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是多种芳香植物的统称。芳香植物指有香气和能提供香芳香油的植物,且普遍具有药用、食用价值,疗愈作用。欧美人的推崇,日韩人的迷恋,台湾地区人民的深爱,使它们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范儿,隔一阵儿,园艺界里就会掀起一股狂热的“香草热”,孰不知在河南竟然也生长着许多种的香草。且鲜少为外界所知。身为河南人,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和风|文
河南香草,大隐于野
有一次应邀去一位外国朋友家用餐,她煮了一锅米饭。盛到碗里后,很神秘的在上面撒了一层干叶子碎屑。普通的米饭,因而异香扑鼻。我问这是啥?她告诉我,这是迷迭香和百里香香草。
之一次听到香草很好奇,在网上百度了一番。迷迭香是唇形科小灌木香草,原产地地中海沿岸(据说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增强记忆力、治疗失眠、镇定安神、治疗消化不良……外国人很喜欢用它来调味。
百里香产于南欧,被作为一种美食的香料广泛种植。我国北宋时期也开始种植它,还被收录在古代的各种中药典籍里。
此外,受推崇的自欧美风行香草,还有薰衣草,香茅,薄荷,罗勒,牛至,洋甘菊,鼠尾草,欧芹等。
在外工作生活期间,偶回河南老家。瞄了几眼老太太们随意放在院角自生自灭的花草们。这一眼让我大吃一惊。
那个小时候被蚊虫叮咬后,采其叶揉抹的“小香花”不就是我在城里种的香草罗勒吗?一一看过,不大的地方生长着罗勒、顺香、茴香、藿香、紫苏、绿苏,鱼香、薄荷、石香菜,荆芥、香薷等等香草。
原来河南也是一个香草大户啊!
最让我感到好笑的是,在外地种的香草百般呵护,长得像秧儿,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家乡河南,每一种香草都能长得乌嘟嘟的、爆盆、随地蔓延。
因为香草是喜强光的植物。河南的光照地候特别适宜它们生长。
这些香草在河南几乎不被人注意,差不多都是自生自灭。春来几场春雨后发芽,而后随地蔓延。
秋来开一串串不起眼小花,霜后踪迹全无,地下茎隐入土中接受大雪的考验。
而入夏,以其香草植物独有的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的脾性给河南人以特别的护估。
古代有一些药书把香草类植物归入“芳草部”,就是它们各自身怀绝技,不仅香气袭人,更能医病救人。似乎都兼具十八种武艺,精通各种绝学。
像最普通的薄荷吧,它的作用就有“驱贼风、表汗出、开上焦、宣谷味、宿实消、胀满解、霍乱定、通关格、历关节、去愤气、利咽喉、怯毒气”等等作用。
· 薄荷水
“香草美人”大概就是赞扬香草这种益人的气质。特别是暑气、虫害侵扰的夏天,正是各种香草生长旺季,老百姓家家都喜欢种几样。
河南人的香草是药食两用的,食则入汤做菜,药用除了鲜用,还记得小时候大人采集开花后的藿香,苏叶,薄荷,荆芥等,一束束挂在屋檐下风干,与其它药草如蒲公英、雪见草、旋覆花、半枝莲、茅草花等一起。
若遇风寒发热,就用荆芥苏叶煮汤饮,若喉痛咳嗽要用薄荷叶榨油,逢肠胃不适消化,则熬藿香水饮,这些都是取了香草植物的疗愈作用。
欧美人推崇的香草是时尚的,精致的,是一种范儿,如果问河南香草的范儿在哪儿?朴实的河南人可能这样回复:呵, 坷垃粪草一样的东西,谁稀罕!
我认为河南香草属至贵至贱之物。至贵是因为天时地利造就了它们,至贱是因为天时地利大利其生长。至贵,又因它遍野布地,人人皆可得益。如大隐于野。
石香菜是香草界的奇葩
石香菜又被写作十香菜、食香菜、麝香菜、思乡菜,还有人说它的学名叫“芗草”。它和唇形科香草植物薄荷是近亲。
· 十香菜
为啥写法叫法这么不一?是因为,每一个河南人心中,都有一款属于他自己的石香菜吧。
有人说,这种貌似薄荷的菜身上兼具十种菜的香味,所以叫“十”香菜,有人说食物与它一起就能染上香味儿,所以叫食香菜,有人说它的香味是麝身上的那种香,有人说它,大雪冻不坏,来年春又生,命硬的象石头一样。
石香菜也分好几种:一种鼠耳状小叶的,一种长圆大叶的,还有尖叶子的,有通身青梗绿叶的,还有紫梗绿叶的。
听网友说,青梗长圆叶子的不及紫茎鼠叶的香味浓重,故前者叫五香菜,后者才叫十香菜。
石香菜是河南特有的一种香草植物,在外面若有人说起它,有人说知道知道,是芫荽(香菜),如果你再描述它长得像薄荷,吃起来又凉又麻又辣又香,别人便茫然了。
· 鲫鱼芫荽汤
石香菜有移植到外地不易成活,且风味大变的特点,所以河南算是它的故土了,叫它思乡菜很有意味。
荆芥,香草界的熊猫
在河南,形容人没见过世面,叫没吃过大盘荊芥。其实荆芥这种植物据说在中国只有安徽河南少部分地区有分布,十分小众,稀有。
· 荆芥黄瓜
在外地我曾见过荆芥,那是漂泊在外的安徽河南老乡随身携带的乡愁,栽在小花盆里或开辟的菜园里,吃起来味道却没那么吸引人。
也是水土的原因,和橘生北为枳一个道理,当然在外地,更多的时候是想吃也吃不到。
待回到河南老家,赶上吃一盘儿初夏的新鲜荆芥,那五腑六脏的毛孔都清爽撬开,仿佛是丝丝清风要让人羽化成仙,这么说吧,正宗荆芥的味道,是初夏田野间清风的味道。
而乡愁,就是这样的一种事物:它固守在一个地方,你永远没本事带走它,比如你带不走那里的“水土”。乡愁是有个性的,荆芥也是。
去年有人在网上说河南人爱吃的荆芥,其实是香草罗勒,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南人义正言辞地回应:河南人吃的荆芥就是荆芥啊。还有人说河南人吃的荆芥是是另一种香草植物猫薄荷,其实差更远。
大盘荆芥不易吃,它和石香菜一样承载着乡愁。
河南有更好品种的薄荷
芝麻属于香草植物,因为它可以提供芳香油。同为平原地区,名号天府之国的成都可以产出优质的油菜籽,花生,大豆,却产不出芝麻。
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河南的芝麻顶呱呱。芝麻香油,色如琥珀,橙黄香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
上天把更好的植物赐给了河南,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可见河南人是多么有福气的人群。
了解香草的人都知道薄荷的品种非常之多。在河南我发现了一种品种特别好的薄荷,株高,四棱青紫方茎,椭圆长叶,叶色乌绿,气味清凉,香气扑鼻。
以前在外地的花鸟市场买一盆普通的绿薄荷,要花20元钱。今春路过一家门前,那个老太太分享我好大一抱薄荷,都是她门前生得太多种不下的。
· 绿薄荷
以前在缺少日照的外地,我种的薄荷盆栽都成了弯弯曲曲的烫发头。这次我种出了枝旺叶肥的薄荷。何况这是天下更好的品种!
外国人把他们的香草上升为一种文化,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美学。河南人的香草品种如此丰富却又如此普通,低调,真该好好谢谢这些大隐于野的芳草年年岁岁默默对我们的守护了。
(图片来源于 *** )
作者简介
和风,关心粮食、蔬菜,热爱河南。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同学,你见过艾草吗?
它在菊科、蒿属,又叫:艾、萧、艾蒿、白蒿、白艾、冰台、灸(jiǔ)草等。
这些个别名我们一个个来解释。
艾和萧,都是草字头,所以本义都是一种芳草-艾草。
艾蒿,因为它在蒿属啊,具有蒿属的一切特点,尤其是:全株具有浓烈芳香,又多白色茸毛。
白蒿、白艾,因为叶子正面虽呈绿色,背面却呈白色,撕开细看,原来那背面是由一层白色茸毛构成的。
冰台,《博物志》云:“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号冰台。”~就是说,以日光为光源,削冰作为凸透镜,聚光到干艾草之上,这样就能引燃艾草搞艾灸,所以这里艾草就成了“削冰聚光之台”。有的同学会想,古人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划拉下火柴或者按下打火机不就行了吗,简单又方便。拜托,古人还没有发明火柴或打火机,他们倒是可以用火石、火种,但是搞艾灸的话,“冰台”比较具有仪式感,看着这神圣的聚光引燃艾草,发出沁人心肺的阵阵幽香,病人心理上会比较慰藉吧。
灸草,还是因为艾灸,《本草注》云:“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
艾草有那些形态特点呢?
1、多年生草本,株高50~120厘米。
2、叶子呈羽裂,正绿而背白。
3、夏秋开淡黄色小花,但这小花实为菊科典型的头状花序。
4、秋天结瘦果,长约1毫米,名曰“艾实”。
Ronggy:https://zh. *** .org/wiki/File:%E8%89%BE%E8%8D%89.jpg
在中华文化之中,艾草的上镜率可是蛮高的。艾灸咱就不多说了,大家有机会自己去体验下。下面咱来谈谈古典文学。
《诗经-采葛》云:“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里的“葛”是豆科葛属的一种蔓草,而萧和艾则都是艾草,但也有一些古书说这里的“萧”是统称所有蒿类、范围大于艾草,这么说也有道理,毕竟植物分类受到时间、地域的影响都很大。由于这首诗呢,“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成了一句经典的思念之语。
《离骚》云:“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美德)之害也!”~这里“兰芷荃蕙”均是有名的香草:兰花、白芷、荃荪(东方鸢尾)、蕙兰,而茅则是白茅、茅草,萧艾当然就是艾草。这诗句就是说:“为什么昔日贵重的的芳草现在却变成了低贱的白茅、艾草?这都是因为不崇尚美德的缘故啊。” 大家可能会想,艾草不也挺香的吗,怎么就跟平庸的茅草同列了?苍耳老师只能勉强解释为:艾草是挺香的,但是太常见,模样也忒普通,不如“兰芷荃蕙”那么金枝玉叶吧。
虽然艾草不受屈原先生的待见,但是黎民百姓还是很喜欢艾草的,南方端午节时,许多人家会将干艾草悬挂于大门之外来辟邪,另外还有一些地区(比如:东江、梅州等),艾草的嫩叶还可以入菜。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艾草吐清香,冰台做艾灸。
采艾寄衷肠,端午辟邪秽。
香草植物养过吗,这5种香草植物,各具魅力功能大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不少,连带着大家对于吃食的追求,亦是水涨船高。其中,香料的使用,已不再单纯局限于西方料理之中,而是逐步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变得越来越日常。
的确,受它们影响,许多食材的更佳风味,均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致使人们的味蕾大受 *** ,得以享受到最美味的佳肴。那么,面对以下5种略常见的香草植物,大家可知道其各自的用途、特点吗?今天不妨就让小花带领诸位,深入“香料”的世界,一起来领略下,它们所独有的魅力吧!
锦葵
之一种,锦葵。
锦葵,又名荆葵,乃锦葵科、锦葵属2~多年生草木,株高50~90公分不等。
1、特点:植株自由度很高,名下植株高低、花朵大小时有不同,远观富有野性、自然之美。
锦葵
2、推荐理由:花美“心”善,锦葵不仅是颜值出众、极具观赏价值的美花,其叶片还可研磨成粉状,充作香料食用,一花两用、好处多多。
罗勒
第二种,罗勒。
小名金不换,唇形科、罗勒属经典药、食两用型芳香植物。
1、特点:株形小巧精致,花艳叶绿,清香扑鼻、味似茴香。
2、常见制法。对罗勒而言,它的更佳搭配绝对非番茄莫属,无论是用来熬汤、 *** 酱料,还是直接烹饪美食,这俩特有的味道都将实现更大限度的碰撞、融合,得到意料之外的特殊风味。
3、推荐理由:像我们生活中非常爱吃得比萨、意粉、沙拉,均离不开罗勒调味。
柠檬草
第三种,柠檬草。
禾木科、香茅属多年生芳香型草木,多作密生。
1、特点:宜多食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2、推荐理由:一来,柠檬草花如其名,植株常自然散发出阵阵类似柠檬的清香,而据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的气味,通常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人体消化,故日常如能适度食用,必将有益身体健康;二来,柠檬草特有的清香,意味着它也可以以香料的身份参与烹饪;三来,该株还能入药,一般具有提神醒脑,放松脑部神经,改善因神经过于紧绷而引起的头痛、胃口不佳等现象。
紫苏
第四种,紫苏。
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木。
1、特点:适应性强,生长不挑环境。
2、常见制法。取适量粳米、紫苏叶、红糖,仔细熬煮成所谓的紫苏粥;往鲜嫩的紫苏叶里,分别加入一定的味精、麻油、生抽等常见调味料进行凉拌。其中,前者可暖胃、驱散寒气,而后者的话,则能减缓由咳嗽、发热等引起的不适症状。
3、推荐理由:美味且有益身体健康,功效等同于“养生药草”。
牛至
第五种,牛至。
唇形科、牛属多年生草木或半灌木。
1、特点:入药后所具有的散寒发表功效,常远胜薄荷一筹。
2、常见制法。将摘取到的新鲜嫩叶,直接加入肉类料理中搅拌均匀,有助于增鲜去腥。
3、推荐理由:牛至用法多样,除前面提到的鲜食外,还可在干燥处理后先贮存于一边,随取随用,简单方便。
以上便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香气怡人、形态优美的香草——薰衣草香气怡人、形态优美的香草——薰衣草
品种众多的香草植物
薰衣草是一种小型的常绿灌木,原产于以地中海沿岸地区为中心的地区,从北非到中东、远东地区都有分布。薰衣草品种众多,也有许多通过杂交培育的园艺品种。欧洲种植薰衣草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作为香料使用。
由于园艺品种的薰衣草特性各不相同,购买时尽可能选择标明品种的植株。每一种薰衣草的香气也略有不同,通过自己的嗅觉,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也是不错的挑选方式。
耐寒性强的薰衣草品种有原生薰衣草、宽叶薰衣草、绵毛大薰衣草、宽窄叶杂交薰衣草等。较为不耐寒的品种有齿叶薰衣草、法国薰衣草、羽叶薰衣草、蕨叶薰衣草等品种。
初次种植建议选择宽窄叶杂交系的薰衣草
一般来说,有耐寒的品种惧怕炎热、耐热的品种惧怕寒冷的倾向。
初次种植薰衣草可选择宽窄叶杂交薰衣草一类的品种,这一类园艺品种既耐寒又耐热,生性强健。
原生薰衣草、宽叶薰衣草、绵毛大薰衣草等品种虽然惧怕炎热,但如果选择排水较好的土壤,在温暖的地区也可以种植。
在寒冷的地区种植齿叶薰衣草、法国薰衣草时,可罩上防寒布防寒。羽叶薰衣草、蕨叶薰衣草是尤其惧怕寒冷的品种,冬季养护可放在室内并保持3℃以上的温度,或放在没有北风吹过的场所,并且罩上防寒布进行防寒。
混合苦土石灰,调制弱碱性土壤
不论什么品种的薰衣草都是在3-4月或9-10月种植。由于薰衣草长势喜人,种植时不要过于拥挤,留出两倍以上的间隔。在盆土中掺入50%左右的赤玉土,以增加排水性、透气性。薰衣草不喜酸性土,需在盆土中混合少量苦土石灰中和土质。
薰衣草适合在通风的向阳处种植,放在避雨的场所最为理想。由于薰衣草惧怕高湿,土表见干后再充分浇水。花朵在不沾水的情况下可以开放得更久,因此浇水时也要注意直接浇在植株根部,而不是从植株上方浇水。
肥料选择草本花卉用的缓释肥,每月施1-2次草本花卉用的液体肥料。
薰衣草病虫害较少,但有时蚜虫会侵害花朵和新芽,需要尽早驱除。
即使耐寒的品种也可能会被积雪压断,在户外种植时在降雪前需要做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把几棵植株捆绑在一起,预防降雪带来的伤害。
花朵和叶片有多种用途
剪下开花的花茎可用于香袋、干花、沐浴剂的 *** 。
剪花茎时需在花下方留4-8片叶的位置剪下,不能在花茎根部没有叶片的位置剪。即使不剪下花茎,也需要在花期过后在同样的位置修剪,保持植物通风良好。这时如果枝茎过于茂盛,可以在根部剪掉进行疏苗,保证植株透风。
修剪、疏苗剪下的枝茎可进行扦插繁殖。
在我国东北至西南广大地区的山坡草地、林下、沟边或各地药圃生长着一种败酱科缬草属高大草本植物,其特点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有多数细长的须根,有浓香气味,茎中空,表面有纵棱,基生叶在花期常凋萎,茎生叶为羽状深裂,裂片7-11片,花序顶生,花朵淡紫红色或白色,人们常叫缬草或拔地麻等,具有药用价值。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一,缬草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缬草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种子植物名称》;学名为Valeriana officinalis Linn.,是在1753年正式命名发表的;别名很多,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记载为欧缬草;在《中国经济植物志》中记载为拔地麻、媳妇菜;在《陕西中草药》中记载为小救驾;在河北、甘肃叫香草;在陕西叫珍珠香、满山香;在湖南叫满坡香、五里香;在四川叫大救驾、小救驾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败酱科缬草属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缬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的广大地区;野生者通常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稀疏林下、沟边,各地药圃常有人工栽培。
3,外形特点
一是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达150公分;根状茎粗短成头状,有多数细长须根,有浓香气味;
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棱和粗毛,在基部节处最多,老时毛少。
二是基生叶早枯或残存,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廓为椭圆形、窄卵形或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羽状深裂,裂片7-11片,中央裂片与两侧裂片大小接近,叶边全缘或有不规则疏齿,两面和柄轴稍被毛,叶脉在表面下凹,在背面凸起。
三是伞房状三出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苞片羽状深裂,小苞片线形;花萼内卷,花冠淡紫红色或白色,筒状,檐部5裂,雄蕊3个,5-7月开花;
瘦果卵形,长4毫米左右,基部近平截,先端有羽状冠毛,8-9月果实成熟。
二,缬草的主要用途
缬草的根和根茎药用。
缬草的应用历史悠久,我国最早记载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很早就意识到缬草的镇静安神作用,于1983年缬草作为镇静剂被列入《欧洲药典》,后来列入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药典。缬草味辛、苦,性温,具有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功效;主要含有挥发油、木脂素、生物碱、环烯醚萜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香草:一种神奇的香料了解香草在烘焙中的历史和当前作用
在西班牙殖民者将香草带回欧洲之前,香草在当今中美洲(今墨西哥和附近地区)以外的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未知的。它传播到整个大陆,以及中东、亚洲和非洲。和许多其他起源于美洲的食物一样,如西红柿、巧克力和辣椒。
欧洲人最初认为香草既具有异国情调,又味道浓郁。这导致了高水平的需求和大量努力在中美洲以外的地方种植香草兰,以及后来开发合成香草作为替代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香草的生产成本很高。
正如健康专家指出的,香草是全球市场上第二昂贵的香料,仅次于藏红花。香草的高成本部分源于工人需要人工授粉,因为只有一种原产于中美洲的蜜蜂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在其他种植香草的国家,必须改用木针。《糕点艺术》杂志关注了目前生产香草的五大领域,以及是什么使每种香料与众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包括: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香草有一些烟熏和木质的味道,在烹饪中比其他品种更耐高温。
墨西哥:最经典的香草形式,也是最丰富的香草,可以与各种温暖的香料可靠地结合。
马达加斯加:有时被称为波旁香草,这种品种也具有传统风味。
塔希提岛:这种形式的香草提供了一些水果和花香的味道,伴随着立即识别的香草味道。
乌干达:乌干达香草有巧克力的味道,但与马达加斯加香草相似。
如何在糕点艺术中有效利用香草?
香草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冰淇淋到可口的混合物,如椰子香草虾和香草土豆泥。在糕点艺术的世界里,有无数的食谱需要考虑。我们已经发布了一些含有香草的食谱,包括巧克力蛋糕、奶油、香菜覆盆子、蜜饯、两种以蔬菜为主的甜点、经典的海绵蛋糕和海盐焦糖。我们还提供了一份关于准备和使用新鲜香草的详细指南,特别是与预先 *** 的提取物或仿制配方相反。
香草也可以在许多其他形式中扮演主角,从特色锅,到香草蛋糕。
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如何让它真正脱颖而出成为一种风味就成为了一个挑战。
树林里有1种“香草”,被称为“排草”,若遇到它,别去拔,珍贵其实在树林里就有很多植物了,比如七叶一枝花这种喜欢潮湿阴凉环境的植物,可能就生长在竹林里和树林里,而在其它野外,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奇怪的植物,同时野草也比较多,比如龙葵、苘麻、狗尾巴草等。但在树林里还有1种“香草”,它常被称之为“排草”,花友们若是遇到它,就不要去拔了,因为植株还是很珍贵的。但种1棵到花盆里观赏是可以的,可能会比绿萝、虎皮兰、蟹爪兰、龟背竹、吊兰、绣球花、月季、君子兰等花卉好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树林里有1种“香草”,被称为“排草”,若遇到它,别去拔,珍贵
排草
这种生长在树林里的“香草”是不多见的,它的名称叫做排草,而别称也有,比如排香草、香草等,都是排草的别称,它还是唇形科异唇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会散发出来一种芳香,常在湿润的地方生长,在茂密的树林里或者山地斜坡草丛中都是有的,不知道花友们有没有见过排草这种植物呢?记得小时候经常见到它,如今是少见了。
植物形态
排草的高度普遍在45~150厘米,所以它并不是一种低矮的植物,一些生长了一两年的排草,植株还是比较高的。而它的叶片为单叶互生,通常是椭圆状披针形,叶片的长度在2~7厘米,宽度在1~3厘米,合瓣花单生于叶腋,花梗丝状长2~4厘米。植株的花期是在8~11月份,这段时间它能够开出漂亮的花朵,很好看。
为何被称为“香草”
其实这种植物是可以散发出来一种香味的,当我们将植株晾干后,它的香味会更加浓烈,所以就被很多花友称之为“香草”,还是很少看到它的,所以碰到这种植物的时候,就不要去拔掉了。
生长环境
在海拔为800~1600米左右的杂木林中,就有很多排草,它一般喜欢潮湿的环境,而排草的分布范围也很广,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区都是有的。
珍贵之处
其实它是一种能够 *** 香料的植物,也能够制成香精,同时也能够作为药酒的重要原料,所以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干燥带老茎的根茎是比较值钱的,所以花友们若是遇到它,别去拔。
一,香薷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香薷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名医别录》;别名很多,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叫水芳花、山苏子;在黑龙江还叫青龙刀香薷;在辽宁叫荆芥、小荆芥、拉拉香、小叶苏子;在河北还叫蜜蜂草、水荆芥、臭香麻、真荆芥;在辽宁、甘肃华池、河北叫臭荆芥;在甘肃成县叫荆芥;在浙江叫边枝花;在广西叫酒饼叶、排香草;在福建叫山苏子、香草、蜜蜂草;在四川叫鱼香草、香茹草、德昌香薷;在云南叫蚂蝗痧、野芝麻、野芭子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唇形科香薷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香薷在我国除了新疆、青海、宁夏不产以外,遍布其他各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坡荒地、山谷沟岸、林下、路旁。
3,外形特点
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度30-50公分,有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叉,钝四棱形,表面有槽;
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公分,基部下延成窄翅,叶边有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两面有稀疏小硬毛,叶柄长0.5-3.5公分;
轮伞花序生长在茎顶部或侧枝端成偏向一侧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绿色或紫色,先端有刺状尖,外面有橙黄色发亮的腺点,内面无毛;花萼钟形,长2毫米左右,外面有短毛和橙色腺点,内面无毛,5裂,下唇2裂比较长;花冠浅蓝紫色,比花萼长很多,檐部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开展,3裂,中裂片半圆形,侧裂片弧形,雄蕊4个,两长两短,7-9月开花;
小坚果长圆形,长1毫米左右,棕黄色,平滑,10月到第二年1月果实成熟。
二,香薷的主要用途
之一,香薷的全草药用,根据资料记载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香薷的嫩叶可作猪饲料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图片引自 *** )
西餐料理中常见的10种香草,花园里种起来很多年前,我买了一本《西式百变肉 *** 选》。一边看一边淌口水。 归根结底是个肉食动物,但总是红烧肉、糖醋鱼、排骨汤,不免有些单调。
于是想着法子把红烧里脊肉里加点迷迭香,肉末里加点百里香。。。似乎也有了西餐的口感。
加入了迷迭香的香肠
有了花园后境界提升了,开始尝试在种起了这些香草。
虽说偶尔才做一次饭,因为有了这些新鲜的香草,貌似也有了大厨的神韵,再剪点叶子花儿什么的装饰一下,格调也提高了。
介绍几种花园里常见的适合种植的西餐料理中的香草
1、百里香 Thymus quinquecostatus
唇形科半灌木多年生,枝条纤细、叶片小巧可爱,搓揉有浓郁的香味
适合肉食、意大利面
养护要点:
喜光、适合种植在朝南的阳台、窗台或花园;
干透后浇透水
用来食用的部位:叶片、顶部的花朵
花园里一丛金边百里香,几乎没管,却是长得茂盛,从陶盆里铺了出来,这个冬天状态一直很美。
2、迷迭香Ro *** arinus officinalis
唇形科多年生小灌木,长三角地区冬季常绿,有镇静安神、提神醒脑、消毒杀菌的作用
主要食用部位是叶片,紫色小花非常可爱,也可以吃或用来做装饰。
肉食里加迷迭香可以去腥提味,还有特别的香味
迷迭香做饼干什么的也很赞哦
常见的有匍枝迷迭香和直立迷迭香
养护要点:
光照充足,不耐水湿
耐修剪,及时施肥
吃的部位是叶片,杆子太硬了哦
3、牛至Origanum vulgare
?也被称为俄勒冈叶、小叶薄荷、披萨草
顾名思义披萨里用得很多哦
花园里地栽的牛至长了非常茂盛的一大丛,很好看
金叶的这棵本来盆栽的,状态有点差,也被我地栽了。
4、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
紫苏也是唇形科植物,不过是一年生草本,每年秋天花后会枯萎,不过种子自播能力很强,种过一次,每年都会有。
日料里用来包生鱼片,绝对好吃;韩国用紫苏叶做泡菜,用来包烤肉吃,也好吃。
炖汤什么的放一点,去除腥味,效果很好。
紫苏的花
锯齿叶紫苏
这是在新疆解忧公主那里拍的香紫苏
花太壮观了,好看
5、罗勒Ocimum basilicum
台湾也叫九层塔,有柠檬罗勒、丁香罗勒等不同品种,味道也稍有差异
著名的三杯鸡就需要用到罗勒
新鲜的叶子用来烧土豆,烧牛肉、炒鸡蛋。。。
一年生草本,需要播种
还有紫叶品种,开花都非常好看
秋天的时候剪下来晾干,干罗勒叶一样可以用来做菜
6、薄荷
薄荷太多品种了,之前写过,有皱叶薄荷、留兰香薄荷、花叶薄荷、巧克力薄荷等,
随便中,地上长一大片,不止是西餐料理里用到,中国美食里也常用啊。。。
7、茴香
茴香,一年生伞形科草本
这个就不多说了,不仅西餐里常用,我还吃过茴香饺子呢。。。
虽然并不太喜欢那个口味
8、鼠尾草
鼠尾草之前也专门介绍过,品种太多了。
那边西餐肉 *** 选里写的洋蒜草,我觉得就是墨西哥鼠尾草的叶子
不过大多数鼠尾草味道都太浓郁了,一直没怎么用来吃。。。
天蓝鼠尾草
粉萼鼠尾草
彩苞鼠尾草
深蓝鼠尾草
墨西哥鼠尾草
樱桃鼠尾草
我觉得这个凤梨鼠尾草,叶子带凤梨的香味,这个还不错,花也可以用来吃。。。
9、薰衣草
薰衣草还是用来看花和提炼精油
花可以用来泡茶,,,几粒即可,不然味道会受不了
花园里种得更多的是羽叶薰衣草和西班牙薰衣草
10、柠檬香蜂草
最后再说下柠檬香蜂草,虽然花不好看,叶子也总是乱蓬蓬长一大丛
叶子的味道却很香,带着柠檬的香味
用来泡茶,炒菜都可以哦
后来的那些都没有特别写养护要点
基本都差不多,光照是非常重要的。
浇水见干见湿,也不见得都需要经常施肥
最后,祝你也做个西餐大厨,花园里种上几盆香草,做菜的时候去掐一把新鲜的叶子,是不是很酷?
不知道花园植物如何布置搭配?来这里,花也帮你整理好啦!
*** -微淘搜索“花也IFIORI”直达花园现场,给你带来更多有趣好玩的花园搭配灵感
图文:玛格丽特-颜
THE END
文/乔平
每到重阳,人们总会想起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来很惭愧,要不是因为这首诗,我真的不认识“茱萸”这两个字,更不知道它是何物。更惭愧的是,这么多年来,虽然这首诗背得很熟,意思也懂得,但对茱萸的认识一直是错误的。
因为诗词解读里是这样说的:“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所以,我一直以为,茱萸是一种类似于艾草的东西,认为它就是一种长在野地里,可以随手拔起来插在身上的草。没曾想,这种错误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茱萸峰
直到前年去云台山旅游,亲自登上了茱萸峰,亲眼看见了茱萸树,才知道这个叫做茱萸的植物,原来是很高大的树,它属于落叶乔木,树干很挺拔,树形很高大,枝叶很繁茂。这大大颠覆了茱萸在我心目中的小草形象。
想必王维所说的“遍插茱萸”,一定是指插茱萸的枝叶吧?不知道为什么各种版本的诗词解读,都说“茱萸”是一种香草?
想来,解读者是认为王维的这首诗,主要是写游子思乡怀亲的情怀,重点在表达情感,写插茱萸只是想衬托此时是重阳节而已,具体它是草或者是树,并不是多么重要。这么看也就释然了。
成熟的茱萸果
说完茱萸是树,这树上的红果果也必须说一说。也是在拥有茱萸峰的地方,我品尝到了茱萸果的味道。
茱萸果是红色或紫红色的,长椭圆形状,有狭椭圆形的核,核上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味道酸酸的,略带一点涩。
据说,这种果子是入药用的,具有补肝肾、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还是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益明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主药呢。
云台山当地人是把茱萸果做成类似果脯的样子,装在瓶子里卖的,这样处理过的果子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我们旅游结束时还带了几瓶回来送人,再后来还从网上买过,比当地买的还要好吃一些,没吃过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
除此之外,古代重阳节,除了身插茱萸外,还要佩戴茱萸香囊。据说,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采摘茱萸的枝叶,连同果实一起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在身上,用来辟除邪恶之气。其实,佩戴茱萸香袋,也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
茱萸香囊
这个茱萸香囊,茱萸峰下面的商业摊位都有卖的,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漂亮小袋子,里面装着茱萸枝叶,闻起来有淡淡的香味,路过的人都会买几个,立马给自己身上佩戴一个,其余的带回家送人,毕竟,辟除邪恶之气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后来发现,这些东西网上都有卖的,比旅游点的价格还低。
据历史记载,关于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里面有一则故事:
说的是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的事。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破解办法是让家里人都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九月初九那天,桓景一家人照着做了。傍晚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的说法便流传了下来。
重阳节就要到了,我们一起读了王维的重阳诗,了解了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加深了对茱萸这种植物的认识,你是不是还算有点收获呢?
我是@乔平一,用理性的思维,诗性的语言与你隔空交流,关注我不会走丢。