然、雨后春笋、欣欣向荣、桃李春风等等,无一不是赞叹春的美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民以食为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错过了春天,那么一年的时光就白白浪费了。光阴似箭,一去而不复返。一年的计划需要早打算,一天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一早计划,人生的奋斗也需要早立志。春,对于植物来说,每一天都是生命新的开始。草是新的,叶芽是新的,桃花、梨花、杏花是新的;对于人来说,春是一年新的开始。不为过去的昨天而苦恼,把握现在,珍惜今天,展望明天。希望在,梦就在;精神不老梦就不老;梦不老,青春就不老。
春,美好而浪漫,温柔而多情。苕之华,其叶青青。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梦想着春,春就来了。虽然已是立春,窗棂上还在挂着冰凌,冬还在依依不舍的眷恋着人间,但我已经感受到春的气息迎面扑来,清清的、淡淡的、甜甜的……
春回大地,春暖人间。春是希望,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春天。我从冬天的梦里醒来,掀开寒冷厚重的雪褥,穿上春天的彩裙,心情跟着身体轻盈起来,在晨曦中呼吸着春的气息。
立春就如同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让人无限憧憬,细心呵护,试问有谁会放弃一条新的生命呢?立春也如同新的一天刚刚开始,给人无限的活力,让人精神饱满!那么人生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踏入春天的之一天里,播下希望的种子,用心的去耕耘和灌溉,一番辛勤努力过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春天就要来了,还是做一棵树吧。在沉默了一个冬天之后,迎着风,迎着雨,发自己该发的芽,开自己该开的花,结自己该结的果,成自己该成的材。
二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立春虽然过了,好像还没有与冬天划清界线,常常让人感到挥之不去的寒意。而雨水一到,就觉得那风软了许多,不再硬生生地刺脸,也不再直通通地往怀里钻了。若抬头看看柳枝,好像已由干涩的褐色变出了一层似有似无的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旳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旳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旳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旳景象。
五九、六九,抬头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节气是老祖宗对一个时段的概括,到了雨水就是那河开雁来的时候,天渐渐趋暖,雨水也会相应增多,这时如有一场透雨,对冬小麦返青是至关重要的。
盼着,盼着——来一场透雨吧!
终于有了一些端倪:风啥时候来了,悄悄地掀起了大红春联的一角,而后,便吹得它一上一下,好像不愿意再停下了。天色渐沉,四围都变得湿漉漉的,树枝也在风里舞动,但没有先前那种嘎嘎的碰撞,枝头似乎柔韧了许多,即使挨着了,也只有悉悉索索的声响,想来,是不是叶芽也该萌动了。门前的大道开始泛潮,多少车轮碾过,它也没有变干,我知道,这是雨的前兆……
街上人们没有匆忙,没有惊慌,没有焦急,也没有拿出雨具;田里呢,小拖拉机先停了,它的安静忽然提醒了正在劳作的乡亲们,久久地仰望着远天,他们没有急忙离去,好像在等着,迎接一位久盼的亲人,即便雨来了,淋湿了,也倒甘心情愿。
小雨细柔如丝,缠绵悱恻。它不像夏日的狂风暴雨,也没有秋雨中的忧愁情节,更没有冬日冷雨的残酷无情,春雨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在春雨中,小草睁开了惺忪的眼睛,鸟儿放开了响亮的歌喉,河水荡开了涟漪,柳枝早就把绿意写出。
一场春雨之后,不经意间,大地生了绿意。放眼看去,原野已经绿了。走在诗意的雨中,清醒地明白了自己要走的路和要去的方向。是春雨用它的清凉,浇醒了冬眠的事物,苏醒后的世界,桃红柳绿,姹紫嫣然,就在不久。
走在细雨的初春里,脑海中那首熟悉的诗句,萦绕不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雨水节气,在一千多年的诗人眼中,却是春更好的所在。
我总认为,雨水,宜读诗。你看那江南春雨,朦胧如诗。杏花春雨,柳风暖熙。一场雨染绿一溪春水,一场雨润了心间和土地。走在春天里,有雨丝为伴,不觉寂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从小就记住的诗句,扎根在心灵深处。惜时,是人们最要紧的事情。该做的事就勇敢去做吧,要见的人就赶紧去见,想去的地方就迈开脚步,想要的东西就用心去争取。
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清风堂主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理事,《禹城文学》编委。有《剑梅楼文集》《清风堂文集》两部文稿传世。齐鲁壹点清风堂荣获2022年度十大壹点号“年度新知”。
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和伟大祖国一起成长》获“福彩杯 我与新中国”有奖征文一等奖;《曲阜纪行》获“孔子文学杯”全国华语文学大赛金奖;《问道西柏坡》荣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奖;《大运河上流淌的美食》获之一届“长江文学奖”优秀奖;《化蝶》获得首届“新文青”全国青年诗人短诗大赛优秀奖。
博客剑梅楼主http://blog.sin *** .cn/jianmeilouzhu
壹点号清风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创意教育 :星空下的锦豆豆(第45期) |二十四节气-春(雨水)来自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万锦学校
关于《星空下的锦豆豆》
读书点亮心灵,故事伴我成长。亲爱的万锦宝贝们,《星空下的锦豆豆》又和大家见面了。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广阔的想象天空;故事是开启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小朋友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解决办法。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能通过美妙的故事相聚在一起。请专注地倾听,用心感受每一个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跟随故事来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吧!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水)
高春香 邵敏/文
故事简介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四季之首, 二十四节气中春天占了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上周,我们了解了立春的节气特点,本周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雨水”的节气特点吧!
二十四节气-春(雨水)音频:进度条 24%01:2305:42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故事小问答
1.雨水节气的时间点是什么?
A.2月18-20日 B.2月20-22日
答案:A
2.《春夜喜雨》是哪位唐代诗人的诗?
A.李白 B.杜甫
答案:B
3.杏花在花落时会变成什么颜色 ?
A.纯白色 B.纯红色
答案:A
亲子问答:
1. 亲爱的锦豆豆们,关于雨水这一节气,你还知道哪些节气特点和风俗习惯吗?
2. 你还听说过哪些描写雨水的诗词呢?快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吧!
《星空下的锦豆豆》故事寄语
亲爱的小朋友们,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用“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了世界,也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古老历法的独特文化魅力。希望我们的小朋友、大朋友都能积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雨水是春季第二个节气,
值此时令气温回升。
此时杂草火灾多发,
应及时清理杂草,
不可放火烧荒。
春季杂草频“上火”
究竟是为何?
自然气候因素:
春季风干物燥,杂草大量堆积,火灾风险等级较高。
人为因素:
乱扔烟头、露天烧纸祭祀、点火烧荒、郊游野炊、违章作业等都可能引起杂草起火。
预 防 火 灾
看 这 里
野炊动火需谨慎:
游玩时,请勿随地生火野炊。野炊应该选择河边或者全是沙土的河滩等允许起火烧烤的地方,并准备一桶水,万一发生火灾能迅速取水灭火。
教育孩子不玩火:
家长要把火柴、打火机等物品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看到孩子玩火要严加教育。
烟头随手不乱丢:
干草地、草堆附近请勿乱扔烟头,更不要卧床吸烟,防止未熄灭的烟头、火柴梗引起火灾。
文明祭祀多留心:
祭祖用火应当注意远离草木,或事先清除周围的杂草,避免引燃草木酿成火灾,用火时人要站在上风方向,避免火焰伤人,用完火后应当将火就地掩埋,避免复燃,务必确保人走火灭。
彻底清理可燃物:
全面清理房屋前后的可燃杂物,不要在居民房屋附近堆放稻草等,严禁在野外燃烧稻草。
▌来源:郑州消防
▌ ***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
二十四节气 | 雨水5月21日,迎来小满节气。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之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 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在小满节气,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降雨量很小甚至无雨。中国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时至小满节气中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进的冷空气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节气民俗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节气民俗主要有“小满祭车神”、“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小满抢水”、“小满祈蚕节”、“小满食野菜”等。
小满也蕴含着一种古人的人生智慧,人生忌讳“太满”、“大满”;满招损、谦受益;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人生需要留白,最美是小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编辑:胡德成
实习编辑:高悦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